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必备公式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2c2d4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f.png)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作为经济学领域的从业者,掌握经济基础公式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公式既是理论研究的基础,也是实践应用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对中级经济师考试范围内的经济基础公式进行汇总和解析,以便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知识。
1. 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其公式为:边际效用:MU = ΔU/ΔQ边际生产力:MPP = ΔQ/ΔL边际成本:MC = ΔTC/ΔQ边际收益:MR = ΔTR/ΔQ通过边际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单位变动对整体的影响,帮助企业和个人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衡量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公式为:价格弹性:Ep = (ΔQ/Q) / (ΔP/P)当价格弹性大于1时,表示需求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而当价格弹性小于1时,表示需求对价格变动不太敏感。
了解价格弹性有助于企业制定价格策略,调整市场份额。
3. 成本、收益和利润在企业经营中,成本、收益和利润是核心概念,其公式包括:总成本:TC = FC + VC平均成本:AC = TC/Q边际成本:MC = ΔTC/ΔQ总收益:TR = P × Q利润:Π = TR - TC这些公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盈利最大化。
4. 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其公式包括:国民收入:Y = C + I + G + (X - M)储蓄:S = Y - C - T投资:I = S + (X - M)通货膨胀率:π = (P - P')/P'通过国民收入核算公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提供重要依据。
总结回顾经济基础公式是经济学学习的重要基础,掌握这些公式能够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
边际分析能够帮助个人和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价格弹性是制定价格策略的重要工具,而成本、收益和利润公式则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
中级经济师考试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考试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96d38a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1.png)
中级经济师考试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公式涵盖了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式汇总:
1. 基尼系数:G = 1 - Σ(xi/n)^2
其中,xi表示第i个收入阶层的人口数量,n表示全部人口数量。
2. 总量经济学相关公式:
- GDP计算:GDP = C + I + G + (X-M)
- 财政乘数:K = 1/(1 - MPC)
- 价格指数:P = (Nominal GDP)/(Real GDP) * 100
3. 边际效用相关公式:
- 总效用:TU = ∑MU
- 边际效用:MU = ΔTU / ΔQ
4. 需求和供给曲线相关公式:
- 价格弹性:E = (ΔQ/Q) / (ΔP/P)
- 总收入:TR = P * Q
5. 货币供给和需求相关公式:
- 货币乘数:m = (1 + c)/(r + e + c + rr)
- 货币需求:Md = k * PY
- 货币供给:Ms = m * MB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公式,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公式涉及的范围
较广,还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领域的知识。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建议考生全面复习相关知识,并掌握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81288c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f.png)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在经济学领域中,公式是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数学语言来描述和分析经济现象。
作为一名中级经济师,掌握经济学基础公式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级经济师考试所涉及的经济基础公式进行全面汇总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公式。
一、需求与供给1. 需求曲线:Qd = a - bP需求曲线描述了市场上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其中,Qd表示需求量,P表示价格,a为需求曲线的截距,b为需求曲线的斜率。
需求曲线表明需求量随着价格的升高而减少。
2. 供给曲线:Qs = c + dP供给曲线描述了市场上生产者对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其中,Qs表示供给量,P表示价格,c为供给曲线的截距,d为供给曲线的斜率。
供给曲线表明供给量随着价格的升高而增加。
3. 市场均衡:Qd = Qs市场均衡发生在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的点上,此时市场上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在市场均衡下,商品的价格和交易量达到了最优的状态。
二、成本与效益1. 总成本:TC = TFC + TVC总成本等于总固定成本与总可变成本之和。
总固定成本(TFC)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受产量变化影响的成本,如租金、管理费用等。
总可变成本(TVC)是与产量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费用等。
2. 平均成本:AC = TC / Q平均成本等于总成本除以产量。
平均成本可以衡量单位产量的平均生产成本,一般情况下,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会递减。
3. 边际成本:MC = ΔTC / ΔQ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变化量与产量变化量之间的比率。
边际成本表示单位产量的成本增加量,它是决策者在考虑增加或减少产量时所关注的重要指标。
4. 净收益:Net Income = Total Revenue - Total Cost净收益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
净收益是企业实现盈利与否的重要指标,当净收益为正时表示企业盈利,为负时表示企业亏损。
中级经济师基础相关公式
![中级经济师基础相关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47da3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e.png)
中级经济师基础相关公式
作为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基础内容,了解和掌握经济学中的相关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各种经济问题。
以下是几个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常用的基础相关公式:
1. 国内生产总值(GDP)= C + I + G + (X-M)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规模的指标,它由个人消费支出(C)、私人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出口-进口,X-M)组成。
2. 名义GDP = 实际GDP × GDP平减指数
名义GDP是在当前价格下计算得到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GDP是根据固定价格计算得到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平减指数用于调整物价上涨对GDP的影响。
3. 通货膨胀率 = (最新年度消费者价格指数 - 上一年度消费者价格指数)/ 上一年度消费者价格指数 × 100%
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总水平上涨程度的指标。
它通过比较两个时间点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来计算。
