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们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激励,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和技能。
以下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建议:1.明确学习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明确学习目标对于小组内的每个成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小组成员们明确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为共同的学习计划制定一个明确的路线图。
例如,如果小组的学习目标是准备一次共同的报告,那么小组成员可以通过明确各自的任务和时间表来达成学习目标。
2.分工合作:小组成员们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兴趣、技能和能力来分配任务。
分工合作可以确保每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可以加快学习进度并提高效率。
在分工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们可以互相协商和交流,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每个人的任务清晰明确。
3.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在小组中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小组成员们应该遵循相互尊重和积极参与的原则,鼓励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通过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小组成员们可以不断地分享知识、解决问题,并相互学习和提供支持。
4.建立共同的学习环境:创建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小组成员们的学习动力和合作意愿。
这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们互相支持、鼓励和帮助来实现。
小组成员们应该尊重彼此的意见和观点,鼓励积极的学习态度,并确保学习环境和谐、友好。
5.管理时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时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小组成员们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合理分配时间来完成每个任务。
同时,小组成员们也应该设定时间限制来保持学习的进度。
在时间管理过程中,小组成员们应该相互支持和监督,确保每个人都能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
6.反馈和评估:小组成员们应该定期进行反馈和评估,以确保学习的进展和质量。
这可以通过互相评估和提供建设性的反馈来实现。
小组成员们应该共同讨论每个人的进展和困难,并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反馈和评估,小组成员们可以互相激励和改进,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分工合作、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建立共同的学习环境、管理时间以及进行反馈和评估。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及对策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及对策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教师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并提出对策,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一、注意事项1.小组成员的选择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注意小组成员的选择。
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合作能力不同,如果将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的学生放在同一个小组中,可能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确保每个小组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相对均衡。
2.任务的设计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合理设计任务,确保任务的难度和学生能力相适应。
如果任务过于简单,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任务过于复杂,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完成,影响学习效果。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任务,确保任务的难度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热情。
3.小组合作的氛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合作的氛围会对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小组合作的氛围不好,可能会导致学生之间的相互排斥和不合作,影响学习效果。
教师需要关注小组合作的氛围,及时调整和疏导,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4.评价和激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评价和激励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学习效果。
教师需要合理设计评价和激励机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合作热情。
二、对策3.培养合作意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堂活动和讨论引导,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和交流,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中需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需注意的问题
1.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应用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有许多教学方式,不同的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应范围,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实际条件出发,把握好时机,富有成效地应用合作学习。
一般来说,对于比较简单,无需深人讨论,学生个人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必要组织合作讨论,对于达成目标多元且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组织合作教学,让同学们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前,教师需要作有明确目标的讲述。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其简洁明了富有导向性的讲述对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获得一些具有帮助性的信息,如学习目标、注意问题、人手方向、方法采取、思维建构等。
教师有用的信息传递到学生中间,就会产生一种正刺激,这种刺激会辐射到每一个组员当中,产生积极的效应。
3、加强小组管理,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刚开始合作时,学生往往缺乏合作的技巧和相互配合的意识,有的同学唯我独尊,表现欲过强,有的同学则羞于表达,只听不言,这样就达不到通过合作学习,实现生生互动,互帮互学的教学目的。
所以,加强小组的管理与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如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认真
倾听、遵守纪律等,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持久和取得成效的重要环节。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及对策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及对策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协作与交流中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为了确保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和顺利进行,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小组成员之间可能出现不合作或不互助的情况。
一些学生可能对合作学习持消极态度,不愿意与他人合作,或者只愿意依赖他人的工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在班级中宣传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与并树立正面激励机制,如给予积极合作和互助的学生表扬等。
2. 设计适当的合作学习任务:确保任务的设计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的参与对整个小组的成功至关重要。
3. 定期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通过班级分组、小组讨论等有效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小组成员可能出现知识差异较大的情况。
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好,而其他学生却不够熟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采用角色分工合作模式:在小组合作中,指定每个成员的角色和任务,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优势为小组做出贡献。
