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_小陀螺_转呀转资料讲解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小陀螺转呀转浙美版1
小陀螺,转呀转一、教学内容分析陀螺是我国民间玩具之一,历史有4千多年,人们对其的喜爱经久不衰,而且经过不断的改进,产生了现在形形色色的陀螺。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陀螺的历史,欣赏其艺术美,感受中国玩具的魅力,形成民族自豪感。
本课内容较丰富,集中了绘画、剪贴、设计等,是多方面的训练课。
通过学习,学生除了要能完成一个自己设计的玩具,还要得到美术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多种问题,所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结合本节课是“玩具”的特殊性,让学生真正快乐地玩,营造快乐的氛围也是很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1、了解陀螺的历史和结构,感受陀螺在造型、图案、色彩等方面的美感特征。
2、通过制作纸陀螺及开展活动,与运用多种材料设计制作纸陀螺,并进行简单的装饰。
3、培养对美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增强创意设计制作的乐趣及审美体验,体会中国玩家的魅力。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好玩好动,缺乏自制力,但是拥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美术充满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巧妙选用各种材料制作有创意的陀螺。
教学难点:制作时,陀螺面与陀螺轴的连接。
五、学生学具准备美术工具袋、圆纸片、彩色卡纸、记号笔、铅笔、双面胶、马克笔、剪刀。
六、教学过程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实物陀螺,“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非常好玩的玩具,你认识吗?”2、“怎么玩?”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玩一玩。
3、揭题“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小陀螺,转呀转》,尝试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个好玩又好看的陀螺!”二、欣赏图片,了解陀螺1、了解陀螺历史,“别看陀螺小,它年龄可不小,它们至少有四千多岁了呢”PPT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现的陶制陀螺。
三、层层剖析,深入探究1、“要制作陀螺首先要了解它的结构,请你仔细观察老师的陀螺,谁能来说一说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板书:转面和转轴)”2、转面的设计:我的转面是圆形的,①转面除了圆形,还可以设计哪些形状?(四角形、五角形、多边形、花形)②梯形或心形可以吗?为什么(配重不均匀,不能保持平衡,陀螺转不起来)③出示各种造型的陀螺,那我这样的可以吗?(只要能够保持平衡,就可以。
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小陀螺,转呀转
转呀转,小陀螺一、教学内容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国家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众展示体育文化、增进团结友谊的民族盛会。
其中一个项目是陀螺竞技。
陀螺是我国民间玩具之一,历史有4千多年,人们对其的喜爱经久不衰,而且经过不断的改进,产生了现在形形色色的陀螺。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陀螺的历史,欣赏其艺术美,感受中国玩具的魅力,形成民族自豪感。
本课内容较丰富,集中了绘画、剪贴、设计等,是多方面的训练课。
通过学习,学生除了要能完成一个自己设计的玩具,还要得到美术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多种问题,所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结合本节课是“玩具”的特殊性,让学生真正快乐地玩,营造快乐的氛围也是很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1.了解陀螺的历史和结构,感受陀螺在造型、图案、色彩等方面的美感特征2.通过制作纸陀螺及开展活动,与运用多种材料设计制作纸陀螺,并进行简单的装饰3.培养对美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增强创意设计制作的乐趣及审美体验,体会中国玩家的魅力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缺乏自制力,对美术充满浓厚的兴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是一堂手工制作课,我将它归类为造型表现,主要采用图片欣赏法、直观演示法等教法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制作转面有创意的陀螺教学难点:制作时,陀螺面与陀螺轴的连接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两位新朋友,请看(课件视频:看了视频你们愿意用你们的创意和爱心为他们设计一款有民族特色的陀螺)。
引出主主题: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小陀螺,转呀转》,尝试用身2.学生玩陀螺 1.情境激发学生的团结各民族的爱心。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 小陀螺,转呀转丨浙美版(2012)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小陀螺,转呀转丨浙美版(2012)教学内容本课《小陀螺,转呀转》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制作陀螺的过程,掌握基本的旋转原理和对称图形的设计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简单的材料,如纸、塑料、木片等,制作出能够旋转的陀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和装饰,使陀螺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也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陀螺的基本构造和旋转原理,掌握制作陀螺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对称图形进行创意设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学生将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玩具的兴趣,培养其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陀螺的平衡设计:确保陀螺在旋转过程中能够保持平衡,这是制作成功的关键。
2. 对称图形的创意设计:如何在保持对称的同时,使陀螺外观独特、富有创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陀螺制作方法的视频或图片、各种陀螺的样品、教学PPT。
2. 学具:彩纸、塑料片、小木片、剪刀、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陀螺,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主题。
