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生活
教育就是教人更好地做人

教育就是教⼈更好地做⼈教育就是教⼈更好地做⼈陕西省铜川市教育科学研究室钱冬义⼈作为⼤⾃然中的⼀员,作为⾼等动物,当然脱离不了⽣物的本质,⾃然界中的其他⽣物没有更⾼的需求,唯⼀的需求就是活着,为了种族的延续,⾸先要⾃⼰活着,只有⾃⼰⽣存下来了,才有可能繁衍后代,为了⽣存,每种⽣物都要不断的适应环境,只有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的⽣物才有可能⽣存下来,为了⽣存,越是⾼等的⽣物越要学习更多的技能,这就是学习的唯⼀⽬的。
⼈是群居的⽣物,具有社会性,每个⼈都在社会上扮演着不同的⾓⾊,适应社会的要求,按照社会规则⾏事是每个⼈应有的责任,为了懂得和很好的适应这些社会规则,⼈就必须要学习,也只有学到更多的能⼒,才能适应现有的社会环境和改造社会,使社会秩序更加规范,更加适合⼈类的⽣存。
从以上两个层⾯,我们不难看出,学习⾸先是为了⽣存,其次,是为了更好的⽣活,再次,是为了使⼈类都⽣存的更好。
我们这⾥所说的学习是⽣物学层⾯上的后天性⾏为,是区别于本能的⾏为。
随着⼈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学习⾏为越来越显⽰出社会性,教育也随之产⽣,识记、领会、应⽤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
教育和教书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教书是教育的载体,教育通过⼀定的课程来完成,设置什么样的课程是由社会的管理者完成的,是为当时的社会需要服务的,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的⼈。
因此,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赋予了强烈的社会⾊彩,多多少少成为执政者的⼯具,服务于⼀定的社会群体。
这有悖于教育的本质,给教育贴上了好与坏的标签。
作为⼀名教育⼯作者,我认为教育最终是教⼈更好地做⼈,教⼈学会基本的⽣存技能,教⼈能够适应社会,能够与他⼈合作共事,进⽽融⼊社会,改变社会。
教育要抛弃社会性,回归⾃然的教育、适⽤的教育,这样,教育才能返璞归真,学⽣才会感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学到的知识幸福的⽣活,⽤⾃⼰的才能帮助他⼈,使⼈类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论我们教的是哪⼀个年级的学⽣,教的是哪⼀门课程,都应该把教学⽣成⼈作为最终⽬标,在培养学⽣成⼈的前提下,教会学⽣每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学科科学素养。
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

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段惠民: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著名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和技能的堆积。
教育就是要教学生自由地成为他自己。
”在全国名师段惠民老师的心里,教育也是这样一项关乎灵魂的事业。
他诠释自己多年的教育理念——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
自古以来,很多大师、名家都对教育下过定义。
孔子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校所教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
”可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于教育有不同的理解。
段惠民老师对教育的理解就是“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
与此观点不谋而合的是,北京大学学者蒋梦麟先生曾说过:“教育有种种问题,究其极,有一中心问题,曰做人之道尔”。
我们都知道,按照规律办事会事半功倍,而违背规律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教育也不例外。
教育也是有规律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违背了教育规律,也将会受到教育规律的惩罚。
辽宁本溪一位百佳少年,因班主任怀疑其与同班男生有“恋爱关系”,而跳楼自杀。
当事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为了少承担责任、推脱责任,逼着自杀小女孩同班的小男孩儿做伪证。
小男孩不堪压力,回家之后,也服毒自杀。
因为老师的不当言行,导致花季少女少男相继自杀,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同时,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因言行不当,而导致弑师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浙江一名小学生,因害怕老师到家中家访告状,而谎称父母在山上劳作,将老师带至山上,并将老师推下山崖致死。
悲剧不仅仅是当事老师和当事学生的悲剧,更是我们教育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来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按照教育规律来办教育呢?那就是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少一些假大空的说教,而让孩子们多一些心理体验;少一些简单粗暴,而多一些细腻和思考。
要完成“以德育人,以德治教”首先要立德于身。
教育经典名言集锦_1

