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体温的急救与复苏
低体温的急救以及复苏方法
低体温的急救以及复苏方法低体温的急救与复苏:全身性冷伤亦称凉僵、属冻结性冷伤。
是身体长时间暴露于低温寒冷环境引起的体内热量大量丧失,全身新陈代谢机能降低,正常中心体温无法维持:由于体温过低,最后意识丧失、昏迷。
发生冻僵,重者冻亡。
严重低温(体温低于30℃[86篎])可以引起脑血流及氧需求显着降低、心输出量减少、动脉压下降,由于脑功能明显受抑,低温患者可出现类似临床死亡的表现。
心跳骤停时,低温可对脑和其它器官发挥保护效应。
如果患者在不出现低氧血症的情况下快速降温,氧耗和代谢降低就发生在心跳骤停和器官缺血之前。
尽管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但在低温性心跳骤停发生后获得完整神经系统恢复的复苏是有可能的。
尽管只根据临床表现很难监测患者的脉搏和呼吸强度,但也不排除可以根据临床表现进行救命性治疗。
一旦可能,就尽快转送患者到可监测复温程度的医疗中心。
严重的意外低温是重大的但可以避免的疾患。
严重的意外低温平时不多见,较多发生在气温突然降低,暴风雷袭击,海上或高空失事,堕入冰水中等意外事件。
如在高山雪地作业的勘探队员或侦察员;于寒区遇险的飞行员;高山探险员;在海洋中遭受暴风雷意外袭击落水的海员、渔民等,时有发生。
此外,在寒区野外迷路,机俄,疲劳,酗酒,精神不正常;或着单薄或身体虚弱等情况下也偶可见到冻僵。
在同样的条件(气温、受冻时间等),冻僵轻易发生于低温水,这是由于水的导热性比空气大得多,机体散热量远远超过了产热量,短时间内体温即可迅速降低至冻僵。
在内陆省份,低温与精神疾患、贫穷、吸毒、酗酒等密切相关。
在某些乡村地区,90%以上低温引起的死亡与血中酒精浓度升高有关。
低温的成功治疗需要在每个机构对急救人员进行最佳培训并建立适当的复苏方法。
1.低温的病理生理机体对寒冷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分为机体代偿和机能衰竭两个阶段。
(1)机能代偿阶段主要表观在人体受冻之初,一方面用增强机体代谢,产热量增加,用以维持机体的中心温度,放心跳如快、血压上升,呼吸次数增加,肌肉收缩,出现寒战。
麻醉复苏室低体温预防与管理的证据总结
麻醉复苏室低体温预防与管理的证据总结如下:
一、预防措施
1.预保温措施: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对有低体温风险的患者采
取预保温措施,如使用保温毯、加温垫等。
2.维持环境温度:保持麻醉复苏室的温度适宜,一般控制在24-26℃
之间。
3.液体加温:对输注的液体进行加温,以减少因冷液体输入导致
的体温下降。
4.呼吸机管路加温:使用呼吸机时,对呼吸机管路进行加温,以
减少冷空气对患者的刺激。
二、管理措施
1.监测体温: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测体温,及时发现低体温情况。
2.记录体温:对患者的体温进行记录,分析低体温的原因及采取
的措施。
3.及时处理:发现低体温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提
高室温、增加保温措施等。
4.培训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低体温的认识和
处理能力。
三、结论
预防和管理麻醉复苏室低体温的措施包括预保温措施、维持环境温度、液体加温、呼吸机管路加温和实时监测体温等。
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低体温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医护人
员需要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对低体温的认识和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术后患者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术后患者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对医护人员的建议
增强责任心: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术后患者低体温的危害,增强责任心,积极采取 措施预防和处理低体温 学习和培训:医护人员应不断学习和培训,提高对术后患者低体温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密切观察: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和其他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时发 现和处理低体温 团队合作:医护人员之间应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术后患者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马丽丽
李红娟,等. 围手术期 低体温及其护理的研究 进展[J]. 中国实用护 理杂志,2013,29(1):
25-27
术后患者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总之,术后患者低体温的护理措施是临 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护人员需要了解低体温的原因和危害, 掌握预防和处理的措施,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是人体散热的重要 途径之一。保持口腔清洁可以减少口腔 黏膜散热,降低患者体温
