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大众传播的定义
大众传播的名词解释
大众传播的名词解释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有组织的传播工具,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向广大群众传递信息、知识、观念和价值的一种社会传播活动。
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众传播的特点是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
它可以通过各种传播工具,将信息在短时间内传递给大量的人群,而且可以通过反复传播,加深人们对信息的印象和理解。
同时,大众传播还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播工具和方式,传递各种形式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等,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人们获取各种信息,了解社会动态,掌握科技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同时,它也可以通过传递各种观念、价值观和文化知识,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此外,大众传播还可以通过各种娱乐节目和广告等,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和消费需求。
在当今社会,大众传播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也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因此,对于大众传播的研究和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研究大众传播时,我们需要了解其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其中,基本理论包括传播模式理论、信息传播理论、受众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和规律。
而实践方法则包括传媒实务、传媒经营管理和传媒政策法规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大众传播于实际生活中。
除了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之外,大众传播还涉及到许多其他领域。
例如,它与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这些学科的发展也为大众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同时,大众传播还涉及到文化研究、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研究也为大众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大众传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它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力量。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大众传播的研究和应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大众传播的定义,产生标志,特征等(第三周)
媒介是人的延伸
人创造出来的各种体外媒介是人体自身的器官和感官的 延伸——房子是人体温度调节机制的延伸;服装是皮肤 的延伸;眼镜是视力的延伸;话筒是嗓音的延伸;汽车 是脚的延伸;面对面的交谈是五官的延伸,印刷品是眼 睛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则是耳朵和眼睛的 同时延伸。电脑是人脑的延伸...... 每一项新媒介的出现,每一项新的延伸,都会使人的各 种感官的平衡状态产生变动,使某一种感官凌驾于其他 感官之上,造成“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影响”。如何理解 这句话?
辩证看待“媒介即讯息 ”
麦克鲁汉的这一观点,对于人们充分认识各种传 播媒介的出现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是有 积极意义的。
但是,没有具体内容就谈不上大众传播。麦克鲁 汉过分强调了媒介本身的作用,过分强调了传播 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了信息内容 的作用,这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从而成为一位 技术决定论者。实际上,传播活动产生的效果, 大半不在传播媒介,而在于信息内容;媒介与信 息相互影响,但并不能相互代替。
新的媒体的环境 广播、电视数字化(多频道、高清晰) 互联网(海量信息、多媒介大融合) 代理人 (电脑机器人、数字管家) 新式新闻(信息和娱乐结合,更及时 生动) 广告的变化 ......
广告的பைடு நூலகம்化
传统上针对广大匿名受众的大众媒介广告逐渐朝 另外一种更小众、更集中、更有针对性的传播形 式转变。如果人们开始用信息代理人或知识机器 人来浏览信息的话,那么大众媒介的广告将会向 数据库市场营销的方向转变:在新的营销手段中, 广告商通过数据库中的信息甄别潜在的买主,然 后派送直接的促销广告。根据顾客的最近的一次 购买信息,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他们推荐产品, 还可以根据人们正在浏览的书籍或唱片信息向他 们提供实时的建议等等。
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指个人或组织通过某种媒介对众多听众表 达和传递信息的形式。又称媒介沟通。 大众传播是指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文字(报纸、杂 志、书籍)电波(广播、电视)、电影、电脑等印 刷和电子媒介,利用图像、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 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
大众传播的特征
与人际沟通相比,大众传播反馈较难或往往滞后, 大众传播的传者的定向性和受者的选择性都较强。 1.听众或观众人数多,影响面大。 2.超越距离,超越时空局限。 3.单向传播。信息流由传者转送到受者,即使受者有 反馈机会,也往往要拖延一段时间才有可能。 4.强化表达信息:利用现代技术,通过夸大、集中等 办法,使符号得以强化地表达。如电视、电影中的特写 镜头等。
(二)语言媒介
由于群体生活的特点,使部落、种族成员发音
器官的发音具有相同之处,用声音来表达的意思 和表达方式渐渐有了一致性,慢慢形成了各种语 言。
(三)文字媒介
陶器文字(有六千年左右)---商周的甲骨文、 金文(具“六书”特征)---东周成大篆(籀 文)---秦始皇时代小篆、民间书体隶书整理 为(古隶)---,汉末发展成标准的汉隶(草率 写法为草书),又称章草----魏晋成为楷书-使用过程中经游移和简化成为行书。 文字媒介有两突破点:一是使信息传播超 越空间成为可能;二是可以使信息传播超越时 间,具有持久保存的可能。
(三)电影
1.优越性 (1)银幕大,视俯宽,音响效果优良,色彩效果好; (2)放映不受时间限制; (3)表现深度强; 2.电影的局限性 (1)观众较少,信息量较低; (2)观看受时间、地点限制; (3)放映广告效果不好; (4)制作节目的周期长; (5)经费开支较大。
