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概论

合集下载

数学史概论》教案

数学史概论》教案

《数学史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 通过数学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概念、方法和思想的演变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古代数学: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等地的数学发展概况。

2. 希腊数学: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希腊数学家的贡献。

3. 中世纪数学:阿拉伯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的成就以及欧洲数学的发展。

4. 近代数学: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对数学的贡献。

5. 现代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拓扑学等领域的数学发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数学发展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成果。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数学问题在历史上是如何被解决的。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数学史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史概论》教材。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增加课堂趣味性。

3. 参考资料:收集与数学史相关的书籍、文章、网络资源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期中考试:设置相关数学史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数学史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脉络。

2. 观看视频:播放与数学史相关的纪录片或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数学发展历程。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数学博物馆或相关展览,增强学生对数学历史的感受。

七、教学实践1. 数学问题解决:让学生尝试解决古代数学家提出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问题的演变过程。

2. 数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实验,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的起源。

3. 数学创作:鼓励学生创作与数学史相关的绘画、手抄报等作品,展示自己对数学历史的理解。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数学史专家或相关领域学者进行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数学史概论》教案

《数学史概论》教案

《数学史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就,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家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数学的起源与发展1.1 古代数学: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1.2 希腊数学: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阿波罗尼奥斯1.3 阿拉伯数学:花拉子米、阿尔·卡西2. 欧洲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2.1 欧洲中世纪数学:阿拉伯数字的传播、数学符号的发展2.2 文艺复兴时期数学:丢番图、斐波那契、布拉马古普塔3. 古典数学与现代数学的过渡3.1 笛卡尔与坐标系3.2 牛顿与微积分3.3 莱布尼茨与数学分析4. 19世纪以来的数学发展4.1 代数学:伽罗瓦、域的概念4.2 几何学:高斯、黎曼、非欧几何4.3 分析学:傅里叶、积分方程、泛函分析5. 计算机与数学5.1 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5.2 算法与程序设计5.3 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物和成果。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方法的演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探讨数学史中的有趣话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编写简单程序,体验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数学史的基本概念、人物和成果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史概论》2. 参考书籍:数学史相关著作3. 网络资源:数学史网站、学术论文、视频讲座等4. 计算机软件:编程环境、数学软件等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3. 教学计划:6.1-6.4:数学的起源与发展6.5-6.8:欧洲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6.9-6.12:古典数学与现代数学的过渡6.13-6.16:19世纪以来的数学发展6.17-6.20:计算机与数学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物和成果。

数学史概论

数学史概论

不可公度量(无理数的发现)
任何量都可以表示成两 个整数之比。在几何上就是: 对于任何两条给定的线段, 总能找到第三条线段,以它 为单位能将给定的线段划分 为整数段。希腊人称这两条 线段为“可公度量”,意即 为有公共的度量单位。
第一次数学危机
2 是一个不可公度的数
希帕苏斯 Hippasus(公元前470年左右)
和B同类(即均为线段、角或面积等), C和D同类.
如果对于任何两个正整数 m 和n ,关系m A n B 是否成立, 相应地取决于关系m C n D是否成立, 则称A与B 之比等于C与D 之比,即四量 A, B, C, D 成比例.
比例论举例
定理: 如果两个三 角形的高相等, 则它 们的面积之比等于两 底长之比
据比例定义,有△ABC :△ADE=BC : DE
穷竭法举例
卷 XII 命题2: 圆与圆之比等于其直径平方之比
(A) 圆的面积可以用内接正多边形面积“穷竭” (正8边形面积–正4边形面积)
>1/2(圆面积–正4边形面积)
(B) 反证法
必有
a/ A d /D 矛盾 2 2 a/ A d /D
2
矛盾 2
数学的理论化倾向
1、三大几何作图问题:
化圆为方、倍立方、三等分任意角。问题的难处,是作 图只许用直尺(没有刻度的尺)和圆规。 化圆为方: 即作一个与给定的圆面积相等的正方形
安纳萨哥拉斯(约BC.500--BC.428)
希波克拉底:解决了化月牙形为方 安提芬: 首先提出用圆内接正多边形逼近圆面积的方法来化圆 为方。他从圆内接正方形开始,将边数逐次加倍,并一直 进行下去,则随着圆面积的逐渐“穷竭”,将得到一个边 长极其微小的内接正多边形。1882林德曼π的超越性。

数学史概论读书心得

数学史概论读书心得

数学史概论读书心得数学史概论是一本介绍数学发展历史的经典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数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和重要里程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从数学的起源、古代数学、中世纪数学、近代数学以及现代数学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数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代,人们开始意识到使用数字和符号来进行计数和测量的重要性。

最早的数学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明,他们使用简单的算术和几何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古埃及人使用简单的分数和几何形状来测量土地和建筑物的大小。

其次,古代希腊是数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希腊数学家如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等人对几何学和数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毕达哥拉斯定理是希腊数学中最著名的定理之一,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一部集大成的几何学著作,对后世的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世纪数学主要受到阿拉伯数学家的影响。

阿拉伯数学家通过翻译和扩展古希腊和印度的数学著作,将这些知识传播到欧洲。

他们引入了阿拉伯数字系统和十进制计数法,这对于现代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阿拉伯数学家还在代数学、三角学和算术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数学的发展与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密切相关。

在这个时期,数学家们开始使用符号和符号代数来表示数学概念,这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

