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从配价到语义角色
“语义价”、“句法向”及其相互关系
类型能够与该动词组合的一种可能性,有几种可能性,就有几个“价”。
(二)体现“语义价”的语义成分可以是名词性的,也可以是谓词性的,关键是该
(三)某个谓词的“语义价”至少是一个,没有语义价的谓词是不存在的,它也可以有二个至六个语义
(处所—结果):箱子里变活人
材料也可以和较多的语义格同现:
(材料—结果):毛线打了大衣 (材料—处所):旧布补外边但是有的语义格同现能力却很差,部
分甚至受到严格的限制。例如:
(等事—系事):同学等于兄弟 (领事—属事):他拥有小汽车
此外要讨论的是语义格同现的句法位置制约问题。在宾语位置,一般地说,总是只出现一个宾语。值得
“支配成分”、“必有成分”)和“非强制成分”(或叫做“说明成分”、“可有成分”)。所谓“强制成
分”是指“构成一个最小的意义自足的主谓结构所不可缺少的”,所谓“非强制的成分”是指“去掉它也不
影响主谓结构的成立”[④]。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强制成分”对偏重形式的印欧语来讲或许是适用的
,而对汉语却不然。“我吃了”、“饭吃了”、“我吃饭了”这些主谓结构都成立,而要用“语义自足”来
衡量,则更是困难,很难确立一个严格的标准;二是对哪些语义格算作“强制成分”,哪些语义格算作“非
强制成分”,各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一般地说,“施事”和“受事”算作“强制成分”不会有什么争论,
但是“对象”、“工具”就难说了,至于“方式”、“处所”、“时间”、“原因”等等语义格,看法的分
歧就更大。这说明在汉语中要区分“强制成分”和“非强制成分”带有极大的任意性。
语义格确定的核心问题是语义格由什么决定的。我们认为,假设有某个句法结构体XY,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是由X和Y共同决定,即它以人们对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的认知作为基础。无论改变X,还是改变Y,只要超出了X或Y的语义范畴,那么,X和Y的语义关系就可能发生变化,这是由句法结构中两个相匹配
简析传统语义角色
简析传统语义角色作者:赵志娟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8年第07期摘要:语义角色是动词和名词短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些名词短语在句子中扮演着语义角色,例如:施事、受事、工具与客体等。
而依赖于构成命题内容和语法关系的词汇意义的语义角色是语义意义的关键因素。
因此,语义角色与句法功能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关键词:语义角色;句法功能要素;主语层次一、引言主题角色的起源由Grube在其1965年的《The Study on Lexical Relation》一书中提出。
在研究主题角色的过程中,不同语言学家在语义学上会有不同的定义,包括participant roles,deep semantic cases, semantic roles, thematic relations and thematic roles(Saeed:2000)。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使用语义角色(semantic roles)。
简而言之,语义角色是动词和名词短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根据谓词动词传达的不同过程,句子的参与者扮演不同的语义角色。
另外,表达这些语义角色的名词短语也与谓词有句法关系,这些名词短语通常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补语等。
依赖于结构中句法位置的语义角色是句子意义的关键因素。
因此,具有相同名词短语的两个句子的语义角色并不是完全相同,并且这两个句子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In this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semantic roles, only traditional role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关于语义角色的分类,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角色,另一种是原型角色。
传统角色包括以下类型:施事(agent)、受事(patient)、客体(theme)、来源(source)、接受者(recipient)、目标(goal)、工具(instrument)、受惠者(benefactive)、刺激(stimulus)和经历者(experiencer)。
语义角色研究述评
语义角色研究述评语义角色指谓词和句子中其他成分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语义角色是语言学家对句子中有关结构成分之间的意义关系的一种分类。
语义角色的划分和确定一直是语言学家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目前学界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随着研究的深入,深层的语义分析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语义角色的体系,明确语义角色的分类和界定标准。
标签:语义角色分类界定标准人类习惯于将感知到的世界切割成各种事物、属性、状态、动作、行为、过程、事件,并且认为它们之间存在各种关系,通过这些关系又可将它们组合、联结起来。
这种思维方式通过自然语言表达的语义关系与其他类型的概念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人们对语义角色的研究已有一定历史,并已取得不少成果。
目前语义角色经常出现于各种理论模式与工程项目中,尤其对自然语言信息处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多年来各家设立的名称和界定标准总是不能一致。
这个问题至今依然困扰着一些研究者。
本文试图对前人的研究作出评述,以期对未来的语义角色研究提供参考。
一、语义角色的内涵语义角色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Gruber和Fillmore提出的表示述语跟与之相关名词短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的格(case),又称之为语义格(semantic case)。
格语法模式明确了过去各种转换生成语法事实上都没有处理过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英语的各种语法关系跟语义角色的相互联系十分松散,因此为了对英语里配价的句法和语义作完整的说明,除了语法关系还需要增加某些其他术语。
这就是Fillmore关于“格(case)”的概念。
在中国早期的语义语法研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与“语义角色”相关的内容。
