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复习课件 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1.1《元素周期表》(共37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1.1《元素周期表》(共37张PPT)

2KI+Br2 = I2+2KBr 静置后,液体分层, 氧化性: Br2 > I2
上层 无色 ,
下层 紫色 。
结论
氧化性:Cl2 > Br2 > I2 还原性:I - > Br - > Cl 小结: 氧化性:F2> Cl2> Br2>I2 还原性:F-> Cl- > Br- > I-
氧化性:F2> Cl2> Br2>I2。 Cl2可从溴、碘的盐 溶液中置换出相应的卤素单质,F2与氯、溴、 碘的盐溶液可以置换出相应的卤素单质吗?
H2+F2 = 2HF H2+Cl2 = 2HCl 暗处剧烈反应并爆炸;HF很稳定 光照或点燃反应;HCl较稳定
H2+Br2 = 2HBr
H2+I2
加热500℃ ,HBr不稳定
2HI 需不断加热,HI同时分解
■都能跟氢气反应,体现相似性 反应通式:H2 + X2 = 2HX (X= F、Cl、Br、I) ■单质氧化性减弱,体现递变性
① 除9、10、18纵行(列序)外,族序数=列序个位数。(记忆方法) ②18个纵行,只16个族;0族和第VIII族不属主族,也不属副族。
一、碱金属元素结构和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Li Na K Rb Cs
1.相似性:
最外层上都只 有一个电子 2.递变性: 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失电子能力↑ 化学性 质相似
3.请在下面的线框中用色笔画出周期表的轮廓。并标出族序数,写
出七个主族元素(可参考课本)和 0族元素的元素符号。
周期 ⅠA ⅡA ⅢB ⅣB ⅤB ⅥB VIIB
IB IIB ⅢA ⅣA ⅤA Ⅵ AⅦA 0 种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课件(共38张PPT)
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离子形成的盐 把NH4+看作是活泼的金属阳离子
金属氧化物:Na2O,Al2O3等
强碱:NaOH Ba(OH)2等
如何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电子式
•资料卡片
电子式 为方便起见,我们在 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 “×”来表示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价电子)。这种 式子叫做电子式。例如:
归纳: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比较
作用微粒 作用力大小
意义
化学键 相邻原子间 作用力大 范德华力 分子之间 作用力小
影响化学性质和 物理性质
影响物理性质 (熔沸点等)
一些氢化物的沸点
讨论: 为什么HF、H2O和NH3的沸点会反
常呢?
2.氢键
1)形成条件:原子半径较小,非金属性很强的 原子(N、O、F)与H原子形成强极性共价键 ,与另一个分子中的半径较小,非金属性很强 的原子Y (N、O、F),在分子间H与Y产生
1.原子、离子都要标出最外层电子,离子须标明 电荷;
2.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3.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
4.不能把“→”写成“====”;
⑴ 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镁的形成过程 ⑵ 用电子式表示硫化钾的形成过程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 思考: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 合时形成离子键。请思考,非金属元素之间 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
较强的静电吸引,形成氢键
2)表示方法:X—H…Y—H(X.Y可相同或不 同,一般为N、O、F)。
3)氢键能级:比化学键弱很多,但比分子间作 用力稍强
特征:具有方向性。
氢键作用:使物质有较高的熔沸点(H2O、HF 、 NH3) 使物质易溶于水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完整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完整ppt课件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ppt精选版
1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
ppt精选版
2
学习目标
1.简单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则及结构。 3.能描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ppt精选版
3
一、元素周期表的完善历程 1. 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时间 1869 年,俄国化学家门__捷__列__夫__绘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 表,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编排原则 ①将元素按照_相__对__原__子__质__量_____由小到大依次排列。 ②将_化__学__性__质_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答案:C
ppt精选版
28
解析: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对主族元素,其族序数 等于最外层电子数,但副族则不是;18 列构成 16 个族,其 中第Ⅷ族包含 3 列。
ppt精选版
29
3. 已知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的是( )
A. 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ⅡA 族 B. 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Ⅷ族 C. 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ⅡA 族 D. 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0 族
ppt精选版
18
4. 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形式为“第几周期第 几族”,要注意分清主族、副族、0 族、第Ⅷ族
在应用上述方法推断元素的族序数时,要特别注意第 六、七周期第ⅢB 族的锕系和镧系元素,它们的每个空格都 有 15 种元素,其后的元素需再减去 14,然后定位。
ppt精选版
19
例 2 俄罗斯科学家用含 20 个质子的钙的一种原子轰击 含 95 个质子的镅原子,结果 4 次成功合成 4 个第 115 号元 素的原子。这 4 个原子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 113 号元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课件(共15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课件(共15张PPT)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原子的中子数
1.原子序数为 x 的元素位于第IA族,那么原子序 数为 x+2 的元素肯定不会在( )
√ A.第 IA 族 B.第ⅢB族 C.第ⅢA族 D.0族
