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陈仓之战的典型战例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以弱胜强战例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以弱胜强战例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以弱胜强战例一、项羽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击败楚地反秦武装,杀项梁,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退保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将王离率20万人围困。

章邯率军20万屯于巨鹿南数里的棘原,并修筑两侧有土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秣。

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往救。

楚怀王派宋玉为上将军,项羽、范增为将,率主力5万救赵,同时派刘邦西进攻秦。

三年十月,宋玉行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停留46日不进,想坐观秦、赵相斗,以收渔人之利。

项羽愤杀宋玉,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

十二月,赵将陈余派5000人出战,结果全部阵亡。

当时齐、燕等各路反秦武装已达陈余营旁,皆不敢战。

项羽派英布、蒲将军率军2万渡过漳水,断敌通道。

英布、蒲将军初战获胜,切断了章邯与王离的联系。

项羽立即率领全部楚军渡过河水,下令全军破釜沉舟,每人携带三日口粮,以示决一死战之心。

楚军以一当十,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章邯军,齐、燕等各路援军亦冲出营垒助战,俘王离,杀其副将,解巨鹿之围。

自此,各路反秦将领皆服项羽。

章邯固守棘原与项羽对峙,派部将司马欣向秦廷告急求援。

当时,秦廷赵高专权,猜忌将相,欲杀司马欣。

司马欣潜回棘原,劝章邯早图良谋。

章邯在降楚、退军之间犹豫不决。

项羽派蒲将军率军日夜兼程渡三户津(古漳水渡口,今河北滋县西南),断秦军归路,自率主力大败秦军。

章邯进退无路,率军20万请降。

秦军主力遂告覆灭。

--------------------------------二、官渡之战三国形成时期,曹操与袁绍为争夺中国北部,于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进行决战。

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

镇压起义军的豪强,纷纷拥兵割据。

建安四年春,占有冀、青、并州的北方最大割据势力袁绍,击灭幽州公孙瓒后,急欲南攻曹操。

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相继击败吕布、袁术等,占据豫、兖、徐州,亦稳步向黄河以北发展。

暗度陈仓的战例

暗度陈仓的战例

暗度陈仓的战例
1. 背景:公元前206年,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战争进入了关键时刻。

刘邦的军队被困在陈仓山一带,局势十分危急。

2. 计谋策划:在关键时刻,刘邦决定采用奇袭的计谋,派遣部下韩信、彭越等人,夜间暗渡陈仓山,偷袭项羽的重镇咸阳。

3. 渡山过程:在计谋的执行中,刘邦的部下精心筹划,找到了陈仓山中的一处隐秘小径。

在夜晚,他们率军秘密渡过了陈仓山,避开了敌军的警戒。

4. 咸阳攻城:刘邦的军队成功渡过陈仓山后,突袭了咸阳,这是项羽的重要军事要塞。

项羽在意料之外的情况下,来不及做出有效反应。

5. 战果:项羽的军队被刘邦奇袭,失去了咸阳,大大削弱了他的战斗力。

这一战术胜利,使得刘邦获得了在战争中的重要优势。

谋略经典案例

谋略经典案例

谋略经典案例1. 孙膑智取魏国在战国时期,魏国与秦国相互交战,魏国大将军庞涓屡次战胜秦军,使得魏国自负不凡。

孙膑作为秦国将领,派遣使者前往魏国,向庞涓表达了效忠的意愿,并主动提出了一种计策。

他说服庞涓将自己的军队隐藏在夜间,然后用火炬将秦军的位置暴露出来。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庞涓的军队成功地击败了秦军,使得秦国的势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2. 刘备三顾茅庐三国时期,刘备初入荆州,希望能够得到诸葛亮的帮助。

然而,诸葛亮一直隐居在茅庐之中,不愿意出山。

刘备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亲自前往拜访诸葛亮。

他连续三次上山拜访,表示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信任。

最终,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决定出山助力刘备,为他的事业增添了一位重要的谋士。

3. 曹操火烧赤壁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一场战役,曹操率领大军准备攻打刘备和孙权的联军。

然而,周瑜和刘备联合起来,用火攻的策略成功地烧毁了曹军的战船,使得曹操的大军遭受重创。

这场战役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火攻的经典案例,也显示了智谋的重要性。

4. 司马懿断袁绍粮道在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是当时两大势力之间的主要对手。

曹操派遣司马懿断绝了袁绍的粮草补给线,使得袁绍的军队陷入困境。

司马懿采取了多种策略,包括破坏粮草仓库、控制交通要道等,最终使得袁绍的军队无法继续作战,为曹操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5. 岳飞智取横店南宋时期,金国是南宋的主要敌人,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

岳飞作为南宋的将领,采取了一系列谋略,成功地智取了金国的重要据点横店。

岳飞在战前仔细分析了敌方的军事布局,并派遣精锐部队突袭了横店,最终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6. 张良谏阻项羽攻楚项羽是秦末乱世的英雄人物,他打败了秦朝,成为楚汉之间的主要对手。

然而,当项羽准备攻打楚国时,张良向他提出了谏言。

张良认为,攻打楚国不符合项羽的长远利益,他劝告项羽放弃攻击楚国,而是与楚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朝的余孽。

