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聚合物制备工程流程题

北京化工大学聚合物制备工程流程题
北京化工大学聚合物制备工程流程题

二、流程描述:流程框图、过程描述及生产控制手段

1. 试用流程框图和必要的文字描述聚乙烯的高压聚合生产工艺,并指出制备LDPE 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聚合热大;乙烯高压聚合的转化率低;链转移反应容易发生;以氧为引发剂时,存在压力与氧浓度的临界值关系

生产控制主要影响因素:温度与压力

2、试用流程框图和必要的文字描述聚苯乙烯的本体聚合生产工艺,并指出生产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分段聚合,逐步排除反应热,最终达到高转化率;聚合到一定程度,转化率约40%,分类出未反应单体循环使用;目前以分段聚合工艺为主

优点:转化率接近100%,不必进行脱挥发份处理。缺点:为了提高转化率,聚

生产控制主要影响因素:单体纯度、聚合反应速率、粘度和反应热、转化率、相对分子质量与反应温度、惰性气体保护

3、试用流程框图和必要的文字描述聚丙烯气相聚合生产工艺,并指出生产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Amoco 气相

4、试用流程框图和必要的文字描述镍系顺丁橡胶聚合生产工艺,并指出生产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溶液聚合制备顺丁橡胶的主要工序:催化剂、终止剂和防老剂的配制与计量丁二烯的聚合;胶液的凝聚;橡胶的脱水和干燥;单体、溶剂的回收和精制

聚合

挤出 后处理

催化剂:陈化方式、陈化条件、配制的浓度、用量和配比;单体浓度(丁油浓度);聚合温度;杂质

指标:门尼粘度灰分挥发份凝胶含量顺式1,4含量

?温度:在固定的冷冻盐水进出口温度后,

通常是将丁油预冷或预热、改变催化剂/稀

释油进料量来控制;

? 转化率:改变催化剂用量、配比或丁油浓

度、聚合温度或反应时间

? 门尼粘度:改变铝、硼或镍组分的用量,

改变聚合温度来调节

5.试用流程框图和必要的文字描述聚氯乙烯的悬浮聚合生产工艺,并指出制备PVC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聚氯乙烯的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制备PVC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搅拌强度,最终转化率,聚合温度,水油比

6、试用流程框图和必要的文字描述乳液丁苯橡胶工业生产过程,及其产品质量的控制方法。比较溶聚与乳聚丁苯橡胶的工艺过程特点。

乳液丁苯橡胶工业生产过程:

产品质量的控制方法:控制单体转化率和聚合反应温度

7.试用流程框图和必要的文字描述聚酯(PET)熔融缩聚生产过程,及制备高分子量聚酯的控制方法。

聚酯(PET)熔融缩聚生产过程:

制备高分子量聚酯的控制方法:后期高温真空

多条件反应釜串联充分利用设备稳定操作减少对阵控要求严格的最后一个反应釜的体积

连续反应器最后一个缩聚反应釜要求保持高的真空保持平推流防止返混分子量控制采用添加但官能团单体

特殊反应器极其搅拌设计

强化表面更新

理想反应器设计计算:间歇釜、单级理想混合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多级理想混合反应器

1、已知反应器体积,求出口浓度;

2、计算间歇反应器体积、连续聚合反应器体积。

3、计算达到预期转化率所需要的时间。

参看:计算例题

高压聚乙烯反应器区别

聚乳酸

乳聚丁苯速率控制

聚合机理: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 控制引发阶段--控制聚合速率

? 关键控制--Fe的浓度(Fe二价离子在低温促进过氧化物分解)

ACM半连续放热

循环流动的典型流况

分子量分布

缩聚、阴离子连续宽间歇窄

自由基连续窄间歇宽

几个控制温度和转化率的

溶聚顺丁烯橡胶控制指标控制温度和转化率(80%)

乳聚丁苯控制转化率60% 防止交联凝胶

苯乙烯本体控制低温转化率高分子量

Pvc 悬浮控制转化率和温度粒径形态紧疏程度

连续半连续种子都是指的乳液聚合跟别为乳聚丁苯丙烯酸酯pvc 悬浮液滴的形成影响因素:搅拌形式操作条件体系物性

PS 塔式

聚丙烯hypol液相本体Amoco气相本体

HIPS 相转变搅拌速度

悬浮pvc 影响颗粒特性

分散剂、搅拌、最终转化率(主要三个)、聚合温度、水油比获得疏松树脂最多转化率85%

SSBR操作方式国内间歇国外间歇连续方向连续

丁腈cn耐油双键耐低温矛盾

SBC苯乙烯嵌段共聚

乙酸乙烯酯

聚合物制备工程包括的内容是合理设计及选用最佳的聚合实施方法,合理设计及选用相应的反应器,合理选择原料、催化剂的制备或精制工序,合理地选择或设计后处理工序设备,过程的优化或系统化及其控制方法。

2017西南大学076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考试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土木工程施工技术【0762】 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大作业提交方式 (注:1、网络课程由网继院考务办在试题卷和管理系统中填写;2、面授课程由命题教师在试题卷上填写) 问答题(共100分) 1.简述采用“表上作业法”确定土方调配最优方案的过程?(20分) 答:①采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方案; ②采用“位势法”或“假想运距法”对方案进行检验; ③采用闭合回路法进行方案调整; ④绘制土方调配图。 2.单位工程开工必须具备哪些条件?(15分) 答:环境条件(场地、道路、给排水、通电、通讯、自然环境资料) 技术条件(技术力量、测量控制点、图纸、技术文件编制) 物质条件(资金、材料、机具) 社会条件(现场情况、地区材料供应能力、运输条件、工业情况、劳动力情况、生活条件情况)3.何为后张法?(15分) 答:是先制作混凝土构件,并在预应力筋的位置预留孔道,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穿入预应力筋并进行张拉,张拉力由构件两端的锚具传给混凝土构件使之产生预压应力,最后进行孔道灌浆。4.分别流水有何特点?(15分) 答:是指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互不相等时的流水形式。 5.施工段划分有哪些基本要求?(20分) 答:①各段上工程量大致相等,相差不大于10%~15%; ②满足最小工作面的要求; ③多层建筑流水施工,m一般不小于n; ④尽量利用结构界限,尽量避免人为的施工缝; ⑤多层建筑各层施工段划分数量、位置尽量一致。 6.刚性混凝土屋面为什么要设置分格缝?(15分) 答:为了避免防水层因温差、混凝土干缩、徐变、荷载和振动、地基沉陷等影响而产生裂缝,防水层必须设置分格缝。

