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实验现象和课后题答案.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实验活动7课时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实验活动7课时练习含答案

第六章实验活动7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①温度②压强③催化剂④浓度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A.①③⑤B.⑤C.①④D.①②③④【答案】B2.控制反应速率使其有利于我们的生活生产,其中理解不正确的是()A.铁质水桶表面镀锡,可以减缓水桶生锈B.工业合成氨中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这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D.工业生产中,将矿石粉碎进行煅烧不会加快反应速率【答案】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1 mol·L-1盐酸和0.1 mol·L-1硫酸与2 mol·L-1 NaOH溶液反应速率相同B.等量的锌粒和锌粉与0.1 mol·L-1盐酸反应的速率相同C.等量的Fe粉和Al粉与0.1 mol·L-1盐酸反应速率相同D.0.1 mol·L-1盐酸与0.1 mol·L-1氢溴酸(HBr)与相同形状、大小的大理石反应的速率相同【答案】D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业合成氨,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B.实验室用H2O2分解制O2,加入MnO2后,生成O2的总气体量增多C.2SO2+O2⥫⥬2SO3反应中,SO2的转化率能达到100%D.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用块状的碳酸钙比粉末状的反应快【答案】A5.要使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A(g)+B(s)⥫⥬2C(g)的反应速率加快,可采用的措施是()A.降温B.加入BC.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D.加入A【答案】D【解析】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A错误;B为固体,加入B,反应速率不变,B错误;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A和C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C错误。

6.(2023·新疆乌鲁木齐期末)如图中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的过程。

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硫酸铜固体B.加入醋酸钠固体C.稀硫酸换成浓硫酸D.加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答案】D【解析】由图像可知,曲线b变为曲线a,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不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本试验完整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本试验完整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本实验完整答案科学探究:钾与钠金属性强弱比较1.将一干燥的坩烟加热,同时取一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投到热坩埚中,观察现象。

回忆纳与氧气的反应,进行对比。

2、在培养皿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绿豆大的钾,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培养皿中,观察现象。

回忆钠与水的反应,进行对比。

K > Na 。

科学探究:镁、铝的金属性1.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

向试管中加RmL水,并滴入取一小段镁带和一片铝,用砂纸磨去它们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只试管,再各加入2mL 1mol/L盐酸。

观察发生的现象。

结论:镁、铝的金属性:Mg > Al实验1-2:钠与氯气的反应: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

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

第2页共8页实验2-1:金属与酸反应能量的变化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6mol/L 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

观察现象,并用温 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实验2-2: Ba(OH)2 • 8H 2O 晶与NH 4CI 晶体反应能量的变化将约20g Ba (OH ) 2 • 8H 2O 晶体研细后与约10gNH 4cl 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 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上,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气味,用手触摸杯壁下部,试管用手拿起烧杯,观察现象。

实验2-3:中和反应能量的变化在50mL 烧杯中加入20mL 2mol/L 的盐酸,测其温度。

另用量筒量取20mL 2mol/L NaOH 溶液,测其温度,并缓缓地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观察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过程, 并作好记录。

第3页共8页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装入2〜3mL约5%的H2O2溶液,分别滴入1~2滴1mol/L FeCl3溶液。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一):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2摩尔氢气和1摩尔氧气完全化合生成2摩尔水所放出的热量(1)与在相同条件下2摩尔水完全分解为2摩尔氢气和1摩尔氧气说吸收的热量在数值上相等.(2)是相同条件下1摩尔氢气和0.3摩尔氧气完全化合生成1摩尔水所放出热量的2倍(3)比在相同条件下2摩尔氢气和1摩尔氧气完全化合生成2摩尔氢气(L)所放出的热量少.由此,能得出哪些结论①一个反应生成物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在数值上相等;②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与的反应物质量有关;③放出/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二): 高一化学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复习题答案1、(1)化学反应(2)化学热;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3)1、2、42、(1)洗净、擦干(2)将铁块锉成铁屑,将硫磺研磨成细粉,并混合均匀;加热引发反应3、C4、C5、(1)12g碳充分燃烧生成CO2比它不充分燃烧生成CO要多放出283KJ的热能,如果煤炭不完全燃烧,不仅浪费能源,而且生成大气污染物CO和煤炭粉尘等.(2)比较一步转化与两部转化的热效应大小6、选用不同浓度的纯碱溶液或盐酸进行试验,确定可用于实验室制取的合适温度7、(1)负极锂是非常活泼的金属(2)锂极易与水反应(3)体积小、重量轻、电压高(4伏以上)、比能量高(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电池的输出能量)、寿命长(5~10年)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三): 高一化学必修二19页习题答案1.减小减弱增强 Na Na Al Cl2.B3.C4.金属性钾>钠;金属性铝>B 非金属性铝P;非金属性氯>S;非金属性O>S5.酸性 >;碱性 >;碱性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四): 高二化学(必修)课后练习答案问答题X·Y·Z三种气体都是大气污染,在工业上通常都用碱液吸收.已知X 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易造成酸雨的的主要物质;Y是一种单质,汽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易溶于水.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X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2.Y与消石灰反应3.Z溶于水x-so2,y-cl2,z-No22so2+o2=(可逆,催化剂,高温)2so3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3No2+H2O=No+2HNO3【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五):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小节习题答案书后17页 1\ D 2\ B 3\ B 4\ B5\ 1mol= 1000m mol 1L=10ld3.61mol/L=3.61 除以(以下用 / 代替)1000mol/L=(3.61/1000)mol *180*1000mg/mol/10ld=64.98mg/dl7\ civ1=c2v2 1.0 *0.25=18v28\ 0.8/40 :0.3/24 :0.2/64 :0.01/56=0.02 :0.01 ;0.003 :0.0001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六): 新课改人教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第二章书中练习题答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买本参考书就行~\(≥▽≤)/~啦啦啦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七):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习题答案65页1.C2.AC3.D4.A5.C6.C7.B8. D9.(1)CH4,(2)改大;天然气燃烧不充分等(3)丁烷遇冷液化,管道气流不畅10. 0.5摩尔,1摩尔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八): 鲁科版必修1 第二章本章自我评价课后习题答案啊,那个。