【提示】若x为氢元素,则A正确;若x为锂或钠, 则C正确;若x在第4、5、6、7周期,则B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第ⅠA族和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4.每周期元素的种数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三短”“四长”;“七主”“七副”“0族和Ⅷ族” 二、元素原子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
周期表中位置
1.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
螺旋式元素周期表
金字塔式元素周期表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 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 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 期表,这就是现代元素周期表的 雏形。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思考与交流】
周期表的结构
阅读教材P4、5页并结合周期表,讨论以下问题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是什么?周期表有多 少横行,多少纵行,多少族?
A.若X是氢,则Y是氦
√C.若X是氟,则W是硫
B.若Y是氦,则Z是钠 D.若Y是氟,则Z是铝
例.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 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提示】X为第4周期,第ⅠA族;Y为第5周期,第 ⅦA族。
【记一记】
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高中化学:第一二章章节复习课件 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第一二章章节复习课件 人教版必修2
D2.0、常甲温、时乙,两A能种从非酸金中属置元换素出:(氢1,)甲而的B最不能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 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2)
甲比乙更容易与H2化合;(3)甲单质能与乙的阴离子反 应生成乙单质;(4)与金属反应时,等物质的量的甲 原子得电子数比乙原子得电子数多;(5)甲的单质熔 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C性强的是
16.下面的判断,错误的是( A)D
A.稳定性:HF<HCl<HBr<HI
B.砹是一种固体,HAt很不稳定,AgAt是难溶于水且感光性很 强的固体
C.硫酸锶(Sr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是比H2S稳定的气体
第十九页,共44页。
• 466、458
第二十页,共44页。
17.对于核电荷数为37的元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第二十一页,共44页。
457、456
第二十二页,共44页。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 金属单质与水反应快慢
(2) 金属单质与酸反应快慢
(3)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4)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2、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 非金属 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
子键. 成键的微粒: 阴离子、阳离子
成键的本质(作用力):静电作用(吸引和排斥) 成键的条件: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 (2)离子化合物: 通过离子键而形成的化合物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 IA和和活II泼A族非金属 VIA和VI之IA间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简单离子化合物)。
第二十六页,共44页。
(3)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 表示—电子式
③阴离子的电子式 ④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同课异构课件1:1.1.2核外电子排布.pptx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同课异构课件1:1.1.2核外电子排布.pptx
⒉根据Na、Mg、O、Cl原子在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电子的 数目和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推断其氧化物和氯化物 中元素的化合价,将结果填入下表:一些元素的原子得失 电子的情况
课堂练习1
1.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 核内的质子数为:
道尔顿原子模型
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 分的实心球。
汤姆生原子模型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 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 性原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
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 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象行星环绕太 阳运转一样。
答案:1.AC2.B3.D
波尔原子模型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 高速的圆周运动。
电子云模型
现代物质结构学说。波粒二象性。
根据原子光谱和理论分析 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
K Ca
+35 28187
Br
补充练习1
1.某元素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是其它层电子数之和的2倍,则 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A.6B.8C.12D.16
A.14B.15C.16D.17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子在原子核外作高速圆周运动 B.电子云示意图中的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C.次外层电子数一定是2或8 D.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的原子
答案:1.B2.A3.D
课堂练习2
1.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答案:1.(1)硫284(2)硼23(3)氖282.NaF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1原子结构【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课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1原子结构【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课件

