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词系列一)5.“所”“为”的用法(含解析)

合集下载

虚词所为焉也

虚词所为焉也

虚词-所为焉也所1.用作助词。

(一)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指南录>后序》)(二)"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如: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指南录>后序》)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闻耳。

(《信陵君窃符救赵》)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指南录>后序》)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3.复音虚词"所以"。

"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

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表示原因的,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为1.动词:(1)做。

谁为大五为此计者。

(《鸿门宴》)"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文言虚词“为”的用法25例

文言虚词“为”的用法25例

文言虚词“为”的用法25例文言文虚词:①为(wéi),动词;②为(wèi),介词1、陶渊明《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wéi) (作为)业此人一一为((wèi)介词;向;对)具言所闻(译: 渔人一件件地给他们详细讲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此中人语云:“不足为((wèi)介词;向;对)外人道也”2、魏学洢《核舟记》“为(wéi) (动词;做;这里指雕刻)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动,(wéi)是)东坡”“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畜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wéi)动;做,这里雕刻)“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wéi)动;做,这里指雕刻)”“中轩敞者为((wéi)是)舵”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动词(wéi)表判断)公,选贤举能,人言修睦……为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wèi)介词,为了)己”4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念无与为(动;做)乐者”5、《童趣》沈复昂首观之,项为(wèi)(介词,因为)之强(jiànɡ)果如鹤唳云端,为(wèi)(介词,因为)之怡然称快以(介)丛草为(wéi)(动词)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以……为:把……当作)舌一吐而二中尽为(wèi)为(介词,被)所吞6、《论语》十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wèi)为(介,给、替)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wéi)(动词,担任,当)师矣。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wéi)为(动词,是、表判断)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曾子曰:“·……仁以为(wéi) (把……看作、当成、当作)为己任……不亦重乎?……”7、《山市》蒲松龄:“始悟为(wéi)为(动,是、表判断)山市”8、《塞翁失马》:“此何遽不为(wéi)为(动,是、表判断)福乎?”9、《龟虽寿》:“螣蛇乘雾,终为(wéi)为(动,成、成为)土灰。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所“和“为”的用法及练习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所“和“为”的用法及练习课件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人 感激我吗?
(一)【为】--用作介词。
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作“因为”“由于
”。 ①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飞鸟听了由于它回翔盘旋,壮士听了感动得流下眼泪.
(一)【为】--用作介词。
6.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
高中语文
18个文言虚词 用法及练习
文言虚词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乎者也 因为所以
何则而与焉 于其乃且若
• 注意:不能机械地套用十八个文言虚词通过前
后语境进行辨析
龙哥出品
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 因、于、与、则、者、之
八、【所】
(一)用作助词。 (二)用作名词。 (三)固定搭配。 (四)其它意思。
(三)【所】--固定搭配。
4.【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
“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治理国家的一国之君不要使自己被积威所胁迫啊!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现在如果不赶快去,恐怕被曹操抢先占了荆州。
(四)【所】--其他意思。
(三)【为】--用作动词。[wéi]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这是将已亡的秦朝的作为延续罢了。我私意认为大 王不采取这种做法好。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
解释各句中“为”的意义以及用法。
1.君家妇难为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________《鸿门宴》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________ 《六国论》

高中语文 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词系列一)5_ “所”“为”的用法(含解析)1

高中语文 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词系列一)5_ “所”“为”的用法(含解析)1

“所”“为”的用法【题文】文言虚词是区别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

同一篇文言文中会出现许多同字却不同用法和意义的虚词。

明辨了虚词的用法含义可帮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大意。

“所”“为”是文言文中经常会用到的虚词,那么“所”“为”的用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和提高警惕的地方呢?一、“所”字的用法(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②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陈情表》)注:“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信陵君窃符救赵》)(三)固定格式“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三)复音虚词1.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2)表示原因。

相当于“……的原因(缘故)”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2.所谓:所说的。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3.所在:到处;所在之处,处所。

①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促织》)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二、“为”字的用法(一)动词,读wéi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设计)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做)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显示)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担任)如今人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是)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语曰:“孰为汝多知乎?”(认为)(二)介词,一般读wèi。

文言文虚词为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为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为的用法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文言文虚词为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虚词为的用法,欢迎阅读文言文虚词为作为语气词的用法(1) 用于句尾,表示反诘、疑问,多与“何”相配合使用。

