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用法的判断法
如何辨析古代文言文中的虚词与实词
如何辨析古代文言文中的虚词与实词在古代文言文中,虚词与实词是文句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虚词主要指的是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它们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或者衔接的作用;而实词则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它们能够独立存在并表达具体的概念或者事物。
在阅读古代文言文时,正确辨析虚词与实词的使用,有助于准确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用意。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
虚词包括了助词、虚词和语气词等。
助词主要用于表示句法关系,例如:“之”、“而”、“乎”、“者”等,在句子中起到连接或者修饰的作用。
虚词则是指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词,例如:“之”、“其”、“所”、“以”等,它们常常用来在句子中起到衔接的作用。
语气词则是用来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或者情感状态,例如:“哉”、“耶”、“乎”等。
与虚词相对应的是实词,实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名词能够表示具体的人、事、物或者抽象的概念,例如:“天”、“地”、“人”、“心”等。
动词则是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词语,例如:“行”、“坐”、“思”、“念”等。
形容词和副词则分别表示事物的性质和行为的方式,例如:“美”、“善”、“快”、“慢”等。
在辨析虚词与实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虚词往往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主要是起到衔接或者修饰的作用。
而实词则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它们能够独立存在并表达具体的概念或者事物。
其次,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对灵活,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或者句末;而实词则一般出现在句子的中心位置,起到主语、宾语或者谓语的作用。
最后,虚词的使用往往与语境密切相关,需要根据具体的句子结构和上下文来理解。
在阅读古代文言文时,正确辨析虚词与实词的使用,对于理解文章的意义和作者的用意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和上下文来判断词语的实虚。
虚词通常出现在句子的连接词、修饰词或者衔接词的位置,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而实词则能够独立存在并表达具体的概念或者事物。
文言虚词判断方法
文言虚词判断方法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文言中起到虚化句意、修辞作用的词语。
虚词一般没有具体的词义,却承担着语法功能,在句中起到连缀、衬托、进一步强化语句结构的作用,常常与其他实词搭配出现。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词义判断文言虚词。
在文言文中,一些词语虽然有具体的意义,但在句中却没有独立的作用,只起到衬托、强调、连接等语法功能。
例如:“之”、“乎”、“者”、“与”等。
这些词一般不具备独立的词义,仅仅是起到辅助作用,衬托实义词的语气或修辞效果。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搭配关系判断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往往与其他实词构成固定的搭配,缺少这些搭配词就显得语句不完整或不通顺。
例如:“而言”、“虽则”、“既而”等。
这些虚词之所以成为文言虚词,就是因为它们在句子中不能单独使用,需要与其他实词组合,才能发挥作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变形判断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常常以特殊的变形形式出现,与其他实词存在形态、语法上的差异。
例如:“何人”、“诸侯”、“谁人”等。
这些词虽然有实际的指代对象,但在语法上却表现出虚化、修辞的特点。
还有一种判断文言虚词的方法是通过汉字的使用情况。
文言中的虚词往往使用一些比较古老的汉字,而不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汉字。
例如:“兮”、“乃”、“焉”等。
这些字在现代汉语中很少出现,但在古代文言中却常常用来表达虚化句义、增强修辞效果。
综上所述,判断文言虚词的方法可以通过词义、搭配关系、变形形式以及汉字使用情况等来进行。
文言虚词在古代汉语文言中起到虚化句意、修辞作用,理解文言虚词的使用方法和含义,对于正确理解古代文献、品味古代文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
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一、位置推断法。
1.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2.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之”在动词后,作代词;4.佯狂不知所之者“之”处于“所”后,组成“所字结构”,“之”作动词5.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处于“广陵”前,作动词。
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7.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处于主谓短语间,取消句子独立性8.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处于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处于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宾语前置的标志10.顷之,烟炎张天11.久之,目似瞑在时间副词后,为音节助词除了“之”以外,“乎”、“焉”、“与”、“夫”等词也都适合用“位置推断法”来分析它们的用法。
如: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3.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夫”处于句首,一般为发语词;用在句中且在动词的后面,一般是指示代词,译成“那”;用在句末,常是语气词。
二、删除观察法分析下面各句中的“其”字: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3.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1-3句中“其”处于动词后宾语的位置,应为代词,不能删去。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其”字若删去,则改变了原意,它也为代词。
5.尔其无忘乃父之志6.欲加之罪,其无辞乎?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8.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5-8句“其”可以删去,它是协助表达语气的副词。
根据语气的不同,5-8句分别是:表示命令的语气、加强反问的语气(“难道”)、加强反问语气、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
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快判断它的词性。
“而”“焉”“者”也可用这种方法。
三、搭配分析法:从虚词的搭配对象去判别它的词性。
分析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2.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3.以至晋鄙之日,北向自刭4.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这四句中的“以”所搭配的对象都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它们构成短语修饰后面的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原因、时间、凭借等,可知“以”为介词。
文言文虚词口诀
文言文虚词口诀
文言文常见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
记忆口诀如下:
于: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
与:动与给参与结交亲,同跟和连介叹测疑。
焉:句尾词尾常不译,反诘语气常译呢,代词什么之哪里,兼词相当于是之,疑副怎么和哪里。
何:代定宾谓,什么哪里原因,副形动前首,多么怎么为什么?
