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民航宣讲之民航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体系分析
民航法律及法规2023简版
民航法律及法规民航法律及法规简介民航法律及法规是指针对民航运输行业所制定的相关法律和法规文件。
这些法律和法规的目的是确保航空运输的安全、公平和顺畅进行。
民航法律及法规通常涵盖航空公司管理、机场管理、飞行安全等方面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民航法律及法规,包括中国民航局的相关规定以及国际民航组织的国际公约。
国内法律及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法》是中国民航行业的最基本法律,于1995年修订实施。
该法律明确了民用航空运输的管理制度和运行规范,保障了航空的安全和顺畅运行。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管理体系:规定了民航管理机构的职责及权利,明确了航空公司、机场等经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2. 安全保障:要求航空公司和机场等经营单位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3. 竞争秩序:明确了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关系和商业伦理,禁止恶意竞争和不正当行为。
4. 服务质量:要求航空公司提供合理价格和高质量的服务,保障乘客的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运输规则》《民用航空运输规则》是对《民航法》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制定于1997年。
这些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航空公司的运输服务,包括票务管理、航班安排、服务质量等方面。
重要内容如下:1. 航班安排:规定航空公司需事先告知乘客航班计划、延误情况等信息,确保乘客的知情权。
2. 民航人员:对机组人员、地面服务人员等提出资格要求和培训规定,确保专业素质。
3. 机上服务:规定了航空公司应提供的服务标准,包括饮食、座位舒适度、乘务员行为规范等。
4. 退改签规定:明确了机票的退改签规定,保障乘客的权益。
国际公约预防非法劫持国际公约(蒙特利尔公约)蒙特利尔公约是为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中的航空劫机而制定的国际公约,于1971年生效。
该公约包括以下内容:1. 预防和调查:要求各国采取措施预防航空器劫持事件的发生,并设立机制对此类事件进行调查。
2. 合作与引渡:要求各国相互合作,包括引渡被指控和定罪的劫机犯罪嫌疑人。
民航规章以及法规体系!
民航规章以及法规体系!愿你经历再多,都不忘初心;愿你难过再多,都不忘微笑;愿你能披荆斩棘,做到自己想要做到的事一、公约国际航空法的最高级别。
公约不是国家法之上的法律,由各缔约国缔结,对签字国具有法律效力。
我国批准了芝加哥体系、华沙体系、航空刑法体系三大体系共五个公约:1944年《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芝加哥公约)、1929年“华沙公约”和1963年“东京公约”、1970年“海牙公约”、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
二、议定书和双边协定议定书作为对公约的修改补充文件,也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条约。
二战后,以“芝加哥公约”、“华沙公约”等公约为指导,签订了近2000个交换过境权和营运权、签订航路、运力和运费价格等国际航空运输经营双边协定,这些协定有其共性规则和模式。
三、国际标准与建议措施《芝加哥公约》赋予国际民航组织(ICAO)理事会准立法权—通过“国际标准与建议措施”并将其作为公约的附件,附件是公约条款的实施细则。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标准是一般性规范,其法律地位要比建议措施高,而建议措施则属于非强制性的范畴,依据公约规定,遇有违背国际标准的情况,必须通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理事会。
四、国际法ICAO附件五、国内法我国的国内法规体系是以国际民航五大公约、国际标准和建议措施为蓝本,在符合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结合我国的实际而制定的。
我国的国内航空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行业规章三级构成。
《中国民航航空法》是我国民航法规中的最高级别,须经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通过,涉及到与民用航空有关的各个方面,1996年3月1日起颁布实施,是我国民航法规的“根基”。
行政法规:为了从法律上约束与民用航空有关的一些部门,有民航局负责起草,报国务院审议颁发,如《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颁发。
民航规章:由民航局起草,以民航局长令的形式公布。
行业规章:以国际民航组织19个附件为依据,技术规范和国外规章为参考,结合本国实际而制定,通常编入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他们只能约束民航内部。
法治民航宣讲之民航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体系ppt课件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 CCAR271TR-R1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修订〈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 李国内运输规则〉的决定 CCAR-271TR-R2
20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际运输规则 CCAR272TR-R1
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际运输规则 CCAR-274 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内运输规则 CCAR-275TR-R1 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CCAR-276-R1 定期国际航空运输管理规定 CCAR-277TR 非经营性通用航空登记管理规定 CCAR-285 外国航空运输企业航线经营许可规定 CCAR-287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 CCAR-289TR-
22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科技和计量标准(356-390部)
民用航空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 CCAR-359SE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CCAR-359SE-I-
R1 民用航空标准化管理规定 CCAR-375SE-R2 中国民用航空计量管理规定 CCAR-379SE 中国民用航空部门计量检定规程管理办法 CCAR-
24
规范性文件及标准
咨询通告AC 管理程序AP 管理文件AD 工作手册WM 信息通告IB 国家标准GB 行业标准HB
25
航空公司运行规范
A部:总则
A0001 颁发和适用范围、A0003 定义和缩写、A0005 航空器的批准、 A0007 特殊批准和限制综述、A0009 豁免和偏离、A0011 管理人员、 A0013 其他指定人员、A0014 安全管理体系、A0015 运行控制、 A0017 机场资料、A0019 气象资料、A0021 手提行李程序、A0023 国 内定期121部承运人到特定国外(地区)机场的国内运行、A0025 不配 备部分应急设备的121、135部运行、A0027 非管制空域特殊航路IFR 运行、A0029 合并运行、A0031 合并运行过渡期、A0035 直升机定期 载客运行、A0039 空中救护运行-直升机、A0041 出口座位的安排、 A0043 地面除冰/防冰程序、A0045 空中救护运行-135部飞机、A0046 电子飞行包的使用、A0047 电子记录保存系统、A0049 着陆和等待运 行、A0051 航空器湿租协议、A0053 航空器互换协议、
航空行业的航空法律与合规了解航空法规和合规要求
航空行业的航空法律与合规了解航空法规和合规要求航空法律与合规:了解航空法规和合规要求航空行业作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扮演着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角色。
为了确保航空安全和保护旅客权益,航空法律和合规要求被制定出来。
本文将深入探讨航空行业中的航空法律和合规要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遵循相关规定。
