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说课稿2套
高中化学必修2说课稿 全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元素周期表》。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元素周期表》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元素周期律。
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元素性质与原子核的关系,并由此引出核素和同位素的有关知识。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根据《新课标》,本节内容要求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结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②.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③.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知道核素的涵义;认识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现史,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②.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
③.在元素周期表教学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通过探究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②.设计多种交流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教案23(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沉着说课本节包括三局部内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考虑到新课改的要求,本局部内容有所降低,只是介绍了电子层的概念,对于排布规律,未作介绍,教学时,要明确这一点。
可以适当地介绍一点排布规律,但不可作太多扩展,不能由此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教学时,可把教材给出的1-20号的元素核外电子层排布,以He、Na、Ar为例,让学生推出简单的规律即可。
对于元素周期律的教学,是本节重点。
教学时,切忌照本宣科,让学生机械记忆,要引导学生从已学过的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知识入手,根据实验探究,推出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教材中表格比较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归纳填写。
重在指导分析、推理过程,从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要让学生自己看书,认真领会教材图1-9所包含的内容。
本节是本章的核心内容,教学时不可盲目求快,要以学生理解,掌握与否为目标。
本章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本节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探究能力、归纳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以1-20号元素为例,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掌握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1.归纳法、比较法。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我们已经知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构成的。
电子围绕着核作高速运动。
H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运动的情况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运动情况就很复杂,如何研究微观粒子—电子的这种复杂运动呢人们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推进新课][多媒体播放:电子核模型示意图]〔教材1-7图片〕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示意图,它表示了什么样的含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说课稿[精较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说课稿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元素周期表》。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元素周期表》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元素周期律。
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元素性质与原子核的关系,并由此引出核素和同位素的有关知识。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根据《新课标》,本节内容要求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结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②.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③.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知道核素的涵义;认识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现史,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②.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
③.在元素周期表教学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通过探究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②.设计多种交流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高中化学必修二说课稿(最全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说课稿(最全版)目录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元素周期表》。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元素周期表》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元素周期律。
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元素性质与原子核的关系,并由此引出核素和同位素的有关知识。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根据《新课标》,本节内容请求达到“能联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生性质的干系;能描绘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晓得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联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②.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根蒂根基上,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③.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生性质之间的干系。
晓得核素的涵义;认识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现史,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②.造就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
③.在元素周期表教学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进修运用以实验为根蒂根基的实证研究方法。
④通过交流讨论,造就学生敢于质疑、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通过探究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019-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说课稿2套
2019-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说课稿2套一. 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高级中学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主要内容包括:原子序数和周期性的概念;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以及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等几个部分。
并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属基础理论知识范畴,不仅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
在教材安排上,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不仅对学过的碱金属‘卤素等主族元素作了规律性的总结,也为即将学习的元素周期表和氧族元素等律后元素的学习奠定了理论知识基础。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才真正打开了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性的学习元素及其性质的科学大门。
3教材目标(一)知识目标:(1). 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2). 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情感目标:热爱、理解对规律探讨的科学家(二)能力目标: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观点教育:量变引起质变。
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能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三)德育目标: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从周期律的导出,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以及探求知识、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核外电子排布与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难点: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二. 教学方法:1方法:诱思探究法──通过自学、讨论、对比、实验、设疑等方式诱导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探究。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公开课说课稿
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各位专家,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社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说一说这节课的整体设计。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
在学生已经学习Na、Mg、Al、Fe、Cu等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初步了解了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归纳总结出元素周期律,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
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对元素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关注元素性质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他们今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习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
(2)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l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2、认识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周期性排布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l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元素周期律的初探,使学生学会利用图表分析处理数据和培养他们归纳的科学方法。