其:一三人称指示代,假设选择是连词,句首句中表语气,婉商期望反诘度若:代词你们和这样,连词如果与或者。
因:趁经通因凭,于是便顺承。
为:动谓算是做成任,介因被动给对向,语气助词放句尾,疑问反诘和感叹。
所:所字结构加被动,所以连用目凭因。
以:由于带领把据照借用,连词并递承接修果目。
则:连词假承并转让,判断副词是就是。
而:你的修假并因转承递。
且:连词并递和让步,副词将要暂姑且。
乃:背转顺限紧,二称乃判断。
之:指代一三动,标志主谓音。
乎:句中不译介词于,语气助词叹测疑。
者:者字与停顿,数时后判断。
也:感判肯停疑。
第1页共1页。
(完整版)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
其
1.代词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我(们)的
汝来省吾,只一岁,请归取其孥 你(们)的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他(们)的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它(们)的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他(们)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自己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这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那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其中的
其
其皆出于此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吾其还也 其孰能讥之乎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主谓之间
顷之,上行出中谓桥
助词 时间名词后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 定语前置标志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他 代词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到 动词 )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取独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前标志 )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定后标志)
何1.代词表疑问
大王来何操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你,你的)
3.助词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与“已”组合,罢了
已而:不久
练一练
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德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弗得 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儿妾食麦而已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
夕侍母
转折 承接 并列 修饰 语气词
2、抓课文。课文是虚词运用的典范,重点文章 一定要反复吟咏体味,考试中才能得心应手。
二、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命题规律
1、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二题中考,分值为3分, 每年必考。
2、题 型:四个选项,八个句子,形式是两两比 较,考查异同,两个都出自所供文段。
考点内容
1、文言常见虚词的范围 2008大纲》明确有18个: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总结一、之1、代词。
代指人、事、物。
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③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④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⑤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二、以1.介词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发生的根据、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把”、“拿”、“用”等。
2、作连词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3、用作动词。
可译为“认为”。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
1、副词。
“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未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2.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的”、“他们的”、“它(们)的”。
②第一人称代词“我”。
③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④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
其一犬坐于前。
四、而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五、于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
六.乃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于是”。
2、副词,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3、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注:如果前半句情况属实,则译为“虽然”;如果不确定,则译为“即使”。
高考文言文阅读推断文言虚词作用和意义的6种方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推断文言虚词作用和意义的6种方法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也是让考生畏难的考点。
虽说只有18个,但每个虚词的意义丰富,用法灵活。
尽管如此,也不必心存畏难情绪。
只要借助于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推断,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仍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
同时,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考查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注重考查的是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如果考生能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了推断文言虚词用法的技巧,就一定能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现根据近两年的高考真题,例说几种推断技法,供参考。
一、根据语法结构推断说话作文并非随心所欲,皆须遵循一定语法规则。
因此,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2014年高考江苏卷第7题,要求推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此题,可以根据“其”的语法结构特点进行推断。
先看A项“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意思是“担忧的是老师的内在。
”很明显,这“其”字用作兼语。