2. 倡导学生互相辅导:鼓励学生进行知识分享和互相教导,让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帮助掌握较差的学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补和共同进步。
3. 加强教师指导和辅导: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小组成员之间可能存在沟通不畅或冲突的情况。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观点,有时候在合作学习中会发生意见不合或冲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和解决冲突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等方式进行实践和训练。
2. 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意见、理解差异和善于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在组建小组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做什么,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讨论学习。
2、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进行学习,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3、树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另外,合作学习要弥补教师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某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4、有正确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参与者不仅充分表现自我,而且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
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的评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师要
有这方面的指导和评价。
5、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合作学习非常重要,但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做就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困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的现象。
合作学习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思考、进步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在当代中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小组合作学习日渐受到各地学校老师的青睐,形成了丰富的合作形式和方法。
但在我的听课经历中,扎实有效的小组合作并不多见。
究其原因,是对某些细节缺乏敏感和打磨。
这些细节与以下13个问题相关。
1、小组合作学习从哪里开始?对学生来说,只有具备了合作的意识、方法、能力和习惯,才能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但这些方面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简要地提出几个要求,让学生领会一下即可生成的,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系统培养和训练,这里的细节不是培养的时间长短,而是训练的起点:从哪里开始培养和训练?可以从同桌合作开始,先尝试让同桌两人之间相互言说、倾听、补充与合作,再逐渐过渡到小组合作。
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和适应过程。
如果同伴两个人都不能很好地合作,如何指望他们能够顺利地进入到小组合作?2、开展合作学习有哪些前提条件?这里强调的是一些基础性的条件,至少包括三个条件:其一,学生对要学习讨论的内容要有基本的阅读了解;其二,合作交流前,学生先要有自己的思考,带着自己的思考与同学共同分享、探究,如此才能避免用集体的思考和声音替代个体独立自主的思考;其三,学生需要有合作需求。
之所以存在“为合作而合作”的现象,原因之一在于学生本无合作的欲望,却硬要让他们合作。
3、如何分组?一般情况下,存在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两大类型,许多老师陷入了纠结之中:两种分组方式各有利弊,如何取舍?解决之道在于轮换,不宜一学期或一学年都是同质或异质分组,可以这个月同质,下个月异质,取长补短,互补共生。
4、如何分工?小组合作过程中,需要对谁做主持人、监督员、记录员、小组发言代表等有明确具体的分工。
分工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也在于小小分工背后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有了分工,才会有责任;有了责任,才会有担当;有了担当,才会有更好更快的成长和发展。
这样的小组分工,就把教学与德育、成事与成人融合联通起来了。
5、需要有什么合作的规则?规则就是小组合作中对学生该如何做的具体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下堡坪中小学程世满
1、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
前一段时间,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有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后四人马上聚在一起,满教室嗡嗡声,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动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
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
这种几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组建了合作小组后,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议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
小组合作还需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小组内应该有分工:领导者、记录者、联络者、检查者等,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增进角色的互赖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关注每个学生的有效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不允许任何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出工不出力”,“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都是不行的。
同学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依赖意味着大家在彼此合作、相互启发中共同学习,而不是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题,而另一些人在小组掩护下逃避责任。
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
决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演变成“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分配的注意事项
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分配的注意事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分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分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角色分配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增加他们对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例如,善于言辞的学生可以担任发言人,思维活跃的学生可以担任讨论的主导者,细心认真的学生可以担任记录员等。
2.轮流担任不同角色: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可以定期轮换角色。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也可以避免某些学生总是担任同一角色而产生厌倦感。
例如,每次讨论时可以轮换发言人或记录员等角色。
3.明确每个角色的职责和任务:为了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需要对每个角色的职责和任务进行明确规定。
这样可以避免有些学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可以避免有些学生偷懒或不积极参与。
例如,发言人需要清晰地表达小组的观点,记录员需要认真记录讨论的内容等。
4.角色分配要公平合理:在分配角色时,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能力、特长和兴趣等因素,尽可能做到公平合理。
这样可以避免某些学生因为不满意自己的角色而产生抵触情绪,也可以避免某些学生因为总是担任简单任务而得不到锻炼。
例如,不能让某个学生一直担任发言人,而让其他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言。
5.及时调整角色分配: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学生不适应自己的角色或某些角色没有人愿意担任的情况。
这时需要及时调整角色分配,以保证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
例如,如果发现某个学生不适合担任发言人,可以及时调整其角色,让其担任其他更适合的角色。