吕叔湘(1941)对几种施事和受事分别充当主宾语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丁声树(1961)指出:有各种不同的动词,因此动词跟宾语也有各种不同的关系。
8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对汉语的语义角色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
现代汉语句子主题的语义角色的确定与翻译
现代汉语句子主题的语义角色的确定与翻译现代汉语句子主题的语义角色的确定与翻译从语言类型学上看,汉语是主题凸显的语言,而英语是主语凸显的语言。
主语属于句法范畴,但对主题的范畴,国内外的学者有着理解上的分歧。
有的学者从句法结构的角度把主题当作一个句子的主语(赵元任,1968);有的从句子的信息结构的角度把主题看作是一种语用成分(徐烈炯,1998);也有的认为"句法和语用混在一起,难分你我。
"(潘文国,1997)笔者认为,不论主题是句法成分还是语用成分,主题在语义结构上一定充当一个语义角色,该角色在投射到句法结构中,也一定有一个句法成分与之相对应,因为"不用句子成分跟事件角色的对应关系做基础,语法模型就无法使用,这是可以断言的。
"(杨成凯,1997)据此,我们认为,主题是一个具有语用功能的句法成分。
本文拟从语义层面来确定汉语句子主题的语义角色,并从语义结构映射到句法结构的角度来探讨汉语句子主题的英译。
一、汉语句子主题与主题化的语义角色主题"是说话者在形成一个表述时意念上作为句子陈述对象的,作为整个陈述‘所关’的实体。
"(刘鑫民,2004),通常置于句首。
陈述"所关"的实体,有的是整个句子的所关,有的是句中某一部分的所关。
之所以成为主题,是因为言者把该实体作为推动交际进行的出发点,具有一定的语用功能。
其"所关"的实体在句法上可能或可能不是句子的主语,但在语义结构中一定充当一个语义角色,与整句或句中其他成分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语义关系。
主题置于句首,往往是通过主题化手段移位生成的。
所谓主题化就是通过移位的手段使一个不是主题的成分成为句子的主题。
汉语中语义角色主题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客体成分移位主题化客体成分主题化是指将主体所涉及或改变的客体(直接宾语或间接宾语)移位置于句首成为主题的过程。
语义角色清单
语义角色清单余 求 真论文提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不同语法理论中语义角色的界定及分类,分析了当前语义角色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语义角色的性质、分类、提取、标志及层级性问题。
最后分析了语义角色句法配位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语义角色 格 配价 题元 论元 语义角色在不同语法理论中有不同的名称,其在格语法中称为语义格,在配价理论中称为动词的价,在题元理论中称为论元或题元。
虽然各家名称不同,在定义、提取、分类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但语义角色在本质上都是揭示句子中核心动词和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一、不同语法理论体系下的语义角色分类1.0格语法理论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菲尔墨(C.J.Fillmoere)提出格语法理论。
格语法中的“格”是指在基础结构中,和作谓语的定式动词有语义结构关系的一个或几个名词。
在菲尔墨看来,格关系是句子深层结构里的名词和谓语动词之间的一种固定不变的语义结构关系,这种关系和具体语言中的表层结构上的语法概念没有对应关系。
菲尔墨从英语出发,提出了如下的格:施事格、工具格、与格、使成格、处所格、客体格、受益格、源点格、终点格、伴随格等。
格语法对汉语语法的分析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早运用格语法理论研究汉语的学者是李英哲,他在《汉语语法中格的调查研究》一文中,把汉语的格分为九种:施事格、工具格、与格、使役格、方位格、客体格、施役格、永存格、伴随格。
孟琮等编纂的《动词用法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把名词宾语按其与动词的格关系分为十四类:受事、结果、对象、工具、方式、处所、时间、目的、原因、致使、施事、同源、等同、杂类。
李临定(1986)《现代汉语句型》中划分了21个格:施事、受事、结果、对象、关涉、条件、范围、方面、工具、材料、方式、手段、依据、凭借、原因、目的、时间、处所、起点、终点、方向。
鲁川、林杏光认为格系统是一棵树,上层是“句子的语义成分”,有主体、客体、邻体、方式、根由、环境六种;下层是“格”,一共分为十八种。
配价语法的名词解释
配价语法的名词解释配价语法是关于动词与其宾语、补语以及其他附加成分之间的关系的语法理论。
它研究的是动词如何选择和限制不同类型的成分来构建句子结构,从而表达出具体的意义。
在配价语法中,名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成分,扮演着构建句子意义的重要角色。
配价语法的理论框架主要有两个方面:选择限制和语义角色。
选择限制指的是动词与不同类型的名词成分之间的限制关系,即动词选择特定的名词成分以构成合乎语法的句子。
语义角色则指的是名词在句子中所扮演的具体角色,例如主语、宾语、补语等。
在配价语法中,动词被视为一个中心,而与之相关的名词成分则围绕着它展开。
动词决定了句子的谓词性质,同时也决定了需要搭配哪些名词成分。
这些名词成分可以是宾语、补语或者其他附加成分,它们的存在和选择取决于动词的特点和语义意义。
名词作为句子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具有多种功能和语义角色。
首先,名词可以作为动词的直接宾语出现,说明动作的承受者或目标。
例如,在句子“我喜欢吃水果”中,“水果”就是动词“吃”的宾语,它告诉我们“喜欢”的动作对象是什么。
其次,名词还可以作为一部分动词的间接宾语。
例如,在句子“她给我一本书”中,“我”就是动词“给”的间接宾语,表明“给”的动作对象是谁。
这种情况下,名词与动词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需要注意动词的要求和限制。
另外,名词还可以作为动词的补语出现,用来补充或扩展动词的意义。
例如,在句子“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困难”中,“这个问题”是动词“觉得”的补语,进一步说明了“觉得”的具体内容。
除了以上常见的角色,名词还可以在句子中扮演其他语义角色,如主语、同位语、状语等。
这些角色的选择和限制则与具体的动词和上下文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配价语法对于名词的解释是重要且必要的。
通过研究名词与动词之间的关系和语义角色,我们能够理解句子结构的组成和意义的表达。
配价语法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语言规则的深入理解,也对语言教学和翻译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第七讲 配价分析法
“喝啤酒的学生”和“喝啤酒的方式”在 语法上有区别吗?
