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学说的内容-高一生物

合集下载

细胞学说内容

细胞学说内容

细胞学说内容(统一性)○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维萨里、比夏○显微镜下的重要发明:虎克、列文虎克○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施来登、施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在修正中前进: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注: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1.1838—1839年细胞学说2.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3.1866年孟德尔遗传学四、结论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组成细胞的分子基本:C、H、O、N (90%)大量:C、H、O、N、P、S、(97%)K、Ca、Mg元素微量:Fe、Mo、Zn、Cu、B、Mo等(20种)最基本:C,占干重的48.4%,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物质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基础水:主要组成成分;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无机物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化合物蛋白质:生命活动(或性状)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核酸:携带遗传信息有机物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质:主要的储能物质一、蛋白质(占鲜重7-10%,干重50%)结构元素组成C、H、O、N,有的还有P、S、Fe、Zn、Cu、B、Mn、I等单体氨基酸(约20种,必需8种,非必需12种)化学结构由多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多肽。

(二)多肽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一个蛋白质分子含有一条或几条肽链。

高级结构多肽链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分二、三、四级。

结构特点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不同,于是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是极其多样的。

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它的特异性/功能多样性。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细胞膜、染色体、肌肉中的蛋白质;2.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如各种酶;3.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4.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5.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如抗体。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石,它阐述了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所有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来完成的。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的组成、结构、功能以及细胞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传递等方面。

它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现象的规律,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方向,也为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细胞学说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是细胞的组成。

根据细胞学说,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们通过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来完成生命活动。

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基本组成部分,其中细胞膜起到包裹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细胞质包含了许多细胞器,细胞核则存储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细胞学说的第二个主要内容是细胞的结构。

细胞具有多种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等。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它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功能区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它们协同工作,完成细胞的代谢和物质转运等功能。

细胞骨架是由微丝、微管和中间丝等蛋白质组成的纤维网络,它们赋予细胞形态和机械稳定性。

细胞学说的第三个重要内容是细胞的功能。

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物质转运、能量代谢、生物合成和细胞分裂等。

细胞膜上的通道和载体蛋白质能够实现物质的主动和被动转运,维持细胞内外物质的平衡。

细胞通过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途径进行能量代谢,产生ATP供细胞活动使用。

细胞通过蛋白质合成、脂质合成和核酸合成等过程进行生物物质的合成和更新。

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过程实现。

细胞学说的第四个主要内容是细胞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传递。

根据细胞学说,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它位于细胞核中,并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

DNA通过复制和转录等过程进行遗传信息的复制和传递。

遗传信息通过基因的表达,控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功能发挥。

细胞学说还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机制,如DNA的双螺旋结构、DNA复制的半保存性和转录的过程等。

高一生物基础知识背诵内容

高一生物基础知识背诵内容

高一生物基础知识背诵内容第1章走进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学说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施莱登,施旺2.细胞学说的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动植物以__细胞代谢__为基础的各种生命活动,以_细胞增殖、分化__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_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__为基础的遗传变异,都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种群: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的一个整体。

群落: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种群相互作用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和它所生存的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

3.单细胞生物、多细胞植物、多细胞动物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别是?单细胞生物: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多细胞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多细胞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目镜和物镜如何区分?根据有无螺纹区分:有螺纹的是物镜,无螺纹的是目镜。

2.目镜和物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越短、物镜越长、物镜离玻片的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

3.视野中污点位置如何确定?污点只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或玻片上。

移动玻片,若污点动,则在玻片上,若污点不动再转换物镜,若污点移动,则在物镜上,若污点不动则在目镜上。

4.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①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②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④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并观察。

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笔记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笔记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笔记
摘要:
1.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及计算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其分类
3.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正文:
一、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1.检测还原糖:使用斐林试剂,观察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

2.检测脂肪:使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色,观察是否呈现橘黄色(或红色)颗粒。

3.检测蛋白质:使用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产生紫色反应。

二、计算蛋白质分子量
1.一条肽链中,形成的肽键数等于失去的水分子数,即氨基酸数减1。

2.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氨基酸数目为M,肽链数为N,肽键数为M-N,脱水分子数为M-N,蛋白质分子质量为A乘以(M-N)再乘以18。

三、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1.大量元素:C、O、H、N、S、P、Ca、Mg、K等。

