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中国对外贸易促进制度
中英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Foreign trade law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英文对照)2004年4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04年4月6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公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4年4月6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对外贸易经营者第三章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第五章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第六章对外贸易秩序第七章对外贸易调查第八章对外贸易救济第九章对外贸易促进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对外贸易以及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本法所称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
第三条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依照本法主管全国对外贸易工作。
第四条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缔结或者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济贸易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对外贸易方面根据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给予其他缔约方、参加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或者根据互惠、对等原则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
第七条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在贸易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或者该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二章对外贸易经营者第八条本法所称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新中国成立至今)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两段截然不同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1%;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巨大变化,2008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5617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上升到近9%,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大国。
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贸易政策的制定息息相关。
探析6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迁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措施,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外贸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政策的巨大变化(一)改革开放初期有管制的开放式贸易保护政策这一时期大致在1978年至1992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
由于经济体制从严格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商品经济体制,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开始变化。
该阶段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1982年1月党中央书记处会议为对外经济工作确定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二是1986年“七五”计划的公开发表为对外贸易战略设计了明确的蓝图。
此外,我国在1986年7月正式向关贸总协定(GATT)递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制度备忘录》,提请恢复中国在GATT的创始缔约国地位。
该阶段,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1)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并进口相应技术设备,实施物资分配、税收和利率等优惠,组建出口生产体系;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度;限制外资企业商品的内销;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建立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2)实施较严格的传统进口限制措施,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商品分类经营管理、国营贸易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
(3)鼓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鼓励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引进先进技术。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这一时期对外贸易政策是在对外开放前提下,更注重奖出与限入的结合,实行有条件的、动态的贸易保护手段,因此称之为有管制的开放型贸易保护政策。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第八章第三节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1997年5月23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四次会议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中关于非歧视原则和司法审议两项主要条款达成协议。
1997年8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五次会议在日内瓦结束。龙永图宣布了中国政府在进一步降低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和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等方面采取的重大步骤。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程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过程。中国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贸组织以后,通过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将促进中国价格体系的理顺、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经营体制的转变;有助于地方保护主义的打破和市场的统一,达到货畅其流,使资金、资源达到合理的配置。因此,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贸组织,将促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尽早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界强国之林。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将稳定地得到其最惠国待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取得双边贸易谈判的主动权
世贸组织是一个多边体系,利用多边途径来解决贸易问题可避免双边谈判中我国的不利局面。我国还可以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有效地解决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纠纷。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享受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为外贸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1994年12月17日———21日,中国工作组第19次会议举行。中国与其它缔约方未能就中国成为WTO创始国问题达成协议。
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正式成立,有134个成员。它取代了关贸总协定,负责管理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的实施,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
1995年7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
2001年1月10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1月9日晚在瑞士重新开始。
第八章 中国的贸易促进制度

二、福费庭业务 Forfaiting源于法语“a forfeit”和德语 “forfaiterung”,含“放弃某种权利”的 意思。福费廷业务是一种无追索权形式为出 口商贴现远期票据的金融服务,它也称为包 买票据。
三、国际保理业务 国际保理在我国又称为承购应收账款业务。 它是指保理商(Factor)从其客户(出口商) 手中,购进通常以发票表示的对债务人的应 收账款,并负责信用销售控制、销售分户账 户管理和债权回收业务。因此,它既是一种 可供选择的国际结算方式,又是一种短期的 贸易融资方式。其基本特点是:集结算、管 理、担保和融资为一体的综合性售后服务业 务。
第一节 世界服务贸易的概况 一、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 (一)原因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产业结构的调整 3、世界货物贸易量的增加 4、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二)发展特征和趋势 1、速度和总量都持续增长 2、领域不断拓宽,新兴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3、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占有绝对优势 4、全球化、自由化和贸易壁垒并存
保理服务对出口商的影响
1、有利于出口商尽快收回资金,提高资金的使 用效益 2、有利于出口商转移风险 3、能节省非生产性费用 4、有利于出口商获取有关信息 5、有利于维护和提高出口商的资信 6、增大出口成本
第二节 出口信用保险
概念 作用 种类 办理程序 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保理业务的区别
第三节 出口退税
二、服务贸易自由化与GATS 最惠国待遇原则 透明度原则 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 市场准入 国民待遇 逐步自由化 例外原则
第二节 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发展概况 国际竞争力分析 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本章结束!