2. 知识讲解:介绍陀螺的基本构造和旋转原理,让学生了解陀螺的设计要点。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成功的陀螺设计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设计特点。
4.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陀螺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5.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陀螺制作后,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互相评价。
6.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设计水平。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以下内容:1. 陀螺的基本构造和旋转原理。
2. 陀螺设计的要点。
3. 制作陀螺的步骤。
4. 学生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作业:1. 制作一个能够旋转的陀螺。
2. 对陀螺进行创意设计和装饰。
3. 写一篇关于陀螺制作过程的日记,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陀螺的制作技巧,还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小陀螺,转呀转|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小陀螺,转呀转|浙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与制作方法,掌握简单的旋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与实践,学生将提高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玩具的兴趣,激发对美术活动的热爱,增强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教学内容1. 陀螺的历史与文化:介绍陀螺的起源、演变及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2. 陀螺的设计与制作:学习陀螺的设计原理,动手制作个性化陀螺。
3. 陀螺的玩法:了解并实践不同的陀螺玩法,体验传统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陀螺的设计原理与制作方法。
2. 难点:如何使陀螺平衡旋转,以及个性化设计。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陀螺演示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细棍等制作陀螺的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陀螺旋转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 讲解陀螺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 分析陀螺的结构与旋转原理。
- 展示不同类型的陀螺,讲解设计要点。
3. 实践:- 分组讨论,设计陀螺。
- 学生根据设计图制作陀螺。
- 学生间交流制作心得,测试陀螺的旋转效果。
4. 游戏:组织陀螺比赛,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陀螺的乐趣。
板书设计- 小陀螺,转呀转- 提纲:- 陀螺的历史与文化- 陀螺的设计与制作- 陀螺的玩法- 关键词:平衡、旋转、设计、传统游戏作业设计- 个人作业:每位学生完成一个陀螺的制作,并写下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小组作业:小组成员共同设计一个陀螺游戏,记录游戏规则及玩法。
课后反思-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了解他们对陀螺制作与玩法的掌握程度。
-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陀螺设计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以及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陀螺的制作技巧,还体验了传统游戏的乐趣,增进了对传统玩具文化的了解。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14小陀螺,转呀转 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 - 14小陀螺,转呀转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课是三年级下册美术课的第14课,题目为《小陀螺,转呀转》。
本课从小学生熟悉的游戏玩具出发,以小陀螺为主题,通过色彩的运用和造型的训练,帮助学生把简单的游戏玩具转化为美术创作的素材,并最终完成自己的小陀螺。
二、教学目标1. 感性目标通过听课、观看小陀螺的实物、图片,让学生在感性的认识上获得对小陀螺的形态、颜色的初步印象。
2. 知识目标(1)了解和认识小陀螺的形态、颜色及其运动过程。
(2)掌握画出几何形体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掌握运用对比法表现颜色关系的基本方法。
(4)掌握轻重浓淡的演变规律,掌握运用色彩表现阴影、透明、亮度等效果的方法。
3. 过程目标(1)通过对小陀螺的形态、颜色的感性认知和剖析,培养学生对物品的观察能力和创意思维。
(2)通过几何造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正确感知和表现能力,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小陀螺的形态、颜色的感性认知和剖析。
(2)几何体形的训练。
(3)对比法表现颜色关系的基本方法。
(4)轻重浓淡的演变规律,色彩表现阴影、透明、亮度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小陀螺的造型和颜色处理。
(2)如何通过对比法表现颜色关系。
(3)色彩表现阴影、透明、亮度等效果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活动预备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出小陀螺的形态和颜色,并通过简单的游戏让学生熟悉小陀螺的转动过程。
2. 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介绍小陀螺的形态和颜色,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绘画一幅小陀螺的图。
(2)讲解几何造型的基本方法及技巧,并让学生自己在绘制小陀螺的过程中按照规律运用。
(3)讲解对比法表现颜色关系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自己实践,感受颜色对比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4)讲解轻重浓淡的演变规律,色彩表现阴影、透明、亮度等效果的方法,并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将其应用在小陀螺的绘制中。
三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小陀螺,转呀转》教案
三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小陀螺,转呀转》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陀螺的历史、文化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会制作简单的陀螺。
3.通过玩陀螺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对色彩、形状的感知能力。
4.激发学生对传统民间玩具的兴趣,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陀螺的制作方法,能够制作出美观、稳定旋转的陀螺。