一、航空法律的重要性航空法律是指以国家法律体系为基础,针对航空行业中的各类活动所制定和适用的法规、条例等。
它的存在使得航空业有了一个明确的法规框架,对航空公司、机场管理者、航空服务提供商以及乘客等各相关方都有具体规定,并为他们的行为提供了合法性依据。
航空法律的内容主要包括航空安全标准、航班运营规则、航空事故处理程序、乘客权益保护等方面,旨在维护航空运输的安全、有序和公正。
二、航空法律的主要内容1.航空安全标准航空安全是航空行业最重要的关注点之一,航空法律对于航空安全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飞机设计、维护、飞行员培训、空管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航空公司、机场管理者以及其他航空服务提供商都必须符合这些安全标准,并且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飞行安全。
2.航班运营规则航空法律还规定了航班运营的相关规则,包括起降时间、飞行路线、货物运输规定等。
这些规定旨在优化航空运输资源的安排和利用,确保航班的准时起降和顺利运营。
3.航空事故处理程序在航空事故发生时,航空法律规定了应急处理程序以及相关责任的追究和赔偿机制。
这些规定保护了乘客和相关方的权益,同时也促进了航空业的安全发展。
4.乘客权益保护航空法律对乘客权益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这包括了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务质量、行李延误、退改签规定以及赔偿问题等。
乘客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并通过相关机构提出申诉和索赔。
三、航空合规的重要性除了航空法律的要求外,航空行业也需要遵守各种合规要求。
航空合规是指航空公司和相关机构在运营过程中遵循的各项规定和标准。
它所关注的范围包括了航空安全、航班规划、人员培训、飞机维护等多个方面。
关于民航法律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7月,某航空公司一架从北京飞往上海的航班,由于机械故障,航班延误了4小时。
在航班延误期间,乘客们情绪激动,要求航空公司提供赔偿。
航空公司以航班延误属于不可抗力因素为由,拒绝赔偿。
乘客们不服,将航空公司告上法庭。
二、案件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航班延误事件中,航空公司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以及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三、法律分析1. 航班延误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123条规定:“民用航空运输企业应当保证航班安全,按时、按点、按质、按量提供运输服务。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航班延误的,民用航空运输企业应当及时告知旅客,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旅客的损失。
”本案中,航班延误是由于机械故障这一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航空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航班延误的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125条规定:“因航班延误,给旅客造成损失的,民用航空运输企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航班延误导致乘客在机场滞留4小时,给乘客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航空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 赔偿责任的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126条规定:“航班延误的赔偿责任,按照下列规定计算:(一)延误时间不足2小时的,按照旅客票价的一定比例赔偿;(二)延误时间超过2小时不足4小时的,按照旅客票价的一定比例赔偿,并给予旅客必要的食宿费用;(三)延误时间超过4小时的,按照旅客票价的一定比例赔偿,并给予旅客必要的食宿费用和交通费用。
”本案中,航班延误时间为4小时,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航空公司应当按照旅客票价的一定比例赔偿乘客损失,并给予必要的食宿费用。
四、法院判决经过审理,法院认为航空公司应当承担航班延误事件的法律责任,并判决航空公司按照旅客票价的一定比例赔偿乘客损失,并给予必要的食宿费用。
五、案例分析本案涉及民航法律中的航班延误责任问题。
航空公司作为航班运营主体,在航班延误事件中负有保证航班安全、按时提供运输服务的义务。
民航法律文件体系
咨询通告(AC)
飞行标准司发布
工作程序
飞行标准司发布
管理文件(MD)
飞行标准司发布
其他法规性文件
民航局或飞行标准司发布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
2.民用航空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 署以主席令发布的,《民用航空法》为民 航法律体系的第一层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国家的法律体系
1. 宪法 2. 法律 3. 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 4. 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文件 5.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 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7. 部门规章
法律体系(民航规章)
题目:
a) 法律体系 b) 一般运行和维修要求 c) 航空运营人的管理 d) 航空人员的管理 e) 航空机构的管理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
法律体系(民航规章)
题目:
a) 法律体系 b) 一般运行和维修要求 c) 航空运营人的管理 d) 航空人员的管理 e) 航空机构的管理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
法律体系(民航规章)
民用航空法律体系: 1.结构图
民用航空法
人大常委会发布
飞行标准/适航管 理条例
国务院发布
民用航空规章
民航局发布
民航法律文件体系
运行标准部谌章泉
提纲
1.背景 2.法律文件体系
适航管理
以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为目的的技术 管理,是政府适航部门在制定了各种最低 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 、制造、使用和维修进行审查、鉴定、监 督和管理。
我国政府规定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由中 国民用航空局负责。
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
有关民用航空的行政法规(条例):
民航法规文档
民航法规引言民航法规是指对民航运输领域进行管理和监管的法律和规范。
民航法规的制定旨在维护民航运输的安全和顺畅,保护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权益,促进民航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介绍民航法规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
背景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民航运输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民航运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其管理和监管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确保民航运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规范来规范民航行业。
在中国,民航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由民航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负责。
民航法规制定的理念是保证民众的航空安全、促进航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与国际航空法规保持一致,提高航空运输的整体竞争力。