• 喝啤酒的学生请举手。 • 喝啤酒的 请举手。
√
• 喝啤酒的方式多种多样。 • 喝啤酒的 多种多样。 ×
• V+NP1+的+NP2-1→ NP2-1 +V+NP1 喝啤酒的学生 →那学生喝啤酒 看电影的那个人 →那个人看电影 唱京戏的那个同学→那个同学唱京戏 下象棋的那个孩子→那个孩子下象棋
4、方针政策类。
• (政府)对农村工作的方针 • (政府)对农民的优惠政策
歧义句:
(1)对儿子的感情 (2)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3)对这部电影的吸引力 (4)对美国的政策
“老师”和“教师”
他是王刚的老师 *他是王刚的教师 张三的老师 *张三的教师
(袁毓林1992)
• 不光动词、形容词有配价问题,名词 也有配价问题。名词的配价表现为某 个名词一定要求与另外的某个名词在 语义上构成依存关系。
• 所谓“依存关系”,就是说二者各自 均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先决条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一个名词,如果不要求与另外的名词在语义上构成 依存关系,这样的名词,我们称为零价名词,我们 把它记为A0。如“大海、天空、空气”等。 • 一个名词,如果只要求与一种性质的名词在语义上 与之构成依存关系,这样的名词,我们称为一价名 词,我们把它记为A1。如“哥哥、弟弟、叔叔、爸 爸、爷爷、姑父”等亲属称谓名词;“脚、手、锅 盖、抽屉”等部件名词,等等。 • 一个名词,如果要求与两种性质的名词在语义上与 之构成依存关系,这样的名词,我们称为二价名词, 我们把它记为A2。二价名词都是抽象名词。如“意 见、兴趣、态度、害处”等。
语义角色
一.32种概念角色是:1.主体(1)施事:发出意志活动的主体。
如:老师来了。
(2)当事:执行非意志活动的主体、经历变化的主体或呈现性状的主体。
如:他收到了一封信。
(3)指事:类属关系或比喻关系的主体。
如:我是学生。
(4)领事:领属关系的主体或包括关系的整体。
如:我有词典。
2.客体(5)受事:活动所支配的原有的直接客体。
如:他踢足球。
(6)客事:心理活动、感知活动,或非意志得失活动所涉及的直接客体。
如:他爱祖国。
(7)成果:活动所创造的新生的客体。
如“:他写了一封信。
(8)与事:获益或受损的间接客体。
如:送了弟弟一本书。
3.系属(9)系事:主体的等同者、类别、身份或角色。
如:他是学生。
(10)喻事:主体的相似者或比喻。
如:他像小老虎。
(11)属事:主体所领有的财物、亲属或关系者。
如:我有词典。
(12)分事:主体所包括的组成部分。
如:牛有双角。
4.关涉(13)同事:事件中的伴随者或排除者。
如:你别跟他去。
(14)参照:事件中比较或测量的参照者。
如:我比他高。
(15)范围:事件中所关涉的方面或范围。
如:产品要比质量。
(16)限定:事件所关涉的事物的限定者。
如:词典是我的。
5.因果(17)原因:引起事件发生或发展的原因。
如:她在哭奶奶。
(i8)依据:事件所关照或依靠的凭据。
如:吃房租。
(19)目的:事件所要达到的目的。
如:考驾驶证。
(20)结果:事件所造成的结局或效果。
如:他急了一头汗。
6.情形(21)方式:事件中的态度、方法或状况。
如:吃包伙。
(22)工具:事件中所用的器具、材料或资金。
如:弹钢琴。
(23)程度:事物的水平或情感、性状的程度。
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4)数量:事件所涉及的事物的数量。
如:梨吃了四个。
7.时况(25)时间:事件发生的时点。
如:起五更。
(26)期间:事件起止的时段。
如:过春节。
(27)久暂:事件延续的时量。
如:等三天。
(28)频度:事件中活动或变化的重复。
如:吃三次。
8.空间(29)处所:事件发生的处境或场所。
第六讲语义角色分析
第六讲语义角色分析
语义角色分析(Semantic Role Labeling, SRL)是自然语言处理中
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从句子中识别出每个成分在句子中扮演的语义角色。
语义角色可以理解为动词的语义扩展,它描述了句子中动作的各个方面,
包括动作的执行者、受益者、作用对象等。
通过进行语义角色分析,我们
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为理解句子的语义关系、生成语义
解释提供基础。
在进行语义角色分析时,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候选生成:候选生成阶段需要识别句子中的动词和与之相关的成分,如主语、宾语、间接宾语等。
一般可以通过依存句法分析或浅层语义分析
等方法来得到候选语义角色。
4.数据标注:语义角色分析需要大量标注数据的支持,在标注数据时
需要考虑一致性和统一性以及领域特定的问题。
通常可以使用自动标注、
半自动标注以及人工标注的方法来准备标注数据。
语义角色分析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机器
理解和解释句子的语义信息。
语义角色分析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机器翻译、问答系统、信息抽取等。
例如,在问答系统中,语义角色分析可以帮
助机器准确理解用户提问的意图,从而更好地回答用户的问题。
总之,语义角色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通过识别
句子中的语义角色来帮助机器理解和解释句子的语义信息。
虽然语义角色
分析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多义性、上下文依赖性等,但它在自然语言处理
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数据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语义角色分析的