2.难点:在制作过程中,如何装饰陀螺使其更具艺术感,以及如何调整陀螺的重心使其旋转更稳定。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陀螺实物、图片、视频资料、制作陀螺的材料(如卡纸、剪刀、铅笔、彩笔、胶水、图钉等)、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制作陀螺的材料(卡纸、剪刀、铅笔、彩笔、胶水、图钉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展示一些精美的陀螺实物和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些陀螺吗?你们玩过陀螺吗?陀螺是怎么旋转的呢?”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陀螺的特点和玩法。
2.知识讲解介绍陀螺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陀螺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玩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讲解陀螺的制作方法和原理,让学生了解陀螺的结构和旋转的原理。
展示不同形状、颜色和装饰的陀螺,让学生欣赏陀螺的艺术之美。
3.技法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陀螺,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如下:用卡纸剪出一个圆形。
在圆形的中心用铅笔戳一个小孔。
在圆形的边缘用彩笔进行装饰,可以画出各种图案和颜色。
将图钉穿过小孔,固定在铅笔的橡皮头上,一个简单的陀螺就制作完成了。
示范如何调整陀螺的重心,使其旋转更稳定。
4.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自己的创意,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陀螺。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独特的陀螺。
5.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制作的陀螺展示在教室中,互相欣赏和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陀螺比赛,看谁的陀螺旋转时间最长、最稳定。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制作陀螺的过程和感受,以及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三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13课 小陀螺,转呀转|浙美版 (共12张PPT)
• 科学家利用陀螺的力学性质将其制成的各种功能的陀螺装 置称为陀螺仪(gyroscope),它在科学、技术、军事等各个 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回转罗盘、定向指示仪、炮弹 的翻转、陀螺的章动等。
大家好!
火眼金睛
• 仔细观察纸陀螺,由那几个部分组成? • 它们有什么特点?
转轴的位置
转面的花纹
静态与动态
1 2 3
剪贴 彩绘 结合
作业建议: 设计并制作一个漂亮的纸片陀螺。 (要求:转面均衡、装饰巧妙、 色彩亮丽)
小提示:在使用剪刀的时候要保护好自己的小手。
石制陀螺 新石器时代
陀螺在中国最少有四、 五千年的历史。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小陀螺,转呀转|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小陀螺,转呀转|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本节课通过小陀螺的画法,掌握老师所介绍的绘画技法。
2.能力和素质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单点透视的方法,了解画面的构图方式,进一步锻炼绘画能力,培养审美情趣与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表现自己,以自身的方式表达美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单点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构图方法;2)掌握小陀螺的基本画法;3)将单点透视和小陀螺的技法结合。
2.教学难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时,需要不断自我检验、观察、分析,从容解决遇到的问题,最后将作品完整地呈现出来。
三、教学过程1.引入1)引入题目:“小陀螺,转呀转。
”2)问学生“小陀螺”在图画中的位置和固定角度,学生看近处的小陀螺后把小陀螺的固定角度说出来。
2.讲解1)补充小陀螺的基本知识。
小陀螺通常以旋转的方式转动,因此,可以用体验式的方法来加深了解。
2)介绍单点透视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学会如何用透视法去表现画面;以及如何让画面看起来更有深度。
3.实践1)教师先示范,先画出小陀螺的形状,然后再加上陀螺身上的纹理。
2)让学生动起手,用画纸画出小陀螺的形状和陀螺表面的纹理。
3)鼓励学生放手实践,不要在意细节,主要是能够将透视,构图一步步排布好即可。
4.作品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绘制的小陀螺陈列出来,评选出几个最好的作品,进行展示。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陀螺的绘画方法和单点透视的介绍,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画面的透视感。
促进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不断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此外,我们可以发现,在讲解过程中,老师的表现越亲切、真诚,孩子们参与起来的积极性也就越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性、参与性、趣味性,让孩子们在愉悦中成长。
14 小陀螺,转呀转(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14 小陀螺,转呀转(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民间玩具——小陀螺的制作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和绘制。
学生将学习陀螺的基本构造、旋转原理以及如何在陀螺上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图案。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陀螺的制作方法,了解其历史背景,并能够独立设计并绘制出富有创意的陀螺图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陀螺的平衡和稳定性设计。
2. 创意图案的设计与绘制。
3. 学生对旋转原理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陀螺制作示范视频、PPT课件、示范用的陀螺。
2. 学具:彩纸、彩笔、剪刀、胶水、圆规、直尺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陀螺旋转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介绍陀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新授:展示陀螺的制作过程,讲解旋转原理,引导学生学习设计陀螺的平衡和稳定性。
3. 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按照制作步骤,动手制作并绘制陀螺。
