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基本知识(20190819162841)
中国诗词基础知识

中国诗词基础知识
中国诗词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诗词的体裁:中国诗词主要包括古体诗、近体诗和词曲等体裁。
其中,古体诗是指唐代以前的诗歌,形式比较自由;近体诗是指唐代
及以后的律诗和绝句,形式较为规范;词曲则是指宋代及以后的词和
元曲,形式较为灵活。
2. 诗词的格律:诗词的格律是指诗词的押韵、平仄、对仗等规则。
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格律要求,例如律诗要求每句诗的字数、押韵、
平仄都要符合规定,而词曲则有不同的词牌和曲调,每个词牌和曲调
都有固定的格律。
3. 诗词的意象:意象是指诗词中用来表达意境和情感的具体事物
或景象。
中国诗词中的意象非常丰富,例如明月、梅花、柳树、山水等,这些意象往往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
4. 诗词的意境:意境是指诗词中所表现的情感、思想和氛围。
好
的诗词应该具有深远的意境,能够引导读者进入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感受到其中的美和情感。
5. 诗词的修辞手法: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
这些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6. 诗词的欣赏和解读:欣赏和解读诗词需要了解诗词的背景、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等因素。
同时,也需要理解诗词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古诗词基础知识

古诗词基础知识古诗词基础知识在中国古代诗词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各种规律、各种体制,再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使得古代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一种音乐美和建筑美,诗读起来很好听,抑扬顿挫;也有一种建筑美,诗很规整、很整齐,就像我们现在盖的楼房一样,上上下下都是方的。
西方的诗或者国外其它的诗,金字塔式的或者阶梯式的,也有它排列的形式。
当然词有长短句,它也是一种形式、一种形态,所以它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音乐美和建筑美,这种形式美,在世界的诗歌园地当中也是独具一格的。
中国古典诗歌早期定型为“四言诗”,大家知道《诗经》,最早定型的是“四言诗”,就是四个字一句,但是并没有特别的格律的要求;到了汉六朝时期,“五言诗”“七言诗”兴起。
所谓四言诗就是每句都是由四个字构成的诗,五言诗就是每句都是由五个字构成的诗,七言诗每句都是七个字,其它类推。
一般情况下我们泛指唐代以前出现的各种诗体为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
唐及之后的人们模仿这类诗体所写的诗,也称之为古体诗。
古体诗一般是不讲究音调格律的。
到了南朝时期,在齐代年间,有人发现了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四种声调,有人就根据汉字的这种四种声调,以及双声叠韵这些规律,来研究诗句当中声韵调的配合,要求写诗要“一简之,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讲究对偶。
所以在南朝时期就出现了注重声律的一种新的诗体——“体”。
“体”对后来格律诗的形成,以及后来的骈文和词、曲这些文学样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唐代初年,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律诗和绝句,我们把在唐代完成的一种讲究音律、平仄、粘对、对仗的严谨格律的新式诗体称为近体诗,也就是所谓的“格律诗”。
它以五、七言律诗为代表,此外还包括律绝和排律。
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子的字数上来说,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无论什么形式的近体诗,都有偶数的句子构成。
每首由八句构成的格律诗称为律诗。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十六字。
五律和七律,不仅每句有严格的平仄、用韵要求,而且还对句子的对仗有一定要求。
古代诗词鉴赏大全知识点总结

古代诗词鉴赏大全知识点总结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的顶峰。
通过学习古代诗词,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们对自然、人生、爱情等主题的思考与表达。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古代诗词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古代诗词的分类古代诗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即古代诗和古代词。
古代诗又可细分为五言诗和七言诗,代表作品有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李白的《静夜思》等。
古代词又被分为唐词和宋词,唐词以刘禹锡的《陋室铭》、李清照的《如梦令》为代表,宋词则有苏轼的《水调歌头》、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
二、古代诗词的特点1. 语言优美:古代诗词注重音韵和意境的表达,词句间的和谐与平衡是其重要特点。
诗人们运用富有感染力的修辞手法,使诗词充满美感。
2. 意境深远:古代诗词往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情感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诗人们借助具象而形象的表达方式,把复杂的内心世界化繁为简,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3. 环境描写:诗词中对环境的描写常常是精准而细致的,通过描述自然景色或地方特色,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与情感。