一、概念与原则 (一)出口退税的含义 出口退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或地区 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 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 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章程(2002修订)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章程(2002修订)【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布部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日期】2002.05.15【实施日期】2002.05.1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行业规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章程(二OO二年五月十五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同时使用中国国际商会的名称。
中国贸促会的英文名称为China Councilforthe Promotionof International Trade,中国国际商会的英文名称为China Chamber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
第二条中国贸促会是由中国经济贸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业和团体组成的全国民间对外经济贸易组织。
第三条中国贸促会的宗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参照国际惯例,开展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活动,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和经济贸易界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第四条中国贸促会系法人。
可以同各国、各地区有关组织和机构、国际组织签订促进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议、议定书和其他文件。
第五条中国贸促会会址设在北京。
第六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域内可以设立地方贸促机构,在国内有关行业可设立行业贸促机构。
中国贸促会指导和协调地方、行业贸促机构的工作。
第二章职责第七条中国贸促会的职责是:(一)邀请和接待国外经贸界人士和代表团来访;组织中国经济贸易代表团出国访问与考察,与有关国际组织、区域性组织及各国贸促机构和商协会开展交流与合作;参加有关国际组织及其活动;组织、参加或与国外相应机构联合召开有关经济贸易技术合作和法律方面的国际会议;负责与国外对口组织在华设立的代表机构以及外国在华成立的商会进行联络;推动在国外组建中资企业商协会;在境外设立代表处和派遣驻外代表;(二)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贸交流,为内地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工商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服务;(三)根据国务院授权,审批和管理各地区、各单位出国举办经贸展览会;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展览局的活动,负责我国参加国际展览局和世界博览会相关事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在国外主办中国贸易展览会,参加国际贸易博览会和展览会;在境内主办经济贸易展览会和博览会;审批中国贸促会系统在境内举办的涉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四)收集、整理、传递和发布经贸信息;承办中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的评估和可行性研究工作;联系、组织经贸洽谈和技术交流活动;向国内外有关企业和机构提供经贸信息、咨询和资信调查等各类服务;编辑、出版报纸、刊物、电子出版物及其他出版物;(五)为会员企业和其他企业提供服务;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企业界有关情况和意见;研究经贸领域的有关问题,向企业提供参考意见;协调国际商会的对华业务和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与国际商会交往的有。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对外贸易政策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背景、政策目标、主要措施以及对国家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1978年,中国实行了经济改革政策,引入市场经济机制,逐步打破了对外贸易的限制,对外经济贸易逐渐扩大。
自此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
二、政策目标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旨在实现多方面的目标。
首先,通过对外贸易,中国可以获得大量的外汇储备,促进汇率稳定。
其次,对外贸易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国内就业。
此外,对外贸易还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国家竞争力。
最后,通过对外贸易,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
三、主要措施为了实现对外贸易政策的目标,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体系,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
其次,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如降低关税、简化贸易手续等,以促进贸易畅通。
此外,中国还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并建设互联互通的贸易通道。
四、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对外贸易经济规模的扩大,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外汇储备,支持国家金融稳定,也为中国的国际支付提供了保障。
其次,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国内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对外贸易还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工的就业转移和城市化进程。
综上所述,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体系,并采取更多的措施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信在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引领下,中国将实现更加可持续、平衡和高质量的发展。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出口战略
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出口商品 战略。
进口战略
合理安排,适当增加,进出口平衡, 略有积余的方针;调整和优化进口商 品结构。
31
知识结构
第一节概述,讲述对外贸易政策的定义、类型 等。
第二节保护贸易政策,阐述保护贸易的发展过程 及内容。
第三节自由贸易政策。阐述自由贸易政策的发展 过程及内容。
第四节中国外贸政策及发展战略。 二、三两节为本章的核心内容。