高分子加工工程复习题 含部分答案

《高分子加工工程》主要习题第一章绪论 1. 何谓成型加工?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将聚合物(有时加入各种添加剂、助剂或改性材料)转变为制品或实用材料的一种工程技术。 1.研究各种成型加工方法和技术; 2.研究产品质量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3.研究提高产量和降低消耗的途径。 2. 简述聚合物成型加工时的关键步骤。 A.如何使聚合物产生流动与变形?方法: a.加热熔体; b.加溶剂溶液; c.加增塑剂或其它悬浮液。 B.如何硬化定型?方法:热固性:交联反应固化定型。热塑性:a.熔体冷却b.溶液加热挥发成溶剂c.悬浮体先加热使颗粒熔合,再冷却硬化定型 3. 简述聚合物转变时所发生的主要变化。 a.形状:满足使用要求而进行,通过流动与变形而实现。 b.结构:组成:非纯聚合物组成方式:层压材料,增强材料,复合材料宏观结构:如多孔泡沫,蜂窝状,复合结构微观结构:结晶度,结晶形态,分子取向等 c.性质: 有意识进行:生橡胶的两辊塑炼降解,硫化反应,热固性树脂的交联固化 方法条件不当而进行:温度过高、时间过长而引起的降解 4. 聚合物成型加工方法是如何分类的?简要分为那几类?

1.根据形变原理分6类:a.熔体加工:b.类橡胶状聚合物的加工:c.聚合物溶液加工:d.低分子聚合物和预聚体的加工:e. 聚合物悬浮体加工:f.机械加工: 2.根据加工过程中有无物理或化学变化分为三类: a.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b.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5. 简述成型加工的基本工序? 1.预处理:准备工作:原料筛选,干燥,配制,混合 2.成型:赋予聚合物一定型样 3.机械加工:车,削,刨,铣等。 4.修饰:美化制品。 5.装配:粘合,焊接,机械连接等。 6. 简述塑料的优缺点。 优点:a.原料价格低廉;b.加工成本低;c.重量轻;d.耐腐蚀;e.造型容易;f.保温性能优良;g.电绝缘性好。 缺点:a.精度差;b.耐热性差;c.易燃烧;d.强度差;e.耐溶剂性差;f.易老化。 7. 举实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汽车、机械、日用品、化工、航天航空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8. 学习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原理的目的、意义? 1、有利于合理的制定加工工艺方案 2、对推广和开发聚合物的应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新材料、新制品、新技术、新…… 第二章聚合物成型加工的理论基础 1、名词解释: 可塑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形变和流动的性质。 可挤压性、可挤压性是指聚合物受到挤压作用形变时,获得形状和保持形状的能力。

聚合物制备工程部分样题一、填空题(10)

“聚合物制备工程”部分样题 一、填空题(10) 1、间歇反应器的设计方程、平推流反应器的设计方程,单级理想混合流反应器的设计方程是。 2、使用了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乳化剂配方生产的聚合物乳液体系,其聚合温度应高于,低于和。 3、聚氯乙烯工业生产通过控制聚合物分子量,乳液丁苯工业生产通过调节聚合物分子量,聚烯烃工业生产通过调节聚合物分子量。 4、生产丁基橡胶使用的单体为和,丁基橡胶聚合过程的两大特点为和。 5、PET的主要工业技术路线是和,其主要实施方法是和。 二、简答题目(40分) (1)一化工设计院设计聚酯反应器,要求每天反应4800 kg的己二酸,且反应过程严格控制与己二醇等摩尔比反应,在343K下,以硫酸为催化剂的动 力学方程为: 2 A A kC = γ 其中:r A——消耗己二酸反应速度, kmol/l?min;k——反应速度常数,为1.97 l/kmol?min(反应温度70℃);C A——己二酸的瞬时浓度,kmol/l。己二酸分子量为146。己二酸的初始浓度C A0=0.008 kmol/l;每个反应器的有效体积均为0.8m3,采用多级串连理想混合反应器,控制转化率达到85%,需要几个反应器串联才能实现这一控制要求?(8分) (2)采用平推流反应器、单级理想混合反应器、三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分别进行活性阴离子聚合制备聚苯乙烯,请说明三种反应器对产物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并解释原因。(8分) (3)简述采用管式和釜式反应器生产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特点及产生差

异的原因。(8分) (4) 溶剂是影响溶液聚合重要因素,请以顺丁橡胶为例,说明如何选择溶剂? (8分) (5) 丙烯腈是在三大合成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单体之一,请以丙烯腈为单 体之一,写出目前已经实现工业化的至少5种高分子量共聚物的名称、缩写、聚合原理,实施方法(三大合成材料必须每种至少一个实例)。(8分) 三、流程与工艺(30分) (1) 试用流程框图和必要的文字描述低温乳液丁苯橡胶生产工艺,并简述其 控制转化率的原因。(15分) (2) 试用流程框图和必要的文字描述乳液接枝-掺混法制备ABS 的生产工艺 流程,并简述制备ABS 的关键技术。(15分) 四、分析与综合(10分) 某氯碱公司具备氯乙烯单体(VCM )的生产能力,以及较强的聚合物生产能力,以VCM 为基本原料(可以选择合适共聚单体),不同客户提出了各自对聚合物需求,请按照以下需求,选择实施方法,并说明选择的理由。(10分) a) 客户1主要用于塑钢门窗的生产; b) 客户2主要用于透明医用包装材料的生产; c) 客户3主要用于皮革、壁纸等生产; d) 客户4主要用于涂料生产。 “聚合物加工工程”部分样题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5分×4-20分) 1. 已知某流体的能量守恒方程为:v dT c q V dt ρτ=-??+?,请说明该流体有何特点?并解释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2.用图示方法表示下列流变学物理量。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案例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案例 案例1. 某建筑外墙采用砖基础,其断面尺寸如图1所示,已知场地土的类别为二类,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为1.25,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4,边坡坡度为1:0.55。取50m 长基槽进行如下计算。 试求: (1)基槽的挖方量(按原状土计算); (2)若留下回填土后,余土全部运走,计算预留填土量及弃土量(均按松散体积计算)。 图1 某基槽剖面基础示意图 解: (1) 求基槽体积,利用公式 12 F F V L 2 += ,(12F F =)得: ()3 V 1.5 1.240.2152 1.50.5550187.125m =?+?+??=???? (2) 砖基础体积: ()31V 1.240.40.740.40.240.75048m =?+?+??= 预留填土量: 3 1S 2S (V V )K (187.12548) 1.25V 167.22m K 1.04 ' --?= == 弃土量:

3 13S S V V 187.12548V V K 187.125 1.2566.69m K 1.04' ??--??=-=-?= ? ???? ? 案例2. 某高校拟建一栋七层框架结构学生公寓楼,其基坑坑底长86m ,宽65m ,深8m ,边坡坡度1:0.35。由勘察设计单位提供有关数据可知,场地土土质为二类土,其土体最初可松性系数为1.14,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5,试求: (1)土方开挖工程量; (2)若混凝土基础和地下室占有体积为23650m3,则应预留的回填土量; (3)若多余土方用斗容量为3 m3的汽车外运,则需运出多少车? 解: (1) 基坑土方量可按公式()102H V F 4F F 6 =++计算,其中, 底部面积为: 22 F = 8665 = 5590 m ? 中部截面积为: 20 F = (8680.35)(6580.35) = 6020.64 m +??+? 上口面积为: 21F (86280.35)(65280.35) 6466.96 m =+???+??= 挖方量为: 348186.03m = 5590)+6020.64×4+(6466.96×6 8 = V (2) 混凝土基础和地下室占有体积V 3=23650 m 3,则应预留回填土量: 3S S 3226639.12m 14.105 .123650 03.48186K K V V V =?-='-= (3) 挖出的松散土体积总共有: 3S 2m 54932.07=1.14×48186.03= K ×V =V ' 故需用汽车运车次: 22V V 54932.0726639.12 N 9431()q 3 '--= ==车 案例3.

聚合物加工原理复习题

《聚合物加工原理》复习题 1.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有哪些特点? (1)非晶态聚合物在冷却过程中分子链堆砌松散,密度低; (2)结晶态聚合物一般晶区、非晶区共存,存在“结晶度”概念; (3)聚合物结晶完善程度强烈依赖于成型工艺冷却条件; (4)结晶聚合物晶态多样,有伸直链晶体、串晶、柱晶、纤维晶等; (5)取向态结构是热力学不稳定结构,高温下易解取向。 2.聚合物的结晶过程。 ①结晶温度范围:Tg-Tm之间 ②结晶过程:晶核生成和晶体生长。 3.成型加工条件对结晶过程经过的影响。 (1)模具温度: 模具温度影响制品的结晶度、结晶速率、晶粒尺寸、数量级分布。 等温冷却:过冷度△T(Tm-TM)很小,晶核少,晶粒粗,力学性能降低。同时生产周期长。快速冷却:过冷度△T大,对于后制品,内外冷却速度不一致,结晶过程不一致,易产生不稳定结晶结构,使制品在储存、使用过程中发生后结晶,造成制品形状及尺寸不稳定。 中速冷却:过冷度△T大适宜,有利于制品内部在Tg温度以上结晶,使结晶生长、完善和平衡。导致制品的尺寸稳定性。 (2)塑化温度及时间 塑化温度低且时间短,熔体中可能存在残存较多晶核,在再次冷却时会产生异相成核,导致结晶速度快,晶粒尺寸小且均匀,制品的内应力小,耐热性提高。反之则相反。 (3)应力作用 结晶性聚合物在成型加工过程中都要受到应力的作用。不同的成型方法和工艺条件,聚合物受到的应力类型及大小不一样,导致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形态发生变化。如剪切应力是聚合物易得到伸直链晶体、片晶、串晶或柱晶;应力(拉伸应力和剪切应力)存在会增大聚合物熔体的结晶速率,降低最大结晶速度温度Tmax;剪切或拉伸应力增加,聚合物结晶度增加。(4)材料其它组分对结晶的影响 一定量和粒度小的的固态填充剂能成为聚合物的成核剂,加速聚合物结晶进程。如炭黑、二氧化硅、氧化钛、滑石粉、稀土氧化物等。如氧化镧对PA6明显提高PA6的结晶度和结晶速率。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大作业

一、分析回答下列各题(每题10分,共100分) 1.选择路堤填料的原则。 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其中强度要求是按CBR值确定,应通过取土试验确定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 一、土石材料 巨粒土,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是较好的路基填料。 石质土,如碎(砾)石土,砂土质碎(砾)石及碎(砾)石砂(粉粒或黏粒土),粗粒土中的粗、细砂质粉土,细粒土中的轻、重粉质黏土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水稳定性,属于较好的路基填料。 砂土可用作路基填料,但由于没有塑性,受水流冲刷和风蚀时易损坏,在使用时可掺入黏性大的土;轻、重黏土不是理想的路基填料,规范规定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应用时,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例如含水量过大时加以晾晒),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粉性土必须掺入较好的土体后才能用作路基填料,且在高等级公路中,只能用于路堤下层(距路槽底0.8m以下)。 黄土、盐渍土、膨胀土等特殊土体不得以必须用作路基填料时,应严格按其特殊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物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质的土不得用作路基填料。 二、工业废渣 满足要求(最小强度CBR、最大粒径、有害物质含量等)或经过处理之后满足要求的煤渣、高炉矿渣、钢渣、电石渣等工业废渣可以用作路基填料,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2.路基土方施工中,路堑开挖的方式及各自适用条件。 土方开挖应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横挖法、纵挖法和混合式开挖法三种。 横挖法:适用于短而深的路堑,应按其整个横断面从路堑两端开挖。 纵挖法:沿路堑分为宽度及深度都不大的纵向层次挖掘;通过纵挖法,先沿路堑纵向挖一通道,然后向两旁开挖,如路堑较深可分几次进行。 混合开挖法:系横挖法和纵挖法混合使用,就是先顺路堑挖通道,然后沿横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坡面。 3.路堑土方工程中,推土机作业的方式。 推土机开挖路堑的施工组织方法有横向开挖和纵向开挖两种。横向开挖常用于在平地上开挖浅路堑;纵向开挖适用于在山坡开挖半路堑和移挖作填路堑。(1)横向开挖浅路堑在平地上开挖浅路堑时,深度在2m以内为宜。推土机以路堑中心为界向两边横向推土,采用环形或穿梭运行路线,将土壤推送到两边的弃土堆。如开挖深度超过2m,常用挖掘机进行开挖作业。(2)纵向开挖深路堑纵向开挖深路堑一般与堆填路堤相结合进行施工。施工前,要在开挖的原地面线顶端和挖填相间的零点处设立醒目的标志。推土机从路堑的顶部开始,逐层下挖并推送到需填筑路堤的部位。开挖时,可用1~2台推土机平行路堑中线纵向分层开挖,当把路堑挖到一半深度后,另用1~2台推土机横向分层切削路堑斜坡。从斜坡上挖下的土壤送到下面,再由下面的推土机纵向推送到填土区。这样用多台推土机联合施工,直到路堑与路堤全面完工为止。(3)纵向开挖傍山半路堑开挖傍山半路堑(半挖半堆)一般用斜铲推土机,如山坡坡度不大,也可采用直铲推土机。用斜铲开挖时,首先调整好铲刀的水平角和倾角。开挖工作宜从路堑的上部开始,沿路中线方向行驶,逐渐由

