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水的净化及电解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原卷版)

合集下载

专题二 分子运动探究及构成物质的微粒-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解析版)

专题二 分子运动探究及构成物质的微粒-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解析版)

专题二分子运动现象探究及构成物质的微粒重点突破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1.实验目的:认识分子的运动。

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 1 )向盛有约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 2 )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 3 )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4.实验现象5.实验结论:酚酞遇氨水变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6.实验改进基础练1.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冰与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C.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D.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答案】A【解析】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B、冰与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C、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D、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2.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宏观现象微观解释A 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湿衣服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C 6000mL氮气可以压缩在40mL钢瓶中增大压强可以减小分子间间隔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答案】A【解析】A、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故选项解释正确。

中考必备化学第11讲水的组成和净化.pptx

中考必备化学第11讲水的组成和净化.pptx

2、(2012•广东)下面关于水电 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D.若a试管气体为5mL,试管气体为10mL
解:A、电解水产生了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 恒定律可以判断水是有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 A正确;B、水是纯净物,所以不可能是由氢气和 氧气组成的,故B错误;C、水通电生成氢气、氧 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而选项中 没有反应条件,故C错误。D、水通电生成氢气、
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二)水厂净水(自来水的制作)过程:①沉降→ ②过滤→③吸附→④杀菌
①沉降:加入絮凝剂形明成矾胶状物对杂质吸附 ,使杂质较快沉降;
②过滤:用小卵石、石英沙除去不杂溶质性。
③吸附:加入吸附剂来活吸性附炭掉一 些。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 ④杀菌:加入杀菌剂氯气、漂白粉等物质, 把微生物细菌杀死。
上述属于化学方法净水的是。 ④
(所三示) 操实 作验⑤室的蒸还净馏可水用 方右 法图 中 ,得到纯净水常用的①— ⑤降净低⑤化水⑤程的度硬最度高的的是是。,能
(四)自制简易净水器
①该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沙 主要起作过用滤,活性炭主要起作 用 吸附
②经过此装置净化后的水是纯 净水吗?。不是
四、水的污染
检验:正极产生气
结论:水是由氢和元组素成。通氧过元此素实验也可说明,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不可分。分子
原子
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2H电2解+O2
3.水的化学性质

专题八 碱的变质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解析版)

专题八  碱的变质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解析版)

专题八 碱的变质重点突破碱的变质1.猜想溶质:在了解变质原理的前提下,从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和完全变质三方面入手。

2.实验设计(1)氢氧化钠的变质①变质原因:2NaOH+CO 2====Na 2CO 3+H 2O 。

(2) 氢氧化钙的变质①变质原因:Ca(OH)2+CO 2====CaCO 3↓+H 2O 。

(3)氧化钙的变质①变质原因:氧化钙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②探究过程: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过程。

基础练1.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Ⅰ固体的成分分析【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3;②CaCl2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7③CaCl2+Na2CO3═CaCO3↓+2NaClCa(OH)2+Na2CO3═CaCO3↓+2NaOH④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猜想Ⅱ:固体全部变质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进行实验】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组内其他三位同学分别取小聪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同学小红小美小伍实验操作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加入过量稀硫酸【实验结论】小红、小美的实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于是他们都得出猜想Ⅲ正确.【反思评价】(一)老师指出,仅凭小红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理由是.(二)根据小美的结论推测小伍实验现象是.Ⅱ固体中各成分含量【提出问题】如何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①小明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纯度,小组内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②小刚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了装置II.请分析:装置II中A的作用;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实验结论】称取10g样品于圆底烧瓶中,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2.2g,请你计算出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反思评价】①联想到空气中有CO2,所以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保存.②若将上述5g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在45g水中,得到的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原因分析】2NaOH+CO2═Na2CO3+H2O.【进行实验】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反思评价】(一)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产生的氢氧化钠干扰对样品中氢氧化钠的检验.(二)开始无明显现象,一会儿后产生气泡,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①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也被装置B吸收了.②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偏大.【反思评价】①密封.②小于.【解析】Ⅰ固体的成分分析【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进行实验】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反思评价】(一)老师指出,仅凭小红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理由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产生的氢氧化钠干扰对样品中氢氧化钠的检验.(二)小美的实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即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过量稀硫酸时,稀硫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后和碳酸钠反应,因此小伍实验现象是开始无明显现象,一会儿后产生气泡,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Ⅱ固体中各成分含量【进行实验】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①小组内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也被装置B吸收了.②装置II中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若无装置C,水蒸气会进入D装置中,导致测定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进一步导致测定结果偏大.【实验结论】设1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H2SO4═Na2SO4+H2O+CO2↑,106 44x 2.2g=,x=5.3g,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为:×100%=53%,答: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为53%.【反思评价】①联想到空气中有CO2,为了防止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②若将上述5g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在45g水中,由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因此氢氧化钠的质量小于5g,得到的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2.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从哪些视角可以证明CO2与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作出猜想】猜想一:从生成物的视角;猜想二:从的视角;猜想三:从能量变化的视角……【实验探究1】第一组同学分别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按如下四种方案实验:A.滴加酚酞试液,若变红则说明没发生反应;B.滴加BaCl2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发生了反应;C.滴加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D.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说明发生了反应。