减少环境干扰:保持室内安静、舒适, 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患者。同时,减少 人员流动和探视次数,以减少环境对患 者的影响
药物治疗
术后患者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口服药物:对于一些严重低体温的患者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进行 治疗。如使用抗寒药物、促进血液循环 的药物等
提供帮助: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 者的需求和感受,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这有助 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依从 性
术后患者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预防措施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制定 详细的手术方案等。这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术中保暖: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保暖措施的实施,如使用加温毯、调节室内温度等。 这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热量散失和低体温的发生
体温过低应该如何急救
体温过低应该如何急救体温过低可导致全部生理功能的加速,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神经传导,精神的敏锐性,神经肌肉反应时间和代谢率。
幼儿时,将全身浸泡在接近结冰的水中所致的低温过低,可爱护低氧时的大脑。
核心体温降低可导致冷漠嗜睡,手脚笨拙,精神错乱,易感动,虚幻,呼吸减慢或停止,心跳减慢,不规章,最终停止。
但只要病人当未暖和,不应认为病人已死。
直肠温度34℃有助于与因心脏病,糖尿病昏迷,胰岛素过量,脑血管意外或滥用药物所致的类似症状相区分。
一般的临床体温表不能测量体温过低时很低的体温,必需用特别的低体温测量仪,若只有标准的临床体温表,汞柱不能升至34℃以上表明有体温过低。
治疗当颤抖停止而嗜睡和精神错乱加重时,这就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重要急诊。
在评估病情时首先要防止进一步散热,若病人无呼吸,无脉搏并且看上去已死时,必需打算是否马上开头心肺复苏。
若病人能快速到达医院,应开头心肺复苏并维持之。
若离权威性医疗单位有数小时之远,则对心肺复苏有争辩。
长时间的循环缺乏可引起永久性脑损害,即使处于深低温状况下也可发生脑损害;但若存在未被发觉的心跳时开头心肺复苏则可引起室性纤维抖动,后者若不能恢复到正常心律则可致死。
因此少数专家认为若医院就在四周,可将心肺复苏推迟到在医院内获液体和电解质平衡后再开头。
在转运途中必需非常当心地护理好病人,因刺耳的或突然的摇摆可促发室性心动过速或纤维震颤,寒冷的心脏特殊简单发生。
失去知觉的体温过低的病人不能产生足够的热量,必需用特别的技术从体外和体内赐予保暖。
在医院应马上采血分析血气和电解质而没有必要订正血液温度;pH 和PO2 应恢复到正常。
若心脏复苏是必需的而且是能维持的,应马上将病人浸入含有45~48℃水的大浴盆中,使之快速温和过来。
在冰水内浸泡1小时或更长的病人,有可能复温胜利而不留永久性脑损害(参见第284节)。
甚至核心体温到达26℃的病人也可获得恢复。
因此在恢复暖和前,不要过早地宣布病人已经死亡。
创伤低体温与复温
• 体表复温法 多适用于中心体温在30—32℃的患者
温水浴复温法 电热毯复温法 射频பைடு நூலகம்温法 电磁射频复温背心 热敷法 循环水毯
温水浴复温法
• 复温速度最快,甚至可达5℃/h, • 方法设备简单,其方法是:将患者躯干置于40一44℃水中,四肢露
于水外。为避免皮肤剧痛,开始复温时水温控制在35℃左右,10 min内逐渐升至40—44℃。
无脉搏、呼吸:
心肺复苏 注意事项: 核心温度30℃以下,只尝试一次电除颤,最多三次。
30℃以上,可多次尝试电除颤。 核心温度30℃以下,不给予静脉内药物治疗(肾 上腺素、利多卡因、胺碘酮等),30℃以上才可以应用,但比标准的 时间间距要有较大的延长,防止复温后药物蓄积。
无脉搏、呼吸
• 复苏终止:
复温方法
• 体外复温法 (适用于中心体温在30℃以上的患者) • 体内复温法 (中心体温在30℃以下、病情严重的患者)
体外复温法
适用于中心体温在30℃以上的患者
• 自然复温法 适用于中心体温在32℃以上的患者 保暖物棉被服:单层覆盖物即能有效降低散热30 % 温暖环境
体外复温法
适用于中心体温在30℃以上的患者
• 但此法也有许多缺点和危险性,如复温之初心脏温度下降较甚,容
易引起心室纤颤和血压过低,无法施行有效的呼吸和心脏的急救措 施,病情监测指标测定困难等。
循环水毯
• 通过调节水毯的温度,调
节病人体温,水毯温度可 在30 ℃~41 ℃调节
后降
• 体外复温刚开始时,中心体温可继续下降,8—12 min后将降至最低
饱和的气体。
• 优点是对心、肺等器官有优先复温的
作用,复温速率约1℃/h。
2024版心肺复苏指南
