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内容整理版
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1。
重点篇目:《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2。
复习办法: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D。
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1。
复习范围:(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2。
复习办法:A。
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B。
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A。
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
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
《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
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 ),收字( )个,按( )分卷,依( )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收字( )个,全书分( )卷,按()排列.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
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2。
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大全
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汉字结构六书的内容(1)象形许慎对象形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意思是:随着物体的轮廓弯转曲折,画出它的形象。
例如日月二字的写法:甲骨文:日月金文:日月小篆:日月* 象形字举例:斤:甲骨文:斤;金文:斤;小篆:斤。
《说文》:“斫木也。
”《庄子·徐无鬼》:“运斤成见。
”。
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
行:甲骨文:行;金文:行;小篆:行。
《说文》:“人之步趋也。
”按:据甲文字形,“行”象四通八达的道路。
《诗经·周南·卷耳》:“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本义: :道路。
文:金文:文;小篆:文。
《说文》:“错画也,象交文。
”本义:花纹;纹理。
而:金文:而;小篆:而。
《说文》:“颊毛也,象毛之形。
”干:金文:干;小篆:干。
《说文》:“犯也。
从反入,从一。
” 按:据甲文字形,干象盾牌。
本义:盾牌。
(2)指事许慎对指事的解释是:“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看了就能认识,仔细体察就能领会其中的含义,例如上下二字。
上下二字甲骨文作上下。
弧线表示标准线,“—”表示在上方或下方。
篆文将弧线变成了直线,将弧线上下的“—”变成了竖线“ |”。
指事字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a、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例如:一:甲骨文:一;金文:一;小篆:一。
《说文》:“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凡一之属皆从一。
”二:金文:二;小篆:二。
《说文》:“地之数也。
从偶一。
”三:金文:三;小篆:三。
《说文》:“天地人之道也。
从三数。
”四:金文:四;小篆:四。
《说文》:“阴数也。
象四分之形。
”b、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指示符号的指示字,例如:刃:金文:刃;小篆:刃。
《说文》:“刀坚也。
象刀有刃之形。
”本:金文:本;小篆:本。
《说文》:“木下曰本。
从木,一在其下。
”末:金文:末;小篆:末。
《说文》:“木上曰末。
从木,一在其上。
”亦:金文:亦;小篆:亦。
“亦”是“腋”的古字。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第一章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对应情况(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名词:天、地、草、木、山、川、人、手、耳、刀、马、牛、羊动词:出、入、起、坐、笑、骂、学、问、变等形容词:大、小、长、短、轻、重、方、圆、白、黑、数词:一、二、三、四、注意:这种词属于基本词汇。
保证了汉语的继承性和稳定性。
基本词汇的词义基本不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变化。
(2)古今词义基本不同1、旧词的死亡原因:历史事物的消亡膢社会观念的改变、被别的词语所取代倡优——演员、艺人注意: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
这跟“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
“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
“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打瞌睡——泛指所有的睡觉《韩非子》:“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
”卖掉(卖的结果)——卖的行为《左传·蹇叔哭师》:“穆公访诸于蹇叔。
”咨询(事)——探访、拜访(人)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一)词义范围的变化所谓词义范围的变化,是就一个词新旧义位的比较而言。
一般认为,词义范围的变化有三种情况:1.扩大:意义由下位义变成了上位义。
《礼记·曲礼下》:“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
”诸侯之妻——自己及他人的妻子2.缩小:意义由上位义变成了下位义。
《战国策》:“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泛指居处、房屋——帝王的殿堂、居室《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以杖荷蓧。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岳父《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泛指金属——专指黄金。
3.转移:词的意义由一个范围转到了另外一个范围。
(词义转移:指词义由古义发展到今义,反映的对象从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两事类间虽有联系,但彼此之间无类属关系。