最终,张良的劝告得到了项羽的采纳,他们成功地联合起来,最终推翻了秦朝。

中国古代十大城池攻防战

中国古代十大城池攻防战

中国古代十大城池攻防战一、即墨莒城之战---公元前283年,战国时代说书先生的一张利嘴把齐国人田单火牛阵破敌的图景演绎成神话一般的传奇,以至于后人回顾这场化腐朽为神奇的战争时,记忆的画框里仿佛只剩下一群燃烧着愤怒的公牛。

几头超级神牛就踏平燕国的几十万大军?之前上演了弱燕破强齐神话的乐毅恐怕至死也想不明白,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阻住了燕军摧枯拉朽般的脚步?是一种什么样的魔术让仅剩下最后一口气的齐王国咸鱼翻身。

两坐伤痕累累的城市和一支伤亡惨重的孤军,居然能上演再造齐国的科幻剧?故事的背景相必大家清楚的很,齐缗王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看似指哪打哪威风的紧,却被志在复仇的燕国钻了空子,横扫四方也惹了众怒的齐国招来了战国诸侯的联手反攻,合纵破秦大家都没胆,合纵破齐一个个倒都积极的很。

燕将乐毅统帅的五国联军势如破竹,直杀得齐国片甲不留,国王死于乱兵中,新王在田单的扶持下凭着两坐孤城苟延残喘,对面是名将乐毅统帅的燕国重兵重围,齐国,这个曾经雄视东方的庞然大物,而今却已是奄奄一息,燕国的铁锤重重的砸来,仿佛是要捻死最后一只蚂蚁。

然而田单却叫乐毅知道,蚂蚁里也有铁蚂蚁。

都说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齐国人没有这么多的慷慨悲歌,却叫壮怀激烈的燕国人明白了什么叫坚韧。

攻城,守城,你用人海战术,我就凭城死战,城头下密密匝匝堆满了燕国人的尸首,预想中摧枯拉朽般的快感变成了相持中的煎熬。

六个月的拉锯战,每天都是杀戮与死亡,每天都是冲锋与搏斗,每天都有亲人和战友死去,每天空气里都弥漫着恶臭的血腥,任再坚强的精神也会垮,任再坚硬的身躯也会倒下,惟独乐毅和田单两位智将的脑子还在一刻不停的动:你田单发动群众,我乐毅就打攻心战,废暴政,赈灾民,大打攻心战,可我田单却告诉你,人心可不是这么容易收买的来,三斗米替代不了做亡国奴的耻辱,何况你攻心,我田单就反间,老燕王挂了,我在你新主子面前造谣言,这斗智斗力的过程其实是不公平的,你乐毅败了,大不了回家养老,你燕军败了,大不了解甲归田,可我田单败了,就死无葬身之地,我齐国败了,将再无重生之机,于是,燕王信谗言了,乐毅被调走了,换来了无能的骑劫,别说什么田单运气好,也别说什么燕王昏庸误事,阴谋诡计面前,大家都公平。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以弱胜强战例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以弱胜强战例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以弱胜强战例一、项羽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击败楚地反秦武装,杀项梁,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退保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将王离率20万人围困。

章邯率军20 万屯于巨鹿南数里的棘原,并修筑两侧有土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秣。

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往救。

楚怀王派宋玉为上将军,项羽、范增为将,率主力5 万救赵,同时派刘邦西进攻秦。

三年十月,宋玉行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停留46 日不进,想坐观秦、赵相斗,以收渔人之利。

项羽愤杀宋玉,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

十二月,赵将陈余派5000 人出战,结果全部阵亡。

当时齐、燕等各路反秦武装已达陈余营旁,皆不敢战。

项羽派英布、蒲将军率军2 万渡过漳水,断敌通道。

英布、蒲将军初战获胜,切断了章邯与王离的联系。

项羽立即率领全部楚军渡过河水,下令全军破釜沉舟,每人携带三日口粮,以示决一死战之心。

楚军以一当十,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章邯军,齐、燕等各路援军亦冲出营垒助战,俘王离,杀其副将,解巨鹿之围。

自此,各路反秦将领皆服项羽。

章邯固守棘原与项羽对峙,派部将司马欣向秦廷告急求援。

当时,秦廷赵高专权,猜忌将相,欲杀司马欣。

司马欣潜回棘原,劝章邯早图良谋。

章邯在降楚、退军之间犹豫不决。

项羽派蒲将军率军日夜兼程渡三户津(古漳水渡口,今河北滋县西南),断秦军归路,自率主力大败秦军。

章邯进退无路,率军20 万请降。

秦军主力遂告覆灭。

、官渡之战三国形成时期,曹操与袁绍为争夺中国北部,于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 年)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进行决战。

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

镇压起义军的豪强,纷纷拥兵割据。

建安四年春,占有冀、青、并州的北方最大割据势力袁绍,击灭幽州公孙瓒后,急欲南攻曹操。

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相继击败吕布、袁术等,占据豫、兖、徐州,亦稳步向黄河以北发展。

又争取渔阳太守鲜于辅,以献帝名义任为将军,命督幽州六郡, 牵制袁绍后方。

三十六计全部历史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全部历史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全部历史经典故事三十六计故事三十六计故事第一计瞒天过海【故事】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

