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散文词句理解、赏析题

合集下载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散文阅读 理解内容及词句鉴赏作品形象 含解析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散文阅读 理解内容及词句鉴赏作品形象 含解析

理解内容及词句,鉴赏作品形象(时间:45分钟分值: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分)与一块土地的对视陈丹玲①我站在风里对着它观望。

那是一块棱角分明的土地。

父亲耕种的土地,葱绿、翠绿、碧绿、墨绿,深深浅浅,顺着汗流的姿势曲伸、铺展。

庄稼们过分自由和幸福,因此过分繁荣,留住了风和时光,轻轻摇晃。

②天高气爽的日子,父亲在向阳的坡地里挖红苕,双臂一抡,锄头吃进土里,再使动一掀,几块红苕裹在泥块里忽闪着面孔。

父亲丢开锄头,弯腰,双手掰开泥块,取出红苕,像给大地接生,幸福得快要哭出来,而风挟着鸟影在夕阳中归巢于身旁的那片树林。

③我对红苕的美好记忆来源于由红苕提炼而成的硬实金黄却香甜无比的麻糖。

每场赶集,父亲都会带回来一块。

避开弟妹,一个人到村口的田坎上手搭凉棚翘首等父亲归来,是我儿时最得意的狡猾。

由于卖乖而分得一块最大的麻糖,我会在那晚为自己的狡猾偷着乐得睡不着觉。

④祖父的牙齿快掉光了,他把麻糖装进瓷碗里放到饭面上蒸成糖水,像饮酒一样有滋有味地抿。

这种吃法着实让我在七八岁时羡慕了很久。

麻糖多时,我会大块大块痛快地嚼咬。

麻糖少时,我就舍不得地含着,让甜水流进咽喉,不咽,坚持到最后,再咕咚下去,就甜进心里。

在同村伙伴面前,我让麻糖在牙齿间冲撞,左而右,右而左,声音震耳,咣当如擂响一面锣,炫耀旁若无人。

麻糖鼓在腮边时,少说话,嘴角漏风会把糖水漏下去,赶快“咝咝”抽气就能收回。

麻糖吃多了,我的龋齿在七八岁的光景甜掉了。

有一颗滑进肚里,嘴角淌出血来,我一整天都恐慌..却假装沉默。

晚上,忍了一天的泪水恣肆流淌在枕边。

不知不觉我梦见一条菜花蛇在草丛中偷偷地笑,也在蜕皮,不出半点声音。

我的泪水在梦中风干,而曾想复仇的目光在后来的成长岁月中被许多个温馨的月夜溶解。

⑤父亲开始挖井存储红苕。

白天黑夜地蹲在井底,我们吊土时顺便吊下去食物。

父亲有事了从底下喊一句话,瓮声瓮气的回声从井口冒出来,却变了调。

我们把头探进去回应一声,听见声音落到井底。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六)散文理解类题目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六)散文理解类题目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六)散文理解类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暮雨乡愁张清华①一个人在外面待得久了,方知古人在诗歌里所写的那些思乡的愁绪,并非尽是“强说”的装点之辞。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日暮时分,烟波江上的愁思不知不觉地就弥漫开来。

海德堡冬日的白昼格外短促,刚刚还是中午,一转眼就到了黄昏。

薄暮乍起,惨淡的云如烟如雾地浮起来,涅卡河边的那些形体巨大的柳树在冷风中瑟缩着它们的枝条,几天前还挂满了深黄的枯叶,而今已如此寥落,还有那些枝条如乱箭般高插云霄的杨树,在冬日的天空下也显得格外苍凉凄楚.这些特别带着东方色彩的草木,似乎特别能够勾起人思乡的情怀.还有河边的那群大雁,它们散落在草地上,整理着羽毛,在风中发着咕咕的悲鸣,看样子这个冬天它们是不准备离开这里了。

眼前的这一切明明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在那么多古典诗词里被反复吟咏描画过的意境,而今却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迢迢万里的西洋夷域,怎不让人生出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莫名心绪.②人们总是把乡愁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狭隘了.事实上,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