吐血整理的古代汉语重点整理
古代汉语重点整理(根据范新干和郭攀,欢迎补充)因为范新干给出了具体页数,所以就只列出了相应内容。
一、文化常识历法部分:年、岁:年和岁有不同的意思。
年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阴历年,一年12或13个月,354或384日。
岁相当于今天的阳历年,一年12个月,365或366日。
“岁”的意义来源于岁星(即木星)。
岁星在天空运行一周的时间约等于人间谷物成熟十二次,于是把岁星运行一周的十二分之一称为一岁。
岁也就是现代天文学所谓回归年,又叫太阳年。
三正:春秋战国时代有夏历、殷历、周历三种历法。
三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岁首月建不同。
“建”指“斗建”,即北斗所指的时辰,由子至亥,每月迁移一辰。
“正”即“正月”,岁首之月。
因三种历法的正月不同,所以叫“三正”。
夏历正月北斗指寅,周历北斗指子,以此类推得出其它月份。
诗经中(一之日,二之日等)用的是周历,现在用的农历都是夏历。
四时:又叫“四季”。
因气温、雨雪情况依次冠以春、夏、秋、冬四个名称。
后来依夏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分别称为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分别称为孟夏、仲夏、季夏;以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分别称为孟冬、仲冬、季冬。
分至和气:分至就是二分二至,即冬至、春分、夏至、秋分,以此将一回归年的长度划为四等分。
划为二十四气是包括分至在内在二十四个历法术语,用它们把一回归年等分。
朔望、弦晦和时辰:一月之中有几日分别叫做朔、上弦、望、下弦、晦。
这是根据太阳、地球、月亮运行的不同角度而定的。
初一日叫“朔”,取日月合朔后的第一日之义,即月亮居中三个天体成180°;十五或十六日叫“望”。
三十或二十九日为晦,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取义于月光隐去。
周以前的文献中从朔到上弦叫“初吉”,从上弦到望叫“既生魄”(魄有时写为霸),从望到下弦叫“既望”,从下弦到晦叫“既死魄”。
姓名部分:姓、氏:姓是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姓的作用是:明血缘、别婚姻、崇恩爱、厚亲亲。
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大全
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大全
一、中古汉语史
1、中叴汉语是汉语从西汉时期开始,到宋代的一个发展阶段;
2、中古汉语的发展是汉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汉语的积极影
响至今仍在。
3、中古汉语的词汇脱胎于西汉语,但与现代汉语的词汇存在很大不同。
4、中古汉语的发音差别也比较大,属于变调语言,声调改变词义的
方式也有很多,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
二、中古汉语的文字
1、中古汉语使用的文字有两种:秦汉文字(即甲骨文)和隶书,前
者一般用于官用文书,后者用于普通百姓书写。
2、秦汉文字又称甲骨文,指从西汉到明朝之间出现的一种古老的汉
字文字,它是汉字的始祖,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古文字。
3、隶书则是汉字书写技法之一,它是中古汉语使用的官方文字之一,是中国经典的文字,它的灵活性强,可以表现汉字的特殊形态。
三、中古汉语的语法
1、中叴汉语的语法又分为句法和句式两部分。
2、句法指的是语成语法规则,汉语的句法主要有动、不动、状语、
定语等。
3、句式指的是组成句子的形式和结构,中古汉语的句式有主谓宾结构、主宾状补结构、主谓补宾结构等。
四、中古汉语的文类
1、中古汉语的文类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礼仪文章、礼记、汉书、史记、世说新语等。
2、礼仪文章是对礼乐仪礼。
古代汉语复习(上)古代汉语笔记整理
古代汉语复习(上)古代汉语笔记整理一.什么是古代汉语1、定义:古代汉语是指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2、四个时期:(1) 远古时期:殷商及以前;(2) 上古时期:周秦两汉(3) 中古时期:魏晋至唐宋;(4) 近古时期:元明清3、书面语的两个系统:(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世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
(2)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通俗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
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两者具有源流关系(1)现代汉语里仍然保存着古代汉语沿用下来的许多最基本的单音词。
(2)现代汉语里许多双音复合词,是用古代汉语里的单音词作为构成它们的“词素”的。
(3)现代汉语里有许多常用词,是采取古代熟语、成语、谚语、警句中的成份而凝结起来的。
汉字的起源一、汉字的产生(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是一种辅助与扩大汉语的交际作用的最重要的工具。
(二)汉字起源的传说:1、“结绳”说 2、“八卦”说 3、“河图洛书”说(三)汉字产生的途径 1、图画、 2、契刻(四)汉字产生的时代和创造者1、时代原始社会晚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距今约六千年。
成体系于夏初中期,距今约四千年。
2、创造者(1)仓颉 2、劳动人民汉字形体的演变一、甲骨文二、金文三、篆书四、隶书五、草书、楷书、行书一、甲骨文甲骨文结构特点1、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图画写实性。
2、形体结构没有完全定型化。
3、存在相当多的合文。
4、行款无定式。
5、笔画多为细瘦的直笔。
四.隶书隶书最初是小篆简写,以后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字体。
从甲骨文到小篆是古文字,隶书到楷书是今文字。
隶书比篆书变化大,已经失去笔意,是古、今文字的分界。
隶书在战国时代已有雏形,通行于秦末汉初。
汉字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
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的效率。
这是汉字书写体式演变中的重要转折点。
“六书”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整理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整理古代汉语:通常认为,五四以前,汉民族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之为古代汉语。
