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自己是中国娃,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身份和祖国的名称。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自己是中国娃,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难点:使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身份和祖国的名称。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课件、图片、地图、手工材料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能简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自己的身份,引出主题“我是中国娃”。
2. 基本环节:(1)教师通过课件、图片、地图等形式,向幼儿展示中国的地理、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点,让幼儿了解自己是中国娃。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如制作中国地图、五星红旗等,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祖国的美丽和伟大。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中国娃,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表达能力等,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家长反馈:教师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祖国的认识和热爱之情,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成长。
3. 幼儿自我评价:教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亲子作业,让家长协助幼儿深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如剪纸、书法、京剧等,增进幼儿对祖国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2. 社区活动:教师组织幼儿参加社区举办的爱国主题活动,如歌唱比赛、手工制作展览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祖国的繁荣和强大。
七、教学反思:2. 教师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八、教学拓展:1. 主题延伸: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开展其他与祖国相关主题的教学活动,如“认识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我国的名胜古迹”等。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中国娃》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中国娃》教学背景班级情况本教案针对大班(5-6岁)幼儿设计。
教学地点为幼儿园教室,一教室共有30个学生,其中男生17人,女生13人。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中国娃”的概念,明确自我国家身份的认识;2.能够感受“中国娃”的骄傲,发掘自身的自豪感和国家归属感;3.能够真实地了解中国不同民族、地域、文化的差异和特色,增加对自己的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4.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形象表现“中国娃”的形象,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学习活动1:欣赏儿歌、诗歌《我是中国娃》通过欣赏感性的儿歌、诗歌,激发幼儿对自己国家、民族的兴趣。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和自豪感;2.通过儿歌、诗歌的语言表达,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风俗文化和民族特色;3.提高幼儿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步骤1.教师播放儿歌《我是中国娃》,让幼儿跟随歌词一起唱;2.教师让幼儿边听诗歌《我是中国娃》边看绘本,引导幼儿理解诗歌中的地理环境、风俗文化和民族特色;3.教师让幼儿听“中国娃”的故事,让幼儿理解一个地区的孩子也是“中国娃”,但他们可能有不同的食物、语言、服饰等,让幼儿能接受不同的文化差异;4.教师让幼儿自由朗读诗歌《我是中国娃》或创编自己的儿歌/诗歌,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学习活动2:制作“我是中国娃”的手抄报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同时巩固“中国娃”的相关知识。
活动目标1.通过手工制作,让幼儿理解“中国娃”的概念,并将理解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图画表达出来;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步骤1.教师给幼儿发放相关材料(纸张、贴纸、图画等),让幼儿自由发挥,制作手抄报;2.教师提供主题,“我是中国娃”,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图画表达自己对“中国娃”的理解和认知;3.教师在制作过程中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和创意。
学习活动3:演讲比赛“我是中国娃”通过演讲比赛的形式,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同时加深了解和认知“中国娃”的概念和特色。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材第二章《认识祖国》,详细内容为第一节《我是中国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国家——中国,知道中国娃的特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基本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知道中国娃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记住中国的基本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国地图、国旗、国徽、PPT、视频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国旗、国徽,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激发幼儿对祖国的兴趣。
2. 讲解:通过PPT和视频,讲解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让幼儿了解中国娃的特点。
a. 地理知识: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主要地形等。
b. 历史知识:介绍中国的历史发展、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
c. 文化知识: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
3.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我是中国娃”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4. 例题讲解:讲解绘画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颜色搭配、构图等。
5.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地图、国旗、国徽2. 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3. “我是中国娃”主题绘画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是中国娃”为主题,画一幅表达对祖国热爱的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了自己的国家,培养了民族自豪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课后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范例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使用生动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语调应富有变化,时而激昂,时而温柔,以调动幼儿的情感。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充实且不超时。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本节课是否涵盖了预定的教学内容,如国旗、国徽、国歌等,以及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2.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幼儿是否积极参与。
3.课堂氛围是否活跃:课堂语言语调、提问方式是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课堂氛围是否轻松愉快。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我们的祖国》,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中国的地理位置、了解中国的国旗、国徽和国歌,以及简单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知道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2.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我是中国娃”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在世界上的地位。