2、体验科学推测,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元素周期律的归纳过程中,重视发现意识、让学生在发现中寻找结论,在合作中享受成功。
2、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规律4、教具准备教学媒体、课件;有关实验试剂和仪器三、说教法课前发放预习学案,让学生在课下利用教材提供的数据画图表,然后在课堂展示。
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来分析总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通过发挥图表作用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以达到难点的突破。
为了让学生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提出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探究,采用理论推理假设,试验验证的方法突破。
四、说学法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不仅学会,更需要教学生会学”要使学生随老师的设问,观看多媒体课件,自学教材,分组讨论,组间评价,主动思考,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说课稿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元素周期律》。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2(必修)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本节教学安排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之后,由于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的,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如此安排,既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元素周期律,又有利于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将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之后,由于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增强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学习的探究性。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的教学,在学生学习了钠、镁、铝、铁、硅、氯、硫、氮等八大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及碱金属、卤素知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等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既能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又能巩固元素周期表的教学。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此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过程和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对大量数据、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1)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
(2)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其他规律的基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为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化学ⅱ人教新资料1.2元素周期律-说课稿(2)
化学ⅱ人教新资料1.2元素周期律-说课稿(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元素周期律是新课标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中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化学教材中重要的基础理论。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新课改精神,必修内容要求学生具备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必须的学科素养,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这一章在新教材的安排正好表达了上述要求;其中“元素周期律”这一节要求学生能结合有关数据认识元素周期律,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三〕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及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各种辅助工具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类比推理能力。
〔2〕通过探究及合作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掌握从大量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元素周期律,能使学生初步树立“由量变到质变”、“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及“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2. 教学难点学会用现有数据和事实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从而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二】教学对象分析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及碱金属、卤素等知识;初步学会了用对比、归纳、讨论、总结的方法做了“纵向”比较〔同主族〕,这些都为学好本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中的一节课程,主题为《元素周期律》。
•本节课程内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基本知识和特点,了解元素周期律对于化学研究的意义和应用。
•本节课程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形成原理和规律,以及掌握元素周期表的运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基本结构和周期规律。
•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形成原理。
•了解元素周期律对于化学研究的意义和应用。
2.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元素的基本信息。
•能够根据元素的位置预测其一些性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基本结构和周期规律。
•元素周期律的形成原理。
•元素周期表的运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形成原理和周期规律的理解。
•元素周期表的运用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和化学元素的常见符号让学生熟悉,并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元素的特点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2. 介绍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和基本结构•通过简单直观的示意图,向学生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方式。
•强调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规律的原因。
3. 讲解元素周期律的形成原理•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讲解元素周期律的形成原理,即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的规律性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元素周期表中横向排列的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纵向排列的元素具有递增的原子序数。
4. 探究元素周期表的运用•引导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和排列方式,发现元素周期律对于预测元素性质的作用。
•引导学生利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元素的基本信息和了解元素的一些性质。
5. 总结和拓展•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和概括,强调元素周期律对于化学研究的意义和应用。
高中化学优质课《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本节共安排三个课时,第1课时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第2课时为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为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
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1、教材地位和作用中学化学是从元素周期律开始,系统的研究微观世界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它帮助学生整合以往零散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使元素化合物知识从无序到有序,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对学习选修3的相关内容也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处理将本节课设计成两个板块,板块一:探究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这一部分内容由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自主学习。
板块二:探究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这部分内容在课堂进行探究式学习。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碱金属、卤族元素的部分知识,具备一定记忆化学的知识基础;2、学生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具备一定理论基础;3、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资料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为本节的学习提供了能力基础;4、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前微课的学习,能运用符号表征元素的性质,认识元素周期律的内涵,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2)认识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以及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
2、评价目标:(1)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探究,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元素周期律本质的认识进阶和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
(2)通过对元素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实验探究与实验创新设计,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水平和创新意识;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难点:设计实验探究钠、镁、铝金属性强弱五、教学思路:本节教学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课前微课:让学生自主探究原子半径、化合价、原子核外电子数周期性变化;二是课堂上探究性学习:探究元素金属、非金属性周期性变化,三是课后的延续学习。
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说课xin
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元素周期律》。