著名的数学家如牛顿、莱布尼茨和欧拉等人在微积分、概率论和数论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数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涵盖了许多不同的分支和应用。

数学的发展在20世纪迅猛发展,特别是在抽象代数学、拓扑学和数理逻辑等领域。

这些发展使得数学在科学、工程和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阅读数学史概论,我深刻认识到数学作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性。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的发展受到历史、文化和科技的影响,它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总结而言,数学史概论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通过对数学发展历史的深入了解,我对数学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数学史概论》教案

数学史概论》教案

《数学史概论》教案第一章:数学史的概述1.1 数学史的定义与意义1.2 数学发展的大致历程1.3 数学史的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1.4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联第二章:古代数学2.1 古代数学的背景与文化环境2.2 埃及数学与巴比伦数学2.3 古希腊数学:毕达哥拉斯学派与欧几里得2.4 中国古代数学:勾股定理与算盘第三章:中世纪数学3.1 印度数学:阿拉伯数字与零的概念3.2 伊斯兰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与代数学的发展3.3 欧洲中世纪数学:数学符号与运算规则的改进3.4 中国宋元数学:天元术与代数学的进展第四章: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时期的数学4.1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发展4.2 哥白尼、开普勒与牛顿的数学贡献4.3 解析几何的诞生:笛卡尔与费马4.4 微积分的创立:牛顿与莱布尼茨第五章:现代数学的发展5.1 17至18世纪数学:欧拉与拉格朗日5.2 19世纪数学:非欧几何与群论5.3 20世纪初数学:集合论、数理逻辑与泛函分析5.4 现代数学的多元化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的交叉第六章:中国的数学成就(续)6.1 明清时期的数学发展6.2 数学著作《数书九章》与《算法统宗》6.3 清朝的数学教育与科举中的数学考试6.4 中国数学对日本及朝鲜数学的影响第七章:欧洲启蒙时期的数学7.1 启蒙运动与数学的关系7.2 莱布尼茨与微积分的发展7.3 伯努利兄弟与概率论的兴起7.4 欧拉与数学分析的进一步发展第八章:19世纪的数学突破8.1 非欧几何的发现8.2 群论与域论的建立8.3 数学符号与逻辑的完善8.4 19世纪数学的其他重要进展第九章:20世纪的数学革命9.1 集合论与数理逻辑的进展9.2 泛函分析与谱理论的发展9.3 拓扑学与微分几何的新成就9.4 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的关系第十章:数学史的教育意义与应用10.1 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10.2 数学史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10.3 数学史在数学课程设计中的应用10.4 数学史与跨学科研究的结合第十一章:数学与科技的互动11.1 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的关系11.2 信息技术与数学软件的发展11.3 数学在生物科学、物理学等领域的应用11.4 数学模型与模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第十二章:数学哲学与数学思想12.1 数学哲学的基本问题12.2 形式主义、直觉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12.3 数学基础危机与集合论的困境12.4 数学思想在数学发展中的影响第十三章:数学与社会文化13.1 数学与文化的交融13.2 数学在民族志与人类学中的应用13.3 数学传播与教育的发展13.4 数学与社会公正、性别平等的关系第十四章:数学史的国际视角14.1 非洲、拉丁美洲数学史14.2 亚洲数学史:印度、日本与伊斯兰世界14.3 数学交流与比较数学史的研究14.4 数学史的国际会议与出版物第十五章:数学史的展望与挑战15.1 数学史的研究现状与趋势15.2 数字人文与数学史的结合15.3 跨学科研究在数学史中的应用15.4 数学史的未来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数学史概论》教案涵盖了数学史的基本概念、古代数学、中世纪数学、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时期的数学、现代数学的发展、中国的数学成就、欧洲启蒙时期的数学、19世纪的数学突破、20世纪的数学革命、数学史的教育意义与应用、数学与科技的互动、数学哲学与数学思想、数学与社会文化、数学史的国际视角以及数学史的展望与挑战。

《数学史概论》教案

《数学史概论》教案

《数学史概论》教案《数学史概论》教案第一讲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主要内容:数与形概念的产生、河谷文明与早期数学、西汉以前的中国数学。

1、数与形概念的产生从原始的“数”到抽象的“数”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人从生产活动中认识到了具体的数,导致了记数法。

“屈指可数”表明人类记数最原始、最方便的工具是手指。

早期几种记数系统,如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甲骨文、古希腊、古印度、玛雅(玛雅文明诞生于热带丛林之中,玛雅是一个地区、一支民族和一种文明,分布在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等。

世界上不同年代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进位制和眼花缭乱的记数符号体系,足以证明数学起源的多元性和数学符号的多样性。

2、河谷文明与早期数学2.1 古代埃及的数学(1)古王国时期:前2686-前2181年。

埃及进入统一时代,开始建造金字塔,是第一个繁荣而伟大的时代。

(2)新王国时期:前1567-前1086年。

埃及进入极盛时期,建立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数学贡献:记数制,基本的算术运算,分数运算,一次方程,正方形、矩形、等腰梯形等图形的面积公式,近似的圆面积,锥体体积等。

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征服埃及以后,这一古老的数学完全被蒸蒸日上的希腊数学所取代。

2.2 古代巴比伦的数学背景:古代巴比伦简况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上溯到距今6000年之前,几乎和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楔形文字”。