(二)对外贸易政策制定是通过立法机关进行的
7
四、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1、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
(1)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实现经济增长
(3)达到外部均衡
(4)稳定经济,加强适应能力
2、加强和完善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不同,贸易政策随之不同。科学的外贸政策,
能促进一个 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又能加强和完
这是根据本国国民经济的总体情况,本国在世界舞 台上所处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本 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及本国的资源、产业 结构等情况,制定的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对外贸易 基本政策。
2、对外贸易国别(或地区)政策
9
实施措施
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通过实施具体的措施 实现的。这些具体措施主要包 括关税措施、 非关税措施、出口管理措施等。
美国保护贸易政策:实行保护关税,限制进口, 禁止工业原料出口;实行出口补贴或奖励制度;对 以进养出者实行退税制度;鼓励新的工业发明,引 进外国专利。
15
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二)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思想
李斯特是德国保护关税的首创者。他在1841年 出版的主要代表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 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关于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以下是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一些重点内容:
1. 开放政策: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主动参与全球贸易体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推动建立自由、开放、公平、有序的国际经贸规则。
2. 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积极推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实施,如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巴拿马自由贸易协定等。
3. 外贸政策的稳定性:中国致力于维护外贸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外商提供长期稳定的营商环境。
4. 出口导向型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重点支持出口,通过积极推动出口,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和调整。
5. 外商投资政策:中国鼓励外商投资,提供投资便利条件和优惠政策,鼓励外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
6. 贸易促进政策:中国鼓励和支持企业参加国际展览会、派遣商务团访问外国市场、组织境外参观团来华考察,推动贸易往来。
7. 多边贸易体制: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多边
贸易谈判和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总体来说,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以开放为基调,鼓励外贸和外资,促进贸易平衡,加强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参与和声誉,并推动贸易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 国际贸易政策及其主要理论

(三)保护贸易政策( Protective Trade Policy)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 同,一些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的国家,如美国和德 国,先后采取了保护贸易政策。 • 保护贸易理论及其政策的主要代表人物:德国李 斯特(F.List,1789~1846),在《政治经济学的 国民体系》(1841)中系统地提出了他的保护幼稚 工业学说,其主要观点是主张国家对幼稚工业实 行保护。 • List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将经济发展分为 “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 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时期”等五个
有效保护率=[(关税保护时生产过程的增值-自由贸易 是生产过程的增值)÷自由贸易时生产过程的增值] ×100%。即,
• 关税水平(Tariff level):指一国进口关税的平均 税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
(三)按不同情况下的征税待遇分类
1.普通关税(Ordinary Customs Duties) • 普通关税又称为一般关税。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 同本国没有签署经济贸易互惠方面的友好协定, 那么对于从这些国家进口的原产货物就征收非优 惠性的关税,这种关税就是普通关税。普通关税 税率一般都比较高; 2.优惠关税(Preferential Duty) 其税率低于普通关税税率。 优惠关税一般有最惠国待遇下的关税、普遍优惠制 下的关税和特惠税等三种。
2、关税是执行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起到调节进 出口贸易的作用。在出口方面,可以通过低税、免税来鼓励商品 出口;在进口方面,针对不同的商品制定不同的关税税率,以便 对不同商品的国内市场实施不同程度的保护或鼓励不同商品的进 口以满足国内的需求,或者针对不同的地区实施不同的关税税率, 以实施国别地区贸易政策。
第八章 对外贸易宏观调控

进口急增后果
• 进口急增导致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 重损害威胁
– 有关进口产品绝对增加或相对增加的比例和数量; – 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 – 国内产业的销售水平、总产量、生产率、设备利用率、
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
• 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指针对在货 物贸易、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中侵犯知识 产权或者滥用知识产权专有权利或者对知识产 权保护给予歧视待遇等损害我国对外贸易利益 的行为,采取的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贸易 保护措施。
对外贸易促进
• 对外贸易促进,是指为发展对外贸易,便利对 外贸易经营者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而采取的 在法律法规政策实施、信息支持、市场开拓、 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行为。
总则
• 立法宗旨:
– 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 – 维护对外贸易秩序 – 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 调整范围