也可以说,古代以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言叫做古代汉语。
其两大系统:①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②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四声法:用两个汉字三十卷一个汉字的音,上字挑声母,下字挑韵母和声调,制备被注字的音。
就是我国古代最科学的注音方法。
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
叶音法:由朱熹明确提出,就是指为了押韵可以临时发生改变读音,并使之与其他字的读音相叶。
就是一种应当驳斥的注音方法。
譬况法:用描写性的语音来说明某个字的发音情况或方法。
六书:即为象形、命令、会意、形声、形声、冒用,就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和采用规律的理论总结。
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如:日、月、木、目、人、刀指事:视而宫商,察而见意,上下就是也。
例如:上、下、本、末、刃、亦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如:从、休、明、武、信形声:以事名义,挑假令合于,江河就是也。
例如:江、河、调侃、故、忙碌转注:建类为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如:考与老、呻与吟、讽与诵、忧与愁、谄与谀假借: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如:莫(暮)、自(鼻)、然(燃)、新(薪)、其(箕)省声、省形:造字或用字的人,为求字形的整体匀称和书写方便,把某些形声字的形旁或声旁省去一部分,这种文字现象称为省声或省形。
亦声字:形声字的声符通常不表音,但存有一部分特定的形声字,它们的声旁既表音又表音,文字学称作亦声字(即为形声并任会意)例如:忘记,从心,从亡,亡亦声。
隶变:又称隶定,是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的过程。
异体字: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替代的,称呼异体字。
古今字:为了避免一字兼职过多,而造成理解上的歧义,于是就在古字的基础上,造了一些所谓的今字,用来分担古字所承担的一些义项,这些字就是古今字。
偏义复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做为词素共同组成的合成词,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代表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至点缀促进作用,缩写偏义词。
古代汉语复习总结资料
一、汉语工具书的编排方式、注音与释义1.编排方式:按部首和笔画、音序、号码编排按音序编排:《词诠》按照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
按照号码编排。
通常是按照四角号码排列。
如《四角号码新词典》。
2、汉语工具书的注音方式:三种:直音法、反切法、拼音字母注音法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
《康熙字典》:“屯,音肫。
””“尨,音茫。
”反切法:是用两个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方法,注音时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广韵·麻韵》:“誇,苦瓜切”。
《唐韵》“奔,博昆切。
”拼音字母注音法: 1958年我国公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用拼音字母为汉字注音。
3、古汉语工具书的释义方式:直训、描写、义界直训: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说文·一部》:“元,始也。
”描写:对所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都给予解释。
《说文·缶部》:“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说文·斗部》:“斗,十升也。
”二、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介绍(一)字典1、《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东汉许慎撰。
共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
首创部首编字法:将所收字分为540部,以部首字统辖所属字。
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文字学部首。
体例:先列出小篆形体,然后说解字义,再分析字形结构。
2、《康熙字典》我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工具书。
始编于康熙四十九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
主编张玉书和陈廷敬。
收单字47035个。
使用部首检字法,共214个部首。
体例:每个字先注音。
其次释义并引书证,最后注叶音。
3、《汉语大字典》我国目前最为详备的一部汉语字典。
以解释汉字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收单字56000个左右。
使用部首检字法,共200个部首。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常用字3700多个,酌收少量的双音词,约 2000多个。
古代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古代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1.古代汉字:掌握古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过程,了解古代汉字的
构造原理和基本字形。
2.古代汉语的发音:掌握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了解古代汉语的声母、韵母等发音规则。
3.古代汉语的词汇:学习古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和词义,了解古代汉语
的词法特点。
4.古代汉语的语法: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和句式,了解古代
汉语的六艺、八股等句法体系。
5.古代汉语的文体:学习古代汉语的各种文体,包括骈文、楚辞、诗
经等,了解古代汉语的文学风格和特点。
6.古代汉语的修辞:了解古代汉语的修辞方法和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反问等,掌握古代汉语的修辞技巧。
7.古代汉语的典籍:熟悉古代汉语的各类典籍,包括《论语》、《史记》、《诗经》等,了解古代汉语的思想和文化。
8.古代汉语的句读:掌握古代汉语的句读方法和节奏,了解古代汉语
的韵律和韵律调式。