化学 必修2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它含有b个中子。 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
解析:
R2+的电子数为a―→R原子的质子数为a+
N=b 2――→A(R)=a+2+b。
答案: C
化学 必修2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二、核素
[填一填]
1.元素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的同一类原子 (1)定义:具有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总称。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 (2)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核素 质子 和一定数目______ 中子 的一种原 (1)定义:具有一定数目_____ 子。
1 1H 2 1H 3 1H
名称 俗称 符号
氕 ____
氘 ____ 重氢 ______
氚 ____ 超重氢 ________ T ____
H ____
D ___
化学 必修2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4.几种重要的核素 (1)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测定用的标准原
12 14 6C ;考古中常测量______ 子为______ 6C 的数量来推断生物体的存
在年代。
2 3 H 1 1H 。 (2)制造氢弹的原料为_____、_____
235 92 U (3)原子弹、核反应堆的燃料:_____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共23张PP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单质Z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最后,给一个任务:记忆前20号元素名称 原子 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元素 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zxxk __ __ __ __ __ 原子 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元素 名称 __ __ __ __ __ __ __ 氩 钾 钙
有相差1, 有相差11, 有相差25。
3.A、B分别为同周期ⅡA、ⅢA族的元素,则下列A、B
的原子序数关系不正确的是( C )
A.A+1=B
B.A+11=B
C.A+18=B
D.A+25=B
4.(双选)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
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AC )
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3)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主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4)一些族的别称
ⅠA称为_______碱__金__属___元素 ⅦA称为_____卤__族_______元素 零族称为___稀__有__气__体_____元素 第ⅢB~ⅡB族为_____过__渡___元素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数一数,每一个周期有多少种元素?
①主族:在罗马数字后标A表示:
ⅠA、Ⅱ___A_、___Ⅲ__A__、___Ⅳ__A__、__Ⅴ___A__、__Ⅵ__A__、___Ⅶ__A________
②副族:在罗马数字后标B表示:
ⅠB、__Ⅱ__B__、__Ⅲ___B__、__Ⅳ__B__、___Ⅴ__B__、__Ⅵ__B__、___Ⅶ__B_______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第1节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课件下学期(共31张)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第1节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课件下学期(共31张)