《聚合物加工原理试题》

《聚合物加工工程》复习知识点一,名词解释 1、分散性、均匀性、分散相、连续相 分散性:指分散相的破碎程度,用分散相的平均尺寸及其分布表示。尺寸越小,分布越窄,则分散度越高。均匀性:是指被分散物在共混体中的浓度分布均一性,反应在共混物不同部位取样,分散物含量的差异程度。主要取决于混炼效率和混炼时间。分散相:共混物中,间断地分散在连续相中(岛相)。连续相:共混物中,连续而不间断的相称为连续相(海相)。 2、混炼胶:将各种配合剂混入并均匀分散在橡胶中的过程,其产物 叫混炼胶。 塑化料:将各种添加剂混入并均匀分散在塑料熔体中的过程,其产物叫塑化料。 3、橡胶的塑炼:使弹性材料由弹性状态转变为可塑性状态的工艺过 程。 4、塑料的塑化:是借助加热和剪切作用使无聊熔化、剪切变形、进 一步混合,使树脂及各种配合剂组分分散均匀。 5、压延成型p315:压延成型是生产高聚物薄膜和片材的主要方法, 它是将接近粘流温度的物料通过几个相向旋转着的平行辊筒的间隙,使其受到挤压和延展作用,得到表面光洁的薄片状连续制品。 6、螺杆的长径比p115:螺杆长径比L/D :指工作部分有效长度与直 径之比。 L/D大,温度分布好。混合均匀,减少逆流和漏流,生产能力提高。 7、几何压缩比p116:指加料段第一螺槽的容积与均化段最后一个螺 槽容积之比。一般为2~5,压缩比愈大,挤压作用愈大,排气能力愈强。 8、挤出工作点p104:螺杆特性线AB与口模特性线OK1的交点C,称 为挤出机的工作点。 9、*塑化能力p233:是指注射机塑化装置在1h内所能塑化物料的质 量(以标准塑料聚苯乙烯为准),它是衡量注射机性能优劣的重要 参数。 10、*注射量p231:注射量—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或称公称注射量, 指注射机在对空注射(无模具)条件下,注射螺杆或柱塞作一次 最大注射行程时,注射系统所能达到的最大注射量。 11、注射过程p240:塑化良好的聚合物熔体,在柱塞或螺杆的压力作 用下,由料筒经过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并充满模腔这一复 杂而又重要的过程称为注射过程。 12、保压过程p256:模腔充满之后,柱塞或移动螺杆仍保持施压状态, 使喷嘴的熔体不断充实模腔,以确保不缺料。这一阶段称为保压 阶段。 13、背压p273:螺杆顶部熔体在螺杆后退时受到的压力,又称塑化压 力,通常小于2MPa。 14、注射压力p273:在注射过程中螺杆对塑料熔体所施加的压力。 15、退火、调湿: 16、热定型:目的是消除纤维的内应力,提高纤维的尺寸稳定性,并 且进一步改善其物理学性能。 17、*硫化——线型聚合物在化学或物理作用下,通过化学键的连接, 成为空间网状结构的化学变化过程称为硫化(交联)。 18、*压延效应p339:物料在压延过程中,在通过压延辊筒间隙时受 剪切力作用,大分子作定向排列,以致制品物理力学性能会出现 纵、横方向差异的现象,即沿片材纵向(沿着压延方向)的拉伸强 度大、伸长率小、收缩率大;而沿片材横向(垂直于压延方向)的 拉伸强度小、伸长率大、收缩率小。这种纵横方向性能差异的现

聚合物制备工程》2003A卷标准答案

聚合物制备工程》考试试题A卷考试时间:2003年06月20日 考试班级:材001~009 一、填空(25) 1. 常用反应器有釜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式、塔式反应器、及螺杆挤出反应器。 2. 常用搅拌器的型式有桨式搅拌器、螺旋推进式搅拌器、锚式搅拌器、 螺带式搅拌器、及涡轮式搅拌器; 各自适合的场合分别是低粘度流体的搅拌分散及聚合、低粘度流体的分散或乳化、高粘度流体的分散或聚合、高粘度流体的分散或聚合、低粘度流体的分散或聚合。 3. 釜式反应釜的除热方式有夹套冷却、夹套与内盘管冷却、回流冷凝冷却、反应物料预冷、反应物料外循环冷却、反应物料闪蒸冷却及7种。 4. 反应器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一定的反应容积和具有一定的除热设施。 5. 工程塑料的特征是由材料应具有高的耐热温度和优异的低温抗冲性能体现的。 二、选择题(正确的打√,错误的请本体下改正过来,15分) 1. 玻璃化效应常发生在二烯烃聚合的橡胶制备中( 错)。 玻璃化效应多发生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较高的聚合物的制备中,如聚苯乙烯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制备中。 2. 在二烯烃橡胶生产中常控制转化率小于100%,这是因为要控制产品的凝胶含量和共聚物组成( √); 3. 乳液聚合过程中,分子量的控制更多的是控制聚合温度( 错)。 乳液聚合过程中,聚合物的分子量控制多用分子量调节剂进行控制,尽管温度、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均分子量有影响,但都不容易稳定控制。 4. 苯乙烯的本体聚合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压力控制( 错)。 必要性的本体聚合的主要控制因素是聚合温度,这是因为温度不仅控制引发速度,而且影响体系的粘度、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而且温度过高还会引起聚苯乙烯的分解或交联。 5. 聚酰胺只能作纤维材料用( 错);