2.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了解中国的国旗、国徽和国歌。
3.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三、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1.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应充分准备相关教具,如中国地图、国旗、国徽等,以实物展示和互动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中国娃》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中国娃》引言在大班社会课上,我选取了一篇名为《我是中国娃》的短文进行教学。
通过课堂讲解、阅读、讨论等方式来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传统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家庭、爱国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本文将介绍本次教学的详细案例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背景分析本次教学的对象为大班的学生,学生年龄大约在6-7岁左右。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有过一些关于中国文化与传统的基础知识,如传统节日的来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等。
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选取这篇短文,旨在通过一个贴近生活的故事来加深学生关于家庭、爱国和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人崇尚家庭的传统价值观,并简要掌握其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2.了解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体会家庭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3.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了解中国古代有哪些伟大的人物和事迹;4.增加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能力目标1.通过朗读和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2.通过阅读和讲述,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3.练习学生的听力、阅读和口语能力。
(三)情感目标1.增进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 故事背景介绍:介绍故事背景,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关于家庭和爱国主题的故事。
2.讲述故事:讲解这个故事的主旨、人物、环境、情节、教育意义等等。
在这个环节中,需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故事中的各种事物,理解每一个细节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3.学生阅读故事:让学生分成小组朗读故事,安排组内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
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表现能力,让学生充分表达对故事中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学步骤1.热身活动:通过课堂游戏“找出与家庭、爱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词语”,来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我们的祖国》,详细内容为第一节《我是中国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国家,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 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重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国地图、国旗、国徽、民族服饰、文化道具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一位身穿民族服饰的教师进入课堂,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猜一猜这位教师是哪个民族的,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国旗、国徽等,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同时,讲解各民族的特色和习俗,让幼儿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3.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民族服饰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一个关于民族的小故事,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的友好相处,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地图2. 国旗、国徽3. 各民族服饰、文化道具4. 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民族服饰,并简单介绍该民族的特点。
2. 答案:根据幼儿绘画的作品和介绍,给予鼓励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使幼儿对我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深入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增进亲子关系。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认识祖国》,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我是中国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国家,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基本地理、人口、民族等知识,知道中国娃的含义。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3. 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中国娃的含义,培养民族自豪感。
重点:掌握中国的基本地理、人口、民族等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国地图、地球仪、民族服饰、国旗、国徽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地球仪,让幼儿了解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中国知识(10分钟)(1)展示中国地图,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等基本知识。
(2)介绍我国的民族分布,展示民族服饰,让幼儿了解不同民族的特点。
3. 讲解中国娃的含义(5分钟)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中国娃是指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拥有中国国籍的儿童。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小明的妈妈是汉族,爸爸是回族,他们生的宝宝是什么族?”引导幼儿思考,讲解答案。
5.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幼儿通过绘画、连线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地图2. 中国的基本地理、人口、民族等知识3. 中国娃的含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中国娃,并介绍自己的民族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自己的国家,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讲解中国娃的含义时,部分幼儿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场所,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知识,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中国娃》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中国娃》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2.了解中国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成长环境;3.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例如汉字、古代诗词、传统节日等。
能力目标1.提高大班幼儿的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3.感恩祖国,喜爱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
情感目标1.通过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2.培养幼儿尊重和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态度;3.学会关心他人,珍惜友情和亲情。
二、教学重点1.教育幼儿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感;2.教育幼儿体验中国文化,贯彻爱国主题,加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情景导入1.教师在大屏幕上放映10-15张中国儿童日常生活照片,让幼儿们逐一观看;2.教师为幼儿讲解张照片的内容和背景,引导幼儿们认识中国儿童日常生活和成长环境。