2024版心肺复苏指南一、定义和目标:-心脏骤停被定义为心脏停止跳动或有效泵血不足导致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及脉搏丧失。
-心肺复苏的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有效循环,并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二、基本生命支持:1.判断患者是否意识丧失,并发送求救信号。
2.检查呼吸:正常呼吸表现为观察到胸廓上抬运动、听到清晰呼吸声以及感觉到呼气气流。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仅有不规则呼吸,则需要开始胸外按压。
3.胸外按压:推荐至少以100-120次/分钟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并将深度控制在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
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应当相等。
4.给予人工通气: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两次插管通气或面罩通气,每次通气时间约为1秒。
三、高级生命支持:1.除颤:发现存在室颤或无脉搏的心室扑动时,应立即进行除颤。
首选除颤能量为一次200焦耳的单相波,然后再给予下一次能量增加的除颤。
另外,可使用新一代能释放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2.药物治疗:考虑使用肾上腺素和/或胺碘酮进行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剂量为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胺碘酮剂量为300mg的快速静脉注射,可增加剂量至450mg,每5分钟重复一次。
3.心肺复苏后护理:在成功恢复自主循环后,应持续监测并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提供有效的急救护理。
4.低体温治疗:对于心脏骤停后复苏的患者,目前推荐将体温降低到32-36°C的范围内进行维持。
四、特殊情况下的心肺复苏:1.儿童心肺复苏:与成人相比,儿童的心肺复苏有一些独特的指导原则和技巧。
2.孕妇心肺复苏:应考虑进行剖腹产和急救剖腹产,以确保母婴的生存。
3.溺水者心肺复苏:在执行心肺复苏之前,提供早期的抽吸或气管切开等拉伸手段,以降低肺损伤的风险。
4.外科围术期心脏骤停:外科围术期心脏骤停的处理包括心肺复苏,但可能需要特殊的技术和策略。
综上所述,2024版心肺复苏指南提供了全面、详尽的指导原则和技巧,以帮助医护人员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提供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低体温的应对方法
低体温的应对方法
低体温症即低温症,是一种危险的状况,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以下是一些应对低体温症的方法:
1. 迅速使患者脱离寒冷环境,更换湿冷衣服,用毛毯或被褥包裹身体,为患者采取温和的被动复温。
2. 如患者体温低于33度,采取主动外周复温,包括应用热水袋温暖患者全身或将患者浸泡于44度的温水中。
3. 吸氧、补液、升温:医生采用温热的氧气和液体来提高室温。
如深部体温每小时升高不足~1度,医生可采取主动深部体温复温措施,如灌肠、洗胃、腹透、血透和膀胱冲洗。
4. 予患者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全面了解其各脏器功能。
5. 积极进行心肺复苏:预防和治疗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
失温急救措施原理
失温急救措施原理
失温是指体温降低至正常范围以下的疾病状态,是一种严重的急危疾病。
失温主要发生在寒冷环境中长期暴露或过度劳累、低热量摄入、疾病、饮酒等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调。
失温急救措施的原理是通过包括供暖、提供热量、防止进一步降温等措施来恢复和维持受损者的体温,防止并发
症的发生。
1.保暖措施:保暖是失温急救的首要措施。
包括将受损者移到温暖的
地方,防止进一步失温。
可以使用暖气、取暖器等方式提高环境温度,或
使用毛毯、热水袋等物品覆盖身体,减少热量的散失。
保暖措施的目的是
迅速提高受损者的体温,防止体温进一步下降。
2.补充热量:失温时,受损者体内的能量消耗加剧,因此需要补充足
够的热量以维持体温。
通常使用温热的流质饮料、高热量食物等来提供热量,并防止进一步损失体温。
3.补充液体:失温会引起身体的代谢紊乱,造成体内液体和电解质的
失衡,因此需要适量补充液体以保持体内的水平衡。
可以通过口服液体或
者静脉注射液体的方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恢复体内的液体平衡。
4.寻求医疗救助:失温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在急救处理的同时,需要通知医护人员并及时将受损者送医院进行进一步
的治疗。
总的来说,失温急救的原理是通过供暖、提供热量、补充液体等措施
来迅速恢复受损者的体温,防止进一步出现并发症。
同时,及时寻求医疗
救助也是非常重要的,以获得专业的治疗和进一步的护理。
野外求生中如何处理低体温症?