三、古代诗词的艺术手法1. 对仗:古代诗词注重韵律和平仄的对仗关系。
通常五言诗每句有4个字,七言诗每句有6个字,而且每句的平仄平衡,相邻词句之间也要求相对应的韵律。
2. 比喻:古代诗词中善于使用比喻手法,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描绘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和思想。
比喻可以增加诗词的艺术张力和感染力。
3. 比兴:古代诗词经常使用比兴手法,将两个或多个相似或不相干的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诗词中的主题和情感。
四、古代诗词的名家与名篇赏析1. 杜甫: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直击人心,多描绘社会悲惨和个人遭遇。
《月夜忆舍弟》是他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通过对兄弟之间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叹人生无常。
2. 李白:李白是唐代另一位著名的诗人,以豪放、奔放的风格闻名。
《静夜思》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通过对寂静夜晚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古代诗词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代诗词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诗词被视为一种高雅艺术形式,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达,表达情感、描绘景色、寄托思想,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
要全面了解和深入鉴赏古代诗词,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总结。
1. 古代诗词的分类古代诗词主要分为两大类:古文诗和古乐府。
古文诗指的是含有一定辞章结构的韵文,例如古代的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律诗等;古乐府则是指源于民间的诗歌形式,包括乐府古辞和各地方民歌等。
2. 诗词的体裁和格式古代诗词有许多不同的体裁和格式。
五言绝句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由两句对仗的句子构成,每句五个字;七言绝句则是由两句对仗的句子构成,每句七个字。
此外,还有律诗、绝句、楚辞等不同的格式。
3. 诗词的韵律和格律古代诗词的韵律和格律十分重要,给诗词赋予了独特的韵味。
例如,五言绝句每句通常有一个押韵字,七言绝句则有两个押韵字。
同时,诗词中还有平仄的区别,平指声调平缓的字,仄指声调拗口的字。
平仄的搭配也是诗词韵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诗词的修辞手法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对仗、描写等。
比喻是指用一个事物来暗示另一个事物的手法,能够增强诗词的形象感;夸张则是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以突出效果;拟人是将非人事物人格化,以增加情感表达等。
这些修辞手法使诗词充满了艺术的张力。
5. 诗词的题材和意境古代诗词的题材广泛,有咏物诗、抒情诗、山水田园诗、豪放诗等等。
每种题材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表达方式,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情感、表达人生哲理等,传递出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诗词的意境常以写景为主,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其中的美与思想。
6. 代表作品与名家诗人了解古代诗词中的代表作品和名家诗人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杜甫的《绝句》、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
同时,了解名家诗人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鉴赏古代诗词。
7. 诗词的背景和社会意义古代诗词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重要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中国古典诗词常识

▲中国古典诗歌常识一、诗(一)古体诗1.古体诗①四言古诗——《诗经》最早;②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③七言诗:成熟于唐代2.乐府诗——标题加上“歌”、“行”、“引”、“曲”、“吟”、“歌行”(二)近体诗(形成于唐代)1.绝句——①五言绝句;②七言绝句2.律诗——①五言律诗;②七言律诗;③排律二、词1.最初成为“曲子”、“杂曲子”、“曲子词”,也称作“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词起源于隋唐,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盛行二衰。
原本是配乐而歌唱的一种诗体,发展中逐渐与音乐分离。
2.词的分类①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中调(59-90字)、长调(≥90字)②按风格分为: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刘永、李清照)3.词牌——也称词调,指写词一句的乐谱,决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及平仄声韵。
三、曲1.散曲——①小令(短小的曲子);②套数(散套)2.戏剧——①杂剧;②传奇(已供演出的剧本)▲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口头传唱的歌谣。
▲春秋《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周初到春秋305篇诗歌,又被成为“诗三百”。
汉代始被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多用赋、比、兴收发,四言为主,重叠反复、现实主义。