“其”作前面动词“担忧”的宾语,同时又作后面宾语“内在”的主语。
可译作“他(它)”或直接译出所代的对象“老师”。
C项“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和D项“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中的“其”,它们都是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起指示作用的代词。
表示人、事、物的范围,或者表示对具体对象的强调。
可译为“那个”“ 那样”“那”等。
唯有B项“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中的“其”作助词用,用于调节音节,没有实义,不译出。
当然,答案就是此项了。
(2)2013年高考北京卷第7题D项:“彬之总师也 / 上临哭之恸。
”从该项两个例句的语法结构看,第一句主语是“(曹)彬”,第二句主语是“(皇)上”,进一步考察,“总师也”和“临哭”都属于谓语部分,“恸”为补语。
可见,“彬之总师也”的“之”用在主谓之间,作助词,起取独作用。
文言文虚词用法
文言文虚词用法而一、连词1、表并列:劳苦而功高若此,……2、表承接:图穷而匕首见3、表转折:惜其用武而不终也4、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表修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6、表假设: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7、表因果: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表目的: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二、代词而翁长铨……(你,你的)何一、疑问代词:1、豫州今欲何至?2、何以战?(哪里,什么)二、疑问副词: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徐公何能及君也?(为什么,怎么)乎1、句末语气词,可以根据语气翻译成“呢”“了”“吗”等儿寒乎?欲食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放在句中,相当于“于”,翻译为“在”等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形容词尾,译为“……的样子”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乃一、副词:1、良乃入,具告沛公。
(于是,就)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竟然,却)3、臣乃敢上璧。
(仅仅,才)二、判断动词: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是,就是)三、代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你的)其一、代词: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第三人称代词,他,他们;他的,他们的)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指示代词,这,这些,那,那些)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指示代词,其中的)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自己的,我)二、语气副词1、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译为“大概”)2、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译为“难道”)3、尔其勿忘乃父之志!(表期望,译为“一定”)4、吾其还也。
(表婉商,译为“还是”)三、连词1、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耶?(表选择,译为“是……还是……”)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表假设,译为“假如,如果”)且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况且)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并且,而且)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和实词推断技巧整理
高考文言文虚词推断技巧一、代入筛选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熟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例】“而”,其主要用法有:连词,译为“又”、“而且”、“就”、“却”、“如果”、“因而”;代词,译为“你”、“你的”;动词译为“好像”等。
若要在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某所,而母立于兹”中找出与其他各句不同用法的句子,在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后,就不难确定应为作代词“你的”解释的⑥了。
二、语境推断法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此法对起关联词语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
【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为表原因的“因为”。
三、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虚词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例】“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前句“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后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两句用法不同。
四、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例】“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
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
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还是)还也”。
【例】“焉”: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里;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何必;在句末,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相当于“之”。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这一讲主要阐述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之”“其”“以”“于”“而”意思及其用法。
一、“之”的用法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举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之:指代千里马。
2.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举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举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举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如上句中“予独爱莲”是一个分句,翻译成“我唯独喜爱莲花”,作主语用,放在整个句子中,就是“我唯独喜爱莲花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之就是放在主语“予独爱莲”和谓语“出淤泥而不染”之间。
