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怎样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五篇范文》
《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五篇范文》第一篇: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一直以来,我校坚持以育人根本、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以常规管理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为着眼点,强化管理、优化管理,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现对我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作如下汇报:一、学校基本情况xx小学位于xx号,xx省道经过门前,交通方便。
学校创办于xx 年,原名xx,由于行政管辖的变迁,80年代更名为xx,xx年更名为xx。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8700多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三幢,教学宿舍楼一幢,学校内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学校拥有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文化长廊等设施,三区分配合理,井然有序,环境优雅,是莘莘学子成长的摇篮。
学校教学设备齐全,现有16个教学班级,体育室、音舞室、多媒体功能室、科学实验室、电脑室等共有12个功能室。
学校拥有多媒体校园网,各个教学班级均安装有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师办公手提电脑40台,“三通两平台”工程逐步完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更加轻松活跃。
学校现有学生一千多人,学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100%。
教师4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其中本科学历的有16人,大专学历24人。
近年来,学校在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全体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锐意进取,乐于奉献。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一)普及程度1、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巩固率为100%。
2、学校共有16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数1004人。
平均班级人数62人。
(二)师资水平(1)学校设有校长1人,副校长2人,近五年均参加过继续教育,合格率为100%。
(2)本学年专任教师4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3)学校有党支部、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部、工会等组织机构,下设有安全、卫生、后勤、信息技术、图书等专项管理机构,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开拓创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范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范文一、引言义务教育是国家在教育领域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环。
它是基础教育的起点,也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为了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本文将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均衡发展是指在资源分配上尽量减少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现象,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相对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社会公平。
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有助于消除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社会不公平现象。
有效提升国家人力资本素质。
均衡发展能够确保每个地区都有足够的教育资源,使教育的质量得到保障。
这将有助于提高全国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保障国家长远稳定发展。
通过均衡发展,能够解决一些区域的教育资源匮乏和高优质教育集聚的问题,减少人口流动和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为国家长远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虽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依然存在一些不均衡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乡差距大。
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城市地区教育资源集中,设施和质量优越,而农村地区则相对匮乏。
市县差异明显。
不同地区市县之间,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方面,一些发达地区因为较高的经济实力和政府的重视,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而另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学校质量不均衡。
在同一个市县,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千差万别。
一些学校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优势明显,但另一些学校则面临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够等问题。
四、实施方案为了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实现教育公平、优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实施方案:1. 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投入。
农牧区学校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农牧区学校教育均衡发展之我见摘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政策措施应努力向农牧区倾斜。
关键词:农牧区;学校;教育;均衡;发展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290-01教育均衡、优质、高校发展是全党全国各人民的殷切就期盼、也是社会转型、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的第一要务,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发展就是硬道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党和政府经常重视教育的发展。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见证了共和县农村牧区教育发展的沧桑巨变。
也亲眼目睹了布局调整给我校广大师生和家长带来的好处和实惠。
同时,也亲生体验了资源的整合为学校的发展打下的物质基础,他具有战略意义,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铺平了道路。
笔者认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政策措施应努力向农牧区倾斜。
首先,要重视农牧区教育的统筹兼顾,促进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区一些农村牧区义务教育还存在着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生源少等诸多问题。
针对此种情况,应把农牧区的薄弱学校撤并或与城镇学校合校,在市区建立一些寄宿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合理利用教育投入的资金,为农牧区的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缩短农牧区与城镇间教育的距离。
其次,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素质能力的培养。
