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

合集下载

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现代经济信息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李 帅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要:新文化运动,是由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陈独秀、李大钊等发起的,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的思想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主要提倡“德先生”、“赛先生”,以民众的思想解放为主要目的。

后期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带入中国。

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社会空前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对当时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冲破了社会封建思想的禁锢,为中国转变当时落后的社会面貌,寻求一条更适合中国社会的道路和制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中国想要真正富强,仅仅依靠改革是行不通的,改革的起点一定是思想的转变。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G1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1-0370-02一、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概述(一)新文化启蒙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1898年,戊戌运动的失败,启发人们:中国社会想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固步自封是万万不可的,推翻封建专制,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国家,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改良是不可能完成的。

1.政治上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极度混乱的历史时期。

辛亥革命后,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

一方面,袁世凯加紧搜刮中国百姓,另一方面北洋军阀割据,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分裂、相当不稳定的政治局面当中。

孙中山等一批革命派,为挽救中国社会在做着不懈努力,但没有实权的孙中山等人,还是以失败告终。

2.经济上在中国近代史上,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稳定发展的 重要历史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方面的操纵,侵略活动有所减少,中国一批仁人志士开始谋求经济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缓慢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同时,封建残余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严重阻碍了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新文化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新文化运动是启蒙运动吗

新文化运动是启蒙运动吗

新文化运动是启蒙运动吗一用中国的“启蒙运动”来描述新文化运动,几乎已成为一种老生常谈,但很少有人去认真追问,我们在什么意义上把新文化运动理解为一种启蒙运动?或者说,“启蒙”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涵盖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如果不去思考和澄清这个前提性的问题,而只是不假思索地借用“启蒙”来界定这场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那么我们对它的认识就会日趋单薄和僵化而不自知。

之所以使用“借用”一词,是因为“启蒙”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自我理解。

“启蒙”一词古已有之,通常指幼童发蒙,晚清以降,又衍生出开启民智的近代内涵。

晚清知识人借助白话报纸等媒介,向民众灌输新知,形成一股面向下层的启蒙运动,征诸史实,可谓名实相符。

但这里的“启蒙”尚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Enlightenment的对译语,现在通行的“启蒙”概念应当是清末从日本输入的。

五四时期,《建设》《改造》《少年中国》等杂志上有零星的对欧洲启蒙运动的介绍,但“启蒙”一词远未通行,更不可能成为当时人对新文化运动的界定。

北伐之后,现代意义上的“启蒙”概念才开始较为广泛地使用(陈建守:《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翻译、书写及挪用》)。

把五四新文化运动理解为一场“启蒙运动”,是后来者的历史阐释。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左翼文化人开始把新文化运动比附为启蒙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左翼文化人的论述中,“启蒙”并未给新文化运动增添今人想象中的那种荣光,相反却标示出这场运动的缺陷和不足(张艳:《五四“启蒙运动”说的历史考辨》)。

“五四启蒙运动”成了被批判和有待超越的对象,左翼文化人借助对新文化运动相对负面的历史评价,获得了开展左翼文化运动的方向感。

这种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对话,在一百年来对新文化运动的叙述和阐释中是很常见的。

一九四○年发表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确立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起点的历史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民主主义论成为解释新文化运动的主导范式,启蒙运动式的理解随之隐退,直到八十年代才又重新浮出水面,最有代表性的自然是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一文。

欧洲的启蒙运动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的比较

欧洲的启蒙运动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的比较
都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倡导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欧洲的启蒙运动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的比较
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盛昌华274200
欧洲启蒙运动
中国新文化运动
相同点
背景
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早期革命时期,发生在西欧的一些封建国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反对封建专制和教权主义的斗争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的时期。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具体来说是:
都反专制王权,追求自由平等,都强调理性,4都强调民主和法制。
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
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并对世界其它地区的反封建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它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没有直接引发中国的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的阻碍造成的。
倡导者
新兴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级的激进民主主义者

清末民初文化变迁与启蒙运动

清末民初文化变迁与启蒙运动

清末民初文化变迁与启蒙运动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而具有重要意义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革。

其中,文化变迁与启蒙运动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文化传统的扭转、新思潮的兴起和启蒙思想的传播三个方面,探讨清末民初文化变迁与启蒙运动的关系。

一、文化传统的扭转在清朝末年,中国的封建文化传统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积淀,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深植于人们的心中。

然而,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以及内忧外患的局势加剧,中国人民对于旧有传统的支持度逐渐下降。

