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大题

名词解释大题1.免疫: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2.抗原:是指能与T、B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结合,促使其增至、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3.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与血清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4.抗原决定簇:即抗原表位。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5.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6.补体:是存在于血清中,可辅助抗体介导溶菌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
7.细胞因子:(CK)是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的统称。
8.白细胞分化抗原:是血细胞在分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9.CD分子: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归为一群。
10.粘附分子:(CAM)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外基质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11.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指某一物种某号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细胞相互作用,调控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12.APC:(抗原提呈细胞),是能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在机体免疫识别、应答、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13.单克隆抗体:B细胞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经筛选和克隆化的杂交瘤细胞只能合成及分泌抗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
14.集落刺激因子(CSF):指能刺激骨髓不同分化阶段造血干细胞增生分化,并在体外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15.GVHR:即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对宿主的组织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并引起组织损伤。
16交叉反应:抗原(或抗体)除与其相应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还与其他抗体(或抗原)发生的反应。
17.免疫防御(immunologic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名词解释题

1.名词解释:校准
答:校准:在规定条件下,确定测量、记录、控制仪器或系统的示值(尤指称量)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参照标准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活动。
2.名词解释:验证
答:验证是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3.名词解释:放行
答:放行是对一批物料或产品进行质量评价,作出批准使用或投放市场或其他决定的操作。
4.名词解释:洁净区
答:洁净区:需要对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应当能够减少该区域内污染物的引入、产生和滞留。
5.名词解释:物料平衡:
产品或物料实际产量或实际用量及收集到的损耗之和与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之间的比较,并考虑可允许的偏差范围。
6.名词解释:交叉污染
答:交叉污染:不同原料、辅料及产品之间发生的相互污染。
7.名词解释:回收:
答:在某一特定的生产阶段 将以前生产的一批或数批符合相应质量要求的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加入到另一批次中的操作。
8.名词解释:批号
答:是指用于识别一个特定批的具有唯一性的数字和(或)字母的组合。
9.名词解释:警戒限度
答: 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正常范围 但未达到纠偏限度 需要引起警觉 可能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限度标准。
10.名词解释:纠偏限度
答: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可接受标准,需要进行调查并采取纠正措施的限度标准。
11.名词解释:中间控制
答:也称过程控制,指为确保产品符合有关标准,生产中对工艺过程加以监控,以便在必要时进行调节而做的各项检查。
可将对环境或设备控制视作中间控制的一部分。
名词解释题题

名词解说题题1.基本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形态构造、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2.尸体解剖:即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检。
3.活体组织检查:是从活体上用手术切取、钳取等方法拿出病变部位的组织制成切片,进行病理组织检查的方法。
4.细胞学检查:取病变部位表面零落的细胞、穿刺抽取或混悬于各样液体中的细胞制成涂片进行检查的方法。
5、变性:是指细胞或组织因受伤害后而发生代谢阻碍所致,细胞或细胞间质出现一些异样物质或正常物质数目明显增加。
6、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
7、重生:机体的细胞和组织丧失后,由缺损周边的同种细胞增生填充的过程。
8、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填充组织缺损后经过纤维化转变为瘢痕组织的过程。
9、肉芽组织:是由大批的重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天真结缔组织。
10、坏疽:组织坏死后,继发有腐败菌感染。
11、机化:坏死组织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
12、溃疡:若坏死发生在皮肤、粘膜,坏死物排出后,形成的缺损。
13、玻璃样变性:指细胞内出门现嗜伊红染色、平均半透明无构造的玻璃样物质。
14、脂肪变性:指脂肪细胞以外的细胞中出现脂肪滴。
15、黏液样变性:指组织间质内出现类黏液的齐集。
16、包裹:如坏死灶较大,不可以完整机化,则由四周增生的纤维组织将其包绕。
17、修复:是指机体的细胞和组织遇到伤害所造成的缺损后,由四周同种细胞的重生或纤维性修复的过程。
18、创伤愈合:是指组织遭到到创伤后进行重生修复的过程。
19、腐败:坏死发生在皮肤粘膜的表浅惹起表浅的缺损。
1.炎症:拥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所发生的防守为主的反响。
2.炎细胞浸润:白细胞从血管内溢出到组织空隙中的现象。
3.炎症介质:介导炎症反响的化学因子。
4.假膜性炎:发生于粘膜的纤维蛋白性炎。
5.绒毛心:在心包的纤维蛋白性炎时,因为心脏搏动,使心外膜上的纤维蛋白形成无数绒毛状物。