积极组织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加大校本教研力度,使学校师资水平有所提高。
做好这些工作,需要政府和主管部门给予一定的资金投入,特别是针对地理位置偏远、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或县,应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培养一些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以此带动学校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现在,我区特别是一些农牧区学校还存在生源不均衡的现象。
例如,有的学校由于办学条件差、地理位置较偏远,生源较少。
有一定条件的家长都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进好学校,于是各学校之间生源差距越来越大,导致一些学校班容量过大,而条件较差的学校每班才有30人左右的学生,差距之大让人吃惊,这样怎么能提高教学质量呢?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变现状,让孩子就近入学,不去择校,这样才能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均衡背景下学校自主发展实践论文
均衡背景下学校自主发展的实践探索《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指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校自主发展和教育均衡发展都追求公平与效率,两种发展方式都强调全面发展与个性培育。
因此,学校自主发展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我们必须坚持进行以自主发展促进教育均衡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自主发展愿景促进教育均衡构建起明晰的学校发展愿景,能够使得学校全体成员当下的努力显得更有意义;学校发展愿景更多地关注学校作为教育场所的精神追求,是要解决“我们想要共同创造什么”的问题。
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是由周市镇人民政府投资建造的公办学校,系昆山市北部居住区配套工程。
学校占地面积86亩,建筑面积11700平方米,设计规模为小学8轨48班,幼儿园4轨12班,各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配有电子白板、数字投影仪和实物展示台,是目前昆山设施一流的新创办的现代化小学。
在此基础上,学校于2010年成功申报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立项课题《商住小区群配套学校自主发展的研究》,学校以“为全体学生的成功奠定基础”为办学理念,以“厚德、博学、务实、创新”为校风,以“敬业、勤业、乐业、精业”为教风,以“乐学、勤学、会学、活学”为学风,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
多年来,我校教育教学不断取得好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
学校先后被确认为全国新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实践活动基地、江苏省绿化标准园林式单位、苏州市常规示范小学、苏州市信息化先进单位、昆山德育先进学校等。
我们将始终坚持“科研强校、科研兴教、科研育师”的研究思路,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教师均衡发展,要“四路”并进论文
教师均衡发展,要“四路”并进【提要】:农村小学教师,目前是年龄大素质低,小科人才就更为缺乏了。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谋求发展,实施教师均衡发展就要根据实际,依托城镇,开拓创新,实行“思路”并进的方法。
【关键词】:均衡发展、师资匮乏、用人机制、任重道远学期初,安排班主任人选成了学校一件最棘手的事情。
这不,两位县级骨干教师同时被县实验小学借调,优秀教师的外流,无疑是对学校的釜底抽薪。
再看剩下的教师,年纪大者居多,三十岁以下的教师仅有四名,就是在编的教师还有三位病休,两名在编不在岗,一名副校长被允许二线退养在家。
28个教学班(我们这是有村小的)能坚持上岗的教师不到45人,许多村小体音美无人上课,也没有人会教这些课程,只能由班主任自行安排。
虽说这几年间根据县政府、教育局要求公开招聘了两位公办教师,但也是杯水车薪,远远解决不了师资短缺的窘迫现状。
至于说到特岗教师的招聘,由于当地政府怕增加财政支出,每逢学校上报教育局岗位需求时就明确态度,本镇不设任何教学岗位,理由是村小需要合并,将来教师会过剩。
这样的搪塞已进行了足有十年,现在还是“涛声依旧”。
学校为了解决燃眉之急,经常是向当地政府求助,答复是可以雇临时代课教师,经费由政府出资。
一般招聘一个公办教师的工资至少要雇三个代课教师,如此精打细算,可谓煞费心机。
政府不出钱时,学校的办法只能,一是合并平行班级,美其名曰:“县城的班额要有六七十人。
”言外之意,还有继续合并的条件和潜力;二是合并村小,但常常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因为家长上访,而要求的并校条件无法兑现。
这样的师资队伍结果就是家长挑选班主任,优秀班主任一调走,学生立即择校。
不少校长愤愤不平地说:“县城学校教师人满为患,优中选优,而农村学校却是师资匮乏,人缺为患!”回顾这些年来的师资均衡发展之路,即是缓慢的,又是艰难的,其效果不尽人意。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就是师资均衡发展,为此,笔者以为,师资均衡发展需要走“四路”并进之路。
中心小学教育均衡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中心小学教育均衡实施方案范文根据枣阳市教育局《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工程____》要求,我校与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实行无缝隙对接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目标。
为全面落实教育局工作意见,全面推进两校均衡发展、快速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____和____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____《____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____》和枣阳市教育局《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工程____》,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创造相互开放、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大校区管理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管理策略等辐射到我校,通过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孩子们接受更好地教育,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总体思路学校成立专班,组长:常--____波,成员:周明艳刘华甫任少山万东平,通过“确立一个目标,狠抓三项重点,积极享用平台,实施六个统一”的实施策略,积极与大校区进行资源共享,在交流合作____同促进,共同提高。
“确立一个目标”努力使我校办成特色学校。
“狠抓三项重点”是抓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构建高效课堂。
积极享用大校区提供的网络交流平台,管理输出平台,研训联动平台。
“实施六个统一”是指统一办学思想、统一课程方案、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工作计划、统一活动安排、统一评价机制。
三、工作措施: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积极参与大校区召开的校长、领导干部会议,领导班子及部分教师座谈会,总校全体教师工作会。
领会市教育局《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工程____》的文件精神,____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文件内容,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实施均衡发展工程的目的意义,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总体思路与计划。
2、明确目标,细化责任。
在大校去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工作。
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的基础上,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从校情出发,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从校情出发,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如今,一个新的名词“区域合作”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领域,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使其效益得到了充分体现。
