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文学电影开题报告
《现代电影》研究的开题报告
![《现代电影》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3c3a7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e.png)
《现代电影》研究的开题报告尊敬的评委:我是XXX,提交的论文课题为“现代电影”研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全球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影作为文化消费的一种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了解现代电影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研究其文化意义和社会影响,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现代电影的分析研究,深入探讨现代电影的发展趋势、特点及其所带来的文化和社会影响,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电影,促进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现代电影的概念和特点;二、现代电影的类型分类及其发展趋势;三、现代电影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影响。
具体来说,第一部分将从电影的定义和特点入手,阐述现代电影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如多样性、商业化、国际化等。
第二部分将介绍现代电影的类型分类、特点和应用,涉及到现代电影的多元与全球化,通过实例深入分析现代电影在不同类型上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进而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将探究现代电影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影响,包括其在塑造全球文化与价值观、体现本土文化特色、推动网络化与数字化媒介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地位和贡献,而且还将分析其在社会与政治领域的作用,如大众媒体面临的争议、文化输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等。
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
主要通过对电影相关的书籍、论文、杂志、报纸、电影标引、电影票房、评价等数据的搜集和分析,以及对一些成功的电影进行详细的个案分析。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系统性地分析现代电影的类型分类和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电影产业的变革和趋势;二、深入探讨现代电影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影响,阐述其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价值;三、利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呈现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图像。
最终,本文将为电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电影爱好者更好地观看和欣赏电影提供重要的参考。
电影的论文开题报告
![电影的论文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34e5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e.png)
电影的论文开题报告电影的论文开题报告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通过分析电影对于文化传承、社会议题以及个人情感的塑造,本文旨在揭示电影作为一种媒介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电影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对象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以期引起更多学者对电影研究的关注。
第一部分:电影的文化传承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电影,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例如,法国新浪潮电影代表着法国文化中的自由和反传统精神,而好莱坞大片则展现了美国文化中的英雄主义和乐观情绪。
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
第二部分:电影对社会议题的影响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许多电影作品通过讲述社会议题和现实问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反思。
例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揭示了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的苦难,引起了全球对于种族歧视的关注。
电影《摔跤吧!爸爸》则探讨了女性在印度传统社会中的地位和权益,引发了对性别平等的思考。
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能够通过情节和角色的塑造,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变。
第三部分:电影对个人情感的塑造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世界,塑造个人情感。
许多经典电影作品通过展现人物的成长和情感变化,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例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通过主人公安迪的坚持和希望,给予观众对未来的勇气和信心。
电影《海上钢琴师》则通过音乐和情感的交织,唤起观众对于爱与热情的思考。
电影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媒介,能够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影响个人的态度和行为。
第四部分:电影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重要性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
电影研究可以涉及电影史、电影理论、电影审美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电影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电影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规律。
同时,电影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电影的分析和解读,可以了解社会和文化的变迁。
电影专业开题报告
![电影专业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6e98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5.png)
电影专业开题报告电影专业开题报告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娱乐媒介,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影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探讨电影专业的开题问题,以期为电影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些思考和指导。
二、电影的起源与发展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早期摄影技术。
通过将连续的静止图像快速放映,人们成功地创造出了一种动态的影像形式。
从最早的无声黑白电影到现今的3D、4D技术,电影行业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表达思想、传递价值观的工具。
