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三结义》读后感(精选10篇)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f5d895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8.png)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这部书,那可真是大名鼎鼎!里面的故事精彩纷呈,英雄豪杰辈出。
而让我感触最深的,还得是开篇的“桃园三结义”。
说起这桃园三结义,那真是让人热血沸腾!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位好汉,在那桃花盛开的园子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这场景,光是想想都觉得豪情万丈!我就琢磨着,这三位怎么就凑到一块儿,还能许下如此重誓呢?咱们先来看看刘备。
他本是中山靖王之后,可到他这一代,家境已经没落。
但他心怀大志,一心想要重振汉室。
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有着一颗仁义之心。
关羽呢,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一把青龙偃月刀耍得虎虎生风。
他为人义气深重,因为看不惯豪强仗势欺人,一怒之下杀了恶人,从此流落江湖。
张飞就更有意思了,他是个卖酒屠猪的,长得五大三粗,却性如烈火,勇猛无比。
这三个人,出身不同,性格各异,可命运的大手就这么把他们推到了一块儿。
那一天,刘备卖着草鞋,关羽推着小车,张飞吆喝着猪肉,三人在集市上相遇。
张飞的猪肉放在井里,上面压着一块大石头,扬言谁能搬开石头,猪肉就白送。
关羽轻松搬开,两人起了争执,这时候刘备出来打圆场,一番交谈,三人发现彼此都心怀壮志,恨不能立刻干出一番大事业。
于是,他们来到了张飞家的桃园。
桃花灼灼,微风拂过,花瓣纷纷飘落,好似一场美丽的花雨。
就在这片美景之中,他们摆下供品,点燃香烛,郑重地磕了头。
那一刻,他们的眼神坚定无比,仿佛看到了未来的金戈铁马、血雨腥风,也看到了兄弟齐心、共创大业的辉煌。
想想看,在那个乱世,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猜疑和算计,能有这样一份纯粹的兄弟情,是多么难得啊!他们没有因为利益而结合,只是凭着一腔热血和对正义的追求。
此后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始终不离不弃。
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待他如上宾,又是封侯又是赐金,但关羽心中始终挂念着刘备。
当他得知刘备的下落,毅然决然地过五关斩六将,回到了刘备身边。
小学《桃园三结义》读后感五篇
![小学《桃园三结义》读后感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d008c104a1b0717fd5dd79.png)
小学《桃园三结义》读后感五篇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桃园三结义》读后感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小学《桃园三结义》读后感(一)最近,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第一章――“桃园三结义”,使我深受启发.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张角率领农民发起“黄巾起义”.汉灵帝为了镇压“黄巾”起义,下令各地招新兵.祖先是皇室的刘备、以杀猪卖酒为生的张飞和因打抱不平,杀死了家乡恶霸而逃避江湖的关羽相遇.在客栈里畅饮之后,三人来到了张飞庄园后的桃园,商议举兵投军大事,眼看正是桃花盛开时,便结拜为生死兄弟.结拜时按照年龄,刘备为兄长,关羽次之,张飞最小.第二天,三人都给自己造了兵器,招募了五百多名士兵踏上了投兵之路.通过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一个人生道理:对国家要忠诚;对朋友要有情义,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在,这个道理都一定能给你点燃人生的路灯!所以我要努力做一个对国家忠诚,对朋友有情义的人!小学《桃园三结义》读后感(二)前些日子,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文中的刘备、张飞、关羽虽然生活经历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志向,那就是要想用自己的能力改变国家的现状。
于是,他们仨就在关羽的桃园中结成了兄弟。
刘备年龄最长,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最小,为小弟。
我还知道了他们结盟后,一直同心合力,尽显兄弟之情。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人是要有远大的志向的,并要为实现这个理想而不断努力,这样才有可能有所收获。
从小至今,我的内心也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当一个周杰伦2号!在生活中,我不断地为此做准备:上音乐课时,我特别认真。
欣赏课中,我闭起双眼,沉醉其中,双手不时摆出几个动作;音乐我常常得优;放学回家做完作业我就会听歌,一有空就哼歌;如果听到时尚摇滚我就会侧耳倾听,继而边听边唱,边唱边跳。
现在最流行的《江南STYIE》我也可以哼上几节,舞上几段……我偶尔也能施展一下自己的音乐才华。
三国演义桃园结义读后感及心得(精选多篇)
![三国演义桃园结义读后感及心得(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25ab46a26925c52cc5bfd3.png)
三国演义桃园结义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古文翻译三国演义缩编版第一章桃园三结义一、桃园三结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汉朝自高祖(刘邦)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推其致乱之由,殆(dài危险、大概)始于桓、灵二帝。
桓帝禁锢(gù,禁闭)善类,崇信宦官。
及灵帝即位,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fán,茂盛、繁多)谋诛之,反为所害,中涓(juān,宦官)自此愈横。
后张让、封谞(xū才智、谋划)、段珪(guī、玉器)、曹节、蹇(jiǎn,跛,行走困难)硕、程旷、夏恽(yùn、重厚)等十人朋比为奸(坏人勾结在一起做坏事),号为“十常侍”。
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父亲、伯父、叔父)。
时疫气流行,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
张角散施(布施)符水,为人治病。
讹(é,谣言)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令人各以(用)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
青、幽、徐、冀、兖(yǎn)州之人,家家侍奉张角名字。