6.脓细胞:变性和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名词解释简答题目

军事理论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6个)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相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动员: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
军队和国防等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概括。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实践验证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略:即军事战略,是指筹划和知道战争全局的方略。
战略环境: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其安全及筹划、知道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主要包括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地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及基本态势。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影响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
包括与相邻国家矛盾冲突、边界纠纷,军事渗透、颠覆甚至入侵等情况。
他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是制定国防战略的依据。
军事高技术:主要用于军事方面的,对提高军队战斗力,满足国防现代化需要,强化国防实力,起重大作用的那一部分高技术。
具体说,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精确制导技术:以各种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为基础,采用目标识别跟踪、相关跟踪等新方法,控制和引导武器精确命中目标的技术。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考试方式: : …………………………………………密…………………………封……………………………………线…………………………………太原理工大学适用专业: 题 得 号 分 一 二 三 考试日期: 四 五 六 时间: 七试卷分钟 共 八 九 页 总 分学号(密封线外不要写姓名、学号、班级、密封线内不准答题,违者按零分计)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 质量保证 2.扁塌效应 3.卡曼旋涡 4. 搅拌功率 5.应力腐蚀 1.质量保证—设备在设计、制造、操作及退役漫长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所采用的有计划、 系统的措施。
2.扁塌效应—筒体无加强时,在周向弯矩的作用下,导致支座处圆筒的上半部发生变形而成 为无效截面,这种现象称为扁塌效应。
3.卡曼旋涡—当风以一定速度绕流圆柱体时,在圆柱体两侧的背风面交替产生旋转方向相反 的旋涡,然后脱离并形成旋涡尾流的现象称为卡曼旋涡。
4.搅拌功率—指搅拌器以一定转速进行搅拌时,对液体做功并使之发生流动所需的功率。
(或 指供给反应器内液体运动的能量) 5.应力腐蚀—金属材料在拉伸应力和特定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下引起的断裂。
系 专业班级姓名二、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30 分)1.搅拌器的电机应根据 功率 、 转速 、 工作环境 来选型。
氯离子 含量。
2.奥氏体不锈钢制容器进行水压试验时,应控制水的 3.求解回转壳薄膜应力的两个基本方程是: ⑴名称是 拉普拉斯方程 ⑵名称是 区域平衡方程 4.壳体环焊缝属 B 接管与壳体间焊缝属学院,公式是 σ ϕ R1 + σ θ R2 = − p z t ,公式是 F = 2πrσ ϕ t sin ϕ A 类焊缝,类焊缝,球形封头与筒体间环焊缝属 D 类焊缝。
第 1 页 共 8 页5.压力容器用钢,机械性能指标要求有 6.平板设计公式 S=Dc Kp c([σ ] ϕ )t、、、、。
, 是基于 薄板小挠度 结构特征系数 , 有关。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2004年7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1.民法2.民事法律事实3.民事法律行为4.诉讼时效5.宣告失踪6.按份共有二、填空(每空1分,共23分)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
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等价有偿、——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和——。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停止——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形式,也可以用——形式。
法律规定用————————的,应当用——·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
10.公有财产的分割方式有——、——、——·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不给分)1.如果公民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申请宣告其失踪的法定期间应自( )起计算。
A.失踪人最后离开住所之日 B.失踪人最后离开居所之日C.公民音讯消失之次日 D.战争结束之日2.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有权依法转让自己名称的社会组织是( )。
A.企业法人 B.国家机关法人C.事业单位法人 D.社会团体法人3.某纺织厂的法定代表人是该厂的( )。
A.党委书记 B.厂长C.工会主席 D.副厂长4.某甲将一台彩电赠给某乙,该项民事法律行为属于( )。
A.诺成性法律行为 B.要式法律行为C.单务法律行为 D.单方法律行为5.根据物权法原理,下列行为中属于财产所有权继受取得的根据是( )。
A.没收 B,买卖合同C.赠与 D。
取得孳息6.下列物中,属于有价证券的是( )。
A.股票 B,支票C.本票 D.发货票7.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在处理相邻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有( )。
名词解释题——精选推荐

一、名词解释题1、微观市场营销2、营销市场3、需要4、惠顾动机5、产业市场6、营销环境7、市场细分8、市场调查9、市场预测10、营销战略11、营销渠道12、产品组合13、品牌14、营销谈判15、广告16、年度营销计划控制二、单项选择题1、“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一种()观念。
A、生产B、产品C、推销D、社会营销2、生产观念强调的是()。
A、以量取胜B、以廉取胜C、以质取胜D、以形象取胜3、()动机是以注重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为主要特征的。
A、求实B、求名C、求新D、求美4、()型购买行为发生在购买差异性不大的产品的场合。
A、复杂B、多变C、习惯D、和谐5、改变消费者对竞争品牌的信念,这是()定位。
A、实际的重新B、心理的重新C、竞争性反D、二次6、下列组织中,()不是营销中介单位。
A、中间商B、供应商C、银行D、保险公司7、能满足同一需要的各种产品的生产者互为()竞争者。
A、愿望B、平行C、产品形式D、品牌8、当家庭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随着收入增长,思格尔系数将()。