“区域合作”的出现,激起了人们的区域合作意识,使人们深切地认识到打破区域界限,发挥区域优势,实施强强联手,共创良好发展环境的重要性。
一、应时而生区域合作城乡教育差距的突出矛盾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相对滞后。
其中,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公平直接制约了教育公平实现的程度。
无论是区域教育差距还是城乡教育差距,其最直接、最基本的表现形式都是学校之间的差距。
缩小校际差距首先要着眼于改造薄弱学校,而对于城镇学校而言,多数农村小学和初中都属于相对薄弱学校。
其办学经费投入、校园校舍建设、教学设施设备、教育信息化程度等不仅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而且落后于城镇学校,尤其是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职称结构偏低、性别结构失衡、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
如何让农村的孩子们享受到良好的、公平的教育,使其终身得到健康发展?我们也越来越清醒的意识到协作发展和均衡发展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扎扎实实的开展校本研训,提升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针对我市区域大、学校多且分布较散,农村学校教师年龄偏大,有作为的年轻大学生又不愿意进,导致农村学校师资薄弱,松滋市教科中心通过研究决定,在全市构建教育集团化发展新模式,成立小学教科研协作区。
二、整合资源,有效研究近一年来,通过区域联动,整合教育资源,东片协作区写出了教科研新篇章。
协作区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片区的教学科研工作,本着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课程改革为中心,科研培训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依托,不断加大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指导力度,深化课题研究,激发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我市教科研工作得到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教育科研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 发展学校教育论文
构建和谐校园发展学校教育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的持续推进给义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政府增加教育投入,校园校舍、设备仪器等硬件设施都有明显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有效加强,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另一方面,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城乡差别持续扩大、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地处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广大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教育需要的矛盾凸显。
农村小学教育的难点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投入实质上向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倾斜,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持续扩大;二是教师待遇存在差距、未真正实现同城同酬、更没有向农村及边远地区教师倾斜,部份年轻教师、骨干教师向城市靠拢,甚至选调、招考进入城区,农村小学成为骨干教师培养训练基地,农村教师总体质量持续滑坡;三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生源分布的不均衡,边远学校生源减少造成按生均标准拨付的办学经费逐年下降,而沿海地区生源增长过快又存在师资不足,目前的教师支教制度似乎过于理想化、又成为两败俱伤的“花架子”;四是边远山区及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步入恶性循环,最终被撤校、并校,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又有侵犯弱势群体的子女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有失教育公平的嫌疑;五是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细化,学区被取消,由乡镇中心小学行使学区职能,原来的农村中心小学被取消“中心”二字统一称为隶属于乡镇中心小学的基层完小,对外活动时常以乡镇中心小学名义参加,基层完小被进一步边沿化,有失教育公平。
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迫在眉睫。
严华银老师在《今天如何做校长》一书中提出,“教育问题需要回到教育的本源来思考,学校问题需要回到学校的价值来思考,当今中国校长工作的重点就是做好三件事——领导教学,发展教师,建设学校文化。
”结合学校实际,我深有同感。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核心内容,教学工作是在校长领导下由教师引领学生学习的过程。
2020年乡村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探讨论文
乡村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探讨论文城乡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均衡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
20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保障了广大儿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但是,当前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当前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缩小区域之间,如一个县、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省之间的教育差距,特别是在教育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的保障上,都应当保持均衡的发展,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能够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因此农村地区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 __、 __明确指出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村,统筹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但是,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使得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依然是影响当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
总结下来,当前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主要如下:(一)办学条件不均衡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山村地区办学条件较差,有些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都比较简陋,还有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村民所居住的地理位置比较分散,致使学生上学得走很长时间的山路。
同时,学校缺乏相应的设施设备,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些农村地区的学校除了基本的功能教室,连个运动的场地也没有,和条件好点的城镇学校相比,农村地区的学校何止是“简陋”二字可以形容的。
(二)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不均衡在农村地区,没有校车,学生大部分是处于走读的状态。
对于一些较远的学生而言,每天花费在走路的时间上就比较多,而且回家还得帮助父母干农活,这就直接减少了学生学习的时间。