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jī,怀抱着)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
一面私造黄旗,约期(日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谞。
唐周乃径(直接)赴省中告变。
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紧接着)收封谞等一干人下狱。
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
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十万。
帝降诏,令各处讨贼。
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
太守刘焉闻得贼兵将至,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向来)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姓刘,名备,字玄德。
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因为)酎(zhòu,诸侯向皇帝交纳的贡金,作祭祀用)金失侯,因此遗(留下)这一枝在涿县。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ab17e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3.png)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巨著,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其中,“桃园三结义”这一章节,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起这桃园三结义,那可真是让人热血沸腾!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那桃花绚烂的园子里,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响彻云霄。
我仿佛能看到那满园的桃花,如粉色的云霞般绽放。
微风拂过,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像是一场美丽的花雨。
在这如梦如幻的美景中,刘备,这位胸怀大志却身世坎坷的汉室宗亲,眼中闪烁着坚定和憧憬;关羽,那丹凤眼、卧蚕眉的威武形象,透露出的是忠诚和义气;张飞,满脸的络腮胡子也掩盖不住他的豪爽和直率。
刘备,一个以卖草鞋为生的没落皇族后裔,心中却怀着兴复汉室的伟大抱负。
他的温和、善良和那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感到无比敬佩。
关羽,一把青龙偃月刀在手,威风凛凛,过五关斩六将,义薄云天,让人折服。
张飞呢,丈八蛇矛一挺,勇猛无比,但又粗中有细,对兄弟情深义重。
他们的相识相知,充满了戏剧性。
张飞本是个卖肉的,脾气火爆。
关羽则是因杀了恶霸,流落江湖。
刘备见二人皆非凡人,心中便有了结交之意。
而他们的结义,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对彼此的认同和对未来的期许。
想想看,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多么难得。
他们三人能够抛开身份地位的差异,只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走到一起,这是多么令人赞叹的情谊啊!这种情谊,在如今的社会中,似乎变得越来越稀缺。
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朋友之间也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分道扬镳。
而桃园三结义告诉我们,真正的友情应该是经得起考验的,是能够同甘共苦、不离不弃的。
再看他们结义之后的种种经历,更是让人感慨万千。
无论是与黄巾军的战斗,还是在诸侯纷争中的辗转,他们始终携手并肩,相互扶持。
哪怕面对重重困难,甚至生死考验,他们也从未有过退缩和背叛。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c2f465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d.png)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三国演义》,那可是一部大名鼎鼎的古典名著,里面的故事精彩纷呈,英雄豪杰辈出。
而在这众多的情节中,桃园三结义这一段,着实让我感触颇深。
想当年,刘备还只是个卖草鞋的穷小子,关羽呢,是个因为杀了恶霸而四处逃亡的大汉,张飞则是个卖酒卖肉的屠夫。
这三个人,身份不同,背景不同,却因为一个共同的志向,走到了一起。
话说那一天,桃花盛开,春风拂面。
刘备在街头看到了张飞和关羽在打架。
这两人打得那叫一个激烈,周围的人都不敢上前劝架。
刘备呢,心里好奇,就凑上去看。
只见张飞那五大三粗的样子,力气大得惊人,每一拳挥出去都带着呼呼的风声。
关羽呢,也是毫不示弱,面色通红,眼神坚定,手中的刀挥舞得虎虎生风。
刘备一看,这两人都是好汉呐!赶忙上去劝架,双手一伸,把两人隔开,嘴里说道:“二位好汉,何必如此大打出手,有话好好说嘛。
”这两人一听,倒也觉得有理,就停下了手。
刘备趁机和他们聊了起来,一聊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心怀壮志,想要干一番大事业。
张飞性子急,大手一挥,说道:“俺老张虽然只是个屠夫,但也看不惯这世道的不公,俺也想为百姓做点事儿!”关羽捋了捋胡须,微微点头:“关某也是如此,只恨没有遇到志同道合之人。
”刘备一听,眼中放光:“我刘备虽然穷困潦倒,但一直有兴复汉室的志向,今日得遇二位,真是老天眷顾。
”于是乎,张飞大手一拍:“既然如此,不如我们结拜为兄弟,今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关羽和刘备齐声叫好。
接下来的场景,那叫一个热闹。
张飞带着二人来到了他的桃园,满园的桃花开得正艳,微风拂过,花瓣纷纷飘落,仿佛是为他们的义举而欢呼。
他们在园中摆上了香案,备好了祭品。
张飞兴奋地说道:“俺老张今天高兴,把家里的好酒好肉都拿出来!”刘备则一脸郑重:“此乃大事,不可马虎。
”关羽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三人在香案前跪下,异口同声地说道:“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范文5篇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eacbd971fe910ef12df8db.png)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范文5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桃园三结义》读后感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范文5篇(一)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里,宦官争斗,朝政日益衰败。
这时候就有那么一些人,他们重情重义,对过忠诚,体恤百姓。
在那个社会动荡之际就涌出了那三位英雄:刘备,张飞,关羽。
他们身上涌现出了兄弟情深和视死如归。