(四)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举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举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二、“其”的用法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举例:妻跪问其故。
(《乐阳子妻》)2.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举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举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举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有关文言文虚词推断的答题技巧
有关文言文虚词推断的答题技巧
推断虚词是文言文中的一个重要题型,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
1.上下文关系法:虚词往往是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词的作用,通过观察
前后文的关系,可以推断出虚词的意义。
例如,如果一个句子中有表示转
折的前后关系,那么虚词很可能是表示转折的连词,如然而、而、却等。
2.经验总结法:阅读大量的文言文,积累虚词的使用场景和用法,对
于理解和推断虚词的含义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观察惯用搭配和常用句式,可以更准确地推断虚词的意义。
3.句子结构法:虚词在句子中往往有一定的固定位置和搭配,根据句
子结构也可以推断出虚词的含义。
例如,如果一个句子中有一个表示结果
的状语从句,那么虚词很可能是表示结果的连词,如故、以致等。
4.对比法:如果一段文言文中有多个虚词出现,可以通过对比它们的
用法和含义,进一步推断出它们的意义。
虚词之间往往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通过对比可以找出这种关系。
5.词语解释法:文言文中的虚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往往有一定的对
应关系,可以通过解释现代汉语的含义来推断虚词的意义。
但要注意虚词
的意义可能有一定的变化,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对应词语。
通过以上几种答题技巧的灵活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推断文言
文中虚词的含义。
实践中需要多读多练,积累经验,逐渐提高理解和推断
虚词的能力。
高三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与方法
高三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与方法一虚词的推断方法1.对照比较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
例如“之”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子孙视之不甚惜”等三个句子,我们可以分清它们的用法分别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
了解了这些用法,下面的三个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侵之愈急。
2.语境推断法就是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判定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
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
“伏焉”即“伏在那里”。
3.“删”“换”“代”法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
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
4.语法分析法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
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卑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中,“人”是中心词,“鄙贱”是定语,所以“之”应是助词,相当于“的”。
5.句式分析法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6.对句互推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
文言文虚词答题方法
文言文虚词答题方法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⑴虚实意识:例:第一组: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05高考第二组:1问其与饮食者,则尽富贵者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⑵结构意识:例:第一组:1所居屋第,不免霜露 2所食唯蘇麦盐而已 3少时衣食无所05高考第二组:1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2朝野服焉 3尤且择师而问焉 4咸私哂其矫饰焉第三组:1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宾 2欲勿予,即患兵秦之来 3幸先以我名告之第四组:1吾将以身死白之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05高考第五组:1因谓其友曰 2所谓因人成事也⑶句位意识: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 2尔其勿忘乃父之志3尔其戒之05高考第二组: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唐临,长安人,周内史谨孙也 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第三组:1顷之,拜受为少傅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第四组:1若素激义,能为我筹此 2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05高考4呼应意识:例:第一组: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2果为马所颠仆04高考第二组:1视其沼,则浅混而污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此则国人之最也第三组:1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 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第四组:1其所言不实 2山峦为晴雪所洗05高考5语气意识: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 2其一人大叫第二组:1其李将军之谓也? 2能设而不能动也 3此马氏所以不对也05高考第三组:1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 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附:考纲所列18个虚词:⑴而①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②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③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⑵何①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②副词:“多么”。
文言文背诵技巧与虚词运用口诀及断句方法
文言文背诵技巧与虚词运用口诀及断句方法一、文言文背诵方法抓关键词语背诵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的关键性动词。
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来记忆。
按写作顺序背诵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