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提倡新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其一,废除科举制度。

中国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的象征,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这种制度对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

清朝晚期,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提倡改革科举制度,推动社会进步。

其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解构。

这个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和新思潮,例如“白话文运动”、“五四运动”等。

他们试图用现代科学与西方文化来重塑中国的精神面貌,改革旧有的文化传统。

其三,新教育的发展。

清末民初,新式教育开始在中国兴起。

这些新式学校取消了科举制度的考试范围,开设更多实用的科目,如数理化、外语等。

这些变革使得年轻人接触到更多先进的知识和思想,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新思潮的兴起清末民初,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和社会民生问题的加剧,许多知识分子开始转向西方文化和思想,推动了新思潮的兴起。

首先,启蒙思想的传入。

启蒙思想是欧洲启蒙时代形成的,主张理性、宗教宽容和人权等理念。

这些思想通过翻译和传教士的传播逐渐传入中国。

启蒙思想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

其次,新文化的引进。

随着西方文化的引进,中国社会在思想、科学、艺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冲击。

西方科学方法的引入使中国思想家开始思考传统理论的合理性,西方文艺作品的引进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创作风格。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区别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区别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异同
(4)指导思想:都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启蒙运动主张“理性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 “科学”
(5)结果和影响:都打击了封建专
制统治,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不同点:(1)时间不同:启蒙运动 主要发生在17、18世 纪。而中国新 文化运动是在20世纪初。
新文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与启蒙运动的异同
相同点:(1)背景相同:都是资本主义的 发展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阻碍造成的。 (2)倡导者:都是资产阶级
启蒙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激 进的民主主义者

(3) 性质: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 的思想解放运动 (4)内容:都强调民主与科学, 反对封建专制、愚昧和迷信,追求自由平 等。
都强调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愚昧和迷信追求自由平启蒙运动主张理性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都打击了封建专制统治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异同
解题思路: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比较,
我们一般从时间、背景(国内: 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文化等; 国际背景:世界局势、国际关系, 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内容、 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去思考
(2)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成为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文 化运动,而启蒙运动始终是资产阶级的思想 运动。 (3)影响范围不同:新文化运动局限于中 国,而启蒙运动兴起于欧洲,却对整个世界 都产生了影响。

比较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

比较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

比较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部编版九上历史课本讲述了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基础回顾】一、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社会变革为思想解放创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总之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

二、欧洲三大思想运动的指导革命范畴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外,欧美甚至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或革命的理论皆来自启蒙运动;而马克思主义则指导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三、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1、联系:实质都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注重人的价值,都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做了思想准备;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两次运动都沉重打击了封建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是启蒙运动发起的条件之一。

2、区别:(1)背景不同: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萌芽的产物,主要是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2)内容不同:文艺复兴提倡恢复“人性”(即感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则进一步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3)方式不同:文艺复兴时许多思想家借用恢复古希腊的文化,主要是在文学艺术方面;启蒙运动重在社会哲学方面,提出了新的社会思想。

(4)影响不同:文艺复兴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引发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启蒙运动是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它打击了封建主义的世俗统治,引发了欧洲及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浪潮。

四、中外思想解放运动的联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前期宣扬的民主、科学等思想,均来源于欧洲的启蒙思想;而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于俄国十月革命,即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近代中国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近代中国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工商C111 金炳华118143近代中国几次思想解放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时间:1895年,目的:救国图强,在保留清朝的统治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

背景:面对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

代表人物:梁启超,康有为,戊戌六君子。

性质和意义:它具有重要的爱国救亡意义,它把民族救亡意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

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

戊戌变法是第一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变革运动,它并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一次质的飞跃。

洋务运动仅仅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而戊戌变法则是要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代表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辛亥革命:时间:1911年,目的: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的运动。

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背景:中国深陷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将革命风暴推向前台;代表人物:孙中山。

性质和意义: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时间:1915年-1923年,目的: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背景: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直接原因)。

性质和意义: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高中历史干货:欧洲近代三大思想运动

高中历史干货:欧洲近代三大思想运动

高中历史干货:欧洲近代三大思想运动考纲要求:(星标重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 启蒙运动复习表述: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2.宗教改革(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知识学习:一.文艺复兴运动:1.概念:是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后又扩展到西欧的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表面上看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2.兴起的原因:①中世纪以来,天主教会实行愚民统治和文化独裁,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被消灭。

②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符合其要求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形式。