如:何乐而不为(2)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予无所用天下为。

——《庄子》何命焉为。

——《墨子·公输》文言文虚词为作为助词的用法(1) 的,之 [of]——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后汉书》(2) 宾语前置的标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孟子》(3) 附于单音形容词后,表示程度、范围的加深或扩大。

如:大为高兴;广为宣传。

(4) 附于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意。

如:广为流传;更为重要。

文言文虚词为作为连词的用法(1) 和 [and]——表示并列关系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

——《孟子·公孙丑下》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

——《战国策》(2) 则,就 [then]——表示承接关系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3) 如,若 [if]——表示假设关系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

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

——《史记》(4) 或,抑 [or]——表示选择关系助教顾良戏之曰:“汝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 妥应声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北史·何妥传》《太誓》之注不解“五至”,…不知为一日五来,为当异日也。

”——《诗·周颂·思文》疏不审先生梁朝出仕,为复隐居?——《太平广记》(5) 又如:为复(还是,抑或);为是(抑或;还是);为当(抑或;还是)。

文言文虚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1) 被 [by]——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不为酒困。

——《论语·子罕》为乡里所患。

——《世说新语·自新》为予群从所得。

虚词“为”字的用法总结

虚词“为”字的用法总结
“ 为 ” 字 的 用 法
为,读音一:wéi (1)动词
1 2
引申为“治理” “管理”
成为,变成 以为,认为
3
4
当作,作为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 )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积久而来的 威势所胁迫! ②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 传》 . ——两人终于和好, ( )誓同生死的朋友。 ③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 ——我私下( )您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啊! ④作为,当作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然后凭着华山( )城墙,就着黄河( ) 护城河。
(2)介词
表示被动语气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自己死在他人的手里,被天下人耻笑,为 什么呢?
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译为“被” 若属诘的用 法:“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还告辞干什么呢?
读音二:wèi
①替,给 为击破沛公军 ——替我击破沛 公的军队 ②因为,为了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 之。
——先前 (有人为 了大义)宁肯死也不 愿接受(一箪食一豆 羹),现在为了宫室 的华丽而接受了(不 合礼仪的高位厚禄)
当堂小测 请说出下列“为”的意思 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 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谢 谢 大 家

高三语文文言虚词"为"的用法分析

高三语文文言虚词"为"的用法分析

高三语文文言虚词"为"的用法分析文言文是广大高中生的心头一大诟病,很多时候虚词实词用法分不清。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文言虚词"为"的用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语文文言虚词"为"的用法一:用作动词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过秦论》)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⑤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孔雀东南飞》)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⑦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

(《廉颇蔺相如列传》)⑧因为(创作)长句。

(《琵琶行》)⑨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

(《过秦论》)⑩为(治理)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

(《孔雀东南飞》)③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三语文文言虚词"为"的用法二:用作介词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

(《鸿门宴》)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促织》)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⑤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荆轲刺秦王》) ⑥为(治理)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⑦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译文:瘦弱的士兵被人马践踏,陷在泥泞中,死的人很多。

2.介绍原因或目的。

译为“为了”、“由于”、“因为”。

语文文言文常用虚词所的用法分析

语文文言文常用虚词所的用法分析

语文文言文常用虚词所的用法分析一、用作助词1所字经常用在动词、动宾词组或形容词之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有指代作用。

一般充当主语或宾语。

相当于的(人、事、地方),或所的(人、事、地方)。

例如:(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这个(打渔)人一件一件地为(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了自己听到的事。

(2)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衣物食品这类安身的东西。

2.所用在动词前,后面再加上者构成所者格式,译法与不加者同。

例如:(1)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刻舟求剑》)船停下来了,就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2)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

(《冯婉贞》)傍晚的时候,所杀死的敌人大约百十来人。

3.所用在介词以,从、为、由等之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一般可充当主语、宾语或判断句的谓语,可分别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人物、处所、原因以及方式方法等等。

相当于的人、的地方、用方法和的原因。

例如:(1)是吾剑之所从坠。

(<<刻舟求剑))这儿(是)我的剑掉入水中的地方。

句中的所从,即从所,表处所。

(2)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二章)(上天)用种种行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句中的所为,即所做的事情,表动作行为。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和尽忠陛下的职责。