9.古代汉语的语言变化:了解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的
变化,掌握古代汉语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10.古代汉语的语用:了解古代汉语的语用学原理和方法,包括语体、语用、语境等,掌握古代汉语的语用特点和应用技巧。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2、写出与繁体相对应的简体3、参照图像分析造字法4、解释句中加点字(实词)5、分析特殊句式(语法一)6、词义引申(用图像表示)7、断句及解释加点词句《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宫之奇谏假道》《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史记》:《孙膑》《毛遂自荐》《魏公子列传》《聊斋》一、名词解释1、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的系統,是最重要的輔助、擴大和完善語言的交際作用的工具.2、漢字:就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的系統,包括漢字所有的構字部件、漢字中所有的字、漢字的書寫規則,以及作為漢字標記語言的輔助性符號的標點符號及其使用規則。
(漢字是一種以象形字為基本構字部件的表意體系文字.)3、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一种造字法。
4、指事:运用指示性符号来指称物体中的一部分或表现抽象概念的造字法。
5、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代表某种物体的图形以表示新义的造字法.6、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以形符表示词义类属的兼表声义的造字法.7、假借:就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来的同音字寄托所写词的意义.8、古今字:也就是分化字,是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今字。
9、異體字:又稱或體字,是指共寫同一個詞的不同的書寫形式。
10、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语素组合而成的。
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11、同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构成的。
12、叠音词:又称重言词,是重叠两个相同音节而成的双音词。
13、连绵词:是由两个字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
14、古用今废词:是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了的字。
15、古今传承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和书面语里的词。
16、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
是指造字时代的词义,而不是汉语发生时代的原始义或最初义。
17、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繁衍派生出来的意义。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完整版)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古代汉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
学习古代汉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古代文化,还可以提高我们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为了更好地复习古代汉语,以下是一些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基础知识复习1. 语法规则: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古代汉语的语序比较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古代汉语还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例如“兼语”、“动宾结构”等。
复习时可以结合语法书籍进行学习,同时多做一些语法题目进行巩固。
2. 词汇积累:古代汉语的词汇较为繁杂,包括了很多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的词汇。
复习时可以结合古代文献进行词汇积累,同时注意掌握一些常用的古代词汇,例如“吾”、“尔”、“乃”等。
3. 字形认读:古代汉语的字形与现代汉字有所不同,有些字在形状上有较大的差异。
复习时可以通过查阅字典、阅读古代文献等方式进行字形认读的练习,提高对古代汉字的识别能力。
二、文献阅读古代汉语的复习不仅仅是对语法、词汇的掌握,还需要通过阅读古代文献来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古代文献:1. 《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涵盖了从夏朝到汉朝的历史。
通过阅读《史记》,可以了解古代历史事件、人物等方面的知识。
2. 《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了风、雅、颂等不同的篇章。
通过阅读《诗经》,可以了解古代社会风貌、人情世故等方面的知识。
3. 《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阅读《论语》,可以了解古代儒家思想、礼仪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三、练习题目在复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做一些练习题目可以帮助巩固所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练习题目:1. 古代汉语中的“兼语”是指什么?举例说明。
2. 解释古代汉语中的“动宾结构”。
3. 阅读一段古代文献,尝试理解其中的句子结构和词义。
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
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古代汉语是指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
汉语言文学是研究古代汉语言的一门学科,其中包括了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修辞、韵律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古代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古代汉语的词汇1. 词义:古代汉语的词义多为义理丰富,一个词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2. 词性:古代汉语的词性变化较多,一个词可以在不同的语法环境下变化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的词性。