(四)电视
1.优越性 (1)信息量大,速度快; (2)能够迅速、及时、真实、亲切地反映现实生活; (3)表现形式多样化、形象化。声色俱全,神情兼备; (4)受众广泛性,尤其对小群体影响大; (5)电视广告形象化,具真实感。 2.局限性 (1)报道缺乏记录性、深度性、看时缺乏选择性; (2)制作节目时,表现的空间范围有限。
大众传播(新闻)
(一)媒体融合在三个层面上展 开
• 1、第一层次是媒介互动,即媒体战术性融
合,这一层面的媒介融合一般指传统媒体 (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与新媒体 (互联网、手机)之间在内容和营销领域 的互动与合作;
• 传统媒体间的新闻信息采集: • 如电视台使用报纸的新闻制作读报类节目,
整个新闻产品的内容均来自报纸媒体,只 不过采用了电视的形式将这些内容播出来; 又如报纸将广播电视媒体的节目内容整理 成文字,刊登在报纸上。
因此巴斯将新闻传播过程 分为“新闻采集”和“新闻加 工”两个阶段,他认为,真正 的“把关人”是从事新闻采集 的人或者组织 。
第一阶段——新闻采集阶段 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 记者在采写新闻中不可能有闻必 录,总的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纷纭 复杂的现实事件进行取舍与加工。
第二阶段——新闻加工阶段 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是编辑, 新闻传媒所输出的所有信息, 都得经过这道重要关口,都得 经过一番修修剪剪。这部分比 第一部分更加重要。
一、把关人与把关 1.卢因的把关概念 把关是传播学研究的一大范畴, 最早提出者为卢因。他在1947年 发表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 中,首先提出“把关”这一概念, 是从“守门人”化用而来,因而 也称作“守门”。
这一概念的含义是:传播者对 信息的筛选和过滤。 “把关人”概念的提出基于 这么一种现实:社会上存在着大 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 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 录”,而是一个取舍的选择的过 程。
包括电视、电影制片人,他们确定摄 影机应该指向哪里;包括影片剪辑,他 们在剪辑室内确定影片中应该剪掉和保 留哪些内容;包括图书管理员,他们确 定应该买些什么书籍;包括教员,他们 确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科书和教科片; 包括负责汇报的官员,他们确定把哪些 情况向上级汇报;甚至包括餐桌旁的丈 夫,他们确定当天在办公室里发生的事 件中,有哪些应该告诉妻子。”
第五章 大众传播
2. 社会协调:对周围的环境信息进行选择和解释。媒介常常会批评并指导人们对周围事件作反应。宣传符合传统美德的价值观和曝光某些偏差行为,建立社会舆论导向,强化社会规范,帮助社会达成共识。
? 可能的负面功能:强化遵从,将固定模式永久化;媒介的造假事件(假形象或假人格)。
? 负功能:刻板成见(刻板印象)
3. 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信息泛滥、表面关心之下的冷漠,花费大量时间在传媒上,失掉行为主动性。被动的接受者。
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发展和社会影响
一、大众传播的产生发展过程
1. 报刊与大众传播
? 19世纪30年代前,报刊因为面向群体定性化,不能称为大众传播。
? 19世纪30年代后,随着人人都看的廉价报纸“便士报”(penny paper) 问世,报刊成为大众传播。
3. 文化传承:大众传播将信息、价值观和规范一代代在社会成员中传播。人类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增加了社会凝聚力,个人得以和社会融合。
? 可能的负面功能:大量复制的信息阻碍了个人之间的创造性交流;减少了社会亚文化群的种类;标准化趋势,阻碍了文化生长。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 赖特在1959年提出“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和规定、社会化功能、娱乐功能。
第五讲:
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和功能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1.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规模庞大的传播机构
(一)信息环境
1. 定义: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1)具有特殊涵义的信息符号
大众传播及特点
大众传播及特点大众传播概念首次出现在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中。
大众传播的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特点:(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2)大众传播是运用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活动;(3)大众化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发展趋势:(1)传播者的职业化组织化(2)媒介的机械化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3)讯息的大量化复制化(4)受众的大众化分众化、细分化(5)反馈的弱化强化(6)大众化媒体社会化媒体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发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大众传播的功能,内容,过程与效果的学问,是传播理论的延伸和发展。
二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
其发展过程大致有几个阶段:大众报刊;电报、电影、广播;电视。
报刊真正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确是在19世纪30年代,其代表性的事件是廉价“便士报”的出现(以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这种大众报纸在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一是由“观点纸”向“新闻纸”的转变,二是由政党经费经营向市场化运营向市场运营和企业化经营的转变。
报纸开始成为“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电子媒介出现了。
1838年,赛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44年,美国开设了第一条电报线路。
20世纪初,美国西屋电器公司的研究人员康莱德在他的汽车房内装了一台试验发射机,向外发射无线电通信,他放了一张唱片,他原本目的是要改良无线电装备,但是确不自觉地成了第一个早期唱片地播音员。
第九章 大众传播