高中化学必修2课本习题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2课本习题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2 (人教版)课本习题答案第一节兀素周期表2. C3. C4. A5. ⑴.;;(2).6.7.8.(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⑵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① 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剧烈程度减小。

性减弱。

■②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9. (1);氧化剂;还原剂(2 )、 (3)、 (4)、略10. ( 1);(3).生成氢化物的稳定(2) 甲与乙:(或); 乙与丙:;乙与丁:。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 减小;减弱;增强;;;;2. B3. C4. (1)金属性强于(2) 金属性强于,非金属性B强于(3) 非金属性强于(4) 非金属性强于(5) 非金属性强于。

6. 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

化学性质:金属性最强,与水反应非常剧烈第三节化学键1. ① ②③④⑤ ⑥2. C3. D4. D复习题P281. (1)(2)(3 )B>A>C(4)>(5)黄(6)182. C3. A4. D5. D6. A7. D8. A9. (1) : A B、C、D E、F、G、依次为Na、、、、、、、⑵:A B C D E、F、G、依次为Na>、、、、、、、5 5,0⑶A、B、C、D E、F、G、依次为Na、、、、、、、10. (1)⑵熔、沸点逐渐增大,密度逐渐增大。

(3) 可从能否置换出该非金属单质来判断强弱;从氢化物稳定性判断;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判断等等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 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 热量;放出3. ;4. ②③④⑤⑥,①。

8(1)D⑵C9.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热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热量。

若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若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时,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且吸收的热能由外加热源(如酒精灯)提供,以满足断开反应物化学键所需能量的不足10. 乙同学观点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套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套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1.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诞生——1869年, 化学家 首制。

↓ 绘制规则——将元素按照 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将 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意义——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

2.元素周期表的演变(1)演变: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为____________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

(2)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____________。

二、现行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1)含义:按照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1)编排①把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________的顺序从____到____排成横行叫做 周期。

②把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________的顺序由____到____排成纵行,叫做族。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①周期a .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____个周期。

b .特点:每一周期中元素的____________相同。

c .分类:周期⎩⎪⎪⎨⎪⎪⎧ 短周期⎩⎪⎨⎪⎧ 第一周期: 种元素第二周期: 种元素第三周期: 种元素长周期⎩⎪⎨⎪⎧ 第四周期: 种元素第五周期: 种元素第六周期: 种元素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目前只发现26种元素, 未排满②族a .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____个纵行,但只有____个族。

b .特点: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________________。

c .分类:主族:在族序数后标A ,如周期表中第14个纵行表示为第______族。

副族:在族序数后标B ,如周期表中第6个纵行表示为第______族。

0族: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He 为____),其化合价定为____。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硫酸 硫酸盐(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硫酸 硫酸盐(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硫酸硫酸盐合格考达标练1.(2021山东潍坊高一期末)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H2B.H2SC.SO2D.Cl2(如SO2、Cl2等)和中性气体(如H2等),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等)和还原性气体(如H2S等)。