(1)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94-前729年。

汉穆拉比(在位前1792-前1750)统一了两河流域,建成了一个强盛的中央集权帝国,颁布了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

(2)亚述帝国:前8世纪-前612年,建都尼尼微(今伊拉克的摩苏尔市)。

(3)新巴比伦王国:前612-前538年。

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前604-前562年)统治时期达到极盛,先后两次攻陷耶路撒冷,建成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

世界古代七大奇观指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苔密斯神殿、摩索拉斯陵墓、宙斯神像、亚历山大灯塔、罗德岛太阳神铜像,他们是分布于西亚、北非和地中海沿岸的古迹,是古代西方人眼中的全部世界,而中国的长城距他们太远了。

《数学史概论》课件

《数学史概论》课件

80%
理解数学的本质
通过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更好 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思想。
100%
启发创新思维
学习数学史有助于启发创新思维 ,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和方法。
80%
培养综合素质
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提高综合素质和跨学科应用能 力。
课程大纲概览
数学史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介绍数学的起源、古代文明中的数学成就以及中 世纪数学的发展。
数学教育的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数学研究的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数学研究的国际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各国 数学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和进步。
05
数学的应用
数学在科学中的应用
数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数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气候变化研究、生态学等领域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撑。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对 于环境科学研究至关重要。
06
结论
回顾课程重点
数学史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01
从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等文明的发展,探讨数学史的起源
和早期发展。
中世纪欧洲的数学成就
02
介绍阿拉伯数字的传入、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家以及几何学的
远古人类通过使用手指、石头或其他物品来计数,逐渐发 展出十进制、二进制等计数法。同时,他们还学会了使用 简单的工具进行长度、重量等度量。
图形与几何
在建筑、农业和天文等领域的需求推动下,人们开始研究 图形的性质和几何原理,如圆、三角形等的基本性质。
算术与代数
随着贸易和天文观测等活动的需要,算术和代数逐渐发展 起来,人们开始研究数的性质、运算规则以及方程的解法 。

《数学史概论》教案

《数学史概论》教案

《数学史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就;(2)培养学生对数学史的兴趣和好奇心;(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会分析数学问题;(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密切关系;(2)培养学生尊重和热爱数学的情感;(3)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数学:(1)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2)古代数学家及他们的主要成就;(3)举例介绍《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等古代数学著作。

2. 欧洲古代数学:(1)古希腊数学的发展历程;(2)古希腊数学家及他们的主要成就;(3)举例介绍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等古代数学著作。

3. 印度数学:(1)印度数学的发展历程;(2)印度数学家及他们的主要成就;(3)举例介绍阿瑜博达等印度数学家的贡献。

4. 阿拉伯数学:(1)阿拉伯数学的发展历程;(2)阿拉伯数学家及他们的主要成就;(3)举例介绍花拉子米等阿拉伯数学家的贡献。

5. 近现代数学:(1)近现代数学的主要发展历程;(2)近现代数学家及他们的主要成就;(3)举例介绍牛顿、莱布尼茨、欧拉等近现代数学家的贡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欧洲古代、印度、阿拉伯以及近现代数学的主要发展历程;(2)各个时期著名数学家及他们的主要成就。

2. 教学难点:(1)近现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及数学家的贡献;(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各个时期数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成就和著名数学家;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数学史的理解和感悟;3. 案例分析法:举例分析具体数学家的贡献和影响。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查学生课堂参与度、讨论交流和作业完成情况;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数学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3. 课程论文: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某一时期或数学家的贡献,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数学史概论1

数学史概论1

❖ 又经历了数万年的发展,这些办法用得 多了,就逐渐形成数的概念和记数的符 号,直到距今五千多年前,终于出现了书写 记数系统. 书写记数的出现使数与数之间 的书写运算成为可能.
❖ 数的概念最初不论在哪个地区都是从 1、2、3、4……这样的自然数开始的, 但是记数的符号却大不相同。
❖ 从古埃及紙草书象形文字记载中知道:
数学史概论
李文林 著
目录
❖ 第 0 章. 绪论
❖ 第 1 章. 河谷晨曦—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 第 2 章. 喷薄出海—古希腊数学
❖ 第 3,4 章. 日照东方—古代与中世纪的东方数学
❖ 第 5 章. 冲破黑暗—文艺复兴与近代数学的兴起
❖ 第 6 章. 走向无穷—微积分的创立
❖ 第 7 章. 分析时代—18世纪数学略影
❖ 阿拉伯数字容易通过改变小数点位置而 产生变化。所以在特殊场合(如银行) 不能完全替代大写的汉字。
几何知识
古埃及陶罐
半坡遗址陶器残片
半坡遗址房屋基础
西汉彩帛女娲伏羲图案(新疆出土)
❖ 古埃及几何学产生于尼罗河泛滥后土地的重 新丈量;
❖ 古代印度几何学的起源与宗教实践密切相关;
❖ 古代中国,几何学起源更多地与天文观测相 联系。
二、河谷文明与早期数学
河谷文明:历史学家常把兴起于埃及、美索不 达米亚、中国和印度等地域的古代文明称为河谷文 明。早期数学就是在尼罗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 底河、黄河与长江、印度河与恒河等河谷地带首先 发展起来的。
1、埃及数学
罗赛塔石碑 (1799 发现)
• 莱茵德纸草书:84个问题 • 莫斯科纸草书:25个问题
❖ 基本思路是10倍的80加4倍的80,恰好 是1120,即1120中含有14个80.