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

古往今来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来都是歌者在哀叹岁月的逝水对自己的无情抛掷。

海德格尔说:“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

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之地.③我便想象那位初唐的诗人,在登上幽州古台时的悲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018年语文真题及解析_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

2018年语文真题及解析_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0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

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

解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

解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 B. 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耳濡目染领悟特立独行C. D. 身体力行领悟耳濡目染顿悟身体力行耳提面命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身体力行”,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

用作褒义。

一般作谓语、定语。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应该是经过古圣人AB项。

“耳提面命”,意思是不但当面教亲身体验,努力实行的。

所以第一空选用“身体力行”,排除、导他,而且提着耳朵叮嘱他。

后用以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

“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不DC项。

当然“顿悟”,项,选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根据语境“说教”,第二空应选用“耳提面命”。

排除,解悟。

根据语境“躬亲实践”,“心得”也应该是“领悟”的。

指猛然醒悟。

“领悟”,就是体会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

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

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12)注意词语潜在(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34)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2018年高考试题真题——语文(新课标全国卷Ⅰ(1)) Word版含详细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试题真题——语文(新课标全国卷Ⅰ(1)) Word版含详细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试题真题——语文(新课标全国卷Ⅰ(1)) Word版含详细答案解析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请考生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2.选择题请用铅笔将正确答案涂黑,如需更改,请先用橡皮擦干净。

3.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作答。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涌现出一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形成了思想史上的奇观。

狭义上,诸子之学仅限于先秦时代;广义上,诸子之学则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历程,至今仍未结束。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作为现代诸子之学,也应该具备这些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经典作品进行实证性研究,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

这方面的研究不仅需要回顾、反思历史上的思想家所说的内容,还需要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为当今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和诸子之学的关系来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

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中西思想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思想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思想的交融,从更深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现为世界文化的建构和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和西方思想传统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世界文化的发展以这两者的互动为前提。

这种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创造性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获得了新的内涵和新的形态。

___女士是一位瘦秀成熟的女性,身上散发着文人气质和军人风度。

她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进行,那里的钟声传得很远,给她留下了清晰的回忆。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之散文阅读附答案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之散文阅读附答案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之散文阅读附答案(一 )(2018·浙江卷·T10~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汴京的星河叶文玲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

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

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

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

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

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

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地大喊大叫。

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

那是在汴京——开封。

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素享盛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

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在灯会中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了那挂灯的街。

先说那街。

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

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楼;路那厢,则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栅,特别是那雕镂朱漆的木窗棂,很能教人想起白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

甚至连门口那长垂的竹帘一动,你都会蓦然一惊:是要走出一位肩搭长巾鼻头抹了点白粉的“酒保”,还是珠钗满头罗裙曳地的“女娇娃”?且说那人。

也许正月正是“闲月”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拥集了这么多的“闲人”。

(完整版)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3(含答案)及分析,推荐文档

(完整版)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3(含答案)及分析,推荐文档

2018年普通高等学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或。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大体看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

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一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的强调空间公共性或片面的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人,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2018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doc

2018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doc

2018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

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

2018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8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8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12分)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一段古潭般的河湾。

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

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

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

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来。

一棵倔强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D A.悄(qiāo)无声息盘垣(huán)澄澈(chè)B.蓊(wēng)郁虬(qiú)藤柔曼(màn)C.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D.偃(yǎn)卧兀(wù)立睥(pì)睨(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 A.深邃蜿蜒荒疏B.幽邃蜿蜒稀疏C.深邃曲折稀疏D.幽邃曲折荒疏【考点】88:语段综合考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字形以及词语的辨析,作答时针对不同的题型,仔细作答。

【解答】(1)A.“悄无声息”的“悄”应读作“qiǎo”;“盘垣”的“垣”的应为“桓”;B.“蓊郁”的“蓊”应读作“wěng”;C.“倔拗”的“拗”应读作“niù”;D.正确。