四、信息环境的意义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著名新闻工作者李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著名新闻工作者李 普曼便提出了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 普曼便提出了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 的问题。 因此,李普曼告诫我们,大众传播形成的 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 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 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二战以后,电视发展经历了由黑白到彩色, 由地上波传输到卫星传输,由信号模拟到 数字化的变革过程,每一次发展都大大加 强了电视媒介的影响力。
电视媒介的发展正在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 (1)数字压缩技术的进步使电视进入多频 道化时代,电视媒体的内容更丰富,选择 性更强;(2 性更强;(2)多媒体技术使电视的表现手 段更多彩,传输的信息质量高;(3 段更多彩,传输的信息质量高;(3)电脑 和网络技术大大提高了电视传播的双向性 和互动性;(4 和互动性;(4)卫星传输技术的普遍采用 使电视进入了一个跨国传播的时代。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
1、组织性 2、复制性 3、广泛性 4、两重性 5、单向性 6、制度性。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1)环境监视功能。 (2)社会协调能力。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2、赖特的“四功能说”
(1)环境监视。 (2)解释与规定。 (3)社会化功能。 (4)提供娱乐。
2、李普曼的“拟态环境”
《舆论》第一章的 “身外世界与脑海图 舆论》 景”。 身外世界实际上是“ 身外世界实际上是“不可触、不可见、 不可思议的” 不可思议的”。 脑海图景是个经过简化的“伪环境” 脑海图景是个经过简化的“伪环境”, 其作用在于把臆想的秩序及联系加诸庞 杂混乱、无所适从的身外世界,变无序 为有序,从而为自身提供一个“ 为有序,从而为自身提供一个“可触可 见可思议” 见可思议”的环境。 脑海图景应是由媒介隐性功能建构的身 外世界的全貌,人们就是对这一虚性世 界进行感知、体验、经历和反应的。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第一讲
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 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 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 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使得现代环境 不仅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 来越环境化。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 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 境的趋势。
柏拉图“洞穴之喻”
文化的内涵
➢ 文化既是一个人文概念,又是一个地域概念, 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经济概念。
➢ ➢ 文化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人类借助符号传达信
息和意义的行为。文化也因此而具有了符号性、 社会性、创造性等特点。
所谓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 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分析》中的经典定义
“理想的”文化定义 “文献式”的文化定义 文化的“社会”定义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 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 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大众传媒的涵义
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 新闻传播工具 (news media) :
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 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 刊的总称。西方称为新闻媒介(News media)或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图像
图像是大众文化最为核心的方面之一。当代文 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即以图像为主作为 传达工具而非以文字符号为主的文化。
图像化是以图像来表达意义的文化趋势,它使 图像表达占据了信息传达的重要地位的同时, 还使得人们的信息世界发生了变化。
大众文化的特征
大众媒介性 商品性 流行性 类型性 娱乐性 日常性
快乐崇拜——娱乐成为生命质量的组成部分
麦克唐纳:“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想尽一 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
大众传播的基本知识
1982年,媒介素养教育引起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的重视,欧美等国的学校媒介素养教育 开始形成规模;主要目的是培育公民对媒介 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1999年起,加拿大通过国家教育立法,媒 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进入了课堂,和语文数 学一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目前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已发展成为系统的 教育体系。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德等国 也先后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部分地区 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启示:做了坏事尽可能不被媒介知道和宣扬
(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传播信息 2.社会化 3.知识教育 4.文化传承和交流 5.环境监测 6.社会协调功能 7.提供娱乐
1.社会交流和沟通
大众传播为人们提供了外部世界的有关情况,使单 个人和整个社会相沟通、相联系,促进个人社会化。 上传下达、相互沟通功能是传播媒介的首要功能。
而中国对媒介素养教育仍处于认识阶段。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1、培育公民的媒介批评能力;即公民 将媒介放置于社会的情境中进行批判性 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2、培育公民对媒介信息的接受和利用 能力以及传播能力;
3、提高公民对媒介负面信息的反省和 抵御能力
四、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
各国的具体内容不同。 公认三大模式: 1、英国模式:分为三个阶段:保卫精英文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及赖特的 补充