二、古代汉语的语法1. 词序:古代汉语的词序比现代汉语更加灵活,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词语的顺序。
2. 语法成分:古代汉语的语法成分较为简单,主要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基本成分。
3. 语气:古代汉语的语气较为严谨,常常使用句式、修辞手法等来增强语气的表达。
三、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1. 比喻:古代汉语常常使用比喻来增强表达的效果,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2. 夸张:古代汉语中常常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强调某种感情或表达某种意义。
3. 对偶:古代汉语中常常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美感。
四、古代汉语的韵律1. 音节:古代汉语的音节较为简单,一般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组成。
2. 韵脚:古代汉语的韵脚是指诗词中的韵部,根据字的韵母和声调来进行分类。
3. 韵律:古代汉语的韵律是指诗词中的格律和音韵,通过平仄、押韵等手法来形成韵律美。
五、古代汉语的文学作品1. 诗歌:古代汉语的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以五言、七言为主,通过押韵和格律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2. 散文:古代汉语的散文是以散文的形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作品,常常以散文的方式来叙述故事和抒发感情。
3. 文言文:古代汉语的文言文是指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的文学作品,具有古典、严谨的特点,常常用于史书、经典等文学作品中。
通过对古代汉语言文学的整理,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和魅力。
古代汉语的词汇丰富多样,语法灵活多变,修辞手法独特,韵律美妙动人。
古代汉语下复习提纲
古代汉语下复习提纲一、古代汉语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古代汉语的起源-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和金文的特点和演变2.古代汉语的发展阶段-俗字和文言字-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古汉语的特点和演变二、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和语法特点1.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演变-古音和今音的对比2.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介词和连词的使用-"主谓宾"句式的运用-语序和修辞手法的变化三、古代汉语的词汇和写作风格1.古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古代的常用词汇和文人雅致的词汇-汉字的意义演变和多义现象2.古代汉语的写作风格-古文的特点和修辞手法-古代诗词和骈文的基本结构和技巧四、古代汉语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作用1.古代汉语与中国文化-汉字的象形性和文化意义-古代文学和文化经典的传承2.古代汉语在社会中的作用-古代文人和官僚的言谈方式-古代汉语在社交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五、古代汉语的研究现状和挖掘价值1.古代汉语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成果-对古代汉语的历史文献的研究方法-古代汉语研究的学术成果和对现代汉语的影响2.古代汉语的挖掘价值和保护工作-古籍的整理和修复工作-古代汉语在文化传承和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六、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和应用场景1.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阅读古代文献的技巧和方法-演绎古代汉语的语法和词义2.古代汉语的应用场景-对古代文献的理解和阐释-古籍的研究和翻译工作以上是一个古代汉语的复习提纲,通过对古代汉语的起源、音韵体系、语法特点、词汇和写作风格、文化背景和研究现状等方面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的发展演变和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阅读和分析古代文献,提高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学术研究和工作应用提供帮助。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复习整理一、古代汉语的定义、分期及它的两大系统等1、古代汉语,就是指我们的祖先长期使用的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
2、古代汉语的历史分期: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从有文字记载到五四运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一般可以把古代汉语分为:远古汉语(殷商甲骨文时期)-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代以后至五四运动前期)-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注:近古汉语,宋元至鸦片战争战争时期;早期现代汉语,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3、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它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古白话。
4、清废除科举制后设立小学,小学分为文字、音韵、训诂,隋唐以后分此三类。
二、汉字的构造(一)汉字的历史1、汉字的形体演变:甲骨文(卜辞)-金文(钟鼎文)-战国文字—大篆(籀文)—小篆(秦篆)—隶书—草书、楷书(真书、正书)行书(1)汉字起源于图画。
(2)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又叫卜辞、殷墟卜辞,是我们发现最早的文字,具有很强的图画性。