4. 劳动生产率 = 实际产出 / 劳动投入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单位劳动力创造的产出水平的指标。
它通过实际产出除以劳动投入来计算。
5. 经济增长率 = (最新年度实际GDP - 上一年度实际GDP)/ 上一年度实际GDP × 100%
经济增长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速度。
它通过比较两个时间点的实际GDP来计算。
这些公式只是中级经济师考试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相关公式的一部分。
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经济学领域进行分析和计算。
通过不断练习和应用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经济学水平,为经济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加准确的分析和预测。
中级经济师公式
![中级经济师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177609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a.png)
中级经济师公式
中级经济师考试主要考察与经济相关的各种公式,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公式:
1. 需求与供给公式:需求方程可以表示为:Qd = a - bP,其中,Qd表示需求量,P表示价格,a表示需求曲线与y轴的交点,b表示需求曲线的斜率。
供给方程可以表示为:Qs = c + dP。
2. 会计报表公式:
资产负债表公式:总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 总资产 - 负债;负债 = 总资产 - 所有者权益。
利润表公式:利润 = 收入 - 费用;总收入 = 销售收入 + 其他收入;总费用 = 可变费用 + 固定费用。
如果需要更多中级经济师公式,建议查阅经济师考试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公式大全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84efb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a.png)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公式大全1.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GDP=C+I+G+(X-M)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2.税收收入的计算公式:税收收入=T其中,T表示税收收入。
3.消费支出的计算公式:消费支出=C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
4.投资支出的计算公式:投资支出=I其中,I表示投资支出。
5.政府支出的计算公式:政府支出=G其中,G表示政府支出。
6.净出口的计算公式:净出口=X-M其中,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7.消费支出的决定公式:消费支出=C=C₀+cY其中,C₀表示基本消费支出,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即收入每增加1单位,消费支出增加的单位)Y表示可支配收入。
8.储蓄的计算公式:储蓄=S其中,S表示储蓄。
9.投资的计算公式:投资=I=I(r)其中,I表示投资,r表示利率。
10.政府支出的决定公式:政府支出=G=G₀其中,G₀表示固定政府支出。
11.净出口的决定公式:净出口=X-M=X₀+mY其中,X₀表示固定出口,m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即收入每增加1单位,进口增加的单位)Y表示国内收入。
12.价格水平的计算公式:价格水平=P其中,P表示价格水平。
13.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P₂-P₁)/P₁*100%其中,P₂表示后期价格水平,P₁表示前期价格水平。
14.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其中,实际利率表示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利率。
15.名义GDP的计算公式:名义GDP=P*Y其中,Y表示实际GDP。
16.实际GDP的计算公式:实际GDP=Y其中,Y表示实际GDP。
17.失业率的计算公式:失业率=(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其中,失业率表示当期失业人数与劳动力人口的比率。
18.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公式: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总人口)*100%其中,劳动力参与率表示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
19.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货币乘数=1/预备准备金率其中,预备准备金率表示商业银行需准备的存款比率。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必备公式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必备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9e79887f12d2af90242e6a7.png)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必备公式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弧弹性(1)如果E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2)如果E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3)如果E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Eij=(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
就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
(1)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称为“必需品”。
(2)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1)Es>1,供给富有弹性(2)Es<1,供给缺乏弹性(3)Es=1,供给单位弹性(4)Es=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5)Es=∞,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1、总效用函数: TU= 消费数量为Q,总效用为TU2、边际效用: MU=3、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所有公式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ce61e8d360cba1aa811daf5.png)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2、点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价格的相对变化3、弧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量/价格的相对变动量4、交叉弹性系数=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化5、收入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化/收入的相对变化6789101112131415161718、平均收益=总收益/销售量19、边际收益=总收益增加量/销售量增加量20、边际物质产品=总产量增加量/要素投入增加量21、边际收益产品=总收益增加量/要素投入增加量22、边际产品价值=边际物质产品·产品价格23、边际要素成本=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成本24、平均要素成本=成本/要素25、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26、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27、边际消费倾向=消费的增量/收入的增量28、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收入总量2930入313233加率34+353637、实际工资变动率=名义工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38、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39、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40、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41、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42、财政支出增长率=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