野外求生中如何处理低体温症?低体温症是指人体体温过低,达到35℃以下,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在野外求生中,因为没有保温设备和舒适温暖的室内环境,低体温症的发生率可能会更高,因此了解怎么处理低体温症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处理低体温症的有用技巧:1. 寻求保护当你发现自己或你的同伴出现低体温症的症状时,切记要立即寻求保护。
找到避风的地方,把自己或他人包裹在保暖的毯子或衣物中,保持安静和温暖,同时避免过度运动或剧烈活动。
2. 加强体内热量加强体内热量可以是处理低体温症的重要手段。
你可以喝热茶或咖啡,在身体内快速产生热量。
携带糖果或巧克力等高热值的高能量食品也是一个好主意。
3. 提高体温如果你或你的同伴是因为过度冷浸泡在寒冷的水中而感到低体温,那么把他们从水中取出并强制换上干衣服可以缓解症状。
在使用热水袋或暖水袋之类的设备时要注意避免灼伤。
如果没有这种设备,你还可以在锅中加热石头并把它们放在毛巾中使用,以产生体温并加快发热。
4. 注意身体复苏帮助低体温症患者恢复体力和不断增加体温也是需要关注的。
将他们的衣服保持干燥,保持温暖环境并慢慢地给予热量。
你还可以利用结局的体温来恢复低体温症患者。
5. 预防低体温症虽然处理低体温症的技巧是必要的,但预防低体温症更加关键。
在野外求生时,应尽可能避免过度疲劳、过度大汗、穿得太少,而应脱掉湿衣服以保持身体干燥。
你还可以带上保暖设备,例如睡袋、热水袋和火种,以应对可能的低体温风险。
总之,野外求生中的低体温症需要及时处理,才能尽快恢复身体的温暖和健康,以保证生命安全。
学习正确的处理方法并切实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低体温症的潜在风险,帮助你顺利度过艰难时期。
麻醉低体温管理原则
麻醉低体温管理原则
一、维持正常体温
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患者的体温调节功能可能会受到抑制,因此必须采取措施维持正常体温。
这可以通过加温床垫、使用保温毯、热灌注等手段实现。
此外,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也应该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减少患者的热量散失。
二、监测体温变化
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应该实时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
这可以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和监护仪等设备实现。
一旦发现患者的体温出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三、预防低体温
为了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应该尽量减少患者的暴露面积和时间,同时加强保温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采用热灌注技术来增加患者的体温。
此外,应该避免过度输血和输液,以免引起体温下降。
四、治疗低体温
一旦发现患者发生低体温,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这包括加温毯、热灌注、输注温热的液体等手段。
如果患者的低体温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凝血障碍、心肺功能异常等,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记录体温管理过程
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应该详细记录患者的体温管理过程。
这包括监测到的体温数据、采取的保温措施、发生低体温的时间和处理方法等。
记录的目的是为了评估体温管理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管理方法,同时也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评估和随访。
体温过低处理程序
继续体内复温至 ●中心体温>35℃或 ●自主循环恢复或 ●复苏终止
体温过低处理程序
●去除湿衣服 ●置平卧位 ●测中心体温
对所有病人的处理 ●注意保暖(用毛毯或隔温材料) ●避免粗暴移动和过度活动 ●监护心律
有脉搏、呼吸
评估意识、呼吸和脉搏
无脉搏、呼吸
中心体温>30℃
快速体内复温 ●输入加温的液体(43℃) ●吸入经湿化、加温的氧气(
42~46℃) ●腹腔灌洗(无氯化钾液体) ●体外复温 ●食道复温管
●继续心肺复苏 ●停止静脉输入药物 ●对室颤,室速除颤
限定三次 ●转移至医院
●继续心肺复苏 ●按需要输入药物(
但间隔时间要延长 ) ●当中心体温上升时 对室颤室速可重复 除颤
中心体温
30~34℃(中度低温) ●被动复温 ●只有躯干部分的快
速体表复温
<30℃(严重低温) ●快速体内复温 ●程序见下面
●开始心肺复苏 ●对室颤,室速除颤(200J,300J,360J) ●气管插管 ●人工通气用加温湿化(42~46℃)的氧气 ●开放静脉通道 ●输入温暖的生理盐水(43℃)
中心体温<30℃
体低温处理方法
低体温处理方法低温定义:核心温度低于35℃。
我们普通的标准温度计是无法测量的。
在低温的情况下,电子血压计读数也不准确。
需要用低刻度的直肠温度计,至少放入直肠15厘米。