4.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和建议。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陀螺制作的关键技巧和创意设计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主题:小陀螺,转呀转- 重点:陀螺的制作步骤、旋转原理、创意设计- 难点:平衡与稳定性设计、创意图案绘制作业设计学生需独立完成一个小陀螺的制作,并绘制出至少三种不同的创意图案。
要求陀螺能够平稳旋转,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并体验到传统民间玩具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个别辅导,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学难点在“14 小陀螺,转呀转”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小陀螺,转呀转教案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数据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要求阅读资料,初步认识陀螺的艺术特点。
-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 通过实践操作测试,观察学生是否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绘画和制作过程中。
4. 学生自评与互评:
- 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 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客观评价的能力。
5. 教师评价与反馈:
- 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小组讨论成果、随堂测试成绩以及自评互评结果,给予综合评价。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尝试绘制陀螺,体验绘画技巧的实际应用。
-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遇到的问题,勇敢提问,与小组成员讨论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绘画技巧。
- 实践活动法:通过绘制陀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文化理解:了解陀螺的文化背景,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提高文化素养。
4. 审美判断:学会欣赏陀螺旋转时的动态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判断力。
5. 社会责任: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集体中承担责任。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陀螺的基本结构及旋转时线条、色彩变化的表现。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自己的预习笔记或疑问通过平台提交。
小学美术《小陀螺转转转》教案
《小陀螺转转转》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通过观察陀螺的旋转,感受其形态美和动态美;2.培养学生美术表现能力,运用点、线、面等元素进行陀螺装饰,掌握旋转对称的表现手法;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陀螺作品;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分享创意,共同完成任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明确陀螺的组成部分,包括轴、主体、装饰等,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其旋转原理。
举例:讲解陀螺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形式让学生直观了解陀螺的结构。
(2)学习陀螺装饰方法:掌握点、线、面等基本元素在陀螺装饰中的应用,学会运用旋转对称的表现手法。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和旋转对称的概念。陀螺由轴、主体和装饰组成,而旋转对称是美术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创造出动态的视觉效果。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陀螺装饰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点、线、面进行装饰,以及旋转对称在实际中的应用。
1.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掌握知识点。
4.加强团队合作指导,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分组讨论环节,有的小组合作不够默契,导致讨论效果不佳。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学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此外,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制作的陀螺旋转不稳定。针对这个问题,我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重点讲解陀螺旋转的原理,并引导学生如何优化陀螺结构,提高旋转稳定性。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3课 小陀螺,转呀转|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3课:小陀螺,转呀转 | 浙美版一、教材解读1. 课程背景本课程是三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13课,主题为“小陀螺,转呀转”。
本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介绍陀螺的制作方法和玩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
2.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了解陀螺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2.让学生掌握陀螺的玩法和技巧。
3.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达,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3.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陀螺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2.陀螺的玩法和技巧。
3.具有表现力的陀螺创作。
二、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在进行本课程教学前,教师需要先准备好以下教学用具:1.陀螺制作材料:纸板、线圈、笔、直尺等。
2.陀螺玩耍道具:陀螺、轴心、绳子等。
2. 教学步骤本课程的教学步骤如下:(1)导入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忆之前学习过的关于陀螺的相关知识,并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小陀螺,转呀转”。