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

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

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

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

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

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

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

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今天的讲苏省镇江市一带)。

三十六计故事第二计围魏救赵【故事】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内讧加剧,大大削弱了军队的力量。

公元1860年,清军派和春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今江苏南京),清军仗着人马众多,层层包围,使天京成为一座孤城。

为了解救天京,天王洪秀全召集诸王众将商讨对策,但对如此险恶的形势,大家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这时,年轻的将领忠王李秀成为洪秀全献上一计。

他说:“如今,清军人马众多,硬拼只会凶多吉少。

请天王拨给我两万人马,乘夜突围,偷袭敌军屯粮之地杭州。

这样,敌人一定会分兵救援抗州。

然后天王乘此机会突围,我也回兵天京,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天京之围可解。

”翼王石达开急忙响应,并表示也带一支人马协同忠王作战。

诸王全将都认为这是“围魏救赵”之计,有两位王爷亲率精兵突围,胜利是有把握的。

可是洪秀全生性喜欢猜疑,以为天京被围,形势险恶,怀疑二王是不是想乘机脱逃,所以迟疑不决,没有吭声。

李秀成猜透了洪秀全的心思,他突然跪倒在地泪如泉涌,说道:“天王,天国危在旦夕,我等若有二心,对得起天王和全军将士吗?”石达开也跪在天王面前,恳求洪秀全下令发兵。

中国百大战役

中国百大战役

中国百大战役1、阪泉之战,黄帝部落打败炎帝部落,从黄帝成为中原领袖。

2、涿鹿之战(约前4600年),炎黄部落击败蚩尤部落,使炎黄成为中华民族祖先。

3、鸣条之战(约前1766年),商汤讨伐夏桀,夏亡商立。

4、牧野之战(约前1027年),商亡周兴。

5、繻葛之战(前707年),郑庄公挑战,周室势衰。

6、长勺之战(前684年),春秋时期鲁国以弱胜强齐的战例。

7、晋灭虞、虢之战(前655年),假途伐虢、唇亡齿寒成为启示。

8、泓水之战(前638年),宋楚对阵,宋襄公迂腐式的仁义成为笑柄。

9、晋楚争霸,从城濮之战(前632年)经邲之战(前597年)到鄢陵之战(前575年),春秋经历了晋楚两强称霸的时期。

10、秦晋争霸,秦晋先后经历崤之战(前627年)和麻隧之战(前578年)等,秦国占不到便宜,转而向西发展。

11、吴楚战争。

从鸡父之战(前519年)到柏举之战(前506年),在伍子胥、孙子的协助下,吴国击败强楚实现霸业。

12、吴越战争(前510—前475年),越王勾践臣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

13、晋阳之战(前455年),奠定了韩、魏、赵三家分吴的局面。

14、魏齐战争,桂陵之战(前353年)齐国成功实施“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前342年)齐军采孙膑之计大败魏军。

15、济西之战(前284年)和即墨之战(前279年),乐毅统帅盟军几乎灭了齐国,田单取得即墨防守战的胜利才使齐国幸而复国。

16、长平之战(前260年),秦名将白起坑杀赵国大军,秦国从此独霸天下。

17、赵破匈奴(前244年),赵边将李牧以步兵大兵团全歼匈奴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

18、秦灭六国(前230—前221年),前230年灭韩,前228年使用反间计诛杀李牧后灭赵,前225年水淹大梁灭魏,前224年大将王翦灭楚,前222年灭燕,前221年灭齐,从而统一中国。

19、巨鹿之战(前207年),项羽消灭秦朝主力军。

20、楚汉战争(前205—前203年),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占领关中,彭城之战项羽以少胜多,成皋会战汉胜楚败,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列举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

列举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

列举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古代历史上有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些战役不仅展示了智勇双全的将领才能,还体现了兵法运用的巧妙之处。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1. 平原之战:公元前204年,中国战国时期的楚国和秦国发生决战。

楚军在秦军面前处于劣势,但楚国将领项燕却运用兵法,以聚粮和伏兵的策略,成功将秦军诱入陷阱并大败秦军,实现了以少胜多的壮举。

2. 官渡之战:公元199年,中国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

这场战役中,曹军只有十数万人,而袁军则有八十余万,曹操借助地理优势,在精确计算和精心筹划下,以少败多,最终使得袁绍的北方霸业宣告失败。

3. 阿尔卑斯战争:公元前218年至前202年,古罗马大帝汉尼拔率领卡尔塔哥军队与罗马共和国军队对抗。

在这场战役中,汉尼拔凭借过阿尔卑斯山脉的闪电远征战术,以少于罗马军队的兵力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胜利。

4. 亚历山大的战役:公元前334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率领马其顿军队向波斯帝国发起进攻。

亚历山大凭借其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多次决战中以少胜多,最终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

5.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中国东汉末年,曹操率领魏军进攻东吴。

在诸葛亮的指挥下,东吴火攻船只,利用风势和战场地势,曹操船队遭到大量损失,在东吴军队的配合下,最终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胜利。

6. 提康德罗加战役: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与美国双方在美国纽约北部展开战斗。

英国军队拥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但美国将领华盛顿于冬夜趁雪困敌,利用地形和过河难度,瞄准英军长官勒格告的运输线,成功地以少胜多,给了英国人沉重的打击。