▲战国屈原(屈平),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开创楚辞新体诗,着有《离骚》(自述性质,古代最长抒情诗)。
西汉刘向所编《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主。
诗经中的“国风”与“离骚”合称“风骚”,称为文学的代名词。
▲两汉乐府民歌,又称“乐府诗”、“汉乐府”,是可以配乐的诗,叙事性强。
乐府是汉武帝时期建立的音乐机关,负责作乐、训练演员、采集民歌。
名篇有:《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
▲三国三曹,建安风骨。
曹操(魏武帝),着有《魏武帝集》,代表作《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
曹丕(魏文帝),其《燕歌行》是中国最早的七言诗。
中国古代诗歌基本常识33页PPT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中国古代诗歌基本常识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中国古典诗歌基本常识

中国古典诗歌基本常识嘿,朋友!你知道中国古典诗歌吗?那可真是咱中华文化里的一颗超级璀璨的明珠啊。
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怎么看都看不够。
咱先来说说古典诗歌的形式吧。
古体诗,这就像是一位穿着宽松长袍的老者,自由随性得很呢。
它没有太多格律的束缚,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像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句子写得那叫一个大气磅礴,就这么任性地抒发情感,不需要严格按照什么平仄对仗之类的。
再说说近体诗。
近体诗可就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啦,整齐又规范。
它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呢,就像是一个严谨的方阵,有八行。
每句的字数相等,还得讲究平仄和对仗。
杜甫的就是律诗中的经典啊。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你看这对仗多工整,读起来就特别有节奏感,就像有一把小锤子在你的心上有节奏地敲打着。
绝句就像是这个方阵里的小队伍,只有四句,可别小看这四句,那也是短小精悍,蕴含着无尽的诗意呢。
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短短二十个字,却有无穷的韵味。
还有词呢,词就像是一个多变的精灵。
它有不同的词牌名,每个词牌名就像不同风格的舞蹈。
像这个词牌,写出来的词就像是一段优雅的古典舞。
辛弃疾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你看,它有自己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就像那舞蹈有着独特的舞步。
诗的意象也特别有趣。
意象就像是诗歌里的密码符号。
比如说“月亮”这个意象,在古典诗歌里常常代表着思念。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看到月亮就想到远方的亲人或者朋友,就像月亮是一个传递思念的邮差。
还有“柳树”,通常和送别有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那柳树就像一个无声的送别者,站在那里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韵律呢,那可是古典诗歌的魔法咒语。
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唱歌一样。
平仄相间,就像高低起伏的音符。
就好比“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中国古代诗歌常识PPT课件PPT

边塞诗派(浪漫情怀)
王之涣:《登鹳雀楼》《凉州词》 王昌龄:《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 辛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 使》,与高适(作品《燕歌行》《别董 大》)并称“高岑”。
李白
陇西人。字太白。自称青莲居 士。
代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 《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 《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 地位:诗作雄奇豪迈,是我国浪漫
歌
散曲
曲
套曲(套数)
(元)剧曲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的是《诗经》,
另一代表是曹操诗)
古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简称五 体 古) 诗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简称
七古)
杂言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首联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颔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颈联 尾联
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 《九章》。《离骚》为古代文学作品中最 长的一首抒情诗。
楚辞:屈原所创新诗体。
2、两汉
汉乐府:汉武帝时设乐府,命官署采 集和创作乐歌,其诗称“乐府”。代表作 《孔雀东南飞》《陌上桑》。
《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作品,南 朝萧统收入《文选》。代表作《行行重行 行》《迢迢牵牛星》。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下阕
诗歌 (李煜《虞美人》)
6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小令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曲牌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曲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 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诗歌