数学史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学史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5〕?论劈锥曲面和旋转椭球? 〔6〕?引理集? 〔7〕?处理力学问题的方法? 〔8〕?论平面图形的平衡或其重心? 〔9〕?论浮体? 〔10〕?沙粒计数? 〔11〕?牛群问题?
十、 阿波罗尼奥斯最重要的数学成就是什 么?P58
答:阿波罗尼奥斯最重要的数学成就是创 立了相当完美的圆锥曲线理论。
第三章 中世纪的中国 数学
九、阿基米德数学研究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十、阿波罗尼奥斯最重要的数学成就是什么?
一、希腊数学一般是指什么时期,活动于 什么地方的数学家创造的数学?P32
答:希腊数学一般指从公元前600年至公元 600年间,活动于希腊半岛、爱琴海区域、 马其顿与色雷斯地区、意大利半岛、小亚 细亚以及非州北部的数学家们创造的数学。
5、19世纪晚期,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 (1845—1918)曾经提出: “数学是绝对自由开 展的学科,它只服从明显的思维,就是说它 的概念必须摆脱自相矛盾,并且必须通过定 义而确定地、有秩序地与先前已经建立和存 在的概念相联系〞。
6、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一批有影响的数 学家试图修正前面提到的恩格斯的定义来概 括现代数学开展的特征:“现代数学就是各 种量之间的可能的,一般说是各种变化着的 量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数学〞。
7、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又出现了对数学 的定义作符合时代的修正的新尝试。主要是 一批美国学者,将数学简单地定义为关于 “模式〞 的科学:“【数学】这个领域已被称 作模式的科学,其目的是要揭示人们从自然 界和数学本身的抽象世界中所观察到的结构 和对称性〞 。
三、数学史通常采用哪些线索进行分期?P9 答:一般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按照如下线索:
4、现代数学时期(1820年一现在) (1)现代数学酝酿时期(1820’一1870) (2)现代数学形成时期(1870—1940’) (3)现代数学繁荣时期(当代数学时期,1950

数学史概论第四版教学大纲

数学史概论第四版教学大纲

数学史概论第四版教学大纲数学史概论第四版教学大纲数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深奥的学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埃及和古希腊。

数学史概论第四版教学大纲是一份旨在介绍数学发展历程的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对数学史概论第四版教学大纲进行探讨,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和意义。

第一部分:数学的起源与古代数学本大纲的第一部分将介绍数学的起源以及古代数学的发展。

学生将了解到数学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建造以及古希腊的几何学。

这一部分还将涵盖一些重要的古代数学家,如古埃及的阿哈梅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和欧几里得等。

通过学习这些古代数学家的贡献,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发展轨迹以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中世纪数学与阿拉伯数学家第二部分将介绍中世纪数学的发展以及阿拉伯数学家对数学的贡献。

学生将了解到中世纪数学主要受到基督教教义的限制,但仍然有一些突出的数学家如斯特恩和费马等。

然而,真正推动数学发展的是阿拉伯数学家,他们通过翻译古代希腊和印度的数学著作,将数学知识传入欧洲。

这一部分还将涵盖一些重要的阿拉伯数学家,如阿尔卡拉兹米、阿尔花齐等。

通过学习这些数学家的贡献,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数学在中世纪的发展和传播。

第三部分:近代数学与科学革命第三部分将介绍近代数学的发展以及科学革命对数学的影响。

学生将了解到近代数学的发展主要受到科学革命的推动,其中包括伽利略、牛顿和莱布尼茨等重要科学家的贡献。

这一部分还将涵盖一些重要的近代数学家,如欧拉、高斯和黎曼等。

通过学习这些数学家的贡献,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数学在近代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其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现代数学与应用第四部分将介绍现代数学的发展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学生将了解到现代数学已经成为科学、工程、经济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基础。

这一部分将涵盖一些重要的现代数学家,如庞加莱、希尔伯特和图灵等。

通过学习这些数学家的贡献,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数学在现代科技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数学史概论》教案

《数学史概论》教案

《数学史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通过数学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数学的起源与发展古代数学:中国、古埃及、古希腊、印度等中世纪数学:欧洲数学的发展近现代数学:笛卡尔、牛顿、莱布尼茨等2. 数学基本概念与原理自然数、整数、分数、实数、虚数等集合、映射、函数、极限、微积分等3. 数学方法与技巧几何作图、勾股定理、欧几里得算法等代数解方程、费马大定理、数论等概率论、统计学、运筹学等4. 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物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数学应用经济学、生物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数学模型5. 数学家与数学成果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牛顿、莱布尼茨等希尔伯特、康托尔、哥德尔、图灵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 研究性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史概论》2. 课件:PowerPoint或其他教学软件3. 互联网资源:相关数学史网站、论文、视频等4. 数学工具:计算器、绘图软件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作业等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数学史的了解、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4. 综合评价:结合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4课时:数学的起源与发展第5-8课时:数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第9-12课时:数学方法与技巧第13-16课时: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第17-20课时:数学家与数学成果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讲述数学史的趣味故事,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史概论