北化聚合物制备工程答案样本

北京化工大学-第二学期 《聚合物制备工程》期末考试试卷 班基: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填空( 20分) 1.一般而言聚合物的生产过程由单体精制与准备、催化剂体系准备与精制、聚合过程、分离过程、后处理过程、回收过程组成。 2、常见的聚合反应器按照结构分类包括釜式、管式、 塔式、流化床、挤出机、特殊形式的聚合反应器。 3、釜式反应釜的除热方式有夹套冷却、夹套附加内冷管、内冷管、反应物料釜外循环、回流冷凝器、反应物料部分闪蒸、反应介质预冷。 4、悬浮聚合体系由单体、水、 分散剂和引发剂组成。 5、 ESBR采用乳液聚合方法生产, 其聚合机理是自由基聚合 , SSBR采用溶液聚合方法生产, 其聚合机理是阴离子聚合。 6、可采用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等聚合方法制备聚氯乙烯。 7、中国镍系顺丁橡胶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环烷酸镍、三异丁基铝和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 8、尼龙66可采用熔融缩聚和固相缩聚方法生产。 9、反应器的基本设计方程是 : ( 反应物流入量) -( 反应物流出量) -( 反

应消失量) -( 反应物累积量) =0。 10、 PET熔融缩聚主要生产工艺是熔融缩聚和固相缩聚。 二、简述题( 20分) 1.写出以下缩写的聚合物中文名称, 并指出其聚合机理和工业实施方法。 PET、 LDPE、 SBS、 GPPS、 CR 答: PET 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缩合聚合, 熔融缩聚/固相缩聚 LDPE 低密度聚乙烯, 自由基聚合, 本体聚合 SBS 聚苯乙烯-b-丁二烯-b-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阴离子聚合, 溶液聚合GPPS 通用聚苯乙烯, 自由基聚合, 本体聚合/悬浮聚合 CR 氯丁橡胶, 自由基聚合, 乳液聚合 2.分离和后处理过程对聚合物性能有何影响? 答: 分离就是指聚合物从聚合介质分开的过程, 不同的聚合实施方法可能采取的分离方法不同。分离过程将脱除绝大部分的残留单体、溶剂, 这些物质不但降低聚合物产品的性能, 而且对于人体有害、污染环境。聚合物后处理工序包括分离、干燥、脱挥、脱灰、加入助剂及形状处理等几方面; 可是树脂与橡胶后处理略有区别, 树脂后处理主要包括脱水、干燥、加入添加剂、直接得到粉状树脂; 或者经过脱水、干燥、加入添加剂、混炼、切粒、混合均化、包装得到颗粒状树脂; 橡胶后处理根据用途也不同, 乳液用于涂料或其它直接使用乳液的场合, 乳液能够直接使用或浓缩后包装、使用; 需要得到固体橡胶时则需要凝聚、脱水、水洗、挤压干燥、压块、包装。在这些后处理工序中, 最关键的十脱灰和干燥工序, 这些工序所使用的设备若不合理, 仍会出现废品。橡胶产品导致凝胶含量高, 塑料树脂导致分子量降低或交联。 3.简述采用管式和釜式反应器生产低密度聚乙烯( LDPE) 的特点及产生差异的