2.微量元素:Fe、Mn、B、Zn、Cu、Mo等。

3.最基本元素:C。

四、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通过掌握以上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生物学的学习和研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1.2知识点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1.2知识点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3.细胞学说的主要意义 细胞学说的建立,将芸芸众生、千姿百态的生物界用细胞 统一起来,表明各种不同生物间的共性,所以被恩格斯列为 19 世纪三大发现之一。
退 出
知识点3:细胞学说 的建立过程
要点归纳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现
比利时的维萨里 人体在组织和器官水 1543年
法国的比夏 平的结构
1665年
英国的虎克
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植物的木栓细 胞,并命名
18世纪
德国的施莱 登、施旺
细胞是构成动植 物体的基本单位
1858年
细胞通过分裂产 德国的魏尔肖
生细胞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 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生物细胞学说内容

生物细胞学说内容

生物细胞学说内容
细胞学说又称作细胞理论,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亦是生物学的象征性理论,获得了数百年历史的发展,最初是由罗马教士、作家、哲学家和天文学家朗贝尔认为生物组织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的。

细胞学说的发展背景是化学基础的建立,生物着重于体细胞的发现,细胞概念的逐步建立,以及细胞化学和物质交换机制的解析。

从1600年左右开始,有关细胞理论的研究受到社会的重视,而十八世纪时就被一些科学家介绍到现代生物学中,对细胞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

1838年,德国学者费普斯塔特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我们熟知的细胞核和细胞膜,这也是细胞学说的确立所需的科学的发现,这也标志着,细胞理论的本质正式被确定下来。

1855年,德国生物学家莱布尼茨确认了进化最终的基本过程,即细胞的增殖分裂,此后,莱布尼茨又针对有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等特定细胞增殖分裂方式展开了深入研究,给发现细胞学特征奠定了坚实基础。

1858年,英国细胞学家古芬梅尔发表了《细菌细胞研究》作出了第一次全面的细胞类型描述,同时提出了细菌的细胞增殖,这也标志着细胞学说的原则一并确认。

自此,细胞学说有了更深入的发展,许多细胞特性以及细胞类型都被系统理解和描述,进而为许多细胞器以及人体生理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生物领域内的研究也以全新的速度发展,期待在未来能够对人类健康有着更多深入的理解。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一节细胞学说__现代生物学的“基石”学案苏教版必修1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一节细胞学说__现代生物学的“基石”学案苏教版必修1

第一节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及内容1.连一连:将科学家与对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

2.细胞学说的内容、发展和意义:(1)内容: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物和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2)发展:魏尔肖提出细胞是先前存在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意义:细胞学说将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水平,这对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1.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或作用:序号结构名称作用2.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2)高倍镜使用“四字诀”:3.电子显微镜:(1)发明者:德国科学家卢斯卡等。

(2)类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三、细胞的大小和形态1.生物体的构成:除了病毒外,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教材二次开发细胞有哪些形状?其形态结构与功能有什么关系?提示: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球形、多面体和柱状体等形状。

细胞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是相适应的。

例如,根吸水的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对应的形态结构是长有大量的根毛。

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科学家贡献不足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到活细胞未上升到理论水平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发现并命名布朗未上升到理论水平“细胞核”施莱登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未与动物界联系提出整个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施旺未搞清细胞的来源过程的魏尔肖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未考虑非细胞结构生物的繁殖特别提醒:关于细胞学说的三点提醒①并非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如病毒就没有细胞结构。

②细胞学说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而没有体现其多样性。

③细胞学说的三个“未涉及”:未涉及原核细胞;未涉及真菌;未涉及病毒。

(2021·黑龙江八校高一联考)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细胞学说大致内容

细胞学说大致内容

**细胞学说大致内容**
细胞学说是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共同起源。

以下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概述:
1.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这意味着无论是单细胞生物(如细菌)还是多细胞生物(如人类),其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或细胞产物的基础上进行的。

细胞是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信息传递、遗传和变异的主要场所。

2. **所有细胞都来自于已存在的细胞**。

这一观点强调了细胞的起源,即新细胞的产生都是通过已有细胞的分裂和繁殖来实现的。

这也否定了生命可以自然发生的观点,确立了生物界的连续性。

3. **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尽管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着巨大的多样性,但所有细胞都共享一些基本的共同特征,如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DNA等。

这些共同特征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的建立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并对后来的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细胞学说的核心内容至今仍然是现代生物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主要内容:1.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不可描述成“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因为病毒等生物并不具有细胞结构)2.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3.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4. 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5.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 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活动来反映其功能的。

7.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8. 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

重要意义: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

这一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

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誉为19 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为19 世纪细胞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然而,他们虽然正确地指出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却提出了一个错误的概念即新细胞在老细胞的核中产生,由非细胞物质产生新细胞,并通过老细胞崩解而完成。