教育经典名言集锦教育经典名言集锦篇11、是一种感动。
2、教育资源只要你用心,就会有。
3、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4、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态度。
5、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你的阅读史。
6、科研应该真正打动教师的心灵!7、一个人的成就与他抵制诱惑的能力成正比。
8、学会给予比学会摄取更加困难。
9、享受教育:教并快乐着,学并成长着!10、人是不会被别人打倒的,而是被自己打倒的。
11、每个必须读完100本,才允许毕业。
12、有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会做梦的人!13、你的心里没有阳光,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
14、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些的诗意。
15、没有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不可能的。
16、我们的老师写了日记后,对孩子的表情都不一样了。
17、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创业者,而是培养守业者,就业者。
18、我欣赏这样的境界:心中有太阳,脸上有笑容,嘴里有歌声。
19、没有最佳,只有最特,最特就是最佳。
20、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有其特色所在,优势所在,风格所在。
21、没有英雄的时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
22、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一张嘴,就是让人们先听,再说。
23、大自然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美育教材,是美育的源头活水。
24、教育者也应当忠实于自己真实的生命体验。
25、要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有10次以上在大庭广众之众之下大声演讲的经历。
教育经典名言集锦篇21、顽强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
——狄更斯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3、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
——卢梭4、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
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5、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
梁启超:教育不是别的什么,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

梁启超:教育不是别的什么,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作为新思想的传播者与继承者,他都有不可磨灭的功勋。
梁启超梁启超幼年从师学习,8岁学为文,9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
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而他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独到见解却少有人知。
梁启超的九个子女梁启超一生有9个子女: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
长女梁思顺(字令娴),出生于1893年,是中国诗词研究专家。
长子梁思成,出生于1901年,著名建筑学家。
次子梁思永,出生于1904年,是著名的考古学家,后期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三子梁思忠,出生于1907年,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1932英年早逝。
次女梁思庄,出生于1908年,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四子梁思达,出生于1912年,一直从事经济学研究。
三女梁思懿,出生于1914年,主要从事社会活动,是当时学生运动的领导人。
四女梁思宁,出生于1916年,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从事宣传工作。
五子梁思礼,出生于1924年,是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启超子女合影梁启超培养子女时恰好西方文化盛行,他为西方的教育感到惊讶,新奇,但是他也很明智的选择了中西结合,西方人倡导民主,平等。
自由,公正,法治,尊重个性,国人教导人的方式则注重传统的道德观念,尊重他人。
于是他中西合璧,努力以个性化的方式培养子女,是那个时代具有创造性的教育理念,至今仍然有很多指导和借鉴的意义。
要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梁启超把“情育”与“智育”“意育”并列,作为人生教育的三大方面。
“情育”当中,又首先重视陶冶亲情。
梁启超家书梁启超写给子女的信件在他写给孩子们的家书中称大女儿思顺“大宝贝”、“娴儿”、“BABY思顺”、“顺儿”等,给思懿起了“司马懿”的外号,称思庄为“庄庄”,思忠为“忠忠”,思达为“达达”,思宁呼为“六六”,称小儿子思礼“老白鼻(Baby)”。
陶行知教育名言警句

陶行知教育名言警句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育并不仅仅只是教课本,而是要叫会学生的为人处世,下面是XX整理的陶行知教育名言警句,欢迎参考!1、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
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2、逃避现实的教育不是真教育,真教育必与现实格斗。
3、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
4、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5、教的人尽义务,就能和学的人发生一种很宝贵的友谊。
6、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他可以贡献社会。
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
7、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地不尽。
一校园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8、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9、教员的天职是变化的,自化化人。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
11、教育是立国之本1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1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1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教育名言1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1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1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1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1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
他热爱人民,胸怀改造社会的理想,在继承中国优秀教育传统和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躬身实践,创造性地提出和实践了生活教育理论,对中国特色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陶行知,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再改名行知,是安徽省黄山市歙〔shè〕县人,家境清贫。
陶行知幼年接受私塾教育,15岁那年,入歙县县城崇一学堂。
年轻的陶行知从小热爱祖国,志向高远,他曾在学堂楼的卧室墙上,题写自勉的铭言:“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
”1910年,陶行知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
1914年6月,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毕业论文《共和精义》发表在《金陵光》学报上,在文章的“共和与教育”部分中,陶行知指出: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
①反映了其教育兴国的主张。
1914年8月,他赴美国留学,初入伊利诺斯州立大学攻读市政学,一年后,获得政治硕士学位。
由于坚信通过教育而不是通过武力来创造一个民主国家,深信如果没有真正的公众教育就不能有共和制的存在,于1915年秋,他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读教育科学,成为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教授的学生。
1917年夏,在取得哥伦比亚大学“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后,毅然谢绝校方请他继续留学深造的邀请,怀着“我要使全体中国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的宏愿,回到了苦难的祖国,踏上了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征途。
1917年,26岁的陶行知自美国学成归国,正值国内发起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
陶行知满怀热情地在这场运动中奔走呼号,积极提倡新教育,改革旧教育。
为此,他一方面介绍西方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也反对盲目“仪型他国”,提出要以科学方法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实现中国教育的普及化和现代化踏出一条新路。
陶行知教育名言