准确性和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机器理解人类语言提供更好的支持。
人工智能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刘鹏 张燕 、第7章 自然语言处理
7.3 语义分析
第七章 自然语言处理
7.3.1 语义分析概述
语义分析,其实就是要识别一句话所表达的实际意义。比如弄清楚 “干什么了”,“谁干的”,“这个行为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以及 “这个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所用的工具或方法”等。
所谓词典正向最大匹配就是将一段字符串进行分隔,其中分隔的 长度有限制,然后将分隔的子字符串与字典中的词进行匹配,如果匹 配成功则进行下一轮匹配,直到所有字符串处理完毕,否则将子字符 串从末尾去除一个字,再进行匹配,如此反复。
7.1 词法分析
第七章 自然语言处理
7.1.2 基本分词方法
1、基于字符串匹配的方法
(1)基于语义定义的消歧[6]
认为词典中词条本身的定义就可以作为判断其语义的一个很好的 依据条件。
7.3 语义分析
第七章 自然语言处理
7.3.2 词义消歧
1、基于词典的词义消歧 (2)基于类义词典的消歧
上下文词汇的语义范畴大体上确定了这个上下文的语义范畴,并 且上下文的语义范畴可以反过来确定词汇的哪一个语义被使用。
将输入的句子字串转换成词序列并标记出各词的词性。这里所说的 “字”并不仅限于汉字,也可以指标点符号、外文字母、注音符号和 阿拉伯数字等任何可能出现在文本中的文字符号,所有这些字符都是 构成词的基本单元。不同的语言对词法分析有不同的要求,例如英语 和汉语就有较大的差距。
例如:“我们研究所有东西”,可以是“我们——研究所——有—— 东西”也可是“我们——研究——所有——东西” 。英语等语言的 单词之间是用空格自然分开的,很容易切分一个单词,因而很方便找 出句子的每个词汇。例如:“We study everything”,分词结果为 “We——study——everything”。
汉语配价语法
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也作"篇章分析")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以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的观察,探索语言的组织特征和使用特征,并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的使用者的认知特征方面来解释语言中的制约因素。研究的课题如:篇章结构、篇章连贯、信息结构、句子的主位结构等。
功能语法的主要门类有:
1.语言类型和语言共性(Typology-Universals)研究;
2.语义认知语法(Semantics and Cognitive Grammar)研究;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4.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研究;
朱德熙首先明确地把配价语法的思想引进汉语语法研究。他在1978年发表的《"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第1.2期)中,用动词配价的观点分析动词性成分加"的"构成的"的"字结构的歧义指数等问题,引起了许多语法学者对配价语法进行研究的兴趣。比如,文练(1982)《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国语文》第1期)讨论了确定动词向的前提和标准。吴为章(1982)《单向动词极其句型》(《中国语文》第5期)对单向动词进行了次分类,并描写了不同类型的单向动词构成的各种句式。廖秋忠(1984)《现代汉语中动词的支配成分的省略》(《中国语文》第4期)分析了动词的配价成分的省略问题。刘丹青(1987)《形名同现及形容词的向》(《南京师大学报》第3期)讨论了形容词的配价问题。袁毓林(1989)《准双向动词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讨论了"辩论、握手"等其中一个从属成分必须由介词引导的双向动词及相关句式。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一、语义的定义1.意义: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
2.语义:3.词义:句义意义>语义>词义2.语义: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符号所标记(代表)的意义内容就是语义。
语义指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单位的内容以及语言单位在使用时所表现出来的含义。
其中语言符号包括静态备用单位(语素、词、固定短语)和动态组合体(自由短语、句子、句群、段落)等两大部分,其表示内容都属于语义。
词义——句义二、语义的分类有语言单位固有的含义,也有语言单位在语境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还有社会文化背景所赋予它的特殊意义。
静态语言义和动态言语义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一)词汇的性质特点1.词汇定义(1)词汇(2)词汇学2.词汇的性质特点(1)语言的建筑材料(2)词汇是语言符号聚合而成的分层体系→系统性。
(3)具体语言中的词汇形成特定的系统→民族性(4)直接反映社会变化→发展性2.词汇的性质特点(1)语言的建筑材料→从功能角度言的。
其最终职能是进入句子→完成交际(2)词汇是语言符号聚合而成的分层体系→系统性。