数学史概论

华沙学派: 点集拓扑、集论、数学基础
• 带头人: 谢尔宾斯基(1882-1969), 马祖凯维奇(1888-1945) • 刊物《数学基础》(1920年创刊) • 数学家: 萨克斯(1897-1942), 库拉托夫斯基(1896-1980), 塔尔斯基 (1902-1983), 波苏克(1905-1982)
美国数学家获菲尔兹奖简况
数 学 家 道格拉斯(1897-1965) 米尔诺(1931- ) 柯恩(1934-2007) 斯梅尔(1930- ) 汤普逊(1932- ) 曼福德(1937- ) 费弗曼(1949- ) 奎伦(1940- ) 瑟斯顿(1946- ) 弗里德曼(1951- ) 威顿(1951- ) 麦克马伦(1958- ) 欧克恩科夫(1969- ) 时间 1936 1962 1966 1966 1970 1974 1978 1978 1983 1986 1990 1998 2006 年龄 39 31 32 36 38 37 29 38 37 35 39 40 37 主要研究领域 复分析 微分拓扑、代数拓扑 连续统假设、调和分析 微分拓扑、动力系统 有限群论 代数几何 调和分析、多复变函数 代数 K 理论 低维拓扑 四维庞加莱猜想 超弦理论 复动力系统、双曲几何 概率论
4.法国数学渐渐复苏 在20年代末,法国的一批青年数学家组成了名为布 尔巴基的团体,倡导法国数学改革,提倡结构主义, 研究整个数学,编著《数学原本》。在二次大战后风 靡一时,对20世纪数学有深远影响.
5.德国数学渐渐复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数学总的来说未能恢复哥庭 根昔日的雄风. 联邦德国的数学家以F.Hirzebruch为首在波恩创立 了Plank的数学研究所,成绩显著. 1984年法尔廷斯解决了Mordell猜想,震惊世界, 德国数学家仍在复苏中.

数学史概论1.4.下ppt

数学史概论1.4.下ppt

(四)朱世杰
朱世杰字汉卿,号松庭,元朝人,籍贯燕山(今北京附近).他长期从事数学研究 和教育事业,以数学名家周游湖海二十多年,四方登门来学习的人很多.著作《算 学启蒙》三卷、《四元玉鉴》三卷等著名,把我国古代数学推向更高的境界,形 成宋、元时期中国数学的最高峰.
《算学启蒙》是朱世杰在元成宗大德三年(公元 1922年)刊印的,全书分三卷,二十门,总计二百五十 九个问题和相应的解答.自乘除运算起,一直讲到当 时数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天元术”,全面介绍了 当时数学所包含的各方面内容.它的体系完整,
中的参数 t 的三个系数.
(iii)《缉古算经》与三次方程
x3 px2 qx c
2 中国数学发展的高峰——宋元数学
宋元时期
宋元四大家
杨 辉 《详解九章算法》(1261)、 《日用算法》(1262)、 《杨辉算法》(1274—1275);
秦九韶 《数书九章》(1247);
李 冶 《测圆海镜》(1248)和《益古演段》(1259) 朱世杰 《算学启蒙》(1299)和《四元玉鉴》(1303)
从“贾宪三角”到秦九韶“正负开方术”
高次方程数值解 xn+a1 xn-1 + a2 xn-2 + …… + an-1 x +an = 0 商
实 an
方 an-1
一廉 an-2
二廉 an-3
n-2廉 a1 隅1
贾 宪 三 角
刘益方程解法的成就: 刘益的数学著作《议古根源》载有二百道数学问题及 其解法, 其中大部分都是求方程的根 . 在刘益以前的方程大都有一定的限制, 首项系数是正的而且是“1”, 贾宪所研究的也不例外. 刘益第一个在这方面进 行了推广. 例如在他研究的问题中有相当于7x2 =9072 , -5x2 + 228x=2592等方 程, 特别是他研究了一个四次方程: -5x4 + 52x3 + 128x2=4096, 这在我国数学史 上是少见的.

《数学史概论》读书笔记【范本模板】

《数学史概论》读书笔记【范本模板】

《数学史概论》读书笔记王振红数学源自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早期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及中国古代都对数学有所研究。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运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

数学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以下对李文林著《数学史概论》作一个读后的总结.一、《数学史概论》简介及其特点《数学史概论(第2版)》以重大数学思想的发展为主线,阐述了从远古到现代数学的历史。

书中对古代希腊和东方数学有精炼的介绍和恰当的分析;同时充分论述了文艺复兴以来近现代数学的演进与变革,尤其是20世纪数学的概观,内容新颖。

《数学史概论(第2版)》中西合炉,将中国数学放在世界数学的背景中述说,更具客观性与启发性。

《数学史概论(第2版)》脉络分明,重点突出,并注意引用生动的史实和丰富的图片。

本书共分十五章,其中第一章“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介绍了人类在蒙昧时期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逐渐形成了数与形的概念,从最早的手指计数到石头计数,再到结绳计数直到距今大约五千多年前,出现了书写计数以及相应的计数系统.在灿烂的“河谷文明"中,重点介绍了埃及数学和美索不达米亚数学.第二章“古代希腊数学”,介绍了雅典时期和亚历山大时期的数学,其中重点对数学家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及阿波罗尼奥斯及其成就作了详尽的介绍。

第三章“中世纪的中国数学”,从古代著作《世本》中提到的黄帝使“隶首作算数”,殷商甲骨文中使用的完整的十进制计数,到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宋元时期达到了发展的高潮。