总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分配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增加他们对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需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全程监控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小组合作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小组合作学习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教学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本文将介绍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组织和实施的注意事项。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们的协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让学生们组成互补的小组,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和相互合作,学生们能够学会如何分配任务和资源、接受不同观点的建议和意见、互相沟通以及从他人的经验中受益。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相对于全课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并通过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来提高学习效果。
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发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实现的动机。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可以更高效地完成作业和任务,拓宽视野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需要一个组织和实施的过程。
下面介绍具体的实施步骤:(一)小组组成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选择自己的组员,也可以通过抽签、老师或者班级分组等方式组成小组。
在组成小组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差异,力求每个小组的成员搭配合理。
(二)制定小组任务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能力,老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制定相应的任务,如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一套题目,或者共同撰写一篇作文等。
在任务制定中,还可以设置一个小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明确目标和方向,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师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应该扮演一个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他应该为学生指明任务的方向和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纠正学生在互动中产生的错误,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和困惑。
小组学习中的几个注意事项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处理好几个关系1、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肯定是自己去面对,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这个问题时,才考虑寻求帮助,与人合作。
如果只有小组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将难以独挡一面。
2、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单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说,其重要意义大家都很明确;但是,不能光注重形式,还要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
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3、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由此以来,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就可以由学生小组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而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而使二者对立起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
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及对策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及对策随着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已经逐渐普及。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等,具有很多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组内分工不均,学生之间的不合作,互相抄袭等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就对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及对策进行详细介绍。
一、注意事项1.确定小组成员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的人数要控制在4-6人左右。
要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之间性格、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相差不大,以便更好的合作学习。
2.确定小组活动内容及目标小组活动内容要与数学知识点相关联,并且要具备一定的难度。
小组活动目标要明确,便于小组成员进行协作学习。
3.明确小组分工在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需要明确分工,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小组成员间的效率。
每个小组成员需要承担不同的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小组活动。
4.鼓励互助互学在小组活动中,一些同学可能会因自己的能力较弱而被其他同学所忽视,老师可以做好引导,鼓励其他同学可以向弱势同学提供更多的帮助。
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促进同学们的学习进步。
二、对策1.建立信任机制要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建立信任机制。
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例如,可以让小组成员在活动前自我介绍,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并适当鼓励学生间进行交流。
2.加强分工协作分工协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
在小组活动中,如果分工不明确,或者分工不均,别的小组成员可能会忽视一些小组成员的存在,从而导致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果不佳。
老师可以做好引导,帮助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合理分配任务,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分配到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任务。
3.鼓励积极学习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松懈而不工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要求小组成员在合作研究中遵守以下基本要求:
1.倾听他人发言:在听取他人发言时,要专心、注视对方,并努力理解别人的观点和想法。
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耐心等待别人说完再提出自己的看法。
如果有疑问,要礼貌地请对方解释说明。
2.讨论问题:在讨论中心问题时,要围绕主题,不要东拉
西扯。
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要有依据,并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果别人提出疑问,要耐心解释。
3.互帮互助:在小组中要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
不要说讽刺、嘲笑、挖苦等伤害同学自尊心的话。
帮助同学时要向他们说清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困难可以向同学请教,接受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4.反思与质疑:要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修正和补充自己
原来的看法。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肯定与自己不同的正确看法。
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或看法。
5.自律自控:要服从组长的安排,在小组讨论时要有序发言,不要讲与研究无关的内容。
个人意见可以保留,但应在课后再跟老师和同学交换意见。
6.小组讨论的要求:小组讨论的规则是在独立思考后,仍
有疑惑需要解决,先是一帮一,两人间的讨论,如还有困难,再扩展为4人或5人间的讨论。
如遇到较难的问题记录下来,班级讨论。
小组讨论的形式有自由发言式、轮流发言式和一帮一讨论式。
7.小组成员的发言:要求每个小组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基础
上才能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小组的各个成员可以是对该问题的不同角度发表意见,但不能出现两个完全对立的结论。
要求每人一周内至少主动发言不少于3次,小组值日组长做好记录。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注意事项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注意事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学科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小组合作学习正逐渐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互相启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主动性。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一、小组成员的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因此小组成员的选择非常重要。