主要内容民航法规的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航空安全管理航空安全是民航运输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民航法规对航空器的设计、制造、维护、运营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要求,以确保航空器的安全性。
同时,民航法规还规定了机组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要求,对航空器发生事故后的调查和责任追究进行了规定。
航空运输服务民航运输服务是指乘客在航空旅行过程中所享受的各项服务。
民航法规对航空运输服务的质量、安全和效率提出了要求。
例如,法规要求航空公司提供充足的安全设施和服务设施,确保乘客的舒适和安全。
航空市场准入航空市场准入是指航空公司进入航空运输市场的过程和条件。
民航法规对航空市场准入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航空公司的注册和资质要求、航线权的分配和使用等。
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民航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乘客权益保护民航法规强调保护乘客的合法权益,包括购票、改签、退票等方面的权益。
法规要求航空公司公平、公正地对待乘客,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此外,法规还规定了乘客在航空事故和航班延误等情况下的救助和赔偿机制。
实施情况中国民航法规的实施情况良好,在航空安全管理、航空运输服务和乘客权益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民航主管部门和航空公司通过不断改进法规和管理制度,提高了民航运输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取得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民航法律法规2024
引言概述:民航法律法规是指对民航行业的各类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它包括了对航空器、机场、航空公司以及乘客和货物运输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民航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航空交通的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民航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航空器管理、机场管理、航空公司运营、乘客权益保障以及安全与保障等五个大点阐述民航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影响。
正文内容:一、航空器管理1.飞行许可和运行规则飞行许可是指国家对飞行器进入其领空或从事国内国际航班的许可。
民航法律法规对飞行器的飞行许可和运行规则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航行权的行使、航空器的注册和登记、飞行员的资质要求等。
2.飞行安全监管民航法律法规强调飞行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包括对飞行器的建造、维护和修理的管理规定,以及对航空器飞行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的要求。
二、机场管理1.机场规划与建设民航法律法规明确了机场规划与建设的程序和要求,包括机场的选址、用地规划、工程建设、设备采购等方面。
2.机场安全管理民航法律法规对机场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安全检查、安全保卫、危险品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三、航空公司运营1.航空公司的设立和管理民航法律法规对航空公司的设立和管理进行了规定,包括航空公司的组织形式、资本运作、股权结构等方面。
2.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和运营管理民航法律法规明确了航空公司提供服务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包括机上服务、乘客投诉处理、退改签规定等方面。
四、乘客权益保障1.机票购买与退改签民航法律法规对乘客购买机票和退改签的权益进行了保护,规定了航空公司在这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2.航班延误和取消的处理民航法律法规为乘客在航班延误和取消情况下提供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如提供合理的补偿和安排酒店住宿等。
五、安全与保障1.飞行安全管理民航法律法规对飞行安全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飞行器的维护保养、技术监督、事故调查等方面的规定。
2.恶劣天气和灾害情况下的应急管理民航法律法规对恶劣天气和灾害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进行了规定,包括飞行计划调整、紧急着陆等方面的要求。
法治民航宣讲之民航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体系
CCAR-93TM-R4 ?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 CCAR-
97FS-R1
14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修订《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 的制定与实施规定》的决定 CCAR-97FS-R2
7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运输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 CCAR-29-R1 ?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CCAR-31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修订《航空发动机适航标准》
的决定CCAR-33-R2 ?涡轮发动机飞机燃油排泄和排气排出物规定 CCAR-34 ?螺旋桨适航标准CCAR-35 ?航空器型号和适航合格审定噪声规定 CCAR-36-R1 ?民用航空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技术标准规定
9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航空人员(60-70部)
?飞行模拟设备的鉴定和使用规则 CCAR-60 ?用航空器驾驶员合格审定规则 CCAR-61-R4 ?民用航空器领航员、飞行机械员、飞行通信员合格审
定规则CCAR-62 ?民用航空签派员执照管理规则 CCAR-65FS-R2 ?民用航空情报员执照管理规则 CCAR-65TM-III-R4 ?民用航空气象人员执照管理 CCAR-65TM-II-R3 ?民用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管理规则 CCAR-65TM-I-R3
法治民航宣讲
民航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体系
内容简介
? 国际民航组织公约和附件 ? 中国民航法律条例 ?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 规范性文件及标准 ? 航空公司运行规范
2
国际民航组织公约和附件
? 附件 1 人员执照的颁发 ? 附件 2 空中规则 ? 附件 3 国际空中航行气象服务 ? 附件 4 航图 ? 附件 5 空中和地面运行中所使用的计量单位 ? 附件 6 航空器的运行 ? 附件 7 航空器国籍和登记标志 ? 附件 8 航空器适航性 ? 附件 9 简化手续
航空法律法规要点
航空法律法规要点航空领域作为一个高度复杂和技术性较强的行业,需要遵守一系列法律法规以确保安全、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航空法律法规的要点,并进行详细讨论和深入分析。
一、民航法律法规1.民航法律法规的基础性文件:修订于200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是我国民航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性文件。
它规定了民航的范围、监管体制、航空器的登记和标记、机场和航空运输企业的管理等重要内容。
2.安全管理和监管:航空安全管理涉及飞行安全、机场安全、航空器适航和维修等多个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规定》等法规为航空安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
3.机场和航空运输企业管理:机场管理涉及机场规划、建设、运营和安全等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场法》规定了机场的行政管理和运行管理。