7. 启蒙运动时期的沙特尔冈战役:1734年,奥地利与法国展开了冲突。

在这场战役中,奥地利统帅埃姆曼纽尔·德·卢奇斯以少胜多,精心布下伏击,消灭了比自己强大三倍的法军。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小部分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些战役中的胜利既归功于将领的智勇双全,也体现了对敌方情报的获取和兵法的巧妙运用。

中国古代的十大战役

中国古代的十大战役

中国古代的十大战役中国古代有着许多著名的十大战役,你知道是哪十大吗?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的十大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国古代的十大战役:长勺之战长勺之战是发生在春秋时期齐、鲁之间的一场战争。

公元前684年,即位不久的齐桓公,急于建立威信,冒然发兵攻打鲁国,企图一举征服鲁国。

面对齐国的军事进攻,鲁庄公迅速动员,决心抵抗,而深具谋略的鲁国平民曹刿自告奋勇,请随庄公出战。

在出征前,他询问庄公将依靠什么同齐国作战?庄公说,对于衣物食品之类的东西总是分赐给群臣,不敢独自享用。

曹刿指出,这只是小恩小惠,不能施及全国。

鲁庄公又说,自己对神明很虔敬,祭祀神明的祭品从不敢虚报。

但曹刿认为,对神守点小信,未必能真感动神明。

鲁庄公想了一下又说道,自己对待民间的大小狱讼,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是必定合情合理地予以处理。

曹刿这时才说,这样我们可以和齐国打仗了。

两军相对长勺,鲁庄公欲进攻,被曹劝止,曹刿在齐军三次擂鼓冲锋之后才擂鼓命令鲁军出击,一举将齐军击溃,庄公欲急于追击,曹刿说不可,在下车察看了齐军车辙痕迹又登车眺望齐军旌旗之后,才建议庄公追击。

胜利之后鲁庄公问曹刿胜负的原因。

曹刿说:作战全凭勇气,一鼓而作气,再次击鼓则勇气衰退,三次击鼓勇气就没有了。

敌三鼓气竭,而我初鼓气盛,所以能战胜敌人。

至于追击,曹刿则说: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意图,怕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长勺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早期的一场经典战役,虽然没有武王伐纣的气势,也没有宣王南征的规模,是一次诸侯之间规模不大的战争。

但它却在政略、战略和策略上体现了古代一些可贵的军事辨证思想,给人以启迪。

中国古代的十大战役:城濮之战城濮之战是发生在春秋时期中原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的一场战争。

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

这场战争奠定了晋国中原霸主的地位,扼制了楚国的北进势头。

早年晋文公重耳曾流亡楚国,受到过楚王的盛情款待,楚王问他:将来你要是当上了晋国国君之后会怎么回报我?晋文公回答:如果将来哪天我们两国的军队要是相遇,定当退避三舍。

历史上的这些守城保卫战,凄凉而悲壮

历史上的这些守城保卫战,凄凉而悲壮

历史上的这些守城保卫战,凄凉而悲壮历史上保家卫国之战数不胜数,有的成功的捍卫了自己的国家,也有的失败而国破家亡。

大多数的守城保卫战都是打十分艰苦的,哪怕最后成功的守下了一座城,城内也是十户剩一户这种悲壮而凄凉的场景。

邯郸保卫战(战国后期)说起古代最惨烈的围城之战,不得不说战国后期秦国为吞并赵国而发动的邯郸之战,这场战争堪称“人肉绞肉机”。

双方投入的总兵力以及牵连的其它国家,都是空前绝后的。

邯郸保卫战决定了赵的生死存亡,这一战,牵动着天下所有人的心,众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轮流上演,著名的事件有信陵君窃符救赵、毛遂自荐、鲁仲连义不帝秦、虞卿不赂秦等。

这场战争参与的历史著名人物十分多,战国四公子除了已死去二十多年的孟尝君田文,其它三个都直接参与了这场战争。

秦国这边有秦昭王、白起、王陵、范睢等。

赵国这边有赵孝成王、廉颇、朱亥、晋鄙、公孙龙、楚考烈王、魏姬等。

战国四公子中的平原君赵胜和信陵君魏无忌凭借此战名扬史册。

战国四大名将中的白起和廉颇参与了这场战争,而白起却因为这场战争而被处死。

这次战争是发生在战国七雄之间的战役,有六个国家直接或间接参加,四个国家派遣了主力部队,一个国家只放声没出兵,一个国家趁火打劫。

这场战役参战的除了正规部队还有三千人的敢死队,可能是中国历史战争中第一次运用敢死队。

这场战役以秦国失败而告终,山东六国获得的为数不多的胜利,拖慢了秦国统一进程三十多年。

东汉的疏勒城保卫战东汉永平十八年,校尉耿恭将军率数百名将士奉命坚守疏勒城。

匈奴强攻不成,便断了城中水源。

将士渴极时,只好喝马尿解渴。

在困境中,耿恭命令士兵挖地15丈,却不见一滴水。

心急如焚的耿恭突然在脑海里闪现出当年大将军李广利在大宛率兵打仗时,断了水源便拔剑刺山,泉水即刻喷涌而出的情景……于是,他整理衣冠,对着干井虔诚膜拜,祈祷上苍赐水,井下清泉随即涌流出来,众将士皆呼万岁。