环境监视功能; 社会协调功能;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 解释与规定; 社会化功能; 提供娱乐。
2.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政治功能 监视(收集情报)
传播起什么作用
经济功能
一般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的意思和造句
大众传播的意思和造句大众传播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大众传播来造句?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大众传播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大众传播的意思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是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对社会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传统观念。
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科教文宪章中首先使用这个概念。
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电视等传播工具向相对众多的人传递信息的过程。
大众传播是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杰诺维茨1968年提出,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视等等)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
德弗勒认为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份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大众传播造句欣赏一、当我面对一群人,或是大众传播媒体谈话时,我总是假想自己是和“一个人”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
二、义守大学大众传播学系的GeorgeHou说,由于报导不多,比赛项目也不是很出名,高雄市民对世界运动会其实所知甚少。
三、报纸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大众传播媒体,它与电视、广播、杂志合称为广告的四大媒介。
四、对于一个采行民主主义体制、且大众传播业极为发达的先进国家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大异其趣的独特现象。
五、自大一起,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成为我最喜爱的科目。
六、互联网本质上仍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体,同样可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工具。
七、大众传播媒体除了赚钱,也要负起社会教育的职责。
八、本文以大众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企业危机中的媒介管理。
九、创新和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强化大众传播媒体和新闻通讯单位的社会责任。
第三章 大众传播
三、电报、电影、广播
1、电报
作为信息传递的手段 2、电影 应用影音技术向较多的人群提供信息 3、广播 覆盖面极大的信息传播方式。
四、电视媒介
电视被称为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
件之一。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开始电视 播放。1953年美国总统就职,有6000万人观看 了就职演说的电视报道。
第三章 大众传播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特点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所谓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
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以社 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 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对大众传播的其它定义
大众传播是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职业工作者通
过机械媒介向社会公众公开地、定期地传播各种信息的一
把这种技术用于社会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快速传播。 十九世纪前期,德国人爱登堡使用印刷机和金属 活字技术,在成功地印刷出了第一批油印的《圣 经》,施拉姆把这个日子称为“庆祝大众传播开 始的日子”。
二、大众报刊
印刷品成为大众媒介,需要具备数量大、速度快、
价格便宜等特点。 19世纪30年代,英国“便士报”的出现,使得报 刊成为大众传播手段的先导。 报纸成为大众传媒,经过了从“观点纸”向“新 闻纸”、从正常经费运营向市场化运营和企业化 经营的转变。
3、社会功能
(1)社会教育 (2)地位赋予 (3)社会规范
4、管理功能
管理功能也就是社会控制功能。通过媒介组织发 布特定的信息,引导和促进社会大众按一定的要 求去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管理者的目标。
5、娱乐功能
大众传播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经营组织的性质, 因而其传播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大众 的精神生活需要,如文学的、艺术的、消遣的、 游戏的内容等,并通过提供这类服务来获取一定 的经济收益。
大众传播名词解释
大众传播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指传播媒介为了达到宣传目的,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传播媒介向社会成员传递信息的过程。
2、传播者:从事信息的采集和发送工作的人,是大众传播的主体。
3、发送者:在接收者与传播者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的个人或组织。
发送者不一定是传播者。
他们既可以是传播内容的创造者,也可以是传播活动的主持者。
4、接受者:通过信息的输入和反馈,对传播者施加影响的人。
他们不但直接控制传播活动的进行,而且通过传播活动影响传播者。
因此,接受者是传播者的另一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5、媒介:所有大众传播的媒介。
6、信息:人类以语言、文字、音响、图像、动画、程序等方式记载的有关世界运动变化的客观事实。
7、传播媒介:传播信息的机器和设备,如电台、电视台、电话、报纸、杂志、书籍等等。
8、信源:在特定的时间里提供信息的源泉,它决定着大众传播的内容和方向。
9、信宿:收到信息后作出反应的人。
10、噪声:信息中那些不需要的成分和干扰信息传播的因素。
11、有意性:传播者在选择信息、整理信息、提供信息和编排信息的过程中,始终遵循自己的思想和目的,其传播的内容和形式符合传播者的利益。