陶行知教育名言1、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
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2、逃避现实的教育不是真教育,真教育必与现实格斗。
3、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
4、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5、教的人尽义务,就能和学的人发生一种很宝贵的友谊。
6、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他可以贡献社会。
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
7、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地不尽。
一校园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8、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9、教员的天职是变化的,自化化人。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
1、教育是立国之本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
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
生活即教育 教育即生活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是贯穿于生活始终的一种力量。
生活和教育之间相互交融,相辅相成。
生活中的经历和感悟,都成为了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教材,而教育所带来的知识和技能,则又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二者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人生的丰富多彩。
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是教育的载体,每一次阅历都是一堂课。
在家庭中,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最深刻的教育,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会深刻影响孩子,培养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
在学校中,老师的言传身教同样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交往也是一种教育,不断地体验和学习,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复杂环境。
生活中的各种经历都是教育的材料,每一个挫折都是一次成长的过程。
在成功中,我们学会了坚持和努力;在失败中,我们学会了反思和调整;在困难中,我们学会了坚韧和勇敢。
生活中的一次次挑战都是教育的机会,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锤炼意志,提升能力。
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教育的考验,每一次决定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从小事做起,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智。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做决定,从而塑造自己的未来。
教育中的知识与技能都是生活的必需品,每一次学习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学校里,我们学习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种学科知识,这些知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提升自己的素养。
学校也教会了我们很多实用的技能,比如学会了认真学习、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等能力,这些技能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运用。
教育中的品格与修养都是生活的灵魂,每一次成长都是教育的目标。
在学校里,老师会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我们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勇敢坚强等品质,这些品格修养会成为我们未来的人生底色,贯穿我们一生的旅程。
幼儿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