专题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氧气的制取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原卷版)

专题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氧气的制取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原卷版)

专题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氧气的制取重点突破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①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

②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约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2、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3、实验装置4、实验步骤( 1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 2 )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 3 )待红磷熄灭且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5、实验现象( 1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2 )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原容器中空气体积的1。

56、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

57、误差分析8、实验反思用其他药品代替红磷时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1 )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能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分析:若选用的物质能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如镁能与O2、N2、CO2反应),则集气瓶内减少的气体体积不只是O2的体积,会使测量结果偏高。

( 2 )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不是气体,或生成的气体能被集气瓶中的液体吸收。

分析:若选用的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如木炭、硫粉等,则会导致反应后集气瓶内压强无明显变化,使测得的结果偏差较大。

改进实验:用NaOH溶液代替集气瓶中的水。

(3)在空气中不反应的物质分析:若物质在不与空气反应,那么就无法消耗氧气,如铁在空气中不反应。

9、改进装置基础练1.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燃烧匙中的红磷完全消失B.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C.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导致水面上升D.反应结束后需冷却至室温再观察钟罩内的液面高度2.实验室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的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A.B.C.D.3.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后,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体积小于广口瓶容积的。

专题五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气体的除杂-【敲重点】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解析版)

专题五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气体的除杂-【敲重点】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解析版)

专题五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气体的除杂重点突破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1、实验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 1 )不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碳酸钙表面,会阻止碳酸钙与硫酸接触,阻止反应进行。

( 2 )不可用碳酸钾、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碳酸钾、碳酸钠是粉末状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太快,不利于控制和收集。

( 3 )不可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且影响二氧化碳性质的检验。

2、实验原理:CaCO3+2HCl CaCl2+H2O+CO2↑。

3、实验装置( 1 )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可选择甲装置;制取较多量二氧化碳时可选择乙、丙装置;装置的优点是便于添加液体,丙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 2 )注意:①实验室用甲、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须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以防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②干燥二氧化碳可选用浓硫酸(若用图戊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应从a 端通入)。

( 3 )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所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选择图丁装置。

( 4 )收集二氧化碳也可用图戊装置,气体由a端进入,在b端验满。

4、实验步骤( 1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或锥形瓶中,通过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添加稀盐酸。

( 3 )收:收集二氧化碳。

( 4 )验满: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5、工业制取二氧化碳CaCO3CaO+CO26、二氧化碳的检验( 1 )操作: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气体是CO2,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 2 )注意:检验二氧化碳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因为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7、二氧化碳的吸收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专题04 水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专题04 水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质量比约为1 : 8
二、微观理解水的电解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例5】(2023·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B.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能燃烧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吸附沉淀,加入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悬浮杂质,使之沉降。
2.过滤
①适用: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者不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
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③仪器和用品: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用品(滤纸)
④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有:
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C滤纸破损
A. 检验氧气B. 氢气验纯
C. 点燃氢气D. 熄灭酒精灯
【答案】D
【详解】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二者体积比为1:2,要检验氧气,则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尖嘴口,打开活塞放出气体,若木条复燃,则气体是氧气,操作正确,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气验纯的操作: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再将拇指移开,若听到轻微的“噗”声,则证明氢气很纯,可以点燃;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操作正确,选项不符合题意;
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
【答案】C
【详解】氧化物的定义是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图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属于氧化物的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所以共有3种;
故选:C。
方法2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
一、金属+非金属
1.写法:金属靠前,非金属靠后