3
5
7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原子轨道 不同能层的能级、原子轨道及电子云轮廓图
能层 能级
K
1s
2s L
2p
3s
M 3p
3d
原子轨道数
1 1 3 1 3 5
电子云轮廓图的性质与取向
原子轨道名称
形状
取向
1s
球形
2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球形
2px、2py、2pz 3s
哑铃形 球形
相互垂直
3px、3py、3pz ……
哑铃形 ……
相互垂直 ……
源于光谱学事实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电子排布式 书写原则
➢ 按照构造原理将电子依次填充到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中
➢ 一般情况下,能层低的能级要写在左边,而不是按照构造原理顺序写
26Fe
1s22s22p63s23p63d64s2,
➢ 基态铬、铜的核外电子排布不符合构造原理 C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3d54s1 Cu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3d104s1
思考与讨论
2、电子排布式可以简化,如Na的电子排布式可简化为[Ne]3s1, (1) 上述方括号的意义是什么? (2) 仿照Na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写出O、Si、Cu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方括号: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 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的形式表示
O [He] 2s22p4 Si [Ne]3s23p2 Cu [Ar] 3d10 4s1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电子排布式
书写原则
➢ 按照构造原理将电子依次填充到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中 各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3核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3核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11H、21H、31H、H+和H2是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B.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相似 C.11H和21H是不同的核素 D.12C和14C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 完全相同
解析:元素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
11H、12
H、
3 1
的量为:
ag A+m g·mol-1
×[m+(A-N)]=
a A+m
(A-N+m)
mol。
已知mRn-阴离子的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W g mRn-阴离子
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C )
A.(m-x)n mol B.W(m-x-n)n mol
C.Wm(m-x+n) mol
m-x+n D. mW mol
X原子的质量约为a
g,含有原子的个数约为
6.02×1023,所以1个baX原子的质量约为6.02×a 1023 g。
6.用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 数,E.电子层数,填写下列空格。
(1)核素种类由____A_B______决定; (2)元素种类由_____A______决定; (3)元素有同位素由____B_______决定; (4)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___A__B_C_____决定; (5)元素的原子半径由___A__E______决定; (6)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____D_______决定; (7)元素的化学性质由_____D_E_____决定; (8)价电子数通常是指____D_______; (9)核电荷数由_____A______决定。
3.特别提醒
(1)判断元素、核素和同位素时,要抓住各种微粒的本质。
即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就是同种元素;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化学2 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化学2 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6
55
56
57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7
87
88
89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过渡元素
镧系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锕系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VIII
IB
IIB
Sc
Ti
21 钪 22钛
V 23钒
1
2
IA H 1氢 Li 3锂 Na 11钠 K 19钾
IIA Be 4铍 Mg 12镁 Ca 20钙
3
4
2020/4/25
Cr 24铬
Mn 25锰
Fe 26铁
Co 27钴
Ni 28镍
Cu 29铜
A:主族
B:副族
IIIA B 5硼 Al 13铝
IVA C 6碳 Si 14硅
另外,特别族名称:第ⅦA 族—卤族元素
第 0 族—稀有气体元素
2020/4/25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8
一、元素周期表
课堂小结: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七主七副七周期,Ⅷ族零族镧锕系。
2、元素原子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核素和同位素 PPT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核素和同位素 PPT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核素和同位素
学习目标:
1、知道核素、同位素的涵义,了解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
素在能源、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
2、了解质量数和原子符号(AX)的涵义
Z
3、了解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重点:核素、同位素的涵义。
难点:核素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有 密切关系。那么元素的性质和原子核有关系吗? 碳14是什么样的原子?
(3)考古时用碳14,2H、3H用于制造氢弹,射线育种,治疗 恶性肿瘤等。
补充4、相对原子质量
(1)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个原子的质量
1个162C原子的质量 12
如1A68Or(的1相86O对)原=子12..质9695量37××:1100--2266kkgg 12
=15.998
核素(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
如1H、2H、3H互为同位素,都是氢元素的同位素。 同位素具有如下特点:
(1)天然、稳定存在的同位素,无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 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的分数一般是不变的,如氯元素有两种 同位素,35Cl占75.77%、37Cl占24.23%
(2)在相同状况下,各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几乎完全 一样),但物理性质有所不同。
当堂训练
1、以下互为同位素的是( D )
A. D2和H2
B. CO和CO2
C. 金刚石和石墨
D. 和 Cl 35 17
Cl 37
17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所有元素的原子核均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H 3
1
是一种同位素
C. 铀有三种同位素,即有三种铀原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复习课件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单元复习
一.原 子 结 构 1、原子结构
天才来自于勤奋
原 质子-决定元素种类 决定质量数
子 核
中子-决定元素的同位素
(近似原子量)


核 外 电 子
决定 元素 的性 质
电子层-决定所在周期 最外层电子-决定主族序数
2、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
5、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 金属单质与水或者酸反应快慢

(2)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
(3)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非金属 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 。
(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