(2)讲解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陀螺的制作方法和材料,以及陀螺的玩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借助图示和实物演示等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
(3)制作学生按照教师的指示,使用纸板、线圈、笔、直尺等材料,制作自己的小陀螺。
(4)玩耍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小陀螺带到课堂中,与同学们一起玩耍,并借助教师的指导,掌握更多的玩法和技巧。
(5)创作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表现力的陀螺作品,并在班级中展示。
(6)总结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程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巩固和加深理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陀螺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2.陀螺的玩法和技巧。
3.创作具有表现力的陀螺作品。
2.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陀螺的制作方法和材料,并掌握陀螺的玩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并让学生的创作具有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制作成果和陀螺设计的创意。
三年级下美术说课稿-小陀螺,转呀转-浙美版秋
三年级下美术说课稿-小陀螺,转呀转-浙美版秋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题为“小陀螺,转呀转”,是三年级下册美术课的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和对陀螺的基本认识,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本节课程的教材是《浙美版秋》中的第17页至20页。
二、教学目标1.知道陀螺的基本形态和跑动方式,了解陀螺在民间的普及程度和文化内涵。
2.能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陀螺制作,并了解基本手工制作技巧。
3.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创新。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陀螺的基本认识(板书)通过板书让学生了解陀螺的基本形态和跑动方式,以及陀螺在民间的普及程度和文化内涵。
2. 观看图片与解释通过展示陀螺的图片,讲解陀螺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对陀螺的舞蹈、装饰和手柄等进行观察和思考,了解不同地区的陀螺文化。
3. 制作陀螺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陀螺制作图,进行手工制作和调整,教师可以适时地演示制作过程,并进行引导和辅助。
4. 创意设计和展示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创新,进行陀螺的装饰和个性化的创意表达。
学生完成作品后,可以在班级内展示,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陀螺是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继承与创新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能,并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难点1.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学生个人经验和感受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受力。
2.如何引导学生加强合作和分享,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感受,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六、教学后记本次教学侧重于传授手工制作技能,并与传统文化文化进行融合,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培养他们创新和审美能力。
教学中,我充分发扬学生主体意识,让他们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引导他们体验创造的过程和过程中的困难和乐趣,让学生在合作和分享中实现价值,同时对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珍惜传统文化,培养让学生共同创造的意识和责任心,从而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小陀螺,转呀转|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小陀螺,转呀转|浙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与制作方法,掌握简单的旋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与实践,学生将提高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玩具的兴趣,激发对美术创作的热爱。
教学内容1. 陀螺的历史与文化:介绍陀螺的起源、演变及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2. 陀螺的结构与原理:讲解陀螺的顶部、底部以及旋转的物理原理。
3. 陀螺的制作:指导学生使用彩纸、木棍等材料制作陀螺。
4. 陀螺的装饰与设计: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彩绘、剪纸等手法装饰陀螺。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陀螺的制作方法与旋转原理。
2. 难点:陀螺的平衡与装饰设计,使其既美观又能在旋转中保持稳定。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陀螺制作示范视频、PPT演示文稿、实物陀螺。
- 学具:彩纸、木棍、胶水、彩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陀螺旋转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对陀螺的兴趣。
2. 新知讲解:介绍陀螺的历史、文化、结构与旋转原理。
3. 示范与指导:演示陀螺的制作过程,并指导学生动手制作。
4. 创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陀螺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陀螺作品,进行自评与互评。
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引导学生反思创作过程。
板书设计- 主题:小陀螺,转呀转- 核心内容:陀螺的历史、结构、制作方法与旋转原理- 插图:陀螺的设计图与学生作品示例作业设计- 制作一个能够稳定旋转的陀螺。
- 为陀螺设计独特的装饰。
- 写一篇关于陀螺制作过程的日记。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陀螺的制作,使学生不仅学会了传统玩具的制作方法,还理解了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创新思维也得到了激发。
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对传统艺术的浓厚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陀螺的平衡掌握不够熟练,需要个别辅导。
三年级美术下册14小陀螺转呀转教案浙美版
太好了,我们就一起加入熊伯伯保藏行动吧!