教师在选择小组成员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尽量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较一般的学生进行搭配,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应尽量避免将好朋友放在一组内,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他们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要让学生明白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
要注意让每个小组都能够获得足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还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场地和条件,让学生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合作。
四、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要教育学生要有礼貌、互相尊重,学会倾听和表达,能够和小组成员积极合作。
要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共同解决问题,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
五、要及时进行反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合作情况进行反馈。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意见、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和调整。
六、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注意事项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注意事项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以下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注意事项。
一、合理确定小组组成小组成员数量的确定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问题。
原则上,每个小组应该有 3-5人,人数过少会严重制约合作的效果,而人数过多则可能导致合作机会不足,因此合理确定小组成员数量是很重要的。
其次,要合理分配小组组成。
一般情况下,小组成员之间的数学能力水平不应该差距太大,避免因为差距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一致的问题。
二、明确小组任务和角色分配明确小组任务和角色分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
针对每一个小组,应该明确任务目标,包括学习内容和应达到的学习效果。
同时,根据小组成员的个人特长和目标,合理分配角色,如组长、讲解员、记录员等。
通过合理的任务和角色分配,可以使小组成员互补互助,形成一个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团队。
三、设置小组共同体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在于共同体的建立。
建立小组共同体可以有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信任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建立小组共同体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呼吁集体感。
告诉学生这个小组是“我们”的小组而不是“我”的小组,大家都是平等的成员,需要互相尊重和互相帮助。
2. 理顺内部关系。
尽可能让小组成员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消除任何可能的摩擦。
3. 相互信任。
鼓励小组成员之间建立信任,互相倾听,相互支持。
只有形成了相互信任的氛围,小组合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与辅导和指导小组合作学习需要老师积极参与辅导和指导。
老师需要通过直接观察和引导,为小组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解答。
在小组讨论中,老师可以适时地介入,帮助组员解决问题、纠正错误,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的各种观点和想法。
五、及时评价和总结小组合作学习后,必须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总结。
评价考核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让组员们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为下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指导和借鉴。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分组:根据学生的基础、爱好特长、性格特点、性别等方面,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
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每两位学生“师徒结对”坐同位,便于合作学习。
分组本着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使组与组之间的成绩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每小组成员成绩平均,实行分层帮助。
在小组内选出学习组长,纪律组长,各司其职。
2.确定学习目标:师生合作,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尤其是要确定好预习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确具体的预习任务。
3.预习与合作:学生根据预习目标进行预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检查预习结果,并合作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预习检测试题,对于预习效果好的学习合作小组要及时表扬,树立学习样板,介绍预习经验,在班级推广。
4.课堂讨论与合作: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研究讨论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内容,内容要尽量具备可操作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掌握新知识。
5.课堂展示与反馈: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质疑。
教师根据展示情况进行反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和指导。
6.课后复习与合作: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检查课后复习情况,合作解决复习中的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复习检测试题,对于复习效果好的学习合作小组要及时表扬,树立学习样板,介绍复习经验,在班级推广。
7.考评与激励:定期对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考评,包括预习、课堂讨论、课堂展示、课后复习等方面的情况。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和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注意事项需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例如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调整小组规模和组成方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调整预习和讨论的时间和内容等。
同时,教师需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全程监控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王鹏行1.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2.合作学习应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
为此,教师可首先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其次,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学困生先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三,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听完再动手操作,细致分析一下过程;第四,教师行间指导时,应重点指导学困生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
但解决学困生问题不能忽视优生的继续发展,在这一点上很多学校没有引起注意。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优生继续发展的空间,让优生自主探索、自我尝试。
大家知道优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教师应充分发挥优生的作用,开展组内互组活动,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与合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真正实现优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提高的目的。
使得我们的课堂符合《课程标准》指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的这一数学理念。
3.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线。