实际上,在现场大部分院前急救系统不测量体温。
广义定义:当核心温度降低,令受害者无法产生足够的热量,恢复体内平衡或正常的生理机能,便可视作低温。
低温病因:寒冷的空气、冷水沉浸、冷水淹没、严重外伤、手术麻醉等。
轻度低温:34℃>核心温度<35℃中度低温:核心温度30-34℃严重低温:核心温度<30℃轻度低温:最大的颤抖产热、最大速率的血管收缩。
心率、呼吸、血压、代谢率↑中度低温:体温每下降1度,基础代谢下降7% ,脑血流量减少6-7% 认知功能、心脏功能、呼吸速率、代谢率、颤抖率显著↓体温34℃记忆缺失、语音障碍、判断力差、行为不良。
心搏过速(其后渐慢)。
最大的呼吸刺激。
体温33℃动作失调、冷漠。
寒冷多尿。
脑代谢直线下降。
呼吸急促(其后渐慢、渐少)体温32℃昏呆。
氧气消耗减少25%。
体温31℃颤抖生热消失。
可能不觉寒冷。
体温30℃出现房颤和其他心率失常。
瞳孔、心输出量是正常的三分之二。
胰岛素不起作用。
严重低温:体温29℃清醒程度、脉搏、呼吸逐步减弱,瞳孔放大,反常脱衣。
体温28℃心室颤动临界降低,氧气消耗和脉搏下降50%,换气不足。
体温27℃反射及自主活动丧失。
体温26℃酸碱紊乱。
没有疼痛反应。
体温25℃脑血流量下降2/3,心输出量下降55%,脑血管失去自动调节,可出现肺水肿。
体温24℃显著的低血压、心搏过慢。
体温23℃角膜或眼脑反射消失。
体温22℃心室颤动最大风险,氧气消耗减少75%。
体温20℃最低的心脏机电活动,脉搏是正常的20%。
体温19℃脑电波停止。
体温18℃心搏静止。
体温15℃婴儿意外性低温幸存最低温度。
体温13.7℃成人意外性低温幸存最低温度。
体温10℃氧气消耗减少92%。
体温9℃治疗性低温幸存最低温度。
核心体温低于26℃,可以致命。
麻醉科术中低体温处理
麻醉科术中低体温处理低体温(低于36摄氏度)是麻醉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
因此,在麻醉科手术中,对于低体温的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低体温的原因、危害以及处理方法,来探讨麻醉科手术中低体温处理的重要性与方法。
一、低体温的原因低体温在麻醉科手术中常常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1. 麻醉药物的影响:许多麻醉药物会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从而导致患者的体温下降。
2. 麻醉科手术的环境:手术室的温度通常要低于正常室温,这也增加了患者低体温的风险。
3. 麻醉科手术的时间:麻醉手术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患者体温的下降。
二、低体温的危害低体温对于麻醉科手术患者来说,可能带来以下几个主要的危害:1. 代谢率下降:低体温会导致人体的代谢率下降,从而影响患者的器官功能。
2. 心血管系统影响:低体温会导致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的降低,进而增加术中心脏事件的发生风险。
3. 免疫功能受损:低体温会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使其易受感染。
三、麻醉科术中低体温处理方法为了有效应对麻醉科手术中低体温的问题,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1. 预热:在手术开始之前,使用预热设备或毛织品等对患者进行预热,以提高其体温。
2. 反应性预防:在手术中实时监测患者的体温情况,一旦发现体温下降,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叠被、加热灯等,以保持患者体温的稳定。
3. 使用加热设备:在手术中使用加热设备,如加热床、加热呼吸器等,以帮助维持患者体温。
4. 加强监测:在手术中加强对患者体温的监测,及时发现体温下降的情况。
5. 给予保温措施:手术中应尽可能避免患者接触冷的物体或表面,使用保温器材等措施,以保持患者的体温。
6. 加强团队合作:麻醉科手术中,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护士等应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协作,及时探讨低体温处理的策略,确保患者的安全。
四、结语在麻醉科手术中,低体温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低体温带来的危害,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低体温的监测与预防,提前做好相应的处理准备,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低体温的处理方法
低体温的处理方法
低体温是指体温低于正常范围,通常是指体温低于35摄氏度。
低体温可能是由于环境寒冷、身体虚弱、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不及时处理低体温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正确的处理低体温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处理低体温
的方法。
首先,当发现有人出现低体温的症状时,应该立即将其转移到
温暖的地方,并尽快脱掉湿衣服,给予干燥、温暖的衣物。
在室内
的情况下,可以打开暖气或使用电热毯等方式提高周围环境的温度,帮助患者恢复体温。
其次,可以给低体温的患者提供热饮食物,如热汤、热饮等,
以增加体内能量的消耗,帮助身体产生热量。