– 货物进出口贸易 – 技术进出口贸易 – 国际服务贸易
• 外贸主管部门
– 商务部
对外贸易经营者
• 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 • 国营贸易管理制度 • 外贸代理制度
• 磋商:
– 有关成员应就保障措施内容与方法或临时保障措施 进行磋商,交换意见,并达成谅解。
– 磋商结果应及时经保障措施委员会通知货物贸易理 事会。
保障措施实施
•关税配额和数量限制, 但对实施数量限制和配额措施做了限制规定
• 保障措施实施期限: – 通常不应超过4年,最长不得超过8年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1. 简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中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该制度涵盖了贸易政策、贸易法规、进出口流程和相关机构等方面。
2. 贸易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以促进贸易平衡、鼓励出口和拓展进口为目标。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扩大跨境电商等,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3. 贸易法规中国的对外贸易法规主要包括进出口管理法、关税法和海关法等。
这些法规规定了进出口货物的申报、报关、验收等程序,以及关税的征收、退税和监管等事项。
同时,中国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遵守WTO规则,参与全球贸易体系。
4. 进出口流程中国的进出口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4.1 出口流程- 出口合同签订- 货物生产制造- 报关出口- 货物装运- 报关出口手续办理- 境外货物运输4.2 进口流程- 进口合同签订- 缴纳进口关税- 资金支付- 装运货物- 报关进口- 清关和货物交付5. 相关机构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涉及到多个相关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5.1 商务部商务部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负责制定贸易政策和法规,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维护贸易秩序和利益。
5.2 海关总署海关总署是中国海关的最高行政机关,负责对进出口货物进行监管和管理,执行关税征收和贸易统计等职能。
5.3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外汇管理机构,负责外汇管制、外汇市场监管以及资本项目的管理。
5.4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了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中国设立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该试验区实施特殊的贸易政策和管理制度,促进跨境电商的创新和发展。
6. 结论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是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包括贸易政策、贸易法规、进出口流程和相关机构等方面。
该制度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提供了规范和保障,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有自由与保护之分,纵观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基本上都经历了由保护到自由再到保护的过程。
中国外贸政策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始自保护贸易政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特点,理论依据也在不断地更新,具体的贸易措施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对外贸易的国别和区域政策开始逐渐得到重视。
一、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前的国家统制型的封闭式保护贸易政策(1949-1978年)1949年9月通过的政协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是“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用保护贸易政策”,明确指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保护倾向。
同时,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和禁运政策,使得自力更生和自给自足成为中国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选择了在资金短缺的经济中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使对外贸易成为调剂余缺的手段,对外贸易政策的目标就是换取进口必要机器设备所必须的外汇,基本上忽略了对外贸易的效率原则。
在这个阶段,中国执行的是国家统制型的封闭式保护贸易政策。
具体而言,在对外贸易体制上建立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独家经营、政企合一”的形式,完全由政府来取代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在政府的对外贸易管理手段上,基本以行政计划为主,主要靠计划和数量限制来直接干预进出口,不参与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很少进行双边经济贸易合作(除了早期与苏东国家之间的经济来往);同时对外贸易的目的主要是创汇,为满足必须的进口对外汇的需求,而采取人民币币值高估以及外汇管制的汇率政策(从中国对外贸易的数据来分析,人民币币值高估实际上鼓励了进口,抑制了出口,导致建国后20年中出现进口赢利,出口亏损的局面)。
在对外贸易战略方面,中国此时基本上采取的是“进口替代”战略。
在1960年之前选择的进口替代行业基本上是重工业,这与中国当时的工业化战略是相辅相成的,随后才开始有计划地引进部分基础工业。
但是,与拉美国家的经历相同,完全的进口替代政策也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日益恶化,外汇收不抵支;引进的技术和设备消化吸收不良;企业缺乏发展的动力,即使是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一段时间后,又成为落后。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特点
(1)战后自由贸易化的倡导者 是美国
(2)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反映 了垄断资本的利益
(3)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通过 多边贸易合作实现
(4)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 衡
背景:
五、新贸易保护主义
20世纪7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两次经济危机。产业垄断资产 阶级和劳工团体要求政府采取保护贸易措施。此外,由于工业国家发展 不平衡,美国的贸易逆差迅速上升,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策源地。 各国纷纷效尤,使新贸易保护主义得以蔓延和扩张。
二、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竞争时期。 由于各国工业发展水平不同,所采取的贸易政策也不完 全相同。
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如废除谷物法、废除航海法、改变殖民地贸易政策等。