(3)具体语言中的词汇形成特定的系统→民族性(4)直接反映社会变化→发展性(二)词汇的内容及构成1.词汇的重要单位→词/ 固定结构(1)词P120 ①定义P120、86 ②性质特点(2)固定结构2.词汇的内容(1)词的总汇①基本词汇(定义、特点、类型)②一般词汇(特点、内容)③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2)固定结构的总汇(熟语总汇)①成语(定义、特点)②惯用语③专有名称④歇后语、谚语、格言等其他固定的句子结构(1)词:词汇中最基本的单位①P120定义:语言中具有特定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②P86性质特点A.音义结合体:语言符号的音义密不可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
→形+音+义B.能够独立运用。
C.最小的造句单位。
→句子的材料。
注意:词与非词的区别用能否“独立运用”(单说单用)来区分语素和词,用是不是“最小的”(不能扩展)来区分词和短语。
分析词的指称类别和语义角色
分析词的指称类别和语义角色一、指称类别英语的句与句之间,是通过各种衔接手段,把句与句连贯起来的,然后,传递连贯的意义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句与句的连接构成了语篇的基本要素。
句与句之间相关意义的连接手段包括,指称、替代、省略、还有句与句之间的连接手段包括,逻辑纽带、语法续带、词汇纽带。
指称,也称照应,属于语义范畴,指称在这里只限于语篇内的所指关系,是书面交流或口语中,常用来返指已经提到过的人或事物,也可预指要提及的人或事物。
能作指称的词有,代词、限定词、形容词、副词、名词、动词,都可以用来指称,名词或名词短语或一个完整的分句。
指称和替代都是为了避免重复、连接上下文而采用的语法手段,但指称关系和替代关系不同,替代是用替代词代替词、短语或分句,替代的是本身,是从语义上的一个泛指或比对项,而指称关系是用指代词指代同一个对象,是从语义上的一个特指或类指。
根据表达需要来确定,是用替代还是指称(照应)。
指称关系一定有指称的对象。
而对指称的解释,就要从该词所指的对象中寻找答案。
指称的对象在语篇中,可以出现在上文,叫前照应,也可以出现在下文,叫后照应,也可以出现在上下文以外,叫语外照应,也可以出现在上下文以内,叫语内照应,而上下文照应都属于一个语内的照应。
二、指称的类别和语义对象1.代词作指称词:代词指称关系,在语篇衔接中起一种很重要的作用。
代词指称(或代词照应)一般不需要限定词,但泛指时,人称代词可能需要带修饰语。
(1)代词与指称对象的位置:代词与其指称对象的相互位置,可以是前照应,后照应,这两种指称属于语内照应。
如果指称的对象出现在上下文以外,就称其为语外照应。
a.前照应:b.后照应:c.语外照应:(2)代词与指代词对象的语义关系:从所用代词的不同种类和意义来说,代词指称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比较照应。
a.人称照应:用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及相应的限定词,表示的指称关系,就叫做人称照应。
也叫前照应,指代对象通常出现在前,人称代词在后,这种人称照应,可以出现在同一句中,也可以存在前后句中。
现代汉语语法·第7讲句法语义
• 你把这句话牢牢记住了。
• (10)任事:表示担任、充任义动词语义结构中, 有表示担当、充任、扮作某种角色的成分,即施 事所担任或充任的角色成分,叫任事。如:
• 他担任过班长。 • 小李扮演王老五。 • 老王当上了工会主席。 • 小丽假扮了一回新娘子。 • 五号运动员跑第一棒。 • 我来打后卫。 • 表示担任的动作动词,有[动作][自主][扮当]的语义
• 成事与受事的语义特征明显 :“从无到有” 的新现和“本来就有”的“陈现”;“成、 出”很少用于动词和受事之间。
• (12)涉事:二价或三价性状动词所直接涉及的客体,是 性状动词涉及的事物,一般是系事所获得、适应、遭遇、 需要、遭受、欠缺、释放以及其他间接影响的事物。如:
• 获得: • 老李收到一份邀请函。 • 他获得了众人的好评。 • 老人接到一笔捐款。 • 适应: • 新兵适应了军营生活。 • 你这样做不符合要求。 • 遭遇、遭受: • 小王遇到了麻烦。 • 老人得到了很好照顾。 • 小张挨了一通批评。 • 桥身承受了五十吨的重量。 • 我昨天碰到小王。
特征。
• 任事是跟担当动词同现的客体论元,表示所担任、 充任的角色。
• 扮当义动词是二价动词,有施事和任事两个语义 成分。常见的可以任事客体的动词有:
• 当、干、充当、充任、担任、冒充、假装、踢 (后卫)、扮、演、装、做、扮演、化装(成商 人)、跑、
• 在动态句中,可以构成任事做主语的“由”字句, 也可以构成任事主语句。如:
• 起事是关系双方的起方,止事是关系双方的止方。 起事和止事是跟关系动词联系的主体论元和客体 论元。
• (4)经事:能体验、感受、经验各类心理 活动的主体在语言中与心理动词相联系, 是心理动词的主体论元。跟感知或心理动 词相联系的各种感知或心理活动的体验者 或感受者或经验者。经事是心理动词构成 的述谓结构的主体论元。如:
论基于动词配价的语义角色
1 - 弓 _ J “
; L . J L 。 。 L J - 乙 u ^
A J 羁d _ . 1 . 曲 L 哆。 0 L . J ∞ 。
j d _ 【 — 一 哆 。 | 一 d
f I
b。 L L ・ . 争 L 一 - l
一 ・ “ ) J 。 乙 — ^ J _ — ^ 二 _ 止 ^ 一 a L q ; L _ 6 虬. L ^ ≈ u 。 — J 1 . 尹
1 b 4 ( “
弘 b b。 . ) L — ・ 1 。 d . 【
・ L § . 易
L
一 哆t ; ^ J t 0
1 t . , J ~ L匕 乱
一 - 乩
舭
.
弓 J
^ l . L 一. L .  ̄; b t i ^ - . 广 { 。
哆L , ・ 山L 茧 ! u t L 5 _ 崮
I .