学生仔细听讲
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
三、新课教学
1、老师玩陀螺
看了熊伯伯这么多漂亮的陀螺,老师现在也忍不住想做做,玩玩了
(老师现场利用废旧品,边讲解边做陀螺)
你们瞧,简洁的陀螺就做好了,我们来看看它能不能转起来,为什么转的这么慢这么不平稳呀?谁来当当老师,帮帮我!
3.通过运用自己制作的纸陀螺的活动,培育对美术设计制作的爱好。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相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运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肯定的色调基础,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建精神。通过了解,学生对手工课特殊感爱好。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方法,激发创意,引导观赏,加强体验。
(1)提出作业的要求
(2)学生创作,老师指导
动手制作
5、展示作业,观赏沟通
1、学生向熊伯伯介绍自己的作品。
真能干,把你设计的陀螺取个名字告知熊伯伯,说说你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观赏同伴的作品,学习评价。
陀螺真多,你们猜猜看,熊伯伯会喜爱哪个陀螺?为什么会喜爱?
3、学生和小熊一起玩陀螺嬉戏,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2、在这份礼物(动画片《陀螺战士》)里面都看到哪些陀螺?现在我们就跟着小动物去熊伯伯的“陀螺保藏室”瞧瞧吧!
实物导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二、观赏古今陀螺
1、熊伯伯介绍陀螺,讲解陀螺的历史演化故事。
熊伯伯的陀螺保藏品真是多啊,可是熊伯伯却有个缺憾……究竟是什么呢?请听:
我想把我的保藏室变的更大大,想收集更多,更有创意,现代或者将来的陀螺,小挚友,你们情愿参与我的保藏行动吗?
14 小陀螺,转呀转(教案)浙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14 小陀螺,转呀转(教案)课程介绍•适用年级:三年级•课时数:2课时•教材版本:浙美版(2012)•美术板块:下册教育目标本课程旨在教授学生关于小陀螺的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制作小陀螺,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发展对民间艺术的影响,在学生的创造性和表现力方面有所提高。
教学重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如下:•学生了解小陀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学生制作小陀螺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陀螺并分享他们对民间艺术和文化发展的理解。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知识点介绍小陀螺是中国传统的玩具,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小陀螺不仅是一种娱乐,还是一种文化和民间艺术的表现。
小陀螺的制作材料主要是木头,形状是由几何学的旋转体设计制成的。
小陀螺旋转时会发出独特的噪音,这使得它在小孩子中非常流行。
操作指南1.给学生分发资料并简述小陀螺的基本知识和文化背景。
2.在教室外面或者活动室内摆放几个可以供学生实践的陀螺玩具,说明陀螺的原理和转动时各个部分的变化。
3.给学生展示如何制作陀螺,并让学生自己选择和加个人创意,使之更具有当地特点。
4.制作完成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展示他们自己的小陀螺。
第二课时知识点介绍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中最具个性和魅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很多元素来自于民间的生活和传统文化。
小陀螺作为传统文化艺术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操作指南1.回顾小陀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理解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合到美术作品中。
2.让学生自由创作一个陀螺,可以在材料、色彩、图案等方面进行创新。
3.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讲述自己的创意和设计。
通过分享,让学生发现他们的想法和创意是如何与传统文化相连接的。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扩展关于小陀螺和民间艺术的理解,或者找几个类似的民间艺术品分享给其他人。
总结这两节课,学生既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又进行了实践创作,从而对民间艺术和文化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集体讨论、分享,学生在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也有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