航空运输企业管理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运输管理规定》等法规来规范。
4.航空器登记和标记:航空器的登记和标记是确保航空器合法性和追溯性的重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登记和标记规定》详细阐述了航空器登记和标记的要求和程序。
5.航空货物运输和普通航空旅客运输:航空货物运输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运输货物管理办法》等。
普通航空旅客运输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运输旅客管理办法》等法规予以规范。
二、国际航空法律法规1.国际航空法律法规框架:国际航空法律法规主要由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包括《关于国际民用航空的公约》和其附属文件。
这些法规为全球航空业提供了一系列统一的准则和标准。
2.航空器注册和运行:国际航空法律法规要求各国建立航空器注册和运行的国内制度,并进行国际协调。
航空器的注册和运行需要符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和ICAO制定的相关准则。
3.航空安全和防范恐怖主义:国际民航业面临着严峻的恐怖主义威胁,因此国际航空法律法规要求各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航空安全。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和《国际民航组织关于打击非法劫机、劫持航空器和暴力行为的公约》等文件为此提供了法律支持。
民航法律及法规
民航法律及法规民航法律及法规概述民航法律及法规是指为管理民航领域内的活动、确保航空安全、维护乘客权益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和法规。
它们规定了航空公司经营、飞行员训练、空中交通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和规范。
相应的法律和法规的实施,有助于保障航空运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保护乘客的合法权益,促进航空行业的发展。
民航法律1.民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以下简称民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立法文件,对民航领域的经营、管理、安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明确和细致的规定。
民航法规定了航空公司的管理体制、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资质要求、飞行安全等关键问题。
根据民航法,民航局是民用航空领域的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民航方针政策和法规,监督航空公司的经营行为,维护航空安全等。
2.民航安全法保障航空安全是民用航空管理的首要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安全法》(以下简称民航安全法)是为了预防和打击航空恐怖活动,保障民航安全而制定的。
该法规定了民航安全的基本原则、安全措施、安全监督和处罚等内容。
航空公司在落实安全措施、培训员工、防范不安全行为等方面必须依法履行职责,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航空器的正常运行。
民航法规1.运输管理规则《民用航空运输管理办法》是根据民航法制定的,对民用航空运输经营行为进行了详细规定。
该办法包括了航空公司的运输管理要求、机组人员的资质要求、燃油管理、机场管理、航空安全检查等内容。
航空公司必须依法获得运输许可证,遵守运输管理规则,确保运输安全和服务质量,履行运输合同,保障乘客的权益。
2.机场管理规定《民用航空机场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和管理民用航空机场的运行,确保航空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而制定的。
这些规定涵盖了机场的各个方面,包括机场建设、运行和管理、航空交通管制、客货运输等。
机场必须符合法规要求,获取合格证书,配备必要设施和设备,保障飞机的起降安全和旅客的便利。
3.空域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定》是为了保障航空器的飞行安全和空中交通的顺畅进行而制定的。
民航法律法规
民航法律法规.民航法律法规引言民航法律法规是指民用航空领域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主要用于规范和管理民航行业的运作和发展。
这些法规旨在确保航空安全、维护乘客权益、促进航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
本文将介绍民航法律法规的概述,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法规进行简要解析。
民航法律法规的分类民航法律法规按照内容和颁布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基本法规:包括国家层面的一些重要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民用航空行政处罚办法》等。
这些基本法规为民航行业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2. 监管规章:民航行业的监管机构制定的具体操作规范,旨在管理和监督民航企业的运营行为,例如《民用航空运输管理办法》、《机场安全管理规定》等。
这些规章通常具有较为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
3. 行业标准和规范:由行业协会或专业机构制定的标准和规范,主要用于规范运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行为,例如《民用航空机组员资质管理规定》、《民航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等。
这些标准和规范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但通常被行业内广泛应用。
4. 国际公约和协定:我国作为国际民航组织(ICAO)成员,也参与了各种国际民航公约和协定的签署和实施。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蒙特利尔公约》,该公约是国际民航界最基本的法律文本,规范了国际民航的各个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是我国民航行业最重要的基本法规之一。
该法于1995年颁布实施,从法律层面上确立了我国民航行业的基本制度和关键原则。
该法共分为10章,包括了民航的组织形式、航权的管理、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资质要求、空中交通管理等内容。
根据该法律,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是我国民航行业的管理机构,负责统一组织和管理民用航空工作,维护和发展民航事业。
该法也规定了航空公司的设立条件和飞行运输许可的办法,保证了航空公司的合法稳定运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还对航空安全进行了专门的规定,包括了飞行员资质要求、飞行器适航审定、航空器维修和保养等方面的内容。
民航法规知识点总结
民航法规知识点总结导言民航法规是指管理和规范民用航空活动的一系列法律和规定。
作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航空业的法规体系也是相当庞杂的,内容涉及空中交通管制、机场管理、飞行员管理、安全标准等各个方面。
在国际航空运输方面,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的《国际民航公约》及《附属协定》是最为重要的规范。
为了确保飞行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制定和落实民航法规对于各地区的航空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
了解民航法规的基本知识和要点,对于相关从业人员和普通乘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民航法规体系民航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国际法规、国家法规和地方法规。
国际法规包括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和国际民航公约等国际组织或国际协定制定的规定。
国家法规包括国家航空管理局、国务院和国家相关部门等制定的法规。
地方法规则是地方政府在国家法规的基础上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的法规。