句中的`所以,即以所,表凭借。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的原因。

句中的所以,即以所,表原因。

4.所与介词为配合,组成为。

..。

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所不译,为可译作被。

例如: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活板》)毕升死后,他的那些印模被我的弟侄们得到了,至今还(一直)保存着。

5.所常与有、无、何结合,组成有所、无所、何所的格式,相当于有什么、无什么、所什么。

例如:(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口技》)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种没有的。

虚词“为”用法例析

虚词“为”用法例析

虚词“为”用法例析虚词“为”用法例析石门海峰虚词“为”用法例析“为”这个词在文言中词义多变,用法也较多。

可以作动词,可以作介词,还可以作句末语气词。

因语义不同,读音也随之有变。

下面分类举例分析如下:一、作一般动词,读作“wi”。

作动词时,因语境不同,有各种译法。

例如:1、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刺秦王》译为“做”)2、乃为装遣荆轲。

(同上,译为“置办”)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烛之武退秦师》译为“给予”)4、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译为“认为”)二、作表判断的动词,读作“wi”。

“为”可以在判断句中表判断。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例如: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译为“是”)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译为“是”)3、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是”)4、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陈情表》译为“是”)三、作一般介词,读作“wi”。

“为”在文言中常作介词,后边可带宾语,译为“替”,有时也译为“给”“在”“因为”等。

例如:1、臣为韩王送沛公。

(《鸿门宴》译为“替”)2、为武置酒设乐。

(《苏武传》译为“给”)3、不忍为之下。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在”)如果在疑问句中,介词“为”的宾语常常提前。

如:1、何为其然也?(《赤壁赋》“何为”即“为何”,译为“为什么”)2、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传》“谁为”即“为谁”,译为“为了谁”)有时“为”后省略宾语。

译文时需补出。

如:1、嘉为先言于秦王。

(《荆轲刺秦王》译为“替他”,)2、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译为“替我”)3、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为他”)四、作表被动的介词,读作“wi”。

“为”在句中表被动时,译为“被”。

例如: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荆轲刺秦王》)2、吾属今为之虏矣。

(《鸿门宴》)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4、既自以心为形役。

(《归去来兮辞》)有时,“为”与“所”组成“为所……”或“为……所……”结构表被动。

【10份】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词系列)

【10份】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词系列)

【10份】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词系列)目录【题文】文言虚词是区别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

同一篇文言文中会出现许多同字却不同用法和意义的虚词。

明辨了虚词的用法含义可帮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大意。

“而”是高考大纲里要求掌握的重要虚词。

那么,它有哪些重要含义和用法呢?这节微课,老师就给大家重点归纳一下“而”的含义和用法。

一、了解文言虚词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它不充当句子成分,但有语法意义和功能意义。

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

“高考大纲”里对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指《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

“在文中”指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对虚词的考查,最常见的题型是选择题,多采用比较的方式,就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而且往往选取文中例句与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例句加点的虚词对比考查;另外在翻译题中,有时也会涉及到虚词的考查。

二、分清虚实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1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

例: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第一个“为”:介词,替、给。

第二个“为”:动词,做出、制定。

三、辨明用法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

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第一个“其”,代词,指代上文的“君子”。

第二个“其”,副词,难道,加强反问语气。

四、“而”字的用法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

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词系列二):“因”“于”的用法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高三总复习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词系列二):“因”“于”的用法【题文】文言虚词是区别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

同一篇文言文中会出现许多同字却不同用法和意义的虚词。

明辨了虚词的用法含义可帮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大意。

“因”“于”是文言文中经常会用到的虚词,那么“因”“于”的用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和提高警惕的地方呢?一、“因”字的用法(一)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依照,根据。

变法者因时而化。

(《吕氏春秋察今》)2.依靠,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3.趁机,趁此。

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4.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5.因为,由于。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二)副词于是,就;因而。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名词原因,缘由,机会。

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四)动词1.根据。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五蠹》)2.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二、“于”字的用法(一)介词1.介词,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前一个“于”:从)(《劝学》)③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廉颇蔺相如列传》)④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阿旁宫赋》)2.介词,“在……方面”“从……中”。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游褒禅山记》)3.介词,由于,在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4.介词,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5.介词,被。