介绍的著作主要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算经十书》,介绍了刘徽的“割圆术"和他在面积、体积公式推证的成就,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在推导几何图形体积公式时提出了“出入相补”及“祖氏原理”;第四章“印度与阿拉伯的数学”;第五章“近代数学的兴起",讲述了中世纪的欧洲,从代数学、三角学、透视学、射影几何等方面的发展向近代数学的过渡,以至解析几何的诞生;第六章“微积分的创立”,分别介绍了牛顿和莱布尼茨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微积分原理;第七章“分析时代";第八章至第十章,分别以代数、几何、分析这三大领域的变革为主要线索,介绍了19世纪数学的发展;第十一章至十三章是“20世纪数学概观",分别介绍了纯粹数学的主要趋势、空前发展的应用数学、现代数学成果十例;第十四章“数学与社会",第十五章“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

数学史概论(第三版)

数学史概论(第三版)

数学史概论(第三版)•目录:•0 数学史——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篇章0.1 数学史的意义0.2 什么是数学——历史的理解0.3 关于数学史的分期1 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1.1 数与形概念的产生1.2 河谷文明与早期数学1.2.1 埃及数学1.2.2 美索不达米亚数学2 古代希腊数学2.1 论证数学的发端2.1.1 泰勒斯与毕达哥拉斯2.1.2 雅典时期的希腊数学2.2 黄金时代——亚历山大学派2.2.1 欧几里得与《原本》2.2.2 阿基米德的数学成就2.2.3 阿波罗尼奥斯与圆锥曲线论2.3 亚历山大后期和希腊数学的衰落3 中世纪的中国数学3.1 《周髀算经》与《九章算术》3.1.1 古代背景3.1.2 《周髀算经》3.1.3 《九章算术》3.2 从刘徽到祖冲之3.2.1 刘徽的数学成就3.2.2 祖冲之与祖咂3.2.3 《算经十书》3.3 宋元数学3.3.1 从“贾宪三角”到“正负开方”术3.3.2 中国剩余定理3.3.3 内插法与垛积术3.3.4 “天元术”与“四元术”4 印度与阿拉伯的数学4.1 印度数学4.1.1 古代《绳法经》4.1.2 “巴克沙利手稿”与零号4.1.3 “悉檀多”时期的印度数学4.2 阿拉伯数学4.2.1 阿拉伯的代数4.2.2 阿拉伯的三角学与几何学5 近代数学的兴起5.1 中世纪的欧洲5.2 向近代数学的过渡5.2.1 代数学5.2.2 三角学5.2.3 从透视学到射影几何5.2.4 计算技术与对数5.3 解析几何的诞生……6 微积分的创立7 分析时代8 代数学的新生9 几何的变革10 分析的严格化11 20世纪数学概观(1)纯粹学的主要趋势12 20世纪数学概观(2)纯粹学的主要趋势13 20世纪数学概观(3)现代数学成果十例14 数学与社会15 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参考文献人名索引术语索引。

数学史概论

数学史概论

2.曲线的切线问题
这看起来似乎仅是纯数学问题,其实它也有实际背景。 光学研究和透镜的设计都必须知道光线射入透镜的入射角, 以便应用反射定律。入射角与法线有关,而法线又垂直于切 线。另一问题是运动物体在其轨道上运动时在任一点的运动 方向也与曲线的切线有关。但对于什么是切线,如何求切线, 古希腊的定义和方法都不适用,因而需要创造新的方法。
dmv F 0v c F ma dt
m1m2 F k 2 r
4.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近代天文学奠定了基础。
这四项哪怕只有一项发现,就足以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更何况这四项发现集于一身。因此,牛顿被称为“有史以 志铭上写道:“他以几乎神一般的思维力,最 先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彗星的轨道和大海的潮汐。” 但是,牛顿毕竟不是神。他曾谦虚地说他自己是站在巨 人肩上的孩子,只不过在真理的大海边拣了几个贝壳而已。这 不仅是谦虚,而且是对待科学和历史的正确态度。况且,牛顿 也并非完人,他胆小怕事,很爱哭,常常自卑自怜,有一种病 态的怕人反对的心理统治了他的一生。有好几次因怕人批评而 迟迟不敢发表他的著作。另外,他虽是数学教授,但却并不是 一个成功的教师。
第一个创造性成果: 二项定理(1665)及 无穷级数(1666)

二项式定理(朝鲜,1993)
1665年,剑桥大学由于鼠疫的流行停课放假,牛顿回到 故乡。在家乡躲避瘟疫的这两年,是牛顿科学生涯的黄金岁 月。他一生中的许多重大的科学思想和创造都是在这两年中 形成的。那是,他才23岁。他为近代自然科学奠定了4个基础:
1667 年,他回到剑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并成为三 一学院的研究员。牛顿的数学教师巴罗很高兴看到比自己更 杰出的人出现了。1669年,他坦然宣称牛顿的学识已超过自 己,并辞去卢卡斯数学教授的职位,让给了年仅26岁的牛顿。 巴罗让贤,这在数学史上成为一段佳话。现在剑桥三一学院 牛顿雕像的北边就立有巴罗的雕像。巴罗的《几何学讲义》 包括求面积和画曲线的方法,实质上分别是积分学和微分学 的关键问题,使牛顿受益很大。

《数学史概论》古希腊数学读后感

《数学史概论》古希腊数学读后感

《数学史概论》古希腊数学读后感篇一《数学史概论》古希腊数学读后感嘿,朋友们!你们能想象吗?我最近读了一本叫《数学史概论》的书,专门讲古希腊数学的,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一说起古希腊,我以前就只知道那些神话故事,什么宙斯啦、雅典娜啦。