③意大利比较多的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和人才。

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有丰富的人文、理性精神和世俗化的内容。

3.表现和内容①出现文艺复兴运动前三杰:中世纪最后一位和新时代第一位诗人但丁,代表作是《神曲》,“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薄伽丘的代表作是小说集《十日谈》,批判教会,提倡个性解放,歌颂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②出现文艺复兴运动后三杰:达芬奇的代表作是绘画《最后的晚餐》、《蒙那丽莎》,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是雕塑《大卫像》,“画圣”拉斐尔的代表作是众多的《圣母像》,歌颂了人和人性的光辉。

③英国的代表人物是戏剧家莎士比亚,代表作品是其多部戏剧,创造了一些人们至今耳熟能详的人物,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对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影响。

④近代自然科学(实验科学)开始产生: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伽利略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科学开始摆脱神学的束缚。

⑤社会思潮:人文主义。

也称为人道主义、资产阶级人性论,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文化革命运动。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封建旧文学和文言文。

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解放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在客观上准备了思想条件,但是,它并未超出旧民主主义的范畴,没有给中国人民指出彻底解放的道路。

十月革命后,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成长起来,赋予了新文化运动以新的方向,把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到首要地位,因此,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发展成为一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波澜壮阔的文化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

这次运动表明,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好人政府:1922年9月,在吴佩孚的支持下,王宠惠出任国务院总理,阁员罗文干、汤尔等属英美派,但是被称为无党派的“好人”,因而这个政府被称为“好人政府”。

直隶军阀曹锟和吴佩孚之间有裂痕。

这个政府仅存3个月就垮台了,成了历史的陈迹币制改革:1935年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实行纸币制的一次币制改革。

国民政府为谋求稳定币值﹐摆脱财政经济危机﹐采纳英国财政专家李滋罗斯的建议﹐决定放弃银本位制﹐实施法币政策。

实现了自清末以来,历届政府为克服币制紊乱,屡经拟议而没有实现的币制改革。

‘对缓和当时金融危机,稳定经济,保存国家抗日战争经济实力起了积极作用,也为以后的通货膨胀开了方便之门。

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

军校的宗旨是培植军事与政治人才,建立一支革命的武装力量。

洋务派、维新派等思想比较

洋务派、维新派等思想比较

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比较一、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比较①相同点:政治上两派保皇保清保君主制;经济上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教育上都主张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②不同点:A.政治上:洋务派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兴民权,开议院。

B.经济上:洋务派兴办官办工业,维新派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C.思想文化上: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单纯学习外国的制造技艺,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应该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

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上。

③内在联系:洋务派与维新派都是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产物;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从洋务派中分离出一部分,形成早期的维新派。

④产生差异的根源:A.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

洋务派产生于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年代,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尚未产生。

维新派是洋务运动暴露出一些问题和资本主义产生后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条件下成长起来。

B.由政治地位决定的。

洋务派代表人物多是封建官僚,他们必然要维护封建制度。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多是中下级知识分子,容易接受西方政治思想,提出变革主张。

二、顽固派、洋务派、维新派基本主张的异同、相互关系①顽固派、洋务派、维新派在保留君主制的问题是一致的。

顽固派和洋务派在维护封建制度方面一致。

维新派主张实行资本主义性质的君主立宪制。

②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在学习外国的问题上与顽固派有区别,与维新派的主张有一致的方面,但在是否兴民权的问题上,洋务派和顽固派立场一致,反对维新派兴民权的主张。

③顽固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洋务派能够看到西方先进的东西,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实际上主张在不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应变”,二者有区别,维新派则主张改良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④顽固派与洋务派的政治立场一致,他们一致攻击维新思想,由于维新变法法令直接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因此他们发动政变,扼杀了维新运动,打击维新派。

近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思想启蒙

近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思想启蒙

近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思想启蒙在中国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思想启蒙运动。

这场运动主要发生于20世纪初期,旨在推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在这场思想启蒙运动中,众多文化人物的努力和创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同时也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的变革风潮。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起源于晚清末年,留学生们接触了西方文化,尤其是知识分子李大钊与陈独秀等人在外国接受教育,回国后积极地传达西方思想,这为新文化运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基础教育体系不完善,大多数人口都很难接触到现代科技和思想,因此,中国社会难以适应时代的变革。

这时,新文化运动的出现和发展,成为了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与观念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是反对旧文化,宣扬科学、民主、自由等现代思想。