志同道合相为谋,他们就这样走到了一起,结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这样的兄弟情实在让人敬叹。
为了百姓,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们就可以有无穷的力量去抗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出这样的人,似乎我们都觉得理所当然。
下面我就对其中一个人进行评价。
就说张飞吧,因为我觉得张飞在这次结义中最重要。
如果没有张飞,就不可能有桃园三兄弟。
张飞有经济能力,三人当中,只有他有自己的财产。
作为一个混乱时局里的屠夫,其拥有如此经济能力绝对因为他有自己的一身才华。
更主要的是,这样一个人人自危、官匪难辨和缺乏信任体系的时代,张飞还能保住自己的私有财产说明他自有其服人的本事,方能聚集一定人气。
张飞的经典语录: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 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
他拥有如此能力,却能甘于撇开眼前的小利益,忍受暂时的困顿,并积极地寻找符合自己的出路。
从这一点看,我们也能知道他颇有大将风范。
在那个时候,我觉得张飞完全可以提议让他做领导者,但他没有,让刘备做了大哥。
从这点看,张飞也有很大的肚量。
因此,在这三个人当中,我是最欣赏张飞的。
所谓时势造英雄,桃园正是那个时代赠与给张飞,刘备和关羽的时势,应该是一种特定时期人类正义与智慧的成功交集。
桃园就是他们成就一番事业的起点。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在桃园开启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一番事业。
天时地利人和,桃园三结义让他们三个人由量到质产生突变,成就了一代伟人。
关于《桃园三结义》5篇400字读后感范文精选
![关于《桃园三结义》5篇400字读后感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8f12d67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3.png)
关于《桃园三结义》5篇400字读后感范文精选《三国演义》中第一个故事就是《桃园三结义》,小编为大家带来几篇《桃园三结义》读后感供大家阅读。
下面是店铺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一本文写了刘备家境贫寒、性格宽和、寡言少语、不好读旧八股文章,看着百姓处于战火烽飞的年代,忧心忡忡,想救民于水火,是一个有大胸襟的人,一天他遇到了与他有共同志愿的关羽和张飞,三人话语投机,越谈越谈得来,决定结成异姓兄弟,共创一番大事业。
三人看桃花开得正艳,于是在桃园里准备好物品,焚香跪拜,盟誓道:“刘备、关羽、张飞虽是异姓,愿结为兄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
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刘备为长兄,关羽为二弟,张飞为三弟,结拜后三人开始招集人马,欲为国出力,有人听说他们三人的志向送来了五十匹好马,又有商人慷慨解囊,又送了金银五百两,镔铢一千斤,他们三个分别打造了双股剑、青龙偃月刀、丈八长矛。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被人们世代传诵,主要是因为他们之间的互帮互助,深厚情谊,朋友珍贵的友情温馨无比。
交朋友不是让我们挑选完美的人,而是去让我们吸引志同道合的人。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二《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这次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经典的故事,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是《桃园三结义》。
《桃园三结义》是东汉末年,朝廷腐败,灾荒连年之时,巨鹿百姓组成了一支黄巾军,发起了历史上有名的“黄巾军大起义”。
朝廷张贴榜文,招募抵抗黄巾军的士兵。
在这国家危难之时,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挺身而出,为国家效力。
他们三人志向相同、性格相投,决定在张飞家院子后面的桃园结拜为兄弟。
之后,他们初战告捷,虽然刘备当了个小小的县尉,关羽、张飞并没有得到什么官职,但是三人非常友爱。
因刘备看不惯督邮作恶多端,便将他斥责一番,随后三人一起投奔了幽州牧刘虞,这就是桃园三结义。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初中生读后感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初中生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475da0ccf84b9d528ea7ab1.png)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初中生读后感《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初中生读后感1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
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
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
像汉室刘蝉,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笑逐言开)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
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
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
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
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
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
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
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
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
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
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
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时年尽二十六岁。
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