①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虚词为的用法

虚词为的用法

虚词为的用法虚词“为”的用法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作介词、动词、连词等不同的词类,因此在语言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介词、“为”的多种意义、短语搭配等方面详细介绍虚词“为”的用法。

一、作为介词的用法1. 表示目的、意图、原因、动力等“为”可以表示某种目的、意图、原因或动力,常和动词搭配使用,表达动作的动因或目的。

例如:- 他每天努力学习,为的是将来考上好大学。

- 她默默付出,为的是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除了与动词搭配使用外,还可以与名词搭配使用,表示出某种原因或动力。

例如:- 他的成功为了家人的幸福。

- 她的努力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2. 表示被动、主动关系“为”可以表示被动和主动的关系,常常用在较为正式、文言或书面的语境中。

例如:- 为大局着想,他主动辞去了领导职务。

- 他的言行举止都是为了全队的荣誉和利益。

3. 表示所属关系在表示所属关系的时候,“为”也常作为介词使用,表示某事或某物所属的关系。

例如:- 这些财富都是为国家和人民所属。

二、“为”的多种意义1. 代表、替代“为”在古代,还有“代表、替代”之义。

在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已经很少出现,只在某些固定词语或成语中可以见到。

例如:- 为民请命- 为虎作伥2. 表示结果、效果在某些情况下,“为”还可以表示出某种结果或效果,即“以致于”、“结果是”等意思。

例如:- 头疼为感冒的症状之一。

3. 表示对某人或某物的作用、效果等在一些短语中,“为”表示某人或某物的作用、效果等。

例如:- 这个药对头痛无效。

- 这个技能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

4. 表示事物发展的阶段、情况在古代,为还有“情况、阶段”之义。

成语“为时尚早”表明某种情况或阶段还不够成熟。

三、常见的虚词“为”的短语搭配1. 为了“为了”表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为了某种理由。

例如:- 为了家人的幸福,他毅然决定出国留学。

- 为了迎接这次盛会,城市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

2. 为何“为何”表示原因或理由。

文言虚词“为”用法简析

文言虚词“为”用法简析

文言虚词“为”用法简析导读:总的说来文言虚词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

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

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

综观近几年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因此,详细了解和掌握常见重要实词用法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详细分析了“为”作动词时的三种义项;作介词时的五种解释,每个义项均举多例详细分析。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廉颇蔺相如列传》)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过秦论》)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

(《过秦论》)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⑦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

(《廉颇蔺相如列传》)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论语》)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3、判断词,是。

①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

(《孔雀东南飞》)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廉颇蔺相如列传》)(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促织》)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鸿门宴》)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④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2、介绍原因或目的。

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词系列二)“以”的用法(含解析)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词系列二)“以”的用法(含解析)

“以”的用法【题文】文言虚词是区别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

同一篇文言文中会出现许多同字却不同用法和意义的虚词。

明辨了虚词的用法含义可帮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大意。

“以”是文言文中经常会用到的虚词,那么“以”的用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和提高警惕的地方呢?(一)介词1. 引进动作所凭借的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3.引出所处置的对象。

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4.引出动作发生的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5.表示原因。

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6.表示依据。

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二)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论》)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三)助词1. 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以:表范围)(《张衡传》)2.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四)动词1.以为、认为。

高中语文 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词系列一5 所为的用法含解析1

高中语文 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词系列一5 所为的用法含解析1

“所”“为”的用法【题文】文言虚词是区别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

同一篇文言文中会出现许多同字却不同用法和意义的虚词。

明辨了虚词的用法含义可帮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大意。

“所”“为”是文言文中经常会用到的虚词,那么“所”“为”的用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和提高警惕的地方呢?一、“所”字的用法(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②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陈情表》)注:“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信陵君窃符救赵》)(三)固定格式“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三)复音虚词1.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2)表示原因。

相当于“……的原因(缘故)”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2.所谓:所说的。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3.所在:到处;所在之处,处所。

①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促织》)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二、“为”字的用法(一)动词,读wéi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设计)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做)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显示)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担任)如今人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是)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语曰:“孰为汝多知乎?”(认为)(二)介词,一般读wèi。