聚合物加工原理习题

名词解释离模膨胀;聚合物熔体挤出后的截面积远比口模面积大。此现象称为巴拉斯效应(Barus Effect),也称为离模膨胀 熔体破裂;熔体破裂是挤出物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或外形发生畸变或断裂的总称。 高分子合金;塑料与塑料或橡胶经物理共混或化学改性后,形成的宏观上均相、微观上分相的一类材料。 螺杆压缩比;螺杆加料段第一个螺槽的容积与均化段的最后一个螺槽的容积之比,它表示塑料通过螺杆的全过程被压缩的程度。 机头压缩比;是指分流器支架出口处流道的断面积与机头出料口模和芯棒之间形成环隙面积之比。 螺杆的背压;在移动螺杆式注射机成型过程中,预塑化时,塑料随螺杆旋转经螺槽向前输送并熔融塑化,塑化后堆积在料筒的前部,螺杆端部的塑料熔体就产生一定的压力,即背压。热固性塑料收缩率:在常温常压下,模具型腔的单项尺寸和制品相应的的单向尺寸之差与模具型腔的单项尺寸之比。 冷压烧结成型:是将一定量的成型物料(如聚四氟乙烯悬浮树脂粉料)入常温的模具中,在高压下压制成密实的型坯(又称锭料、冷坯或毛坯),然后送至高温炉中进行烧结一定时间,从烧结炉中取出经冷却后即成为制品的塑料成型技术。 第四章 1、举例说明高聚物熔体粘弹性行为的表现。聚合物流动过程最常见的弹性行为是端末效应和不稳定流动。端末效应包括入口效应和模口膨化效应(离模膨胀)即巴拉斯效应。不稳定流动即可由于熔体弹性回复的差异产生熔体破碎现象。 2、简述高聚物熔体流动的特点。 由于高聚物大分子的长链结构和缠绕,聚合物熔体、溶液和悬浮体的流动行为远比低分子液体复杂。在宽广的剪切速率范围内,这类液体流动时剪切力和剪切速率不再成比例关系,液体的粘度也不是一个常此因而聚合物液体的流变行为不服从牛顿流动定律。即非牛顿型流动。 3、聚合物熔体在剪切流动过程中有哪些弹性表现形式在塑料成型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以减少弹性表现对制品质量的不良影响聚合物熔体在加工过程中的弹性行为主要有入口效应、离模膨胀和熔体破裂。随熔体在口模内停留时间延长,弹性变形得到恢复,离模膨胀呈指数关系减小。故增长口模长度可减小离模膨胀。保证挤出速率在临界挤出速率以下,丫C随挤塑温度的增加而变大,但与口模的表面粗糙度 无关。因此,升高温度是挤塑成功的有效办法。入口收敛角af, 丫c j, L/D f , Y c f减小入 口收敛角,增大长径比可增大临界挤出速率。 4、取向度对注塑制品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非晶聚合物取向后,沿应力作用方向取向的分子链大大提高了取向方向的力学强度,但垂直于取向方向的力学强度则因承受应力的是分子间的次价键而显著降低。团此拉伸取向的非品聚合物沿拉伸方向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均随取向度提高而增大。 取向结晶聚合物的力学强度主要由连接晶片的伸直链段所贡献,其强度随伸直钱段增加而增大,晶片间伸直链段的存在还使结晶聚合物具有韧性和弹性。通常,随取向度提高,材料的密度和强度都相应提高,而伸长率则逐渐降低 5、聚合物在成型过程中为什么会发生取向成型时取向产生的原因及形式有哪几种取向对高分 子材料制品的性能有何影响成型加工时,受到剪切和拉伸力的影响,高分子分子链发生取向。依受力方向分为:1、流动取向:系指在熔融成型或浓缩成型中,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链、链段或其他添加剂,沿剪切流动的方向排列。次表层的取向度最高。2、拉伸取向:系指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链、链段或结晶等受到拉伸力的作用沿受力方向排列。有单向拉伸和双向拉伸。 影响因素:1、分子结构(结构简单,柔性的有利于取向)2、低分子化合物(降低Tg/Tf 有利于 取向)3、温度(升温有利取向)4、拉伸比(增加有利取向)高分子材料经取向后,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冲击强度、透气性等增加,单轴拉伸后,取向方向(纵向)和垂直于取向方向(横向)强度不一样,纵向强度增加,横向减少,对于结晶性高分子,取向拉伸后结晶度增加,玻玻璃化温度增加。 6、入口压力降产生原因有哪些(1)、物料从料筒进入口模时,熔体粘滞流动流线在入口处产生收敛所引起的能量损失;(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习题集讲解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习题集 第 1 章土方工程 一、判断题: 1、在建筑施工中,根据土方开挖的难易程度,将土石分为八类,前四类属岩石,后四类属一般土。 2、一般情况下,土、石根据其分类的先后顺序,可松性系数逐渐减小。 3、土的可松性系数Ks均比Ks'要大。 4、场地平整时,若场地地形比较复杂,计算土方量应采取方格网法。 5、采用明排水法降水,可防止流砂现象发生。 6、填土土料的含水量越小,填土压实质量越好。 7、边坡坡度系数越大,边坡稳定性越好。 8、井点降水中,集水总管应沿水流方向设0.25%-0.5%下仰坡度。 9、回灌井技术中,回灌井点管与抽水井点管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6m。 10、基坑采用明排水时,只要地下水存在动水压力,就一定会出现流砂现象。 11、喷射井适用于土的渗透系数小于0.1m/d 的土层中降水。 12、深层搅拌水泥土挡墙属于非重力式挡墙。 13、断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适用于湿度小的粘性土及挖土深度小于3m 的基槽边坡支撑。 14、连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适用于较潮湿的或散粒的土层中挡土,且开挖深度可达5m。 15、垂直挡土板支撑适用于松散和湿度很高的土层中基槽边坡挡土。 16、在基坑(槽)土方开挖中,挖出的土应堆在离基坑(槽)边0.8m以外,且堆高不超过 1.5m,以防边坡失稳。 17、降低地下水位才是防止流砂现象的唯一方法。 18、单根井点管出水量与井点管的长度、直径均成正比。 19、基坑边坡坡度大小应考虑土质、工期、坡顶荷载等影响,而与挖土方法无关。 20、在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时,对于场地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或地形狭长的地带,则应优先采用断面法计算。 21、井点降水中,井点系统的抽水影响半径R 的大小与土的渗透系数、含水层厚度有关,与水位降低值及抽水时间无关。 22、边坡稳定分析中采用“条分法”计算时,是按平面问题看待。 23、在井点降水过程中,为减少井点管系统设备的损坏,当水位降低至基坑以下1m 后应暂停降水,待水位升高后,再开始降水。 24、井点降水过程中,井点管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小后大,先混后清”。 25、喷射井降水适用于降水深度大于6m,土层渗透系数为0.1 - 2m/d的弱透水层。 26、基坑(槽)边坡的稳定主要是由土体的内摩擦力和粘结力来保持平衡。 27、流砂的发生与动水压力大小和方向有关,因此在基坑开挖中,截断地下水流是防治流砂的唯一途径。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分别区分“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简单组分高分子材料”和“复杂组分高分子材料”,并请各举2~3例。 答:通用塑料:一般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廉的塑料。通用塑料有:PE,PP,PVC,PS等; 工程塑料:是指拉伸强度大于50MPa,冲击强度大于6kJ/m2 ,长期耐热温度超过100℃的,刚性好、蠕变小、自 润滑、电绝缘、耐腐蚀等,可代替金属用作结构件的塑料。工程塑料有:PA,PET,PBT,POM等; 工程塑料是指被用做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是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及抗老化性均优的塑料。日本业界将它定义为“可以做为构造用及机械零件用的高性能塑料,耐热性在100℃以上,主要运用在工业上”。 热塑性塑料:加热时变软以至流动,冷却变硬,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反复进行。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砜、聚苯醚,氯化聚醚等都是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中树脂分子链都是线型或带支链的结构,分子链之间无化学键产生,加热时软化流动、冷却变硬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热固性塑料: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一交链固化而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正是借助这种特性进行成型加工,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确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这种材料称为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的树脂固化前是线型或带支链的,固化后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成为三维的网状结构,不仅不能再熔触,在溶剂中也不能溶解。)酚醛、脲醛、三聚氰胺甲醛、不饱和聚酯、有机硅等塑料,都是热固性塑料。 简单组分高分子材料:主要由高聚物组成(含量很高,可达95%以上),加入少量(或不加入)抗氧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如:PE、PP、PTFE。 复杂组分高分子材料:复杂组分塑料则是由合成树脂与多种起不同作用的配合剂组成,如填充剂、增塑剂、稳定剂等组成。如:PF、SPVC。 用天然或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经过人工加工制造的纤维状物质。可以分类两类 1)人造纤维:又称再生纤维,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人工加工而改性制得。如:粘胶纤维、醋酸纤维、蛋白质纤维等 2)合成纤维:以石油、天然气等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和纺丝的方法制成。如:涤纶、尼龙、腈纶、丙纶、氨纶、维纶等 3.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定义和实质。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是将聚合物(有时还加入各种添加剂、助剂或改性材料等)转变成实用材料或制品的一种工程技术。 大多数情况下,聚合物加工通常包括两个过程:首先使原材料产生变形或流动,并取得所需要的形状,然后设法保持取得的形状(即硬化),流动-硬化是聚合物工过程的基本程序。 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本质就是一个定构的过程,也就是使聚合物结构确定,并获得一定性能的过程。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2.请说出晶态与非晶态聚合物的熔融加工温度围,并讨论两者作为材料的耐热性好坏。 答:晶态聚合物:Tm~Td;非晶态聚合物:Tf~Td。 对于作为塑料使用的高聚物来说,在不结晶或结晶度低时,最高使用温度是Tg,当结晶度达到40%以上时,晶区互相连接,形成贯穿整个材料的连续相,因此在Tg以上仍不会软化,其最高使用温度可提高到结晶熔点。熔点(Tm):是晶态高聚物熔融时的温度。表征晶态高聚物耐热性的好坏。 3.为什么聚合物的结晶温度围是Tg~Tm? 答:T>Tm 分子热运动自由能大于能,难以形成有序结构 T