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600字集锦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600字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fb622d1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0.png)
桃园三结义600字集锦桃园三结义600字集锦。
书是阳光,能照亮人生之路当作者写的作品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之后,确立感发点,感发点是的中心论,这样写一篇就很轻松了。
你是否正为写作品而发愁呢?我们特意搜集和整理了桃园三结义,欢送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桃园三结义(篇1)利用寒假时间,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内容主要是:东汉末年,天下纷乱,汉灵帝时宦官曹节等人把持朝政,使得国家朝政更加衰弱,天下不安,盗贼叛乱四起。
当时在巨鹿郡的张角、张宝、张梁兄弟三人率徒弟揭竿而起,四方百姓一呼百应,有四五万之众,号称“黄巾军”。
反贼声势浩大,官兵都不战而逃,皇帝不得已向全国各地发布招兵讨贼的命令。
榜文发到涿郡的时候,引出了当地的三个英雄,刘备性格宽厚平和,喜欢结交天下豪杰,是汉朝忠山靖王之后。
张飞豹子头,圆眼睛,声音像洪钟,做着卖酒、屠宰猪羊的生意。
关羽长须飘飘,面如重枣,一双丹眼,两条卧蚕眉,因乡里恶霸仗势欺人,一怒之下杀了恶霸,逃到外乡避难。
三人互相非常敬仰,相约在张飞家庄园后面的桃园焚香跪拜天地,说:“刘备、关羽、张飞虽然不是亲兄弟,但是我们同心协力,报效国家,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皇天在上,绝不背叛。
”他们三个英勇善战,同心协力、重情重义,为蜀国的建立做出了宏大奉献,成为后世学习模拟的楷模。
读了这个故事,我非常佩服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他们生活在的年代,当____岌岌可危的时候,可以挺身而出,他们同心协力,共创大业,报效国家。
我们要学习刘备“贫贱不折其志向,从小便有大志于胸”的品格,练就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超强武艺。
学习张飞“重友轻财”、“粗中有细”的优点。
桃园三结义(篇2)前些日子,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文中的刘备、张飞、关羽虽然生活经历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志向,那就是要想用自己的才能改变国家的现状。
于是,他们仨就在关羽的桃园中结成了兄弟。
三国演义第七回读后感
![三国演义第七回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4ffde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4.png)
三国演义第七回读后感《三国演义》第七回"桃园三结义",描绘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相识相知,结为异姓兄弟的过程,成为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
读罢此回,不禁令人感慨万千,深受启发。
志同道合,肝胆相照。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出身不同,经历各异,却因志向相投而走到了一起。
刘备匡扶汉室的抱负,关羽忠义仁勇的豪情,张飞鲁莽莽撞的率真,在乱世之中相辅相成,互为臂膀。
他们结拜为兄弟,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体现了他们对彼此的信任、依赖和肝胆相照的情谊。
人生在世,能够找到几个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朋友,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真挚的友谊可以让我们在困难时相互扶持,在快乐时共同分享,在迷茫时指点迷津。
就像刘关张三人一样,有了兄弟相伴,前路再艰险也不会孤单。
义气为重,侠肝义胆。
"桃园三结义"不只是一场简单的拜把子仪式,更体现了三人义薄云天的江湖气魄。
当张飞得知刘备被捉后,立马要提刀闯营营救;当关羽误杀车胄后,刘备不顾自身安危,主动承担罪责。
这份兄弟之情超越了生死,让他们在乱世之中有了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
义气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
它让我们舍己为人,不计较得失,勇于担当。
在当今社会,义气虽有所淡薄,但仍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
有了义气,我们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赢得尊重,在危难之时得到帮助。
英雄惜英雄,惺惺相惜。
第七回中还有一个令人难忘的人物,便是曹操。
曹操得知刘关张三人结义的消息后,不禁赞叹不已,慨然道,"大丈夫处世,当交如此!"即使身处敌对阵营,曹操也对刘备、关羽、张飞的义气和才能深表敬意。
英雄总是惺惺相惜的。
他们欣赏对方的优点,尊重对方的实力。
曹操虽是奸雄,但胸怀广阔,能容纳英雄豪杰;刘备虽是仁君,但知人善任,善于结交贤能之士。
这种英雄相惜的精神,让乱世之中多了一丝温情和豪迈。
乱世英雄,肩负使命。
《三国演义》第七回发生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三国演义桃园结义读后感(精选多篇)-红楼梦第一回读后感
![三国演义桃园结义读后感(精选多篇)-红楼梦第一回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c465424c1c708a1294a4416.png)
三国演义桃园结义读后感(精选多篇):红楼梦第一回读后感第一篇:古文翻译三国演义缩编版第一章桃园三结义一、桃园三结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汉朝自高祖(刘邦)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推其致乱之由,殆(dài危险、大概)始于桓、灵二帝。
桓帝禁锢(gù,禁闭)善类,崇信宦官。
及灵帝即位,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fán,茂盛、繁多)谋诛之,反为所害,中涓(juān,宦官)自此愈横。
后张让、封谞(xū才智、谋划)、段珪(guī、玉器)、曹节、蹇(jiǎn,跛,行走困难)硕、程旷、夏恽(yùn、重厚)等十人朋比为奸(坏人勾结在一起做坏事),号为“十常侍”。
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父亲、伯父、叔父)。
时疫气流行,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
张角散施(布施)符水,为人治病。
讹(é,谣言)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令人各以(用)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
青、幽、徐、冀、兖(yǎn)州之人,家家侍奉张角名字。