1 . 多 _ j “
・ L匕 乩 L . .
崎 ・ ; _ ^ L乙 乙 ( 1
.
础
{
b.
、
“
b
1 。 j
.
峰 1 L j
一1 9 一
一
乙
1 4 O
一
3 U 一2 0 1 3
j ^ 上 j 勺【 L ‘ ^ :
L 穹 -
J .
一
L
”
≯
J
厂 L — j 哆
舭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乱
,
L ,
’ J
々 J
广 勺
’
・ v
语言学中的语义学基础知识
语言学中的语义学基础知识语义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在语义学中,我们探讨的是语言符号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符号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语义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语义的定义、语义关系、语义角色和语义分析等。
一、语义的定义语义是指词语和句子所表达的意义。
它研究的是语言符号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符号之间的关系。
语义的研究对象包括词语的意义、句子的意义和语篇的意义。
在语义学中,我们通过分析语言符号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来理解其意义。
二、语义关系语义关系是指词语或句子之间的意义联系。
在语义学中,我们常常研究的语义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和关联关系等。
同义关系是指词语之间的意义相近或相同。
例如,“快乐”和“愉快”就是同义词,它们表达的意义非常相似。
反义关系是指词语之间的意义相反。
例如,“大”和“小”就是反义词,它们的意义完全相反。
上下位关系是指词语之间的意义层次关系。
例如,“动物”是“狗”的上位词,而“狗”是“动物”的下位词。
关联关系是指词语之间的意义相关联。
例如,“苹果”和“吃”就是关联词,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行为和对象之间的关系。
三、语义角色语义角色是指句子中名词短语与动词之间的关系。
它研究的是名词短语在句子中所扮演的角色。
常见的语义角色包括施事者、受事者、经验者、目标、来源和工具等。
施事者是指执行动作的人或事物。
例如,“小明”在句子“小明吃苹果”中扮演的角色就是施事者。
受事者是指动作的承受者。
例如,“苹果”在句子“小明吃苹果”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受事者。
经验者是指感受或经历动作的人或事物。
例如,“小明”在句子“小明看电影”中扮演的角色就是经验者。
目标是指动作的方向或对象。
例如,“苹果”在句子“小明把苹果放进篮子里”中扮演的角色就是目标。
来源是指动作的起始点。
例如,“篮子”在句子“小明把苹果放进篮子里”中扮演的角色就是来源。
工具是指执行动作所需要的工具。
例如,“刀子”在句子“小明用刀子切苹果”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工具。
汉语语法中动词的配价分析法
2016年3月号上圆园汉语语法中动词的配价分析法李秀梅在现代汉语语法分析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配价分析法。
每种分析法并无优劣之分,都在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动词配价分析法的说明来更详尽地认识这一分析法。
配价语法由法国语言学家特思尼耶尔(Lucien Tesniere)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最初“价”是用在化学中的。
1978年朱德熙先生最早开始将它应用于汉语语法研究,并且在最开始“配价分析”是应用在动词中的,后来才慢慢被应用到形容词和名词中。
虽然在语法学界对配价分析理论仍存在着分歧,但不可否认的是,配价分析理论在分析一些语法现象时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配价分析法也一直是语法学家们讨论的热点。
语法学中之所以把化学中的“价”引进过来,为的是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个属于不同语义角色的名词词组。
利用动词与不同性质名词之间的配价关系来研究、解释某些语法现象,这种研究、分析手段,我们就称之为“配价分析法”,或简称为“配价分析”;由此而形成的语法理论就称为“配价理论”。
动词的配价分析问题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研究现象。
有的是对动词的配价分析做一定的综述;有的是对一些动词的一些特殊情况做一定的阐释,如:动宾式动词配价分析、动词配价成分的句法位置及相关问题、粘着体宾动词的配价分析等。
一、陆俭明、沈阳在《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中按照“配价理论”对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分为四类(一)不强制要求与某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关联的,一般称为“零价动词”。
“零价动词”大多是反映自然现象的动词。
如“地震、刮风、下雨、下雪”等。
(二)强制要求与一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关联的,一般称为“一价动词”。
“一价动词”就是一般说的不及物动词。
如“病、醉、休息、咳嗽”等。
(三)强制要求与两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关联的,一般称为“二价动词”。
“二价动词”就是一般说的及物动词。
配价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配价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一、概述作为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旨在研究谓词与论元之间的依存关系,揭示句子结构的深层逻辑。
由于动词、形容词等谓词具有不同的配价能力,它们在句子中的搭配和组合方式也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将配价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汉语词汇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还能提升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水平。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在于培养学习者掌握一定数量的汉语词汇,并能够在实际交际中准确、得体地运用这些词汇。