同时,也可以给患者
提供热水袋或热毛巾等热敷物品,帮助提高体表温度。
另外,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甚至出现昏迷等情况,应该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时,可以尝试进行紧
急救护措施,如进行心肺复苏术等。
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要尽量
保持患者的体温,避免进一步恶化。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老年人、婴幼儿、体弱多病者等
容易出现低体温的人群,应该加强日常的保暖工作,定期测量体温,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特别是在寒冷天气、户外活动或长时间
在空调房间内等情况下,更需要注意保暖措施,避免低体温的发生。
总之,对于低体温的处理,及时有效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在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加强对于低体温的预防工作,提高自我保护
意识,避免出现低体温的情况。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于低体温的了解,提高应对低体温的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麻醉恢复室患者低体温应急预案及流程
麻醉恢复室患者低体温应急预案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麻醉恢复室患者低体温的应急预案与流程一、引言在麻醉恢复室中,患者低体温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术后复苏延迟,增加感染风险,影响患者康复。
低体温试题及答案高中
低体温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低体温症是指体温低于多少度?A. 35°CB. 36°CC. 37°CD. 38°C答案:A2. 低体温症最常见于以下哪个年龄段?A. 婴儿B. 儿童C. 少年D. 成年答案:A3. 低体温症的典型症状不包括以下哪项?A. 颤抖B. 皮肤苍白C. 心率加快D. 出汗过多答案:D4. 低体温症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项?A. 避免在寒冷环境中长时间暴露B. 穿着适当的保暖衣物C. 保持身体干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低体温症的急救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将患者移至温暖环境中B. 给予患者热饮C. 用冰袋冷敷D. 用毯子包裹患者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低体温症是由于______(体温调节机制)失效,导致体温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
答案:体温调节机制2. 低体温症的治疗原则是______(迅速复温)和______(防止进一步热量丢失)。
答案:迅速复温,防止进一步热量丢失3. 低体温症患者可能会出现______(意识模糊)或______(昏迷)等症状。
答案:意识模糊,昏迷4. 在寒冷环境中,应避免______(穿着湿衣物)和______(直接接触冷地面)。
答案:穿着湿衣物,直接接触冷地面5. 对于低体温症患者,应避免使用______(酒精擦浴)和______(冰袋冷敷)等方法。
答案:酒精擦浴,冰袋冷敷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低体温症的常见原因。
答案:低体温症的常见原因包括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穿着不当、身体能量消耗过多、身体产热不足、疾病影响等。
2. 描述低体温症的急救步骤。
答案:低体温症的急救步骤包括:立即将患者移至温暖环境中、脱去湿冷衣物、用毯子或保温材料包裹患者、给予患者热饮、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送医。
3. 阐述低体温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舌下温度36.3--37.2 直肠温度36.5--37.7(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36.0--37.0 (比口腔温度低0.3--0.5);体温如果低于35.0 称为体温过低有生命危险;体温如果低于36.0 但大于35.0 只能说明你的体温过低。
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
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0 ̄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 ̄ 0.5度。
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
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