A、下降B、增大C、不变D、上下波动9、企业决定生产各种产品,但只向某一顾客群供应,这是()。
A、产品/市场集中化B、产品专业化C、市场专业化D、有选择专业化10、按照人口的具体变量细分市场的方法就是()细分。
A、地理B、行为C、心理D、人口11、处于()的产品,可采用无差异性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A、成长期B、衰退期C、导入期D、成熟期12、()调查是为了解市场中出现的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进行的专题调查。
A、探测性B、描述性C、因果性D、预测性13、以现有产品开发新市场,这是()战略。
A、一体化B、市场渗透C、市场开发D、产品开发14、利用原有市场,采用不同技术开发新产品,这是()战略。
A、产品开发B、同心多元化C、综合多元化D、水平多元化15、产业用品渠道一般不包括()A、批发商B、代理商C、制造商D、零售商16、产品价格低,其营销渠道就应()。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词解释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词解释练习这篇文档为您提供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词解释练,旨在帮助您巩固对名词的理解和运用。
以下是一些练题目及其解释,请您认真阅读并完成练题。
1. 名词是指用来代表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请举出五个具体的名词并用简单的句子解释其意义。
答案示例:- 学生:指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人。
- 桌子:用来放置物品或用于用餐的家具。
- 苹果:一种常见的水果,外皮光滑,多汁并具有甜味。
- 医生:从事医疗工作的专业人员。
- 家庭: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基本社会单位。
2. 请解释以下名词的意义:窗户、花园、电脑、书架、音乐。
答案示例:- 窗户:用来通透室内外的建筑构件,供采光和换气使用。
- 花园:种植花草树木的园地,供人们休闲和观赏。
- 电脑:一种用来处理数据和进行计算的电子设备。
- 书架:用来摆放书籍的家具,方便存放和阅读。
- 音乐:通过声音和节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3. 名词可以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
请列举五个具体名词和五个抽象名词,并简单解释其意义。
答案示例:具体名词:- 桌子:用来放置物品或用于用餐的家具。
- 花:开在植物上的有颜色的结构。
- 篮球:一种用手或身体抛掷和运动的球类运动项目。
- 学校:供学生研究的教育机构。
- 鸟:羽毛动物类别中的一种。
抽象名词:- 幸福:内心感到满足和快乐的状态。
- 知识:通过研究和经验获取的事实和信息。
- 自由:不受限制或束缚的状态。
- 爱:一种对他人或事物的深情。
- 友谊:友好和亲近的关系。
这些练题旨在帮助您巩固对名词的理解和运用,请认真完成并检查答案,以加深对名词的掌握。
祝您研究顺利!。
名词解释100题

名词解释100题名词解释100题1. 高渗性脱水:又叫原发性脱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大于150mmol/L,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2. 低渗性缺水3.代谢性酸中毒4.灭菌: 要求无论何种与手术区接触的器械物品,都必须预先采用物理等方法消灭其上附着的细菌。
5.急症手术:指病情危急,需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作好准备实施手术,如脾破裂。
6.根治手术:是就恶性肿瘤手术方法而言,根治手术是指切除恶性肿瘤及其邻近组织,加区域淋巴结清扫等。
7.感染手术: 如脓肿切开引流术。
8.择期手术: 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手术迟早,不致影响治疗效果,容许术前充分准备,达到一定的标准条件,再选择最有利的时机施行手术。
9.局部浸润麻醉:在手术切口及其周围组织分层注射局麻药,使局部神经末梢受阻滞,称局部浸润麻醉。
10.椎管内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
1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将局麻药注入蛛网漠下腔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又称腰麻。
12.麻醉平面:椎管内麻醉,感觉神经被阻滞后,可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其上、下界限称为麻醉平面。
13.复合麻醉:指同时或先后应用几种麻醉药或采用多种麻醉方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以增强麻醉效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良好恢复的麻醉方法。
14.等渗性脱水: 水钠丢失情况大致相等,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15. 低血容量休克16.呼吸性硷中毒: 细胞外液中原发于HCO3-减少者称呼吸硷中毒。
17.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全身微循环障碍,组织和器官氧合血液灌注不足,进而引起代谢障碍,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害等一系列全身反应的病理综合征。
18.有效循环血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取决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适宜的周围血管张力。
19.中心静脉压: 是指右心房及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主要反映回心血量及右心射血能力,正常值5-10cmH2O。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宏观营销环境:对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的研究,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科技环境、法律环境六个方面。
2.市场信息:市场信息是一种特定的信息,是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各种要素发展变化和特征的真实反映,是反映它们的实际状况、特征、相关关系的各种消息、资料、数据、情报等的统称。
3•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指导思想,重点考虑消费者需要什么,吧发现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企业营销活动的核心4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定义:是指企业为达成自身的目标,辩别、分析、选择和发展市场营销机会,规划、执行和控制企业营销活动的全过程。
包含:(1)分析企业市场机会(2)研究与选择目标市场(3)制定战略性市场营销规划(4 )规划与执行市场营销策略(5)实施与控制市场营销活动5.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购买行为指消费者为满足个人或家庭生活需要而发生的购买商品的决策和行动过程。
6.直接是渠道:是指生产者把产品直接出售给消费者或使用者,不经过任何形式的商业中间环节转手的渠道结构。
在产业市场分销中占主导地位。