美国和西欧:工业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实力和商品竞争 能力都无法与英国相抗衡,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主要是保护关税措施)以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避免遭 受英国的商品竞争,因而逐步实行了一系列鼓励出口和 限制进口的措施。
(1)进口替代工业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其发展难免受到国内市场 相对狭小的限制,加上一些工业部门的生产率低下,在国际市场缺 乏竞争力,难以扩大出口,从而阻碍了进口替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2)随着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的进口代替了 消费品进口,不仅不能减少外汇支出,平衡外汇收支,反而导致国 际收支的恶化。
案例:荷兰病和山西经济
二、进口替代政策
进口替代政策,就是一国采取关税、进口数量限制和外汇管制等严格的 限制进口措施,限制某些重要的工业品进口,扶植和保护本国有关工业 部门发展的政策。其目的在于用国内生产的工业品替代进口产品,以减 少本国对国外市场的依赖,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8章完贸易政策工具之出口促进措施

一、鼓励出口的补贴措施
(一)出口补贴
出口补贴(export subsidy)是指一国政府在商品出口时给予出口厂商 现金补贴或财政优惠,目的在于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 场的竞争力。
直接补贴(direct subsidy),依据出口实绩对某一公司或生产企业直接给予的 现金补贴,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其目的是弥补出口商品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 场价格所带来的亏损,或者补偿出口商所获利润率低于国内利润率的差额。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借鉴国外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在适 当地点划出一定区域,赋予优惠政策,集中发展高科技,以实现 产业化的特定地域。它主要依托国内的科技力量和工农业基础, 吸收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致力于我国高新技术科研成果的 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北 京中关村科技园是我国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政府根据出口实绩对某一公司或生产企业提供直接补贴
外汇留成制度或任何包含有奖货物更为优惠的条件 政府为出口产品生产所需的产品和劳务提供优惠的条件 政府为出口企业的产品,全部或部分免除、退还或延迟缴纳直接税或
社会福利税
政府对出口产品或出口经营,在征收直接税的基础上,对出口 企业给予的特别减让超过对国内消费的产品所给予的减让
泰国的曼谷,印 度的加尔各答, 阿根廷的布宜诺 斯艾利斯
综合型经济特区是一种多行业、多功能的特殊经济区域。其特点主 要是规模大、经营范围广。它不仅重视发展出口工业和对外贸易, 同时也经营农牧业、旅游业、金融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 业以及其他一些行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的经济特区
3.需要“自动”限制出口的商 品
4.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
第8章 中国对外贸易促进制度

第四节 中国的出口促进组织
• 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中国商会 中国贸促会成立于1952年5月,从1988年起,中 国贸促会开始建立行业分会 1988年6月组建了中国国际商会,形成了纵横交 错的工作网络。 • 二、中国进出口商会 • 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 口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 品进出口商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 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6大进出口商会构成。
二、中国出口信贷的发展
• 早期主要由当时的外汇专业银行—中国银 行承担出口信贷业务。
编号 项目名称 1 2 3 4 5 6 7 8 印尼 TONASA电站项目 期限 余额 (美元 ) 12年 1,487,449.00 4,802,164.47 1,780,476.25 10,383,622.00 5,568,129.14 1,871,683.61 994,672.71 86,385,725.55 编号 项目名称 9 委内瑞拉财政部项目 10 厄瓜多尔通讯设备项目 11 巴西通讯设备项目 12 委内瑞拉 2000万美元项目 14 委内瑞拉 8500万美元项目 期限 余额 (美元 ) 7年 5年 5年 7年 9.5年 1,695,469.65 1,459,319.40 867,000.00 3,055,090.18 1,796,863.80 31,088,386.35 16,629,760.00 11,900,000.00 181,765,812.11
• • • • 1、经营对象主要是进出口商 2、业务有特定的范围 3、对存贷款利率有特殊规定 4、国家设立专门信贷机构
(三)进出口信贷的种类
• 1.出口卖方信贷(Supplier’s Credit ) • 出口卖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商所提供的优 惠商业贷款。 (1)卖方信贷实质上是一种出口商从供款银行取 得货款后向进口商提供延期付款的商业信用。 (2)作为一种中长期贷款,出口卖方信贷额度大, 贷款期限长,利率比较优惠。 (3)出口买方信贷融资协议必须与进出口合同规 定的内容要一致。 (4)出口买方信贷的发放经常与出口信用保险相 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16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16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6.11.07•【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七号•【施行日期】2016.11.07•【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2004年4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根据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对外贸易经营者第三章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第五章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第六章对外贸易秩序第七章对外贸易调查第八章对外贸易救济第九章对外贸易促进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对外贸易以及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本法所称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
第三条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依照本法主管全国对外贸易工作。
第四条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缔结或者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济贸易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对外贸易方面根据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给予其他缔约方、参加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或者根据互惠、对等原则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