它是殷商王朝用来记载占卜吉凶之事的文字,已具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等结构,也有一些借用表义的假借字,是最早的成系统的古文字。
(3)金石文字:较甲骨文,字形比较稳定,传达的文字信息更丰富,展示的社会面更开阔。
①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本是奴隶主贵族的日常生活用具,后来主要用来祭祀、宴请上面以记载典祀、歌颂战功、订立盟约等。
②石文:可在石头上的文字。
(4)篆:①大篆,又叫籀文、篆籀,秦代建立以前秦地区使用的文字。
②小篆,被成为中国汉字的第一次革命,基本上脱离了图画抽象,较规范;笔画趋向简单,圆润。
(5)隶书:又叫八分书,有美感,很舒展,据说是秦朝狱隶陈邈发明,有古隶在(或叫秦隶)和今隶(或叫汉隶)之分,向方块字迈进了一大步,笔画简单,明了,是中国汉字的第二次革命。
古代汉语复习知识点精华版.
古代汉语复习知识点(精选)一文学作品常识A,《诗经》5.《诗经》的“经”是汉儒加上去的,先秦只称为诗,不称诗经。
7.齐人辕固所传的叫齐诗,鲁人申培所传的叫鲁诗,燕人韩婴所传的叫韩诗,鲁人毛亨所传的叫毛诗。
8.《毛诗正义》:汉毛亨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
B. 《楚辞》10.汉代人把这种别具风格的文体称为“楚辞”,以后又称为“骚体”11.西汉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优秀作品和模仿楚辞形式的作品汇编成集,题为《楚辞》。
12.现在最早的楚辞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C. 《史记》16.现在最通行的《史记》注本是“三家注”本: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
D. 《汉书》17.《汉书》全书共一百篇,包括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18.目前通行的《汉书》有唐颜师古的注本。
二古汉语通论A.《诗经》的用韵22.韵例就是关于用韵的格律。
23.《诗经》用韵的格式是多种多样的,因为它是民歌或者模拟民歌的诗体。
25.《诗经》共三十韵部,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
27.叶韵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照这样字音随着上下文变化,所规定的“叶音”是随意的,不规则的。
B.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30.传统的说法有三十六个字母,字母实际上就是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
31.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或假借。
C. 古书的注解33.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汉代。
34.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
36.一部重要的古代作品,注解的人常常很多,后来就有人把各家的注选集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注解,成为集注或集解。
39.古书上某字如注以“如字”,通常是告诉读者,在这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音读。
43.白文就是不附注解的文章。
D. 天文历法乐律47.除二十八宿外,还有“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48.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其他周围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
超棒!!古代汉语复习知识整理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通假
画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視而可見,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比類合誼,以見指揮,武信是也
人 大 女 又 目 耳 口 齒 高 日 月 草 木 水 戶 戈 門 牛 羊 犬 豕 馬 鹿 弓 矢(箭頭)止(腳印)果 豆(高腳杯子)刀 番(獸掌形狀)齊 向 眉 血 龜 燕 火 山 力 栗
形容词→动词
形容词一般动词
倾夺邻国,而雄诸侯
素善留侯张良
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
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
尊长安君之位(使长安君尊贵)
欲洁其力
宣子说,乃轻弊
斫而小之(砍它使它变小)
形容词意动用法
认为……
不远千里(不认为千里很远)
左右以君贱之也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孔子登上东山认为鲁国变小)
形容词词尾
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土地神和谷神)
俯不足以畜妻子(妻子和兒子)
人不學,不知道(知識和道理)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國都的城墻)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圓規和曲尺,方形和圓形)
七十者衣帛(bó)食肉,黎民不飢不寒()
壁有瑕,請指示王(指點查看)
然而 然則 雖然 且夫 若夫 今夫
雙音詞(復合詞)
并列
近義:干戈 賓客 祭祀 緩急
斗星:誰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槳
關
門閂:臧纥(he)斩鹿门之关以出
關卡: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
道
道路:自御而歸,不能當道
道理: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
習
鳥數飛:
复習: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因果關系
虛
大丘(因為大所以虛):升彼虛矣,以望楚矣
《古代汉语》期末知识点归纳
《古代汉语》期末知识点归纳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形式,它使用的是古代的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古代汉语》这门课程期末考试之前,我们需要对其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便复习时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一、文言文的基础知识:1.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它具有古老、规范、庄重、简练、含蓄等特点。