例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f 船中f船头f船尾f船背。
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同学们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熟。
然后再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每一个段落的背诵思路。
整分联背诵法整分联背诵法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
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
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曹刿论战》、《岀师表》等篇目,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而便捷的。
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有助于背诵,但若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记忆效果还是欠佳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背诵的效果。
二、文言文虚词顺口溜之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 (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天下无马!”(《马说》)2、用作助词茲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及文言文断句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及文言文断句方法一、之1、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
②久之。
③怅恨久之。
2、作代词用。
(可以代人,代事,代物)(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
②亲戚畔之。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
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
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三、者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2)虽不能察,必以情。
//策之不以其道。
——根据2、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
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判断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判断一、文言实词(记典例;会迁移;善代入;巧排除)(一)文言实词常见类型如:1.一词多义这种情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二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
如:识记一词多义可以从词语的本义入手,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按照发散特点进行。
2.古今异义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但词义发生变化。
(1)词义扩大即原来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如“皮”本义是指兽皮,现指“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如“头皮”“树皮”。
词义扩大的方法和种类:①利用通感方法扩大。
例:②由只表示事物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事物的整体。
例:③专有名称扩大到通用名称。
例:(2)词义缩小识记一词多义可以从词语的本义入手,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按照发散特点进行。
2.古今异义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但词义发生变化。
(1)词义扩大即原来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如“皮”本义是指兽皮,现指“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如“头皮”“树皮”。
词义扩大的方法和种类:(2)词义缩小即一个词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由较宽泛变为较狭窄了。
如“劝”,古代有“鼓励”“劝说”之义,如今只有“劝说”之义。
“让”在古代既可以表示“辞让、谦让”之义,又可以表示“责备”之义,如今只表示“辞让、谦让”之义了。
(3)词义转移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币”古代指礼物,今义指“钱”;“假”古代是“借”的意思,今义与“真”相对;“慢”古代是“怠慢”之义,今义与“快”相对。
(4)词义的强化、弱化如“诛”,最初只是“责问、谴责”之义,后来有了“杀戮、杀死”之义,词义强化了;再如“怨”,古义表示仇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词义弱化了。
(5)感情色彩变化词语古义及感情色彩今义及感情色彩爪牙武士褒义词坏人的帮凶贬义词乖偏执贬义词听话,不闹褒义词谤议论、批评别人的过错中性词诽谤贬义词3.通假字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
经典:文言文实词、虚词判断方法及翻译方法
修门外。 B、逼迫 几为巡徼所凌迫死。 C、急;急促 从容不迫、迫不及待
13
(二)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18个 B级)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 以因于与则者之
1、语境分析法 A、依据相关语句的内容和语气,判别虚
词用法。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中
两个“其”的用法不同。一表反问,副词,
10
(一)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B级)
1、字形推断法(汉语是表意字,可根据字形推断)
例: ①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②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2、结构推断法 例①拒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过秦论》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3、语法推断法(根据词语在句中的成分判断词性) 例 : ①自放驴,取樵炊爨 ②封狼居胥 又欲肆其西封
15
C、依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判别虚词用 法。
2005天津卷12题C项: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均为连词表 修饰 )
再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 也”“君将哀而生之乎”“均之二策,宁 许以负秦曲”“石之铿然有声者”等句中, “之”字由于位置不同,因而用法不同。
16
2、关系分析法
5
参考答案
(三)
(四)
用不正当的方式讨 1、官员们再上面作乱,
他喜欢,他也会喜欢。 百姓在下面受贫困。
而等他使唤人的时候, 2、社会风气一天天地
他却求全责备。
变坏,国家财力一天
天地变弱。
3、这就是我私下为您 打算 并且不能不这
样感慨的原因。
6
(五) 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 故扁鹊以其伎见殃,仓公乃匿迹自隐而当刑。缇索 (人名)通尺牍(信),父得以后宁。故老子曰 “美好者不祥之器”,岂谓扁鹊等邪?若仓公者, 可谓近之也。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