还有的农村地区,学生接受的其他教育较少,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对一些拓展和延伸的知识知之甚少,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比较城镇的学生而言,农村地区的学生在视野、文化综合素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距。
(三)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在农村地区,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致使农村地区的教师在收入的分配上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就难以吸引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从而使得优势的集中在城镇学校,而农村地区的在配比上和城镇就具有很大的差距;二是在农村地区,优势的都不愿意留下,致使农村地区的教师数量也格外欠缺。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论文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时常徜徉在培训网络里,我习惯了专家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而每一次我都会感受到幸福而又充实。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时常反思“如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虽然深知自己的很多想法都很不成熟,但也希望能够表达出来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均衡发展是手段,教育公平是目标以教育公平为目标,以均衡发展为手段,将“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融为一体,是一个互相推动的过程。
如果没有均衡发展作基础,那么在办学条件、教师资源落后的地区,就很难保证每个学生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实现受教育者成就机会均等更是不可能。
如果不是以教育公平作为最终目标,忽视每个人都有实现他自己的潜力和享有创造他自己未来的权利,那样的均衡只能是低水平的均衡,必将阻碍教育的发展。
均衡发展实质上是手段,教育公平才是真正的目标。
换言之,即使每个学生都享有同样的教育权利与机会,那也只是形式上的公平,真正的教育公平是以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的不平衡性为本,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使其天赋、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二、实施个性化教育,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品质,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而且要形成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化。
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但是,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在养成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品质的基础之上的,“全面发展”不等于“样样都要好”。
对学生不要“求全责备”,应该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的学生这方面行那方面不行,有的学生那方面行这方面不行,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行。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对学生不要“抑长补短”,应该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落后一点,而在另外方面特别好一些,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长处。
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特长。
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结构、内容、形式多样化的课程和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培养和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发现、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相同的机会得到不同方式的对待,支持每一个学生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发挥个人所长,充分实现他自己的潜力和享有创造他自己未来的权利。
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浅议:教育均衡发展【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育起点公平是基础,过程公平是保障,结果公平是目标,三者互为联系,统一于教育活动,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切实从起点、过程、结果三个阶段进行思考,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教育均衡公平和谐《论语》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孔圣人的这种思想对后人的影响非常深远,社会的稳定需要公平,如果差距过于悬殊,社会便有可能走向分化。
国家、地区、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过大,便会造成更大的社会分化,国家也将分崩离析。
一、“公平”的概述两百多年前达尔文窥探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自然。
对此我们是否就束手无策呢?我们无法改变规律,但我们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教育的政策,党的十七大以来,各项方针政策更加着力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教育发展不均衡影响和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建设,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公平”一词在辞典解释为: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
它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的利益,要求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虽然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但至今仍未实现,作为理想社会的化身,社会公平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二、保证教育的起点公平起点公平是指每个人不论其性别、民族、家庭背景、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的不同,而平等地享有学习的机会。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孔丘提出“有教无类”,主张对一切人进行教育,不因财富的多寡,身份的贵贱,智力水平的高低拒绝对一部分人进行教育。
浅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浅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论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文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在我国己经发展到重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社会公平的今天,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重视解决。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大问题,城乡教育差距的不断拉大成了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和谐音符。
本文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和细致的调查研究,重点剖析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1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平衡发展,是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质量全面发展和均等发展的一种义务教育质量观。