故选:D。

(2)深邃:深远;深奥;深沉。

幽邃:幽深。

注意前文修饰语“古潭般”,选用“幽邃”更恰当,突出“幽”,和“古潭”吻合;蜿蜒:比喻(山脉、河流、道路等)曲折延伸。

曲折:弯曲。

“蜿蜒”具有动作性,可以作动词,语境中有“来”,最补语,一般位于动词后,而且选用“蜿蜒”更形象生动。

荒疏:(学业、技术)因平时缺乏练习而生疏。

稀疏:(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这里形容“枝叶梢头”的少,选用“稀疏”。

答案:(1)D(2)B【点评】近义词辨析题,属于表达运用,能力层级E,做这类题目关键是要辨析近义词的含义,然后结合词语的使用方法,根据具体语句的语言环境做题,切忌望文生义选出错误的答案。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之散文阅读附答案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之散文阅读附答案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之散文阅读附答案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之散文阅读附答案一)(2018·浙江卷·T10~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汴京的星河XXX小时候,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和天真的梦。

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

XXX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

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XXX,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

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

虽然这些想法有些傻,但我从不认为它们可笑,反而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

也许正是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看来,却总要兴奋地大喊大叫。

现在,我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

那是在汴京——开封。

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素享盛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

在XXX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在灯会中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了那挂灯的街。

先说那街。

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

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楼;路那厢,则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栅,特别是那雕镂朱漆的木窗棂,很能教人想起白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

甚至连门口那长垂的竹帘一动,你都会蓦然一惊:是要走出一位肩搭长巾鼻头抹了点白粉的“酒保”,还是珠钗满头XXX曳地的“女娇娃”?再说那人。

2018高考语文真题散文专题

2018高考语文真题散文专题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散文专题一、【新课标Ⅱ】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12分)窗子以外林徽因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

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

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

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

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

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

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

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学科&网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

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

2018届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散文阅读含答案

2018届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散文阅读含答案

2018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三:散文一、天津卷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虹关何处落徽墨石红许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在虹关【注】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

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足。

行走在虹关,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风月身影。

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

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

学.科网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抱的千年古樟,华盖如伞,累了,就在树下坐一坐,仰望绵廷浙岭,聆听“吴楚分源”的回声。

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烟袅袅里把日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画在人中,昔日贩夫走卒、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徽墨涂抹的山水间,一丝淡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随着雨滴从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把人带进梦里故园。

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那是徽墨的遗韵吗?石板路上,不时与村人擦肩而过;老宅门内,不时与老人目光相撞。

在虹关,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溫度的词语:质朴、慈祥、安然,小桥、流水、人家……虹关,允许我拾取半截残墨,记下一串与徽墨有关联的大街小巷地名。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

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也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

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

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屐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勢,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