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jī,怀抱着)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
一面私造黄旗,约期(日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谞。
唐周乃径(直接)赴省中告变。
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紧接着)收封谞等一干人下狱。
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
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十万。
帝降诏,令各处讨贼。
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
太守刘焉闻得贼兵将至,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向来)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姓刘,名备,字玄德。
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因为)酎(zhòu,诸侯向皇帝交纳的贡金,作祭祀用)金失侯,因此遗(留下)这一枝在涿县。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9b14e4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7.png)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读了《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这一章节,我内心的感触那真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说起这“桃园三结义”,那可真是一段传奇佳话。
刘关张三人在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言铮铮,豪情万丈,让人热血沸腾。
我仿佛能看到那桃园中,春风拂面,桃花灼灼。
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却以织席贩履为生,心中怀着兴复汉室的大志;关羽,威风凛凛,一脸正气,手持青龙偃月刀,那眼神中透着坚定和忠诚;张飞,勇猛无比,声如洪钟,丈八蛇矛在他手中挥舞得虎虎生风。
三人在这桃园中,因着共同的理想和抱负,走到了一起。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们的结义之举,不仅仅是兄弟之间的情谊,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担当。
他们没有雄厚的背景,没有强大的兵力,有的只是一腔热血和彼此的信任。
这种信任,不是建立在利益之上,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相知相惜。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朋友之间的相处,有时候会因为一点小小的利益冲突就产生矛盾,甚至反目成仇。
再看看刘关张,他们可以为了彼此出生入死,毫不犹豫。
关羽被曹操所擒,曹操对他百般优待,封官赐爵,但关羽依然心系刘备,一旦得知刘备的下落,便过五关斩六将,义无反顾地去寻找。
这种义气,怎能不让人感动?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参加一个比赛。
比赛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有一个环节,我们因为意见不合产生了分歧,大家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结果导致我们在这个环节中表现不佳,分数落后。
当时,我心里特别着急,也有些生气,觉得大家不团结。
但是后来,当我们冷静下来,重新坐在一起讨论,才发现每个人都是为了团队好,只是方式方法不同。
最终,我们放下了成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在后面的比赛中发挥出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通用10篇)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86f9a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6a.png)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桃园三结义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篇1《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这次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经典的故事,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是《桃园三结义》。
《桃园三结义》是东汉末年,朝廷腐败,灾荒连年之时,巨鹿百姓组成了一支黄巾军,发起了历史上有名的“黄巾军大起义”。
朝廷张贴榜文,招募抵抗黄巾军的士兵。
在这国家危难之时,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挺身而出,为国家效力。
他们三人志向相同、性格相投,决定在张飞家院子后面的桃园结拜为兄弟。
之后,他们初战告捷,虽然刘备当了个小小的县尉,关羽、张飞并没有得到什么官职,但是三人非常友爱。
因刘备看不惯督邮作恶多端,便将他斥责一番,随后三人一起投奔了幽州牧刘虞,这就是桃园三结义。
这个故事十分触动我,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兄弟情义感人至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人的一生中,可以缺少钱财;可以缺少美景,但必不可少的就是朋友和兄弟。
没有朋友和兄弟就没有乐趣和勇气,但愿我也能有刘备、关羽、张飞一样的朋友和兄弟。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篇2寒假里。
我把《桃园结义》认真地读了一遍。
《桃园结义》这本书我非常喜欢读。
《桃园结义》讲的故事是,东汉末年,朝政很腐败,再加连年灾荒,老百姓生活非常困苦,又有黄巾军起义。
刘备,关羽和张飞想为国家出力,干一番大事业,所以在张飞的庄后的桃园里焚香礼拜,还宣了誓,结成异姓兄弟。
三人用客商送给他们的钱找铁匠造了三把武器,刘备的双股剑,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点钢矛。
他们组织了一支队伍,去应募。
三人在和黄巾军的战斗中百战百胜,共同镇压黄巾军。
在黄巾军起义失败后,刘备充任安喜县尉。
到县考绩的督邮索贿虐民,惹恼了张飞,把他痛打一顿。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d5a99f3b3567ec112d8a67.png)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桃园三结义》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1
寒假里,我从《习爷爷读过的书》里选了《三国演义》之一,《桃园三结义》。