张雪门先生认为,儿童身心的发展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身心并不能自己单独发展,全靠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这里所说的环境并不单指自然的环境,除自然环境外,还包括人群的社会环境。他认为, “有了母子关系,就有了同情的发展;有了社会的关系,就有了思考、道德的发展;有了生产与消费者相依赖的关系,就有了发展谋生的欲望。”所以,在穷兵黩武的社会里,畏惧的情绪自然要受压抑;在冷酷残忍的社会里,怜悯的情绪自然不容易发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感受的反应力当然是极灵敏。以此类推,个人固有的性质如何发展,常常受社会无形中的暗示。
(2)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阶段开发大脑的潜力,充分发展智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不少研究证明,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施以适宜的教育,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推迟教育的话,效果将大打折扣。
(3)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人的个性、性格、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都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幼儿期如果受到良好教育,就能形成许多好习惯,如爱清洁、懂礼貌、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等,形成良好的性格、个性和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
(3)活动是多样的。儿童的发展需要是多样的,儿童的兴趣是活的和多变化的,因而需要多样的活动满足其发展。活动以适合儿童的兴趣和能力、有益儿童的身心健康为最佳。
(4)活动不是装饰品。在幼儿园里,许多教师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往往出现以活动做点缀物的现象,这一方面说明教师对活动原则的不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
(2)保育工作者的任务。保育工作者应该做到创造性地、健康地促进儿童的发育成长;促进儿童开放的心灵与生长的自由,注意培养儿童内在的活力与兴趣,发挥儿童的能力和潜能,给儿童以健康、完善的心智成长。在保育工作中,保育工作者必须做到了解每一个儿童体内的动机、需要,然后才能解释儿童的行为和发展,而不只是消极地了解儿童,应在工作中做出示范,使儿童从每一个保育者的身上得到经验,实现自我,以发展其潜在的本性。在进行保育工作时,保育工作者要注意每一个儿童的个别差异;对待儿童应该以一般健康、正常人的各种行为与生活的重要问题为主,诸如感情、友爱、道德、责任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地促进儿童精神生活的发展。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这是一句简单而深刻的话,它表达了生活和教育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教育,而教育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生活和教育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
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就开始接受来自生活的教育。
我们通过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和体验来积累知识和技能,了解世界,认识自己。
我们在生活中学会了如何走路,如何说话,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解决问题等等,这些都是生活赋予我们的最宝贵的教育。
我们生活是我们最早、最直接的老师,它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塑造了我们的个性和品格。
教育也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
通过正规的教育机构和师生互动,我们学到了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了更高级的思维与能力,这些都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通过学校、社会培训等途径接受的教育,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
许多人会觉得教育是正式的课堂教学,而生活是日常的琐碎事务,但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也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这种“隐性”的教育同样重要。
生活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生活给予我们最直接、最丰富的教育,而教育为我们提供更系统化、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
生活激发我们对教育的需求和渴望,而教育提升我们在生活中的素养和能力。
生活让教育更加丰富多彩,教育让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
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和教育经验也会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不断接受各种教育,从而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方面。
一个成长在和睦家庭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家庭教育而拥有健康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一个成长在恶劣环境下的孩子可能会因为生活的磨难而变得坚强有韧性。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包括了品德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这些都是我们从生活中得到的最珍贵的财富。
教育也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学习了各种技能和知识,我们能够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我们能够过上更加有意义和幸福的生活。
陶行知教育名言

陶行知教育名言陶行知教育名言 1、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
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2、逃避现实的教育不是真教育真教育必与现实格斗。
3、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
4、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5、教的人尽义务就能和学的人发生一种很宝贵的友谊。
6、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他可以贡献社会。
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
7、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地不尽。
一校园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8、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9、教员的天职是变化的自化化人。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
1、教育是立国之本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
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
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陶行知教育名言

陶行知教育名言1、教育就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得就是好教育,教人变坏得就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得不就是教育.2、逃避现实得教育不就是真教育,真教育必与现实格斗。
3、教育就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得意思。
4、真教育就是心心相印得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得,才能打到心得深处。
5、教得人尽义务,就能与学得人发生一种很宝贵得友谊。
6、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她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就是养成学生技能得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
7、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地不尽。
一校园中,人与人得隔阂完全打通,才算就是真正精神交通,才算就是真正得人格教育。
8、先生得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
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
先生不但要拿她教得法子与学生学得法子联络,并须与她自己得学问联络起来.9、教员得天职就是变化得,自化化人。
10、教育得目得,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得,不就是真教育。
1、教育就是立国之本2、行就是知之始,知就是行之成。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她们几把锁匙,使她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得金库与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就是心心相印得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得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与乐之感情。
9、手与脑在一块儿干,就是创造教育得开始;手脑双全,就是创造教育得目得。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得教师。
11、活得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她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
·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

·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
·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
主编:陈晓玉第1期2011年9月22日语文一班,加油啊!1、直至今天,语文一班46个学员共提交了第一至第五专题的作业125 份,研修日志50份,教学设计与反思16份,主题研修成果44份。
2、辅导教师及时批阅了所有学员提交的第一至第五专题的作业,并推荐研修日志9份,教学设计与反思5份,作业 20份,主题研修成果7 份。
3、从所做的作业来看,绝大部分学员认真学习并理解了第一至第五专题的辅导内容。
提高教师素养是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工作。
课程改革不仅仅是针对应试教育,也是针对我们教师自身的。
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
从你自己的教学状况看,你认为在课改中,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余四海)答:也许是自己年纪大的原因,我的教学观念很不容易转变。
我总是认为,老师在课堂上多讲不是坏事。
老师通过讲,甚至是满堂讲,把自己所准备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学生记住了就可以了。
相反,如果讲得少,遗漏了什么东西,就怕学生不知道。
确实,在过去相当长地时间里——30多年,我就是这样认为,也是这样做的。
而且我并不觉得这样想这样做有什么不对。
现在,我通过学习新课改的相关讲座及外省课改专家们的研究心得,我猛然感到自己的孤陋寡闻和愚不可及。
孔子说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应该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处。
孔子的意思是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
我这几十年里,一直是把学生当作了一个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现在我猛醒了,这真是不对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做老师的应当积极地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质疑、探究、答疑。
做教育就是做生活,做教师就是做人生

