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说课稿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黄河》说课稿

初中地理《黄河》说课稿

理与历史学科的结合,可以深入探究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发展和演变

02
地理与政治
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历来是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议题。通过地理与
政治学科的融合,可以分析黄河治理政策、水资源分配等政治经济问题

03
地理与文学
黄河在中华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结合地理与文学知
识,可以解读文学作品中的黄河形象,增进学生对黄河文化的理解。
地理实践活动中对跨学科知识应用
1 2
实地考察与历史文化探究
组织学生前往黄河流域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历史 知识,探究当地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变迁。
水资源调查与政治经济分析
开展黄河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活动,引导学生 分析水资源分配、治理政策等政治经济问题。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
通过参与黄河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环 境保护意识,探讨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 措施。
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 时期,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技术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历代王朝对黄河治理及成就
自古以来,黄河的治理一直是历代王朝的重要任务之一。早在春秋战国 时期,各国就开始修筑堤防,治理黄河水患。
秦汉时期,黄河治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汉武帝时期派遣水利专家进行 黄河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水资源利用
黄河水资源在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 会发展,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03
黄河地貌与自然环境
黄河地貌特点
上游
多峡谷,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 富。
中游
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 水含沙量大增。

黄河(说课稿)

黄河(说课稿)

地理说课稿八年级上册《黄河》新乡市延津县高寨初级中学母玉鹏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仁爱版八年级上册《黄河》,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解说: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为载体,注重活动展示,使学生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提高知识和技能。

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八年级地理第三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的第3课时,本节属于过渡教材,是为以后学习区域地理和“黄土高原”服务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概况,分析黄河“利”与“害”及治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已有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帮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难点:黄河的忧患与治理教学方法:以学生展示为中心,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三种学习方法。

借助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将教学过程整合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任务分解、引题探究;角色扮演、重点突破;课堂小结、情感升华;自编练习、课外延伸五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听歌曲《黄河大合唱》,让学生欣赏,初步感知母亲河的伟大……<板书:黄河>2、引导学生带着辩证思维进入课堂:a、有人说黄河是母亲河。

b、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

环节二:任务分解、引题探究1、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形状2、查找流经的省级行政区3、流经的地形区及其特征4、上中下游的划分和水质变化5、主要支流6、分析黄河是第二长河还是第二大河【学法设计】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把问题分解给6个小组研讨学习任务,之后展示合作成果。

用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导出第一组的学习任务:黄河的源地、注入海洋、长度、形状。

<巴颜喀拉山,渤海,5464千米,“几”字>黄河一路走来都经过了哪些省区呢?让我们跟随第二组依次来认识一下吧。

八年级地理黄河说课稿

八年级地理黄河说课稿

3
让学生真正成 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的大部分 时间交给学生, 教师的讲解和 引导不要超过 十分钟
说课完毕!
黄河
说 课 过 程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理想课堂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黄河是我国的一条母亲河,也是重 要的一条外流河,对我国的影响非常的 大,学了本节知识,不仅复习了上节课 的内容,让学生对外流河有了进一步的 认识,还为后面学习长江奠定了基础,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黄河的位置、发源地、最终注入海洋。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主要支流。
河口
旧孟津
发源地: 巴颜喀拉山脉 注入海: 渤海
形状:巨大的“几”字形
上、中、下游的分界:河口、孟津
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问题讨论 (1)黄河的贡献
找一找:
黄河的贡献这一部分我 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在书 上第一自然段中找出黄 河的几个贡献,然后我 再用ppt把黄河三个贡 献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 来然后再总结。
“问题讨论教学模式”
课题动机
通过这一课改模式的实施, 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真正体 现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使 巩固练习 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发展、 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大面积 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特别 是通过自学、合作、探究、 点拨归纳 交流,使学生参与学习的积 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同时优 化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深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
这样做可以有效培养学 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 学会合作学习。
——还草还林
——植树造林
水土流失
下游——“ 地 上 河”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黄河的流经地区、流域特点、治理历程和开发利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掌握黄河的治理措施和开发利用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河流有一定的了解。