耿恭即令士兵提水上城,扬水示意。

匈奴人见状,锐气大减。

孤立无援的汉兵与匈奴人对峙一年多后,终于军粮耗尽,守城将士只好煮皮革解饥。

历史上十大无名英雄

历史上十大无名英雄

历史上十大无名英雄历史上十大无名英雄1. 先轸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爆发。

战争开始前不久,晋军统帅郤缺病故,先轸被破格提拔为三军统帅。

先轸在城濮之战中创造了谋略战争。

在此之前的战争,包括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战争双方都讲究“以战为礼”,是用一种类似体育比赛的风格去打仗的。

而先轸毫不客气的使用了战术和谋略来对付楚国人。

退避三舍,将敌人诱入口袋阵;三军合兵一处,猛攻敌人侧翼;马背上蒙上虎皮,震慑敌军;这些现在看来很简单的计谋,在那个时代都是惊天动地的创举(想想宋襄公是怎么打仗的)。

从此,士兵终于与仪仗队有了区别。

兵不厌诈,也开创了兵法的先河,为之后的孙武、吴起创造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城濮之战大胜楚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谋略战,崤山之战大胜秦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歼灭战,晋北大胜狄军是中国第一次成功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敢于唾君之面的老先轸不知败为何物,于是孤身卸甲冲入敌阵,对自己冒犯国君的行为进行了惩罚。

无论是历史影响力,军事能力,还是人格魅力,先轸的成就都无比辉煌。

但,他的名声……2. 司马错公元前316年,司马错力排众议,使用了令两千年后的人都不可思议的一种挖心战术,在“使人听此调朱颜”的蜀道上一纵千里,灭掉蜀国。

从此秦国拥有了最充足的后勤补给。

然后司马错又使用挖心战术,从蜀地沿长江顺流而下,直取楚国黔中。

这种神奇的孤军深入,就地补给,横扫敌人腹地的神话可以与西方的迦太基统帅汉尼拔交相辉映。

在这之后,才有了李冰治水,才有了王翦灭楚。

但是,谁知道……3. 娄敬汉朝、隋唐、清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盛的时代。

但这些强盛的时代,也都分别有他们严重的外患。

如汉朝的匈奴,唐的突厥、吐蕃,清朝的准噶尔等等。

当不愿意进行战争,又很难避免战争的时候,和亲就是最好的办法。

和亲这一项措施,造就了中原地区的繁华,试看坚决不和亲的宋王朝和明王朝有多么孱弱,就能感觉到和亲的巨大作用了。

和亲的发明者就是这位娄敬。

公元前200年,刘邦在白登遭遇匈奴包围,差点死掉。

三国时期的七次著名守城之战

三国时期的七次著名守城之战

三国时期的七次著名守城之战展开全文汉末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群雄争霸,最后的三家鼎立持续了几十年,期间爆发了无数次战役,战役的类型也是数不胜数,如奇袭战、水战、攻城战、防御战等。

我们今天来聊聊三国时期以城池为依托的七次著名的防御战,看看您心中的典型战例是否上榜呢?三国时期的攻城战一、霍峻-葭萌之役霍峻,汉末刘备麾下名将。

赤壁之战后,霍峻率领麾下部曲正式投靠刘备,后随刘备入蜀,驻守关键隘口葭萌,以确保刘备讨伐刘璋时的后方安全。

公元212年,刘备军队南下讨伐刘璋,张鲁得知情况,派部将杨帛引诱霍峻反水,被霍峻拒绝。

后来刘璋部将扶禁、向存等领万余人北上围攻葭萌,当时葭萌城中仅有数百人,但霍峻凭借易守难攻之势,以及屈指可数的战备力量,坚持长达一年。

蜀地雄关葭萌不仅如此,霍峻趁刘璋军队久攻不下、疲劳作战之际,率领精锐部队发动突然袭击,刘璋军队大败,主将向存也临阵授首。

霍峻仅凭借数百战力成功击破刘璋万余人,恐怕谈到守城,三国迷们第一反应就是霍峻了。

战役量化:数百人 vs 万余人;作战时长:1年;难度指数:⭐️⭐️⭐️⭐️⭐️二、曹仁-襄樊之役曹仁,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曹操早期最重要的宗族将领之一,曹操非常信赖的“救火队员”。

曹魏疆域内何处战局陷入危难之时,就能看到曹仁的身影。

公元219年7月,关羽发动著名的襄樊之役,曹仁驻守樊城与关羽对峙。

8月份,汉水暴涨,关羽趁势率水军攻击于禁援军,大获全胜,随后转而持续强攻樊城直至10月底,曹仁仅率领数千人马死守樊城,等待曹操援军到来。

襄樊前线的关羽随着徐晃等援军陆续到来,再加上孙权偷袭荆州,关羽也不得不放弃围城,襄樊之围遂解。

曹仁在危难关头顶住关羽施加的巨大军事压力,没有放弃即将被攻陷的樊城,而他关键时刻的最后坚持,也终于等来的局势的逆转。

战役量化:数千人 vs 三万余人(预估关羽兵力);作战时长:3-4个月;难度指数:⭐️⭐️⭐️三、朱然-江陵之役朱然,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他与孙权年纪相仿,曾与其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二人友情很深,因此朱然深受孙权信任。