做教育就是做生活,做教师就是做人生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 2016年第33期值此第32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本刊特开设了“教师节话担当”栏目,邀请教育相关方面的领导、教师,抒发感言、感悟,以期激发和增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崇高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营造和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刘静选择做教师,就选择了神圣,选择了高尚;选择做教师,也就选择了一种高贵的生活方式和美丽的人生常态。
做了教师,教学工作就成了我们生活的第一要务;教学行为,就是我们的基本生活常态;精致的教育细节就是我们精致的生活方式;精心设计的教育环节,就是我们设计的精致的生命呈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绽放的诸多精彩,使我们的生命也变得更加丰盛,给我们带来了欢喜,滋养着我们的身心。
教育增长了我们的生命高度。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者要具有高远的教育视野和人生追求。
教育是创新性的工作,面对快速成长的生命个体,要求我们用创新的工作方式,为平淡的生活赋予鲜活的色彩。
然而,教育又是生命的修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生命塑造,是人世间最高贵的职业。
做教师就是做善事,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修心养身,磨砺意志,提升品质,这样,生命质量才会得到不断提高。
做教育也是在做生活。
享受做教育就是享受生活,享受做教师就是享受美好人生!做教育真好,做教师真好!刘静:齐鲁名校长,山东省十大教育科研名校长,全国优秀明星校长,山东省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近百篇文章。
曾获“ 省级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和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先后在各地开设讲座。
现任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夏镇一中西校校长。
幼儿园四字教风

幼儿园四字教风一、园所教风:乐教爱生二、内容解读: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育人是他的天职。
他要让学生在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基础上成为一个“整体”的人。
教人认知、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交往,他需要有渊博的知识、需要有高尚的人格、需要有创新的精神、需要有进取的意志。
1.“乐教”就是构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
发挥同伴互助、团队帮扶和园所引领的作用。
引导教师提升境界,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化。
着眼“上得好课、带得好班、写得好文章、育得好人”的职业效能,让老师在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中体验做一个有着教育情怀,一专多能,并能够胜任班主任或保育员工作的教师所带来的工作轻松愉快得感受及学生爱戴喜欢的快乐。
“乐教”是体现了职业发展取向下教师教育生活的生命性和关联性,是提示教师思考个人发展与园所办学之间的关系,激发教师整体联动更有效的发挥同伴互助、团队帮扶的作用。
“乐教”是在幼儿园的教育时空内一个教师对成功的认识,对责任、个人时间的管理、压力的管理;是对他的品格培养,自省自冶、价值观的引导,能否乐教决定着幼儿园教师是否能过一种更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快乐的职业生活。
必然的,乐教是园所应用课题引导,根据园所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同课程体系下面都有着不同的研修项目。
这些研修项目的实施,由教师申报项目主持人,组建项目组,推进教师的发展。
乐教还是幼儿园教师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研修内容,倡导在自我比较中发展潜能,激发信心,收获快乐,享受成长。
应然的,乐教就是教师在专业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以积极的生命姿态,主动参与生活,融入教师群体,协同发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2.“爱生”是以生活的角色去理解和安排教育角色,儿童的简单行为被教师认为是天真,儿童的犹疑迟缓换来的是教师耐心等待,儿童的痛苦可以得到教师及时的帮助解决,儿童的错误还可能成为教师善意的笑话或美谈;爱生是去创建生命的课堂,追求教学目标多元化,给学生以时代感;教学内容生活化,给学生以真实感;教学过程活动化,给学生以体验感;教学活动结构化,给学生以建构感;教学关系民主化,给学生以公平感;教学角色互动化,给学生以主体感。
教育就是教“做人”