但黄河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掌握黄河的治理措施和开发利用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河流、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基本情况、治理措施和开发利用情况。

2.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的特点、治理措施的原理和效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

3.课堂讲解: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详细讲解黄河的流域特点、治理历程和开发利用情况。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黄河治理案例,让学生了解治理措施的原理和效果。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黄河治理和开发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黄河治理和保护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地理观察和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黄河》说课稿

《黄河》说课稿

《黄河》说课稿第1篇:《黄河》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黄河”,我的说课内容围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设定、目标的落实过程、教后反思展开。

教材分析:八年级地理把目光从世界移向了*,研究*的疆域、人口、民族;*的自然环境;*的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

从世界到*是整体到局部的一个深入认识过程,是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运用、拓展过程。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三个方面介绍我国的自然环境,在水文方面重点介绍了黄河和长*。

黄河对中华民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给两岸*带来了深重灾难,学习黄河对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及改造利用地上悬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关系协调的环境意识。

从教材结构看,本课既是学习河流湖泊概况的延伸,又是以后学习水资源的基础。

学情分析:了解了地球、地图、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后,八年级的学生,基本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已经形成,具备了*省级行政区、*的地形、*气候区等基础知识;掌握了读图、填图等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所以本节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黄河是母亲河,在歌曲和诗句中都有赞美,对于每一个*人都不陌生,但是具体的自然概况、母亲河的贡献、母亲河的忧患,好多学生仅仅是略知一二,所以这些具体内容对于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黄河颂》说课稿《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那么该课文应该怎么教呢?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黄河颂》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黄河颂》,下面我将从六大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所选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爱国为主题的。

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并揣摩精*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2024版初二上册地理黄河的治理说课稿[1]

2024版初二上册地理黄河的治理说课稿[1]

黄河治理现状
当前黄河治理取得了一定 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如水土流失、水污染等。
5
课程目标与意义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特 点、治理历史与现状。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4/1/30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2024/1/30
优化水资源配置
根据地区水资源条件和需求状况,合理配置水资源,保障经济社 会发展和生态用水需求。
加强水资源调度与管理
建立健全水资源调度和管理体系,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和使用效率。
积极开发非常规水资源
鼓励和支持海水淡化、雨水收集利用、再生水利用等非常规水资源 的开发利用,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探讨黄河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开发模式、开发重点等,提出针对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 具体开发策略。
2024/1/30
黄河旅游产品的设计与推广
结合市场需求和旅游资源特点,设计具有吸引力的黄河旅游产品,并运用多种手段进行 产品推广,提高黄河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1
黄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01
02
黄河文化与旅游的关 系
2024/1/30
15
水资源现状分析
2024/1/30
黄河水资源总量不足
01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黄河水资源总量呈下降趋势,供
需矛盾日益突出。
水质污染严重
02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导致黄河水质恶化,影
响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水资源分布不均
03
黄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
河道整治

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说课稿

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说课稿

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说课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黄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内容。

它是在中国地形,气候之后更直观动态地综合反映中国的自然环境,同时与第三章水资源和区域地理中的北方地区及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密切相关。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西部大开发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兴衰与黄河息息相关,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地思想。

黄河的水患,断流缺水问题又是关系着中华民族发展“热点问题”。

2、教学目标⑴认识目标:黄河的源地、注入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及主要地形区;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等主要水利枢纽工程的名称和分布。

⑵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熟练查阅地图的能力,能把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重要支流、水利工程等落实在地图上。

②阅读黄河水系图和“地上河”示意图,分析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及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将多种地图和信息对照使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黄河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教学重、难点⑴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概况及黄河的综合治理。

⑵难点: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成因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黄河并不陌生。

从所学的诗文中、从所接触的电影中、从很多有关的歌曲中有了大致的印象,学习应无很大障碍。

三.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1.教法⑴.目标驱动法。

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去求取知识要比盲目学习更有效果。

这是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具体行动,他们可以根据具体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有用的知识。