我把《桃园三结义》认真地读了一遍。
《桃园三结义》这本书我非常喜欢读。
《桃园三结义》讲的故事是,东汉末年,朝政迂腐,再加连年灾荒,老百姓生活非常困苦,又有黄巾军起义。
刘备,关羽和张飞想为国家出力,干一番大事业,所以在张飞的庄后的桃园里焚香礼拜,还宣了誓,结成异姓兄弟。
三人用客商送给他们的钱找铁匠造了三把武器,刘备的双股剑,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点钢矛。
他们组织了一支队伍,去应募。
三人在和黄巾军的战斗中百战百胜,共同镇压黄巾军。
在黄巾军起义失败后,刘备充任安喜县尉。
到县考绩的督邮索贿虐民,惹恼了张飞,把他痛打一顿。
兄弟三人缴还印绶,投奔幽州牧刘虞。
刘备得到他的保荐,被朝廷任为平原县令,暂在那里安身。
他们三个人都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这本书里虽然只讲了他们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能看出来,他们都是有理想有志向的人。
我体会到要干大事必须有理想有志向,我们小学生也要从小树立自己
1。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4829a3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6.png)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三国演义》,那可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经典之作!而其中的“桃园三结义”,更是让我感触颇深。
说起这桃园三结义,就不得不提到刘备、关羽和张飞这三位豪杰。
想当年,刘备本是个织席贩履之徒,关羽因杀了恶霸流落江湖,张飞则是个卖肉的屠夫。
这三人,身份各异,却在那桃花绚烂的园子里,因着共同的志向和抱负,决定结为兄弟,共赴前程。
且说那桃园,微风拂过,花瓣纷纷飘落,好似一场粉色的雪。
刘备、关羽、张飞就在这如梦如幻的美景中,摆下祭品,点燃香烛,跪地盟誓。
他们的誓言,响彻云霄,仿佛要让天地都为之见证。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这誓言,是那样的坚定,那样的豪迈,让人听了不禁为之动容。
刘备,此人看似文弱,却有着非凡的抱负和仁德之心。
他一心想要恢复汉室,拯救苍生。
关羽呢,威风凛凛,义气深重,那一把青龙偃月刀在他手中挥舞得虎虎生风,让人胆寒。
张飞,勇猛无比,声如洪钟,丈八蛇矛在他手里就像是一条灵动的蛟龙。
这三人的相遇相知,真可谓是命中注定。
他们的兄弟情,没有丝毫的杂质,纯粹而坚定。
在后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他们始终不离不弃,携手前行。
记得有一次,他们被敌军围困,粮草断绝,士兵们都疲惫不堪。
可就在这生死关头,三人相互鼓励,相互扶持。
刘备没有丝毫的退缩之意,他目光坚定,鼓励着兄弟们;关羽则凭借着自己的勇猛,一次次击退敌军的进攻;张飞更是大声怒吼,仿佛要将心中的怒火全部喷发出来。
最终,他们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冲出了重围。
还有一回,刘备被曹操打败,关羽被迫暂居曹营。
尽管曹操对关羽百般优待,赐给他金银财宝、美女骏马,但关羽始终没有忘记与刘备、张飞的兄弟情义。
当他得知刘备的下落后,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曹营,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回到了刘备的身边。
读桃园三结义读后感600字
![读桃园三结义读后感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bf2ecc703d8ce2f01662345.png)
读桃园三结义读后感600字这告诉我们:如果想有一番事业的话,就要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帮助,为了义气不能相互包庇朋友的过错,而是要敢于指出朋友的错误,帮他改正。
一起来看看读桃园三结义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读桃园三结义读后感1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里,宦官争斗,朝政日益衰败。
这时候就有那么一些人,他们重情重义,对过忠诚,体恤百姓。
在那个社会动荡之际就涌出了那三位英雄:刘备,张飞,关羽。
他们身上涌现出了兄弟情深和视死如归。
志同道合相为谋,他们就这样走到了一起,结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这样的兄弟情实在让人敬叹。
为了百姓,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们就可以有无穷的力量去抗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出这样的人,似乎我们都觉得理所当然。
下面我就对其中一个人进行评价。
就说张飞吧,因为我觉得张飞在这次结义中最重要。
如果没有张飞,就不可能有“桃园三兄弟”。
张飞有经济能力,三人当中,只有他有自己的财产。
作为一个混乱时局里的屠夫,其拥有如此经济能力绝对因为他有自己的一身才华。
更主要的是,这样一个人人自危、官匪难辨和缺乏信任体系的时代,张飞还能保住自己的私有财产说明他自有其服人的本事,方能聚集一定人气。
张飞的经典语录:“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 “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
”他拥有如此能力,却能甘于撇开眼前的小利益,忍受暂时的困顿,并积极地寻找符合自己的出路。
从这一点看,我们也能知道他颇有大将风范。
在那个时候,我觉得张飞完全可以提议让他做领导者,但他没有,让刘备做了大哥。
从这点看,张飞也有很大的肚量。
因此,在这三个人当中,我是最欣赏张飞的。
所谓时势造英雄,“桃园”正是那个时代赠与给张飞,刘备和关羽的时势,应该是一种特定时期人类正义与智慧的成功交集。
桃园就是他们成就一番事业的起点。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在桃园开启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一番事业。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519593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3.png)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其中“桃园三结义”的情节,更是让人热血沸腾,感触颇多。
话说刘关张三人,在那桃花盛开的园子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响彻云霄。
这一场景,光是在脑海中构想,都觉得豪情万丈。
咱先来说说刘备。
这刘备啊,本是中山靖王之后,却沦落到以卖草鞋为生。
可他心怀大志,有着兴复汉室的宏伟愿望。
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任。
在桃园结义之前,他就一直渴望能有一番作为,只是苦于没有志同道合的伙伴。
当他遇到关羽和张飞时,那眼中的光芒,就像是在黑暗中找到了明灯。
关羽呢,威风凛凛,相貌堂堂。
一把青龙偃月刀在手,那真是杀敌无数。
他忠肝义胆,义薄云天。