下面我就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认识: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另外本节内容安排在元素周期表教学之后,如此安排,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元素周期律,既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总结提高,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此为理论指导后续学习。
所以,学好元素周期律十分重要。
(根据上面的分析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下列)(二)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学习元素的周期律,学会归纳的思维方法。
②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数据分析、图表制作、信息加工和处理的方法③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自主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喜悦,体会由宏观到微观,由现象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下面我侧重谈谈对重难点的处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递变规律推导元素周期律。
难点: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推导。
元素周期律是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我认为理论知识的学习,推理过程很重要,简单的语言叙述分析是理不清楚的,需要借助于实验和事实来分析,为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实验探究、理论探究两个方面,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分析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规律,这样不仅训练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让学生顺理成章的推出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规律。
二、学情分析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钠、镁、铝、铁、硅、氯、硫、氮等八大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及碱金属、卤素;初步了解了原子结构的理论和元素周期表等知识,这些为学好本节奠定了基础。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精选5篇)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精选5篇)《元素周期律》篇1一、说教材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新课程人教版《化学(必修II)》的第一章,也是选修化学的基础。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进一步加深理解。
同时,作为理论指导,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2、本节教材简析《元素周期律》是本章的第二节,本节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
第一课时涉及的主要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以及原子结构、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规律,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内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基础。
考虑到新课改的要求,本部分内容有所降低,只是介绍了电子层的概念,对于排布规律示作介绍,但为了便于教学以及学生对以后知识的理解,可作适当的扩展,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排布规律。
元素周期性的教学要注重“周期性”的理解,同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尽量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出规律。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以1-20号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为例,让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根据元素周期表,以1-18号元素为例,让学生自主得出元素原子核外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1)归纳法、比较法。
通过归纳1-20号元素的性质,(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元素的原子核外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教学难点: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让学生自主建构化学知识二、说教法、说学法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人们已经从知识观认识到,知识本质上是建构性的,是认识主体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构的产品,有相对的客观性,是开放的、发展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说课ppt课件
本节结合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与元 素性质的关系→元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核外电子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又引出原子核与元素性质关系:介绍核素、 同位素
第二节,利用周期表的横向结构进一步认 识元素周期律,通过周期来体现元素性质与 原子结构的关系 从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 排布入手,分析电子层数的不同和最外层电 子数的递增关系
教学难点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地位和功能 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结构是化学中的重要 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所 学元素化合物等化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 从理论进一步认识、理解。同时,也作为 理论指导,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基础。 这部分知识作为化学 2( 必修 ) 的内容,既 是必修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选修化学的 基础。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元素周期表先于元素周期律呈现。 1.在初中学生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 2.周期表直观,在此基础上认识周 期律更容易。 3.化学史上以门捷列夫为代表的科 学家先排出元素的分类表,再总结归 纳出元素周期律。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第一节,以初中化学为基础,从化 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周期表。 重点利用周期表的纵向结构认识原 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关系。
以前两节物质结构和元素周 期律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学 习物质结构基础知识、物质 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课时建议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2课时
第二节
第三节
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
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说课
Page
11
教学过程
环节二 探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生分组讨论, 代表归纳总结: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电子的质量很小,体积也很 小;电子所占据的运动空间 相对于原子核的体积却很大; ①核外电子的质量:9.10×10-31kg 电子在核外做高速(光速) ②炮弹的速度2km/s,人造卫星7.8 km/s,宇宙飞船11 km/s ;氢核外电子2.2×108m/s 运动。
)
3.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的原子,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下列性质中相应 递减的是(D ) A.元素的原子序数 B.最高正化合价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 原子半径 设计意图:以小结的形式将整节课的脉络进行梳理,能够在学生头脑中形 成比较清晰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通过习题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巩固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信 息处理能力。通过对核外电子排布的讲解,深化学生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消除 学生对核外电子运动的迷惑。给学生感性认识,更易于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
教学过程
环节三 探究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周期性变化 展示引入 探究一 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
Page
4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上一节以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呈现同主族元 素性质的相似与递变性,本节则以元素周期表横向结构 为线索,归纳总结得出元素周期律。这种编排体系,既 考虑到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也考虑知识的内在逻辑, 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实质 的深刻理解 本节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 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第一课时涉及的 主要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以及原子结构、元素化合 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人教版
4. 钾(K)和钙(Ca)的化合价类型:钾(K)的化合价为+1,钙(Ca)的化合价为+2。这是因为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化合价逐渐升高。
5. 硫(S)和磷(P)的电负性大小关系:硫(S)的电负性大于磷(P)的电负性。原因是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而硫和磷位于同一族的不同周期,磷所在周期电负性较小。
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学生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教师对各组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在课堂小结环节,我回顾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了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性和意义。我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元素周期律。布置的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撰写短文或报告来巩固学习效果。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元素周期律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元素周期律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包括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元素周期律”相关内容。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元素周期表的演变历史、周期表的结构示意图、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实例等。