2.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难挥发性)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强氧化性、酸性)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脱水性)3.浓硫酸在使下列物质发生转化时,只表现强氧化性的是()A.Cu CuSO4B.C CO2C.FeO Fe2(SO4)3D.Fe2O3Fe2(SO4)3解析浓硫酸在反应中表现出酸性时,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硫元素仍以S O42-的形式存在;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时,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2H2SO4(浓)CO2↑+2SO2↑+2H2O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浓硫酸只表现强氧化性;Fe2O3+3H2SO4Fe2(SO4)3+3H2O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浓硫酸只表现酸性;而Cu+2H2SO4(浓)CuSO4+SO2↑+2H2O和2FeO+4H2SO4Fe2(SO4)3+SO2↑+4H2O中,都是一部分硫元素化合价降低,一部分硫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浓硫酸在A、C项转化中,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强氧化性。

4.如图是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硫酸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B.该硫酸试剂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49%C.50 mL该H2SO4试剂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0.46 molD.常温下,2.7 g Al 与足量的该硫酸试剂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的H 2 3.36 L解析A 项,该硫酸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c =1 000 mL×1.84 g ·cm -3×98%98 g ·mol -1×1 L=18.4 mol·L -1;B 项,等体积的水的质量小于浓硫酸的质量,故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49%;C 项,由Cu+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可知,若0.05 L×18.4 mol·L -1=0.92 mol 的H 2SO 4完全参加反应,则被还原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0.46 mol,但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H 2SO 4浓度减小,变为稀硫酸时与Cu 不反应,则被还原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小于0.46 mol;D 项,常温下,Al 遇浓硫酸钝化。

高中化学必修2课本习题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2课本习题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课本习题答案(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课本习题答案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7;l;;2.C3.C4.A5.(1).;;(2).;;(3).;6.7.8.(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①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剧烈程度减小。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②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9.(1);氧化剂;还原剂(2 )、(3)、(4)、略10.(1)(2)甲与乙:(或);(3)乙与丙:;(4)乙与丁:。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减小;减弱;增强;;;;2.B3.C4.(1)金属性强于(2)金属性强于,非金属性B强于(3)非金属性强于(4)非金属性强于(5)非金属性强于。

6.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

7. 化学性质:金属性最强,与水反应非常剧烈第三节化学键1.①②2. ③④3.⑤⑥4.C3.D4.D复习题P281.(1)(2)(3)B>A>C(4) >(5)黄(6)182.C3.A4.D5.D6.A7.D8.A9.(1):A、B、C、D、E、F、G、、依次为Na、、、、、、、、(2):A、B、C、D、E、F、G、、依次为Na、、、、、、、、(3),,(4),。

(5)A、B、C、D、E、F、G、、依次为Na、、、、、、、、10.(1)(2)熔、沸点逐渐增大,密度逐渐增大。

(3)可从能否置换出该非金属单质来判断强弱;从氢化物稳定性判断;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判断等等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热量;放出3.;4. ②③④⑤⑥,①。

8(1)D(2)C9.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热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热量。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二选修三四五课后习题答案全套Word版全套高中化学人教版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二选修三四五课后习题答案全套Word版全套高中化学人教版课后习题答案

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 1~100nm 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
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
1.水溶液 熔融状态 电离 阴阳离子 阳离子 H+ 阴离子 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 H+ + 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
3.C 4.C 5.C 6.B 7.D
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
(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
2 / 71
9.(1) SO42-+Ba2+=BaSO4
10.略
第二章温习题 1.(1)A 组 CO2 ;B 组 非金属单质或气体等; C 组 O2 ; D 组 酸或强电解质等 (2) 2Cu+O2+H2O+CO2=Cu2(OH)2CO3 转移 4e2.还原性 3. C;S 和 KNO3 4.A 5.C 6.D 7.B 8.C 9.A 10.B 11.稀硫酸
(注:从水溶液里析出的硅酸其实都是原硅酸 H4SiO4,书上为了简便,就把它写成了硅酸)
4.B(注:SiO2+4HF = SiF4↑+2H2O;NaOH 与 SiO2 的反应太慢,故并不选 D。)
5.玻璃、石英、陶瓷里都含有大量的 SiO2,熔融烧碱时有:SiO2+2NaOH=Na2SiO3+H2O 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实验现象和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实验现象和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P6 科学探究探究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规律(1)实验步骤:①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投到热坩埚中,观察现象。

再与钠与氧气的反应进行对比。

②在培养皿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黄豆粒大的钾,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培养皿中,观察现象。

再与钠与水的反应对比。

(2)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钾比钠更容易与氧化合,钾比钠更容易与水反应,钾比钠金属性强。

P9 实验1-1探究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规律(1)实验记录:(2)实验结论: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将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由此可以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