财政支出的增(减)额/上年财政支出43、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国内上产总值增长率44、国内上产总值增长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减)额/上年国内生产总值45、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财政支出的增(减)额/46474849505152M0=53、货币供应量公式: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货币乘数54、均值(平均数)=所有数值总和/数值个数55、方差=各数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56、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57、离散系数(变异系数、标准差系数)=标准差/均值58、标准分数=(数值-均值)/标准差59、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60、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61、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某一固定时期水平62、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636465666768697071727374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75、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76、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公式: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77、余额试算平衡法公式: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78、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9、利润总额=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8081828384858687/利息费用888990、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9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营业收入净额92、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93、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94、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360)/营业成本95、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96、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余额97、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98、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业务收入99、营业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净额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金-109110、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11、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12、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13、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14、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15、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1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117、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118、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19120121122123124125率)126127128、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129、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0、当前货币在一年后的价值=货币的当前价值·(1+利率)。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3af990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e.png)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作为一名中级经济师,你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经济学基础公式,供你参考:1. 均值公式(Mean Formula):均值是计算一组数的平均值的方法。
均值(Mean)等于总和(Sum)除以数量(Number)。
公式:Mean = Sum / Number2. 边际效用公式(Marginal Utility Formula):边际效用表示消费者为了获得一个附加单位的其中一种经济商品所付出的代价。
公式:MU=ΔTU/ΔQ3. 需求弹性公式(Demand Elasticity Formula):需求弹性衡量商品或服务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公式:E=(ΔQ/Q)/(ΔP/P)4. 边际生产率公式(Marginal Productivity Formula):边际生产率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如劳动力)所带来的增加产量。
公式:MP = ΔOutput / ΔInput5. 简单利润公式(Simple Profit Formula):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后的剩余金额。
公式:Profit = Total Revenue - Total Cost6. 名义GDP公式(Nominal GDP Formula):名义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间内的总产出。
公式:Nominal GDP = P1 × Q1 + P2 × Q2 + … + Pn × Qn7. 实际GDP公式(Real GDP Formula):实际GDP是指经过物价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
公式:Real GDP = Nominal GDP / GDP Deflator8. 通货膨胀率公式(Inflation Rate Formula):通货膨胀率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百分比。
公式:Inflation Rate = (CPI₂ - CPI₁) / CPI₁9. 外汇汇率公式(Exchange Rate Formula):外汇汇率是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值。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73a598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6.png)
经济基础公式是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重要内容,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对于解决经济问题非常关键。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基础公式:1.GDP(国内生产总值)=C(个人消费支出)+I(投资)+G(政府支出)+(X-M)(净出口)这是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主要公式,其中C是个人消费支出,I是投资,G是政府支出,X是出口,M是进口。
2.GNP(国民生产总值)=GDP+NFP(净对外资产收入)GN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可用于最终消费和投资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NFP是净对外资产收入。
3.可用收入=国民收入(GNP)-企业储蓄(S)-房地产折旧(D)-国际移转支付(IT)可用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供个人和家庭支配和使用的收入,包括国民收入减去企业储蓄、房地产折旧和国际移转支付。