第二节课件展示1.教师首先给幼儿放映一段两分钟的《我是中国娃》的短片,引导幼儿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爱国情绪; 2. 教师在幻灯片上展示中国流程性文化和概念性文化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幼儿了解、学习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3. 幼儿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通过识字、填色和聆听故事等多种方式学习《太极八卦图》、《《草原问候》等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提高对中国文化的感知。
第三节手工制作1.教师为幼儿准备相关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然后在大屏幕上放置一张中国评弹艺术家的照片;2.老师引导幼儿们边听边做,模仿评弹艺术家的形象,自由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形象和风格;3.然后让幼儿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和经历。
第四节封闭陈述最后,教师为幼儿播放中国文化和传统美食的相关短片,引导幼儿们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然后,教师引导幼儿们进行陈述,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会,加深印象,加深心得,同时把这种传承所学的心态,内化于心,知行合一。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

一、教案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大班,以“我是中国娃”为主题,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情,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体验作为一名中国娃的自豪感,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情,知道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娃的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1. 中国的文化:诗词、成语、京剧、民间艺术等。
2. 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礼仪、饮食等。
3. 中国的国情:地理、历史、科技、体育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唱一首关于中国的歌曲,如《我的中国心》,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2. 主题活动一:中国的文化(1) 教师展示诗词、成语、京剧、民间艺术等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讲解诗词、成语的寓意,介绍京剧、民间艺术的特点,让幼儿感受中国的文化魅力。
3. 主题活动二:中国的传统(1) 教师展示节日、习俗、礼仪、饮食等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讲解节日、习俗、礼仪、饮食的意义,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
4. 主题活动三:中国的国情(1) 教师展示地理、历史、科技、体育等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讲解地理、历史、科技、体育等方面的知识,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国情。
5. 总结活动:让幼儿发表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活动,观察幼儿在观察、表达、合作等方面的表现,以及他们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情的认知程度,评价幼儿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
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是否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看看在活动中是否有不足之处,如:是否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等。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是中国娃”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文化底蕴。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3.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事实,并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文化和民族。
4.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是中国娃》的歌曲欣赏在班级或教室里放《我是中国娃》的歌曲,让学生自由欣赏,并提醒学生仔细听歌词和观看歌曲中的画面。
2. 文化背景介绍通过PPT或图片等形式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及传统美食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也可以介绍中国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文化和民族。
3. 讨论《我是中国娃》的歌词和意义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句子的含义,并探讨这些歌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人民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 制作手工让学生使用纸张、彩笔和贴纸等材料制作自己的中国娃,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传统。
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 语文课上演讲在语文课上,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歌词,分组进行演讲。
通过演讲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我是中国娃》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计划的目标是通过《我是中国娃》这首歌曲向大班学生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同时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和文化的国家,并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民族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听歌曲时,学生们都非常认真地听、观赏歌曲和歌词,认真分析歌词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制作中国娃的环节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中国娃。
尽管本次教学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可爱的祖国》,具体内容包括了解中国的地理、文化、民族特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地理、文化、民族特点,增强幼儿对国家的认知。
2. 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表达出对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重点:了解中国的地理、文化、民族特点,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国地图、各民族服饰、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大中国》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展示中国地图,介绍中国的地理、文化、民族特点,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扮演不同民族的小朋友,穿上民族服饰,展示各民族的特色。
4. 例题讲解:以藏族为例,讲解其特色文化、风俗,让幼儿了解并尊重各民族文化。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民族,用画笔、彩纸等制作该民族的特色手工艺品。
7. 情感升华: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让幼儿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民族自豪感。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地图2. 各民族服饰、图片3. 幼儿作品展示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民族服饰,并介绍其特点。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傣族的服饰。
傣族服饰以蓝色、白色为主,上面有许多精美的图案,非常漂亮。