《聚合物加工原理试题》

《聚合物加工工程》复习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分散性、均匀性、分散相、连续相 分散性:指分散相的破碎程度,用分散相的平均尺寸及其分布表示。尺寸越小,分布越窄,则分散度越高。均匀性:是指被分散物在共混体中的浓度分布均一性,反应在共混物不同部位取样,分散物含量的差异程度。主要取决于混炼效率和混炼时间。分散相:共混物中,间断地分散在连续相中(岛相)。连续相:共混物中,连续而不间断的相称为连续相 (海相)0 2、混炼胶:将各种配合剂混入并均匀分散在橡胶中的过程,其产物叫混 炼胶。 塑化料:将各种添加剂混入并均匀分散在塑料熔体中的过程,其 产物叫塑化料。 3、橡胶的塑炼:使弹性材料由弹性状态转变为可塑性状态的工艺过程。 4、塑料的塑化:是借助加热和剪切作用使无聊熔化、剪切变形、进一步 混合,使树脂及各种配合剂组分分散均匀。 5、压延成型p315:压延成型是生产高聚物薄膜和片材的主要方法,它是 将接近粘流温度的物料通过几个相向旋转着的平行辗筒的间隙,使其受到挤压和延展作用,得到表面光洁的薄片状连续制品。 6、螺杆的长径比p115:螺杆长径比L/D :指工作部分有效长度与直径之 比。L/D大,温度分布好。混合均匀,减少逆流和漏流,生产能力提 高。 7、几何压缩比p116:指加料段第一螺槽的容积与均化段最后一个螺槽容 积之比。一般为2~5,压缩比愈大,挤压作用愈大,排气能力愈强。& 挤出工作点p104:螺杆特性线AB与口模特性线00的交点C,称为挤出机的工作点。 9、*塑化能力p233:是指注射机塑化装置在仆所能塑化物料的质量 (以标准塑料聚苯乙烯为准),它是衡量注射机性能优劣的重要参 数。 10、*注射量p231:注射量一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或称公称注射量, 指注射机在对空注射(无模具)条件下,注射螺杆或柱塞作一次最 大注射行程时,注射系统所能达到的最大注射量。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2018年作业)

判断题 1、对曲线孔道的灌浆时应该从孔道最高处开始。 1. A.√ 2. B.× 2、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的立杆横向间距不超过1.5m。 1. A.√ 2. B.× 3、埋置深度小于5m的基础称为浅基础。 1. A.√ 2. B.× 4、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8天。 1. A.√ 2. B.× 5、梁底模板起拱高度一般为结构跨度的l/l000~2/l000。 1. A.√ 2. B.× 6、水泥存放期自出厂之日算起不得超过5 个月。 1. A.√ 2. B.× 7、计算施工配合比时必须保持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变。 1. A.√

2. B.× 8、直接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的地层称为地基。 1. A.√ 2. B.× 9、关键线路上肯定没有非关键工作。 1. A.√ 2. B.× 10、刚性防水屋面中宜采用标号不低于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1. A.√ 2. B.× 11、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强度,应以同批内全部标准试件的强度代表值评定。 1. A.√ 2. B.× 12、直径大于12mm 的钢筋轧成6~12m长一根。 1. A.√ 2. B.× 13、动水压力的作用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 1. A.√ 2. B.× 14、制备类施工过程应列入施工进度计划。

1. A.√ 2. B.× 15、边坡系数越大,边坡稳定性越好。 1. A.√ 2. B.× 16、混凝土在钢筋混凝土柱和墙中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3m。 1. A.√ 2. B.× 17、水泥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不低于C15。 1. A.√ 2. B.× 18、装饰抹灰的底层一般采用1:2的水泥砂浆打底。 1. A.√ 2. B.× 19、砌筑砖墙时灰缝的厚度控制在8~12mm。 1. A.√ 2. B.× 20、悬臂浇筑施工是利用挂篮在墩柱两侧对称平衡地每次浇筑2~5m长梁段混 凝土。 1. A.√ 2. B.×

聚合物共混改性考试试题及答案

聚合物共混改性考试试卷 一、名称解释 20分 聚合物共混改性: 答:是以聚合物(聚合物或者共聚物)为改性剂,加入到被改性的聚合物材料(合成树脂,又叫基体树脂)中,采用合适的加工成型工艺,使两者充分混合,从而制得具有新颖结构特征和新颖性能的改性聚合物材料的改性技术。 相逆转: 答:聚合物共混物可在一定的组成范围内发生相的逆转,原来是分散相的组分变成连续相,而原来是连续相的组分变成分散相。在相逆转的组成范围内,常可形成两相交错、互锁的共连续形态结构,使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提高。 热塑性塑料: 答:热塑性塑料是指加热后软化、可塑,冷却后硬化,再次加热可熔融软化,固化成型,具有反复可加工成型的特点。 增容作用: 答:使聚合物之间易于相互分散,能够得到宏观均匀的共混体系。改善聚合物之间相界面的性能,增加两相间的粘合力,使P-P共混物具有长期稳定的性能。 二、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及特点 10分 答:单相连续结构:构成聚合物共混物的两个相或者多个相中只有一个相连续,其他的相分散于连续相中。单相连续结构又因分散相相畴的形状、大小以及与连续相结合情况的不同而表现为多种形式。 两相互锁或交错结构:这种结构中没有一相形成贯穿整个试样的连续相,而且两相相互交错形成层状排列,难以区分连续相和分散相。有时也称为两相共连续结构,包括层状结构和互锁结构。 相互贯穿的两相连续结构:共混物中两种组分均构成连续相,互穿网络聚合物(IPNs)是两相连续结构的典型例子。 三、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分哪两类?各自的定义是什么?画出聚合物共混物的UCST、LCST 相图。15分 答:分为热力学相容性和工艺相容性两类。 热力学相容性是指相互混合的组分以任意比混合,都能形成均相体系,这种相容性叫热力学相容性。 工艺相容性是指对于一些热力学相容性不太好的共混高聚物,经适当加工工艺,形成结构和性能稳定的共混高聚物,则称之为工艺相容性。 相图略 四、界面层的结构组成和独立相区的区别 10分 答:①界面层内两种分子链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相区内到界面形成一浓度梯度; ②界面层内分子链比各自相区内排列松散,因而密度稍低于两相聚合物的平均密度; ③界面层内往往易聚集更多的表面活性剂及其他添加剂等杂质,分子量较低的聚合物分子也易向界面层迁移。这种表面活性剂等低分子量物越多,界面层越稳定,但对界面粘结强度不利。 五、以PC/PP共混体系为例,举例说明哪些手段可以用来加强体系的相容性?10分 答:1. 通过共聚改变某聚合物的极性; 2. 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在一组分或两组分上引入极性基团或反应基团; 3. 在某聚合物上引入特殊作用基团;加入第三组分进行增容;