三、电影专业的意义和价值电影专业是培养电影从业人员的重要途径。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需要专业人士的才能和技巧来完成。
电影专业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剧本创作、导演技巧、摄影、剪辑等。
同时,电影专业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电影作品。
四、电影专业的就业前景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影专业的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除了在电影制作方面的就业机会,电影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在广告、媒体、文化传媒等领域找到工作。
电影专业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成为一名导演或演员,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职业选择。
五、电影专业的挑战和困境虽然电影专业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电影行业竞争激烈,只有具备优秀的创作能力和专业技术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其次,电影专业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电影行业的不确定性也给电影专业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六、电影专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影专业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首先,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影制作更加灵活和便捷。
其次,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为电影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此外,电影专业也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例如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
影片鉴赏论文开题报告
![影片鉴赏论文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a9f87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9.png)
影片鉴赏论文开题报告影片鉴赏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电影鉴赏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形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电影鉴赏既能帮助观众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又能为电影创作提供反馈和指导。
因此,对电影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鉴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论文的选题是《流浪地球》的鉴赏研究。
《流浪地球》是由中国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科幻电影,于2019年上映。
该片以人类为了逃离太阳膨胀而开始迁徙的故事为主线,通过独特的视觉特效和引人入胜的剧情,引发了广泛的热议。
因此,本论文将对《流浪地球》进行鉴赏和分析,从中探讨其艺术特点、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部影片。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深入剖析《流浪地球》的艺术特点、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通过对影片的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该片所传递的信息和意义,同时也能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影体验和欣赏角度。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流浪地球》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分析;2.影片的艺术特点和创新之处;3.影片中所传递的主题和思想内涵;4.影片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引发的社会讨论。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论文将采用文献研究和影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流浪地球》的创作背景、作者刘慈欣的相关论著以及影评等;2.观看《流浪地球》电影,并仔细观察影片的表现形式、剧情发展和视听效果等;3.根据影片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详细的影片分析和解读;4.整理研究成果,撰写论文。
四、预期结果和创新点预期结果是通过对《流浪地球》的鉴赏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该片的艺术特点、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同时,本论文还将探讨该片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引发的社会讨论。
通过对该片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部影片,同时也为影片的创作和观影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进行深入研究和鉴赏,填补了该片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空白;2.结合刘慈欣的原著小说,分析和对比影片和小说的异同,探讨改编作品的创意和实际效果;3.对该片的社会意义和启示进行探讨,引发观众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电影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电影论文开题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3be2c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c.png)
电影论文开题报告模板研究背景电影是一项文化艺术形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电影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可以带给人们快乐、感动、思考等多种情感体验。
同时,电影也往往反映了当下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历史背景等。
因此,电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
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探究电影的影响力,分析电影在人们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同时,研究不同类型电影对观众心理和态度的影响,并探讨与之相关的社会因素。
研究内容本论文将分三个部分进行研究:1.电影对观众的心理和态度的影响。
通过调查和分析电影对观众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探究电影在心理上的作用。
2.不同类型电影的特点及其影响。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电影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探究不同类型电影对观众的影响和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电影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差异。
3.社会因素与电影的关系。