但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古希腊的数学那才叫一个牛!古希腊数学就像是一座神秘的宝藏,充满了各种奇妙的发现和思考。

也许你会问,数学有啥好看的?不就是一堆数字和公式嘛。

但在古希腊人那里,数学可不仅仅是这些。

他们把数学当成一种探索世界、理解宇宙的工具。

比如说,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万物皆数”,这观点多酷啊!我就在想,难道我们周围的一切,真的都能用数字来解释?还有那个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那简直是几何学的经典之作。

我读的时候就在琢磨,他咋就能把那些复杂的几何图形和定理说得那么清楚明白呢?我觉得自己要是生在那个时候,可能脑袋都要想破了也想不出来。

不过呢,读的过程中我也有困惑。

那些古希腊数学家们的想法有时候真的好难理解,可能是我太笨了吧。

但我又想,他们在那么久远的年代就能有这么厉害的数学成就,我们现代人是不是应该更努力呢?这一路读下来,我深深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它不只是为了考试,更是一种智慧的结晶。

也许以后我还是会为数学题头疼,但我知道了数学背后有着这么丰富的历史和故事,感觉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你们说呢?篇二《数学史概论》古希腊数学读后感哇塞!《数学史概论》里的古希腊数学,真的让我又爱又恨啊!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啥意思?”可没想到,越读越入迷。

古希腊的数学家们,简直就是一群超级大脑!他们的想法和成果,在当时那个年代,简直就是逆天的存在。

比如说,阿基米德研究的圆和球的面积体积,我就在想,他咋能那么聪明,能想到那些复杂的计算方法?也许是他做梦的时候,神仙给他托梦了?哈哈,开个玩笑啦!但真的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还有那个阿波罗尼奥斯的圆锥曲线,这东西在现代数学里都还经常用到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史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4ZX002课程名称(中文):数学史概论课程名称(英文):学分:3 总学时:54 实验学时:适应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选修)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统计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数学史是师范本科数学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自己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数学史就是研究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讨论的是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

数学是非常古老而又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科学,其历史的足迹也就更漫长而艰辛。

数学的每一阶段性成果都有着它的产生背景:为何提出,如何解决,如何进一步改进。

这其中体现的思想方法或思维过程对数学专业的学生,甚至是对教师来说,无论是知识的丰富,还是其创造能力的发挥都是重要的。

讲授本课程要贯彻“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育方针,依据“有用、有效、先进”的教改指导原则,对原教材要进行彻底清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同时深刻理解本课程与初等数学的内在联系以指导中学数学的教学。

二、课程基本要求数学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历史上的数学成果和影响数学发展的各种因素,如“数学年代”;数学各分支内部发展规律;数学家列传;数学思想方法的历史考察;数学论文杂志和数学经典著作的述评。

该课程要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了解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并指导当前的工作,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数学史的教育功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史的分期阶段,对数学的发展各时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解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了解古希腊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中国数学史的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数学家与成果,特别是西方数学传入后,中西数学合流产生的影响,较为详细地了解中国现代数学发展概要。

基本掌握外国数学史的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成果;要详细了解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掌握代数学、分析学、几何学的主要发展历程以及在这些发展过程中近代哪些数学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了解数学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的关系。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第0章绪论一、目的要求教学要求:通过“引论”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关于数学史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数学史分期的标准;熟悉关于外国数学史和中国数学史具体的分期模式,了解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和数学史研究的概况;逐步学会运用数学史的资料、数学史的研究成果于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之中。

二、主要内容1、数学史的意义。

2、什么是数学——历史的理解。

3、关于数学史的分期。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在数学史的分期;难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教学内容要点:(1)、最初的数与形的概念;(2)、河谷文明与早期数学。

第1章数学的萌芽(公元前6世纪前)一、目的要求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个关于数概念的形成、数域的扩展的一般规律;了解关于数的科学(即数论)的发展历程;了解丢番图方程和大衍求一术的特色,学会运用于教学之中。

二、主要内容1、数与形概念的产生2、河谷文明与早期数学3、埃及数学4、美索不达米亚数学三、重点与难点重点:识数、记数、数域的发展;难点:大衍求一术。

第2章古代希腊数学一、目的要求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个关于数学公理化方法产生、发展的重要历史进程和一般规律;了解关于欧几里得的简历和《几何原本》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了解非欧几里得几何学的范例及其特征。

二、主要内容1、论证数学的发端2、泰勒斯与毕达哥拉斯3、雅典时期的希腊数学4、黄金时代——亚历山大学派5、欧几里得与几何《原本》6、阿基米德的数学成就7、阿波罗尼奥斯与圆锥曲线论8、亚历山大后期和希腊数学的衰落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公理化方法;难点:非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创立。

第3章印度与阿拉伯数学一、目的要求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个关于印度和阿拉伯数学的特色,及其在现代数学中的重要影响;初步了解阿拉伯在保存和传播希腊、印度甚至中国的文化,最终为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准备学术前提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主要内容1、印度数学2、古代《绳法经》3、“巴克沙利手稿”与零号4、“悉檀多”时期的印度数学5、阿拉伯数学6、阿拉伯的代数7、阿拉伯的三角学与几何学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巴克沙利手稿”;难点:“悉檀多”时期的印度数学。