2015聚合物制备工程 复习范围

2015聚合物制备工程复习范围 一、基本概念与简述题 1. 聚合物生产过程的基本内容包括什么?聚合物制备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 面? 2. 举例说明如何选择一种或几种聚合物所采用的不同聚合实施方法,并说明理由。 3. 聚合物工业的原料来源有哪些?哪些属于可再生资源?简述乙烯、丙烯、异丁烯、 异戊二烯、苯乙烯、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制备方法。单体或有机溶剂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 反应器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反应器按照操作形式如何分类及其特点? 5. 聚合反应器按照结构特征分类有几种?釜式反应器的结构特征及搅拌附件的安 装;釜式聚合反应器的除热方式及其所适用的场所。 6. 搅拌器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如何选用搅拌器? 7. 挡板、导流桶作用是什么?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在实际安装时需要注意哪些问 题? 8. 聚合物生产的分离、后处理包括的内容及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9. 分离的含义是什么?通常聚合物从聚合介质中分离有几种方法? 10. 写出反应器设计的物料衡算方程。分别写出间歇反应器与理想连续反应器的物料 衡算方程。 11. 间歇反应器、理想混合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的定义及反应物的浓度变化特征? 12.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t)和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的概念和联系,测定原理和方 法及其对应的函数关系。 13. 连锁聚合常用的聚合实施方法、特点、及其主要品种 14. 本体聚合的主要工程问题是什么?采取何措施解决之?实施本体聚合的主要反应 器是什么?主要产品及其聚合机理是什么? 15. 溶液聚合的主要品种有哪些?如何选择溶液聚合所用的溶剂? 16. 悬浮聚合的定义、聚合体系组成?悬浮聚合适合哪些产品的生产? 17. 常用悬浮聚合分散剂有哪些种类?其稳定机理是什么? 18. 乳液聚合的定义、聚合体系组成?乳液聚合适合哪些产品的生产? 19. 乳化剂稳定乳液的原理是什么?破乳有哪些方法? 20. 乳化剂的特征参数有哪些?如何选择乳化剂的类型和用量? 21. 凝胶效应、玻璃化效应及其机理? 22. 乳液聚合的机理与特点。 23. 如何控制乳液聚合的反应速率和乳胶粒的直径尺寸? 24. 在乳液聚合中聚合温度和引发剂的选择主要依据是什么?

2010北化聚合物制备工程答案

北京化工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聚合物制备工程》期末考试试卷 班基: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20分) 1.一般而言聚合物的生产过程由单体精制与准备、催化剂体系准备与精制、聚合过程、分离过程、后处理过程、回收过程组成。 2、常见的聚合反应器按照结构分类包括釜式、管式、 塔式、流化床、挤出机、特殊形式的聚合反应器。 3、釜式反应釜的除热方式有夹套冷却、夹套附加内冷管、内冷管、反应物料釜外循环、回流冷凝器、反应物料部分闪蒸、反应介质预冷。 4、悬浮聚合体系由单体、水、 分散剂和引发剂组成。 5、ESBR采用乳液聚合方法生产,其聚合机理是自由基聚合,SSBR采用溶液聚合方法生产,其聚合机理是阴离子聚合。 6、可采用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等聚合方法制备聚氯乙烯。 7、我国镍系顺丁橡胶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环烷酸镍、三异丁基铝和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 8、尼龙66可采用熔融缩聚和固相缩聚方法生产。 9、反应器的基本设计方程是:(反应物流入量)-(反应物流出量)-(反应消失量)-(反应物累积量)=0。 10、PET熔融缩聚主要生产工艺是熔融缩聚和固相缩聚。

二、简述题(20分) 1.写出以下缩写的聚合物中文名称,并指出其聚合机理和工业实施方法。 PET、LDPE、SBS、GPPS、CR 答: PET 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缩合聚合,熔融缩聚/固相缩聚 LDPE 低密度聚乙烯,自由基聚合,本体聚合 SBS 聚苯乙烯-b-丁二烯-b-苯乙烯嵌段共聚物,阴离子聚合,溶液聚合GPPS 通用聚苯乙烯,自由基聚合,本体聚合/悬浮聚合 CR 氯丁橡胶,自由基聚合,乳液聚合 2.分离和后处理过程对聚合物性能有何影响? 答:分离就是指聚合物从聚合介质分开的过程,不同的聚合实施方法可能采取的分离方法不同。分离过程将脱除绝大部分的残留单体、溶剂,这些物质不仅降低聚合物产品的性能,而且对于人体有害、污染环境。聚合物后处理工序包括分离、干燥、脱挥、脱灰、加入助剂及形状处理等几方面;但是树脂与橡胶后处理略有区别,树脂后处理主要包括脱水、干燥、加入添加剂、直接得到粉状树脂;或者经过脱水、干燥、加入添加剂、混炼、切粒、混合均化、包装得到颗粒状树脂;橡胶后处理根据用途也不同,乳液用于涂料或其他直接使用乳液的场合,乳液可以直接使用或浓缩后包装、使用;需要得到固体橡胶时则需要凝聚、脱水、水洗、挤压干燥、压块、包装。在这些后处理工序中,最关键的十脱灰和干燥工序,这些工序所使用的设备若不合理,仍会出现废品。橡胶产品导致凝胶含量高,塑料树脂导致分子量降低或交联。 3.简述采用管式和釜式反应器生产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特点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答:两种反应器所生产LDPE的特点: ?釜式反应器物料接近理想混合状态,温度均匀,可分区控制,从而可获得较窄分子量分布的聚乙烯;支化多,凝胶微粒多,通用产品;有利共聚:共聚产品多,可以生产V A达40%的EVA。 ?管式反应器的物料在管内呈平推流流动,反应温度沿管程有变化,因而反应温度有最高峰,因此所合成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支链较少,适于薄膜产品,共聚产品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