通过调查和分析不同社会因素对电影的影响和作用,探究电影与社会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研究方法本论文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1.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电影观众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的数据,探究电影对观众的影响。
2.实证分析法。
通过对电影作品和其它社会因素进行数据和情感分析,探究不同类型电影的特点和影响。
3.社会学方法。
通过社会学的思想和理论来分析电影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预期结果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将分析电影的影响力和作用,特别是分析不同类型电影对观众的心理和态度的影响,有助于电影制片人了解观众需求和市场变化,同时也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文化和社会意义。
从文字到光影的嬗变——现代小说经典与电影改编研究的开题报告
![从文字到光影的嬗变——现代小说经典与电影改编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2b390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e.png)
从文字到光影的嬗变——现代小说经典与电影改编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小说和电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娱乐方式,小说和电影作品之间的关系也备受关注。
小说作为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大量经典作品,这些作品通过文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呈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被广泛使用,许多小说也被改编成电影作品。
电影作为视觉媒介,可以通过影像、声音等多种手段表达故事情节和情感,使观众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体验。
在电影改编的过程中,原著小说和电影之间的联系和冲突是一个重要问题,这也是本研究要探究的主题。
研究小说和电影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论上,通过比较分析小说和电影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可以探讨不同媒介之间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理解文学和电影的审美规律和语言特点。
实践上,通过分析小说改编电影的成功和失败案例,可以为电影创作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启示,促进电影行业的发展。
2. 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经典小说和电影的比较分析,探讨小说和电影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媒介之间的表达方式和审美特点。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取一些经典小说和它们一些著名的电影改编作品,对小说和电影之间的联系和冲突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它们的艺术表现予以比较分析。
(2)分析小说和电影之间的表达方式和审美特点,探讨它们的异同之处,从而深入理解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
(3)归纳总结小说改编电影的成功和失败案例,探讨其原因,并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启示,为电影创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比较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搜集相关文献和实例,对小说和电影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从而发现小说和电影之间的联系和冲突。
具体的技术路线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文献搜集和综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小说和电影之间的关系发展历程,选取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和著名的电影改编作品。
小说影视开题报告
![小说影视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c01fab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1.png)
小说影视开题报告小说影视开题报告一、引言小说和影视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都有着各自的独特之处。
小说以文字为媒介,通过描述和叙述来传达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影视则以图像和声音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画面和音乐来展现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
本文将探讨小说和影视在创作过程中的异同之处,并分析其相互影响和互补的关系。
二、小说与影视的创作过程小说的创作过程通常包括构思、写作和修改三个阶段。
在构思阶段,作家会思考故事的主题、情节和人物设定,以及小说的整体结构和风格。
在写作阶段,作家会将构思的内容转化为文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语言来表达故事的内涵。
在修改阶段,作家会对已经写好的稿件进行反复斟酌和修改,以确保故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影视的创作过程则包括剧本创作、拍摄和后期制作三个阶段。
在剧本创作阶段,编剧会根据故事的构思和人物设定编写剧本,确定对话和场景的安排。
在拍摄阶段,导演和摄影师会根据剧本进行实际的拍摄工作,通过镜头的运用和演员的表演来呈现故事的情节。
在后期制作阶段,剪辑师和音效师会对拍摄好的素材进行剪辑和配乐,以及添加特效和字幕等,最终完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
三、小说与影视的异同点小说和影视在创作过程中存在一些明显的异同之处。
首先,小说更注重文字的表达和叙述,通过读者的想象力来创造故事的世界;而影视则更注重画面和声音的呈现,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来让观众身临其境。
其次,小说可以更加深入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通过文字的表达来展示人物的复杂性;而影视则更注重人物形象的外在表现和动作语言,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传达人物的情感。
此外,小说的创作过程相对独立,作家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影视的创作则需要多个创作者的合作,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等。
然而,小说和影视也有许多相互影响和互补的地方。
首先,小说可以成为影视作品的重要素材,许多经典小说被改编成了优秀的影视作品,如《红楼梦》、《活着》等。
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可以为影视提供丰富的创作资源,同时也可以借助影视的表现形式将故事更直观地呈现给观众。
分析电影论文开题报告
![分析电影论文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529c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0.png)
分析电影论文开题报告电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通过它可以传达故事、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随着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交流,电影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学术领域。