P11 习题1.1;1;Cs;Li;7; 1;F;F。

2.C 3.C 4.A 5.(1)6 3Li 7 3Li; (2)14 6C 14 7N; (3)23 11Na 24 12Mg。

6.7.8.(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①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剧烈程度减小。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②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9.(1)4Li+O2点燃2Li2O 氧化剂:O2、还原剂:Li;(2)2K + 2H2O =2KOH +H2 氧化剂:H2O 还原剂:K(3)Br2 + 2KI =2KBr +I2氧化剂:Br2还原剂:KI(4)Cl2 + 2FeCl2=2FeCl3氧化剂:Cl2还原剂:FeCl2 10.(1)甲: C 二 IVA ;乙: O 二 VIA;丙:Na 三 IA;丁:Al 三 IIIA(2)甲与乙:C+O2点燃CO2或乙与丙:4Na+O2=2Na2O 或者 2Na+O2△Na2O2乙与丁:4Al+3O2△2Al2O3。

11.不可以,113种元素不等于只有113种原子,很多元素还存在这不同的核素,即有同位素存在,所以原子种类实际上多于113种第二节元素周期律P14 科学探究P15 科学探究探究金属性变化规律Ⅰ.(1)实验方法: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第2课时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第2课时 含答案

第2课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学习目标定位]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熟悉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会判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一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多种形式,但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因此化学反应分为两类: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请填写下表:2.典型实验:按照下列各实验的操作步骤,完成各实验并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其实验结论填入表中。

(1)铝与盐酸反应(2)Ba(OH)2·8H2O与NH4Cl晶体反应(3)NaOH与盐酸的反应归纳总结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判断方法(1)根据反应类型判断①化合反应一般为放热反应;②需要加热的分解反应一般为吸热反应;③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

(2)记住一些特殊反应①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反应吸热;②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③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制生石灰(CaO)②燃烧蜂窝煤取暖③炸药爆炸④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⑥食物腐败⑦碳与水蒸气反应制得水煤气答案②③④⑤⑥①⑦解析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部分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吸热反应。

2.下图中,能表示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能量变化的是()答案 C解析C和CO2反应生成CO是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大于反应物总能量。

二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应用1.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化学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热能,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和动力,如化石燃料的燃烧、炸药开山、发射火箭等;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是人们进行化工生产、研制新物质不可或缺的条件和途径,如高温冶炼金属、分解化合物等。

2.生物体中的能量转化及利用能源物质在人体中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作为可转移能量在人体内利用(如合成代谢)。

2020高中化学必修二实验题总结实验大全附答案

2020高中化学必修二实验题总结实验大全附答案

一.科学探究【B02-05】1.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一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投到热坩埚中,观察现象。

2.在培养皿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绿豆大的钾,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培养皿中,观察现象。

〖思考作答〗该实验说明了什么?实验1-1【B02-08】1.将少量氯水分别加热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2.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思考作答〗该实验说明了什么?二.科学探究【B02-15】1.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

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

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加热试管至水沸腾。

观察现象。

〖思考作答〗该实验说明了什么?2.取一小段镁带和一小片铝,用砂纸磨去它们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mL 1mol/L盐酸。

观察现象。

〖思考作答〗该实验说明了什么?实验1-2【B02-21】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

待钠熔化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

观察现象。

〖思考作答〗写出化学方程式,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实验2-1、2-2【B02-33】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6mol/L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

观察现象,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实验现象是将约20g Ba(OH)2·8H2O晶体研细后与约10g NH4Cl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上,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气味,用手接触杯壁下部,试着用手拿起烧杯。

实验现象是〖思考作答〗总结吸热和放热反应实验2-3【B02-34】在50mL烧杯中加入20mL 2mol/L的盐酸,测其温度。

另用量筒量取20mL 2mol/L的NaOH溶液,测其温度,并缓缓地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含答案及解析】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合格考达标练1.(原创题)下列有关硫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和游离态形式存在B.在岩层深处和海底的无氧环境中,硫元素与铁、铜等金属元素形成硫化物C.在地表附近,受O2和H2O的长期作用,硫化物转化为硫酸盐D.火山口附近的硫单质被大气中O2氧化生成SO3,遇水形成硫酸O2氧化生成SO2,SO2进一步被氧化为SO3,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D错误。

2.分别将足量的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A.COB.SO2C.HClD.CO2解析CO不与Na2S发生反应,因此没有沉淀产生,A错误;SO2具有弱氧化性,能与Na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有沉淀硫单质生成,即SO2+2S2-+4H+3S↓+2H2O,B正确;利用强酸制弱酸原理,HCl与Na2S 发生反应2H++S2-H2S↑,没有沉淀产生,C错误;CO2通入稀Na2S溶液中,不产生沉淀,D错误。