二、民航法规的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保障民航飞行安全是所有法规的首要原则。
各项规定都是为了保障飞行员、乘客和飞机的安全,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种飞行事故。
2. 经济合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民航法规也要求飞行成本适度,航空公司要合理运营,确保经济效益。
3. 合法合规:民航经营者、飞行员和其他从业人员都必须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确保业务运营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 服务至上:为乘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保障乘客权益是民航法规的重要内容。
5. 授权监管:民航部门对民航运营者进行授权、监管,确保各项规定的有效执行。
三、民航法规主要内容1. 飞行安全规定飞行安全规定是民航法规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飞行员的资质要求、飞机的适航审定、飞行规章等内容。
飞行员的资质要求包括飞行员的培训标准、持证要求等;飞机的适航审定包括飞机的设计和生产标准、适航审定程序、维护标准等;飞行规章包括飞行计划、进出港程序、空中交通管理、气象要求等。
2. 运营管理规定运营管理规定主要包括航空公司的经营许可、货运航空业务规定、机场经营规定、航空运输市场监管等内容。
航务事业单位工作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
航务事业单位工作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航务事业单位是指在航空领域从事航空运输、航空技术服务等相关工作的机构。
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航务事业单位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确保安全、顺利地进行运营。
本文将对航务事业单位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解读。
一、民航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是我国航空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了民用航空的组织管理、安全保障、安全生产、空域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该法明确了航务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要求依法取得经营许可证,并遵守民用航空管理部门的监管。
2. 《民用航空安全管理条例》是针对航空运输安全进行管理的法规,要求航务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和规程,并加强飞行安全、地面安全、机上安全等方面的预防和保障措施。
3. 《民机配备报废规定》规定了航空器配备、使用寿命和报废的标准和程序,航务事业单位需根据规定定期检验和维护航空器,确保机组和乘客的安全。
二、劳动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航务事业单位与员工之间的基本合同法律,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除、终止等方面的内容。
航务事业单位必须合法用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2.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是航务事业单位管理员工劳动保障的法规,要求单位建立健全工资福利制度,确保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并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3.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明确了劳动争议解决的程序和方式,航务事业单位和员工之间如发生劳动争议,可通过调解、仲裁途径解决。
三、航务事业单位相关政策1. 民航发展政策:民航发展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政府鼓励投资者进入该行业,提供财税、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推动航务事业的快速发展。
2. 安全生产政策:航务事业单位必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确保航空安全。
3. 航空运输管理政策: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航空运输管理政策,要求航务事业单位遵守市场竞争原则和公平竞争的规则,推动航空运输市场的开放和健康发展。
中国民航法律法规体系概述
1 中国民用航空法律法规体系
民航规章
民航规章,全称“中国民用航空规章”,英文缩写CCAR, 即China Civil Aviation Regulations; 民用航空规章由民用航空局通过,由民航局局长以民航局 令的形式发布。 民航规章共15编,400部。
1 中国民用航空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
目的:用亍对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承运人 进行合格审定和持续监督检查,规范其运行活劢,保证其达到幵 保持规定的运行安全水平。
2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
适用范围:
(1) 使用下列航空器实施的定期载客运输飞行: (i) 最大起飞全重丌超过5700千克的多发飞机; (ii) 单发飞机; (iii) 旋翼机。
未取得航空人员执照、体检合格证书而从事相应的民用航空活劢 的,责令停止民用航空活劢,在规定的期限内丌得申领有关执照 和证书,对其单位处以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1 中国民用航空法律法规体系
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
由国务院亍1987年5月4日发布,1987年6月1日实施,全文共29条。民 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 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是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 生产、使用和维修,实施以确保飞行安全为目的的技术鉴定和监督。 适用范围:(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民用航空器(含航空发劢机和 螺旋桨)的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单位戒者个人;(2)向中华人民共和 国出口民用航空器的单位和个人;(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维修在中和 人民共和国注册登记的民用航空器的单位和个人。
356-390
民用机场建设和管理
391-400
航空基金 航空运输规则 航空保安 科技和计量标准 航空器搜寻援救和事故调查
民航法律法规
第一节民航法的概念1.民航法的定义:调整民用航空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二节民航法的特点1.独立性2.综合性3.国际性4.是国际法第三节我国民航法律体系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995.10.30由全国人大常委通过,1996.3.1起实施3.民航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员会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4.民航规范性文件5.指导性案例6.国际航空法渊源—多边国际航空条约:芝加哥公约体制华沙-蒙特利尔公约体制航空保安公约体制7.主权原则:各缔约国承认每一国家对其领土之上的空域具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第一节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2.国际空域是指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公海和不属于任何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土地上的空域3.领空的垂直界限(1.空间论:国家有效控制说,航空器的最高限度说,空气存在说,卡曼管辖线说 2.功能论)4.领空主权概念:是指各国对其领陆和领水之上的空气空间享有完全的和排他的权利5.领空主权内涵:自保权,管辖权,管理权,支配权6.在航空法中没有‘无害通过权’第二节领空管理制度1.我国空域的划分主要划分为:飞行情报区,管制区,限制区(R),危险区(D)和禁区(P)2.