2. 拓展延伸:回家后,与家长一起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风俗,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中国的地理、文化、民族特点,培养了民族自豪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后,可鼓励幼儿与家长共同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风俗,将学习延伸至家庭,促进家园共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表达出对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帮助幼儿了解自己是中国人,拥有着优美的中华文化;•通过活动和游戏,让幼儿体验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学习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幼儿的沟通和交往能力;•增强幼儿对自己家庭、社区、国家和世界的认知。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增强幼儿尊重传统文化和崇尚新时代的文化的信念;•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了解自己是中国人;2.学习和体验中国特色文化;3.学习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4.学习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老师拿出一面国旗,面向孩子们说:“这是中国的国旗,它是我们国家的象征。
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国人,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孩子们画出自己的国旗,了解国旗的意义。
第二步:学习和体验中国特色文化1.给孩子们展示中国民间艺术的“印章文化”,让孩子们亲自体验制作印章的过程,了解印章的文化内涵。
2.教授小诗《梅花》、教唱音乐《茉莉花》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作品,让孩子们感受中国文化的艺术魅力。
3.让孩子们吃中国传统点心(如汤圆、月饼等),了解中国传统食品文化。
第三步:学习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1.先向孩子们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让孩子们了解每个节日的文化内涵。
2.通过活动和游戏,让孩子们学习如何制作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如剪纸、灯笼等),并在各自的班级中展示。
3.让孩子们制作自己的中国风装扮,举行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第四步:学习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1.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名人(如孔子、屈原等),学习他们的故事和思想,并与孩子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孩子们学习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
2.教授《中国娃儿歌》并合唱,鼓励孩子们爱国爱家,保护自己的家庭和国家。
3.让孩子们自己创作节目或口号,表达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愿望。
大班社会我是中国娃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我是中国娃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文化,如民歌、神话故事等,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与文化自信心。
具体目标: - 学习唐诗《登鹳雀楼》、古诗《静夜思》。
- 听取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 听取中华优秀民歌《茉莉花》。
-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2. 教学流程2.1. 导入环节通过课堂互动调查,问学生们了解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引起对本节课的兴趣,并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2. 学习唐诗《登鹳雀楼》通过老师朗读唐诗《登鹳雀楼》,并结合音乐和图片,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并让学生自己朗读诗歌,巩固学习内容。
2.3. 学习古诗《静夜思》老师通过朗读《静夜思》,并给学生解释诗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意,并让学生自己模仿(或自编)古诗,创作出自己的诗歌作品。
2.4. 听取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在讲解神话故事之前,老师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增加学生对故事本身的好奇心。
然后讲解故事的起因和发展,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含义和寓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探讨故事内容对我们的生活的启示。
2.5. 听取中华优秀民歌《茉莉花》老师给学生播放《茉莉花》这首歌曲,并导读歌词,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故事和歌词的含义。
然后让学生通过模仿的方式,一遍遍地学唱这首歌曲。
2.6. 总结反思在课程结束前,老师需要指导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和学生共同反思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文化自信心的培养。
3.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整个教学流程比较顺畅,学生们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比较欠缺,需要加强。
•有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有限,需要针对其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老师需要更加细致地指导学生学习和创意,对于一些学生需要更多的帮助和关注。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自己是中国娃,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技能目标:通过歌曲、故事等形式,提高幼儿的表达、倾听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自己是中国娃,知道中国的基本国情。
2.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课件、视频、歌曲、故事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我是中国娃》,引导幼儿进入活动主题。
2. 基本环节:a. 教师讲解中国的基本国情,让幼儿了解自己是中国娃。
b. 小组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作为中国娃的自豪感。
c.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一个有关中国娃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习主人公的优点。
d.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中国娃,体验作为中国娃的幸福生活。
3.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国娃的价值和责任。
五、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使活动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需求。
3. 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4. 定期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其更符合教学实际需要。
六、教学评价1. 幼儿对中国的基本国情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自豪地说自己是中国的孩子。
2. 幼儿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幼儿在情景模拟中能够扮演好中国娃的角色,体验到作为中国娃的幸福。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我是中国娃”主题班会,让幼儿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和地理。
2. 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加深幼儿对祖国的热爱。
3. 开展“中国娃手拉手”活动,让幼儿与不同地区的孩子交流,增进了解和友谊。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中国娃》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中国娃》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2.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类和代表作品。
3.饮食文化、节日文化以及传统节目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和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鼓励他们谈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2. 学习新知(15分钟)教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PPT或者黑板,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以及分类等内容。
在介绍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图片和视频等媒体资源,以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接受。