在反对旧文化方面,新文化运动强调“废去儒家”,认为这是中国社会处于停滞状态的根源。

在宣扬现代思想方面,新文化运动倡导了一种“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主张为中国社会带来现代文明所需的先进知识和技能,借此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在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提出了“马列主义”的概念,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陈独秀也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个人主义化”概念,表示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三、新文化运动下的文学创作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历史进程起到了先锋的推动作用。

同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现代生活、社会局势和多元文化背景。

这场运动中崛起了一批优秀的文艺苗子,代表作品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这些文学作品促进了新文化思潮的深入发展。

此外,新文化运动中出现了众多的杂志和报纸,如《新青年》、《实验》、《社会新闻报》等,它们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载体,为广大读者传达着新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知识。

【知识整合】近代史中西对比

【知识整合】近代史中西对比

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环境的比相同点:①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②背景相同,都是封建国家面临统治危机,走向近代化的改革③目的相同,都是要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④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⑤内容部分相同,学习西欧先进的生产技术,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性不同点:①性质上,中国是地主阶级改革,日本和俄国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②内容上,中国未对封建制度作任何变动,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而日本和俄国改造封建制度,发展了资本主义③方式上,中国是在办理洋务的总理衙门和地方上办洋务的代表下所进行的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经济、文教等活动;日本是在经过武装倒幕,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俄国是握有实权的沙皇代表贵族地主推行的改革④结果上,中国的洋务运动失败,没有走上富强之路,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强国;俄国虽然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三、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相同点:①性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②目的上,都要求摆脱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不同点:①社会背景上,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也越来越不满;农民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勾结,且力量大②领导力量上,日本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领导力量,用武力推翻幕府守旧势力,保证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中国的守旧派势力强大,握有实权;维新派不敢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导致改革措施无法实施③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时。

正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高潮未到。

欧美各列强一方面正忙于国内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另一方面正集中兵力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异同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异同
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导
局限方面
思想家的思想中掺杂有一定的唯心成分
前期没有同人民群众相结合;在思想文化方面存在形式上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相同点
背景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思想文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内容
两者都反对专制,追求政治民主,反封建成为共同的内容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异同
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
不பைடு நூலகம்点
所处时代
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开始确立时
发生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接近尾声时
主要任务
主要是为了反对封建压迫
面临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理论体系
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具体影响
引发了法国大革命
推动了五四运动发生
深远影响
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作用
都极大地批判了封建思想,都为以后的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当之无愧地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中国与西方思想文化异同比较

中国与西方思想文化异同比较

中国与西⽅思想⽂化异同⽐较中国与西⽅思想⽂化异同⽐较⼀、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化精神⽐较背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正处在社会⼤变⾰时期,各阶级纷纷发表⾃⼰的看法,儒学应运⽽⽣。

汉代儒学成为官⽅思想是因为其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政治上的⼤⼀统需要思想上的统⼀,思想上的统⼀反过来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西⽅:⼈⽂主义思想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希腊民主政治⽇益发展,民主政治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使⼈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使古希腊的思想⽂化繁荣起来。

相同点:(1)都注重⼈与⼈类社会中国:孔⼦倡导仁者爱⼈,孟⼦的“⼈性善”,荀⼦的“⼈性恶”,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天⼈感应”等等,⽆不关⼼⼈与⼈的社会西⽅:充满了⼈⽂主义精神,强调⼈的尊严和价值(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中国:孔⼦主张仁和礼,把恢复理想政治的基础建⽴在了个⼈的道德⼼理之上,把外在规范的强制约束转化为⼈⼼的内在⾃觉要求,从⽽使伦理规范与⼼理欲求融为⼀体西⽅: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认为,要治理好城邦政治,就要改善⼈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以德治⼈不同点:1.对⼈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中国: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儒学⾼度重视伦理纲常,⽽孔⼦追求礼乐社会实际上是在极⼒维护君主统治体系下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

这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的作⽤西⽅:古希腊智者学派中的激进派反对城邦中存在着的明显的阶级区分和不平等现象,要求在城邦内实现⼈⼈平等。

为西⽅近代民主政治的产⽣奠定了思想基础2.⾃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中国:忽视对⾃然科学的探究西⽅:在对⾃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法,体现了⼈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精神⼆、中国新⽂化运动与西⽅启蒙运动⽐较总体⽐较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发动的思想⽂化运动②都启发⼈们追求真理、民主和科学,冲破封建思想束缚;③都对封建主义进⾏了猛烈批判,主张⽤民主取代专制。

新文化运动是启蒙运动吗?