宫调名
诗词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诗词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诗词的历史渊源1. 诗的起源: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远古时期的歌谣和歌辞,最早的诗歌是用于宗教祭祀和祈福的歌谣,后来在礼仪、宴会等场合中也开始有所应用。
2. 词的起源: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楚辞、国风等,最早是作为一种民歌而出现,后来在汉代开始有文人创作,进而发展成为具有严格格律的文学体裁。
3. 诗、词的结合:诗与词在中唐时期开始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学形式——词。
这种文学形式具有较为独特的韵律格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诗词的基本结构和形式1. 诗的基本结构:诗的基本结构一般由词、韵、律、曲和字等组成。
词指的是诗的主要内容;韵是指诗句的韵脚,是诗歌的一种声韵形式;律是指诗的韵律格律,包括平仄、押韵等;曲是指诗的曲调,是在演唱时所取的调子;字是指诗歌的语言文字。
2. 词的基本结构:词一般由曲子和词牌组成,曲子用以配合歌唱,唱词时使用;词牌是指一种特定的韵文模式。
3. 诗的形式:古代诗歌的形式很多,有长短句、平仄、切韵等不同方面的要求,常见的诗体有诗三百首、唐诗宋词等。
4. 词的形式:古代词的形式有很多种,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牌、歌谣等。
五、诗词的艺术特点1. 含蓄、抒情:诗词以及词牌的表现形式基本上都是含蓄、抒情的,善于通过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情感,显示出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2. 清新、婉转:诗词的表达形式往往清新、婉转,用词简练、意境深远,深得人心,给人以美的享受。
3. 寄托思想:诗词常常借助音乐、曲调、韵律等手法,通过意象的融合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审美追求,达到美的境界。
4. 丰富表现:诗词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如偶作、对仗、转折、排比、夸张、比喻等,使诗词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六、诗词的流派和代表作品1. 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包括了300多种格律体制,属于古典诗歌的一种。
代表作有:《静夜思》《登鹳雀楼》《长恨歌》等。
中国古诗词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国古诗词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国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中国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而且也渗透到了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于中国古诗词的了解和研究,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以下将对中国古诗词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古诗词的定义和特点1. 古诗词的定义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它是在一定的音乐节奏下,用规定的字数和格式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
古诗词的体裁包括诗歌和词,它们都有着独特的韵律和格式。
2. 古诗词的特点古诗词有着许多独特的文学特点,如“秀丽”的意境、凝练的语言、柔媚的音乐等。
第二部分:古诗词的历史发展1. 古诗的发展历程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一些类似于古诗的文学形式,如《诗经》中的民歌和《楚辞》中的辞赋。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诗在汉代逐渐形成规范的艺术模式,到了唐代,则达到了鼎盛的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
2. 古词的发展历程古词在汉代时期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但真正走向成熟,是在唐代以后的宋代,宋词则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大瑰宝。
第三部分:古诗词的顶峰代表作及诗人1. 唐诗的代表作及诗人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和传世名篇。
其中,杜甫的《登高》、李白的《将进酒》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2. 宋词的代表作及词人宋代的词人也有众多名家,如辛弃疾、苏轼等。
他们创作了许多传世之作,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第四部分:古诗词的流派和风格1. 唐诗的流派和风格唐代的诗歌主要有“唐乐府”、“唐绝句”、“唐长短歌”等流派。
其中,唐绝句以其精炼、卓绝的艺术性而成为了唐代诗歌的代表形式。
2. 宋词的流派和风格宋代的词在形式上有“短词”和“长词”之分,在题材上则有“田园词”、“山水词”、“宫怨词”等流派。
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秋思
中国古代诗史
• 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
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
•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田园诗、
杜”等
“高岑”边塞诗、“新乐府”“小李
• 五 代 词:李煜
• 宋诗宋词:宋诗—陆游、杨万里等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 元 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中晚唐诗人