第七条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在贸易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或者该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
国际贸易理论第8章8贸易保护主义

2、保护对象的条件A.幼稚工业B.有强大竞争对手的幼稚工业C.有自立能力的幼稚工业3、保护期限:30年4、保护手段 保护手段的选择:关税为主
四、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质疑
1.幼稚产业选择问题2.被保护产业无效率问题3.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面对上述风险,政府要有效实施对幼稚产业的保护,还须注意以下几点:保护期限的确定;加强保护过程中的监管 ;鼓励国内竞争 。
本节导入案例解析
日本通过实施保护幼稚工业的政策,提升了本国的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在某种程度上充分说明了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合理性。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不能以个体商人单独地仅根据价值理论判断的方式来决策,即个人考虑更多的是经济利益,而国家考虑的不应该仅是单纯的经济利益和效率,还要考虑到一个国家的安全和独立、产业体系的建立及长远的产业的竞争力。所以,国家的政治的和经济的、眼前的和长远的利益是幼稚产业论的目标取向,这种整体利益需要借助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实施相应的贸易保护和干预来实现。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
1. 国际竞争加剧2.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改变了国际贸易差额的分布3. 国际贸易中双边主义与区域主义兴起4. 保护环境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理由之一 5. 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一定冲击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
1.以环境保护为名筑起“绿色壁垒”2.凭借技术优势构建技术壁垒 (1)严格的产品准入条件 (2)技术认证 3.对外贸易管理和反倾销4.制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
一、重商主义简介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是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史上最早的贸易保护理论学说;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第8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思考:
从本来意义上说,所谓革命,就是用新的 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取代旧的、成为生产 力发展桎梏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革命 是解决对抗性矛盾的手段,是一个阶级推翻另 一个阶级的急风暴雨式的暴力行动,是社会发 展过程中的质变。 而改革是在不改变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基 础上的改良行动。它不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 济关系,不是经过急风暴雨式的暴力行动,而 是经过自上而下的有领导有步骤的行动予以实 现,通常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对外开放的依据 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 的两个判断: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对外开放的现实依据就是产业 革命以来的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首先是 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在西方 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 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的经验教训一 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同时也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对 长远发展目标清醒判断的结果。中国人口 多,底子薄,十分缺乏实现现代化所需要 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因此更加迫切 需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引进资金,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发展对 外贸易,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从改革的深度和结果 看,改革是重新调整社会 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过程, 它必然会涉及到国家、集 体和个人等方方面面的利 益,必然给经济生活、社 会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方 法、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的 深刻变化。
(4)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还是相对于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言的。第一次革 命是对旧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的 深刻变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 济政治制度。第二次革命则是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对原来的经济体制 和与之相联系的政治、文化体制等 方面进行又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第一次革命为社会主义的改革提供 了基础;
对外贸易法讲课提纲

三、主要修改内容(一)
(一)适用范围: —原对外贸易法仅适用于“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国际服务贸易。 —新外贸法扩大到“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理由: 知识产权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加入WTO后履行TRIPS 对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 主管机关: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 地方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
二、新旧外贸法结构对比(一)
章节调整 原外贸法8章 新外贸法11章 增加3章 条文调整 原外贸法44条 新外贸法70条 增加26条 新增和修改共62条,占90%以上。