本文将以《阿甘正传》为例,分析电影的视觉效果、叙事结构和主题,并探讨电影对观众的影响。
首先,电影作为一种视觉媒介,其视觉效果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
《阿甘正传》通过精心构图和运镜手法,呈现出精美的画面。
例如,在电影开头,阿甘坐在公用电话亭里,而镜头从外部远处缓慢移动,使观众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物的孤独。
此外,电影还运用了色彩的对比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例如,在片中,红色被用来表达爱情和欢乐,而绿色则象征着嫉妒和痛苦。
通过这些视觉效果,观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影的故事和情感。
其次,电影的叙事结构对于观众的理解和情绪表达起着重要作用。
《阿甘正传》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结构,通过回忆和闪回的方式来展示主人公的一生。
通过这种叙事方式,观众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角色的内在世界和成长经历。
同时,电影还通过情节的起伏和矛盾来创造紧张和抢眼效果,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例如,电影中的悲伤和快乐交替出现,使观众在情感上体验到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最后,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还是思想和社会问题的表达方式。
《阿甘正传》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友情、爱情和社会公正等主题。
电影通过主人公的乐观、善良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在观众中传递出积极的价值观和人性的光辉。
同时,电影还揭示了美国社会的不公正和种族歧视问题,引起了观众关于社会平等和人权的思考。
综上所述,《阿甘正传》通过其视觉效果、叙事结构和主题等方面的呈现,对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分析这些要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如何通过叙事和视觉语言来传递故事和观点。
通过进一步研究电影的影响和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电影,培养对电影的理解和批判能力。
小说影视开题报告
![小说影视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78efb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f.png)
小说影视开题报告1. 引言本开题报告旨在探讨小说影视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市场前景。
小说和影视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衍生关系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小说和影视的联系、小说改编成影视的优势和挑战、小说影视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 小说和影视的联系小说和影视作为艺术形式,都是通过讲述故事来传递情感和思想的工具。
小说以文字为媒介,通过描述场景、描绘人物以及叙述情节来吸引读者;而影视则通过画面、声音和表演来呈现故事情节。
尽管两种形式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但它们都以故事为核心,用不同的艺术手段来表达。
同时,小说和影视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借鉴的关系。
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基于优秀的小说改编而来的,这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同时,一些成功的影视作品也会激发读者对原著小说的兴趣,促进了小说的销量。
3. 小说改编成影视的优势和挑战3.1 优势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具有以下几个优势:•故事基础稳固:小说作为影视作品的原型,通常已经通过市场验证,具有一定的受众基础和故事可塑性。
这为影视制作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故事基础。
•节省创作成本:相比于全新的创作,小说改编成影视可以节省创作成本,因为故事情节、角色设定等已经存在于原著中,只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即可。
•扩大受众群体:小说作为文字形式的艺术作品,其受众群体通常相对较小。
而影视作为一种大众娱乐方式,可以将小说的故事和情感传递给更广泛的观众。
3.2 挑战小说改编成影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剧本改编难度:小说和影视的表现形式存在差异,将小说中的文字情节转化为适合影视表现的剧本需要一定的技巧。
同时,为了符合影视的叙事规律,可能需要对小说中的情节进行删减和修改。
•原著粉丝抵触情绪:小说的粉丝对于影视改编的作品往往有着较高的期望。
如果影视作品与原著有较大的差别,可能会引发原著粉丝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对影视的口碑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电影的研学开题报告
![研究电影的研学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896a0e6c85ec3a87c2c5b9.png)
E题目:成员:…………………分……………………割…………………………线…………………前言:1 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2 这个课题对生活的影响定义:电影配乐,在电影的制作中,配乐是配音的一部分;配乐只处理电影里的音乐。
一、在电影里的音乐可以分为两大类:1.歌舞音乐:大都出现在歌舞片中,歌舞片大都改编自音乐剧,片中歌舞音乐与片中情节的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歌舞音乐在歌舞片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附带音乐,则在一般剧情片或记录片中配合映像播映出。
因此,附带音乐在电影中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作用通常是制造气氛,强调或提高情绪与场景的接连,此种附带音乐,吾人通称为配乐。
【自有声电影问世后,一般电影的制作都加入大量的配乐,一方面满足观众听觉上的享受,另一方面则使观众由于音乐的引导而更易于欣赏影片。
配乐虽非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却是影片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配乐有两种极端而相对的观念:第一种:是尽力溶入电影的结构中,如配音般地令人不易察觉;第二种:是尽量突出,令人强烈地感受到。
【这两种观念只要能够与整部电影的结构做巧妙的配合,都必能够产生很大的力量,配乐的真义就在这个配字上。
】三、配乐的方式大抵有二:1.主题曲式的配乐,这种配乐很突出,而自成一体,除了主题音乐动听外,对电影中剧情的发展,往往没有实质的帮助。
2.乐剧式的配乐,仿华格纳乐剧,用主导动机,为影片中人物或某一意念之特性,而创作的基本音形,随着剧情的发展与转变而发展转变,这种配乐方式,对剧情的发展与转变有很强大的启示力。
——原引国际君友会王爱君文集《电影配乐》。
四、配乐的重要性: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节奏和音乐语言,来表达这些节奏,迎合故事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场景。
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对电影的作用是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
”王黎光曾对他的研究生们做过一个实验,为他们放映《加勒比海盗》的同时,将国际声道的声音频道全部关掉,结果不出20分钟,有人就看不下去了。
《活着》:小说与电影叙事艺术之比较的开题报告
![《活着》:小说与电影叙事艺术之比较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e1343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3.png)