第4章中世纪的中国数学一、目的要求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关于中国传统数学的特色,及其在现代数学中的重要影响;初步学会翻译中国古代数学文献,要求准确地用现代数学的术语、符号表示古代典型的算法模型,并能分析其天元术原理;加强弘扬中华古代文明的意识。

二、主要内容1、《周髀算经》与《九章算术》2、古代背景3、《周髀算经》4、《九章算术》5、从刘徽到祖冲之6、刘徽的数学成就7、祖冲之与祖暅8、《算经十书》9、宋元数学10、从“贾宪三角”到“正负开方”术11、中国剩余定理12、内插法与垛积术13、“天元术”与“四元术”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古算;难点:古文的注释。

第5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一、目的要求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必须了解中世纪欧洲;熟悉有关数学成就二、主要内容1、中世纪的欧洲2、中世纪欧洲主要数学成就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中世纪欧洲;难点:中世纪欧洲主要数学思想。

第6章解析几何学的产一、目的要求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解析几何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笛卡尔研究解析几何的出发点;了解笛卡尔和费尔马的数学思想与现代解析几何的异同。

二、主要内容1、解析几何的产生背景2、笛卡尔与他的《几何学》3、费尔马与他的解析几何4、解析几何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三、重点与难点重点:解析几何的产生背景与发展;难点:笛卡尔、费尔马和解析几何。

第7章微积分的创立一、目的要求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关于微积分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一般规律;熟悉欧洲的“不可分量原理”的应用,并能分析其中的利弊;熟悉牛顿和莱布尼兹不同的推导过程。

熟悉分析基础严密化的历史进程,以及相关数学家的重要工作;了解分析学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二、主要内容1、半个世纪的酝酿2、牛顿的“流数术”3、流数术的初建4、流数术的发展5、《原理》与微积分6、莱布尼茨的微积分7、特征三角形8、分析微积分的建立9、莱布尼茨微积分的发表10、其他数学贡献11、牛顿与莱布尼茨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穷竭法、不可分量、微积分方法;难点:牛顿和莱布尼兹的分析推导。

第8章概率论的产生与发展一、目的要求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关于概率论与统计学形成、发展的简要进程;熟悉古典概型的成因,并能分析其中的利弊;知道概率论的公理化过程;了解统计学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加强在基础教育中进行概率统计教学的观念。

二、主要内容1 概率论的源流2 统计无处不在3 公理化概率论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概率论、统计学的产生;难点:概率论的公理化。

第9章微积分的进一步发展一、目的要求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分析基础严密化的历史进程,微积分的进一步发展刺激和推动了许多数学分支的产生,从而形成了“分析”这样一个在观念和方法上都具有鲜明特点的数学领域。

要求学生熟悉相关数学家的重要工作,了解分析学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二、主要内容1、微积分的发展2、微积分的应用与新分支的形成3、18世纪的几何与代数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和变分法的产生背景;难点:相关分析推导。

第10章几何学的革命一、目的要求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掌握非欧几何学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熟悉用射影几何学中如何剔除“度量”观念的方法、原理及其历史由来;熟悉关于几何学统一的发展历程和几何学的分类。

二、主要内容1、欧几里得平行公设2、非欧几何的诞生3、非欧几何的发展与确认4、摄影几何的繁荣5、几何学的统一三、重点与难点重点:非欧几何产生的数学文化背景;难点:非欧几何的模型。

第11章代数学的解放一、目的要求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关于代数方程的可解性;了解关于群论和环论的发展历程;知道四元数和布尔代数产生的数学背景,了解伽罗瓦的故事和哈密顿的事迹,能从中悟出人生的哲理,并运用于今后的教学之中。

二、主要内容1、代数方程的可解性与群的发现2、从四元数到超复数3、布尔代数4、代数数论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群、四元数产生的数学文化背景;难点:代数数论。

第11章分析的严格化一、目的要求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实数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熟悉集合论的方法、原理及其历史由来;熟悉随着分析学的严格化及扩展所产生的新分支复分析、解析数论和数学物理方程的建立。

二、主要内容1、柯西与分析基础2、分析的算术化3、魏尔斯特拉斯4、实数理论5、集合论的诞生6、分析的扩展7、复分析的建立8、解析数论的形成9、数学物理与微分方程三、重点与难点重点:集合论;难点:实数理论。

第12章现代数学选论一、目的要求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在20世纪纯粹数学的发展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是更高的抽象性、更强的统一性和更深入的基础探讨。

知道科学知识的增长诗非线性的过程。

熟悉勒贝格积分、泛函分析、抽象代数和拓扑学产生的背景。

二、主要内容1、新世纪的序幕2、更高的抽象3、勒贝格积分与实变函数论4、泛函分析5、抽象代数6、拓扑学7、数学的统一化8、对基础的深入探讨9、集合论悖论10、三大学派11、数理逻辑的发展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勒贝格积分、泛函分析、抽象代数和拓扑学产生的背景;难点:基础理论。

四、实验要求无实验要求。

五、课程学时分配六、考核方式考试:(1)平时成绩占30%:包括平时作业考核以及平时上课考核。

(2)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教材:《数学史》(第二版),朱家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参考书:张楚廷,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一版,第3次印刷李文林,数学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执笔人:审核人:批准人:2013年 10 月 10 日2012年月日2012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