新旧外贸法结构对比(二)
新增章节 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对外贸易调查 对外贸易救济
新旧《对外贸易法》结构对比(三)
外经贸管理人员违法
渎职类 —玩忽职守 —徇私舞弊 —滥用职权 贪污贿赂类 —利用职务便利 —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为他人谋取利益
主要修改内容(三)
(三)加强了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全新章节,与WTO协议衔接 保护国内知识产权的进攻性条款 —对权利人的行为实施约束 阻止被许可人对许可合同中的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包括法律上、质量上) 强制性一揽子许可 规定排他性返授条件 —域外管辖条款(31条)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未给予中国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国民待遇 不能对来源于中国的货物、技术或服务提供有效的知识产权保 —外经贸部门可以实施调查等措施消除危害
法律责任
主要条款赋予外经贸管理部门以处罚权 以往的手段是撤消进出口经营权 现在是: —罚款 —从业禁止: 海关不予清关 银行不予结汇售汇 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SEBA 2007 FALL
12
禁止进口: 如破坏臭氧层物质的四氯化碳;属世界濒危物 种管理范畴的犀牛角和虎骨;来自疫区的动物及产品等。 禁止出口:《禁止出口货物目录》中的木炭;硅砂和石英 砂。禁止出口劳改产品等。
列入禁止进出口货物目录或法律法规明令禁止进出 口的货物,一律不得进出口。
• 限制LL
18
进口货物配额管理 • 进口配额管理体制 • 进口配额分配原则
出口货物配额管理 • 出口配额管理体制 • 出口配额的申请 • 出口配额的分配
SEBA 2007 FALL
19
中国商品进出口检验制度
• 进出口商品检验(Commodity Inspection),是指在国际 贸易中对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进出口商品,由法定商检机 构依法对其品质、数量、规格、包装、安全、卫生、装运 条件等进行检验和鉴定,同时出具商检证书的行为。 • 意义:进出口商品检验是国家对对外贸易活动实行监督管 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项国际性业务。它是保证进出 口商品质量,维护对外贸易有关各方合法利益,增加本国 财政收入,平衡国际收支,保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促进对 外经济贸易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SEBA 2007 FALL
2
立 法 管 理
◎ 入世使我国的法律制度面临最严峻的考验
“为了有效地履行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 义务和承诺,中国正在根据WTO的规则重新 审查并修订中国现有的法律和法规,所有与 WTO和中国所作出的承诺不一致的法律条款 都将被修改,所有与WTO和中国所做出的承 诺相抵触的法律条款都将全部被废除;对于 尚未建立的和WTO相关的法 律法规,中国将尽快颁布新的相关法律。”
• 外汇管理:指一国政府或货币管理当局,通过立法和设立市 场规则,对外汇的收支、买卖、价格、结算、市场等行为进 行组织、协调、制约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出口信贷制度
• 一、出口信贷制度概述 • (一)出口信贷的含义 • 出口信贷,是指一国政府通过银行向大型 机电设备的进出口商提供中长期优惠贷款, 帮助本国出口企业解决资金周转困难,或 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 要,以鼓励出口、确保进口的一种国际信 贷方式。
(二)出口信贷的特征
• (四)特定的出口信用保险 • 特定的出口信用保险:是在特定情况下,承保特 定合同项下的风险。承保的对象一般是大型的转 口贸易,军用设备,出口成套设备、土建工程以 及其它风险较大、运营复杂的需单独承保的大型 项目。 • (五)出口相关的履约保证保险 • 与出口相关的履约保证保险简称保证保险,又分 为直接保证保险和间接保证保险。直接保证保险 包括开立预付款保函、出具履约保证保险等;间 接保证保险包括承保进口方不合理没收出口方银 行保函。 • 四、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 • 2001年成立中信保
第四节 中国的出口促进组织
• 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中国商会 中国贸促会成立于1952年5月,从1988年起,中 国贸促会开始建立行业分会 1988年6月组建了中国国际商会,形成了纵横交 错的工作网络。 • 二、中国进出口商会 • 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 口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 品进出口商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 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6大进出口商会构成。
• 1994年5月, 中国进出口银 行的成立,中 国出口信贷进 入了第二个发 展阶段,逐渐 形成了以中国 进出口银行为 核心,中国银 行、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农 业银行、中信 实业银行等商 业银行积极参 与竞争的局面。
中国进出口银行出策与实务
• (一)中国出口信贷政策 1、贯彻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外经贸政策和金融政策。 2、积极配合实施科技兴国战略,重点支持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机电 产品、成套设备、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出口 商品结构的优化。 3、重点支持有经济效益的大企业、大项目,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好、 产品附加值高、有还款保证的中小企业和中小项目。 4、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综合优势,运用出口卖方信贷、出口买方 信贷、外汇担保等多种政策性金融手段支持企业出口。 5、积极配合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全方位开拓国际市 场。 6、积极配合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支持企业开展带动机电产 品出口的境外加工贸易、对外工程承包和海外投资活动,以投资带动 贸易 • (二)出口信贷机构
伊朗 FARS NOV水泥厂项目5年 印尼 150KV地埋电缆项目 12年 巴基斯坦 UCH电站项目 10年 秘鲁财政部 1560万美元项目 7.5年 伊朗 QESHM水泥厂项目 10年 伊朗德黑兰地铁银团项目 8年 马其顿科佳电站项目 12年
13 津巴布韦新哈拉雷汇接局项目 7年 15 清华同方威视出口委内瑞拉项目 8年 16 委内瑞拉农机公司 1400万美元项目 5年 累计
2.出口买方信贷(Buyer’s Credit)
• • • • • • • • • • 买方信贷的主要优点是: (1)买方信贷实际上是一种约束性货款(Tied loan)。 (2)更有利于核算成本。 (3)可以为买方提供融资帮助,增加出口商获得项目的 可能性; (4)能够保障货款的收款安全,缩短货款回收的周期; (5)不会构成出口商的负债,改善出口商的资产负债状 况。 出口买方信贷产品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表现在: (1)贷款过程复杂,涉及多方,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2)贷款周期较长,出口商出口产品成本较高。 3.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的比较
三、出口信用保险分类
