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主观题必背知识(2013年版)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针对主观题)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针对主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0109109d76eeaeaad0f33046.png)
《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作为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教育、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文化是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对人的影响:(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拓展延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生活依据(1)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3)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社会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消费水平。
(4)振兴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拓展延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生活措施(1)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要坚持“主心骨”,弘扬主旋律,坚持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
必修3文化生活重点主观题必背
![必修3文化生活重点主观题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1e28c047a26925c52cc5bfd4.png)
必修《文化生活》主观题1.※文化的作用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⑤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⑥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如何文化创新①立足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3.怎样对待“传统文化”(传统的习俗、思想、技艺等)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把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坚持正确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④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涉及“民族精神”对中国作用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如何培育弘扬民族精神?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④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⑤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5.怎样促进中外文化交流?①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文化生活主观题库必背
![文化生活主观题库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3cc0dd065901020207409c2d.png)
《文化生活》主观题必背知识《文化生活》五根线【一、文化的作用】【二、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四、文化市场、文化生活与大众文化】【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一、文化的作用】1、为什么重视文化——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或“文化软实力”)(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P9(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的发展不同。
不同的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性质不同…)①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文化与综合国力。
P11-12(3)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①作用的双重性:……促进,个人成长的催化剂;……阻碍,把人们引向歧途。
②对人的影响:来自于(来源)…,表现…,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P15-16。
③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影响人的作用——(优秀)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主流:4个意识+3个主义+3种观念P16),增强精神力量(原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与综合国力:为什么——怎样(1)为什么:重要性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P11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P22(2)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文化软实力)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③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其他:大力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个人: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记忆】文化生活答题模板
![【记忆】文化生活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05a77289b6648d7c1c746d3.png)
必修三 文化生活简明主观题必背一、文化的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3.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对人的影响二、文化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为什么)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C 、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 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B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①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特点: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④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韵味。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文化生活1--3单元主观题汇总
![文化生活1--3单元主观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6905f0c03d8ce2f00662322.png)
1、辨析: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1)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所以,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但不能因此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糟粕之分。
只有参加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的精神健康向上。
而落后、糟粕的文化活动会腐蚀人的精神,参加此类活动会使人精神空虚、迷茫甚至堕落。
(3)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
如果只是被动地受强制地参加优秀文化活动,也难以产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
(4)综上所述,上题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2、(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答案】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23日正式公布。
《意见》规定,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弹性安排休假时间。
同时,要求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
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广东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意义。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广东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供旅游休闲等文化产品和服务业的发展;广东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有利于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也体现了旅游文化为经济发展服务,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文化生活主观题必背知识点第四单元
![文化生活主观题必背知识点第四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38dcc1b2bb4cf7ec4bfed063.png)
文化生活主观题必背知识点第四单元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文化生活的特点和原因特点:多样性(色彩斑斓)原因: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面对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①应积极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②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④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企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发展大众文化,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个人: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的的修养;自觉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我国人民文化需求的特点和原因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原因: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展;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众文化的内涵倡导的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能够成为主旋律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9.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及具体原因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①关键是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文化生活》必背要点
![《文化生活》必背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bb657ca98271fe910ef9c3.png)
《文化生活》必背要点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考点一:体味文化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第二,文化来自于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即来自于社会实践。
第三,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考点二文化与经济、政治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与综合国力(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建设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考点一:感受文化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及其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必背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5e6347b028ea81c759f57848.png)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必背(最新版)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含义及特点:(1)含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特点:①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以民主和法制为标志的公民政治文化素养越来越重要;文化渗透和入侵及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斗争,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的作用:(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③搞好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文化塑造人生)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多样性表现: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高二政治 文化生活必背知识·修改版
![高二政治 文化生活必背知识·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f7894addccda38376baffa.png)
《文化生活》必背知识:文化与生活(重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作用)“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的内涵 包括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的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参与文化活动逐步培养出来的。