(3)最高化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Rb I 37铷 53碘
Cs At 55铯 85砹
最外层电子数__相__同 从上到下 核电核数_增__多__ 电子层数__增__多__
原子半径__增__大__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力__减__弱_ 失电子能力__增__强_ 单质的还原性__增__强__元素金属性增__强__
得电子能力_减__弱__ 单质氧化性_减__弱___元素非金属_减__弱___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归纳为:一低四不超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 能量最低 的电子层里 每层电子不能超过 2n2 个 最外层电子不能超过 8 个(K层是最外层时不超过 2个) 次外层电子不能超过 18 个 倒数第三层电子不能超过 32 个。
课堂练习
1、质量数为B的Xn-阴离子含有a个电子,
则中子数为( )A
D、氡在常温是固体。
二.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短周期 第1、2、3周期

周期 长周期 第4、5、6周期 不完全周期 第7周期

周 2.结构



主族:IA~VIIA 副族:IB~VIIB 0族::
电子层数=周期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价数
同一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
Na Mg Al Si P S Cl Ar 11钠 12镁 13铝 14硅 15磷 16硫 17氯 18氩
同一周期,电子层数_相__同____ 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__减__小_,失电子 能力逐渐 _减__弱___,得电子能力逐渐__增__强 金属性逐渐_减__弱____非金属性逐渐__增__强__ 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_越__强____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_越__强__ 单质与氢气反应条件越__越__容__易 生成的氢化物稳定性_越__强___
A、B-a+n
B、2B
C、B-a-n
D、2a
2、已知Rn-离子的质量数为35,中子数 为18,核外电子总数为18,则该离子
是: A
A、Cl- B、F - C、S2- D、Br
巩固试题:
1、核电荷数分别为16和6的元素的原
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
4倍的是(D )
A、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次外层电子数
2、氡(Rn)是放射性元素,某些建筑材料中含有氡,人 居住其中健康将受到危害。已知222Rn来自镭,称为镭 射气;220Rn来自钍,称为钍射气;219Rn来自锕,称为锕
射气。下列关于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氡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对人体有害
B、“锕射气”是氡的同位素原子
C、氡原子有8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
比较微粒大小的依据(三看)
一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Na>Na+,K>Na
二看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 越大半径越小。
S2->Cl->K+>Ca2+; O2->F->Na+>Mg2+>Al3+
三看电子数:电子层和核电荷数都相同时, 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Cl->Cl; Fe2+>Fe3+
元素的种类是由_质__子__数_决定的。 核素的种类是由_质__子_数__和_中__子__数_决定的。 元素的同位素是由_中__子_数__决定的。 原子的质量数是由_质_子__数__和_中__子_数__决定的,近似等
于_相__对_原__子_质__量_ 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_最__外_层__电_子__数_决定的。 元素在同期表中的位置是由电__子__层_数__和_最__外_层__电__子_数_ 决定的。
变化 (1~8)
元素同期律反应的就是元素的位、构、性的关系
1.下面的判断,错误的是(AD ) A.稳定性:HF<HCl<HBr<HI B.砹是一种固体,HAt很不稳定,AgAt是难溶于水且 感光性很强的固体 C.硫酸锶(Sr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是比H2S稳定的气体
(4)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概念: 元素的性质(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
6、 属性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元 规律。

规律:原子半径同周期从左到右渐小,同族从上到下渐
周 大。主要化合价:+1 +2 +3 +4 +5 +6 +7 0

-4 -3 -2 -1

原因: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
2、
37 17
Cl-中的
质子数是
17
,中子数
是 20 ,核外电子数是 18 ,质量数
是 37 。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课堂练习
1、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 数为3的氦,它可以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氦
的该种同位素应表示为(B)
A、34 He B、23 He C、24 He D、33 He
(2)原子组成表示式 A X Z
原子(
A Z
X)中,质子有_Z_个,中子有_A-_Z个,
核外电子有__Z_个。
3、相互关系
(1) 质量数= 质子数+中子数 (2) 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 阳离子中:
质子数= 核电荷数=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四“素”的概念不同
几个决定:
最高正价数+/最低负价/=8
某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 化学式是H2XO4,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 的化学式为(B )
A. HX B. H2X C. XH3 D. XH4
4、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同一主族元素,结构相似,性质相似
Li F 3锂 9氟
Na Cl 11钠 17氯
K Br 19钾 35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