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常用的18个文言虚词列为高考的范围,这是高中毕业生必须掌握的,也是平常阅读文言文必备的知识。
但在高中毕业生中要准确地掌握这些虚词也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判断,学生翻译文言虚词的准确率就会大大提高。
一、根据虚词所处的位置推断虚词的用法。
虚词的意思用法跟虚词所处的位置有一定的联系,处于句首、句中、句末它们的意思用法就不同。
例“乎”经常用在句末和用在句中,用在句末一般都是语气词,有的表疑问语气,有的表反问语气,有的表揣度、商量语气,有的表感叹语气等。
如: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用在句末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
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用在句末表揣度语气,相当于“吧”。
如: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阿房宫赋》)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乎”也用于句中,相当“于”,可译为“在”“对”。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又例“也”也经常用在句末和句中。
用于句末表各种语气,有的表判断语气,有的表陈述语气,有的表解释语气,有的表疑问语气,有的表反诘语气等。
如:勿从俱死也!(《鸿门宴》)用于句末表祈使语气。
如:独五人,何也?(《五人墓碑记》)用于句末表疑问语气。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表判断解释语气。
如: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病梅馆记》)用于句末表肯定、感叹语气。
如: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过秦论》)用于句末表反问语气。
“也”用于句中表示语气的停顿。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又例“其”用于句中表反问,表商量,表示祈使,表示揣度等各种语气。
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么”。
如: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表商量语气。
怎样区分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怎样区分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怎样区分文言文实词和虚词1.英语里的时态,在汉语中用动词和虚词表示。
2.“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
例如:可以学校,应该衣服,错。
3.是”的特殊现象:一般来说,“是”为表判断的动词,实际上,它也是一个副词。
它在动词、形容词前应该重读,表示“的确、确实”的意思,不能省。
例如:他是走了。
今天是很冷。
4.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分标准:(1)先用副词“不”鉴定出名词和非名词:不能加“不”的是名词,例如“不书本”,“书本”为名词。
(2)再用能不能带宾语鉴定出动词:多数动词能带宾语,例如“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在这里是动词。
(3)然后用能不能加“很”鉴定出形容词:大部分动词(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除外)不可以加“很”,例如“很宣传”。
(4)不能加“很”,又不能带宾语的,可用副词“没有”鉴定:能受“没有”修饰的是动词,否则是形容词,例如“没有羡慕”、“没有雪白”,“羡慕”是动词,“雪白”是形容词。
(5)形容词和名词有时不好区分,但是,名词可以加“有”,如“有欲望”,形容词前不能加“有”。
5.部分副词有多样词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没”既是副词又是动词:否定人物或事情的存在时是动词,例如:他没(有)书。
否定动作或性状的存在时是副词,例如:他没来。
脸没红。
(2)“白、怪、净、老”等词,有同音词现象,但不是兼类,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表示性质:白布、怪事、净水、老人;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表示方式、程度、范围或时间等:白跑一趟、怪好看的、身上净是泥巴、老没见他。
6.区分作为状语的形容词和副词:凡是能做谓语、谓语中心,又能做定语的是形容词,否则是副词:A、同志们[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
(“一致”能做状语,这是形容词。
我们可以这样举例论证:“大家的意见很一致。
”或者,“大家表示一致的意见。
”)B、对别人的意见不能[一概]否定。
(“一概”是副词。
)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区分“突然”(形容词)和“忽然”(副词)7.表示时间的副词和名词的区别:相似点是都可以做状语,但副词不能做主语、宾语、定语,而时间名词可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文言文虚词用法的判断法
——阜阳市红旗中学刘磊
在考试中,许多学生对于文言文阅读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不同)的一项”的作答往往仅仅靠对该词语的意思理解来答题,结果出现了很多错误,其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对词语用法的判断。
比如:“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与“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中的两个“以”字,都翻译作“因为”,但二者的用法却是不同的,其中第一个“以”字是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而第二个“以”字则是介词,表示原因状语。
再比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与“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中的两个“之”字,都翻译作“的”,但二者的用法也不相同,其中第一个“之”字是定语后置结构助词,而第二个“之”字则是定语结构助词。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要领,在此对高考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意义的判断法做以讲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以下判断法之前必须做好三件事:对于有活用现象的词语,必须使用活用后的意思;对于有倒装现象的句式,必须调整成现代汉语语序;对于有省略现象的语句,必须补充出省略成分。
一:位置判断法
1:字面位置判断法
(1)用在句子末尾,作语气词(为,与,乎,也),意思语境而定。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疑问语气,呢)
四海之大,有几人与(疑问语气,呢)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疑问语气,呢)
古之人不余欺也(感叹语气,啊)
(2)用在句子中间,表示停顿(也),不翻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语法位置判断法
(1)处于主语位置,作代词(其),意思随语境而定。
其闻道也故先乎吾(第三人称代词,他,他们)
(2)处于宾语位置,作代词(之),意思随语境而定。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第一人称代词,我)
(3)处于谓语位置,作动词(以,因,为,与,之),意思随语境而定。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做)
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客何为者(做)