新文化运动是启蒙运动吗?

新文化运动是启蒙运动吗?作者:季剑青来源:《读书》2016年第07期一用中国的“启蒙运动”来描述新文化运动,几乎已成为一种老生常谈,但很少有人去认真追问,我们在什么意义上把新文化运动理解为一种启蒙运动?或者说,“启蒙”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涵盖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如果不去思考和澄清这个前提性的问题,而只是不假思索地借用“启蒙”来界定这场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那么我们对它的认识就会日趋单薄和僵化而不自知。

之所以使用“借用”一词,是因为“启蒙”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自我理解。

“启蒙”一词古已有之,通常指幼童发蒙,晚清以降,又衍生出开启民智的近代内涵。

晚清知识人借助白话报纸等媒介,向民众灌输新知,形成一股面向下层的启蒙运动,征诸史实,可谓名实相符。

但这里的“启蒙”尚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Enlightenment的对译语,现在通行的“启蒙”概念应当是清末从日本输入的。

五四时期,《建设》《改造》《少年中国》等杂志上有零星的对欧洲启蒙运动的介绍,但“启蒙”一词远未通行,更不可能成为当时人对新文化运动的界定。

北伐之后,现代意义上的“启蒙”概念才开始较为广泛地使用(陈建守:《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翻译、书写及挪用》)。

把五四新文化运动理解为一场“启蒙运动”,是后来者的历史阐释。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左翼文化人开始把新文化运动比附为启蒙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左翼文化人的论述中,“启蒙”并未给新文化运动增添今人想象中的那种荣光,相反却标示出这场运动的缺陷和不足(张艳:《五四“启蒙运动”说的历史考辨》)。

“五四启蒙运动”成了被批判和有待超越的对象,左翼文化人借助对新文化运动相对负面的历史评价,获得了开展左翼文化运动的方向感。

这种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对话,在一百年来对新文化运动的叙述和阐释中是很常见的。

一九四○年发表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确立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起点的历史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民主主义论成为解释新文化运动的主导范式,启蒙运动式的理解随之隐退,直到八十年代才又重新浮出水面,最有代表性的自然是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一文。

新启蒙运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说

新启蒙运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说
⑨ 《北京大学示威运动的意义及其前途》《, 中国青年运动 历史资料》第 10 册 ,1960 年编印 ,第 14 页 。
λυ 《中央关于学生运动的斗争策略给 江苏省 委的指 示 信》,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 、中央档案馆编 《: 中共中央 青年运动文件选编 (1921. 7~1949. 9) 》,中国青年出版 社 1988 年版 ,第 249 页 。
⑤ 陈端志《: 五四运动之史的评价》,生活书店 1935 年版 , 第 228 页。
⑥ 费正清主编 ,章建刚等译 《: 剑桥中华民国史》第 2 部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53 页 。
⑦ 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对五四运动纪念的态度 , 笔者将专文探讨 。
⑧ 《中国共产青年团的过去与现在》《, 中国青年运动历史 资料》第 4 册 ,1957 年编印 ,第 473 页 。
Abstract :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changed t he attit ude of t 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t hat had de2 nied t he May 4th Movement and t hought of t he end of it s epoch after t he disruption of t he first co2operation between t he Kuomintang and t he CPC ,and it reaffirmed it s value and real significance of t he May 4th Movement ,which had a page2 t urning meaning in t he histo ry of t he CPC’s co mment s o n t he May 4th Movement . It emp hasized t he perspective of t he Enlightenment to understand t he May 4th New Cult ure Movement ,which was used for research not only by many Marx2 ist s but also by quite a few scholars today. In t he meantime ,t 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also made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 n on t he fault s of it s non2t ho roughness in t he May 4th Movement ,t herefore it set t he basic t hought s fo r t he CPC to succeed and surpass the May 4th movement .