技战法经典案例

技战法经典案例

技战法经典案例在战争中,技术的运用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之一。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技战法经典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智慧与勇气的结合,更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介绍两个经典的技战法案例——孙膑的“暗度陈仓”和曹操的“借刀杀人”,探讨其背后的道理和战争策略。

孙膑,战国时期楚国的军事家和机械发明家,他提出了一种被称为“暗度陈仓”的战术。

当时,秦国正在攻打楚国的都城郢城,孙膑决定利用秦军的通敌将领曾参,让他向秦军虚报军情,称楚军准备在陈仓修建要道,以引导秦军相信楚军退守陈仓的假象。

而实际上,孙膑的真正计划是带领楚军从陈仓东面绕道而行,直扑秦军后方。

这个计划看似冒险,但孙膑在策划之前进行了详尽的侦查和分析,他注意到秦军在进攻郢城时途径了一片堡垒密布的山区。

而陈仓正位于这片山区之间,地势险要,可利用的道路有限。

孙膑以楚军使用这条看似困难的道路入侵秦军后方为基础,构思了“暗度陈仓”的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孙膑遵循了几个关键原则。

首先,他假意撤军,故意引诱秦军跟随自己,制造出了楚军退守陈仓的幌子。

其次,他通过控制曾参,准确地传达假情报,引导秦军陷入误判。

最后,他细致地规划了军队行进路线,确保楚军能够安全地穿过这片山区。

结果证明,孙膑的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秦军将领白起深信不疑,亲自率领大军从陈仓进攻楚国后方,却在半路上被孙膑指挥的楚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最终,楚军成功地绕过秦军,直击秦国的弱点,取得了重大胜利。

这一案例展示了孙膑卓越的智谋和决断力,同时也启示我们在战争中应善于运用计谋和谨慎选择战场位置。

另一个经典的技战法案例是曹操的“借刀杀人”。

三国时期,曹操在与袁绍的战争中遭到了对方强大的骑兵部队的困扰。

曹操聪明地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提出“借刀杀人”的计策,将敌人引入圈套并利用其图谋中的弱点。

具体来说,曹操故意退出有利阵势,让袁绍误以为自己脆弱易破,急于发动进攻。

曹操选择在广宗设置伏兵,同时秘密向袁绍的手下陈琳暗示自己准备投降。

韩信一生指挥的十大经典战役

韩信一生指挥的十大经典战役

韩信一生指挥的十大经典战役【一】陈仓之战——汉高帝元年(前206)六月,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以“汉中策”帮助刘邦确定“东向争权天下”的方略。

八月,韩信乘项羽进攻齐地(今山东大部)田荣之机,出兵东征。

出征之前,韩信先派樊哙、周勃率兵一万多人佯修已被刘邦进汉中时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褒斜道出兵的架势。

关中守军闻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口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

韩信“明修栈道”之策吸引了敌军注意力,当敌军的主力被引诱到了栈道一线时,韩信却率大军西出勉县转折北上,顺陈仓小道入秦川,渡渭河于陈仓古渡口,倒攻大散关,对敌人发动突然袭击,轻而易举地拿下了陈仓城(项羽所封雍王章邯属地),打开了守卫关中平原的大门。

章邯从废丘(雍都,今陕西兴平东南)仓促率军驰援陈仓,被汉军击败,逃至废丘、好峙(今陕西乾县东),汉军分路追击,在壤东(今陕西武功东南)、好峙两地再败雍军,进围章邯残部于废丘。

紧接着汉军主力挥师东进,占领了三秦,奠定了与项羽争雄天下的基础。

这就是韩信生平所指挥的第一个战役,韩信初出茅庐,一鸣惊人,成功地创造了我国战争史上由汉中进夺关中的战例。

韩信出其不意奇袭陈仓,尔后分兵略地,连续作战,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地区。

在这一过程中,韩信的指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显示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华。

【二】京索之战——汉高帝二年(前205)四月,刘邦彭城溃败后,留守关中的韩信迅速赶到荥阳前线,利用荥阳有利地形,组织多层次的战略防御体系,多次击破楚军于京(今河南荥阳南)、索(今河南荥阳)之间,歼灭了不断西进的楚军前锋,止住了战略溃败的颓势。

韩信不仅阻止了楚军的追击和进攻,还不时抓住战机,组织起必要而适当的反攻。

他派曹参、灌婴、靳歙等将领分别出击,先后夺回了雍丘(今河南杞县)、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燕县(今河南长垣西北)、衍氏(今河南郑州市北)、武强(今河南郑州市东北)、菑南(今河南民权东)、昆阳(今河南叶县)、叶县(今河南叶县西南)等地,消灭了这些地区的楚军以及叛汉投楚的势力。

典故

典故

源于汉中的著名成语/典故大全1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秦王朝“二世而亡”之后,中国发生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楚汉相争”。

宝鸡作为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上演了一幕名传千古的战争活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由此揭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

项羽和刘邦曾在反秦战争中约定,先攻入咸阳者为王。

公元前207年,刘邦先人咸阳,但慑于项羽人多势众,只好封存秦的府库,退出咸阳,驻兵灞上。

项羽入咸阳后,放火烧掉阿房宫,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又分别封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雍王、塞王、翟王,称为三秦,统治关中,以御刘邦人秦。