2.文言文的基本组成:文言文通常由字、词、句和篇章四个层次组成。
3.文言文的词汇特点:文言文的词汇多为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词义多义且抽象,有许多独特的词义和用法。
4.文言文的语法特点:文言文的语法比较复杂,包括六书、修辞、句法等方面。
二、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1.主谓结构:主语和谓语是文句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主语通常位于句首,谓语位于句尾。
2.宾语结构:宾语通常位于谓语动词之后,可以是名词、代词、动词的动名词、动词的不定式等。
3.定语结构:定语表示对名词的修饰,通常位于被修饰名词之前。
4.状语结构:状语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环境、方式、时间等,通常位于谓语动词之前或句末。
5.补语结构:补语是补充谓语动词的成分,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副词等。
三、古代汉语的六书:1.象形:以物象形为根据的文字。
2.指示:以指示事物的方位、位置、顺序等为根据的文字。
3.指事:以指示事物的属性、性质、类别等为根据的文字。
4.会意:通过组合象形、指示、指事等文字来表示事物的意义。
5.形声:通过组合形和声两个部分来表示事物的意义。
6.转注:通过借用已有的字词来表示新的意义。
四、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1.比喻:通过比较不同事物来表达其中一种意义。
2.夸张:夸大描述事物的实际情况来表达一种感受或情绪。
3.反复:在文章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加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4.排比:通过多个并列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一种对比或强调的效果。
5.倒装: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的位置颠倒,强调主语或达到修辞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复习大纲一、通论部分(一)绪论1.古代汉语主要分爲哪两大体系?这两大体系各以什麽时代的口语为基础?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近代汉语:以唐代以后的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言,又称古白话。
2.以古籍词义及注释爲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什麽?词汇学和训诂学3.以古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什麽?音韵学4.分别列举出你熟悉的古代作品中使用文言文和古白话的作品的例子屈原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文言文)《口技》: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古白话)(二)文字部分5.什麽叫“六书”?其具体名称是什麽?六书是六种汉字写词的方法,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和形声。
6.按不同方法出现年代的先后排列六书的次序。
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7. “六书”理论是谁提出的?是根据汉字的什麽字体概括出来的?是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的,根据以小篆为代表的古文字基础上概括出来的。
8.“六书”中有哪些是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形声9.汉字的形体结构可分爲哪四类?象形、指事、会意、假借10.根据掌握的汉字知识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
从字体结构角度看,由于转注、形声两种写词、造字方法所产生的汉字,字体结构都是半形半声(部分表意、部分表音),因此古汉字的字体结构分析一般只有“四书”。
11.按古人的说法,“文”与“字”的区别是什麽?“四书”中哪些属于“文”,哪些属于“字”。
古人认为文与字的区别是“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四书中,象形、指事为文,会意、形声为字。
12.“六书”中最早出现的、同时也是其他造字方法的基础的是什麽?象形13.指事字与象形字最大的区别是什麽?与象形法相比,运用了纯抽象符号来记词。
14.利用原有的汉字来记录新词的写词法是什麽?假借15.形声造字法是在什麽写词法的基础上得到啓发而发展出来的?转注写词法16.用“转注”写词法造出来的汉字,从形体结构分析,与其他“五书”中的哪一类相同?用转注写词法造成的新字,结构上都是半形半声,因此从形体结构上分析与形声字相同。
17.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古籍閲读、古语运用中遇到的用字歧义问题。
古今字是反映一个词在不同时期写法的变化,是今字代替古字的部分(或全部)职能。
异体字是反映一个词在相同时期的写法的歧义,异体字之间可以无条件通用。
繁简字是反映一个词不同写法的笔画数量的差异,简体字一般可以代替繁体字,但某个繁体字不一定能代替简体字。
本借字是反映一个词的本来写法和临时借用的同音词的写法的差异,是古人写的“别字”。
(个人认为这题的题目是老师让我们能掌握下这些歧义现象,出个字能辨别出它是什么字而已。
)18.什麽叫古今字?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什麽?请举出两个以上古今字的例子。
定义:古今字是指先后产生的记录同一个词的不同的字,包括先产生的古字和后产生的今字。
原因:文字的多义现象,使人们造出新字分担古字的部分词义。
A:因假借而使汉字增加了假借义。
B:因引申而使汉字增加了引申意。
例:坐和座、大和太、气和乞19.什麽叫异体字?异体字与通用字有何区别?定义:异体字是在同一时期里,构型不同而读音和记词的职能完全相同的字。
区别:通用字是在部分意义上通用、但不能完全替代的字,异体字是同一时期里构型不同而读音和记词的职能完全相同具有时代性的字。
20.通假字与假借字有何区别?请各擧例帮助。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例:“蚤起”的“蚤”是通假字,它本来的正字应该是“早”,“蚤”是借用来记录早晨意的,属于本有其字的通假。
而“来”字本是小麦义的专造字,假借来记录“到来”的“来”,这种假借是属于本无其字的假借,因为就“来往”的“来”说,它只能写作“来”字,初次之外别无什么本字可写——本来就没替来往的来造专字啊。
21.通假字成立的主要条件是什麽?音同音近(音同音近,指的是古音相同或相近,而非现代因相同、相近),这是通假字成立的最基本的条件。
22通假字可以从哪四个方面加以考察?从字音考察,从字义考察,从字形考察,从例证考察。
23.正确认识繁简字,能够纠正因使用计算机繁简转换功能而导致的错别字。