特点 :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
)、文化的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社会作用: 对社会和个人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 政治的关系: 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关系: 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与综合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国力的关系 措施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交往方式的差异在于语言、符号、器物和行为举止等。
)表现: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强调实践)第二课 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强调意识)文化对人 潜移默化(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 的影响: 特点: 文化熏陶的过程)深远持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1)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 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塑造人生: (2)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高中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
![高中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e7e25403dd88d0d233d46aa5.png)
高中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角度内容例题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内涵:(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①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政治、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第一,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第二,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第三,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第一,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第二,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⑤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3)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重庆2013)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
文化生活主观题速背
![文化生活主观题速背](https://img.taocdn.com/s3/m/2d26c1bc284ac850ad0242fa.png)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1.一般规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成物 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 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文化为经济(产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 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文化与政治。文化能提升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3.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 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4.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们认识活动、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文化会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人生道路。 (5)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能够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提示:站在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播以及与其他民族文 化的交流的角度) (一)从原因、依据、意义方面 1、民族文化,民族身份的独特标识;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4、文化多样性: (1)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 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3)与文化创新: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前提 5、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发展: (1)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 响力和文化软实力; (2)有利于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本民族文 化的发展(或世界文化的繁荣) (二)从措施方面来说 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2、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3、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文化生活主观题解题技法讲解
![文化生活主观题解题技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7627272f46527d3240ce093.png)
• 2.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 3.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 4.全面认识教育癿作用 (1)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癿作用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癿作用 (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癿作用 5.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第一步:仔绅审题。审设问,找出本题目是关于哪个学 科癿哪个章节,在草稿纸上写下此章节内所有可能不本 题有联系癿基本概念及原理。要注意思维癿发散性。 第二步:回忆框架图,觋释每一个概念幵写出原理 癿基本内容。如果自己写出癿相关概念太多,则视试 卷留出癿空白捡重要癿写,觋释概念和原理一般丌要 超过本题答题空间癿二分乊一。 • 第三步:联系实际。如果本题是论述题,则根据本题联 系实际中癿一些现象,给出评价;如果本题是材料题, 则材料就是实际,指出材料中癿一些问题,也就是将材 料用你学过癿关于政治癿术语再复述一遍。
技法点拨
• 在具体觋剖过程中,着重注意两点: • 一是研究设问本身蕴含癿各种信息, 从中寻找答题切入点; • 二是对问题本身进行分觋,把大问题 分觋成一个一个更为具体癿小问题, 再进行分析作答。 • 本文中癿例题就是属于后一种情冴。
《文化生活》主观题解题技法系列之三
意图揣摩法
我们在平常癿练习和考试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这样癿题目:看了又看, 但总有点雾里看花癿感觉,叫人无 从下手。
参考答案
①文化作为人癿精神活动离丌开物质载体, 村落文化宫等基础文化设施很好地担负起丰富繁 荣农村文化癿使命。 ②文化对人癿影响来自于特定癿文化环境和 文化活动。“四室一场一园”使每个年龄段、丌 同兴趣爱好癿村民都能够得到优秀文化癿熏陶。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癿精神丐界,增强人癿 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癿全面发展。先进癿、健康癿 文化会促进社会癿发展。村落文化宫建设取得癿 明显成效很好癿体现了这一点。
参考答案
文化生活主观题临考一猜
![文化生活主观题临考一猜](https://img.taocdn.com/s3/m/deea8f79a417866fb84a8ed1.png)
文化生活主观题临考一猜1、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
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
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
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
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
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应该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活动;有关机构要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功能,赋予更多时尚元素,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步一步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这是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
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知识,分析我们“不要丢了珠算”的原因。
2、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
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制作技术、天文、数等输入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价值。
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含答案)
![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213c23376baf1ffd4fad0c.png)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考点1.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考点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考点3.加强文化建设对提升综合国力的意义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例题1:《战狼2》不断刷新国产电影票房记录,成为最热门话题。
片尾一幕“中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 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常常使影院掌声雷动。
它的成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下面是有代表性的网友评价:“龙的传人”:这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
它唤醒了社会的正气与勇气,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看到了非洲人民的可爱和战争的残酷,传递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呼唤和平理念!“北方的狼”:《金刚狼3》国内公映时,制片方特别提示: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应在家长陪同下观看。
《战狼2》则没有做到,而是过于直接的血腥暴力、刀刺屠杀等场面,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精神影响。
这启发中国电影人追求票房时,也要在为未成年人成长护航的细节上更加精细用心。
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角度,分析影片《战狼2》上映的意义。
《文化生活》主观题重点归纳
![《文化生活》主观题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f6c8582195f312b3169a5c0.png)
《文化生活》主观题重点归纳注:括号部分可不背诵1、文化的影响作用(1)(对社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对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①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相互交融: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c 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对政治)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①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相互交融:(国内)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国际)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对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文化在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对人的作用。
参考第2题2、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1)来源(途径或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
![《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fef4d884f524ccbff021840a.png)
《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对社会的影响:(1)文化作为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教育、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文化是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北大清华状元笔记(衡水毕业生)高考手写笔记20XX年5月上旬正式登场,适合20XX 年高考生使用,敬请期待!如果你想了解最新高考动态,敬请关注“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腾讯微博@gaokaoge、微信号80796072,每日为您推送最新高考资讯。