7.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一项组织功能,是一系列创造、交流和传递价值给顾客并通过满足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来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的过程•8.市场营销组合:主要包含4p ,具体如下:①产品策略②价格策略③渠道策略④促销策略9.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是由人、机器和程序组成的,为营销决策者收集、挑选、分析、评估和分配其所需要的、及时的和准确的信息综合系统。
10.分销渠道:分销渠道通常指产品流通渠道,也称“配销通路”“分配路线”或“分配渠道”,即产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的过程中所经的通道。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理解,市场是指()。
A.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B.买卖之间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C.以商品交换为内容的经济联系形式D.某种商品需求的总和2.市场营销的核心是()。
教育学名词解释48题

名词解释1。
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2。
程序化训练模式: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解题技能、阅读技能、记忆技能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过程3。
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4。
心理断乳期:指十三四岁至十六七岁的少年期,在这个阶段,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对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而惊慌失措,有些心理学家就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5。
道德教育论:该观念认为道德教育旨在促进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
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6。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7。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8。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别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它教材的依据9。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10。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当认知结构中已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些观念原有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变产生上位学习11。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12。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13。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
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14。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的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有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15。
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3、动机:是发动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推动力4、成就动机:人们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取得较好成绩的内部驱力。
5、兴趣:是在探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6、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
7、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俩个基本特征。
8、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9、绝对感受阈限:就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0、差别感觉阈限:指刚刚能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11、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12、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它与幻觉不同,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13、记忆: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14、短时记忆:信息在头脑中保持只有1分钟左右的记忆,一般15-30秒,甚至更短。
15、遗忘: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或重现的现象。
16、思维:是以感觉知觉为基础、以已经具有的知识为中介的高级复杂的认知心理活动。
17、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18、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
19、情调:即伴随着感觉而产生的情感。
20、情操:即人对有一定文化价值的东西所怀有的复杂情感。
21、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且具有渲染性的情绪。
22、人格:是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历年考题(名词解释篇)

历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基准(环境管理学):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等)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同一污染物在不同的环境要素中或对不同的保护对象有不同的基准值。
2.城市生态系统(生态学):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结构,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的特殊人工生态系统。
3.灰霾(大气学):也称为霾。
空气中大量的灰尘,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微小粒子使大气混浊,导致能见度恶化,当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空气普遍混浊现象称为霾。
4.残留期(土壤):污染物在通过环境的自净作用,在环境中的含量减少75%所需的时间。
5.环境激素(基本概念):环境激素是一类能干扰生物和人体正常内分泌功能的外来化学物质,它破坏生物体正常的自身稳定性及调节发育过程中激素的产生,释放,代谢等作用。
其大多具有雌激素的效应,又称为“环境雌激素”。