12、易受性:任何人都不是绝对的“免疫”。
当外来的信息刺激被感受器时,并不是绝对不起作用的。
有些能量和内容在不同程度上打动和吸引人们。
13、感染性:受众对外来信息的吸收、消化和接纳的速度。
14、传播效果:外部信息经过人们传播系统作用于受众的结果,它是由一系列特征表现出来的。
15、控制性:人们对传播系统的控制和支配。
16、范围:人们可能接触到的信息量的总和。
17、社会性:指受众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认知,包括群体的归属感、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态度和行为规范等。
18、符号:人们在传播活动中使用的特殊物质手段。
19、传播渠道:传播者的意念和作品发出以后到达受众的途径。
20、效果:即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在把意念和作品传达给受众之后所引起的受众心理反应及其情感反应。
名词解释大众传播
名词解释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不具有保密性。
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是受众。
受传者是大量的、隐匿的、分散的各不相同的。
所传信息是由职业把关人把关,信息经过净化、优化处理之后,再提供给社会以满足受众的多元要求,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信息传播速度与效果直接受制于现代科技,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发展速度。
同时,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众传播方法:广告:通过各种媒体向大众宣传产品或服务。
新闻发布:通过新闻媒体发布重要信息,以引起公众关注。
社交媒体营销: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推广产品或服务。
公关活动:通过公关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声誉。
博客或在线文章:通过撰写有关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博客或文章,向目标受众传播信息。
视频营销:制作和发布有关产品或服务的视频,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电子邮件营销:向目标受众发送有关产品或服务的电子邮件,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量。
线下活动:组织线下活动,如展览、研讨会或路演,以吸引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
口碑营销:通过客户评价和推荐,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
联盟营销:与其他公司合作,共同推广产品或服务,以扩大市场份额。
第七章 大众传播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大众传播”概念首次出现于1945年11月在伦 敦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中。
Mass communication一词中,mass大致有三层含义:
一是指规模庞大的传播机构;
1896年8月9日,黄 遵宪、汪康年、梁启超 在上海创办了《时务 报》。《时务报》为旬 刊,每期出二十余页, 三四万字一册,由汪康 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 总主笔。
在梁启超主持下, 《时务报》先后出版 了六十九期,发表了 《变法通议》、《论 中国之将强》等一大 批鼓吹变法的政论文 章,最多时日销达一 万七千份,成为当时 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份 报纸。
地位赋予功能,会给大众传媒支持的事物带来一种 正统化的效果。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enforcement of social norms)
这项功能主要来自它的公开性。当大众传媒将问题 公开化以后,一般公众就会感受到维护社会规范的“制 度性压力”,积极加入到舆论制裁的行列中去。 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narcotizing dysfunction)
二是指大批复制的传播内容;
三是指人数众多的传播对象。
由此可见,所谓大众传播无非是指媒介组织通 过大批复制并迅速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 这么一个过程。
西方学者对大众传播的界定进行了许多研究:
“由组织化的传播机构和组织化的专业人员创作传 播内容,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向一群广大但不确定数 量的人群,密集地、大量地传递信息的行为,就称之 为大众传播。”《韦氏大辞典》
梅尔文·德弗勒认为: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 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 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 响他们。
6大众传播
媒介的社会化” 社会的媒介化” 3、 “媒介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媒介化”:
大众传媒与其他社会组织相互作用和影响 日益加速、深化的结果。 日益加速、深化的结果。
“媒介的社会化” 媒介的社会化”
指当代社会大众传媒作为特定社会组织的社会特征越来越 明显。 明显。 一方面, 一方面,媒介与社会大系统中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越来越 紧密和复杂; 紧密和复杂; 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媒介独立性(社会公器: 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媒介独立性(社会公器:公众利益 的代言人和看守者) 的代言人和看守者)和言论的自由市场等理论正受到越来越大 和越来越尖锐的显示挑战。 和越来越尖锐的显示挑战。
二、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三功能说” (一)拉斯韦尔“三功能说” 1、环境监视 2、社会协调 3、社会遗产的传承
(二)[美]赖特“四功能说” 赖特“四功能说” 1-3(同上) 同上) 4、提供娱乐 (三)[美]施拉姆 1、政治功能 2、经济功能 3、一般社会功能
(四)拉扎斯菲尔德、默顿 拉扎斯菲尔德、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正/负)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正/负) 负功能: 3、负功能:
传播学导论
第六章
一、大众传播的概念
(一)定义
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名词解释
大众传播名词解释大众传播是指广泛的公众对信息的接收、交流和影响的过程。
它是一种集体的、群体性的传播活动,涉及到大量的个体和社群。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将信息、观点和价值观传递给广大的公众。