3.“以废治废”是基于“绿色化学”观念治理污染的思路。

用工业废碱渣(主要成分为Na2CO3)吸收烟气中的SO2,得到亚硫酸钠(Na2SO3)粗品。

其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操作①④均为过滤B.步骤②中发生了置换反应C.步骤③发生的反应为NaHSO3+NaOH Na2SO3+H2OD.亚硫酸钠粗品中不可能含有Na2SO4①是溶解、过滤,操作④从NaHS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得Na2SO3粗品,涉及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和过滤等操作,A错误;步骤②中用Na2CO3溶液吸收SO2,没有单质参加和生成,故不是置换反应,B错误;步骤③中NaHS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和H2O,C正确;步骤④操作中Na2SO3可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Na2SO4,故亚硫酸钠粗品中可能含有Na2SO4,D错误。

4.在检验S O42-的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提示: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S O32-氧化为S O42-)A.先加入稀硝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 O42-存在B.先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 O42-存在C.先加入稀盐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 O42-存在D.先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 O42-存在项,先加入稀硝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也可能含有S O32-或HS O3-;B项,先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也可能含有S O32-或HS O3-;D项,先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也可能含有Ag+。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实验现象和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实验现象和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P6 科学探究探究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规律(1)实验步骤:①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投到热坩埚中,观察现象。

再与钠与氧气的反应进行对比。

②在培养皿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黄豆粒大的钾,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培养皿中,观察现象。

再与钠与水的反应对比。

(2)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钾比钠更容易与氧化合,钾比钠更容易与水反应,钾比钠金属性强。

P9 实验1-1探究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规律(1)实验记录:(2)实验结论: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将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由此可以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

P11 习题1.1;1;Cs;Li;7;1;F;F。

2.C 3.C 4.A5.(1)6 3Li 7 3Li; (2)14 6C 14 7N; (3)23 11Na 24 12Mg。

6.7.8.(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①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剧烈程度减小。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②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9.(1)4Li+O2点燃2Li2O 氧化剂:O2、还原剂:Li;(2)2K + 2H2O =2KOH +H2 氧化剂:H2O 还原剂:K(3)Br2 + 2KI =2KBr +I2氧化剂:Br2还原剂:KI(4)Cl2 + 2FeCl2=2FeCl3氧化剂:Cl2还原剂:FeCl210.(1)甲: C 二 IVA ;乙: O 二 VIA;丙:Na 三 IA;丁:Al 三 IIIA(2)甲与乙:C+O2点燃CO2或乙与丙:4Na+O2=2Na2O 或者2Na+O2△Na2O2乙与丁:4Al+3O2△2Al2O3。

11.不可以,113种元素不等于只有113种原子,很多元素还存在这不同的核素,即有同位素存在,所以原子种类实际上多于113种第二节元素周期律P14 科学探究P15 科学探究探究金属性变化规律Ⅰ.(1)实验方法: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化学反应与热能(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化学反应与热能(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课时化学反应与热能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是放热过程B.可逆反应进行的过程中没有热量变化C.在常温下可以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故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有热量的变化,B错误;常温下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错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有关,物质变化越多,能量变化越多,D错误。

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只有①④B.②③C.①④⑤D.②④⑤,吸热反应为②④,液态水汽化是吸热过程,浓硫酸稀释是放热过程,二者均为物理变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H2O(g)H2O(l)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对于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但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虽然存在能量变化,但不是化学变化,A正确,B错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形式有多种,除热能外,还有光能、电能等,C错误;由图像知,该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过程中放出了能量,D错误。

4.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已于2016年6月25日首飞。

火箭所需要的巨大能量由特制的燃料来提供,有关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燃烧过程均是放热的B.需要点燃才能发生的燃烧过程是吸热的C.所有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均会发生化学键的断裂D.燃烧后产物的总能量一定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是否需要点燃无关。

对于放热反应,产物的总能量一定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燃烧是化学变化,一定会发生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2021年高中化学第五章第2节第2课时氨和铵盐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doc

2021年高中化学第五章第2节第2课时氨和铵盐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doc

第2课时 氨和铵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铵盐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C )A .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 3B .检验铵盐中含有NH +4的操作是取少量铵盐放入试管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C .NH 4Cl 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NH 3↑+H 2OD .NH 4Cl 和NaCl 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解析:硝酸铵分解不生成氨气,NH 4NO 3═══△N 2O↑+2H 2O ,A 项错误;加入稀NaOH 溶液,没有加热,氨气冒不出来,B 项错误;NH 4Cl 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共热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NH 3↑+H 2O ,C 项正确;NH 4Cl 受热分解为NH 3和HCl ,可用热分解法分离,但不是升华法,D 项错误。