6.水体富营养化(水环境):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引起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水质恶化,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7.等效声级(环境评价/声环境):即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主要用于评价非稳态声级。
8.暴露评价(环境评价):暴露评价是对人群暴露于环境介质中有害因子的强度,频率和时间进行测量,估算和预测的过程,是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的定量依据,包括暴露人群的特征鉴定和被评物质的浓度与分布的确定。
9.环境承载力(环境管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即指在某一个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阀值。
10.光化学烟雾(大气):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反应生成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高活性自由基等二次污染物。
五、名词解释:(共236题)

五、名词解释:(共236题)绪论1、生物化学:(研究生命活动现象的化学本质的一门学科。
)2、静态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组成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学科。
)3、动态生物化学:(研究生命物质的分解和合成代谢及能量代谢的学科。
)4、生物分子:(生物体的基本化学组分中蛋白质、核酸和糖是生物体内特有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常被称为生物分子。
)5、分配系数:(在层析技术中,分配系数是指物质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与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即Kd=固定相中的浓度Cs/流动相中的浓度Cm。
Kd越大时,表示溶质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即层析移动速度越小。
层析时流动相不断流经固定相,即是反复分配过程,可使分配系数只有很小差别的物质得到完全分离。
)6、梯度洗脱:(在层析的洗脱过程中,线性地或非线性地改变(如逐步增大或减小)洗脱液的pH或离子浓度,使洗脱能力不断增强,以提高分离效率。
)7、Rf值:(在纸层析或薄层层析时,溶质随溶剂的移行距离与溶质的性质有关,其比值称为Rf值,Rf =溶质移行距离/溶剂移行距离=原点到层析点中心距离/原点到溶剂前缘距离。
Rf值可以反映溶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各种物质的Rf为一常数,故可有用作定性的手段。
)8、亲和层析:(又称功能层析或选择层析,是分离纯化生物高分子的有效方法。
大多数这类化合物具有能与其相对应的专一性分子发生可逆结合的特性,如酶与底物或辅酶与竞争性抑制剂。
通常以某些次级键相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解离。
其它如抗层与抗体、激素与受体、RNA与其互补的DNA等也有类似特性,这种可逆结合的能力称为亲和力。
将能够可逆结合的物质(配体)结合到某种固相支持物(载体)上,即形成具有很高专一性的吸附剂,用它装柱,可以从样品中专一地吸附所需分离的生物大分子而去掉其他不需要组分,再以适当缓冲液洗脱即达到分离纯化目的。
)9、等电聚丝电泳:(利用一种两性电解质载体,使其在电场中从阳极到阴极形成一定范围的PH梯底,以之分离133具有两性电解质样品如蛋白质时,不同的蛋白质泳行到与其等电点相当的PH位置即不再移动,此过程为等电聚丝。
(完整版)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

(完整版)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1.《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全篇按《风》、《雅》、《颂》三类编辑。
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对后世影响深远。
2.《楚辞》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
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等人辞赋共十六篇。
后增入《九思》,成十七篇。
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
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3.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
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
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4.《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回,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红楼梦》对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的腐朽等社会现实及道德观念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名词解释(最终版题目汇总)

病生---名词解释1.健康:2.亚健康:3.疾病:4.脑死亡:脱水(各型):5.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钾血症:6.高渗性脱水\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等渗性脱水:7.水肿(包括显隐性):显性水肿:8.隐形水肿:9.水中毒:10.积水:11.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12.代酸:代碱:呼酸:呼碱:13.阴离子间隙(AG):14.反常型酸性尿:15.缺氧(包括四型):乏氧性缺氧(低张性):血液性缺氧(等张性低氧血症):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16.发绀:17.肠源性发绀:18.发热:19.过热:20.发热激活物:21.内生致热源:在22.热限:23.应激:。
24.应激源:25.热休克蛋白\HSP,heat shock protein:26.急性期反应蛋白:27.应激性溃疡:28.心身疾病:29.细胞凋亡:30.凋亡小体:31.凋亡蛋白酶(caspase):32.细胞信号转导:33.缺血再灌注损伤:34.钙超载:35.自由基:36.氧自由基:37.活性氧:38.休克:39.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40.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41.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42.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43.心律失常:44.心肌顿抑:45.心功能不全:46.呼吸衰竭(Ⅰ、Ⅱ型):4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8.静脉血掺杂:49.死腔样通气:50.肺性脑病:51.功能性分流:52.解剖分流:53.肝性脑病:54.肝肾综合征:55.假神经递质:56.急性肾功能不全:57.慢性肾功能不全:58.肾性贫血:59.肾性高血压:60.肾性骨营养不良:61.尿毒症:62.意识障碍:63.疼痛:64.AD(Alzheimer disease)\阿尔次海默病:65.限制性通气不足:66.阻塞性通气不足:67.心力衰竭:68.心脏前负荷:69.氨中毒:70.休克肺:71.少尿:72.无尿:73.受体减敏:74.意识障碍:75 细胞信号转导:。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题库(附答案)