01
杜牧:字牧之,号杜樊川。善用绝句讽咏史事,作品 有《赤壁》《过华清宫绝句》《江南春绝句》《山行》
等。
02
李商隐:《锦瑟》《无题》等。“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如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
通”均为其名句。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宋代诗人
杨万里:号诚斋,其诗被称为 “诚斋体”。作品有《晓出净慈 寺送林子方》。
代表作:《归园田居》 《饮酒》《咏荆轲》。
成就:田园诗鼻祖。
南北朝乐府
• 南朝乐府:现实主义诗歌,主要表现爱情生活。代表作《采莲 曲》。
• 北朝乐府:浪漫主义诗歌。主要表现北国风光和战争生活。代 表作《木兰诗》《敕勒歌》。
唐初现实主义诗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01
06
02
初唐四杰: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发展与壮大(魏晋南北朝)
★ 建安文学 遒劲
★正始文学
曹氏三父子 建安七子
风骨
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
开创一种委婉含蓄、言近旨远的抒情风格
田园诗派
闲适冲淡
★南北朝 山水诗派
借景抒怀
诗歌
乐府民歌
南照北信
言)、庾信(边塞)
陶渊明
谢灵运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一、诗歌常识(一)古诗得分类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就是古代得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得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与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与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与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得曲子)与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诗、词、曲得有关知识①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与近体诗就是从诗得音律角度来划分得。
二者得主要区别就是:近体诗就是指唐初形成得,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得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得诗歌都就是古体诗。
②律诗与绝句(又叫截句)律诗与绝句得区别主要在句数上。
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首联与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就是绝句,都有平仄声得要求。
八句以上得律诗为排律。
③歌、行、引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④乐府与新乐府乐府,本就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得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得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与创作得乐歌,简称为乐府。
诗词知识大全(值得收藏)

诗词知识大全(值得收藏)诗词知识大全【四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
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盛行于春秋以前。
它集中地保存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部集《诗经》之中。
东汉以后,五七言诗兴起,此诗体渐趋衰落,唐以后四言诗则少见【骚体】即楚辞体,诗体名。
起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作。
此类作品突破了四言定格,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文采绚丽,语言优美,抒情成份较浓,富于浪漫气息。
后世把这种形式的诗歌称之为骚体。
【乐府】诗体名。
乐府原是音乐官署,汉武帝(刘彻)时始建,掌管朝会游行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
后来把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称之为乐府诗,简称乐府。
魏晋及其以后的诗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虽不入乐,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宋元以后的词、曲,因为是入乐的,有时也称为乐府。
【古乐府】指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
后代摹仿其体制的作品,有时也称古乐府。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
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
汉代题用“行”者较多,如《陇西行》、《妇病行》等。
南北朝题用“歌”者较多,如《子夜歌》、《琅琊王歌》等。
文人拟乐府的作品,诗题也常标以“歌”、“行”。
“歌”、“行”有时在诗题中连用,如汉乐府民歌有《怨歌行》,曹植有拟作的《怨歌行》。
“歌”、“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当两者连用时,则作为一种诗体名称。
歌行体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句式可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
歌行体的诗,题目并不一定都标上“歌行”的字样。
【古风】诗体名,即“古体诗”、“古诗”。
风,即诗歌的意思,是由《诗经》中的《国风》而引申出来的。
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作古体诗,还有以“古风”作诗题名的,如唐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