4.就业人数=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就业人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工作状态的劳动者人数,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人口中参与劳动的人数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5.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失业率是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数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6.边际消费倾向=Δ消费支出/Δ可支配收入边际消费倾向是指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变动,消费支出的变动情况。
7.储蓄率=储蓄额/可支配收入储蓄率是指个人或家庭在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
8.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投资成本)/投资成本投资收益率是指投资所获得的收益与投资所花费的成本之间的比率。
9.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本期消费总物价水平/基期消费总物价水平)×100%CPI是衡量消费者购买一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价格变动情况来评估通货膨胀。
10. Gini系数(基尼系数) = (A / B)× 100%Gini系数是衡量收入或财富分配不平均程度的指标,A表示经济个体收入或财富的不平均差距之和,B表示理想的平等分配情况下个体收入或财富的不平均差距之和。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公式记忆口诀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公式记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b2c03e7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77.png)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公式记忆口诀一、偿债能力分析5、↑↓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1)6、↑↓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1)7、↑↓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8、↓↑3、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9、↑↓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例题:已知某企业2012年末资产总额15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5、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40%;2011年末负债总额为600万元,产权比率为80%;则该企业6、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2012年的资本保值增值率为(A)。
=(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A.120% B.100% C.90% D.83%二、营运能力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40%=(负债总额÷1500)×100%⑴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负债总额=60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退回、折让和折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所有者权益=900万元⑵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2011年末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80%=600÷所有者权益总额×100%2、存货周转率所有者权益=750万元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900÷750×100%=120%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行政单位财务分析的指标主要有:=平均存货×360÷销货成本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3、流动资产周转率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整数)×100%4、总资产周转率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余额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100%三、盈利能力分析人员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业务收入)×100%×100%2、主营业务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额×100%3、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或股本)]×100%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人员数5、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指标主要有:6、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股股数×100%7、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8、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100%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变动: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1、↑↑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2、↑↑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3、↓↓利润=收入-费用4、↓↓2012年末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增加额(左)增加额(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资产负债表账户式(左右排列)和报告式(上下排列)利润表单步式和多步式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经营活动现金:(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支付职工薪酬;支付应交税费)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收到的税费返还;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6、支付的各项税费;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支付固定资产价款)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品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6、投资支付的现金;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向银行借款收到的现金;收到银行借款)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2、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3、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7、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需求价格弹性: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需求价格弹性就大2、商品的重要性: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3、商品用途的多少:用途多,需求价格弹性大4、时间与需求价格的大小至关重要:时间越短,需求价格弹性小(E d>1富有弹性;E d=1单一弹性;E d<1缺乏弹性)E d<1,价格上升,销售收入增加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适用于采用薄利多销的政策。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备公式集合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备公式集合](https://img.taocdn.com/s3/m/1de327a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7.png)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备公式集合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1、备付金比例=备付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标准:不得低于3%)备付金包括:现金、业务周转金、缴存存款准备金、存农业银行款项、存放其他同业款项、存放联社款项。