由于汉语词汇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学习者在词汇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困难。
我们需要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语词汇。
配价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
通过对谓词的配价能力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掌握词汇的搭配规律和使用方法。
配价理论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结构层次和逻辑关系,提高他们的语言分析能力。
配价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运用配价理论,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词汇的语义和句法特征,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水平。
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配价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配价理论的基本概述配价理论,又称价理论或配位数理论,起源于语言学中的句法学研究,后逐渐应用于词汇学、语义学等多个语言学领域。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句子或词汇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量化分析,揭示语言结构的内在规律和语义特征。
在配价理论中,“价”是指一个语言成分所能支配或从属的其他语言成分的数量。
一个词汇项或句子成分所能结合的价数越多,其在语言结构中的功能就越复杂,所表达的语义内容也就越丰富。
配价理论通过确定不同词汇项的价数,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词汇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
配价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汉奸自绝于人民。
d. 敌人龟缩在碉堡里。
e.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有些所谓的不及物动词造成的句子,它们前面一般需有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修饰,如果删除介词短语,句子的语义就不完整。例如:
(2)a. 青年自愿者们以雷锋精神自勉。
(4) 是
老婆 娘
于福<的> 小芹<的>
结构的联系建立起词跟词之间的从属(dependency)关系。每项联系原则上把一个上项(即支配词)和一个下项(即从属词)连结起来,支配词支配控制从属词,从属词从属于支配词并受支配词的控制。一个词可以同时是某个上项词的从属词和另一下项词的支配词。因此,在上面的例子中,“老婆”和“娘”从属于“是”并受其支配,同时又分别是“于福<的>”和“小芹<的>”的支配词。句子的结构就是由各种联系构成的层次体系,泰氏将其称之为依存语法,旨在揭示句子的各种构成成分之间分层次的依存关系,具体表现为上项词对下项词的支配关系和下项词对上项词的从属关系。
配价语法和依存语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侧重研究动词对名词性成分的支配能力,并进行数量化的描写;后者侧重研究句子中各构成成分之间的支配或从属关系。配价语法研究动词对名词性成分的支配能力,自然可以成为依存语法的有机组成部分;依存语法研究句子成分之间的支配或从属关系,并不一定要以配价语法为理论前提。(参考郑定欧1995;袁毓林1998:13)
7.1.3 配价的概念和性质
动词的配价反映了动词本身的性质体现出来的对语义的要求,因此动词的配价成分或补足语(actant)在语义上跟动词有密切的语义关系,它们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语义整体。在泰尼耶尔看来,价就是动词支配一定数量的补足语的特性。但是,配价概念的提出毕竟是为分析语言事实服务,而语言事实包括词汇的,语法的甚至语用的,因此,继泰尼耶尔之后,对配价的认识在东西德国曾经出现过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学者按照自己的理解逐步形成了逻辑的、句法的、语义的和语用的四种配价模式(参考韩万衡1997;袁毓林1998)。
赫尔比希等还注重利用语义特征分析模式来描写动词和补足语之间的语义相容关系。例如“*Der Tisch wohnt in Berlin(桌子住在柏林)”这个句子尽管语法结构正确,但不能被接受,因为动词wohnen的主语必须由指人的词语充当。“桌子”是无生命物体,在语义上跟动词wohnen不相容。这种动词跟补足语之间语义上的相容关系叫做语义配价(详细讨论可参考第二章)。
在此基础上,泰氏把处于顶端的一个支配成分称为“中心结”,通常情况下由动词充当,换言之,动词是句子的中心。动词支配的成分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行动元(actant),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一种是状动元(cieconstant),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方式等,通常由副词性词语充当。例如“阿尔弗雷德老是到处管闲事”中,“阿尔弗雷德”和“闲事”是行动元,“老是”和“到处”是状动元。泰氏进一步观察到,动词有不带行动元的,如“刮风”“下雨”;有带一个行动元的,如“他休息”;有带两个或三个行动元的,如“他喝粥”“他送你一件礼物”。受化学中关于元素的化合价和配价学说的启示,泰氏将动词的这种支配能力称为动词的价(valence)。与之相关的语法学说被称为配价语法。
7.1.2 “动词中心”和“配价语法”
上述析句方法反映的部分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忽略了句子的各组成成分尤其是动词的语义结构对句子结构的制约关系。不过,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或先或后都有所认识。