3. 学习技能(30分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或者个人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尝试绘制中国传统艺术品或者制作中国结。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统舞蹈、剪纸或者象棋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可以邀请一位老师或者学生家长来讲述自己的传统文化经验和故事,通过亲身经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5.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简要的总结,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反思《我是中国娃》这节社会优质课通过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并促使他们了解、尊重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首先,在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和音乐,我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这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学习新知环节,我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以及图片和视频的辅助,向学生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以及分类等内容。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我是中国娃》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5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我是中国娃》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24f38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c.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我是中国娃》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我是中国娃》及教学反思《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设计意图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就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一样,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降生在一定的地方,这个他祖祖辈辈生活、繁衍的地方,就是他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就是--中国。
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都是中国娃。
使幼儿感到祖国的壮美,同时也为自己是中国娃而感到骄傲自豪。
活动目标:1.感知中国人的典型外貌特征,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
2.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重点难点:感知中国人的典型外貌特征,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
活动准备:1.幼儿观察过镜子里自己的皮肤、头发、眼睛的颜色;2.PPT:中国人的图片、外国人的图片、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几种国家的字体;3.音频:一段汉语和一段英语。
活动过程:一、出示PPT,比较中国小朋友和外国小朋友的不同,引导幼儿知道我们中国人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人的外貌有什么不同呢?”“世界上有几种肤质的人呢?”“世界上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棕种人”“那你们知道这些人都分布在哪些地方呢?”二、图片展示情境,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图。
“这是什么地图呢?地图上有哪些国家呢?中国在哪呢?快思教案网你是怎么找到中国的呢?”2.“观察下中国地图的轮廓,你有什么发现呢?(看看它像什么呢?)”“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人口很多,有谁知道中国共有多少人口呢?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谁知道中国有多少民族呢?”三、运用生活情境,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字1.放两段录音,一段汉语、一段英语。
“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我们说的是汉语普通话。
”2.出示中国汉字和英语。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祖国》,详细内容为“我是中国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增强幼儿的国家认同感。
2. 培养幼儿热爱祖国、尊重民族差异的美好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能够简单介绍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尊重民族差异。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国地图、各民族服饰、国旗、国徽、PPT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引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通过PPT课件展示中国地图,让幼儿观察并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
介绍我国的国旗、国徽,让幼儿知道它们的含义。
展示各民族服饰,让幼儿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引导幼儿尊重民族差异。
3. 实践:让幼儿动手制作国旗、国徽,增强幼儿的国家认同感。
4. 例题讲解:以“介绍自己的家乡”为例,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乡,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民族,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制作该民族的服饰,并简单介绍该民族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地图2. 国旗、国徽3. 各民族服饰4. 爱国情感、民族尊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民族服饰,并简单介绍该民族的特点。
2. 答案:根据幼儿所画民族服饰,给出相应的民族特点介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民族村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尊重民族差异。
2. 教学过程:实践环节中,幼儿动手制作国旗、国徽。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中国娃》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中国娃》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题为《我是中国娃》。
旨在通过该主题,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份和国家文化。
课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学生的身份认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份,并通过互动讨论方式了解其他同学的文化背景,感受多元的文化魅力。
2.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解读:通过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经典书籍、传统节日、风土人情等方面,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文化底蕴。
3.中国现代文化浅析:介绍一些现代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到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身份、文化、人文三个层面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艺素养,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3.培养学生对现代社会文化现象的探究意识,学会多元文化包容。
三、教学方法1.现场教学:组织走访博物馆、古镇、传统行业等地进行文化体验。
2.讲解和互动:通过讲解和课堂互动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文化内容。
3.视听教学:播放文化相关的视频和音频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文化。
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在教学之前,准备好课程相关的教材和资料、录像、音频等教育资源。
2.课程理解开头部分,教师通过互动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程目标和内容。
3.学生身份认知学生通过填写“我是谁,我来自哪里?”的作业,表述自己的身份和文化背景。
然后,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共同探讨每个人的身份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加对文化多元化的认知。
4.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解读通过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经典书籍、传统节日、风土人情等方面,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文化底蕴。