⑵.情境设问法。

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火花,学生的很多创造性思维就是在一定的情景中根据所提的问题,通过学习、分析、解决这个问题时培养的。

⑶.探究归纳法。

在教学中准备让学生边看边讨论课件展示的图文(课本上相关的图文在课件中),以此来把握教学方向、完成教学任务。

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说课稿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说课稿新人教版

黑龙江省肇州县兴城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说课稿新人教版(一)说教材《黄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内容。

它是接中国地形,气候之后更直观动态地综合反映中国的自然环境,同时是与下章水资源和区域地理中的北方地区及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密切相关。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西部大开发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兴衰与黄河息息相关,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地思想。

黄河的水患,断流缺水问题又是关系着中华民族发展“热点问题”。

而对黄河的治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极强的发散思维价值。

本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①利用好黄河水系图,中国地形图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是本节课的基础。

②分析“地上河”的形成及危害。

③搞好黄河的综合治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初步具有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生态、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

本课的教学重点:黄河存在的问题及综合治理。

教学难点是:“地上河”的形成及危害。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而不是教学的产物。

作为教师应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处理,我是由浅入深,步步深入的方法,按照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因果关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过程、教法、学法第一步: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VCD,展示黄河的景观,通过动态景观能生动地、真实准确地感受到黄河那种磅礴的气势,陶冶情操,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教师寻找切入点,自然导入新课。

第二步:学习新课(一)黄河的概况:这部分内容是这节课的基础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黄河水系图》、《中国地形图》找出下列内容:①发源地、入海、干流流经的省区。

②上、中、下游界线及所在的省区。

③主要支流。

然后发给学生一张无注记的黄河干支流图,要学生把以上的内容填写出来。

并让学生分析:黄河为什么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呢?通过学生的读图、填图活动突出了地理课“图不离手”这一特点。

黄河说课稿PPT

黄河说课稿PPT
黄河的治理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从我国的地形、气
候、水文三个方面介绍我国的自然环境。在 水文方面重点介绍了黄河和长江。黄河对中 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也给两岸人民 带来深重的灾难,学习黄河对认识我国自然 环境及改造利用地上悬河具有重要意义。
说学法
1、实践参与法
2、搜索法
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作业设置
发电 灌溉 塑造了“塞上江南” —— 宁夏平原 塑造了华北平原
河口
孟津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脉 注入海:渤海 流经地形区:
思考:为什么黄河是该流域重要的灌溉水源?
板书设计






黄河概况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 流经九大省区及四大地形区 注入海洋: 渤海 贡献:发电、灌溉、旅游 各段特征 上游:气候干旱、 荒漠化、 植被破坏 中游:土疏松、植被破坏,7、8月份多降水 下游:地势低平、坡度变缓流速放慢、形成地上河 黄河治理 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防止污染,保护水源 中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下游:筑堤束水、加固大堤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目标: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及各河段的特征, 掌握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治理黄河的措施,通过读图、填图, 使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概况, 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从而提高 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黄河的贡献与危害的学 习,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 观点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 感。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黄河的流程、流域、水文特征等,以及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利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有知识的广度,也有知识的深度,需要学生对黄河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之前,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于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黄河这样的长河,其流程、流域、水文特征以及治理和开发利用,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基本的知识点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黄河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流程、流域、水文特征等;二是让学生理解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利用,以及其意义;三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黄河的流程、流域、水文特征等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利用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详细讲解黄河的流程、流域、水文特征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3.分析:分析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利用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这些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发展的重要性。