义务教育均衡主要指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包括办学条件的均衡,即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和仪器设备值等的均衡;师资力量的均衡,主要包括教师数量的均衡和教师素质的相对均衡;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政府应针对我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及对教育经费投入的需求较高的现状,运用各级政府的力量,从教育经费投入上确保均衡,确保每个适龄儿童都应获得相同水平的义务教育服务。
2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既有来自经济、制度等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来自人们心理的价值取向主观因素的影响。
2.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制度性障碍。
2.1.1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建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我国在经济发展策略上采取的是以农补工,以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城市对农村的全面领导,国家的重要资源也相继集中在城市,城市逐渐成为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小学均衡发展论文
浅谈学生的养成教育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政治方面、科学文化方面的良好习惯。
”养成教育是以人的身体素质养成、心理素质养成、思想品德养成、行为习惯养成和生活能力养成等为基本内容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它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基础教育,又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教育,渗透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五育”之中,是一项“以德育为基础,五育皆备”的系统工程、希望工程、世纪工程。
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天中的行为,大概只有百分之五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是属于习惯性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引用一位名人的话提醒我们:成功的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取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比喻,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在养成教育中,实施、渗透、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同时也要遵循一致性、整体性、差异性原则。
一、均衡发展的一致性原则。
从宏观上考虑,首先要思考当今儿童的行为习惯,应该与21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高科技竞争时代相一致,其次是小社会(学习、家庭)和大社会(大千世界)的行为习惯要一致,最后是客观与主观要一致。
从微观上思考,首先是家庭成员在对儿童的要求上要保持一致,其次是家庭中父母、学校中老师自己的言行要一致,教育者的方式不一致会使教育者失去教育的权威性,最后是培养儿童自身言行的一致性。
二、均衡发展的整体性原则。
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心理过程的知、情、意、行的整体性,其次要考虑儿童学习、生活的整体性,也就是要把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正常的儿童生活中,最后要考虑将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培养和不良行为的矫正相结合。
提升教育品质 推进教育均衡
提升教育品质推进教育均衡建立教育集团,通过价值引领、科學管理、校区联动、名师工作室、特色活动、校本课程等形式,提升各校区的价值认同,促进各校区凝心聚力,均衡发展。
标签:提升品质教育均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努力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据此,合肥市蜀山区委、区政府提出了“科教立区”战略,根据这个战略,2016年9月成立了合肥市五十中学东校教育集团。
三年多来,我们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努力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基本概况合肥市五十中学东校教育集团是以一所优质品牌学校和一所新建学校组合的方式组建的,目前包括三个校区,即西园校区、望江路校区和皖安校区。
西园校区是原五十中本部,有60多年的建校历史,是一所名校。
望江路校区是2016年9月建立的,将原来的合肥市第六十七中学和合肥市第六十九中学一同并入。
皖安校区是2018年7月将合肥市皖安中学整体划归五十中东校成立的。
东校教育集团学生人数从刚成立时的2300人发展到2019年的3200人,增长明显;西园校区平稳发展;望江路校区突飞猛进,形势喜人。
望江路校区从刚建校9个班,逐步扩展到2019年的26个班,通过三年的不断努力和发展,学校逐渐被周边老百姓认可,望江路校区因此获得了合肥市“百姓身边好学校”的荣誉称号。
二、集团化办学举措(一)价值引领,促进认同五十中东校教育集团将西园校区的优质资源向新建的望江路校区辐射。
望江路校区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实现品质提升,其全体教师对五十中东校的教育思想和大爱教育理念的认同及深度融合至关重要。
只有核心教育理念认同、思想认识统一、发展方向一致,新建的望江路校区才能从根本上迸发出奋力发展的动力、团结一致的合力、不忘初心的定力,整个五十中东校教育集团才能实现和谐、发展与提升。
为此,五十中东校教育集团要求西园校区和望江路校区开展“真·爱”大讲堂、“致真大讲堂”、班主任工作坊、杏坛悟课、校本培训、美丽校园建设等活动,通过老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成长故事、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以及他们对教育现象的描述、理解与分享,让大爱教育理念不断植入到望江路校区教师的心中,五十中东校的育人价值理念和优良传统得到了传承。
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全面促进教育公平[论文]
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全面促进教育公平摘要: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新余基础教育的现状、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认识、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应对措施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全面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和谐社会既是物质生态、制度结构的和谐,更是人的和谐,而和谐人群的形成依赖于和谐教育。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现代教育公平理论指出,教育公平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弱势补偿。
2006年9月,我国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将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要求写入国家法律。
只有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使农村教育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社会实际问题。
由于百姓对于高质量教育的旺盛需求与长期供给不足而产生矛盾,并随着教育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些矛盾正在逐步演化为全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是公民依法享有基本人权的问题。