《活着》:小说与电影叙事艺术之比较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活着》是余华所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在文坛和影坛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小说讲述了一位富家子弟的一生经历,包含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如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等。
电影版则是由张艺谋导演,黄晓明、巩俐等人主演。
因此,比较小说和电影的叙事艺术对于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以及对故事的表达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比较小说和电影《活着》的叙事艺术表现,包括故事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表述、镜头语言等方面,旨在探究两种不同的叙事方式,发现其共性和差异性,为深入理解小说和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提供参考。
3. 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小说和电影《活着》的叙事艺术表现:(1)故事结构。
小说和电影的故事结构有何不同之处?是否都采取了线性结构进行叙述?(2)人物形象的塑造。
小说和电影都是通过对人物性格、行为和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的。
在脱离文本的情况下,电影如何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呈现角色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3)语言表述。
小说和电影语言表述有哪些共性和差异性?电影通过音效、场景、视觉符号等手法表达情感,小说则主要通过语言文字来塑造人物和情节。
(4)镜头语言。
电影中的镜头语言是影片最显著的艺术性质之一,这些画面与音效,电影的总体表现极大地影响了观众的心理感受。
那么,电影版《活着》中的镜头语言有哪些特点?与小说中的文字叙事有何异同?4.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
通过对小说和电影的文本和画面进行仔细分析和比较,探究两种不同叙事方式之间的异同。
具体来说,本文将首先介绍小说与电影的背景和主要情节,并对故事结构、人物形象、语言表述和镜头语言进行分析和比较。
本文还将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选取一些典型的场景或对话,比较两种叙事形式的表现手法。
最后将总结出两种不同形式的叙事表现方式的共性和差异性。
5. 研究意义通过比较小说和电影两种不同叙事形式的艺术表现方式,可以深入理解两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优质】电影,开题报告-范文模板 (4页)
![【优质】电影,开题报告-范文模板 (4页)](https://img.taocdn.com/s3/m/4c89063b4a7302768e9939b1.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影,开题报告篇一:影视专业开题报告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刘庚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4117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视后期培养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芳菲校内导师姓名职称 __________________ 校外导师姓名职称___________________马鞍山师专软件与食品工程系201X年9月 19日毕业设计工作计划表篇二:电影开题报告12345篇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微电影的人文关怀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外文翻译)题目 UNO有你有我(毕业作品拍摄)——兼论微电影的人文关怀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所在学院指导教师(职称)二○一二年 X月 X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包括选题的意义、可行性分析、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预期结果、研究进度计划等)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一)选题的背景在新旧媒体不断碰撞融合的今天,一些非传统文化或者是亚文化也在这个新旧媒体碰撞、舆论相对自由的时代里,散发出其炫目的光辉。
从芙蓉姐姐凤姐小月月到春哥龅牙哥犀利哥,一个个原本平凡的个体在论坛微博等新媒体炒作下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焦点。
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俨然是形成了一个大时代下的一个可以自由诠释自我,展示自我的“微”生活圈。
而微电影(Micro film)也是微时代中颇具代表性的产物。
虽然目前微电影领域的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但凭借着其投入门槛低、相对成本廉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诸多优势,它已经将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和广告商的目光吸引到这一新兴领域。
但也正因为微电影刚刚兴起,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也导致大量主题不健康、导向混乱的内容混淆视听、扰乱市场的正向趋向,如何利用微电影制作周期短,投资少的特点,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性,使其发挥出更具意义的作用,是我们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研究生文学类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文学类论文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baef93bcd126fff7050be3.png)
研究生文学类论文开题报告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一篇以《周星驰电影与后现代主义文化》为例的范文,主要是探讨研究生艺术类论文开题报告的组成,具体的写作方法。
欢迎供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论文开题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几点:一、拟选论文题目:二、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要求:1. 引用外文文献不少于10篇,写出文献综述与选题书面报告,字数在3000字以上。
2. 书面报告内容应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基本框架,主要,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等;3. 填好“论文选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表,连同书面报告一起交研究生院备案;4. 书面报告的格式见附件。
三、导师对选题报告的评语(就研究生对该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情况、研究方法和手段、预期成果予以评价):四、评审小组对选题的意见(是否同意选定该课题、是否同意选题报告通过、以及对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建议;其他建议,如限期重作选题报告、终止培养建议等):五、论文工作计划六、附件(以下为附件内容:开题报告书面格式)拟选论文题目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二、国内外研究动态三、论文主要研究和基本框架四、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五、主要参考文献以上是论文开题报告应该具有的基本内容,大家可以根据以上的条目结合论文的探讨话题,书写论文开题报告!艺术类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以《周星驰电影与后现代主义文化》为例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选题背景:在七大艺术里面,电影艺术是唯一一门有确切生日的艺术。