对头相遇:两架航空器对头相遇或几乎迎面接近而有相撞危险时,必须各自向右改变航向3.防空识别区:是指从地球陆地或水域的表面向上延伸的划定空域,在划定空域内,为了国家安全,要求对民用航空器能立刻识别,定位和管制第四节领空主权的保护1.违反《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规定:缔约各国承认,每一国家必须避免对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使用武器,如拦截,必须不危及航空器内人员的生命和航空器安全2.违反《联合国宪章》规定3.违反国际人权法第一节民用航空器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民用航空器,是指除用于执行军事,海关,警察飞行任务外的航空器第三节民用航空器的权利1.抵押权,占有权,优先权,所有权第一节民用航空人员的概念1.地位:民用航空人员是民用航空活动的主体第二节民用航空人员的管理制度2.按照规定的最低数量配备客舱乘务员时,飞行值勤期不得超过14h3.增加1名乘务员,飞行值勤期不得超过16h;增加2名,不得超过18h,增加3名或3名以上,不得超过20h4.任一日历月,100h的飞行时间;任一日历年,1100h的飞行时间5.客舱乘务员应当取得并持有IVa级体检合格证;航空安全员应当取得并持有IVb级体检合格证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长的法律地位1.《东京公约》有关机长权力的规定:采取合理措施的权力使犯罪行为人或违规者中途下机的权力将犯罪行为人移交主管当局的权力要求机组人员和请求旅客提供协助的权力授权他人采取行动的权力第二节民用机场的规划与建设1.华北机场群东北机场群华东机场群中南机场群西南机场群西北机场群第一节航空运输合同概述2.运输合同概念: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3.客(机)票是航空旅客运输合同订立和运输合同条件的初步证据4.航空运输合同特征:(1)双务合同(单务合同的对称,是指当事人双方相互负有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2)有偿合同(是无偿合同的对称,是指当事人一方取得权利须支付相应的财产代价的合同),(3)诺成合同(又称不要物合同,是实践合同的对称),(4)格式合同(又称定式合同,定型化合同,附和合同,附从合同,标准合同,是指当事人不能就合同条款自由协商而订立的合同),(5)有名合同(又称典型合同,是无名合同的对称,是指法律上已经确定了特定名称的合同)第四节航班延误法律制度1.延误:航班出港延误(是指航班实际出港撤轮挡时间晚于计划出港时间超过15分钟的情况)2.机上延误处置:第一,承运人应当制订并向社会公布机上延误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应当包括机上延误时的信息通告,餐饮服务提供时间和下机的条件及限制第二,机上延误后,承运人应当每30分钟向旅客通告延误原因,预计延误时间等航班动态信息,空管部门应当每30分钟向承运人通告航班动态信息第三,机上延误期间,在不影响航空安全的前提下,承运人应当保证盥洗设备的正常使用,并为旅客提供饮用水和食品,超过3h(含)且无明确起飞时间的,承运人应当在不违反航空安全,安全保卫规定的条件下,安排旅客下机等待第五节航班超售法律制度1.性质:航班超售是指航空公司在部分航线上超过最大允许座位数销售机票的行为2.《超售处置标准》的六点基本要求:承运人办理航班座位超定或超售业务,应充分考虑航线,航班班次,时间,机型及衔接航班情况。
民航案例分析及法律法条(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航空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公司”)于2019年2月1日从北京飞往上海的航班,起飞前,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在乘客登机前发现,该航班上一名乘客(以下简称“乘客甲”)携带的行李中藏有违禁品。
经调查,乘客甲因生活所迫,将违禁品携带登机,企图通过航班将违禁品运输至上海。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在发现违禁品后,立即将乘客甲及违禁品移交给了机场警方。
二、案例分析1. 乘客甲携带违禁品登机的行为违反了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禁止旅客携带、运输下列物品:……(二)枪支、弹药、爆炸物、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性物品、传染性物品以及其他危险物品;……”乘客甲携带的违禁品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规定的危险物品,其携带违禁品登机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
2.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在发现违禁品后,及时将乘客甲及违禁品移交给了机场警方,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民航机场管理机构、民航运输企业发现旅客携带、运输违禁物品的,应当立即报告民航公安机关,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在发现违禁品后,立即将乘客甲及违禁品移交给了机场警方,符合法律规定。
三、法律法条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一十八条:禁止旅客携带、运输下列物品:……(二)枪支、弹药、爆炸物、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性物品、传染性物品以及其他危险物品;……第一百一十九条:民航机场管理机构、民航运输企业发现旅客携带、运输违禁物品的,应当立即报告民航公安机关,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二条:携带、运输、邮寄危险物品的,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二)携带、运输、邮寄枪支、弹药、爆炸物、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性物品、传染性物品以及其他危险物品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民航法律法规体系简介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由1部法律(《民用航空法》)、27部行政法 规和行政法规性文件以及115部现行有效规章组成的多层次的民 航法规体系框架。 第一层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由国家主席 签署主席令发布。 第二层次: 行政法规
国务院通过由总理以国务院令发布或授权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民 用航空行政法规。如:《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民用机 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等。 第三层次: 民航规章 CCAR-China Civil Aviation Regulations 即中国民航规章的 缩写,也是指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目前,中国民航管理的航空公司和其他航空企业全部按照 CCAR的要求来建立和健全各自的管理体系。CCAR共有上百部,根 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各公司选用不同的内容进行规范和管理。 民航局局长以民航局令发布的各类民用航空规章。如:CCAR121 部、CCAR145部等 现行规章及规章性文件分类目录 1、行政规则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职能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 (CCAR-12LR-R1) 《民用航空飞行标准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管理规定》 (CCAR-183) 2、航空器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 (CCAR-25-R3 ) 3、航空人员 《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 (CCAR-61)