4.讨论: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

初中地理黄河说课稿

初中地理黄河说课稿

初中地理黄河说课稿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黄河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前面教材的延续和深入它很好地体现了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密切的关系:河流的分布、发展受地形的制约气候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同时她又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所以学习黄河的有关知识了解黄河、认识黄河具有重要意义2、教学目标⑴认识目标:黄河的源地、注入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及主要地形区;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等主要水利枢纽工程的名称和分布⑵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熟练查阅地图的能力能把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重要支流、水利工程等落实在地图上②阅读黄河水系图和“地上河”示意图分析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及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将多种地图和信息对照使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⑶情感目标:通过黄河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教学重、难点⑴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概况及黄河的综合治理⑵难点: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成因二、教学方法及手段1、教学方法:参与式开放型教学方法以学生参与为标志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三、学法指导1、根据教学需要、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自主学习、获取知识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分析能力3、图文结合培养记忆能力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师问:①我们喝的自来水取自于里?(生答:黄河)师问:你对黄河的了解又有些呢?(生答教师作总结导入新课)二、探究合作获取新知一、壮美黄河(板书)1、远观黄河(课件辅助)学生阅读《黄河水系图》观察黄河干流的形状特征学生活动:①在图中找出黄河的河源流经的省(自治区)以及注入的海洋②长江和黄河同时流经的省(自治区)有:③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和旧孟津看看它们分别位于一个省区④找出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与汾河⑤找出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小结: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师问: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生答教师点评然后过渡到第二个问题)2、近看黄河(板书)(播放课件阅读课文感受各河段的自然特征并做小结) 上游:河源段:水清、浅、稳定河谷段:阶梯交界处落差大富水力河滩平原段:河床平水流缓水量少中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支流多泥沙下游:河面宽阔“地上河”投影:黄河感怀之一《黄河观汛》(齐读)一片浩瀚呈烟雾惊涛舔坝神鬼怵晴日无风三尺浪黄河自古不夜渡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母亲”河的壮观气势和美丽风光(过渡:由课件中看到的“地上河”过渡到第二个大问题)二、“问题”黄河1、“地上悬河”的成因及危害(板书学生分析、并播放课件)2、黄河凌汛(板书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3、黄河断流(板书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投影:黄河感怀之二《黄河遗恨》(齐读)冲出邙山骜不驯千里沃野人狂奔皇帝河官束无策龙王铁犀枉受尊城堙河於阡陌废市井萧疏民断魂汴梁几遭灭顶灾州桥明月何处寻(过渡:由“问题”黄河引出黄河的治理)三、根治黄河(板书)1、治理措施(板书由“问题”黄河对症下药)①保持水土(板书)②修建水库(板书)③修筑堤坝(板书)播放课件:小浪底等水利工程的资料过渡:这些措施治理黄河的成效如何呢?2、治理成效(板书)播放课件:新闻一:《黄河调水调沙试验今年初显成果》(略)新闻二:《今年黄河不喊渴》(略)学生由此得出治理效果明显的结论投影:黄河感怀之三《黄河巨变》(齐读)半世安澜无溃堤旷代工程小浪底千秋伟业民福祉黄河今朝害变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三、自我小结纳入体系:师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些收获呢?(使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清理思路纳入体系)四、学以致用引发思考:师:由xx年兰考抗洪的事实告诉我们治理黄河虽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不能包治百病黄河的治理还任重而道远师问:如果你是治理黄河的专家你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引发思考)五、板书设计滔滔黄河一、壮美黄河1、远观黄河2、近看黄河二、“问题”黄河1、地上悬河2、黄河凌汛3、黄河断流三、根治黄河1、治理措施:①保持水土②修建水库③修堤筑坝2、治理成效六、设计说明:本节课在设计过程中本着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中心以学生参与为标志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动脑、动口的机会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做为课堂的主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帮助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一)说教材《黄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内容它是接中国地形气候之后更直观动态地综合反映中国的自然环境同时是与下章水资源和区域地理中的北方地区及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密切相关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西部大开发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兴衰与黄河息息相关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地思想黄河的水患断流缺水问题又是关系着中华民族发展“热点问题”而对黄河的治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极强的发散思维价值本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①利用好黄河水系图中国地形图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是本节课的基础②分析“地上河”的形成及危害③搞好黄河的综合治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初步具有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生态、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本课的教学重点:黄河存在的问题及综合治理教学难点是:“地上河”的形成及危害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而不是教学的产物作为教师应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处理我是由浅入深步步深入的方法按照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因果关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说教学过程、教法、学法第一步:设置情景导入新课播放多媒体VCD展示黄河的景观通过动态景观能生动地、准确地感受到黄河那种磅礴的气势陶冶情操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教师寻找切入点自然导入新课第二步:学习新课(一)黄河的概况:这部分内容是这节课的基础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黄河水系图》、《中国地形图》找出下列内容:①发源地、入海、干流流经的省区②上、中、下游界线及所在的省区③主要支流然后发给学生一张无注记的黄河干支流图要学生把以上的内容填写出来并让学生分析:黄河为什么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呢?