虚词为的意义和用法

虚词为的意义和用法

(9)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动作、行为的时间,相当于“当”、“等到”。
彰其用心。为(10)天下除残 (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相当于
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 “给”、“替”。(11)句末语气助词,表示
(11)?
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
“为”的意义和用法总结
(一)动词 (wéi)(3、6、7)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
(2)桀亡。”此为(3)至理,当 因为圣君尧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暴君桀 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5)就 说灭 它亡,了千万。不”要这让是他真理们,被巫应当师对迷世惑人。说巫 巫所惑。巫者,以诡为(6)业, 师,拿骗人当职业,他所做的事情都是
其所为(7)皆为(8)利也。故为 为了利益。所以当他来到的时候,就用
至理,当为(4)世人言之,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对”。(5)
切勿使之为(5)巫所惑。巫
介词,与“所”构成固定结构“为…… 所……”,表被动,相当于“被”。(6)(7)
者,以诡为(6)业,其所为 动词,作为,做。(8)介词,表动作、行为
(7)皆为(8)利也。故为 的原因,相当于“为了”。(9)介词,表示
虚词“为”的用法
请大家一起读
“天行有常,不为(1)尧存,不为 (2)桀亡。”此为(3)至理,当为 (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5)巫 所惑。巫者,以诡为(6)业,其所 为(7)皆为(8)利也。故为(9) 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 为(10)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 何辞为(11)?
“天行有常,不为(1)尧存,不为译文:“上天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不会
➢2.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以为,认为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所字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所字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所字用法高中语文文言虚词所字用作名词名词,处所,地方。

①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译文:成名反复思索,莫非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③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译文: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所字用作助词1.放在动词或动宾词组前同动词组成名词短语,表示“……的(人、事、地方)”“所……的(人、事、地方)”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石钟山记》)译文: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情况,大概跟我相同。

②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译文:大概我所到的地方,比那些爱好游览的人(所到的地方)还不到十分之一。

③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指南录〉后序》)译文:夜里却用兵包围我居住的旅舍。

④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译文:我访问的屠夫朱亥,这个人是个贤能的人。

3.与“为”合用,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侯嬴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文:你们这些人最终都将被他俘虏。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报任安书》)译文:我因为(对皇帝)说话(不谨慎)而遭到这桩祸事,深深地被邻里同乡所耻笑。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所字固定结构1.【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人、东西等)”“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备:周全,周到。

)译文:我(用来)对待侯生的礼节也算够周到了,天下没有不知道的。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译文:所谓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与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2.【所以】2.表示原因。

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们离开自己的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因为仰慕您的崇高品德啊。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为”的用法【题文】文言虚词是区别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

同一篇文言文中会出现许多同字却不同用法和意义的虚词。

明辨了虚词的用法含义可帮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大意。

“所”“为”是文言文中经常会用到的虚词,那么“所”“为”的用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和提高警惕的地方呢?一、“所”字的用法(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②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陈情表》)注:“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信陵君窃符救赵》)(三)固定格式“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三)复音虚词1.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2)表示原因。

相当于“……的原因(缘故)”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2.所谓:所说的。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3.所在:到处;所在之处,处所。

①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促织》)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二、“为”字的用法(一)动词,读wéi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设计)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做)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显示)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担任)如今人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是)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语曰:“孰为汝多知乎?”(认为)(二)介词,一般读wèi。

1.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可译为“向”“对”“替”等。

①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②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③公为我献之。

(《鸿门宴》)2.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3.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可译为“为了”。

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序》)4. 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可译为“因为”“由于”。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三)固定格式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过秦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四)句末语气词,用在句末,译为“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学以致用】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所”的意义和用法。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参考答案】①名词,“处所”“地方”②助词,与“之”构成“所”字结构,“……去的地方”③助词,与“为”构成“为……所”式,表被动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且夫:句首助词,引出下文议论,况且、再说B.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奈何:怎么办C.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以为:认为D.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这样却【答案】C(解析以为:以之为,把……作为。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3400000157)御史梁皙次先生传[清]王士禛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

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

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

”长老惊异。

十三岁补诸生第一,文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

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

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

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

暇即与其友汪琬、刘体仁、董文骥、王士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

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

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

先生固耽内典①,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

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论数卷而已。

先生尝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

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

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

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蠹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

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予辈皆为.赋诗。

未几,谢病归。

淄川高侍郎念东赠诗云:“燕台襆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

”盖纪实云。

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

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帖,亦昔人玩龙团、饮延珪墨之意也。

闻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

”其雅操如此。

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启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有删节) [注]①内典:佛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坐终日晏:平静。