1.整体观念:答案: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整体观念又叫统—整体观,即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酌整体,人与自然界存在着统一性的思想。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2.百骸:答案:骸,泛指骨骼。
百骸,指全身骨骼。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3.九窍:答案:指头部七窍(眼二、鼻二、耳二、口)及前后二阴。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4.人气:答案:指人体的阳气。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45.证:答案: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46.辨证论治:答案: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57.同病异治:答案:指同一疾病,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亦异。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8.异病同治:答案: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9.异法方宜:答案:同一种疾病,由于方域、季节、气候、生活、环境、职业、体质等不同,治法就应有所区别。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9.阴阳:答案: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10.阴损及阳:答案:由于阴阳是互根的.当阴精亏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累及阳气,使阳气生化无源,出现阴阳两虚纳病变。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211.阳损及阴:答案::由于阴阳是互根的,当阳气虚报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累及阴精化生不足,出现阴阳两虚的病变。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212.阴阳互损:答案: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13.阴平阳秘:答案:即阴阳平秘。
平,饱满之意;秘。
即秘密、潜藏之意;阴平阳秘,即阴阳充盛,相互潜藏,阶不外亢。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微生物学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外文的要先翻译再解释〕Strain芽孢萌发Eukaryotes发酵生物降解转导共生固氮作用启动子Eutrophication噬菌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原核微生物核糖体类型为_______,而真核微生物核糖体类型为_______。
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是_____和_______。
侵染寄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________。
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等,其中_____方法保藏菌种的时间最长久。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引起培养基pH值改变的原因主要有_____和_____。
根据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将细菌的生长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时期,作为研究材料应取_____时期细菌最适宜。
微生物突变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9._____是指存在于细胞或病毒中的所有基因。
细菌一般情况下是有_____套基因;真核微生物通常是有_____套基因。
在真菌和藻类植物中都发现有病毒存在,这些病毒分别称为_____和_____。
是_____的简称,它主要由_____,_____和_____三个根本反响组成。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等。
双名法命名是指种的学名由_____和_____加词两局部组合而成。
细菌的转座因子有_____,_____和_____三种类型。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何为抗体?简述免疫球蛋白的根本结构。
rRNA被认为是一把好的谱系分析“分子尺〞,其主要依据是什么?微生物在自然界氮素循环中起着哪些作用?微生物的多样性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基因突变的特点有哪些?四、论述题〔共50分〕论述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10分〕表达烈性噬菌体侵染寄主的过程。
名词解释简答题目

一、名词解释(16个)
国防、国防动员、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战略、战略环境、国际战略格局、周边安全环境、军事高技术、精确制导技术、隐身技术、电子对抗、航天技术、信息化战争、战争形态、新概念武器、
二、简答
1、国防的基本类型
2、国防的特征
3、国防历史的启示
4、国防法规的特性
5、国防建设成就
6、国防建设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7、国防教育的内容
8、现代战争动员的主要特点
9、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10、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11、江泽民国防和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12、胡锦涛国防和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13、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14、习近平提出的总体安全观
15、军事高技术的特点
16、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17、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趋势
18、电子对抗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
19、新概念武器主要有哪些
20、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
21、新军事变革的重要影响
22、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23、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
三、论述
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2、如何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军事思想