面对曹操的百般拉拢,高官厚禄,他丝毫不动心,一心只想回到刘备身边。
他的勇猛,他的忠诚,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张飞,那可是个急性子,勇猛无比,但性子鲁莽。
不过,他的真心和直率也是无人能敌。
他的丈八蛇矛,在战场上也是令敌人闻风丧胆。
桃园里,桃花灼灼,微风轻拂。
刘备眼中透着坚定,关羽神色庄重,张飞则满脸的兴奋与急切。
他们的神情,仿佛在告诉世人,从此刻起,他们将生死与共,不离不弃。
想想看,在那个乱世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多么难得。
他们三人,出身不同,性格各异,却能因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走到一起,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如今咱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可能很难体会到那种生死相依的兄弟情。
但有时候,我也会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就好比那次班级组织的登山活动。
那山可真是高啊,一开始大家都兴致勃勃,有说有笑地往上爬。
可没一会儿,就有人开始气喘吁吁,脚步也变得沉重起来。
我呢,平时就不太爱运动,这才爬了一小半,就感觉腿像灌了铅似的,每走一步都特别艰难。
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身边的两个好友,就像刘关张一样,给了我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精选10篇)《桃园三结义》读后感1最近,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第一章――“桃园三结义”,使我深受启发.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张角率领农民发起“黄巾起义”.汉灵帝为了镇压“黄巾”起义,下令各地招新兵.祖先是皇室的刘备、以杀猪卖酒为生的张飞和因打抱不平,杀死了家乡恶霸而逃避江湖的关羽相遇.在客栈里畅饮之后,三人来到了张飞庄园后的桃园,商议举兵投军大事,眼看正是桃花盛开时,便结拜为生死兄弟.结拜时按照年龄,刘备为兄长,关羽次之,张飞最小.第二天,三人都给自己造了兵器,招募了五百多名士兵踏上了投兵之路.通过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一个人生道理:对国家要忠诚;对朋友要有情义,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在,这个道理都一定能给你点燃人生的路灯!所以我要努力做一个对国家忠诚,对朋友有情义的人!《桃园三结义》读后感2《三国演义》是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我读完《三国演义》后它凭借着一位位栩栩如生的人物,一个个瞒天过海的计谋,吸引了我。
至今,它成为了一部脍炙人口的名著。
这本书主要说了: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三结义后,有了蜀国,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作军师,诸葛亮他聪明过人,用计谋战胜了许多人。
刘备也是在他的帮助下让蜀国一天比一天强大。
但是诸葛亮有一天病死了,刘禅他不管国家,整天吃喝玩乐,最后投降了魏国,蜀国也从此灭亡,最后西普王朝打败魏国,统一了全国。
读完《三国演义》后我很敬佩诸葛亮,因为他十分聪明,让人神不知鬼不觉的中了他的计谋;我又对刘备他注重人才而三顾茅庐所感动;我还对有着大无畏精神的关羽有所敬佩。
他们让我明白了:做有些事时候,不能莽撞的做,必须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还要认真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3自从读了中的桃园三结义,我被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个人所感动。
刘备心中想报国,但因自己力量薄弱而叹息;张非他义胆忠肝,有些财力,他不为自己想,为国家和人民想,买了些马,招了些兵;关羽力气大,又勇武艺,有魄力。
他们虽然性格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义举:为国效力个个一身赤胆,而且一个个一心为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一切。
当上了官肯定会欺压老百姓,而刘备不但不欺压百姓,还因此丢了官。
虽然刘、关、张三人走了,但是人们会记住他们的!《桃园三结义》读后感4我读了一本名著叫《三国演义》。
三国故事是距现在一千七百多年的事了。
这本书以刘备、曹操、孙权之间的矛盾为主线,波澜起伏地展现了三国之间的斗争故事。
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周瑜、鲁肃等人物的性格很突出、生动。
这本书里有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古城会、借东风、空城计等故事情节。
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情节是桃园结义。
桃园结义讲的是:东汉末年,幽州太守刘焉觉得自己兵少,难于抵挡黄巾军,就发布榜文,招募士兵。
榜文行到涿县,引来三国时期一个有名的人物来:刘备(名备,字玄德)。
刘备性情温和宽厚,不愿多讲话,喜怒很少表现在脸色上。
他自幼丧了父亲,家里很穷。
这是已经二十八岁了,以卖麻鞋和织席为生。
刘备当日见了榜文,不由叹了一声。
突然背后一人高声叫道:“大丈夫不给国家出力,谈什么气呢?”刘备回过来,只见这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人。
刘备问他姓名。
那人说:“我姓张,名飞,字翼德。
”以卖酒杀猪为生,专爱结交天下好汉。
于是,刘备和张飞去酒店饮酒,两人正饮得高兴,有个大汉坐在我们的桌上。
刘备问他姓名。
那人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他们三人在张飞庄后的桃园里,起誓说:“刘备、关羽、张飞,虽姓氏不同,但愿结为兄弟,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百姓。
不求同年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日死……”说完了誓言,三人根据年龄大小论了兄弟。
刘备年纪最大,当了大哥,关羽是二弟,张飞年纪最小,是三弟。
读了这本名著,我知道了三国斗争故事,使我增强了知识。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5《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但我觉得《桃园三结义》最有趣。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
刘焉,也就是幽州太守去各地招兵买马。
这时候,看到了榜文的刘备,字玄德,本是汉室宗亲,现在只能靠卖草鞋养活自己。
这时,刘备遇到一位身长八尺的大汉张飞,字翼德,世代卖酒、屠宰,爱交结天下豪杰。
他们去酒店谈心,喝的正高兴时,又进来一个身长九尺的大汉,肤色如红枣一般,一双丹凤眼。
刘备邀他来同坐,那人叫关羽,名云长,因抱打不平,被人追杀。
关羽也同意于他们干一番事业。
酒后他们到张飞庄上去商谈,于是他们决定去桃园结义。