(三)词汇部分24.古代汉语的词汇有何特点?单音词为主25. 探求词的本义有何意义?执简驭繁掌握词义;加深对词义文意的理解;识别古书文字训诂的错误26. 探求词的本义的方法是什麽?了解字形+寻求书证27.辨析古今同形但意义不同的词语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孩子,现代指妻子。
28.叠字与叠词有何区别?请各擧2例。
叠字:纯粹记音,与字义没有联系。
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叠词:词的重叠运用,与字义有联系。
例:其雨其雨,出日。
/风雨凄凄,鸡鸣。
29.连绵词有何特点?以声表义,不可拆开解释;常有声、韵联系;一词多形现象很常见。
30.连绵词可分爲哪四种类型?双声连绵词、叠韵连绵词、双声兼叠韵连绵词、既非双声又非叠韵连绵词。
(四)语法部分31.掌握名词作状语的几种用法及其翻译。
32.掌握时间名词作状语的用法及其翻译。
33.辨析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能准确翻译。
34.辨析活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并能准确翻译。
35.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并能准确翻译。
36.掌握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并能准确翻译。
37.掌握文言文判断句的特点,并能将这一知识运用于古文翻译之中。
38.掌握文言文被动句的几种形式,并能将这一知识运用于古文翻译之中。
39.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三种常见类型,并能将这一知识运用于古文翻译之中。
A.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B.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C.用“是”、“之”帮助宾语前置。
40.掌握10个常见多义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并能据以辨析其在文句中的意义、用法。
(五)古籍部分41.从载体角度看,中国古籍可分爲哪几种类型?以甲骨为载体的古籍、以金石为载体的古籍、以简牍为载体的古籍、以缣帛为载体的古籍、以纸张为载体的古籍。
42.纸本古籍最早的装订形式是什麽?最常用的装订形式又是什麽?哪一种装订形式是从国外引进的?最早的是简册装、最常用的是卷轴装、梵夹装是从国外引进的。
43.了解“版本”一词的含义的变化。
“版本”一词出现于宋初,原指雕版印刷的书籍,与“写本”相对。
此后涵义逐渐扩大,开始用来泛指“一书经过多次传写或印刷而形成的各种不同本子”。
书籍的各种特征:如书写或印刷的形式、版次、字体、行款、墨色、装订情况,出版的年代、地点,内容的增删修改,以及在流传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如藏书印记、题识、批校等),都属于版本的范畴。
44.掌握古籍分类的“四分法”的具体分类名称及其次序。
经、史、子、集(按顺序)45.按照“四分法”,下列古籍应该分别属于哪一部:(1)语言文字学类古籍(经)(2)人物传记类古籍(史)(3)古典小说(子)(4)古代诗词(集)46.古籍整理共有七种形式,根据古籍整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判断其属于七种形式中的哪一种。
•编订(重编成书)•校勘(校核以纠正或指出原版古籍的各种错漏)•标点(断句,增加标点符号)•注释(注释原文词句、文意)•今译(以当代语体文翻译古籍原文)•辑佚(将已经亡佚的古籍散见于其它材料中的段落、语句等收集编撰成书)•辨伪(辨别考证古籍作者、时代、原文的真伪)(六)古注部分47.了解古籍注释的五种类型传注类、章句类、义疏类、集解类、音义类。
48.明了每种古籍注释类型的主要特点传注类:传注类注释,多以解释词义为主要内容。
章句类:以分析、串讲古书意旨、句意为主要内容义疏类:以兼注正文和前人旧注为特点集解类:以汇集诸家注释为特点音义类:以注音为主,兼有简单释义,并指出不同版本异文。
49.了解古籍注释的10个方面的内容,根据根据古注的具体文字,判断分析其属于哪一方面的内容辨正文字、解释词语、确定句读、串讲句意、阐明章旨、分析语法、申述修辞、考稽古实、说明典礼、发凡起例。
50.掌握下列古代注释术语的用途,并能理解其注释意图:(1)读为;读曰;读如;读若(辨字方面)(2)如字(注音方面)(3)某某反;某某切(注音方面)(4)某貌;某某之貌(释义方面)(5)所以某某也;所以某某者(释义方面)(6)浑言,析言;散言,对言;散文,对文(释义方面)(7)当有(校勘方面)(8)当作;当为(校勘方面)(9)当衍;疑衍;不必有(校勘方面)(10)互乙(校勘方面)(11)或为;一作;本又作;本或作;本亦作;一本作(校勘方面)51.掌握根据古书的反切拼读注音的方法反切法事一种用两个汉字为一个被注字注音的方法。
反切法的拼音规则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
(七)修辞部分52.了解下列古代常用的修辞方式,并能理解运用了这些修辞方法的语句的意思。
(1)藏词:藏词的特点,就是割裂语句,以其中一部分代替另一部分,或局部代替全体。
分为藏头、歇后和撮要三种。
理解运用“藏词”的语句,关键在于找到其所藏之词。
而藏词所用的素材。
通常是古代名言,虽然如此,若不知道、不了解该名言,还是难以理解作者之意。
(2)互文:当需要同时叙述两件存在某些共同性的事物时,为了避免行文重复或者为了使得句式整齐,将其共同性一分为二分配给这两件事物,使各举其一而省其一,多数情况下并用相同的语法结构加以叙述。
理解互文的关键在于前后参照,互相补足。
(3)委婉:也叫“婉饰”,由于古今道德标准、风俗习惯的差异,使用呢委婉修辞方法的标准可能会有不同,但多用于外交、人际交往、文书来往之类的使用场合则大致相似。
53.掌握通过查找工具书了解古代典故出处,进而把握用典文句的涵义。
(八)避讳部分54.避讳是古代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其含义有广狭之分。
广义的“避讳”共分哪三类?分为敬讳、忌讳和憎讳55.狭义的“避讳”指这三类中的哪一类?敬讳56.了解敬讳的范围。
最初的敬讳,只避正讳(尊长者名字),三国以后,开始避嫌名(尊长者名字的同音字甚至是音近字)最初的避讳,可以“二名不偏讳”(避免二字连用,无需逐字避讳);唐代以后,二名也“偏讳”。
早期避讳,只避本字,唐代以后有避同一声旁甚至同一形旁文字的。
57.熟悉敬讳的对象讳名字、讳姓氏、讳陵名、讳号、讳年号。
58.了解古人常用的“敬讳”方法。
1.作“某”2.作“某甲3.标“讳”4.省阙5.代字6.改称7.更读8.缺笔9.变体 10.草书11.拆字 12.连字 13.曲说 14.析言 15.倒言 16.填讳 17.覆黄 18.覆绛59.了解敬讳的影响,尤其是对汉字使用、汉语词汇的影响。
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增加新义项、出现新读音、产生新词语、造成怪诞词对汉字使用的影响:产生残缺字、增加异体字、出现代用字。
对名物制度的影响:名物易称、文书改式、职官辞免、科举失落、利益兴革对文献典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古文字的删改方面,这种删改造成的后果,轻则文字失真,内容费解;重则史实混淆60.了解学习、研究避讳现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