【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
诗体名。
与古体诗相对称,产生较早。
每首句数不拘,句式有三、四、五、六、七言和杂言等形式,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者较多。
诗词基础知识

诗词基本知识1.我国的古典诗歌我国的古典诗歌源远流长,从传说中尧舜时的“康衢歌”、“南风歌”,到《诗经》中大量记载的风、雅、颂和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的各种诗歌(例如汉魏乐府等),再到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等,总计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诗的含义虽然很广泛,不过在本书中,所谓的“诗”是专指通常意义上的“格律诗”而言的。
格律诗形成并逐渐定型、规范化于唐朝,在唐时格律诗又称“今体诗”或“近体诗”,这是为了区别于唐朝之前的“古体诗”和唐人以及后人有意模仿唐朝之前古体诗的“古风”,古体诗或者古风的突出特点是不象格律诗那样有着严格的格律限制。
词,是一种可配乐歌唱的抒情诗体。
关于词的起源,说法有二:通常认为,词最早出现于隋代,为“燕乐”(宴乐)的文辞部分(歌词),燕乐从中亚一带经新疆、甘肃传入我国内陆,以琵琶为主要演奏乐器,乐曲旋律复杂,除有可与五、七言诗相匹配的整齐的旋律外尚多结构参差的乐曲,为了能与乐曲相协调,必须使“句之长短,各随曲度”,即令文辞部分由乐谱决定,这样就产生了“词”,并称曲子词(例敦煌曲子词)或长短句。
不过,我国古汉语学家王力先生认为,词源于诗,其理由是:若从“被诸管弦”一方面说,词是渊源於乐府的;若从格律一方面说,词是渊源於近体诗的。
最初的时候,所谓词(亦称为曲),除了配乐之外,它的体制和诗完全相同。
反过来说,一首绝句或一首律诗,如果配上了音乐,即刻可以变为词,例如“清平调”,在文字的格律上完全是一首近体七绝,然而却被认为属于词。
再如刘禹锡的“紇那曲”,也俨然是一首近体五绝。
然而也被认为是词。
由此看来,单从这种角度上说,诗和词是没有明显的界限的。
总之,一种体裁的转变,只能是一种渐变,不能是一种突变,因此诗和词之间并不能画若鸿沟。
另外,根据词的三个特点:(1)全篇有固定的字数(2)长短句(3)律化的平仄来看,近体诗具备了一、三两个条件,古乐府具备了一、二两个条件,所以词主要源于中国,词的定义应该是: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
古诗的基本知识点

古诗的基本知识点
古诗的基本知识点有6个,这6个知识点如下:
1.形式:古诗可以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乐府诗、
古体诗等,其中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是较为常见的形式。
每句诗都有固定的字数和韵律,且常常采用对偶、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2.内容:古诗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包括自然景色、人物形象、思想情感等。
主题可以涉及离别、相思、怀古、咏史、山水田园等多个方面。
3.押韵:古诗的押韵是其重要特征之一,通常在句尾押韵。
每首诗都有特定的
韵部,如平声韵、上声韵、去声韵和入声韵等。
4.对仗:古诗的对仗也是其特点之一,通常在颔联和颈联之间采用对仗手法。
对仗要求平仄相对、词性相对、意义相对等。
5.表现手法:古诗的表现手法多样,包括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
这些手
法可以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6.历史价值:古诗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它们记录
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思想观念和人物形象等,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精神和艺术风貌。
1/ 1。
古诗词常用的文化常识,帮你读懂诗词名句!

古诗词常用的文化常识,帮你读懂诗词名句!01中国古诗词文体常识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按形式分为:(一)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形式上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如:《陌上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迢迢牵牛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蜀道难》白居易《琵琶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1.绝句:五言或七言,全诗四句,五言绝句首句一般不入韵,七言绝句首句入韵较多;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五言绝句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柳宗元《江雪》等。
七言绝句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杜牧《泊秦淮》等。
2.律诗:五言或七言,全诗八句;押韵、对仗(对偶):三、四句对仗,五、六句对仗。
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五言律诗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杜甫《春望》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七言律诗如:杜甫《望岳》王湾《次北固山下》李商隐《无题》等。
律诗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
(三)词1.词的名称: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简称“词”,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如《稼轩长短句》。