教育就是教“做人”在如今这个都盯着现代教育和西式教育的时代,这是极为稀有、难得的,几近于绝唱。
所以尤其值得中国家长们重视,并认真领会。
更重要的,是按照这种经过中国几千年历史证明有效的教育智慧,为自己的孩子树立高大深厚的人格和志趣基础。
一、教育孩子,先教做人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究竟想要我们国家的孩子学成什么样子?教育方法也有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
《大学》讲的内容,就是触动中国教育的一个方法。
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先教做人。
做人从什么开始啊?从心性修养开始。
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
不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只要你做人,都是以此为基本修养的。
这是中国的教育根本。
《大学》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一直以来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
二、只要孩子做个好人、有门手艺孩子成长要靠自己,不要过分要求,让他自由发展。
教育不在于他将来成功不成功,先希望他长大做个好人。
尤其是现代化的学校和课外补习等的教育方法,简直是“竭泽而渔”的办法,使一般还未成年童子们的脑力健康,受到过分负荷的伤害,最为严重。
古语说“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
孩子将来能有自我谋生的技术,比如做木匠、泥水匠,跟学问、身份、地位没有关系,这是起码的。
学问归学问,吃饭归吃饭。
中国原来有很多有学问有本事的人,但是不出来做“仕”的,因为他有谋生的本事。
我只吩咐孩子们,不要一定想升官发财,一定想做什么大事业,一定想读什么名大学,只要好好学个谋生技术,可以生活糊口,一辈子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就好了。
发财做官,都是过眼云烟的事。
我对孩子的教育是这样,一切要他们自立发展,这就是古人所说“人贵自立”的道理。
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害孩子我认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大部分都犯一个错误,父母往往把自己一生做不到的愿望,下意识地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是却忘记了自己子女的性向与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生活——李金初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科学院百年庆典上的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成立于1922年,其前身为1915年创建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1983年成立了数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2004年成立了数学科学学院。
)这是中学校友代表李金初校长的发言
回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数学学科创建百年庆祝活动,已经倍感荣幸,仲来书记又嘱我代表校长校友发言,这应说资格不够。
在数学系百年发展中,优秀校友辈出,其中不乏著名中、小学校长,我怎能代表?仅就中学校长而言,中国教育学会属下有一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著名高中几乎全部云集其中,王本中学长、林福智学长、张锦斋学长、刘沪学长先后担任了该专业委员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执行理事长,他们在长期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二附中、一附中等全国著名中学的同时,又服务和影响着全国高中教育的发展,还有北京七中的叶德管校长,及许多全国优秀学校的校长,他们都是当代中国教育的脊梁,是我们数学系当之无愧、完全可以为之骄傲自豪的优秀校友!他们才有资格发言。
但今天是我站在了这里。
为什么?上个月,我有机会两次应邀来北京师范大学,在校友会百年庆典中我与仲来书记相遇,书记把发言任务交给我时,我无法推卸,才有了今日的不恰当。
既然事已至此,那我就代表诸位从数学系走出的校长校友们,衷心祝贺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科创建100周年,祝贺数学系(科学学院)为数学学科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祝贺数学系为中国数学教育和学校教育做出的杰出贡献,衷心感谢数学系对我们的培养!
我们来到这里,回忆半世纪前的岁月,有无尽感慨。
我们最为怀念、也最想感谢的是诸多前辈教授对我们的教授、教导和培养。
几位令人敬仰的先贤泰斗已不可得见,而许多当年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青年数学家今日依旧光彩。
敬爱的老师们,请接受我们的敬意,衷心祝福您们健康长寿、生活幸福!
汇报一点我个人的情况吧。
1957年9月,我成为数学系一员,修业5年,因病休学2年,于1964年毕业,成为一名中学教师,迄今从教已有51年。
在半世纪的岁月中,前10年当老师,后41年担任校长、副校长,直到今天。
回顾40余年的校长、副校长任职中,只做了两件事,其中一件事做完了,另一件事还在做。
我从教51年,有36.5年在北京十一学校工作,担任教师3年、副校长13年、校长20.5年。