3. 实验器材:根据教学需要,准备涉及实验所需的器材,如元素周期表的实验模型、化学试剂、实验仪器等。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前进行实验器材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高中化学必修二说课稿(最全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说课稿(整理)目录目录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 2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7 《化学键》说课稿《化学键》说课稿......................................................................................................................... 10 化学能与热能的说课化学能与热能的说课..................................................................................................................... 12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说课 .................................................................................. 17 17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20 《甲烷》说课《甲烷》说课................................................................................................................................. 24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乙烯说课稿乙烯说课稿 ....................................................................... 30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说课稿《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说课稿......................................................................... 34 《基本营养物质》说课稿《基本营养物质》说课稿 (40)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元素周期律。
我将从教材分析、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元素周期律》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碱金属、卤素等主族元素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习元素周期表和氧族元素等律后元素,有利于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为接下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2 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核外电子排布与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难点: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四、教学方法本节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其中穿插诱思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活动探讨1】什么是周期性?结论1:运用生动的比喻-时钟记时引出周期性的概念:这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现象,就称为周期性【活动探讨2】探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1利用科学探究中的表格,让学生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讨论结论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2老师进一步指出如果对原子序数大于18的元素进行研究同样会发现此规律,从而揭示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普遍性。
3 [过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会引起元素性质在哪些方面也呈现出相应的周期性变化?由结构决定性质,引导学生讨论结论3:化合价、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
【活动探讨3】探究元素化合价的递变规律1利用课本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分析1-18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什么样的变化?2启发学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结论4: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反馈练习(投影)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新课程人教版《化学(必修II)》的第一章,也是选修化学的基础。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进一步加深理解。同时,作为理论指导,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核外电子排布与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难点: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二.教学方法:
1方法:诱思探究法──通过自学、讨论、对比、实验、设疑等方式诱导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探究。采用探索发现和迁移类比。思考讨论,分析讲解,探索规律,总结归纳,理解实质。结合周期律的推出,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科学抽象方法。
元素周期律 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高级中学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原子序数和周期性的概念;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等几个部分。并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二)能力目标: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观点教育:量变引起质变。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能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三)德育目标: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由量变律的导出,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以及探求知识、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过程
1.原子序数和周期性的概念的学习;运用生动的比喻-时钟记时引出周期性的概念:这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现象,就称为周期性。原子序数的学习则通过学习自学,归纳得出。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学习。通过投影,展示表格等直观材料引导学生依次思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2)原子半径;(3)最高正价和负价;呈现怎样规律性的变化?请学生总结并得出结论,教师予以纠正和补充。最后小结得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2、本节教材简析
《元素周期律》是本章的第二节,本节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第一课时涉及的主要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以及原子结构、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规律,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内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基础。考虑到新课改的要求,本部分内容有所降低,只是介绍了电子层的概念,对于排布规律示作介绍,但为了便于教学以及学生对以后知识的理解,可作适当的扩展,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排布规律。元素周期性的教学要注重“周期性”的理解,同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尽量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出规律。
3教材目标
(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情感目标:热爱、理解对规律探讨的科学家
3.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等几个部分。
(1)通过复习碱金属元素与卤素,引导学生回忆并得到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演示实验A组钠、镁与水的反应。实验B组镁、铝与盐酸的反应镁铝6mol/L盐酸学生做实验。根据判断依据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Na>Mg>Al再推广展开到横行纵列行与行之间,最终得出结论元素的金属性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元素非金属性则通过对表5-8的分析,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探讨,得出结论元素的金属性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3)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的类比引出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可由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类比引出。
4.思考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并小结。得出结论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是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教具:投影仪、胶片。
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胶头滴管、镁带、砂布、铝片、蒸馏水、酚酞试液、1 mol/L盐酸、1 mol/L AlCl3溶液、3 mol/L硫酸、6 mol/L NaOH溶液、培养皿
三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具有基础理论知识的特点,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较多,且较为抽象,理论性‘联系性较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学生容易混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使学生能条理清晰,有逻辑的予以掌握。另一方面,本节课所使用的资料及实验等比较多。本节课因为有演示实验,也是本章的第一次实验,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授此课并不会显得十分枯燥,但本节内容的目的是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来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的。若教师引导不好,往往易使实验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讲授本节内容时,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其既动手练习,又动脑思考,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其认识上升到认知的高度,并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因此,教师应注意合理安排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正确引导学生。指导他们删繁就简,学会举一反三,更轻松有效的学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属基础理论知识范畴,不仅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在教材安排上,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对学过的碱金属‘卤素等主族元素作了规律性的总结,也为即将学习的元素周期表和氧族元素等律后元素的学习奠定了理论知识基础。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才真正打开了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性的学习元素及其性质的科学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