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就是切实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公平权利,就是保证基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二、新余基础教育的现状我市的基础教育目前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率先实施普及了十五年教育工程;农村学校网点布局不断调整,采用兼并和撤销等方法,由2001年时的490余所减少到现在的300余所,进一步优化了基础教育;危房改造取得成功,全市近年来共投入数亿元,进行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实施了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农村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虽然近年来,新余致力于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重视薄弱学校建设,全面推进城乡教育管理体制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建设、城乡学校规划建设、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使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一样好。
但各乡镇中小学生源相比2002年的中学生均规模800人以上、小学生均规模500人以上还是少很多。
三、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认识1.均衡发展不是平均主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是说要把不同地点、不同区域的学校,或者说不是要求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弄成平均发展,只是说要更加重视解决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学校应如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摘要】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是当前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根本上保证和实现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化发展,学校是主阵地。
本文就教育均衡发展,学校该怎么做,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素质评价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是当前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所谓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公民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制定政策与调配资源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从而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等。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
谁能享受良好的义务教育,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否则就难以融入现代社会。
”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均衡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境界,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是一种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均衡发展、无差别的理想教育。
从学校外部环境来看,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政府的政策法规、物质投入、硬件发展、资源配置等方面;从学校内部管理和发展看,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均衡发展的另一根支柱,那就是学校的软件建设,即办学理念、学校管理、学校文化、学校特色、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等多个方面。
但不扣否认,在现实中教育的差别、失衡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这种失衡、差别从何而来?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育物质条件、外部环境、生源的差别等,但更大程度上来自校长、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责任心以及对学生的了解、期望和尊重,来自于他们对教育教学内容、规律、方法的理解和把握。
这是学校发展不均衡更本质、更深层的原因。
所以,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宏观或中观成眠的教育战略问题,从根本是保证和实现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化发展,学校才是主阵地,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应有作为。
一、用好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现代教育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且还打破了传统学校的界限,大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刻界限。
为此,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最大的社会效益,从而为实现区域内、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
因此学校要利用好已有的信息技术资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1、要加强学习,提高学校领导各教师的认识一所学校对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因此,我们在实现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观念转变工作。
一方面通过学习来提高他们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掌握教育信息技术,使之成为内行。
其次,要健全组织体系。
学校应有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至少要明确一位副职分工负责此项工作,要把教育信息化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切实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要逐步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使教师用好信息技术课。
2、要努力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教育信息化的灵魂。
因此,学校必须下大气力,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及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构成的队伍,注重教学软件与课程相配套,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研制出高质、高效且满足个性化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共广大教师使用。
学校教师也可以利用简便的软件开发工具,针对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自行开发短小精悍的cai课件。
3、要逐步建构完善的信息教育评价体系一方面,对信息技术开设的教育等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以避免一些教师不注重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现象的发生。
另一方面,学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和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为原则,以考核技能为主,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与处理信息、创新信息这三大能力出发,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二、加强校本的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学校之间最不容易消除的不均衡的是师资队伍的不均衡,如何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增强每个人的才干,以最佳组合来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队伍建设是核心任务。
所以说,教育均衡发展,关键不是“建大楼”,而在于“铸大师”。
就学校而言,要加快教师“校本”培养、培训模式的构建,落实“教学、科研、培养、培训”四位一体的新师资“校本”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立足本校,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融学习、探索、教学为一体”的在职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从而使整体教师的素质得到提升。