2、资产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100%;(标准:不得低于25%)流动性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资产;流动性负债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负债。
3、存贷比例=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准:年末不得高于80%)4、对流动负债依存率=流动负债净额÷长期资产×100%; (标准:不得高于30%)流动负债净额=流动负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资产。
5、中长期贷款比例=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余额÷一年期以上存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120%)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中长期贷款;一年期以上存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存款和长期储蓄存款。
6、拆借资金比例①拆(调)入资金比例=拆(调)入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4%)②拆(调)出资金比例=拆(调)出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8%)③净拆(调)入资金比例=净拆(调)入资金余额÷流动负债×100%;(标准:不得高于4%)拆(调)入资金包括:银行业拆入、金融性公司拆入、调入调剂资金,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4%;拆(调)出资金包括: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调出调剂资金,拆出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8%;净拆(调)入资金是指拆(调)入资金及拆(调)出资金的差额。
7、贷款质量指标①不良贷款比例=不良贷款÷各项贷款×100%; (标准:不得高于15%)②逾期贷款比例=逾期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8%)③呆滞呆账贷款比例=(呆滞贷款余额+呆账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 (标准:不得高于7%)④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比例=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100%;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各类逾期贷款×10%+各类呆滞贷款×40%+各类呆账贷款)。
中级经济师计算公式大全
![中级经济师计算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133fe6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9.png)
中级经济师计算公式大全
作为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备考资料,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大全,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领域:
1. 宏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GDP(国内生产总值)= C(个人消费支出)+ I(投资支出)+ G(政府支出)+ (X-M)(净出口)。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 (当前年度的消费篮子价格总和/基准年度的消费篮子价格总和) 100。
失业率 = (失业人数/劳动力参与率) 100。
2. 企业财务计算公式:
利润 = 总收入总成本。
毛利率 =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 100%。
ROE(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 股东权益 100%。
3. 货币银行学计算公式:
存款乘数 = 1 / 准备金率。
货币乘数 = 存款乘数货币基础。
货币供应量 = 货币基础货币乘数。
4. 国际贸易学计算公式:
贸易差额 =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贸易平衡 =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净出口 =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5. 经济增长率计算公式:
平均年增长率 = (最终值/初始值)^(1/年数) 1。
GDP增长率 = (当前年度GDP 前一年度GDP)/ 前一年度GDP 100%。
这只是一部分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可能涉及到的计算公式,不同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备考过程中,请务必查阅相关教材和考纲,以确保准确理解和掌握所需的计算公式。
中级会计职称《中级经济法》公式
![中级会计职称《中级经济法》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e55fd9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4.png)
中级会计职称《中级经济法》公式中级经济法是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涉及到很多经济法律相关的知识。
在学习中级经济法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一些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中级经济法常用的公式。
1.基本货币供应量(M0)=流通中现金货币(包括居民持有的现金、商业银行库存的现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2.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M1)/基本货币供应量(M0)。
3.GDP=C+I+G+(X-M)。
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额;M表示进口额。
4.劳动生产率=总产出/劳动力数量。
5.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6.银行存款保险基金=存款准备金存款企业数×当月存款余额平均数×小额存款余额率。
7.税收负担=税款/税基。
其中,税款是纳税人需要缴纳的税款总额;税基是用来计算税款的依据。
8.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年)。
9.出口收入=出口数量×单价。
10.进口支出=进口数量×单价。
这些公式是中级经济法考试中常见的一些公式,掌握了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的知识点。
同时,在备考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做题来加深对这些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需要注意的是,在考试中,我们不仅要掌握公式,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合理运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做一些案例分析,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以上是中级经济法常用的一些公式,希望对大家备考中级会计职称有所帮助。
祝大家考试顺利!。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背公式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d1d56be960590c69ec37631.png)
折旧公式1、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季折旧额=原值×年折旧率÷4;月折旧额=原值×年折旧率÷12;2、工作量法①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规定的总行驶里程;②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规定的工作小时。
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季折旧额=净值×年折旧率÷4;月折旧额=净值×年折旧率÷12;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2年内,将其净值平均摊销。
4、年度总和法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100%;季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年折旧率÷4;月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年折旧率÷12。