《民用航空飞行签派员执照管理规则》 (CCAR-65) 《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 (CCAR-66) 《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7) 《航空安全员合格审定规则 》 (CCAR-69) 4、空中交通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 (CCAR-93TM-R3) 5、一般运行规则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我公司目前执行CCAR-91 运行规范,属通用航空公司) 《中国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Ⅱ类运行规定》(CCAR-91FS-II) 《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CCAR-97FS) 6、运行合格审定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 《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35) (我公司现正筹备CCAR-135运行合格审定工作,将会迎来一个新 的发展起点) 《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CCAR-276) 7、学校及经审定合格的其它部门 《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 8、机场 《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CCAR-140) 9、经济与市场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 (CCAR-289TR-R1) 10、航空安全信息与事故调查 《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 ( CCAR-396 ) 《民用航空器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调查规定》(CCAR-395-R1 ) 11、航空安全保卫 《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规则》(CCAR-332) 其他规章介绍
民航安全法规
民航安全法规
摘要:
一、引言
二、民航安全法规的重要性
三、民航安全法规的体系
四、民航安全法规的实施
五、民航安全法规的不断完善
六、总结
正文:
一、引言
民航安全一直是民用航空领域的重中之重,而民航安全法规作为保障民航安全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不可忽视。
本文旨在对民航安全法规进行概述,以期提高大家对民航安全法规的认识和了解。
二、民航安全法规的重要性
民航安全法规是民用航空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为民航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旨在规范民航活动,确保飞行安全,促进民航事业的发展。
三、民航安全法规的体系
民航安全法规体系包括国际民航法规和国内民航法规。
国际民航法规主要包括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的《芝加哥公约》及其附件和其他相关国际公约。
国内民航法规则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
四、民航安全法规的实施
民航安全法规的实施涉及到多个部门,包括民航局、民航地区管理局、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局等。
这些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民航企事业单位遵守法规,确保飞行安全。
五、民航安全法规的不断完善
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民航安全法规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我国民航安全法规的完善主要通过立法、修订和废止等方式进行。
这有助于提高民航安全法规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六、总结
民航安全法规是保障民航安全的关键因素,其体系的完善和实施对于提高民航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 CCAR-137CA-R3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 CCAR-139CA-R1 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 CCAR-139II-R1
学校、非航空人员及其他单位的合格审定 及运行(140-149部)
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 CCAR-140 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合格审定规则 CCAR-141 飞行训练中心合格审定规则 CCAR-142 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 CCAR-145-R3
23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航空器搜寻援救和事故调查(391-400部)
民用航空器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调查规定 CCAR-395R1 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 CCAR-396-R3 中国民用航空应急管理规定 CCAR-397 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反应和家属援助规定 CCAR-399
24
14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修订《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 的制定与实施规定》的决定 CCAR-97FS-R2 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管理规定 CCAR-98TM
民用航空企业合格审定及运输(121-139部)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CCAR-121-R4 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CCAR-129 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CCAR135
22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科技和计量标准(356-390部)
民用航空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 CCAR-359SE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CCAR-359SE-IR1 民用航空标准化管理规定 CCAR-375SE-R2 中国民用航空计量管理规定 CCAR-379SE 中国民用航空部门计量检定规程管理办法 CCAR381SE
18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五) CCAR-201LR-V 《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二) CCAR-201LR-Ⅱ 《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三) CCAR-201LR-Ⅲ 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 CCAR-209 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审批管理办法 CCAR-212
4
中国民航法律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民用机场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规定
8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民用航空器适航指令规定CCAR-39AA 维修和改装一般规则CCAR-43 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规定CCAR-45-R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条例实施办法 CCAR-49 民用航空用化学产品适航规定CCAR-53 民用航空油料适航规定CCAR-55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 CCAR-147 民用航空使用空域办法 CCAR-71 民用航空预先飞行计划管理办法 CCAR-73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运行单位安全管理规则 CCAR-83 民用航空导航设备开放与运行管理规定 CCAR-85-R1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 CCAR-86
21
中国航规章体系
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 CCAR-290