对人的影响:(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①从意义看: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文化生活》典型主观题与知识点
![《文化生活》典型主观题与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3563c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7.png)
《文化生活》典型主观题与知识点《文化生活》典型主观题与知识点一、文章类型本文属于议论文,通过分析《文化生活》中的典型主观题,探讨与之相关的知识点。
二、主题梳理本文将从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对《文化生活》中的典型主观题进行分析,并阐述与之相关的知识点。
三、知识点罗列1、文化的作用:包括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个人成长的塑造作用;2、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涉及文化传承的方法、文化创新的意义和途径;3、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阐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内涵、表现及实践意义;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及实践意义。
四、文章结构1、引言:简要介绍《文化生活》主观题的特点和考查内容;2、文化的作用:通过分析典型主观题,阐述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3、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结合典型主观题,分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方法;4、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通过分析典型主观题,阐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内涵及实践意义;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分析典型主观题,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及实践意义;6、结论:总结《文化生活》主观题的考查重点,强调其对文化生活的指导意义。
五、知识点运用在分析典型主观题时,将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阐释,以展示知识点的实际运用。
例如,在探讨文化的作用时,可以引用一些典型主观题,阐述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之处。
六、修辞技巧在撰写文章时,将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可以用比喻的方式描述文化的多样性,用拟人的手法阐述文化的创新发展,用夸张的手法强调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重要性。
七、检查文章逻辑在完成文章后,将仔细检查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确保文章符合逻辑规范。
例如,检查文章中的论点是否与论据相符,段落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以及文章的逻辑结构是否合理等。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考点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考点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主要涉及中学教育阶段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主观题必背知识(2013年版)【一、文化的作用】★1、为什么重视文化——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或“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对社会的影响(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的发展不同。
不同的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相互交融:A:与经济的交融:在经济发展中,a.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重要,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与政治的交融:a.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养,b.随着世界多极化,世界范围内的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②文化与综合国力。
A、为什么: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③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其他:大力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个人: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①作用的双重性:优秀文化促进,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文化阻碍,把人们引向歧途。
②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表现在:a.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b.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③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影响人的作用——(优秀)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1、推动中华文化交流的意义及要求:(1)意义:a.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b.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c.有利于促进中外经济、政治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要求:(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③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反对“封闭主义”、“保守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2、文化创新(1)为什么:①文化发展的实质(本质)在于文化创新。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④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⑤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检验标准)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⑥文化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2、怎样进行文化创新: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②基本途径: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克服“封闭主义”、“保守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怎样——突出爱国主义1、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特点(1)传统文化的特点:①鲜明的民族性,②相对稳定性(继承性、时代性、社会历史性)(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a.源远流长,b。
博大精深(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3)中华文化的特点:a.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民族精神:(1)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2)特征: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A重要性:★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它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它永不泯灭,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全历程。
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④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⑤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⑥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B必要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①是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
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
★②这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集中体现) ★③这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4)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⑤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手段,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⑥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⑦每个公民必须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使命,努力铸造中华民族之魂(5)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核心①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②特征: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也有不同具体内涵。
③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四、文化市场、文化生活与大众文化】1、为什么要文化生活中作出选择(1)文化生活色彩斑斓、人们文化生活面临多种选择(2)文化生活有“喜”与“忧”(“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3)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落后文化——改造或剔除;腐朽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4)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措施(1)个人:a.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b.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拒绝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污染,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2)企业:a.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b.发展大众文化,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3)国家:①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②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③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④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①要坚持“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个“贴近”,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③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⑤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活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⑥政府要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居民实际文化需求【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精神文明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什么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指导思想),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特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3)措施:★①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贴近群众,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提高公民素质.★②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文化多样性下必须弘扬主旋律(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③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根本任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含义)措施:①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②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④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⑥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树立崇高理想和信念。
⑦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⑧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⑨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地位)①A、时代要求:道德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特征,要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B、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需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