2020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与检测-构成物质的微粒、微观示意图

2020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与检测-构成物质的微粒、微观示意图

中考题型1 构成物质的微粒
对点模拟
1.(2019•金华)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
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
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A )
A. 原子
B. 中子
C. 电子
D. 质子
2.(2019•扬州)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 )
A.金刚石 B.水
C.氯化钠
D.氧气
中考题型2 分子的特性及应用
【补充】考题中常见的与花香有关的诗句或成语:①花香四溢;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 月黄昏;③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④满架蔷薇一院香;⑤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⑥ 斗南鲜花论斤卖,花香吸引宾客来;⑦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⑧墙内开花墙外香;
核心考点三 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3)(5)(6)
(9)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合成新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核心考点四 原子结构
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
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B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错误;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a。
B.原子中a与b的数目一定相同 正确。质子数和电子数一定相等,原子中a与b的数目一定相同
中考题型2 分子的特性及应用
对点模拟
1.(2019•丹东)用微粒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微粒在不断运动 B.吹胀气球﹣﹣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大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微粒运动速率大 D.物质热胀冷缩﹣微粒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原子序数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2讲 水的组成及净化课件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2讲 水的组成及净化课件

解析 A.电解水产生了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 以判断水是有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 A 正确;B.水是纯净 物,所以不可能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故 B 错误;C.水通 电生成氢气、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通==电==2H2↑+O2↑,而选项中没 有反应条件,故 C 错误;
(3) 若 假 设 成 立 , 其 实 验 现 象 应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干的信息不难推知该物质为水,然后围绕对 水的证明,设计了实验方案,这正是此题的一个亮点, 它为开放型题,合理即可。如①电解后验证产物;②用 无水硫酸铜的粉末(遇水后变蓝色)等。本题主要设计实验 来验证水的组成,即分析电解水实验。
D.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 生的是氢气.从图中可以得出a试管相连的为负极,故产 生的气体要比b试管产生的气体多,故D错误。
答案 A
两极产生气体体积比的误差分析:从理论上看, 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但在实验过程 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大于2∶1,主要原因:①氧 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大;②在电解过程中,产生 的氧气会与电极发生反应,消耗了氧气;③装置漏气。
火焰燃,着是的⑫木条 。
燃烧
2.结论淡蓝色 (1)水是由⑬
氢气 元素组成的。
(成2)的一。个水分子氢是、由氧⑭

(3)化学变化中,⑮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名师助学 电源正负分两极,正氧负氢得气体;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总结4水的组成净化保护水资源学案.doc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总结4水的组成净化保护水资源学案.doc

,体积/mL 貞气体:LBU体02—4 6 —/s 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间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一轮复习・4水的组成净化保护水资源【学习目标】1.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馅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3.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4.水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习惯和意识。

【学习重点】1.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了解水的物理性质;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馅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探究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⑴实验现象:①通电后,两极上都有_______ 产生。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大约为 __________ ;②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点燃生__________ 火焰。

⑵实验结论:①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的;②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含有较多_____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的水叫做硬水。

3.几种水净化方法的比较:(用“能”或“否”填空)水的净化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除去可溶性杂质降低水的硬度静置沉淀否否过滤吸附能能(部分)蒸发4.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为:天然水一加入混凝~~►沉一►过滤―消毒―自来水。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污染的来源:水污染的防治内产生的气体体积能 __________ ,产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如图所示,图⑴(2)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题。

(1) 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 应接电源 ____________ 极。

(2) 气体B 用点燃的火柴检验,产生的现象是 _______ ,说明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自然界的水+课件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自然界的水+课件

—不纯声音很小—— 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前
较纯
一定要先 验纯
写出对应序号的化学方程式 ( “→” 表 示物质间能一步转化,“—” 表示物质间相 互反应) :
① CaO+H2O ======= Ca(OH)2 ② CO2+H2O ======= H2CO3
通电
③ 2H2O
2H2↑+O2↑
点燃
性质 的密度比空气 小