2018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精】

2018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精】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Ⅰ卷)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储备
“重要词语(含短语)”一般指: 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 2.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 3.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 4.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联结作用的词语(代词); 5.表明比喻、借代、反语等的特殊词语; 6.根据语境随情而作别种义项的词语。 词语在备用状态时的意义叫“基本意义”,即词语本身的字面义,而当词语 进入语境后,它的意义就是动态的、变化了的,往往含有某种特殊意义,即语 境义。与一词多义不同,语境义是不固定的,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其意义 就不存在。这种含义与词的基本义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与基本义不同。高考 文学作品阅读在考查本考点时侧重考查语境义。
思维提升
【变式训练】 请简要分析文中“篡改”一词的表达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散文重要词语的作用。回答表达效果,先明确词语 的特点及意义,然后看词语在文中对于主旨表达、人物塑造、表现作者 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有些词语的作用,还需要从其所在位置,所使用的 修辞等方面去分析。 答案:“篡改”是个贬义词,本指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 进行改动或曲解。作者在文中用“篡改”一词,表达了对大机器时代人 们违背自然规律,颠覆对粮食的美好感情的气愤之情。
1.(原创)下列关于文本内容的分析与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5分) A.第一段以人们日常见面的问候语开篇,既亲切自然,又很巧妙地引出粮 食的话题,突出粮食的重要性。 B.那些植物以不同的方式吸收阳光,来到我们的餐桌上,把阳光的生命转 化成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必需的粮食。 C.文中“养猪送猪”的情节,综合运用了动作、心理、语言等描写手法, 细腻逼真,生动形象,表现了爷爷奶奶对猪的深厚感情。 D.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表达了应珍爱粮 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 E.文中详写大机器时代对猪牛的屠宰和农作物生产中使用化肥和农药,是 为了说明人类的暴力、贪婪与凶恶。
考点突破——掌握核心题型 提升专题素养
【考点索引】
考点
理解文 中重要 词语的 含义
理解文 中重要 句子的 含意
题源 2015年天津 卷《云和梯田》 2015年重庆卷 《甘森的西红柿》 2015年江苏 卷《比邻而居》
2015年湖南卷 《童年随之而去》
2015年北京卷 《说起梅花》
设问方式
文章最后一段,“梯田”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谈 谈你对该段的理解。(6分)
解析:BE B项,除了植物还有动物。E项,目的是为了说明大机器时代人 们对待粮食的错误态度。
2.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5分)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义。从整个句子看,粮食被“篡 改”,是综述粮食在当下的际遇,从后文中寻找呼应的段落,可将答题区 间定在第9段和第10段。首先把与这个词语内容有关的句子或词语画出 来,再适当地归纳,分点作答。 答案:①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毫 无感情,颠覆了粮食、吃粮的人与吃本身。②化肥、激素和农药的出现, 改写了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食物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不再 怀有敬意。
怎样理解文中用“十分醒目”和“海市蜃楼”这 两个词语来描述甘森?(2分)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 (4分)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 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 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最后一句很 轻很轻,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呢?谈谈你的理解。 (6分)
考点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
考点解读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它通常指这 几种语句:含蓄句、技巧句、结构复杂句、文眼句、行文思路句等。理 解句子时要从表层意义、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句 外意义(言外之意)等角度理解。
知识储备
文中“重要句子”的类型通常有: 1.起始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的作用; 2.主旨句,揭示文章中心; 3.衔接句,有承上启下作用; 4.深化句,有画龙点睛和深化、升华主题的作用; 5.警示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 6.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寄托了深刻的寓意; 7.情感句,凝聚了作者的喜怒哀乐、褒贬扬抑; 8.引用句,在文中引用名言名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涵; 9.总结句,总结概括,或留有余地,或饱蘸笔墨抒情。 此外,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解题 3联 第一“联”,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理解词语必须联系 语境,做到“词不离句”,一般有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 语等要这样理解。 第二“联”,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一般 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 此法。 第三“联”,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 1依 依托手法挖掘。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使 用一些修辞、描写手法。因此可以依托修辞、描写手法挖掘其背后作 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到什么效果。
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 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 “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考点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考点解读
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义(多义 词在语境中的确切义;词语的隐含义、引申义;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义、 临时义);二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指代的内容、对象或范围);三 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修辞义(修辞型、指代型、筛选概括型)。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祖屋深藏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担心“她”被侵蚀或变质;祖屋 曾是“我”的整个世界,“她”陪伴着“我”长大。 B.“一个枝条编成的柴扉”“石头砌垒的底层墙”“厚厚的黄草拍成的 蓑衣似的草屋脊”,写出了祖屋的简朴、雅致与厚重。 C.文中写祖屋里的八仙桌及发生在它周围的生活片段,点明“爷爷”在 祖屋中的中心地位,表现了“我”家的和乐融洽。 D.祖屋里的“土炉子”是“我”记忆中最温暖的地方,它既可取暖又可 烙饼,用它烙的煎饼,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E.文章生动描绘了祖屋形象,突出“她”的可亲可爱,借此强调“她”是 “我”的精神支柱,“她”的倒塌令“我”失魂落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