刘邦人汉中时,采用著名谋士张良的建议,烧毁了栈道。

“栈道”是从关中翻越秦岭,南通汉中、巴蜀的古代交通要道,由秦岭古道、褒斜道、连云栈道组成。

全长250公里,架于悬崖绝壁和泥沼之地。

“陈仓”是宝鸡的古名,这里特指渭河北岸的陈仓古渡口。

栈道在关中的出口斜谷关距陈仓古渡相距约70公里。

公元前206年,刘邦手下的大将军韩信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开始军事行动,韩信先派樊哙、周勃率兵一万佯修已被刘邦进汉中时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褒斜道出兵的架势,章邯闻讯立即加强斜谷防御。

韩信却率大军西出勉县转折北上,顺陈仓小道入秦川,渡渭河于陈仓古渡口,倒攻大散关。

章邯急忙率军赶到陈仓城,与韩信激战。

此时,明修栈道的樊哙、周勃也出斜谷,与韩信会师。

章邯兵败自杀,司马欣、董翳先后投降,刘邦遂定三秦。

从此,关中成了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的基地。

如今,宝鸡东十里处的陈仓峪,传说为韩信渡渭河后的藏兵之处。

附近有韩信“马刨泉”和“点将台”遗迹。

这一带出土的秦汉兵器甚多。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作为声东击西的典型战例,后世的军事统帅屡屡效法。

如海湾战争中的“沙漠盾牌行动”,就是用海面的假登陆掩盖了沙漠中的真迂回,而美军统帅也毫不掩饰地说,他们使用的是中国的战术。

2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则成语典故,也可以简说成“成败萧何”。

它讲的是萧何与韩信的故事。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战役中国古代大规模战争排行→MAIGOO生活榜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战役中国古代大规模战争排行→MAIGOO生活榜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战役中国古代大规模战争排行→MAIGOO生活榜1、安史之乱时间:公元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

安史之乱是唐朝将领安禄山、史思明与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战时伤亡士兵约30余万,唐朝虽然取胜,但战时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无法弥补的。

它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此外,由于战争所造成的劳动力不足,统治阶级又增加税收,致使农民与地方阶级矛盾激化,北民南迁的状况越来越明显,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

另外,由于战时的重兵调遣,导致边防空虚,吐蕃人伺机而入,唐朝自此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

【详细>>】2、赤壁之战时间: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刘联军与曹操的大战。

曹操欲借此战统一南方,但孙刘联军以火攻大破曹军,使得曹操20万兵马败于仅5万兵马的孙刘联军。

曹操大败后便退回北方,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自此便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之一,更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此战不仅促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更给了孙刘双方各自壮大势力的机会,特别是刘备在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又谋取益州。

【详细>>】3、官渡之战时间:公元199年-200年。

官渡之战是曹操军与袁绍军在官渡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略决战。

袁绍统率精兵11万,而曹操仅2万兵马,两军兵力虽悬殊,但由于曹操善于用兵,时机战术得当,因此取得胜利,而袁绍大败,几乎全军覆灭。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以弱胜强战例,它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它增强了曹操的实力,为曹操彻底击溃袁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也基本上确立了今后曹操一家独大的态势。

【详细>>】4、长平之战时间:公元前260年。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你能举出一个有关”暗渡陈仓”的故事或传说吗?

你能举出一个有关”暗渡陈仓”的故事或传说吗?

你能举出一个有关”暗渡陈仓”的故事或传说吗?一、伏地魁星遭围之际暗渡陈仓据史书记载,当时项羽在陈仓修筑营寨,并提前在渭水畔设下伏兵。

刘邦派遣了自己的麾下名将魏公子韩信做计划,终于韩信找到了一个天降良机,他伪装成了伏地魁星,向项羽表示自己要垂帘听政,举办祭天仪式。

项羽信以为真,亲自前往陈仓,派兵警卫。

当韩信伪装成伏地魁星面对项羽的时候,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时刻,借助四周的山势,他在夜晚率领精锐部队暗渡陈仓,包围了项羽和所有的敌人。

最终,项羽因为暗度陈仓而陷入了绝境,被迫让出了陈仓。

二、渭水船夫携子寻陈仓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渭水船夫的传说。

据说,渭水船家在修筑陈仓城墙的时候丢失了自己的宝贝儿子,此后他一直为此事神思恍惚、悲痛欲绝。

不久,韩信伪装成伏地魁星的消息传来,船夫怀抱着找到儿子的希望不远千里赶到陈仓。

当夜韩信暗渡陈仓之时,船夫在夜晚看到有数百条人马沿着山势而上,他克制不住地惊叹道:“好大的人马啊!” 不知此时已被项羽的部下所听见,项羽发现他怀里抱的是个孩子于是问“你为何不知退避?”,而此时船夫抬头,突然发现眼前的山上赫然就是那个小时候淘气的孩子。