2.下列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解析:Cl 2和SO 2都会使品红溶液褪色,A 项错误;NO 与空气中O 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 项错误;干燥的NH 3不会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C 项错误;NH 3极易溶于水,采用防倒吸装置,D 项正确。

3.“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 3,②NO 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A .①>②B .①<②C .①=②D .不能确定解析:在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烧瓶的容积相同,根据n =V /V m 知,氨气、N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因NO 2能与水反应:3NO 2+H 2O===2HNO 3+NO ,所以两烧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做完喷泉实验后,盛放氨气的烧瓶、含NO2的烧瓶中溶液的体积比为3∶2,所以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二、非选择题4.利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1.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可以分为单、双、三键。

单键最常见,双键和三键只存在于某些分子中。

3.共价键的形成需要原子间电负性差异小,通常是非金属元素之间的键。

4.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形成的化学键,通常是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键。

5.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的化学键,通常是金属元素之间的键。

6.氢键是由氢原子与电负性较强的原子(如氮、氧、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形成的化学键,通常存在于分子中。

7.范德华力是由分子间瞬时偶极矩相互作用力和分子间诱导偶极矩相互作用力形成的非化学键,通常存在于分子间。

1.反应物在化学反应中吸收能量,生成物则放出能量,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差。

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

2.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3.化学式为C + H → CO2 + H2O。

4.反应顺序为②③④⑤⑥,最后生成物为①。

5.缺少信息,无法改写。

6.缺少信息,无法改写。

7.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则放出能量,反应最终放出的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

吸热反应需要吸收热量来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

8.结论1:正反应的能量变化值相等,吸热反应需要吸收能量,放热反应则放出能量;结论2:反应的能量与反应物的物质量成正比;结论3:反应的能量变化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有关。

9.(1)反应释放的能量为3.97×10KJ;(2)生成物的质量约为101Kg。

10.化学反应需要能量来断键,放热反应是指成键放出的能量大于断键吸收的能量。

同意乙同学的说法。

11.化学反应的正反应能量变化值相等,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有关,与反应物的物质量成正比。

12.(1)一次性干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的,而蓄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可逆的;(2)氧化还原反应为2KClO3 → 2KCl + 3O2↑。

2020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2-2-1 化学能与电能 Word版含答案

2020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2-2-1 化学能与电能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二次能源中的电能是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能源。

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燃煤发电的能量转化(1)过程:化学能错误!热能错误!机械能错误!电能(2)化石燃料的燃烧(氧化还原反应)是使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

2.原电池(1)实验(2)原电池概念: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3)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电池总反应:Zn+H2SO4===ZnSO4+H2↑。

(4)反应本质: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5)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理论上,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

①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或一个为金属,一个为能导电的非金属)电极。

②具有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回路。

1.正误判断(1)HCl+NaOH===NaCl+H2O是放热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2)在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中,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再由铜通过电解质溶液到达锌()(3)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 )(4)原电池中的负极反应一定是电极材料失电子()(5)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CuCl2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答案] (1)×(2)×(3)√(4)×(5)√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氢气为二次能源B.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C.火力发电是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D.在火力发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实际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答案]A3.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答案]C4.(1)下列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________。

(2)在选出的原电池中,________是负极,发生________反应,________是正极,该极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3)此原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教案资料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教案资料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参考答案: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1;1;Cs;Li;7; 1;F;F。

2.C 3.C 4.A5.(1)63Li 73Li; (2)146C 147N; (3)2311Na 2412Mg。

6.7.8.略9.(1)4Li+O2点燃2Li2O 氧化剂:O2、还原剂:Li;(2)2K + 2H2O =2KOH +H2 氧化剂:H2O 还原剂:K(3)Br2 + 2KI =2KBr +I2氧化剂:Br2还原剂:KI(4)Cl2 + 2FeCl2=2FeCl3氧化剂:Cl2还原剂:FeCl210.(1)甲: C 二 IVA ;乙: O 二 VIA;丙:Na 三 IA;丁:Al 三 IIIA(2)甲与乙:C+O2点燃CO2乙与丙:4Na+O2=2Na2O 或者2Na+O2△Na2O2乙与丁:4Al+3O2△2O3。

11.不可以,113种元素不等于只有113种原子,很多元素还存在这不同的核素,即有同位素存在,所以原子种类实际上多于113种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减小;减弱;增强; Na;NaOH;Al(OH)3;HClO4。

