学校应怎样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学校应如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摘要】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是当前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根本上保证和实现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化发展,学校是主阵地。本文就教育均衡发展,学校该怎么做,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素质评价
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是当前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所谓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公民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制定政策与调配资源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从而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等。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谁能享受良好的义务教育,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否则就难以融入现代社会。”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均衡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境界,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是一种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均衡发展、无差别的理想教育。
从学校外部环境来看,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政府的政策法规、物质投入、硬件发展、资源配置等方面;从学校内部管理和发展看,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均衡发展的另一根支柱,那就是学校的软件建设,即办学理念、学校管理、学校文化、学校特色、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等多个方面。但不扣否认,在现实中教育的差别、失衡的现
象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失衡、差别从何而来?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育物质条件、外部环境、生源的差别等,但更大程度上来自校长、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责任心以及对学生的了解、期望和尊重,来自于他们对教育教学内容、规律、方法的理解和把握。这是学校发展不均衡更本质、更深层的原因。所以,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宏观或中观成眠的教育战略问题,从根本是保证和实现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化发展,学校才是主阵地,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应有作为。
一、用好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现代教育手段。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且还打破了传统学校的界限,大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刻界限。为此,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最大的社会效益,从而为实现区域内、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广阔平台。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因此学校要利用好已有的信息技术资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1、要加强学习,提高学校领导各教师的认识
一所学校对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因此,我们在实现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观念转变工作。一方面通过学习来提高他们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
的认识,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掌握教育信息技术,使之成为内行。其次,要健全组织体系。学校应有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至少要明确一位副职分工负责此项工作,要把教育信息化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切实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要逐步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使教师用好信息技术课。
2、要努力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教育信息化的灵魂。因此,学校必须下大气力,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及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构成的队伍,注重教学软件与课程相配套,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研制出高质、高效且满足个性化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共广大教师使用。学校教师也可以利用简便的软件开发工具,针对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自行开发短小精悍的cai课件。
3、要逐步建构完善的信息教育评价体系
一方面,对信息技术开设的教育等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以避免一些教师不注重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学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和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为原则,以考核技能为主,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与处理信息、创新信息这三大能力出发,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二、加强校本的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学校之间最不容易消除的不均衡的是师资队伍的不均衡,如何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增强每个人的才干,以最佳组合来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队伍建设是核心任务。所以说,教育均衡发展,关键不
是“建大楼”,而在于“铸大师”。就学校而言,要加快教师“校本”培养、培训模式的构建,落实“教学、科研、培养、培训”四位一体的新师资“校本”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立足本校,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融学习、探索、教学为一体”的在职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从而使整体教师的素质得到提升。教师的素养既包括教师的师德修养,也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能力及业务水平,所以,教师素质的提升不可能一撮而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抓师德师风,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中,师德师风建设十分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树立艰苦奋斗、不计名利、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具有“爱满天下”的情怀以及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责任感。作为学校应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边查边纠,直奔主题,不搞花架子,不回避矛盾。同时,为了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应深入开展“八荣八耻”学习教育活动,强化教师的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自觉遵守师德规范,认真履行教师职责。
2、抓教师学习,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有了良好的师德,还必须有先进的思想,精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为此,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同时,学校应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理念,注重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如条件许可,学校可请专家到校讲学,可补助教师买一些教育教学书刊、杂志,
督促教师加强学习,并要求教师在阅读后结合教育教学撰写体会。通过学习,是全体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1)从转变观念入手,确立学生为本的理念。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由于现实的应试教育的种种压力,我县的教师,尤其是乡村的教师比较习惯传统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主,让每个学生均要适应教师的教,以此达到统一的要求。为此,笔者认为应努力转变五个概念:从教师本人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传统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能;从单一的教学转向关注学生的学法指导、习惯培养;从整齐划一的教学转向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个性发展;从单向教学转向关注互助、合作教学。为了做到这五个转变,首先,加强学习、深刻领会课改理念的科学性、先进性;其次,加强校本培训,熟练把握课改理念的精髓;其三,加强实践体验,感悟课改理念的可行性。这样,才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
(2)从教学目标入手,探索课堂教学策略。课改拓宽了教学目标,它既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发展学生个性潜能和健康个性为目标。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围绕这个总目标,进行专题研讨。一方面,以研讨课的形势,全员参与,全过程研讨,如“让课堂教学绽放生命活力”、“以自主教学研究”等等,从备课、上课、听课、说课、研课,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另一方面积极倡导“自然状态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听课的自然状态是指随堂课,以备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