教师的素养既包括教师的师德修养,也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能力及业务水平,所以,教师素质的提升不可能一撮而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抓师德师风,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中,师德师风建设十分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树立艰苦奋斗、不计名利、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具有“爱满天下”的情怀以及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责任感。
作为学校应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边查边纠,直奔主题,不搞花架子,不回避矛盾。
同时,为了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应深入开展“八荣八耻”学习教育活动,强化教师的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自觉遵守师德规范,认真履行教师职责。
2、抓教师学习,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良好的师德,还必须有先进的思想,精深的专业知识水平。
为此,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同时,学校应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理念,注重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
如条件许可,学校可请专家到校讲学,可补助教师买一些教育教学书刊、杂志,督促教师加强学习,并要求教师在阅读后结合教育教学撰写体会。
通过学习,是全体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1)从转变观念入手,确立学生为本的理念。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由于现实的应试教育的种种压力,我县的教师,尤其是乡村的教师比较习惯传统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主,让每个学生均要适应教师的教,以此达到统一的要求。
为此,笔者认为应努力转变五个概念:从教师本人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传统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能;从单一的教学转向关注学生的学法指导、习惯培养;从整齐划一的教学转向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个性发展;从单向教学转向关注互助、合作教学。
为了做到这五个转变,首先,加强学习、深刻领会课改理念的科学性、先进性;其次,加强校本培训,熟练把握课改理念的精髓;其三,加强实践体验,感悟课改理念的可行性。
这样,才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
(2)从教学目标入手,探索课堂教学策略。
课改拓宽了教学目标,它既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发展学生个性潜能和健康个性为目标。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围绕这个总目标,进行专题研讨。
一方面,以研讨课的形势,全员参与,全过程研讨,如“让课堂教学绽放生命活力”、“以自主教学研究”等等,从备课、上课、听课、说课、研课,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另一方面积极倡导“自然状态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听课的自然状态是指随堂课,以备课组为单位,同一时间,同一内容,相互间的备课、听课研讨。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坚持校本研训为主,以培训、研讨、突破为一体,重视过程研究,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备课和反思两个环节,因为备课的质量高低,决定上课的成败,反思的深刻与否,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3)从常规工作入手,抓教学常规的落实。
一是为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进行,认真执行“减负”有关规定,教导处定期与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教学五认真”及教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检查,并改变以往注重检查备课的习惯,把检查的重点放在对学生作业批改、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满意不满意的了解、放在作业练习的精心设计上、放在提优补差的检查上,要求教师牢固树立“重在课内”的思想,结合任教学科,按照课改要求,进行“教学竞赛月”的活动。
通过公开课教学研讨,进行行动研究,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工作实效,定期召开教研组组长会议,落实任务,明确责任。
教研组能坚持每周一次教研组活动,针对教改中遇到的困惑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寻求对策。
第三,坚持行政管理人员随堂课听课,学校校长、教导主任经常深入课堂一线听课,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把握教学方向,提出教学对策,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3、抓教育科研,使教师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及教育手段,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考分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要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如何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根本还在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
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影响,不少老师靠题海战、疲劳战,拼消耗,以“时间+汗水”来赢得成功,应该说这种“苦干型”的老师在提高升学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创新潜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无能的教师教不出有能的学生”。
如何使广大教师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走出来?特区学校的经验告诉我们,抓好教育科研,实现教师由“苦干型”、“教书匠”向“科研型”、“教育家”转变,是改变这种状况的重要方法。
4、扶持青年教师,储备师资后劲青年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未来办好教育的希望。
学校应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
给他们“铺路子”——创造一切条件供他们学习、培训;“结对子”——由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传、帮、带、教;“搭台子”——创设实践机会,让他们显尽才华;“压担子”——出任重要岗位,担任主要职务。
三、挖掘学校自身潜力,走特色办学之路任何一所学校像学生一样,是有个性,搞均衡发展部是划一发展,不是抹杀特点、抹杀个性,而是特色发展,是创造性探究自己学校特色的发展道路,最终提升教育优质资源。
作为学校挖掘自身潜力,培育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探究具有特色的办学模式,是教育均衡发展、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1、营造特色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浓厚的、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集中体现了学校优质教育的灵魂,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今,文化育人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但由于应试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传授知识、塑造“知识人”成为最重要的目标,知识之外的很多方面往往被人为地忽略了,产生了重知识、软文件的“教育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