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
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 ̄38度为低热,38 ̄39度为中度发热,39 ̄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人体温度相对恒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体温高于41度或低于25度时将严重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甚至危害生命。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中枢调节的,很多疾病都可使体温正常调节机能发生障碍而使体温发生变化。
临床上对病人检查体温,观罕其变化对诊断疾病或判断某些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全身性冷伤亦称凉僵、属冻结性冷伤。
是身体长时间暴露于低温寒冷环境引起的体内热量大量丧失,全身新陈代谢机能降低,正常中心体温无法维持:由于体温过低,最后意识丧失、昏迷.发生冻僵,重者冻亡。
严重低温(体温低于30℃ [86篎])可以引起脑血流及氧需求显著降低、心输出量减少、动脉压下降,由于脑功能明显受抑,低温患者可出现类似临床死亡的表现。
心跳骤停时,低温可对脑和其它器官发挥保护效应。
如果患者在不出现低氧血症的情况下快速降温,氧耗和代谢降低就发生在心跳骤停和器官缺血之前。
尽管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但在低温性心跳骤停发生后获得完整神经系统恢复的复苏是有可能的。
尽管只根据临床表现很难监测患者的脉搏和呼吸强度,但也不排除可以根据临床表现进行救命性治疗。
一旦可能,就尽快转送患者到可监测复温程度的医疗中心。
严重的意外低温是重大的但可以避免的疾患。
严重的意外低温平时不多见,较多发生在气温突然降低,暴风雷袭击,海上或高空失事,堕入冰水中等意外事件。
如在高山雪地作业的勘探队员或侦察员;于寒区遇险的飞行员;高山探险员;在海洋中遭受暴风雷意外袭击落水的海员、渔民等,时有发生。
此外,在寒区野外迷路,机俄,疲劳,酗酒,精神不正常;或着单薄或身体虚弱等情况下也偶可见到冻僵。
在同样的条件(气温、受冻时间等),冻僵轻易发生于低温水,这是由于水的导热性比空气大得多,机体散热量远远超过了产热量,短时间内体温即可迅速降低至冻僵。
在内陆省份,低温与精神疾患、贫穷、吸毒、酗酒等密切相关。
在某些乡村地区,90%以上低温引起的死亡与血中酒精浓度升高有关。
低温的成功治疗需要在每个机构对急救人员进行最佳培训并建立适当的复苏方法。
1.低温的病理生理机体对寒冷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分为机体代偿和机能衰竭两个阶段。
(1)机能代偿阶段主要表观在人体受冻之初,一方面用增强机体代谢,产热量增加,用以维持机体的中心温度,放心跳如快、血压上升,呼吸次数增加,肌肉收缩,出现寒战。
另一方面表现为外周血管收缩,毛孔关闭,停止排汗,以减少散热。
如继续受冻,四肢皮肤温度逐渐降低,皮肤发凉,苍白,尔后中心体温下降。
当直肠温度降至33℃时寒战停止,固肌肉内糖原缺乏,肌肉活动减少。
关节和肌肉发硬,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
当直肠温度降至30℃时.知觉迟钝.昏迷,进入衰竭期。
(2)衰竭阶段由于体内能源贮备耗尽,体温将继续下降,机体各个系统都由代偿期进入衰竭期。
a. 神经系统:由于体温的不断下降,则逐渐出现疼痛性发冷,知觉迟钝至痛觉丧失.意识模糊、意识丧失至深昏迷,逐渐呈假死状态,最后死亡。
b. 循环系统:由于体液由血管内移至组织间,血液浓缩,浓度增加,同时外周血管收缩,循环阻力增大,冠状动脉血流降低,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心率下降,出现传导阻滞甚至心室纤颤等。
c. 呼吸系统:随着体温下降,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呼吸变浅,变慢,以至呼吸心跳停止。
d. 泌尿系统:由于肾血管痉挛,肾小球滤过压下降,如持续过久,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2.低温患者心跳骤停预防:一般治疗(1) 当患者极度寒冷,但心跳尚能维持灌注时,干预的重点是防止进一步散热、复温和谨慎地转运:防止额外蒸发散失热量:避风、隔冷、除去冷湿的衣服等。
谨慎地把患者转运至医院:避免粗暴搬动和颠簸,否则可能促成室颤。
监测核心体温和心律:如果患者皮肤极度寒冷,使用贴胶式电极不可能获得心电图或监测心律,必要时可使用针式电极。
不要拖延气管插管、血管插管等必须的救命性操作:操作必须轻柔并密切监测心律。
(2) 核心体温低于34℃时,要进行复温,可用毛毯或温暖房间进行一般复温,但对于心跳呼吸骤停或严重低温病人这种复温方法无效。
可以使用加热设备(热辐射、强行的热空气、热澡水)或被加热后的设备(热水袋)等积极复温,使用这些设备要求同时仔细监测病人和设备,并且应格外小心。
有些研究者认为,积极体外温可引起“体温后降(afterdrop)”效应(当外周的寒冷血液解冻流向中心时,核心体温继续下降)。
另外,局部应用复温装置可能导致组织损伤。
如果使用积极外周复温,应该使用热水袋,并应放置躯干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
(3) 积极体内复温技术只用于核心体温低于30℃的患者,包括使用加温(42-46℃)加湿的氧气、体外膜氧合器、腹膜灌洗、静脉内输入热盐水(42℃—44℃)和食道复温等。
