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VIP专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
本章学习要点:
●理想类型的含义与作用
●社会行动的含义与类型
●理性的含义、类型与作用
●权威的三种类型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
●新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诞生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方法论;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理性化;科层制
课时安排: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内容: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是著名的古典社会学三大家之一,被许多学者视为现代社会学最重要的奠基者,有资产阶级的卡尔.马克思的称号。他对社会
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他在社会学众多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包括:社会学方法论、社会学基础理论、社会行动理论、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组组
社会学、宗教社会学、音乐社会学等。本章将简略介绍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社会行
动理论、理性化理论、政治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的主要思想。
第一节生平简介(a Biographical sketch)P120-122
马克斯.韦伯1864年4月21日出生于德国图林根的爱尔福特市。韦伯的父亲是
一个法学博士,做过议员,是一名活跃的政治活动家。韦伯韵母亲出身在一个教育世家,对宗教具有虔诚的信仰。韦伯是家中的长子(他有多个弟妹,其中一个弟弟后来也成为著名的社会学家),虽然早熟,但体弱多病、孤僻、羞怯。他成长予有教养的资产阶级家庭,家中的常客包括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他们的高谈阔论给他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少年韦伯对历史和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14岁生日之前,他已写出两篇历史论文。1882年他进入海德堡大学,主要钻研法学,同时学习经济学、历史学、哲学和神学等方面的知识。1884年在服了一年兵役后,韦伯返回父母家中,并到柏林大学就读。他越来越能理解并认同母亲讲求禁欲的宗教价值观,而对追求享乐主义的专
横父亲越来越憎恨。1889年韦伯获得博士学位,1891年又以重要论文《罗马农业史》通过教师资格论文答辩,并于次年开始担任柏林大学的讲师,同时还兼任正式律师。
这期间,他拼命工作,著述颇丰。
1893年韦伯和他的一个堂外甥女玛丽·安妮(她后来成为德国著名的女权主义者,曾任德国妇女联合会主席)结了婚,翌年他被任命为弗莱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并搬了家,终于从生活上摆脱了对心理上越来越厌恶的父亲的依赖。1896年韦伯又转到海德堡大学任政治经济学教授。在勤奋地从事学术研究之余,他还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和社会活动,发表各种有关时事问题的论文和文件并赢得很大的声誉。1897年韦伯和父亲大吵一场,激烈地谴责父亲专横、野蛮地对待母亲。一个月后,父亲去世。不久.怀有负
疚感的韦伯终于被精神压力和超负荷的工作击垮了,精神完全衰退,身体虚弱,精疲
力竭,阵歇性焦虑和持续的失眠,……韦伯夫人在回忆录中写到:“他任何事情都不
能做。不能看书,不能写东西,不能谈话,不能散步,也不能好好地没有痛苦地睡觉”。以后这种病症多次复发,以致韦伯不得不停止大学教学工作近20年。直到去世前两年,韦伯才又正式接受教职,先是于1918年到维也纳出任政治经济学的讲座教授,第二年又接替著名哲学家布伦塔诺在慕尼黑大学的讲座教席。
韦伯虽然有近20年的时间因病不能从事教学工作,而且几乎每年外出旅游、疗养.许多时候他每天只能工作两三个小时。但他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创造出众多
影响深远的作品,正如科瑟所言,他是“最后一批博学者中的一个”。1910年他和腾尼斯、齐美尔一起共同创建德国社会学学会,并担任学会秘书数年.投入不少的时间和
精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韦伯在海德堡的家成为当时德国名气很大的思想沙龙,
许多思想名流和青年才俊都曾参加过这里的聚会。如特勒尔奇、齐美尔、米歇尔斯、
桑巴特、文德尔班、李凯尔特、雅斯贝斯等都是这里的常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韦伯出于民族主义信仰自愿去服兵役。他以预备役军官的身份到海德堡预备役战地医
院委员会做纪律训练官工作。1920年他因患急性肺炎不幸去世,终年56岁。
韦伯的著作数量宏大,内容庞杂。涉及社会学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
义精神》、《社会学及社会政策论文集》、《经济与社会》等。
第二节社会学方法论(methodology)P122-124
一、对实证主义批判的背景
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的主张,受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和新康德主义的影响很大,
他们都是反实证主义的。早在19世纪中叶,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德罗伊森(J.G.Droysen)就指出历史学的任务是应用理解范畴去把握历史事件内部或背后的
“意义”与“本质”,而不是运用自然科学的说明方法,试图根据较早的事件去推导较晚的事件。其后,对社会学方法论影响很大的德国哲学家狄尔泰(w Dilthey),他继承并发扬了其先辈施耐依马赫(F.schleiermacher)有关解释学的主要观点,坚持认为自然科
学和社会科学(他称之为精神科学,包括社会学)存在本质的不同,并指出理解才是一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真谛。狄尔泰的名言是:自然需要说明,人则必须理解。社会科
学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认识、自我理解的学问,它必须回答有关生活的意义问题。因此,自然科学的因果关系的解释说明方法并不适合社会科学,而理解艺术的运用才是社会
科学独特的方法论基础。
按照德国学术界的习惯,科学向来被分作两大类: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或文证科
学或人类科学),而后者与前者在性质上被认为是根本不同的。新康德主义的主要代表
人物李凯尔特(V.H_R1ckert)就将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两类,并认为两者无论在“质料”上(研究对象上)还是在“形式”上(方法上)都存在着根本的对立。从质料
上看,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生自长”的,可以不从价值的观点加以考察;而一切文
化产物都必然依附着价值,都必须从价值的观点加以考察。从形式上看,自然科学的
兴趣在于发现对于“无价值”事物和现象都有效的普遍联系相规律,并因此必须用
“普遍化的方法”;而文化科学则必须从对象的特殊性和个别性方面叙述对象的一次性发展,并因此必须使用个别化的“历史方法”。
狄尔泰曾是韦伯父亲家的常客,韦伯从小就认识,新康德主义的代表人物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更是和韦伯过从甚密,频繁光顾韦伯自己的家。韦伯的思想显然受到
他们的影响,反对将自然科学的方法机械地运用到社会研究领域,但他也不赞成将说
明和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完全对立起来的做法。在他看来,社会科学具有不同
于自然科学的独特的性质,必须运用理解的方法去把握行动者的主观动机,但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