近代史:中国的启蒙运动

近代史:中国的启蒙运动

下面是我在网上看到的分析
使成为一服组与当 “救亡压倒了启蒙”的观点在学界有较大影响(参见李泽厚先生《启蒙与救亡的 命 了 了 切 从 织 救 然 完制“个组力亡, 双重变奏》等书)。该观点认为,当时的中国独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是第一位 成 度 主 人 织 量 完 这 的,即“救亡”是第一位的,所以,“启蒙”人们争取个人自由、平等,以科学 之 , 义 的 、 。 全 不 后成”当全要没是 精神武装自己,要求政治民主等等就被“压倒”、退之次要地位了。 ,了而下党组有说 也传“权就织一自 是统光益要就点由 然而呢? 很,荣就服得联主 难成牺要从有系义 这个观点似乎也有点站不住脚。 被了牲让中纪。或 一是救亡的使命在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就基本结束了,为何在其后的半个多世 改 “ ” 位 央 律 因 启 变文。于、、为蒙 纪里仍然没有自由主义的地位,仍然没有启蒙呢?二是救亡与启蒙不是相辅相成, 的化一救中有救运 而是相互对立的吗?救亡要当亡国奴,不启蒙则是当奴隶或奴才,这二者有本质 了 ” 旦 亡 央 权 亡 动 。,这的就威,在 区别吗? 即一大要,就中 使要局服个要国 现代化既包括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更包括了“政治民主”、“人民 在求,从人求的 自由”、“科学精神”。只有在启蒙基础上的救亡才是真的救亡,仁人志士为救 救本甚领就政短 亡身至袖要党命 亡而作出的牺牲才有意义和价值,否则,就只是满腔热血地充当了“改朝换代” 。 ,
新文化运动主将之一,宣传十月革命“第一人”的李大钊,在1919年10月12日发表的 《面包运动》一文中说:“什么爱国咧,什么共和咧,什么正治改良咧,什么社会改造 咧,口头上的话你们只管去说,吾侪小民,只是吃饭要紧”(《李大钊文集》第3卷第66 页)。对于根植于西方自由主义宪政上的这些口号,如此地不屑一顾,如此地轻蔑怀疑, 对西方学说的了解与研究从中可见一斑。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陈独秀也是如此。“考 察一下他们那几年的著述,包括李大钊在内,可以看出他们对西方政治制度缺乏真正的 了解。在这方面陈独秀比他的同僚们也许懂得多一些。但是当他1919年在原则上批判立 宪制和政党政治时,他的结论表述得十分简单:‘什么是政治?大家吃饭要紧’”。 陈独秀们放弃自由主义学说,另择马列主义,决定以新苏俄为师,是不是他们对马列主 义和新苏俄了解得非常全面、研究得非常透彻呢?也未必,作为政治领袖人物,否定一 个学说,肯定另一个学说,需要对这两个学说有全面地了解,并作了本质上的比较研究 之后,方能保证其政治方向的正确。可惜的是当时的陈独秀们并没有这样做。因为对西 方社会制度了解的不深,对自由主义的学理参得不透,其立场便难以坚定,遇到如“一 战”、“巴黎和约”这样的大事,便易发生改变;恰恰新苏俄又以放弃沙俄在华的全部 侵略权益为诱惑,这更使陈独秀们轻易的放弃了曾经坚守多年的西方自由主义学说和轻 易地选择了“以俄为师”了。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由...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由...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由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力争实现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迁到北京)为起点和中心阵地,以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旗帜,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易白沙、吴虞、钱玄同等。

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倡科学,反对尊孔复古思想和偶像崇拜,反对迷信鬼神,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

陈独秀在《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大声疾呼,提倡民主与科学。

他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陈独秀勇猛地向封建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进行冲击,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主要倡导者李大钊,也相继发表文章,反对旧礼教、旧道德。

他指出:“吾人为谋新生活之便利,新道德之进展”,“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

”吴虞猛烈抨击封建宗法制度,高喊“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被称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主要内容。

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首先提出文学改良的主张,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白话文学代替仿古文学。

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反对封建主义的文学,并把文学革命的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

他提出文学革命军的“三大主义”,即: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真正举起了文学革命的旗帜。

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泪控诉和无情鞭挞,树立了把文学革命的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典范,开拓了中国新文学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
相同:①都是本国一次空前深刻的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启发人们追求真理、民主和科学,冲破封建思想束缚;③都源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壮大;④都推动了本国革命斗争的发展。

不同:①法国启蒙思想经过一个世纪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中国新文化运动只是借助西方之矛戮中国封建之盾,未及消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偏向;
②前期新文化运动不象法国启蒙思想家那样号召人们用革命手段改造现实社会,而是与当时政治斗争、群众运动脱离,这是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资产阶级显得胆怯;
③新文化运动呼唤了五四运动,启蒙思想呼唤了法国大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产生于世界近现代史交替时,受十月革命影响,后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国民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⑤与新文化运动相比,启蒙思想影响广泛而深远(兴起于西欧,几乎波及整个欧洲,影响全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