通过学生的读图、填图活动突出了地理课“图不离手”这一特点这是“地理教学活动化”模式的第一步既注重给学生提供过量的知识又重视给他们创设“活动情境”(二)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也曾多次决口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的灾难我们今天来看待它的功与过呢?以“黄河——母亲河?害河?”为题开设一个简单黄河知识的讲座学生各持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然后找两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发言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补充母亲河的奉献表现在:①塑造了肥沃平源;②提供了灌溉水源;③蕴藏着丰富的水能教师再次设置情景播放《黄河的水利工程》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刘家峡、龙羊峡、三门峡等水利工程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电站要建立在这些地方?教师又紧接“黄河——害河?”提出问题:为什么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害在里?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产生了要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这时又再一次设置情景播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河治理》VCD启发、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教师归纳、总结危害表现在:①上中游的水土流失;②下游“地上河”;③断流(三)分析“地上河”成因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难点我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层层深入地分析找出本质内容其步骤如下:①能运用课本上“地上河”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黄河下游河床有何特点?②泥沙是黄河下游河床抬高的主要原因泥沙是从何而来的?再次播放VCD《黄土高源水土流失》从自然景观入手符合人们认识自然的规律使这部分内容生动具体无形中降低了教学难度根据景观内容进行整理;从地形、气候、植被、支流去分析黄河成为含沙量最大的河③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流到下游华北中原后河床变宽、水流平缓大量泥沙积于河床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全靠筑堤约束河水一遇暴雨随时随处都有决口危险(四)接下来就是探究治理黄河的方案这是本节课重点内容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分小组进行通过各小组协作式学习完成小组的课题任务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每个课题小组都提出了自己的创意写在纸条上上中游水土流失组:提出方案有七、八种教师给予肯定并用示意图的形式给予补充(图略)揭示这节课的地理原理: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黄之本通过绘图启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并创设出一个的情境使学生更易体会下游组:治理黄河“地上河”方案:①改造现有河床将河床修成“宽窄式”束水冲沙②挖河固堤利用吸泥机、绞沙机清除河床里泥沙③修建水库蓄水拦沙④泥沙淤积严重处开挖新河道等等断流组提出:①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②在黄河上、中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③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④人工降雨等等学生想法很多不一列举想法有时虽简单幼稚但有创意强于无创意而且使课本内容得到深化扩展在这种小组协作的活动模式中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通过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方案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发出火花有的同学还提出新的大胆的设想如:设想A:从嘉陵江引水到渭河;设想B:从洮河到渭河开挖河道让黄河干流不再经过黄土高源以减轻黄河对黄土高原的侵蚀减少黄河含沙量学生通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体会到地理知识的有用价值从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第三步:总结全节课突出重难点:黄河之害害在下游“地上河”的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中游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搞好中游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黄之本第四步:目标检测概括分析使知识系统化本课通过“地理教学活动化”模式运用以课题小组形式让学生参与学习以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探究整个课堂的活动思维线索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解决更好其意义在于①变陈述性教材为探究性教材;变讲授为主的教学为解决问题式教学②选择恰当内容拓展为“小课题”活动扩充数学内涵③强化探究过程评价让各类学生均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黄河的治理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黄河的治理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黄河治理技术进展:介绍黄河治理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如“泥沙处理技术”、“洪水预测与防洪工程”等。
-黄河治理政策与法规:提供与黄河治理相关的政策法规,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办法》、《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让学生了解治理的政策依据。
-黄河治理成效评估:介绍黄河治理成效的评估方法和指标,如河流水质改善、河道疏浚等,让学生学会评估治理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以黄河治理的成功案例为例,让学生了解治理前后的变化,从而深入理解治理措施的有效性。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关于黄河治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治理方案,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黄河治理中的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亲身体验黄河治理的过程。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与同学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教师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黄河治理的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黄河治理的技能。
4.设计一个黄河治理的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编写口号、组织活动等,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公众对黄河治理的关注和参与。
作业反馈:
1.对学生完成的黄河治理知识点总结进行批改,指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给出改进建议,如补充遗漏的知识点、调整语言表达等。
2.对学生绘制的黄河流域地图进行批改,评价学生对黄河流域空间分布的认识程度,指出地图中存在的问题,如标注错误、信息不完整等,给出改进建议。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对于学习有较高的热情。有些学生学习被动,缺乏主动性,对于学习没有兴趣。有些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如拖延、不按时完成作业等。这些行为习惯对于课程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对于黄河治理这一课题,学生们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兴趣,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到实际的治理情况和效果。然而,由于知识的不够深入和能力的不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八年级地理黄河说课稿