经营成果指标1、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2、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100%;3、成本率=总成本÷营业收入×100%;4、综合费用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投资收益)×100%。
经营状况指标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l00%;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信用社在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的各种存款、短期贷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等。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速动资产是指现金、短期投资和应收款项等项目的合计数,它们具有直接快速变现的能力,因此称为速动资产。
中级经济师考试基础知识公式
![中级经济师考试基础知识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efb68c4d5bbfd0a79567340.png)
基础知识公式一.弧弹性系数=(Q1-Q)/(Q1+Q)/2 * (P1+P)/2 / (P1-P)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甲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 乙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量的相对变化/ 收入的相对变化二.边际效用= 总效用的增加量/ 商品的增加额边际替代率= 放弃乙商品的数量/ 获得甲商品的数量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 商品价格之比三.平均产量= 总产量/ 总投入边际产量= 总产量的增加额/ 总投入的增加额总成本= 总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平均成本= 总成本/ 产品数量平均固定成本= 总固定成本/ 产品数量平均可变成本= 总可变成本/产品数量边际成本= 总成本增加额/ 总产量的增加额四.完全竞争企业总收益= 单位产品价格* 销售量平均收益= 总收益/ 销售量边际收益= 总收益的增加量/ 销售量的增加量由此可见:完全竞争企业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和需求曲线是同一条直线(29页)完全垄断企业边际收益= 价格+ 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企业的目的是利益最大化:即边际收益MR = 边际成本MC价格P = MC / 【1+(1 / 需求价格弹性E)五.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 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 净出口GDP = C + I + G + ( X - M )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投资I = S + ( T – G ) + ( M – X )边际消费倾向MPC = 消费的增量/ 收入的增量平均消费倾向APC = 消费总量/ 收入总量投资乘数K = 1 / 边际储蓄倾向S K= 1 / S投资乘数K = 1 / ( 1 –边际消费倾向B ) K=1 / (1—B )六.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 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加率)七.价格总水平变动率或通货膨胀π= m + v – y失业率= (失业总人数/ 民用劳动力总人数)*100%就业率= (就业人口/ 民用成年人口总数)*100%十五。
中级经济师《金融》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金融》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07e890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5.png)
中级经济师《金融》公式汇总在中级经济师考试中,金融这一科目涉及众多公式,掌握这些公式对于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汇总的一些重要公式:一、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关公式1、费雪方程式:MV = PT其中,M 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 为货币流通速度;P 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 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
2、剑桥方程式:Md = kPYMd 表示名义货币需求;k 表示以货币形式保存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P 表示价格水平;Y 表示总收入。
3、货币乘数:m =(1 + c) /(r + e + c)c 表示现金漏损率;r 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e 表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二、利率相关公式1、单利终值:FV = PV ×(1 + i × n)FV 表示终值,PV 表示现值,i 表示利率,n 表示期限。
2、单利现值:PV = FV /(1 + i × n)3、复利终值:FV = PV ×(1 +i)ⁿ4、复利现值:PV = FV /(1 +i)ⁿ5、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i =(1 + r / m)ᵐ 1r 为名义利率,m 为一年内复利次数,i 为实际利率。
三、金融资产定价相关公式1、预期收益率:E(R) =∑PᵢRᵢPᵢ表示第 i 种情况出现的概率,Rᵢ表示第 i 种情况下的收益率。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R = Rf +β × (Rm Rf)R 表示资产的必要收益率;Rf 表示无风险收益率;β 表示系统风险系数;Rm 表示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
3、债券定价:P = C /(1 + r) + C /(1 + r)²++ C /(1 +r)ⁿ + M /(1 + r)ⁿP 为债券价格,C 为每期支付的利息,M 为债券面值,r 为必要收益率,n 为债券期限。
四、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相关公式1、存款乘数:K = 1 /(r + e + c)含义同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备公式:折旧公式1、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季折旧额=原值×年折旧率÷4;月折旧额=原值×年折旧率÷12;2、工作量法①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规定的总行驶里程;②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规定的工作小时。
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季折旧额=净值×年折旧率÷4;月折旧额=净值×年折旧率÷12;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2年内,将其净值平均摊销。
4、年度总和法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1 00%;季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年折旧率÷4;月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年折旧率÷12中级经济师考试公式:经营成果指标1、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2、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100%;3、成本率=总成本÷营业收入×100%;4、综合费用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投资收益)×100%经营状况指标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l00%;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信用社在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的各种存款、短期贷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等。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速动资产是指现金、短期投资和应收款项等项目的合计数,它们具有直接快速变现的能力,因此称为速动资产。