由于这两位科学家的权威,使得这种错误观点统治了许多年。

许多研究者的观察表明,细胞的产生只能通过由原先存在的细胞经过分裂的方式来完成,1858 年德国病理学魏尔肖(Rudolf Ludwig Karl Virchow) 概括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Omnis cellula e cellula) 的著名论断,这不仅在更深的层次上揭示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本质,而且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甚至有人认为直至于此细胞学说才全部完成。

尽管细胞学说的某些部分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然而其中心思想仍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生物学的发展,任何生物学的重要问题都必须从细胞中寻求最后的解答。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1、真核细胞具有由染色体、核仁、核液、双层核膜等构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核膜、核仁,故无真正的细胞核,仅有由核酸集中组成的拟核。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物质基础核心知识点梳理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物质基础核心知识点梳理

细胞的物质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核心知识点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①比利时的维萨里和法国的比夏分别揭示了人体在器官和组织水平的结构。

②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英国的胡克。

③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的是荷兰的虎克。

④施菜登和施旺发表的研究报告,使人们认识到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

⑤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的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⑥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科学家施菜登和施旺建立。

学说具体内容如下: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生物、动植物、细菌、病毒)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①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②细胞学说中关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③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定埋下伏笔。

”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植物没有这系统层次,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原因是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6.根据部分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而得出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如果观察了所有类型的动物细胞,发现它们都有细胞核,才得出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运用了完全归纳法。

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

2020年初升高生物衔接专题0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原卷版)

2020年初升高生物衔接专题0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原卷版)

专题0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知识精讲(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1、细胞学说的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所构成;(2)()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产生的。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的《人体构造》➢法国的比夏指出器官由组织构成(2)显微观察资料的积累——认识细胞➢1665年,英国的()发现并命名“细胞”➢荷兰的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3)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一形成理论➢1839年,()发表了研究报告《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4)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二)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1、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

2、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3、细胞学说中关于()的观点,为后来进入()打下基础。

4、细胞学说中()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也为后来生确立埋下了伏笔典例剖析【例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C.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D.揭示细胞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例2】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一座丰碑,下面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认为不同的细胞是有区别的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C.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生命的结束意味着整体生命的结束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差异性和生物体结构的差异性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D.细胞学说认同细胞是一个绝对独立的单位(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2)多细胞生物依()完成各项生命活动(3)病毒()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体内才能生存。

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石,它提出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的概念。

细胞学说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为我们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文将从细胞的起源、组成和功能三个方面来探讨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细胞的起源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生命形式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可以是单细胞生物,也可以是多细胞生物的组成部分。

细胞的起源是生命起源的一部分,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最早的生命形式是由原始的化学物质在地球上形成的。

这些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逐渐组合形成了原始的细胞,继而演化出了各种不同的生物。

二、细胞的组成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它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的平衡。

细胞质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了遗传物质DNA,它指导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三、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它们根据不同的需求承担不同的任务。

例如,肌肉细胞可以收缩,使我们的身体运动;神经细胞可以传递信号,使我们感知外界的刺激;免疫细胞可以识别和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此外,细胞还能进行新陈代谢,产生能量和合成各种生物分子。

细胞学说的提出和发展不仅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也对医学、农业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细胞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现象的发生机制,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支持。

细胞学说的建立是科学发展的里程碑,它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

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细胞的起源、组成和功能。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命形式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不同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

细胞学说的发展推动了生物学的进步,也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了解生命和改善生活的机会。

第1章 走近细胞 知识点总结-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1章 走近细胞  知识点总结-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

2.细胞学说主要建立者:施莱登和施旺。

3.细胞学说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4.细胞学说建立过程:①维萨里:揭示了器官水平的结构。

②比夏:指出器官由组织构成。

③罗伯特·胡克*:第一位发现并命名细胞(死细胞)的人。

④列文虎克*:第一位观察活细胞的人。

⑤马尔比基:观察到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

⑥耐格里:观察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⑦魏尔肖:对施莱登的观点进行修正,总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5.细胞学说意义:①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没有揭示多样性和差异性,仅局限于动物和植物)②使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③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为生物进化论埋下伏笔。

6.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

7.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①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②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③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体内才能显现出生命特征。

8.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眼虫、衣藻、细菌等。

9.病毒相关知识*:①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

②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③病毒营寄生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体内才能显现出生命特征。