5.中国现代文化浅析介绍一些现代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到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
同时,让学生思考跨文化融合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6.教学反思学生和教师回顾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共同探讨教学中有哪些问题和改进的解决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寻多元文化。
五、教学总结本次课程的开展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和周围的文化,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材《我是中国娃》章节,内容包括了解中国的地理、文化、民族特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地理、文化、民族特点,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
2. 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激发幼儿对国家的热爱。
3. 培养幼儿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中国的地理、文化、民族特点。
重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中国地图、民族文化图片、民族服饰、玩具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民族服饰,向幼儿介绍自己代表的民族,引发幼儿对民族特色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中国地图,讲解中国的地理特点,让幼儿了解我国的地大物博。
教师展示民族文化图片,讲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特点,让幼儿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民族文化元素。
4. 课堂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是中国娃2. 板书内容:中国地图民族文化图片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民族文化元素,并介绍给爸爸妈妈。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创作,家长协助完成介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中国地理、文化、民族特点,培养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幼儿发言不够积极,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了解民族文化,增强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同时,鼓励幼儿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是中国娃》活动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是中国娃》活动教学反思一、活动背景《我是中国娃》是一堂针对幼儿园大班的语言教学活动。
本活动旨在通过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进一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中,我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游戏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和沟通能力。
二、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2.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3.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三、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书籍和资料;2.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和道具,如佩剑、扇子等;3.教师对活动的流程和游戏规则进行准备和安排。
四、活动过程本次活动分为以下四个环节:1.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介绍教师通过与幼儿互动的方式,向他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如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和故事书籍辅助讲解,并鼓励幼儿提问和参与讨论。
通过这一环节,幼儿能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2. 角色扮演游戏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中国娃”代表,并通过道具和服饰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古代皇帝、武将等。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角色对话的范本,并组织幼儿进行对话练习。
这样的游戏既能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能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 探索传统文化艺术教师引导幼儿体验一些传统文化艺术,如中国书法、剪纸、插花等。
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
4. 团队合作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团队合作游戏,如传统绳子跳、扇子舞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同时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观察和评估,我对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首先,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介绍,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得到了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
大班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感知中国人的典型外貌特征,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我是中国娃》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知中国人的典型外貌特征,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
2.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重点难点:
感知中国人的典型外貌特征,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镜子里自己的皮肤、头发、眼睛的颜色;
2.PPT:中国人的图片、外国人的图片、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几种国家的字体;
3.音频:一段汉语和一段英语。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比较中国小朋友和外国小朋友的不同,引导幼儿知道我们中国人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人的外貌有什么不同呢?”
“世界上有几种肤质的人呢?”
“世界上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棕种人”
“那你们知道这些人都分布在哪些地方呢?”
二、图片展示情境,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图。
“这是什么地图呢?地图上有哪些国家呢?中国在哪呢?你是怎么找到中国的呢?”
2.“观察下中国地图的轮廓,你有什么发现呢?(看看它像什么呢?)”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人口很多,有谁知道中国共有多少人口呢?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谁知道中国有多少民族呢?”
三、运用生活情境,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字
1.放两段录音,一段汉语、一段英语。
“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我们说的是汉语普通话。
”
2.出示中国汉字和英语。
“哪是我们国家的文字?你们认识上面的字码?观察一下上面的字,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我们写的字是汉字,也叫方块字。
”
四、欣赏儿歌《我是中国娃》
1.教师朗诵,幼儿欣赏。
2.师幼朗诵儿歌,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五、放“国歌”,增强幼儿的爱国心。
“国歌想起时,我们要起立,行注目礼,保持安静。
”
附:《我是中国娃》
我是中国娃,生着黑眼睛,长着黑头发。
写的是中国字,说的是中国话。
不管在哪里,中国都是我的家。
活动反思
运用了各国小朋友的照片进行对比,一目了然,充分感受到中国娃娃和其他国家娃娃在外貌上有哪些的不同之处,从而揭示课题--我是中国娃。
这样能把握儿童的心理,创设情境激趣,为幼儿兴趣昂然的思考、理解奠定基础。
尽管活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可是只要我能清楚地看到这些问题,并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努力加以提升和改进,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百科: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