性质
用途
化学 性质
可燃性
现象:火焰呈 淡蓝 色,放热,化学方
点燃
程式为 2H2+O2
2H2O
作燃料
还原性(氢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为 红 色,试管
气还原氧化 内壁有水珠出现,化学方程式
铜)
为 CuO+H2 △ Cu+H2O
用于冶炼 金属
(2)验纯
操作
现象及结论
注意
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点燃氢气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可
义 软水 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把等量的 肥皂水 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 鉴别 中,振荡;产生浮渣多、泡沫少的水是 硬水,反之是
软水 降低肥皂的起泡能力,易起浮渣,洗不净衣物,使衣物变 硬水的危害 硬;损坏锅炉;影响人体健康等
硬水的软化 生活中:
;实验室中:
煮沸
蒸馏
①自然界的水均为混合物。②净水方法中, 只有蒸馏 (或煮沸) 能 降低水的硬度; 活性炭吸附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1)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在实验室 里可用 pH试纸(或pH计)
测定水的酸碱度;生活中常用 煮沸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消毒杀菌、②过滤、③活性炭吸附、 ④加明矾吸附沉降。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 中的自来水,以上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 ④②③① (填序号)。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专题-水的净化、电解水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专题-水的净化、电解水

【解析】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A错误;
B. 合成●氨工A业.中不检断验从反氢应混气合纯物中度液时化分,离出听氨到气 尖 锐的 爆鸣 声证 明氢 气不 纯
B.恒温恒容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实验a中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2+0.2)mol× =0.3mol,这说明平衡时消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和生成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均是
注意
(2)蒸馏装置要点:
● ①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 防止暴沸 防止暴沸 ; ● ②冷却水的流向 下进上出 ,目的是 使冷凝效果更好 。
5、硬水和软水
● (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 钙镁 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 钙镁
● (2)区分方法:区别硬水和软水的试剂是
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A.用浓硫酸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混在CO2中的CO
解析:(1)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2)负极发生的反应可以理解为H2失电子生成H+,H+再与电解质溶液KOH溶液反应,负极反应式为
H2+2OH--2e-===2H2O。(3)题中提到“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因此电极表面镀铂粉可加快电极反应的速率。(4)①可根据价态变化知氧化剂和还原剂;②H2为10 mol,完全反
● (3)氢气纯度的检验: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
试 管 口 , 靠 近 火 焰 , 然 后 移 开 拇 指 点 火 , 如 果 发 出 尖 锐 的爆_ _鸣_ _声_ , 表 明 氢 气 不
纯; 如果声音很小 ,则表明氢气较纯。
● (1)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 (2)现象: 氢气燃烧,放热,产生淡蓝色火焰用干冷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内壁有小.水滴生成。

初中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 水的净化专题复习 名师教学PPT课件

初中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 水的净化专题复习 名师教学PPT课件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硬水的危害
区分方法
淡水:不到总水量的1% 污染:工业,农业,生活
节约用水防 止水体污染
常见的溶剂 水作为反应物
CaO CO2 SO2 SO3 CuSO4
水作为生应物
H2 CH4 C2H5OH燃烧 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
酸+金属氧化物 碱+非金属氧化物 酸+碱 碳酸盐+酸 铵盐+碱 碳酸氢盐分解
化学 教材考点梳理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时1 水
分布:湖泊,江河,地下,大气,生物等
地球表面的71%,淡水占2.53%,可利用淡水不到1%
净化
静置沉降,过滤,吸附,蒸馏
验纯
可溶性杂 质
难溶性杂 质
可燃性
还原性
密度最小
性质
填充气球
用途
无污染燃料
还原剂
分类
硬水
软水
爱护 水资 源
H2O


H2
O2
一正氧 二负氢
(填字母)。
(2019·广东)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实验说明水由 H2 和 O2 组成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D.a 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பைடு நூலகம்
(1)电解水实验的目的是 验证水的组成 。
(2)在进行电解水实验前在水中滴加少量硫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其原因
请写出图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1) 2H2O=通==电==2H2↑+O2↑
(2) 2H2+O2=点==燃==2H2O
(3) (4)
C2uHO2O+2=MH=2n==O==△==2 2=H=C2Ou++OH22↑O

九年级化学上册 3.3《水的净化》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3.3《水的净化》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课题3 水的净化考试要求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到常见的净水方法初步学会使用过滤对混合物的分离考点一、水、纯净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考点二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1、沉淀(吸附沉淀):试剂:明矾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③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作用④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蒸馏的装置:见书P57,图3-21和3-22各种静化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类考点三、硬水与软水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井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例:开水2.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3.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4.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专题三 水的净化及电解水-【敲重点】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原卷版)