• (一)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主要承保放帐期在180天以内 的收汇风险。根据实际情况,短期险还可扩展承保放帐期 在180天以上、720天以内的出口,这些险种一般被视为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延续。 • (二)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一般承保放帐期在一年以上、 一般不超过10年的收汇风险,又可分为买方信贷保险、卖 方信用保险和再融资保险三大类。 • (三)投资保险:一般是由国家出资经营或由国家授权商 业保险机构经营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投资保险通过向跨境 投资者提供中长期政治风险保险及相关投资风险咨询服务, 积极配合本国外交、外贸、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为 跨境投资活动提供风险保障
• • • • 1、经营对象主要是进出口商 2、业务有特定的范围 3、对存贷款利率有特殊规定 4、国家设立专门信贷机构
(三)进出口信贷的种类
• 1.出口卖方信贷(Supplier’s Credit ) • 出口卖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商所提供的优 惠商业贷款。 (1)卖方信贷实质上是一种出口商从供款银行取 得货款后向进口商提供延期付款的商业信用。 (2)作为一种中长期贷款,出口卖方信贷额度大, 贷款期限长,利率比较优惠。 (3)出口买方信贷融资协议必须与进出口合同规 定的内容要一致。 (4)出口买方信贷的发放经常与出口信用保险相 结合。
第八章 中国对外贸易促进 制度
刘振林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
目录
• • • •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促进制度概述 第二节 出口信贷制度 第三节 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制度 第四节 中国的出口促进组织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促进制度概述
• 一、传统的对外贸易促进手段 • 最早的对外贸易促进制度主要是由重商主 义者提出来的。 •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促进手段偏于“限入”, 其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禁止货币输出,反对 商品输入,进口加价,禁止黄金输出等政 策手段。
进出口信贷方式、对象、范围
• (一)出口信贷是指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 强商品竞争能力,对本国出口商和外国进口商提 供优惠贷款,主要用于鼓励和支持一些金额较大、 付款期限较长的成套设备和船舶等大型机械设备 的出口。 • 1、出口卖方信贷 ; • 2、出口买方信贷 • (二)进口买方信贷是指一国银行用以支持企业 从国外引进技术设备所提供的贷款 • 1、签订总的信贷协议; • 2、签订具体的贷款协议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对外贸易促 进手段
• 从“限入”转向了“奖出”,其政策手段包括: • (1)推行贸易自由化,建立了以自由贸易为目标 的国际贸易机构。 • (2)推行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削减关税水平。 • (3)取消进口数量限制,降低非关税壁垒。 • (4)取消外贸经营特权。 • (5)改变对外贸易歧视政策,不断与外国签订双 边贸易条约。
(二)出口信用保险特点
• 1.在承保对象和承保风险上,迥异于一般 商业保险 • 2.以国家财政收支为基础,有着明显的政 策性目的 • 3.体现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
二、出口信用保险制度作用
• (一)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出口 • (二)提升债权信用等级,扩大企业融资 规模 • (三)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规避企业经营 风险 • (四)通过损失补偿,确保海外投资安全
各国政府扩大出口的促进措施
• 1.成立专门组织,研究出口商品发展战略和具体 的贸易政策 • 2.建立商业情报网络,为出口商提供所需的商 业信息和资料。 • 3.设立贸易中心,组织贸易博览会。 • 4.组织贸易代表团出访和接待来访,加强国际 间的经贸联系。 • 5.组织出口商的评奖活动,对企业出口成绩优 秀者给予精神奖励。 • 对国外进行投资,以此带动大量商品的输出
进出口信贷条件与币种、金额、期 限和利率
• • • • • • • • • • • • • • 进出口信贷条件 (一)申请出口卖方信贷应具备的条件 1、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口卖方信贷应具备的条件 2、申请中国银行出口卖方信贷应具备的条件 (二)申请出口买方信贷应具备的条件 1、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口买方信贷应具备的条件 2、申请中国银行出口买方信贷应具备的条件 贷款币种、金额、期限和利率 (一)出口卖方信贷 1、中国进出口银行的相关规定 2、中国银行的相关规定 (二)出口买方信贷款 1、中国进出口银行的相关规定 2、中国银行的相关规定
二、中国出口信贷的发展
• 早期主要由当时的外汇专业银行—中国银 行承担出口信贷业务。
编号 项目名称 1 2 3 4 5 6 7 8 印尼 TONASA电站项目 期限 余额 (美元 ) 12年 1,487,449.00 4,802,164.47 1,780,476.25 10,383,622.00 5,568,129.14 1,871,683.61 994,672.71 86,385,725.55 编号 项目名称 9 委内瑞拉财政部项目 10 厄瓜多尔通讯设备项目 11 巴西通讯设备项目 12 委内瑞拉 2000万美元项目 14 委内瑞拉 8500万美元项目 期限 余额 (美元 ) 7年 5年 5年 7年 9.5年 1,695,469.65 1,459,319.40 867,000.00 3,055,090.18 1,796,863.80 31,088,386.35 16,629,760.00 11,900,000.00 181,765,812.11
第三节 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制度
• 一、出口信用保险的概念与特点 • (一)概念 • 出口信用保险(Export Credit Insurance, ECA),也叫出口信贷保险,是指保险人 (经营出口信用保险的官方机构)以出口 贸易中国外买方信用风险(出口货物、服 务、技术和资本中的应收账款)为保险标 的,与被保险人(向国外买方提供信用的 出口商)就所签订的一种保险协议。
中国进出口银行
• 中国进出口银行于1994年5月成立,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 政府全资拥有的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 • 1、主要职责 • 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外经贸政策和金融政策,为扩大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支持“走出去”项目以及 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 2、业务范围 • (1)转贷外国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以及进行债务 管理,办理国际银行间的贷款,组织或参加国际、国内银 团贷款;(2)提供中长期信贷,办理中国政府对外优惠 贷款;在境内外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筹集资金;(3)办 理出口信贷以及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类贷款;(4) 提供进口信贷(5)票据的承兑与贴现,办理本行贷款项 下的国际国内结算业务和企业存款业务; (6)提供对外 资信和风险信用担保;经批准或受委托的其他业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