词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2.词的分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3.词的分类: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4.词的牌与题:词牌与词的形式有关,规定词的调、字数、平仄等;词的题目与内容有关。
如辛弃疾《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四)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外,从写作技巧上看,对仗还有借对和流水对 。所谓借对,是在对仗中,借用 了同音字形成工对;例如:孟浩然《裴司士员司户见寻》诗中“厨人具鸡黍,稚子摘 杨梅”,“鸡黍”对“杨梅”,“杨”和“羊”同音,所以能同“鸡”相对。所谓流水对, 是上下句子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例如: “欲穷千里 目,更上一曾楼”就是典型的流水对。
2
此外,从对仗的句义上讲,还分正对和反对 。所谓正对,是并列的事物相对。所 谓反对,是相反的事物互相映衬。在格律诗中,正对多,反对少。
还有一种叫隔句对, 也叫扇对,顾名思义,即上下两副对子中, 第一句对第三句, 第二句对第四句。例如:晚唐诗人郑谷的《寄裴晤员外》诗“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
碑荒僧已无。今日还思锦城事,雪销花谢梦何如” 。 最后介绍一下当句对 。所谓当句对,即一句中自相对。当句对有两种,一种是字
七年级语文
辽源市灯塔中学
中国古典诗词基本知识
1.什么叫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就是旧体诗词(相对新诗而言) 。诗词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两种体裁,
也就是两种分类。由于词是从诗中派生出来的文学体裁,也有将诗词归为一类的。
2.古典诗词的发展简况 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
《诗经》,这是我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在继承前代诗歌的
基础上,唐代的诗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分类。 其分类有两种,一
是古体诗,也叫古风; 所谓古体诗,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 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其中主
的创始人是屈原。后来,汉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一书,叫《楚辞》
。
《楚辞》突破了《诗经》的四字句,发展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个字一 句)变为奇字句(五个字以及七个字一句) ,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
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 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 。在语言上有四言,五言,
字,都叫同韵字;例如:“东”和“冬”;新诗的压韵,按此规律即可。但由于古今语 音的变化很大,所以就不能以现代汉语的押韵标准来写格律诗, 比如在古汉语中,“东” 和“冬”就不是同一个韵部里的字, 分属上平声里的 “一东”和“二冬”的两个韵部。 再如,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其中的“原”和“昏”字是一个韵部里的,同属“十三元”韵部。 中国古典诗词基本知识(三)古体诗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其中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各自都是对仗。 先从句子结构上看: 第二联的上下句子都 是“主 -谓-宾”结构;“吴宫”和“晋代”都是历史朝代的名词做“花草”和“衣冠” 的定语,而“花草”和“衣冠”都是名词做主语; “埋”和“成”是动词,做谓语。 第三联的上下句子也都是“主 -谓-宾”结构,但句式不相同;主语是“三山”和“二 水”;谓语是“落”和“分”,“半”和“中”是修饰谓语的状语。在此需要说明一下, 律诗中各联的句式切忌雷同,要有变化,否则就显得呆板。
在律诗中,首尾两联不需要对仗,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同样,排律除了首尾两联 不需要对仗外,中间的所有联都要对仗。绝句则不需要对仗。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有的律诗首联对仗,甚至整个四联都对仗;有的排律首联 对仗,甚至整个联都对仗;有的绝句首联对仗,有的绝句两联全对仗。这些显然不是
格律的要求,而是作家的创作需要和艺术技巧了。 实际上,对仗也不是规定的那么绝对的, 对仗从结构上讲分两种;一种叫工对,
用至今。 2.古体诗的特点
由于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 因此这种诗体是不必讲究平仄的 (也有讲究平仄的, 但为数很少)。为了使这种诗体更加容易朗朗上口,唐代人加上了押韵的概念,但其 要求也是很宽松的。在一首古体诗诗中,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转韵(就是 开始押一个韵部的韵脚,以后随着自己的需要,可以转押其他韵部的韵脚) ,因此一 首古体诗可能会押很多的韵(一韵到底的诗也有,为数也不多) 。另外,古体诗的句 数是不限的,也根据作者自己的需要而定。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3.什么叫对仗 对仗也称对偶,就是一联内的上下两个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词义相对或相
关。如“天”对“地”,“深”对“浅”,“大”对“小”等 ,意思是相对的;再如“山” 对“河”,“星”对“月”“风”对“雨”等,意思是相关的;简言之,就是“名词对 名词,动词对动词,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这些是单音词的对仗,如果组成词 组,则要求词组的结构也要相同,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等。如果组成句子,则要求句子结构相同。 例如,李白的七律《登金陵凤凰台》 :
新颖的表现手法;所谓“合” ,就是最后将话题一收结尾。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一首诗 中要有“起,承,转,合”的顿挫语气。