大众传播的名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媒介:媒介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传递信息、观点和故事。
媒介包括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也包括新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
通过媒介,大众传播可以覆盖广大的公众,实现信息的广泛传播。
2. 受众:受众是大众传播的关键要素,它指的是接受信息和影响的大众群体。
受众包括广大的社会大众、特定的群体和个体。
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对于大众传播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传播过程中需要考虑受众的兴趣和心理特征。
3. 消息:消息是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它可以是新闻、文化、娱乐等各种形式的信息。
消息可以通过媒介传播给受众,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
消息的内容和质量对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它需要具备可靠性、可信度和吸引力。
4. 传播过程:传播过程是大众传播中信息传递和影响发生的过程。
它包括信息的编制、传播和接收,同时还包括受众对信息的理解、解码和反馈。
传播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者,包括媒介机构、传播者和受众。
传播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5. 影响力:大众传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可以改变受众的态度、行为和观点。
影响力是大众传播的目标和效果,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影响,大众传播可以塑造受众的认知和态度。
影响力的大小和程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信息的可信度、传播者的权威性和受众的心理特征。
大众传播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同时也可以塑造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了解大众传播的基本名词和概念,对于提高公众的媒体素养和传播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于媒体从业者和决策者来说,了解大众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可以更好地进行传播战略的制定和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大众传播的定义
传播是信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某种媒介传递给受众的过程。
而大众传播则是指在现代社会大规模传播媒介的基础上,将信息传递
给广大的受众群体。
它是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
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和提升公众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
对大众传播的定义、特征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进行简述。
大众传播的定义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将信息传递给
广大受众的一种社会现象。
它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大量
人群的过程,传输的信息可以是新闻、文化、娱乐等多种内容。
大众
传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通过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大众,使
人们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视野、提
升个人修养。
大众传播的特征
大众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多媒体传播:大众传播利用多种媒介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不同的媒介在传播方式、传播速
度和传播范围上有所差异,但都能起到将信息广泛传递给大众的作用。
2. 大规模传播:大众传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信息可以快速、广泛地
传播给大量人群。
媒体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大众传播具有了
更大规模的传播能力,人们可以在家中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媒介获取
各种信息。
3. 双向传播:大众传播不再是单向的信息输出,而是通过互动的方
式实现双向传播。
受众可以通过媒介参与讨论、提出意见或反馈信息,与媒体和其他受众进行互动交流。
大众传播的作用
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 促进社会进步:大众传播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媒体通过报
道新闻、传播知识、宣传科技成果等方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变化、科技发展以及其他领域的新成果,推动社会进步。
2. 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大众传播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
融合。
媒体可以传播各种文化形式,包括音乐、电影、艺术等,丰富
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拓宽了人们的文化视野。
3. 增强公众意识:大众传播可以提高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增
强公众意识。
媒体通过报道社会问题、公益活动等方式,使得人们更
加了解社会状况,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4. 影响公众舆论:大众传播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媒
体通过报道、评论等方式对社会事件和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和引导,对
公众的观念、价值观和行为产生影响。
总结
大众传播是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它通过多种媒介将信
息传达给大众,并具有快速、广泛、双向传播的特点。
大众传播在推
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增强公众意识以及影响公众舆论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大众传播的方式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