目前还没有关于这些方法相互比较的随机临床对照实验的报道。
3.适用于低温患者BLS的变动当患者低体温时,脉率和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变浅,外周血管收缩使脉搏难以触及。
因此,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前应先评估呼吸,再用 30-40秒时间评估脉搏,确认有无呼吸骤停、无脉性心跳停止、需要CPR的严重心动过缓。
如果患者无呼吸,首先立即复苏呼吸。
如果可能,应用加温(42-46℃)加湿氧气面罩通气。
如果患者无脉、无可监测到的循环体征,立即开始胸外按压,不要等到复温后再进行基础生命支持。
防止患者中心热量进一步散失,除去患者身上的冷湿衣物,隔离或放置于避风寒的地方;如果可能,用加温加湿氧气通气。
避免粗暴搬动,在现场不使用体外复温设备,尽快准备转运患者到医院治疗。
其他的院外干预需要具备高级心脏生命支持能力。
是否可在院外治疗严重低温(体温低于30℃)仍有争议,尽管有条件时应开始使用加温加湿氧、加热后的液体复温以防止体温后降效应,但多数现场急救人员没有足够的装备、时间去评估核心体温,或使用复温设备。
我们推荐在院外可使用鼓膜温度传感器或直肠探头测定核心体温,但不应应测体温延误转送患者。
为防止室颤,应避免粗暴搬动和过度活动,运送病人保持水平体位以避免加重低血压。
如果低温患者心跳骤停,基础生命支持的一般方法仍然是针对气道、呼吸、循环。
但需要进行适当的变更。
如果存在室速或室颤,应立即除颤,在所有急救处都应该有自动体外除颤仪,急救人员允许使用最多3次电除颤,如果3次除颤无效,就要暂缓除颤。
急救人员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和复温(使用加温加湿氧气和静脉给热盐水),并尽快稳定病情,以便转运。
如果核心体温低于30℃,复温之前,要复苏到正常窦性心律是不可能的。
有些临床医生认为,长时间处在低温条件下的患者出现的心跳停止不能被确认为死亡,只有在其核心体温接近正常后仍对心肺复苏无反应时才考虑为死亡。
心跳骤停患者如果体温快速下降,低温就可能对脑和其它器官发挥保护作用。
但是,发现低温患者时,很难分清其其低温是原发还是继发,如果心跳骤停患者是在极冷环境中被发现,现场没有目击者,急救人员和院方不知道他是由低温引起心脏骤停还是正常体温心跳骤停后体温下降到严重低温状态(例如一个人铲雪时出现心脏骤停将发展为心跳骤停后低温),另外,患者还可能受到额外的器官损伤。
例如,对低温前发生溺水患者进行复苏,会更加困难。
当临床上不能确定心跳骤停还是低温首发时,救治人员应努力运用心肺复苏保持患者平稳。
如果证实低温首发,就要首先限制热量散失和开始复温。
医院内的医生应根据其临床经验决定何时终止对低温性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
4.适用于低温患者ACLS的变动如果低温患者尚未发展至心跳骤停,应集中注意氧合和通气的评估和支持、循环的评估和支持、保暖、防止热量进一步散失。
所有操作要轻柔,许多物理操作(包括气管插管和经鼻胃管、临时起搏、插入肺动脉导管)已经被报道可促发室颤,但特别紧急需要时,也不应该延迟。
一项有关低温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中表明:仔细气管插管并未导致室颤发生。
事实上,气管插管促发室颤可能有些言过其实,这种担心不应阻止或延误仔细的气管插管。
低温患者意识丧失或通气不足时需要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有两个目的:提供加温加湿氧保证有效通气;隔离气道减少误吸可能性。
我们推荐在任何插管前给予100%氧气面罩通气。
意识清醒的轻度低温患者可用体外一般或积极复温技术(例如热水袋、加热的睡袋、热水浴)。
低温心跳骤停与常温心跳骤停的高级生命支持措施截然不同。
低温心跳骤停或心动过缓意识丧失时首要的治疗方是积极恢复核心体温,低温的心脏可能对心血管活性药物、起搏器刺激、除颤等无反应,并且药物代谢减慢。
尽管在动物中使用肾上腺素和血管升压药可提高冠脉灌注压,但仍需注意在严重低温患者重复使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可在外周循环蓄积中毒。
因此,核心体温低于30℃时,通常不使用药物;如核心体温高于30℃,可以静脉给药,但要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严重低温在何种程度可以开始除颤和如何进行除颤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一般而言,存在室速/室颤时,就可以除颤,如果患者对最初3次除颤或药物治疗无反应,再次除颤或给药应等待核心体温上升到30℃以上。
心动过缓在严重低温可能是生理性的,只有在复温后心动过缓仍持续存在时,才使用心脏起搏。
在医院内治疗心跳骤停的严重低温患者(核心体温<30℃)时,应直接给予快速恢复核心体温,复温技术包括:使用加温加湿氧(42-46℃)从中心静脉输入43℃的液体(生理盐水),速度约150ml-200ml/小时(防止水分过多)用43℃无钾液体腹膜透析,每次2升注意以下事项:首选部分旁路的体外血液加温积极体内复温,因为它可在核心体温逐渐升高时确保足够的氧供和通气。
使用食道复温管在美国还未被报道,尽管他们在欧洲已被广泛成功使用。
使用温盐水胸腔灌洗也已成功应用。
在复温期间,低温超过40-60分钟的患者更需要容量支持,因为他们的血管容量扩大了,心率和血流动力学监测在这一时期非常重要。
常规使用激素、巴比妥类药物或抗生素还未被证明有助于提高生存或减少复苏后损害。
在复温期间,可能出现严重高血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