八年级地理黄河说课稿

80%
黄河面临的问题
总结了黄河面临的主要问题,如 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等 ,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对黄河及周 边环境的影响。
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
知识掌握
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关于黄河的 基本知识和现状,理解黄河面 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
鼓励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 他们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实践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01
黄河发源于青海,呈“几”字形 流经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最 后注入渤海。
02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仅次于长 江,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
黄河的流域
黄河的流域地形多样,包括高原、山地和平原等。
流域内气候类型多样,包括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 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等。
黄河的流域内有许多重要的城市和文化遗产,如西 安、洛阳等。
黄河的水利开发
水能资源开发
黄河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已建成的水电站有刘家峡、青铜峡 等,这些水电站不仅提供了清洁能源,还发挥了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
农业灌溉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黄河水利枢纽的建设为农业灌溉提供了稳定的 水源。通过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了灌溉保证率和农业产量。

黄河的治理和开发的未来展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黄河的干支流
02
01
03
黄河的主要支流有渭河、汾河、洮河等。
黄河的干流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河段,每个河 段都有其独特的地貌和特点。
黄河的干支流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改道,对流域 内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黄河的历史文化意义
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河流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学生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教材首先介绍了黄河的概况,包括发源地、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注入的海洋等。

接着,重点阐述了黄河的水文特征,如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

在此基础上,教材深入探讨了黄河存在的问题,如水土流失、地上河等,并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措施和策略。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读图分析能力,但对于黄河这样复杂的地理事物,他们的认识可能还比较肤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黄河问题的成因和治理措施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注入的海洋等概况。

(2)学生能够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如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

(3)学生能够阐述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读图、析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人地协调的发展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黄河的概况和水文特征。

(2)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措施。

2、教学难点(1)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2)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黄河的基本知识和重点内容,使学生对黄河有初步的了解。

初中地理黄河说课稿【可编辑全文】

初中地理黄河说课稿【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地理黄河说课稿初中地理黄河说课稿(一)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前面教材的延续和深入。

它很好地体现了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密切的关系:河流的分布、发展受地形的制约,气候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同时,她又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所以学习黄河的有关知识,了解黄河、认识黄河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⑴ 认识目标:黄河的源地、注入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及主要地形区;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等主要水利枢纽工程的名称和分布。

⑵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熟练查阅地图的能力,能把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重要支流、水利工程等落实在地图上。

②阅读黄河水系图和“地上河”示意图,分析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及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将多种地图和信息对照使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黄河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教学重、难点⑴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概况及黄河的综合治理。

⑵难点: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成因。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1、教学方法:参与式开放型教学方法。

以学生参与为标志,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三、学法指导1、根据教学需要、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分析能力。