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自1895年12月28日诞生后,在短短百余年时间里,电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迅速地将其它艺术挤到了边缘位置,并逐步占据当今文化的主流位置。
中国电影的历史也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
经过几代电影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电影人才辈出、佳片不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界限日益消弭的今天,电影以其巨大的优势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同时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的研究对象。
电影-开题报告
![电影-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3f77ddaa0116c175f0e4880.png)
电影-开题报告————————————————————————————————作者:————————————————————————————————日期:课题名称浅析我国当代悬疑电影的困境院系名称专业指导老师学生姓名一、本课题研究背景在全球影视娱乐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悬疑类电影以其独到的情节编排,引人入胜的构思和悬念,以及对于人物心理的精巧刻画而在电影的类型片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但是从国内悬疑片的发展态势来看,数量不少,但是精品不多的现状仍然是该类型影片存在的一个问题。
纵观全球的悬疑片市场,国外的经典影片为数则较多,包括希区柯克、诺兰等在内的悬疑片大师都为全球的影迷风险出了诸多精品,那么这些经典影片有哪些特征?不管从叙事角度,还是拍摄角度,抑或是剪辑角度,国内的悬疑片与国外存在哪些差距?存在的困境在哪些方面?国外的经典影片的制作过程能够为国内的该类型电影提供什么样的借鉴?这便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本课题研究意义从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国内学术界对于悬疑片的类型关注较少,相关的文献无非是体现在对于某一经典影片的解析,或者是对叙事、拍摄等技术层面的研究。
对于中国当代的悬疑片市场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将该类型片与国外同类片进行对比,为国内的悬疑片制作提出值得借鉴的方法方面,国内学术界给予的关注同样较少。
因此,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学术界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
三、本课题前人研究成果综述本次文献综述一共找到有效文献24篇。
在这些文献中,对于中国当代悬疑电影在宏观上的发展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一角度关注较少,更多的文献则是着眼于对于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的作品的解读,或者是对其制造悬疑的手法而进行的解析。
另外的文献则包括对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分析,对悬疑片中叙事手法的分析,以及对某些中外经典悬疑片的某一特定角度的分析。
江西师范大学的徐亮的硕士学位论文《美国悬疑电影的叙事策略分析》一文以悬念为线索,从叙事学与电影叙事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美国悬疑电影中的叙事精华。
《电影研究开题报告》
![《电影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40df9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b.png)
《电影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社会和情感内涵,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电影产业也日益繁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对电影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文化、艺术、社会等方面的意义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电影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揭示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规律,探讨电影在文化传播、价值观塑造、情感表达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电影研究领域的发展,为电影创作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内容电影艺术表现形式:分析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包括摄影、剪辑、音乐等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探讨电影如何通过这些表现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
电影文化传播:研究电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特点,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探讨跨文化交流对电影产业的影响。
电影与社会议题:探讨电影如何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分析电影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和表达方式,探讨电影在引导公众舆论和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电影产业发展:研究电影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的运作机制,分析新媒体技术对传统电影产业的冲击和改变,探讨未来电影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证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深入分析,以及对实际案例的剖析和比较,来全面系统地揭示电影在文化、艺术、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深入挖掘电影作为一种重要文化形式的内涵和特点,揭示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可以为相关学科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最终可以为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战略建议,推动我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
以上是本次《电影研究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大纲,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与支持。
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阅读!。
叙事聚焦——从小说到电影的开题报告
![叙事聚焦——从小说到电影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33117e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1.png)
叙事聚焦——从小说到电影的开题报告尊敬的评委老师、亲朋好友:大家好!我今天来介绍我申请的研究题目——从小说到电影的叙事聚焦。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一直被小说与电影中的奇妙叙事技巧所吸引。
在我近几年的阅读、观影与写作中,我渐渐意识到,叙事并不是单纯地流传故事,而是充满了作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一种能引领读者进入故事世界、产生情感共鸣的“魔力”。