2.B3.C 4.(1)金属性K﹥Na (2)金属性Al﹥B(3)非金属性Cl﹥P(4)非金属性Cl﹥S (5)非金属性O﹥S5.(1)酸性HNO3﹥H3PO4(2)碱性KOH﹥Mg(OH)2(3)碱性Mg(OH)2﹥Al(OH)36.银白色,与水剧烈反应,性质比钾和钠活泼7.(1)钡比铍剧烈;(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碳元素 Y:氧元素 Z:钠元素 W:铝元素;(2)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3)2C+O2点燃CO C+O2点燃CO24Na+O2=2Na2O2Na+O2△Na2O24Al+3O2△2Al2O39.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位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所以被氧化越来越易,碱性越来越强。

高中化学必修二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答案【篇一:人教化学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1.1;1;cs;li;7; 1;f;f。

2.c3.c4.a5.(1)6 3li 3li;14 23 24(2)14 6c7n;(3)11na12mg。

6.7.8.略 9. 4li+o2点燃2li2o△10.(1)甲c 二 iva ;乙 o 二 via;丙na 三 ia;丁 al 三 iiia (2)甲与乙:c+o2点燃co2乙与丙:4na+o2=2na2o 或者 2na+ona2o2乙与丁:4al+3o2△2al2o3。

11.12.略用,形成时可能有电子的得失。

6.稀有气体中每个原子的和歪点子排布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7.略 8.以极性键结合的有 nh3、ch4、so2;以非极性键结合的有f2和o2。

9.(1)hcl、co2、h2o、ch4中存在极性共价键,naf、mgcl2、cao中存在离子键,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h2、cl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naf、mgcl2、cao、naoh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hcl、co2、h2o、ch4。

p28 1.(1)a:na;b:k;c:mg;d:al;e:c;f:o;g:cl;(2)al(oh)3+oh-=alo2-+2h2o (3)na mg al (4)h2o2k+2h2o=2koh+h2↑﹥(5)nabr黄 2.c 3.a 4.d 5.d 6.a 7.d 8.a 9.(1)a:na;b:o2;c:cl2;d:h2;e:n2;f:na2o2;g:na2co3;i:hcl;j:nh3。

(2)a和b 4na+o2=2na2o 或者 2na+o △na2o2催化剂f和co22na2o2+2co2=2naco3+o2d和e 3h2+n2△2nh32-+i和j hcl+nh3=nh4cl (3)co3+2h=h2o+co2↑10.(1)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h2s h2seh2te稳定性变化规律:从上到下越来越不稳定氧化物化学式:seo3teo3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h2so3h2so4 h2s3o4 h2teo4(2)熔点、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全(完整答案,教参版)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全(完整答案,教参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必修1课本实验实验1-1 题目:过滤食盐和泥沙蒸发食盐水实验目的:粗盐的提纯(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2和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①“一贴”是指滤纸折叠角度要与漏斗内壁口径吻合,使湿润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而无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②“二低”是指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这样可以防止杂质未经过滤而直接流到烧杯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③“三靠”一是指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和待过滤液体冲破滤纸;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以防碰破滤纸(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以防液体溅出。

原理:利用泥沙不溶于水来分离出来操作步骤及现象:思考:你认为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不纯CaCl2和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Ca2+用碳酸根除去,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去实验1-2:题目:除杂:除去食盐中的硫酸盐、CaCl2和MgCl2原理:利用碳酸钙是沉淀除去钙离子,利用硫酸钡除去硫酸根,利用氢氧化镁除去氢氧根步骤:(加的试剂及化学方程式)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Na2SO4:BaCl2+Na2SO4==BaSO4↓+2NaCl然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Cl2:MgCl2+2NaOH==Mg(OH)2↓+2NaCl然后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BaCl2(两个反应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过滤最后滴加适量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除去NaOH和Na2CO3(可以用PH试纸检测酸碱度,也有两个反应方程式):HCl+NaOH==NaCl+H2O2HCl+Na2CO3==2NaCl+H2O+CO2↑蒸发溶液,析出NaCl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P6 科学探究
探究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规律
(1)实验步骤:
①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投到热坩埚中,观察现象。

再与钠与氧气的反应进行对比。

②在培养皿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黄豆粒大的钾,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培养皿中,观察现象。

再与钠与水的反应对比。

(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钾比钠更容易与氧化合,钾比钠更容易与水反应,钾比钠金属性强。

P9 实验1-1
探究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规律
(1)实验记录:
(2)实验结论: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将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由此可以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