吕叔湘(1942)认为,像“猫捉老鼠”这样的“叙事句”,其“中心是一个动词,可是光说‘捉’也不行,……必须说明这个动作起于何方,止于何方。”吕先生在著作中将跟动词相关联的名词性成分称为“补词”,相当于后来法国和德国配价学说里的“补足语”。稍后,吕叔湘(1946)把这一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发:“……‘施’和‘受’本是对待之词,严格说,无‘受’也就无‘施’,只有‘系’。一个具体的行为必须系属于事物,或是只系属于一个事物,或是同时系属于两个或三个事物。系属于两个或三个事物的时候,通常有施和受的分别;只系属于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只觉得这么一个动作和这么一件事物有关系,施和受的分别根本就不大清楚。……照这个看法,动词的‘及物、不及物’,‘自动、他动’,‘内动、外动’等名称皆不甚妥当,因为都含有‘只有受事的一头有有无之分,凡动词皆有施事’这个观念。照这个看法,动词可分‘双系’与‘单系’,双系的是积极性动词(active verb),单系的是中性动词(neuter verb)。”吕先生所说的“系”大致相当于配价语法的奠基者泰尼耶尔所说的“关联”(connexion),而“双系”“单系”大致相当于配价学说的“二价”和“一价”。虽然吕叔湘(1979、1985、1987)在不同时期的著述中,对“动词是句子的中心、核心、重心,别的成分都跟它挂钩,被它吸引”即“动词中心”的思想继续进行阐明,只可惜他本人以及汉语学界并未对其向理论的高度推进进一步,这一思想在汉语界终究也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早期的转换语法(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TG)试图用“转换规则(transformational rule)”来控制结构的变化,其目标是通过规则的“输入”并实施一种或几种基本操作,只生成语法句而不生成非语法句。但是像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这样的“合法而不合用”的“句子”又不是人们所希望的。其次,语言是言语活动的产物,跟言语社团的社会结构、文化背景等都有联系,因此基于“规则”的推导很难解释“例外”的存在。
b. 小李向大家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c. 校长对师生转达了上级的指示。
d. 小李向小王表白了爱慕之心。
(3)中的加点词语也是完整句义的一部分,除非在特定的语境里,一般不能被省略。
直接成分(Immediate Constituent, IC)分析法用分析短语层次的方法来分析句子,强调了语言单位组合的层次性,却忽视了层次结构和语义关系并非总是一一对应的事实。“喝了一杯浓浓的咖啡”和“浓浓的喝了一杯咖啡”的直接成分并不相同,但是“浓浓的”无论在“喝”的前面,还是在“咖啡”前面,它都保持着跟“咖啡”的语义联系。
传统语法划分词类的一个目的是为了便于分析句子。但是传统语法根据能否带宾语对动词的及物不及物的分别并不能很好解释某些语言事实。例如“逼(迫)”是及物动词,但它跟的宾语往往再需要接一个补充成分(我没有逼你做这笔交易),除非有具体的语境,省去补充成分便有损句子语义的完整。结构上有类似要求的还包括认知心理动词,如“希望”“觉得”“认为”“发觉”等。鉴于事实,语言学家在做具体讨论时不得不对其划分次类,这样,对动词及物性的认识随之失去了意义。不及物动词也有类似情形,例如“升(起)”“到(来)”“自绝”“龟缩”“(居)住”等通常被视为不及物动词,但下列句子中跟在它们后面的成分在语义上却是不可缺少的。
7.1 从配价到语义角色
7.1.1 从传统到转换:句法分析的困惑
传统语法以形态为依据,致力于归纳语言材料的类别(词法范畴)和句子成分的类别(句法范畴),继而说明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其析句的方法通常被称为中心词分析法或成分分析法。按照中心词分析法,句子的主干成分是主语、谓语和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则是句子的附加成分。照此方法,“于福的老婆是小芹的娘”的主干成分便是“老婆是娘”,这样的分析未免滑稽。
b. 他跟老吴相互鼓励。
c. 干部为群众服务。
d. 商家应为顾客着想。
按传统语法的眼光,(2)中的加点词语是附加成分,然而在语义上却是不可或缺的。即使是及物动词带宾语,也有句子整体意义离不开状语成分的。例如:
(3)a. 老师向同学们通报了一个好消息。
7.1.4 语义角色的功能类型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配价语法的奠基者泰尼耶尔认为,动词价支配的对象只限于名词性成分而且在句法上不超过主语、直接宾语和简介宾语(参考张烈材1985)。这一观点在上世纪60年代配价语法在德国兴起后得到了纠正。现在人们一般都承认这样两个事实:(一)配价成分的范围不限于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动词短语(不定式结构)以及某些小句(从句)也能充当配价成分;(二)有配价要求的不限于动词,某些名词、形容词也有配价要求。下面举一些动词配价不限于名词性词语的例子:
主张逻辑配价的学者有邦茨欧(W. Bondzio)和黑格(K. Heger)等,他们认为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语义现象,受词义制约。动词和行动元之间存在一种基于概念-逻辑的原则性关系,反映了语言外现实世界诸现象的相应关系。例如,verbinden(连接)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一个是连接者,另一个是连接的对象,再一个是使二者相连的成分。因此该词是二价的。逻辑配价学者认为,这种确定词汇的价数的概念-逻辑依据是超越个别语言的,因此,在不同语言中,同一概念的逻辑价数相同。
赫尔比希(G. Helbig)等则注重研究逻辑配价在具体语言中的表现形式,研究在动词周围出现什么形式的补足语,这些补足语是必须出现还是可能出现,动词跟补足语可以构成哪些句式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句法结构并受结构制约,不能简单地从动词的概念-逻辑结构推导出来。这种以句子结构为依据确定词项的价数的配价研究叫做句法配价。显然,句法配价不同于逻辑配价,后者只确定词的价数,而前者以后者为基础,是后者的语言表现形式,即在句法层面用什么词语表现某种语义成分。
语用配价是卢日奇卡(R. R?zi?ka)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动词的可有补足语,甚至必有补足语是否在句子的表层结构中出现,取决于具体的交际场合,即跟语用因素有关。简言之,说话人在具体的交际场合中对是否在句子的表层结构中实现某些配价成分的选择余地就是语用配价。
可以看出,对配价的概念和性质的认识,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存在不同的看法。汉语界对配价语法产生兴趣已经二十多年了,配价的性质究竟是语义的还是句法的?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并不统一,主要有四种观点:(一)配价属于语义范畴,以廖秋忠、范晓、周国光、张国宪为代表;(二)配价属于句法范畴,以朱德熙、袁毓林(早期)为代表;(三)配价属于句法-语义范畴,以吴为章为代表;(四)配价分属于句法和语义两个不同的范畴,以邵敬敏、袁毓林(后期)为代表。配价语法是从依存语法中发展起来的,只要承认言语载体在不同平面(句法、语义、语用)都存在依存关系,上述分歧(也许叫做“分支”更符合实际)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根据我们的理解,句法配价和语用配价都要以逻辑配价(语义范畴)为基础,因此在逻辑配价的基础上研究句法配价和语用配价也许更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