3、图文结合,培养记忆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师问:①我们喝的自来水取自于哪里?(生答:黄河)师问:你对黄河的了解又有哪些呢?(生答,教师作总结,导入新课)二、探究合作,获取新知一、壮美黄河(板书)1、远观黄河(课件辅助)学生阅读《黄河水系图》观察黄河干流的形状特征学生活动:① 在图中找出黄河的河源,流经的省(自治区)以及注入的海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肇州县兴城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说课稿新人教版(一)说教材
《黄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内容。

它是接中国地形,气候之后更直观动态地综合反映中国的自然环境,同时是与下章水资源和区域地理中的北方地区及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密切相关。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西部大开发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兴衰与黄河息息相关,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地思想。

黄河的水患,断流缺水问题又是关系着中华民族发展“热点问题”。

而对黄河的治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极强的发散思维价值。

本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①利用好黄河水系图,中国地形图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是本节课的基础。

②分析“地上河”的形成及危害。

③搞好黄河的综合治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初步具有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生态、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

本课的教学重点:黄河存在的问题及综合治理。

教学难点是:“地上河”的形成及危害。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而不是教学的产物。

作为教师应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处理,我是由浅入深,步步深入的方法,按照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因果关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过程、教法、学法
第一步: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VCD,展示黄河的景观,通过动态景观能生动地、真实准确地感受到黄河那种磅礴的气势,陶冶情操,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教师寻找切入点,自然导入新课。

第二步:学习新课
(一)黄河的概况:这部分内容是这节课的基础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黄河水系图》、《中国地形图》找出下列内容:①发源地、入海、干流流经的省区。

②上、中、下游界线及
所在的省区。

③主要支流。

然后发给学生一张无注记的黄河干支流图,要学生把以上的内容填写出来。

并让学生分析:黄河为什么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呢?通过学生的读图、填图活动突出了地理课“图不离手”这一特点。

这是“地理教学活动化”模式的第一步,既注重给学生提供过量的知识,又重视给他们创设“活动情境”。

(二)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也曾多次决口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的灾难。

我们今天怎么来看待它的功与过呢?以“黄河——母亲河?害河?”为题,开设一个简单黄河知识的讲座。

学生各持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然后找两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发言,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补充,母亲河的奉献表现在:①塑造了肥沃平源;②提供了灌溉水源;③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教师再次设置情景播放《黄河的水利工程》,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刘家峡、龙羊峡、三门峡等水利工程,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电站要建立在这些地方?
教师又紧接“黄河——害河?”提出问题:为什么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害在哪里?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产生了要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这时又再一次设置情景,播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河治理》VCD,启发、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教师归纳、总结危害表现在:①上中游的水土流失;②下游“地上河”;③断流。

(三)分析“地上河”成因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难点,我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层层深入地分析,找出本质内容其步骤如下:①能运用课本上“地上河”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黄河下游河床有何特点?②泥沙是黄河下游河床抬高的主要原因。

泥沙是从何而来的?再次播放VCD《黄土高源水土流失》,从自然景观入手,符合人们认识自然的规律,使这部分内容生动具体,无形中降低了教学难度。

根据景观内容进行整理;从地形、气候、植被、支流去分析黄河成为含沙量最大的河。

③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流到下游华北中原后,河床变宽、水流平缓,大量泥沙积于河床,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

全靠筑堤约束河水,一遇暴雨随时随处都有决口危险。

出:①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②在黄河上、中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

③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

④人工降雨等等。

学生想法很多,不一列举,想法有时虽简单幼稚,但有创意强于无创意,而且使课本内容得到深化扩展。

在这种小组协作的活动模式中,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通过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方案,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发出火花。

有的同学还提出新的大胆的设想,如:设想A:从嘉陵江引水到渭河;设想B:从洮河到渭河开挖河道让黄河干流不再经过黄土高源,以减轻黄河对黄土高原的侵蚀,减少黄河含沙量。

学生通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体会到地理知识的有用价值,从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第三步:总结全节课。

突出重难点:黄河之害,害在下游“地上河”的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中游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搞好中游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黄之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