3、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如何加强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
5、如何加强普通高校中的国防教育工作
考试题型
1、单选
2、判断
3、名词解释
4、简答
5、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题:1、黄远生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写新闻通讯风长,曾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大量揭露军阀政府黑暗统治的通讯,大受读者欢迎,黄远生的政治态度反对国民党,支持进步党对袁世凯抱幻想,1915年被人认作帝党刺杀于旧金山。
提出新闻记者应该“四能”(能想、能听、能跑、能写)并身体力行。
2、于右任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报刊活动家。
1907年在上海创办同盟会第一家大型日报“神州日报”1909年至1910年在上海相继创办“民吁日报”、“民吁主报”。
他创办的报纸在揭露贪官污吏,揭露帝国主义侵华阴谋和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3、章太炎和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和报亓政治家,早年担任《时务报》、《经世报》等报刊的编辑和主笔。
1903年在“苏报案”中名声大噪。
1906年后主编《民报》成为“以文章排满的骁将”。
晚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
4、梁发第一个参加近代化中文报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国人。
基督教徒宣传基督教,1815年参加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出版编辑工作,著有《救世撮要解略》、《劝世良言》、《圣课时》等,其中《劝世良言》对洪秀全有很大影响。
5、王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参加过《六合众谈》编辑工作,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循环日报》、撰写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主要著作有《遁叟谰言》、《弓叟园文录》、《园文录外编》等。
6、梁启超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
1895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鼓吹保皇立宪。
7、邹韬奋1922年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5年11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年6月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1938年7月担任《全民抗战》主编,他是一名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著名的新闻记者。
8、陈独秀1903年8月参加编辑由章士钊创办的《国民明报》,1904年又和别人合办《安徽俗话报》,1914年在日本3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后改编成《新青年》,1918年12月22日又和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1930年又主办了托物派刊物《无产者》,后又创办了《火花》、《热潮》两个刊物。
9、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933年为此平的《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撰稿,后来成为《大公报》旅行记者撰稿人,曾任《新华日报》社长总编辑,主要著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10、马礼逊第一家近代化中文报刊创办人,英国基督教(新教)派遣到中国来的第一位传教士,1815年在士米怜的协助下,在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曾担任在广州出版的英文《广州纪录报》、中国丛报》等报刊主笔,曾编有《华英字典》、《中文法程》等书,在沟通中英文化方面有一定的贡献。
11、郑贯公清末杰出的革命报刊活动家,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1901年终孙中山介绍任《中国日报》记者,1903年与人合创《世界公益报》于香港,后又创办了《广东日报》、《有所谓报》、表面对国家兴之采取无所谓态度,实际采用文艺形式宣传民主革命。
12、徐宝璜民初著名新闻系学家和教育家,1916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1918年开办新闻班,由徐宝璜、邵飘萍担任导师,并担任过平民大学新闻系主任,所著的《新闻学纲要》是我国最早新闻学著作之一,当时的新闻界称他为“新闻学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13、苏报案1903年《苏报》聘请章士钊为笔,接连发表,章太炎等人,鼓吹民主革命,抨击帝制的文章,清朝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当局查封报馆,逮捕章太炎等8人。
经过租界审判,章太炎、邹容2人被判监禁,其余释放,《苏报》永远停刊。
章邹2人利用法庭宣传革命思想,清政府则在这场审判中丢尽了脸,想要杀害章邹的阴谋未得逞。
14、癸丑报灾1913年(癸丑年),袁世凯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派人刺杀宁教仁,解散国民党,镇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
与此同时,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纸和其他反袁报纸进行摧残,大批报馆被查封,大批报人被杀害。
到1913年底,全国报纸由年初的五百多家减少到一百三十多家,史称“癸丑报灾”。
15、早期《大公报》1902年创办于天津,创办人英华。
早期《大公报》的主要政治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
早期《大公报》以“敢言”报风严肃和“替劳苦大众说话”而风重于时。
16、中央通讯社中国国民党主办的通讯社,1924年4月1日在广州创办。
1927年随北代军迁往汉口。
1928年迁往南京。
1949年迁往台湾至今。
17、新华日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
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出版。
同年10月25日迁往重庆。
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封闭。
主编潘梓年。
18、四大副刊北京的《晨报》副刊(第七版)晨报副镌。
北京的《京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上海的《时务新报》副刊《学灯》。
19、新华通讯社我国的国家通讯社。
它的前身是红色中化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金创办。
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
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
2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我国的国家广播电台。
它的前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创办。
1949年12月5日,由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央人了广播电台。