没有问题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教学。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及对策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及对策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但是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考虑和对策需要采取。
小组合作学习涉及到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为确保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老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组成合适的小组:组成合适的小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性特点来合理组合小组,尽量让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相对平衡,能够相互合作和辅导。
2. 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合作。
老师可以在课前明确告知学生本次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并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制定学习计划和分工。
3. 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材料: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材料供学生使用。
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课本、参考书、工具等,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学习和合作。
4. 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因此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1. 设置合理的时间限制: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因此老师需要在课前制定合理的时间限制。
时间限制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又能够避免学生在合作中浪费过多时间。
2.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老师需要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老师可以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提示和解答,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促进他们的合作和学习。
3. 定期检查和评估: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
4. 解决冲突和纠纷: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可能会出现冲突和纠纷,老师需要及时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2012-10-08 14:05:14|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小组合作学习尽管有很多的优点,在语文教学中使用频率也很高,但是如果不假思索,每课必用就会走入教学误区:一味认为新课改就是让课堂热闹,就是教师不教;该合作的合作,不该合作的也合作。
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背后,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低效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实效
好多学校接到课改文件不假思索就一哄而上,说是改革实际却流于形式,没有成效。
有的学校在让学生合作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只是坐在一起,并没有按老师设定的目标进行。
有的在埋头写作业,有的在三三两两、津津有味地闲聊题外话,有的因害羞内向而沉默不语、独自发呆。
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形式上简单地让学生凑在一起。
这种情况已经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2. 合作目的不明确,为“活动”而“活动”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髦,不分主次轻重,每节课都用,并且认为一节课内用得越多越好,走入了教学误区。
3. 合作无序
有的教师下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全班学生只是按小组围坐在了一起,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整个课堂闹哄哄,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4. 合作问题过于简单,没有讨论的必要
在教学中也常看到这种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老师的问题还没说完,学生就已说出了答案。
对于这种现象,老师还让学生照讨论不误,进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5. 学生没有经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就开始合作
教学中常看到有些老师不经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就直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感到措手不及。
没有独立学习做基础的讨论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独立思考而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
记得看过这样一段话:“离开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就不可能有深度,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动和启发,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成分,修正、充实自我观点。
”对此,我深表赞同。
6. 教师不能有效指导帮助,一味放手让学生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常见到有些老师给学生发布完“下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就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不指导、监控学生的交往活动。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热情的帮助,在小组中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启发、帮助和建议,必要时参与其中,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良好合作氛围,而不能作为一个局外人,造成“放羊式”的小组讨论交流。
7. 教师为赶教学进度,草草收场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赶进度,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言、补充、自查、更正以及小组讨论中辩论的时间,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为走形式而草草收场。
8. 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参与不足
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表面上热闹、民主、活泼的合作学习气氛实则隐含着种种阴影。
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在小组活动中抢占话语霸权,起着支配的作用,而能
力较弱的学生则显得消极被动,不去积极参与、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只等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渐渐地他们对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兴趣,表现得冷淡、麻木,直至自我放弃。
轰轰烈烈的小组合作学习又变成了“一言堂”,失去了合作的意义与价值。
9. 合作过于频繁
现在一提到公开课,有的教师就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万能钥匙,不论什么内容的课,动不动就让学生小组讨论,而忽视了传统教学的方便获得与使用的实际价值,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使英语课几乎成了小组讨论的展示课,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背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10. 合作没有结果
合作学习是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每个小组成员都要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而积极合作、共同讨论、交流信息,最后达成共识。
这是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
可是很多情况下,讨论没有结果。
特别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学校,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合作任务,而这个任务又比较难,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解决,需要多种查询途径才能解决。
这些地方的学生手头资料极少,更没有条件去图书馆、阅览室、上网等去查找。
于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只能做无谓的争执,结果是不了了之。
这种形式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以上是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粗浅看法与体会,希望能对我们各位教师有所启迪与帮助。
相信我们只要注意了以上几点,趋利避害,再加上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小组合作学习必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