专题三 水的净化及电解水-【敲重点】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原卷版)

专题三水的组成及净化重点突破水的组成及净化1.水的组成(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液态,1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

4℃时密度为1 g/cm3,结冰后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2)化学性质:①能电解(化学方程式,下同)②与光合作用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应④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3)水的电解(如图):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正极上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负极上产生能燃烧的,体积比为,质量比为,化学方程式为。

(4)水的电解实验应注意:①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该反应发生的条件为“通电”,实验中所用电源为直流电。

②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适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产物不变。

③若收集气体较少,当检验试管2中的气体时,可能只发出爆鸣声,而看不到蓝色火焰。

(5)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因为当氢气中混有空气时,点燃混合气体就可能发生爆炸,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4.2%(即空气中混有氢气的体积分数为4%~74.2%)。

(6)验氢气纯度的方法为: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表明氢气已纯净。

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因为试管内氢气火焰可能没有熄灭,使发生器内不纯的氢气燃烧发生爆炸。

( 1 )做该实验时往往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 2 )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可巧记为正氧负氢( 谐音“父亲” ),氢二氧一。

( 3 )实验中正、负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1∶2,原因可能是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大;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7)水的合成:纯净的H2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杯壁有,用手触摸烧杯发烫,说明反应生成了,并热,化学方程式为。

2022年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2022年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自然界中的河 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含有许多杂质,是 _混__合__物___ (“纯净物”或“混合物”)。 1. 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 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自 来水
首页
目录 尾页
中招考点清单 常考类型剖析
河南三年中招 实验突破
2. 常用的净水方法[2009年T4D、2008年T15(1)第二空
_1_个_水__分__子_由__2_个__氢_原_ _子_和__1_个__氧_原__子__构_成__
首页
目录 尾页
中招考点清单 常考类型剖析
3.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河南三年中招 实验突破
首页
目录 尾页
中招考点清单 常考类型剖析
河南三年中招 实验突破
4. 书写化学式 (1)单质
类别
表示
举例
稀有气体 金属和固态 非金属(碘单
中招考点清单 常考类型剖析
河南三年中招 实验突破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首页
目录 尾页
【考情概览】本单元是河南中招的必考内容:① 爱护水资源常和水的净化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结合其 他知识点(如标志的识别、软硬水的鉴别、物质变化的 判断、化合价的计算、未知化学式的推断等)进行考查; ②水的组成结合单质、氧化物及化合物等知识点在选 择题和简答题中进行考查;
不一定,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均由氧元素组 成,但它们混合形成混合物。 2.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吗?为什么?
不一定,氧化物中一定会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 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CO2、SO2为氧 化物,而CaCO3、H2SO4不是氧化物。
首页
目录 尾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水的组成及净化重点突破水的组成及净化1.水的组成(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液态,1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

4℃时密度为1 g/cm3,结冰后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2)化学性质:①能电解(化学方程式,下同)②与光合作用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应④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3)水的电解(如图):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正极上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负极上产生能燃烧的,体积比为,质量比为,化学方程式为。

(4)水的电解实验应注意:①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该反应发生的条件为“通电”,实验中所用电源为直流电。

②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适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产物不变。

③若收集气体较少,当检验试管2中的气体时,可能只发出爆鸣声,而看不到蓝色火焰。

(5)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因为当氢气中混有空气时,点燃混合气体就可能发生爆炸,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4.2%(即空气中混有氢气的体积分数为4%~74.2%)。

(6)验氢气纯度的方法为: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表明氢气已纯净。

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因为试管内氢气火焰可能没有熄灭,使发生器内不纯的氢气燃烧发生爆炸。

( 1 )做该实验时往往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 2 )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可巧记为正氧负氢( 谐音“父亲”),氢二氧一。

( 3 )实验中正、负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1∶2,原因可能是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大;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7)水的合成:纯净的H2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杯壁有,用手触摸烧杯发烫,说明反应生成了,并热,化学方程式为。

2、水的净化方法3.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的水叫做硬水,的水叫做软水。

可通过加入,观察产生泡沫和浮渣的多少来鉴别硬水与软水。

其中泡沫多、浮渣少的是,泡沫少、浮渣多的是。

4.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爱护水资源( 1 )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等可以节约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如生活中做到“一水多用”。