21、中央日报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6年在广筹办。
1927年2月至汉口发行。
1928年出版上海《中央日报》,1929年出版南京《中央日报》,1949年迁台湾至今出版。
22、红色中华通讯社中国共产党的机关通讯。
1931上11月7日在江本瑞金创办。
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
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
23、万国公报1869年9月创刊于上海,由林乐知和李提摩创办主编,主要内容原为宗教,后增加政治性内容,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教会报刊。
24、申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由美查创办,创刊时聘请中国人主笔,标榜要为中国兴利除弊,对清末基层官吏有所揭露,政治上持亲英立场,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大的中文日报。
25、时务报1896年创办人梁启超,以宣传维新思想的变法主张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为其宗旨,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
26、循环日报1874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创办人和第一主编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
27、中国日报1900年1月创刊于香港,是兴中会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早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的革命报纸,主办人陈少白。
28、民报孙中山亲自主持创办的同盟会最重要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为大型政论型月刊,以“三民主义”为其宣传中心,前身是留日学生创办的《二十世纪支那》,主编胡汉民、章太炎。
29、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主编陈独秀,1916年更名为《新青年》,1918年迁到北京,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合办,1919年又随陈独秀迁到上海,1920年5月改组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休刊,1923年在广州复刊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报,后来又由瞿秋白主编。
30、每周评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于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是一份政治性很强的报刊,第25期前,由陈独秀和李大钊主编,第26期起由胡适主编,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重要的报刊之一。
31、向导周报中国共产党第一中央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主编先是蔡和森,后是瞿秋白,始终把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放在首要地位,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报纸。
32、政治周刊1925年12月5日创办于广州,先后由毛泽东和沈雁冰任主编,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的机关报,是宣传反军阀和揭露国民党右派,团结左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思武器发挥了极大作用。
问答题:1、对兴中会时期的革命报刊应如何评价?答:有三大贡献:1、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议论上的准备。
2、对当时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作了初步批判,使一些原来支持保皇派的人转而支持革命派。
3、宣传了资产阶级的论理道德观念,批判了“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也有三个缺点:1、缺乏统一指挥,各唱各的调。
2、过分强调了汉满民族间的矛盾,不利于民族团结。
3、宣传内容没有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脱离了劳动群众。
2、为什么说我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答:1、根据是:A、唐人孙樵的《经纬集》中有“读形杂报”的记载。
B、英国伦敦图书收有我国唐代手抄报《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实物。
2、唐代具务了产生报纸的客观条件:A、唐代的藩镇割据局面使各个地方势力迫切需要了解朝廷的动态,(唐代已经具备了发行报纸的物质条件。
B、由于实行科举制度,知识分子关心仕途信息。
3、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何贡献?答:1、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掀起了中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迫使光绪皇帝下诏书允许和鼓励民间办报。
2、开政治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业和报人的社会地位,以后政治家办报成了我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3、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4、陈独秀在编辑新青年的过程中有何贡献?答:1、制定办刊的方针。
2、提出了开展思想斗争的原则。
3、组织写作者队伍。
4、既当主编又当记者,勤奋写作。
5、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是怎样发展而来的?答:1、1946年5月15日在邯郸创刊,当时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
2、1948年6月15日与《晋察冀日报》合并成为《华北局机关报》。
3、1949年3月15日移至北平出版。
4、1949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一直至今天。
6、瞿秋白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贡献?答:1、五四时期,他创办了《新社会》旬刊。
2、1920年,以特派员的身份赴苏俄采访,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道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实况,并写下《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报衙文学作品。
3、1923年回国后,主编《向导》、《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
4、1925年主编《热血日报》。
5、1927年主编《布尔塞维克》周刊。
6、1931年到1932年参加并指导中国新闻学研究会的活动和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的筹备工作。
7、1932年担任中国工农通讯社的领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