然而,在小说与电影之间,叙事方式的差异却大大影响了创作成果。
小说可以随心所欲地刻画人物内心、讲述各种背景信息和细节,而电影则需要通过影像、音乐、表演、镜头等手段来呈现故事世界,舞台空间被限制于屏幕内部。
而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地传达故事情感与思想,成为了叙事领域的一大挑战。
因此,本文将从叙事聚焦的角度出发,探讨小说与电影中叙事技巧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尝试提出一些相应的创作建议。
具体而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小说与电影叙事方式的概述。
对于夹着的叙事中,小说与电影最本质的不同点在何处?它们的优缺点又有哪些?使用范围是否有所局限?2.小说与电影叙事中的人物刻画。
小说可以使用大量的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等方式来呈现人物特点,电影则需要通过演员的表现、语言、动作等方式进行传递。
那么,如何在两种叙事方式中刻画出深刻的人物形象呢?3.小说与电影叙事中的情感共鸣。
小说可以为读者所在情境制造一种特有的情感氛围,而电影则可以通过特定的镜头、音乐等手段来表达情感。
如何在小说与电影中表达更丰富的情感共鸣?4.小说与电影叙事中的题旨抒情。
小说可以通过笔触描写描绘深刻的主题,电影则通过影像的演绎展现直观的画面效果。
本文将关注这两种叙事方式下,如何进行题旨抒情的传递。
总之,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最有效的叙事方式提供有价值的探索,并为小说创作以及电影创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叙事建议。
感谢评委老师和亲朋好友的支持,谢谢大家!。
电影艺术形式与电影语言分析的开题报告
![电影艺术形式与电影语言分析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1e78bc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f.png)
电影艺术形式与电影语言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影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电影艺术形式和电影语言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电影艺术的特点和内涵,提高观影的品质和水平,对于电影艺术的推广和传播,以及对于文艺类院校的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电影艺术形式和电影语言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对于电影艺术形式的研究,将探讨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和联系,深入探讨其特点和内涵,从中理解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的价值和积淀。
其次,对于电影语言的研究,将探讨电影作为一种语言的特点和要素,从中理解电影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技巧,进而提高观众的观影品质和水平。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和实例分析。
文献分析将通过对于相关文献的搜集和查阅,对于电影艺术形式和电影语言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分析。
实例分析将通过对于电影作品的观看和分析,从中发掘电影作品中所呈现的艺术形式和语言特点,进而对于电影艺术形式和电影语言进行深入探讨。
三、研究的预期结果
本文的研究预期能够深入探讨电影艺术形式和电影语言的特点
和内涵,将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语言形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同时,通过对于电影作品的实例分析,能够对于读者提供具有可参考价值的电影艺术形式和电影语言的分析方法。
最终,本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提高观众的观影品质和水平,促进电影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对于文艺类院校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文学电影开题报告
在七大艺术里面,电影艺术是唯一一门有确切生日的艺术。
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在短短百余年时间里,电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面为你送上研究生文学电影开题报告。
一、拟选论文题目:
二、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要求:
1.引用外文文献不少于10篇,写出文献综述与选题书面报告,字数在3000字以上。
2.书面报告内容应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基本框架,主要参考文献,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等;
3.填好“论文选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表,连同书面报告一起交研究生院备案;
4.书面报告的格式见附件。
三、导师对选题报告的评语(就研究生对该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情况、研究方法和手段、预期成果予以评价):
四、评审小组对选题的意见(是否同意选定该课题、是否同意选题报告通过、以及对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建议;其他建议,如限期重作选题报告、终止培养建议等):
五、论文工作计划
六、附件(以下为附件内容:开题报告书面格式)
拟选论文题目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论文主要研究和基本框架
四、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
五、主要参考文献
以上是论文开题报告应该具有的基本内容,大家可以根据以上的条目结合论文的探讨话题,书写论文开题报告!
艺术类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以《周星驰电影与后现代主义文化》为例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在七大艺术里面,电影艺术是唯一一门有确切生日的艺术。
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自1895年12月28日诞生后,在短短百余年时间里,电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迅速地将其它艺术挤到了边缘位置,并逐步占据当今文化的主流位置。
中国电影的历史也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
经过几代电影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电影人才辈出、佳片不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界限日益消弭的今天,电影以其巨大的优势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同时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的研究对象。
电影已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当今社会最为活跃的文化因素之一。
香港作为一个大众文化占主流地位的城市,其电影风格不同于
大陆,以商业性和娱乐性为主流,这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了好莱坞的电影风格。
这样的社会文化语境成为香港后现代主义电影产生的温床。
从饰演83版《射雕英雄传》中一个被梅超风抓死的金兵乙,周星驰
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却并没有引起绝大多数人的注意。
不过,天赋加努力,经过短短二十年时间,周星驰就凭借自己一部部影片征服了观众,并且开创了一个时代:无厘头喜剧,即后现代主义喜剧时代。
香港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并不是始于周星驰,不过却绝对是在周星驰的电影中发扬光大的。
在《霹雳先锋》中,这种风格还不明显,自《赌圣》后,它便日渐成熟并大放光彩,不过,在周星驰晚期的几部影片中,这种风格又有所淡化。