在我任校长的岁月里,北京十一学校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学校国有民办办学体制改革、综合活动课程实验、分层教学选课走班实验、四年制高中课程实验,开办了全国第1个教师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全国首个中学博士后项目,率先建成了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高学历教师队伍,既不用国家财政经费、也不用任何私人投入、全凭国有民办办学积累、在世纪之交完成了投资4.5亿元的14.8万平方米的学校宏大建设工程,北京十一学校最终成了京城的改革名校、质量名校,从而实现了我“平生只想办好一所学校”的夙愿,也奠定了今日北京十一学校成就的基础。
这是我唯一已经做完的事。
我想,几乎所有的朋友也同样认为,那应是我教育人生的高峰。
我决定退下来。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评论说:急流勇退;但另一位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发给我短信:开始新的征程。
2007年9月,我从北京十一学校校长的岗位上退下,并于10月以68的高龄转入民办的北京建华实验学校担任董事长、校长,开始了含有中小学的12年基础教育办学实践。
自此,几乎天天离不开小学生。
那些可爱的小学生迷住了我。
他们称呼我是“校长爷爷”,他们会成群地向我跑来,抱住我,搂住我,口里还不停地问候:“校长爷爷好!”从那时起,我这70多岁的心一下年轻了许多。
我挡不住他们的生命活力对我的冲击,我自己的生命活力也突然感觉旺盛了许多。
看着那一张张稚嫩的可爱小脸,看着他们跑来跑去的活泼身影,再听听从教室中传出的朗朗书声,我突然明白了许多:他们的朝气与活泼,告诉你生命运动成长;他们的欢颜与笑语,告诉你生命美丽可爱;他们的朗朗书声与求知目光,告诉你生命渴望需求。
学习是他们生命的一段旅程,学校是他们生命的课堂。
他们从学前走来,甚至来自生命的原点处;他们又会从小学走向中学、大学,直至生命更为遥远的未来。
这一段段生命阶段的总和就是他们的人生。
他们不仅要度过人生,也要享受人生,更要成长人生,为整个人生奠基。
我对教育有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认识,人生竟如此有意义,我对教育的认识才如梦方醒:教育承接了生命,教育便承接了整个人生。
任何人的人生都要从教育走过,任何人的人生都要接受教育的洗礼。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对人生的一种影响。
学校教育就是成人为孩子设计并有计划实施的影响。
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就是在为孩子准备什么样的人生。
人类为世界准备什么样的后代,世界也就为人类准备什么样的未来。
所以,教育是为人生服务的,人生才是我们进行教育的中心,我们应该去构建并实施人生中心教育。
教育在其本源上是以人生为中心存在与展开的,于是,我提出了“人生中心教育”的命题和主张。
人生中心教育基于两个重要公理:
人生公理:任何人的一生,有且仅有三项内容——做人、做事、生活;
教育公理: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生活。
由此,可以得出推论:
推论1: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
推论2: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
推论3:从功能上说,课程只存在3类——做人课程、做事课程、生活课程,所以,课程可以实现高度综合;
推论4:使受教育者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
推论5:实现优质教育的课程是优质课程、提供优质课程的学校是优秀学校、实现优质课程教学的教师是优秀教师;
……
此外,人生中心教育还认为:学生的人生存在于4个空间——学校空间、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自我)心理空间;又认为:人生的空间即教育的空间,因而也是课程的空间,所以,教育与课程若以空间分类有4类——学校空间教育与课程、自然空间教育与课程、社会空间教育与课程、(自我)心理空间教育与课程。
这样,课程依功能维度分有3类,依空间维度分有4类,再加上12年或15年的时间维度,则得出总共有144类或180类的立体空间全课程。
全课程概念的提出,为设计和实现真正的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提供了课程理论基础。
自2010年3月提出人生中心教育的命题后,我与建华学校的100余位同事已进行了5年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形成了40余万字的系统理论书稿、展开了人生中心教育理论下课程的研究与开发,现已形成数十种、几百万字的课程文本,在9个年级开始了课程实验,效果相当不错。
这是我还没有做完的一件事,但已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
袁贵仁部长在研究论文上批示:“很好学习吸收,丰富我们正在做的几项基础教育重要改革方案。
向金初同志表示敬意。
”刘利民副部长批示:“李校长的教育理念值得推广。
”刘川生书记在考察建华学校后,对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教育学报》发表了研究的部分成果,已有媒体开始系统报道人生中心教育的实践。
人生中心教育是有着光辉前景的事业,希望继续得到数学科学学院的关照、关注,更欢迎学弟、学妹们加入到人生中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行列中来。
祝福数学科学学院明天更美好,成就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