培养病毒不能用普通的全营养培养基,需要用宿主活细胞培养基培养。

④病毒按照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如乙肝病毒、天花病毒、噬菌体等。

RNA病毒: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HIV、SARS病毒等。

病毒按照宿主细胞的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

1.1.1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1.1.1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施旺特别强调了动物细 胞核的重要性,并详细 描述了细胞质的结构和 功能。他认为细胞核是 细胞的“大脑”,控制 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要点三
理论提出
基于对动物细胞的深入 观察和研究,施旺提出 了动物细胞也是构成动 物体的基本单位的观点 ,这一观点与施莱登的 植物细胞理论相呼应, 共同构成了细胞学说的 核心。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1节 细胞是生命 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课时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学习目标
1、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运用生物学观点认识生物的统一性
提出问题?
细胞学说是如何建立 的呢建立过程
细胞学说建立背景简介
科学发展需求
19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关注生物 体的基本结构和单位,细胞学说的 建立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显微镜的构造与原理
展示虎克使用的显微镜图片,并详细讲解其构 造及工作原理,帮助学生了解显微镜在细胞发 现中的重要作用。
显微镜的改进与发展
阐述虎克对显微镜的改进和贡献,以及显微镜 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生物学研究的深远影响。
虎克如何发现并命名细胞
细胞发现的背景
介绍虎克在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兴趣,以及他为 何会关注到细胞这一微观结构。
魏尔肖的修正使得细胞学说更加完整和科学,为后来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 理论基础。他的这一贡献也使他被誉为“病理学之父”。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巩固提高
下列细胞学说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D.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 先前存在的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一核心概念全归纳(新教材)

高中生物必修一核心概念全归纳(新教材)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1核心概念全归纳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细胞学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后人修正的重要学说,它主要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其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P2)2.归纳法: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P5)3.系统: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P5)4.生命系统: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系统叫做生命系统。

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几部分(P6)注意: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系统、器官、组织层次,细胞即是个体又是细胞层次;植物没有(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病毒是生物,但不是生命系统。

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5.种群: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一个整体是一个种群(P6)6. 群落: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不同种群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叫做群落。

(P6)7.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个体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更大的整体。

(P6)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细胞中的结构如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核仁等结构的大小均超过0.2微米,用普通光学显微镜都能看到,因而这些结构属于细胞的显微结构。

2.亚显微结构:又称为超微结构。

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力极限约为0.2微米,细胞膜、内质网膜和核膜的厚度,核糖体、微体、微管和微丝的直径等均小于0.2微米,因而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这些细胞结构,要观察细胞中的各种亚显微结构,必须用分辨力更高的电子显微镜。

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

一、细胞学说:1、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4、细胞来源于已经存在的细胞。

细胞学说从整个生物界的层面说明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细胞与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物体中各种细胞的起源。

二、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主要把生物膜看成是球形蛋白质和脂类的二维排列的液态体,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特点的结构。

是膜结构的一种假说模型,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脂类物质分子的双层,形成了膜的基本结构的基本支架,而膜的蛋白质则和脂类层的内外表面结合,或者嵌入脂类层,或者贯穿脂类层而部分的露在膜的内外表面。

三、常染色质(Euchromatin):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

在常染色质中,DNA包装比约为1/2000-1/1000,即DNA实际长度为染色质纤维长度的1000-2000倍。

构成常染色质的DNA主要是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如组蛋白基因和tRNA基因)。

常染色质并非所有基因都具有转录活性,处于常染色质状态只是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四、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间期核中染色质丝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凝集状态的块状结构,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深,在电镜下为染色质盘绕形成的粗大颗粒。

异染色质主要分布于间期核的周边,位于核膜内表面的附近,部分异染色质可与核仁结合,成为核仁相随染色质的一部分。

异染色质中DNA分子与组蛋白等的结合非常紧密,染色质丝螺旋化程度高,因而该类染色质不转录或转录活性低。

五、核孔复合体::以主动运输方式进行大分子、颗粒物质运输的机制,目前认为与存在于核孔复合体上的核转运受体有关,具有选择性。

六、核小体(nucleosome)由DNA和组蛋白形成的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

每个核小体由147bp 的DNA缠绕组蛋白八聚体近两圈形成。

细胞学说三大主要内容高中

细胞学说三大主要内容高中

细胞学说三大主要内容高中
细胞学说的内容有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动植物的结构有显著的一致性;每个细胞既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又与其他细胞协调地集合。

细胞学说三大主要内容
1、细胞是有机体。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动植物的结构有显著的一致性。

2、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既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又与其他细胞协调地集合,构成生命的整体,按共同的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过程。

3、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

细胞学说意义
1、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揭示了生物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3、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过程,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