在这种风格的影响下,很多人纷纷效仿,出现了很多类似风格的影片,并且这种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选题目的:
周星驰电影盛行二十年,出现了很多经典之作。
本人很早接触
他的电影,并且对其影片喜爱之至,很多影片都是反复观看。
我曾就其影片写过几篇影评,不过难免落入俗套。
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周星驰电影的论文,苦于没有新颖的角度。
接触后现代主义理论之后,我豁然开朗。
周星驰电影与后现代主义的每一个特征都是那样的吻合,简直就像为后现代主义而生的一样。
故而我将周星驰电影和后现代主义文化结合起来论述,为周星驰电影正名。
3.选题意义:
周星驰电影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
而周星驰电影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无论是对于文化学家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化,还是对于普通观众正确看待当今影坛出现的无厘头搞笑之风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论文的研究能够揭示周星驰电影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弥补目前周星驰研究中的某些不足,同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点理论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研究综述:
周星驰电影流行已非止一日,喜欢看周星驰电影的人很多,热衷于研究周星驰电影的人也不少。
去图书馆一找或者去网上一搜,研究周星驰电影的论着及论文浩如烟海,不胜枚举。
总结一下,这些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
首先,对周星驰本人及其电影的情节和思想意义的研究,包括大量影评和部分论着,这是论文及论着最多的一个研究方向。
这些研究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过于感性化。
不论是叙述周星驰本人的生平,还是抒发作者对于周星驰电影的感受,这些都是从感性层面所做的论述,未能进行理论概括,也就未能达到理性层面。
充其量这些作品只能算是一般的影评,并不具有理论意义。
比如自称是周星星的粉丝的人所写的《就爱周星驰》就直接表达了其对于周星驰的喜爱之情。
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研究理论,估计不会研究出什么成果,充其量只是抒发自己一时的感怀而已。
其次,对周星驰电影的艺术手法的研究。
这个方向的论文及论
着的数量也不少。
与第一个研究方向相比较,这个方向的研究相对来说更深了一层,不仅涉及到了周星驰电影给人的直观感受,而且透过表象稍进一层,进一步涉足到了其电影中蕴含的艺术手法,比如其影片中主人公的身份定位,其无厘头的搞笑手法等等。
在这一研究方向,最重要的、研究最多的一个话题是对其无厘头搞笑的探讨。
“无厘头”这个词是随着周星驰电影的出现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的。
对这个词的出处及含义进行探讨的论文不胜枚举。
不过,探讨来,探讨去,很多人总是离不开这一话题,因此这一话题已变得非常烂俗。
单独探讨这一话题似乎再也发掘不出什么新的东西。
最后,对周星驰电影进行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研究。
由于后现代
主义是在西方产生的一个概念,并且产生的时间比较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就更晚了,因此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理论,或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理论,这从为数不多的从后现代主义文化角度研究周星驰电影的论文及论着中可以看出来。
有一少部分人能够自觉地从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角度研究周星驰电影,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
不过在这些论文及论着中,大部分人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运用还不够纯熟,或者只从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一点出发论述一个问题,或者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论述还不够精确。
能够纯熟准确地运用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周星驰电影的论文及论着凤毛麟角。
2.本人对综述的评价:
综上所述,虽然研究周星驰电影的人很多,着作也很多,但真正研究到点子上去的人并不多,而能对其进行准确的理论定位的人就更少了。
能自觉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理论对周星驰电影进行全面准确的理论概括及定位,这几乎就是一个空白。
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研究周星驰电影的公认的权威,也没有一部研究周星驰电影的经典的着作就说明了这一点。
这是一个不小的理论空白,而本人虽然水平不高,却愿意去尝试着钻这个空子。
三、论文主要研究和基本框架
本文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理论,比如消费社会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等研究周星驰电影。
周星驰总共出演了50部影片,水平参差不齐。
本文以其部分水平较高的影片为主,辅之以其它影片进行论述。
同时,本文对周星驰电影还要做一些总体上的外围研究,比如票房等。
最后,本文还要对其它具有周星驰风格的影片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
周星驰作为喜剧天王,在其演艺生涯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过这种成就的取得也不是瞬息可就的。
除过天赋的因素外,他的成功与其努力也是密不可分的。
同很多影星的成长之路一样,周星驰也是从跑龙套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能够作为正式角色出演影片的。
《喜剧之王》这部影片似乎可以作为他这种成长之路的一个最好的注释。
当然,能够出演影片和成为喜剧天王又是两码事。
周星驰真正崭露头角是从《霹雳先锋》这部影片开始的。
不过,严格地说,这部影片并不是一部喜剧影片,在片中,周星驰也不是主角,担任主角的是李修贤。
周星驰真正作为主角并形成其风格是从《赌圣》这部影片开
始的。
从此之后,周氏电影席卷中国,几乎每部影片都能获得极高的票房,观众对其影片也是趋之若鹜。
在此影响下,很多影人开始纷纷效仿周氏风格拍摄无厘头喜剧影片,比如《一石二鸟》、《河东狮吼》、《十全九美》、《天下无双》、《天下第二》、《大内密探零零狗》、《功夫熊猫》等等。
这种风潮也波及到了电视剧,《武林外传》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
当然,这些影视剧有些是对周星驰电影的拙劣模仿,不过也有一些在模仿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成为了新的经典,比如《武林外传》。
本论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是后现代主义文化与周星驰电影,先结合周星驰电影阐述了后现代主义的定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然后论述了周星驰电影所体现的后现代性。
第二章涉及到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解构主义,论述了周星驰电影中的解构特性。
第三章进一步扩展了本文的论述范围,初步探索了由周星驰电影而引发的周星驰现象。
四、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
本论文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运用后现代主义的哪些内容以及如何结构这些内容来进行论述。
另外,所需的一些相关理论书籍难以获得,所需的阅读整理工作量相当繁杂也是本论文所要突破的难题。
因此,在进行本论文研究的过程中,在研究已有的资料的同时,以周星驰电影及其相关影视剧为基点,同时结合相关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将二者结合起来并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
五、主要参考文献(此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