3、资本风险比率=不良贷款÷资本金×100%;4、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所有者权益(不含未分配利润)×100%;中级经济师考试公式:会计分析有关公式1、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2、权益比率(产权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3、负债对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4、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资产总额×100%;5、贷款收息率=贷款利息收入÷贷款年平均余额×100%;6、应收利息比率=应收未收利息÷利息收入总额×100%;7、存款平均付息率=存款利息支出总额÷各项存款年均余额×10 0%;8、拆入资金平均利率=拆入资金利息支出额÷拆入资金年平均余额×100%;9、利润完成率=当年实现利润总额÷本年计划利润×100%;10、利润增减率=(本年实际利润-本年计划利润)÷本年计划利润总额×100%;11、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12、资本(权益)收益率=净利润÷资本总额×100%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1、备付金比例=备付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标准:不得低于3%)备付金包括:现金、业务周转金、缴存存款准备金、存农业银行款项、存放其他同业款项、存放联社款项。
2、资产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100%;(标准:不得低于25%)流动性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资产;流动性负债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负债。
3、存贷比例=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准:年末不得高于80%)4、对流动负债依存率=流动负债净额÷长期资产×100%;(标准:不得高于30%)流动负债净额=流动负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资产。
5、中长期贷款比例=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余额÷一年期以上存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120%)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中长期贷款;一年期以上存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存款和长期储蓄存款。
6、拆借资金比例①拆(调)入资金比例=拆(调)入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 (标准:不得高于4%)②拆(调)出资金比例=拆(调)出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 (标准:不得高于8%)③净拆(调)入资金比例=净拆(调)入资金余额÷流动负债×100%; (标准:不得高于4%)拆(调)入资金包括:银行业拆入、金融性公司拆入、调入调剂资金,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4%;拆(调)出资金包括: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调出调剂资金,拆出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8%;净拆(调)入资金是指拆(调)入资金与拆(调)出资金的差额。
7、贷款质量指标①不良贷款比例=不良贷款÷各项贷款×100%; (标准:不得高于1 5%)②逾期贷款比例=逾期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8%)③呆滞呆账贷款比例=(呆滞贷款余额+呆账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7%)④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比例=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100%;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各类逾期贷款×10%+各类呆滞贷款×40% +各类呆账贷款)。
⑤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抵补率=(呆账准备余额+呆账准备借方发生额)÷(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呆账准备借方发生额)×100% ;8、呆账贷款抵补率=贷款呆账准备÷呆账贷款余额×100%;(标准:不得低于50%)9、单户贷款比例①对最大一户借款客户贷款比例=对最大一户借款客户贷款余额÷资本总额×100%; (标准:不得超过30%)②对最大十户借款客户贷款比例=对最大十户借款客户贷款余额÷资本总额×100% ; (标准:不得超过1.5倍)资本总额=实收资本+股本金+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贷方余额)③对最大十户贷款欠息比例=十户贷款表内、表外应收利息期末余额÷(十户贷款表内、表外应收利息期末余额+十户贷款本期实收利息额)×100%;10、资产风险加权后的资本充足率①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加权风险资产总额×100% ;(标准:不得低于8%)②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加权风险资产总额×100%;(标准:不得低于4%)资本净额=所有者权益贷方余额-所有者权益借方余额+贷款呆账准备-呆账贷款-入股联社资金(年度中间应将当期损益纳入利润分配);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为各种金融资产分别乘以相应的风险权重后相加之和(见后表《农村信用社加权风险资产计算表》,分人民银行、银监局两种统计口径)。
653637528核心资本=所有者权益贷方余额-所有者权益借方余额(年度中间应将当期损益纳入利润分配);11、资产风险加权前的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资产总额×100%; (标准:不得低于6%)12、呆滞呆账贷款抵补率=(核心资本+贷款呆账准备)÷呆滞呆账贷款余额×100%;13、资本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总额×100%;(标准:不得低于5%)14、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平均余额×100%;(标准:不得低于0.5%)资产平均余额为年初至报告期末的资产季平均余额。
如:第三季度末资产平均余额=(1/2年初资产总额+第一季度末资产总额+第二季度末资产总额+1/2第三季度末资产总额)/3。
15、利息回收率=(本期利息收入-本期表内应收利息增加额)÷(本期利息收入+本期表外应收利息增加额)×100%;(标准:不得低于90%)16、非利息收入比率=非利息收入÷各项收入×100% ;各项收入=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手续费收入+其他营业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非利息收入=各项收入-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往来收入。
17、资产费用率=费用总额÷资产平均余额×100% ; 653637528费用总额=手续费支出+营业费用+其他营业支出其他常用公式1、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100%;2、资本收益率=净利润÷资本总额×100%;3、利差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盈利资产×100%;4、现金资产比率=现金资产额÷资产总额×100%;5、负债(资金)自给率=(自有资金+各项存款)÷负债总额×100%;6、不良非信贷资产比例=不良非信贷资产÷非信贷资产×100% ;非信贷资产包括:短期投资、长期国债投资、上市长期企业债券投资、其他长期债券投资、其他长期投资、拆放全国性银行、拆放其他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调出调剂资金、其他应收款、不良非信贷资产。
不良非信贷资产包括:不良其他长期投资(到期没有兑现的其他长期债券投资和当年没有收益的其他长期投资,下同)、逾期拆放全国性银行、逾期拆放其他银行业、逾期拆放金融性公司、逾期调出调剂资金、待处理抵债资产、应收利息、应收再贴现款项、应收转贴现款项、长期其他应收款(挂账一年以上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
2011年经济师考试计算题速解七技巧总结:一、关于边际产量边际产量=总产量1—总产量2.例题:当企业投入劳动的数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500、1167;当投入劳动数量为4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800、950.则该企业的边际产量为——3800减去3500,等于300.二、关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总产量÷单位个数例如:当企业投入劳动的数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000、1000;当投入劳动数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500、500.则该企业的投入劳动数量为3个单位时的平均产量是——3500÷5等于1167.三、关于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总成本1—总成本2.例题:当某企业的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为2000、1200、800、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