他们三人志同道合,举酒结义,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结为了异姓兄弟。
按年龄排名,刘备做了大哥,关羽做了二哥,张飞做了三弟。
朋友,是不可缺少的,都会多多少少结交一些朋友,像刘、关、张三人这样的友谊,这样的兄弟却实在让人敬叹。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6在《三国演义》这本谋略之书中,不仅能读出各种不同的谋略与智慧,还能读出感动、忠义、爱国等等。
第一章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便令我感动,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可贵。
那时的刘备、关羽和张飞,只不过是几个平民小贩,而他们却凭借共同的志向,凭借共同的爱国精神,走到了一起,结成了生死之交。
谁又会想到,正是他们之间深厚的手足情,才有了那一个个英勇杀敌的表现,才有了那一个个忠君爱国的行为,才实现了刘关张三人的雄心壮志,才完成了兴国大业。
也许这是天意,是缘分,也许这是靠刘备等人共同的抱负才见面的,但一定有刘关张三人的爱国精神,命运才把他们安排到了一起。
读着刘备、关羽和张飞结拜的誓言,我心中感概万千,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纷纷扬扬的桃花从树上飘落,洒在地上,树木掩映之间,刘关张三人跪倒在地,口中念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人生中不就缺少着这样深厚的友谊,缺少着这样的知心朋友吗?友谊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最珍贵的东西。
我也希望结交到肝胆相照的朋友,就像刘备、关羽和张飞一样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刘、关、张在漫长的岁月中,用鲜血凝成了一份深情厚谊,贯穿了整本名著,催人泪下。
朋友之间,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死来回报对方,这友谊定如大海一般深厚啊!刘备、关羽和张飞,没有违背各自的誓言,都为这份兄弟情谊尽了最大的努力。
虽然时代不同,但我们也应该如他们般,多为朋友着想,互相体谅与尊重。
我长叹一声,翻拢了微微泛黄的书页,心中五味杂陈,有喜悦,有伤感,有惆怅,更多的则是心酸。
在现今这个人人崇尚金钱,崇尚物质的社会中,若能有一份纯真的友谊,能有几个纯朴、善良的知心朋友,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7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刘备,关羽,张飞。
一同在这世外桃源中,结拜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几百年来传诵至今,打动我们的,是刘,关,张这三位英雄豪杰的真挚友谊~~今年暑假,我翻开了三国演义这本让我盼望已久的书,在第一回中,我就看见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这个片段,细心读完后,我不经陷入沉思,这份感天动地的友谊,让我为之赞叹;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句话让我永远铭记在心上,这样是誓生死同盟,共同打天下的'雄心壮志,怎能不会打出一片天地?背信弃义这样的字眼,在这样擎天憾地的友谊面前,刹那间,荡然无存。
梁启超在一篇__中便谈到:"今我国民绿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园之拜……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国家何愁不会蓬勃发展。
桃园三结义给我的启示很多哦!《桃园三结义》读后感8在《三国演义》的第一章,写的就是桃园结义,那时是刘、关、张三人结义,发誓要同年同月同日死。
刘、关、张三人素不相识,在一次偶尔中结了义,我总以为他们三人最多相持几年也差不多,就会分开的,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因为他们三人从桃园结义到死都未曾分离。
有一句话叫做“身在曹营心在汉”,将的就是曹操想留住关羽这个将才,但情谊使关羽没有投降曹操,曹操见关羽如此讲义气,便放他走了。
刘、关、张三人虽誓说同年同月同日死,但关羽却第一个死。
关羽带着大儿子关兴应战敌人,却被孙权让人用计抓获。
但关羽父子宁死不服,便英年早逝了。
刘备和张飞知道后心中愤怒,便起兵征战东吴,可张飞因对将士不好,被范疆和张达陷害,取了首级给孙权。
刘备得知后,心中十分恼火,扎营七百里,征伐孙权。
可刘备最终也没听孔明的话,而病死了。
刘、关、张三人就这样与世长辞了。
刘备之死主要是因为他不听孔明劝告,而被敌人打败了,便身亡。
在三顾茅庐时,刘备也知道有了孔明,天下就唾手可得,可由于自己不听劝言而断送了自己。
如果当初刘备听了孔明之言的话,那历史上有可能就没有晋,只会有蜀了。
关羽是一名豪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人人皆知,里面讲了关羽过五关,被人阻拦,便杀了六名大将。
还有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的事,华佗割开关羽的手,刮去骨头上的毒,可关羽却一点也不畏惧。
可见关羽是一个多么有勇气的人。
张飞虽不是猛将,也不是很有智慧的人,而是一名普通的将士,但他义气深重,关羽死后,张飞立誓要为二哥报仇,可因为心太急,军中士兵起了反心,半夜刺杀了张飞,被取了首级。
刘、关、张三人就因为关羽的死,而其他两人也先后丧命。
可见此三人的义气是多么的重,三个都是深情厚谊的好汉,但又因为他们的冲动而毁誉一旦。
久分必合,最终三国归了晋,晋王司马炎统领了三国。
但刘、关、张的故事却在我心中回荡。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9要问三国中有哪些人最出名,想必许多人会不约而同地答道:“刘备、关羽、张飞。
”此三人是蜀国的三位领将,也是三兄弟,更是罗贯中想象中的正义使者们。
要问他们是什么时候认识的,就要回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话说,刘玄德家穷,主要卖草鞋为生。
一天见榜文,就唉了声长气,接着有人就问:“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在叹什么气?”刘玄德答道:“我本是汉室宗亲,今见黄巾大乱,却不能灭贼安民,只恨自己无能,所以叹气。
”刘玄德后知,这人姓张名飞,字翼德。
俩人一起到村店中饮酒,后又见一位壮汉,推着车子,到店里休息,并大声唤来小二快快拿酒来,好让他去投军。
刘玄德一见,便邀请他同坐,并问其名,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关云长,关羽。
三人到张飞庄上,一起谈论大事,见越谈越投合,决定结义为兄弟,张飞庄后有一桃花林,桃花盛开正旺。
次日,三人便在桃花林结义为兄弟,刘玄德为兄、关羽为次、张飞为弟……这一结拜,就有了许多精彩的故事。
三人从此互相照顾、同床共枕,虽然并非亲兄弟,但以似亲兄弟。
可从《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看出,虽然诸葛亮是知道关羽不会杀曹操,但是刘玄德却不知道,关羽无获回营,便求诸葛亮赐死,但是刘玄德在旁边求情说,三人结义时,誓同生死,望权记过,希望能将功赎罪。
孔明才饶关羽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