航空保安(326-355部)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规则 CCAR-329 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则 CCAR-331SB-R1 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规则 CCAR-332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 CCAR-339SB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安全保卫规则 CCAR-343 国际航班载运人员信息预报实施办法(联合规章)
17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中国民用航空计量技术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规定 CCAR-183SE
航空保险(190-199部) 综合调控规则(201-250部)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规定 CCAR-201 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 CCAR-201LR 《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 CCAR201LR-I 《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四) CCAR-201LR-IV
10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民用航空情报培训管理规则CCAR-65TM-IV-R1 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R2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TMI-R4 民用航空人员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7FS-R2 航空安全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9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培训管理规则CCAR-70TM-R1
航空公司运行规范
A0055 121部补充运行、A0057 合格证持有人安排训练中心、机构和/ 或其他组织为其提供训练的批准、A0061 小规模135部运营人、 A0063 仅限非定期载客和全货运行的小规模135部运营人、A0065 单 机长运营人、A0067 单驾驶员运营人、A0069 使用自动驾驶仪代替要 求的副驾驶、A0071 批准135部飞机运营人进行的起飞前污染检查、 A0073 批准135部航空器运营人无除冰/防冰程序的运行、A0075 135 部仪表飞行规则单发载客运行、A0077 对进入驾驶舱人员的查证、 A0081 自动相关监视广播、A0083 管制员驾驶员之间的数据链通信、 A0085 实际重量大纲-所有航空器、A0087 小客舱航空器旅客和行李 重量控制大纲、A0089 中客舱航空器旅客和行李重量大纲、A0091 大 客舱航空器旅客和行李重量大纲、A0093 紧急适航指令接收要求、 A0095 防麻醉品和酒精滥用方案、A0099 重量与平衡控制程序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管理办 法 CCAR-87
13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中国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Ⅱ类运行规定 CCAR91FS-Ⅱ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 CCAR-91-R2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 CCAR-93TM-R2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修订《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 管理规则》的决定 CCAR-93TM-R3 关于修订《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的决定 CCAR-93TM-R4 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 CCAR97FS-R1
7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运输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CCAR-29-R1 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CCAR-31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修订《航空发动机适航标准》 的决定CCAR-33-R2 涡轮发动机飞机燃油排泄和排气排出物规定CCAR-34 螺旋桨适航标准CCAR-35 航空器型号和适航合格审定噪声规定CCAR-36-R1 民用航空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技术标准规定 CCAR-37AA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修订〈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 李国内运输规则〉的决定 CCAR-271TR-R2
20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际运输规则 CCAR272TR-R1 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际运输规则 CCAR-274 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内运输规则 CCAR-275TR-R1 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CCAR-276-R1 定期国际航空运输管理规定 CCAR-277TR 非经营性通用航空登记管理规定 CCAR-285 外国航空运输企业航线经营许可规定 CCAR-287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 CCAR-289TRR1
规范性文件及标准
咨询通告AC 管理程序AP 管理文件AD 工作手册WM 信息通告IB 国家标准GB 行业标准HB
25
航空公司运行规范
A部:总则
A0001 颁发和适用范围、A0003 定义和缩写、A0005 航空器的批准、 A0007 特殊批准和限制综述、A0009 豁免和偏离、A0011 管理人员、 A0013 其他指定人员、A0014 安全管理体系、A0015 运行控制、 A0017 机场资料、A0019 气象资料、A0021 手提行李程序、A0023 国 内定期121部承运人到特定国外(地区)机场的国内运行、A0025 不配 备部分应急设备的121、135部运行、A0027 非管制空域特殊航路IFR 运行、A0029 合并运行、A0031 合并运行过渡期、A0035 直升机定期 载客运行、A0039 空中救护运行-直升机、A0041 出口座位的安排、 A0043 地面除冰/防冰程序、A0045 空中救护运行-135部飞机、A0046 电子飞行包的使用、A0047 电子记录保存系统、A0049 着陆和等待运 行、A0051 航空器湿租协议、A0053 航空器互换协议、
9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航空人员(60-70部)
飞行模拟设备的鉴定和使用规则CCAR-60 用航空器驾驶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1-R4 民用航空器领航员、飞行机械员、飞行通信员合格审 定规则CCAR-62 民用航空签派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FS-R2 民用航空情报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TM-III-R4 民用航空气象人员执照管理CCAR-65TM-II-R3 民用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TM-I-R3
法治民航宣讲
民航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体系
内容简介
国际民航组织公约和附件 中国民航法律条例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规范性文件及标准 航空公司运行规范
2
国际民航组织公约和附件
附件 1 人员执照的颁发 附件 2 空中规则 附件 3 国际空中航行气象服务 附件 4 航图 附件 5 空中和地面运行中所使用的计量单位 附件 6 航空器的运行 附件 7 航空器国籍和登记标志 附件 8 航空器适航性 附件 9 简化手续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