( 2 )防治水体污染:①水污染的来源: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等。

②水体污染的危害: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危害人体健康等。

③防治水体污染的方法: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的产生;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基础练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2.学习化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氧化物B.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电解水时在负极得到氢气D.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3.下列能证明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A.水的净化B.水的汽化C.水的电解D.水的蒸馏4.今年国庆假期,小兵从旅游地带回一瓶浑浊的山泉水,他在化学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1)操作①的名称是,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 中仍有浑浊,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该过程主要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是(填“硬水”或“软水”),液体D经过操作③得到的蒸馏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4)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能力练5.小明同学假期在家看电视台一档“家有妙招”栏日中介绍一种“活性炭软化水”的妙招。

心里泛起了嘀咕:活性炭真的可以除去硬水中钙、镁离子而使硬水软化吗?于是他到学校实验室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探究。

探究一:活性炭能否软化硬水他按节目中介绍的方法做了一个与“妙招”制作原理相同的简易的净水装置。

【实验1】在两个体积相等的烧杯中,一个加入自来水。

一个加经过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自来水,各20 mL,再分别加等体积的肥皂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得出结论】用活性炭不能软化硬水。

【评价与反思】在实验中一般可通过来降低水的硬度,做此操作时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目的是,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煮沸方法软化水。

探究二:煮沸能否一定软化硬水【查阅资料】(1)水的硬度是水中所溶解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引起的,硬水中所溶解的钙镁化合物可分为两类:钙、镁的碳酸氢盐,如Ca(HCO3)2等;钙、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

如CaCl2等。

一般所说水的硬度是由上述两类化合物引起的。

请计算出CaCl2中钙元素化合价为。

(2)Ca(HCO3)2加热分解产生碳酸钙、水、二氧化碳等物质。

碳酸钙难溶于水,请写出Ca(HCO3)2加热分解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实验2】为方便研究他准备了碳酸氢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来代表两类不同的钙镁化合物。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分别取5ml的碳酸氢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同时加热A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有沉淀产生,B试管无明显现象②在上述实验后,分别滴加4滴肥皂水,振荡A试管中有大量的泡沫,B试管中泡沫较少【得出结论2】煮沸实际上只能降低类所引起的水的硬度。

【评价与反思2】小芳同学提出,上述实验②不做也可以得出实验的结论,理由是。

6.直饮水机的水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1)“可直接饮用水”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炭罐的作用是(填选项字母)。

a.过滤b.脱色除味c.消毒杀菌7.自来水厂净水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所示,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明矾常用作絮凝剂,是因为它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玻璃棒靠在滤纸任意一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C.滤纸的边缘要高于漏斗口D.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3)试剂M通常选择;(4)净化后的水变为蒸馏水的操作是(填“蒸发”或“蒸馏”),该变化过程属于变化。

8.如图为现代自来水加工厂净化水的流程图。

(1)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明矾中含有种元素。

(2)ClO2是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ClO2属于(填序号)。

A.混合物B.化合物C.氧化物D.纯净物(3)上述生产流程中,起过滤作用的是。

真题练9.(2017•江西)下列单一操作中,净化自然界的水程度最高的是()A.过滤B.蒸馏C.吸附D.静置沉淀10.(2019•永州)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中软化硬水的常用方法是煮沸B.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所以不必节约用水C.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111.(2019•重庆)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总水量的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B.为了健康可多饮蒸馏水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D.煮沸可以使软水变为硬水12.(2019•广东)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D.a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13.(2019•雅安)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特殊催化剂可把水变成汽油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杂质,降低水的硬度C.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14.(2019•兰州)2019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C.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农业上大水漫灌农作物二.填空题(共7小题)15.(2018•兴安盟)水是人们生活生产中应用最多的物质:(1)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净化水时,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选填序号)。

①CaCO3②Mg(OH)2③Ca2+、Mg2+④Na2SO4生活中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6.(2017•天津)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b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17.(2019•云南)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组成的。

(2)请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4)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D.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5)日常生活中,常用区分硬水和软水,实现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

18.(2019•营口)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a、b两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反应的化方程式为,该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在生活中可用区分硬水和软水;(3)如图2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A.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4)请列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

19.(2019•北京)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