吾与点也(赞同)
吾欲之南海,何如(到,去往)
(4)处于主语与谓语之间(其:作语气副词,意思岁末语境而定;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祈使语气,一定)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处于宾语与谓语之间(之),起提前宾语作用,不翻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处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之),定语结构助词,翻译成“的”
鄙贱之人
(7)处于中心语与定语之间,(之),定语后置结构助词,翻译成“的”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8)处于谓语与补语之间(之),补语结构助词,翻译成“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二:词组结构判断法
1:某虚词与前文词语形成特定词组
(1)所+之,“之”用作动词,翻译成“到”“去往”
杳不知其所之也(到,去往)
(2)时间副词+之、而、者,三者均作音节助词,无实际含义
顷之、久之、继而、既而、久而、俄而、今者、昔者
(3)形容词+于,“于”表示比较,翻译成“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形容词+乎、焉,二者均用作助词,表示“的样子”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盘盘焉,囷囷焉
(5)动词+名词+焉,“焉”用作语气词,翻译词“了”、“啊”等
于是余有叹焉
(6)动词+焉,
动词为及物动词时,“焉”用作代词,翻译成“他”、“那”
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
动词为不及物动词时,“焉”用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2:某虚词与后文形成特定词组(1)以、因、为、与+名词+动词,
当名词为该动词的主语时,四者均用作连词,意思随语境而定
晉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与晉(表示因果关系,因为)
勿因喜而谬赏(表示因果关系,因为)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表示因果关系,因为)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表示并列关系,和)
当名词不是该调查主语时,四者均用作介词,意思随语境而定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凭借)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过)
为(吾)击破沛公军(替、给)
竖子不足与谋(和)
(2)以、为+非名词,二者均用作连词,意思随语境而定
夫夷以近。
险以远(表示并列关系,并且)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表示因果关系,因为)
(3)因+非名词时,
当非名词表示的动作或状态已经存在,“因”字用作连词,翻译成“于是”、“就”等相如因持璧却立
当非名词表示的动作或状态尚未存在或即将存在,“因”字用作介词,翻译成“趁机”
不如因而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座
(4)何+动词,“何”字用作疑问代词,翻译成“什么”、“哪里”
大王来何操
客何为者
(5)何+动词+名词,“何”字用作疑问副词,翻译成“什么”、“怎么”等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
(6)何+形容词,“何”字用作程度副词,翻译成“多么”
...隐隐何甸甸
(7)焉+动词,“焉”字用作疑问副词,翻译成“怎么”、“哪里”
且焉置土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8)而、乃+称谓,二者均用作人称代词,翻译成“你”、“你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某虚词与前后文词语共同组合成为特定词组
(1)非动词+而+动词,“而”字用作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
泉涓涓而始流
(2)动词1+而、以+动词2,
当动词2的动作发生时,动词1已经停止,则二者用作连词,表示某种复句关系登高而招...(表示承接关系,可翻译成“然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示递进关系,可翻译成“而且”)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表示因果关系,可翻译成“所以”)
当动词2的动作发生时,动词1任然持续,则二者用作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木欣欣以向荣
(3)非动词+以、而+非动词,二者均用作连词,表示某种复句关系
剑阁峥嵘而崔嵬(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成“又”)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成“又”)
三:句式判断法
1:判断句
(1)乃、则,用在判断句中,二者均起到加强判断的作用,可翻译“就”、“就是”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2)者,用在判断句中,用作助词,不译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3)也,用在判断句末尾,表示判断语气
蔺相如者,赵人也
2:宾语前置句式
之:用在宾语前置句式中,用作结构助词,起提前宾语的作用,不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夫晋,何厌之有
3:定语后置句式
之:用在定语后置句式中,用作定语后置结构助词,可翻译成“的”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疑问句
也: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可翻译成“呢”
谁得而族灭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5:感叹句
也:用在感叹句末尾,表示感叹语气,可翻译成“啊”
古之人不余欺也
6:陈述句
也: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不译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7:被动句
为、于:用在被动句中,表示被动,可翻译成“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
不拘于时,学于余
8:特定句式
“其…疑问语气词?”“其”字用作语气词,表示特定语气,意思随语境而定
其孰能讥之乎?(表示反问语气,翻译成“难道”)
其皆出于此乎?(表示猜测语气,翻译成“大概”)
四:复句关系判断法
以、因、为、与、而、乃、则、且(共8个连词):上述8个虚词作连词使用时,必须:(1):找出该连词连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
(2):根据句子意思,判断分句之间的语意关系。
此语意关系就是该虚词的用法古人之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果关系,翻译成“因为”)
因拔刀斫前奏案(承接关系,翻译成“于是”)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因果关系,翻译成“因为”)
原庄宗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并列关系,翻译成“和”)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转折关系,翻译成“却”)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承接关系,翻译成“然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转折关系,翻译成“却”、“可是”)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让步关系,翻译成“尚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