P11 习题
1.1;1;Cs;Li;7;1;F;F。

2.C 3.C 4.A
5.(1)6 3Li 7 3Li; (2)14 6C 14 7N; (3)23 11Na 24 12Mg。

6.
7.
8.(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①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剧烈程度减小。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②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9.(1)4Li+O2点燃
2Li2O 氧化剂:O2、还原剂:Li;
(2)2K + 2H2O =2KOH +H2 氧化剂:H2O 还原剂:K
(3)Br2 + 2KI =2KBr +I2氧化剂:Br2还原剂:KI
(4)Cl2 + 2FeCl2=2FeCl3氧化剂:Cl2还原剂:FeCl2
10.(1)甲: C 二 IVA ;乙: O 二 VIA;丙:Na 三 IA;丁:Al 三 IIIA
(2)甲与乙:C+O2点燃
CO2或
乙与丙:4Na+O2=2Na2O 或者2Na+O2△
Na2O2
乙与丁:4Al+3O2△
2Al2O3。

11.不可以,113种元素不等于只有113种原子,很多元素还存在这不同的核素,即有同位
素存在,所以原子种类实际上多于113种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P14 科学探究
P15 科学探究
探究金属性变化规律
Ⅰ.(1)实验方法: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

向试管中加入
2 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过一会加热试管至水沸腾,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加热之前,镁条的表面上慢慢地形成了少量的无色气泡,气泡无明显的逸出现象;溶液未变红。

加热之后,镁条的表面上较快地形成无色气泡并逸出,溶液变为红色。

Ⅱ.(1)实验方法:取一小段镁带和一小片铝,用砂纸磨去它们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 mL1 mol/L盐酸。

观察发生的现象。

(2)实验注意的问题:
①金属表面的氧化膜都要进行处理。

②镁片和铝片的大小、厚度和表面积基本相同,所用的盐酸的浓度相同。

③盐酸的浓度不宜过大或过小,否则实验现象的差别不明显。

(3)实验现象:镁片和铝片都产生无色气泡,并且镁片比铝片产生气泡快。

(4)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镁比铝更易与盐酸反应。

镁比铝活泼。

P19 习题
1.减小;减弱;增强; Na;NaOH;Al(OH)3;HClO4。

2.B
3.C 4.(1)金属性K﹥Na (2)金属性Al﹥B(3)非金属性Cl﹥P(4)非金属性Cl﹥S (5)非金属性O﹥S
5.(1)酸性HNO3﹥H3PO4(2)碱性KOH﹥Mg(OH)2(3)碱性Mg(OH)2﹥Al(OH)3 6.银白色,与水剧烈反应,性质比钾和钠活泼
7.(1)钡比铍剧烈;(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碳元素 Y:氧元素 Z:钠元素 W:铝元素;
(2)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
(3)2C+O2点燃
CO C+O2
点燃
CO24Na+O2=2Na2O
2Na+O2△
Na2O2 4Al+3O2

2Al2O3
9.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位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所以被氧化越来越易,碱性越来越强。

10.略。

11.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第七周期,第IV A族;金属元素。

第三节化学键
P21 实验1-2
现象:钠在Cl2中剧烈燃烧,生成的NaCl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呈白烟状
化学方程式:
【学与问】
【思考与交流】
P24习题
1.(1)(2)(3)
(4)(5)(6)
2. C 3.D 4.D
5.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作用力,形成时没有电子的得失,只可能有电子对的偏移。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的作用,形成时可能有电子的得失。

6.稀有气体中最外层电子已经达到2个或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7.(1)
8.(1)非极性键 (2)非极性键 (3)极性键 (4)极性键 (5)极性键
9.(1)HCl 、CO 2、H 2O 、CH 4中存在极性共价键,NaF 、MgCl 2、CaO 中存在离子键,NaOH 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H 2、Cl 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NaF 、MgCl 2、CaO 、NaOH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HCl 、CO 2、H 2O 、CH 4。

复习题P28
1.(1)A :Na ; B :K ; C :Mg ; D :Al ; E :C ; F :O ; G :Cl ; (2)Al(OH)3+OH -=AlO 2-
+2H 2O
(3)K > Na > Mg (4)H 2O 2K+2H 2O=2KOH+H 2↑ ﹥ (5)NaBr 黄 (6)18
2.C 3.A 4.D 5.D 6.A 7.D 8.A
9.(1)A :Na ; B :O 2; C :Cl 2; D :H 2; E :N 2; F :Na 2O 2; G :Na 2CO 3;
I :HCl ; J :NH 3。

(2)A 和B 2Na+O 2

Na 2O 2
F 和CO 2 2Na 2O 2+2CO 2=2NaCO 3+O 2 D 和E 3H 2+N 2 催化剂
△ 2NH 3
I 和J HCl+NH 3=NH 4Cl
(3)CO 32-+2H +
=H 2O+CO 2↑
10.(1)原子结构示意图:
+8 2 6
2 8 6
+16 2 8 18 6
+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