他高兴到瞪大了眼睛,面对项羽怀里的儿子,他直呼其名,并提醒了刘邦部队的到来。

刘邦带队渡河顺利,在留下一猛击败项羽获胜。

三、刘邦死守陈仓受攻击在古代战争中,陈仓地势险要,为守险要地,对于持久抵抗侵略起着重要的作用。

公元前210年,项羽攻打刘邦位于陈仓的势力,希望能够夺取刘邦的阵地以势压制。

然而刘邦不愿放弃陈仓,他稳守城池,严密固守,使项羽无法轻易破城。

刘邦采取了隐藏在山中,寻找敌人破绽,暗中发动偷袭等策略,不断地利用地形、资源和军队的协同作战,牢牢地守住了陈仓。

这一系列严密的战略安排,使项羽无法攻破刘邦的城池。

四、古陕县陈仓“明知故渡”传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古陕县陈仓,也有一个与“暗渡陈仓”相关的传说故事。

相传在古代,当地有一个鬼怪石笋,无论人们如何尝试,都无法破解其诡异之谜。

与陕西有关的成语典故

与陕西有关的成语典故

与陕西有关的成语典故1.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秦王朝“二世而亡”之后,中国发生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楚汉相争”。

宝鸡作为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上演了一幕名传千古的战争活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由此揭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

项羽和刘邦曾在反秦战争中约定,先攻入咸阳者为王。

公元前207年,刘邦先人咸阳,但慑于项羽人多势众,只好封存秦的府库,退出咸阳,驻兵灞上。

项羽入咸阳后,放火烧掉阿房宫,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又分别封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雍王、塞王、翟王,称为三秦,统治关中,以御刘邦人秦。

刘邦人汉中时,采用著名谋士张良的建议,烧毁了栈道。

“栈道”是从关中翻越秦岭,南通汉中、巴蜀的古代交通要道,由秦岭古道、褒斜道、连云栈道组成。

全长250公里,架于悬崖绝壁和泥沼之地。

“陈仓”是宝鸡的古名,这里特指渭河北岸的陈仓古渡口。

栈道在关中的出口斜谷关距陈仓古渡相距约70公里。

公元前206年,刘邦手下的大将军韩信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开始军事行动,韩信先派樊哙、周勃率兵一万佯修已被刘邦进汉中时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褒斜道出兵的架势,章邯闻讯立即加强斜谷防御。

韩信却率大军西出勉县转折北上,顺陈仓小道入秦川,渡渭河于陈仓古渡口,倒攻大散关。

章邯急忙率军赶到陈仓城,与韩信激战。

此时,明修栈道的樊哙、周勃也出斜谷,与韩信会师。

章邯兵败自杀,司马欣、董翳先后投降,刘邦遂定三秦。

从此,关中成了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的基地。

如今,宝鸡东十里处的陈仓峪,传说为韩信渡渭河后的藏兵之处。

附近有韩信“马刨泉”和“点将台”遗迹。

这一带出土的秦汉兵器甚多。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作为声东击西的典型战例,后世的军事统帅屡屡效法。

如海湾战争中的“沙漠盾牌行动”,就是用海面的假登陆掩盖了沙漠中的真迂回,而美军统帅也毫不掩饰地说,他们使用的是中国的战术。

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则成语典故,也可以简说成“成败萧何”。

它讲的是萧何与韩信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似陈仓之战的典型战例
井陉之战
汉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今河北井陉东南)一带进行的战役。

在井陉之战中,韩信率领的兵马只有3万左右,而赵国则派出了20万大军。

因此,对于井陉之战来说,可谓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此战,汉军大将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余轻敌之心,摆下违背兵家大忌的背水阵,促使麾下将士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并另调轻骑趁隙夺取赵军军营。

赵军想回营稍作歇息之余惊见本营插满汉军旗帜,以为大势已去,故一哄而散。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井陉之战中,韩信奇正并用,背水列阵,拔帜易帜,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最终以少胜多,谱写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光辉的篇章。

此战堪称教科书式的战争典范。

在双方兵力悬殊的背景下,韩信背水一战,验证了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兵家理论。

井陉之战的结局,对楚汉战争的整个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

汉军的胜利,使得其在战略全局上渐获优势,即消灭了北方战场上最强劲的敌手,从而造就了孤立项羽的有利态势。

潍水之战
潍水之战是楚汉时期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场经典战役,此战汉韩信不但消灭了齐楚仅余的一只有生力量,斩断西楚之右臂,并且占领三齐之地,实现迂回到西楚后方并对其战略包围的有利局势。

在潍水之战中,项羽麾下的大将龙且轻视韩信,又急求战功,不用此计,率兵与韩信军隔潍水东西(山东境内的潍河)摆开阵势。

面对轻敌大意的龙且,韩信连夜派人做了一万多条袋子,盛满沙土,壅塞潍河上流。

率一半军队涉水进击龙且之阵,龙且出兵迎击,韩信佯装败退,龙且以为韩信怯弱,率军渡江进击。

这时韩信命人决开壅塞潍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龙且的军队大半没有渡过去。

韩信挥军猛烈截杀,杀死龙且。

东岸齐、楚联军见西岸军被歼,四处逃散。

韩信率军急渡水追击至城阳,楚兵皆被俘虏。

齐王田广逃走不久被杀。

汉四年(前203年)齐地全部平定。

在潍水之战中,楚国大军有20万人,而韩信则只有数万大军。

因此,和井陉之战一样,潍水之战也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垓下之战
这是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众所周知,垓下之战,是刘邦和项羽两大势力的最后一场大战。

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

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
后。

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突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