B.子孙不肖而居.厚实居:积储。

C.不接当事..当事:权要。

D.必合古人矩度..矩度:气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皙次其别号也吾其还也B.⎧⎪⎨⎪⎩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C.⎧⎪⎨⎪⎩予辈皆为赋诗为武置酒设乐D.⎧⎪⎨⎪⎩馈问亟至,一无所受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熙年少时本性纯净,才思过人。

他出身世家而无富贵习气,把名利看得很轻;读书好古,能诗善文,很早就有诗才和文名。

B.梁熙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

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C.梁熙恬淡好静,不恋官场。

他在朋友聚谈时经常默坐其间,含笑不语;在京做官时总想辞去官职,去享受清静的读书生活。

D.梁熙深研佛典,志趣清雅。

他博览佛经,对某些佛经要义体悟得特别透彻;酷爱古帖,还对一些书法名作的情况颇为熟悉。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史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难度较小。

矩度:规矩法度。

)(2)C(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难度较小。

都是动词,给。

A.代词,他的/语气词,还是。

B.承接连词,就/假设连词,如果、假设。

D.结构助词/介词,被。

)(3)B(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难度中等。

“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无中生有。

)(4)①(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

②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难纷然并起,人人凭恃意气不肯服输。

③我担心这三蠹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

【参考译文】先生姓氏是梁,名熙,字缉,皙次是他的别号。

先生出生在世族,年幼时就不喜欢富贵习气,读书喜欢(读)古代典籍,把名利看得很轻。

对于诗(他)特别喜欢陶渊明的,(他)年少时曾写诗句:“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

”年长的人很诧异。

(他)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名,很有诗才和文名。

(他)孝中顺治三年的乡试,又考中顺治十年的进士。

(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找而玷污自己。

(他)视民如子,政绩在三辅地区第一名。

在咸宁任职半年,又任云南道监察御史。

这时,世祖章皇帝正注重广开言路,台省官员都逞强好胜、趾高气扬,致力于像猛禽搏击一样来提高(自己的)名声。

唯独先生淡泊宁静,公务闲暇之余就焚香扫地,安静地坐一整日,像离开寺院的僧人。

空闲时间(就)与他的朋友汪琬、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等人到丰台、草桥等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或者在浮屠、老子之宫一起吃饭。

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难纷然并起,人人凭恃意气不肯服输。

先生默默地坐在一旁,有时微笑着不说一句话。

偶尔说一句话,就会使每个人听得出神,觉得自已的话是多余的。

先生本来沉迷于佛经,对三藏十二部之书没有不研究的。

并且对《楞严》的初因证果的旨要领悟得特别清楚。

每次经过他的住宅,(家里)除了绳床药灶之外,只有很多卷经论罢了。

先生曾经在秦地巡视茶马,不占有一文钱。

有人把这当作谈资,(先生)却笑着说:“我已经考虑清楚了。

做官而谋利,是为了子孙打算罢了。

子孙品行不好却拥有丰厚的家财,三种弊端将要来到,一是盗贼,二是赌徒,三是唱戏的人。

我担心这三蠢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

在京城,(他)每天想着辞官还乡的事,嘱托长洲的文点画《江村读书图》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我们都为他写诗。

没过多久,(他就)称病隐退居家。

淄川高侍郎念东赠诗(给他)说:“燕台襆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

”大概玛的是实际情况吧。

(他)辞官还乡后,特别耿直方正,保持操守、修养,不接触当权者。

同学王中丞做河南巡抚,馈赠很快到来,(先生)一样也没有接受。

回信说:“我有癖好习性,特别喜欢古帖,也是古人玩龙团、饮廷珪墨的意思。

听说宋仲温的书法《兰亭十三跋》是在松江府亭摹写的,赵子昂的书法《铁佛嶴钟铭》是在鹤沙报恩忏院摹写的,如果能给我观赏一番,(我)就拜受赐赠了。

”他的志趣清雅就像这样。

先生作的古文不多,他作的古文,一定合乎规矩法度,而时佛教修行使心情安乐轻快的文字尤其擅长。

先生生于天启壬戍年,在康熙壬申年去世,终年七十一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