2.格律诗写作要遵循的基本要素 格律诗写作要遵循的基本要素有四个:平仄,相粘,对仗,押韵。 一.平仄:
汉语的绝大多数汉字,都有声调(个别的无声字或称轻声字除外) 。齐梁时期的 沈约在总结前人对汉字发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四声”之说,形成了格律诗 声律的规则, 同时也是现代汉语发声规则的基础。 沈约提出的“四声”是:“平声(包 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 ;其中“阴平和阳平”的字为平声字, “上声, 去声,入声”的字为仄声字。在现代汉语中, “入声”字已经被其他声部所兼并,所 以现代汉语中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也说“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
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一共三百零五篇, 古称《诗》或《诗三百篇》。其内容有“风, 雅,颂”三个部分,这是从音乐角度上分的。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
因此前人把“风,雅,颂”和“赋,比,兴”称作《诗》的六义 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
。在语言的句法上,
继《诗经》之后,公元前四世纪, 在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叫“楚辞” ,它
另外,律诗的八句中,每两句称为一联,共分四联;第一,二句为第一联,称为
首联;第三,四句为第二联,称为 颔联;第五,六句为第三诗的内容语气, 又分别称第一, 二,三,四联为“起联, 承联,转联,合联”,相对应的绝句的第一,二,三,四句分别称为“起句,承句, 转句,合句”。所谓“起”,就是“起头,开头”的意思;所谓“承” ,就是承接上面 的话,继续延伸的意思;所谓“转” ,就是话锋一转,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独特
;澳门威斯尼人平台 https:// 澳门威斯尼人平台; ;vnsr威尼斯人官网 https:// vnsr威尼斯人官网; ;澳门十三弟官网 https:// 澳门十三弟官网; ;澳门十三弟娱乐 https:// 澳门十三弟娱乐; ;澳门十三弟官网 https:// 澳门十三弟官网; ;澳门24小时客户端 https:// 澳门24小时客户端; ;澳门24小时 https:// 澳门24小时; ;澳门24小时 https:// 澳门24小时; ;澳门24小时线路检测 https:// 澳门24小时线路检测; ;澳门百老汇游戏网址 https:// 澳门百老汇游戏网址; ;澳门百老汇游戏网址 https:// 澳门百老汇游戏网址; ;67677新澳门手机版 https:// 67677新澳门手机版; ;1zplay电竞比分 https:// 1zplay电竞比分; ;1zplay电竞比分 https:// 1zplay电竞比分; ;1ZPLAY https:// 1ZPLAY; ;电竞比分网 https:// 电竞比分网; ;1zplay电竞比分 https:// 1zplay电竞比分; ;LOL比分 https:// LOL比分; ;LOL比分 https:// LOL比分; ;游戏比分 https:// 游戏比分; ;蜘蛛电竞网页官网 https:// 蜘蛛电竞网页官网; ;电竞比分 https:// 电竞比分; ;竞技宝app https:// 竞技宝app; ;竞博电竞 https:// 竞博电竞; ;雷竞技 https:// 雷竞技;
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 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渊明为首的文人们发展了五言诗。 同 时,七言诗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 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 只是由作 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 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印度 (古称天
竺)的梵音学的影响, 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 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 音规律,提出了“四声” “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 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 二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 (这个“今”指的是唐朝), 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律诗;近体诗不象古体诗那样自由,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 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 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都分五言和七
言,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作排律。
在唐代中期,由诗派生出新的体裁,这种体裁到了 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 。由 于词是由诗派生出来的,所以 词又被称为“诗余” ;另外,由于词的句子字数长短不 一,古人也称为“长短句” 。
1.什么叫格律 格,就是格式。格律诗是有固定的格式的。这种格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句数固定。每首八句的叫律诗,每首四句的叫绝句,超过八句的叫排律。 二.字数固定。每句五个字的称为五言诗,每句七个字的称为七言。由此可知:
五言绝句的字数 =四句×每句五个字 =二十个字; 七言绝句的字数 =四句×每句七个字 =二十八个字; 五言律诗的字数 =八句×每句五个字 =四十个字; 七言律诗的字数 =八句×每句七个字 =五十六个字; 五言排律的字数 =大于八句的偶数句×每句五个字>四十个字; 七言排律的字数 =大于八句的偶数句×每句七个字>五十六个字。 律就是声律和韵律,格律诗要遵守发音规则,讲究声律和韵律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