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考篇目论语十则共52页文档
福州中考60篇目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
【推荐下载】中考语文考前必背:《论语》word版本 (1页)
【推荐下载】中考语文考前必背:《论语》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考语文考前必背:《论语》
中考语文考前必背:《论语》,希望大家多加复习,争取在考试中不要出现这个知识点的失误。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释词】
1、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2、说:通“悦”,愉快。
3、愠:生气、发怒。
4、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罔: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6、殆:疑惑,有害。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又按一定时间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
中考语文考前必背:《论语》,希望大家在做题中总结经验,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九年级上《论语》十则(52页)
(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
如果,表假设。
求得,追求。
这里意为低微的官职。
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说:“做官如果能够通过修养仁 德而求得,即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 而为。如果不能获得,我就从事所爱好的 事业。”
分析
“富而可……为之”中的“富” 指做官,“而”表假设,是“如果” 的意思,“求”是指要通过修养仁德 来得到的官职。这句话用“虽…… 也……”这对关联词,表达了做事要 尽职尽责;用“求”强调了要通过修 养仁德来获得官职。前面说“可求” 时该怎样做,后面说“不可求”时怎 样做,全面地展示了自己的思想。
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这是孔子提出的一种处世准则,后面的“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就是对“恕”的具体解释,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
加给别人。
子贡问:“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遵 行的准则吗?”孔子说:“是用自己的心 推想别人的心啊!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施 加在别人的身上。”
在七年级上册第21课《<论语>六则》中,我们 学习了从《论语》中节选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和个人修养的六则论语。请大家一起朗读。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
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没想到对音乐的欣赏竟能达到如 此高的境界。图,料想。为,作,
这里指欣赏。
即《韶乐》,虞舜时的 乐曲名。
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三个月吃 肉都吃不出肉味,感叹道:“没有想到对 音乐的欣赏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中考诗词句练习论语十则附带翻译(中考专题).doc
【解题】本文选自《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全书共二十篇,每篇有若干章,取首章中的两三个字为篇名。
一章记一件事或儿句话、各章基本上是独立的,没有结构上的关系。
课文的一则,就是《论语》中的-章,其中第一则见于《学而》篇,第二、三则见于《为政》篇,第四则见于《公冶长》篇,第五、六则见于《述而》篇。
《论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等许多方面,是研究孔丘和儒家学说的重要资料。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
其中有些言论,后来发展成为成语和格言,很有启发教育作用。
课文所选的六则,是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
【注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特指有学问的男子,如荀子、孟子,相当于"先生”。
在《论语》中,孔丘门人称自己老师为“子)书传直接说“子曰”的,都专指孔子。
曰:说,说道。
学:学习。
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可不译。
时■习:按一定时■间实习(或温习)。
时:按时。
习:有演习、实习和温习、复习两种意思,后者偏重于书本知识,前者偏重于技能。
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
不:不是。
亦:这里是一个加重语气的助词。
说:同“悦”愉快,快乐。
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二“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O这一句讲一个人就当好学,并按H寸温习学得的知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指朋友。
古代“朋”与“友”的称呼有区别,“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自:从。
远方:很远的地方。
来:来到,有“来共同研究学问”的意思。
乐:快乐。
这•句捆调要乐于共同学习。
《礼记•学记》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人不知而不愠(ytin),不亦君子乎?”人不知:指自己有学问而人家不知道或人家不赏识、任用。
而:转折连词。
愠:恼怒,恼恨。
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
后来指道德高尚的人。
O紧承第二句,提出了…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这就是要有宽广的胸怀,即使由于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暂时受了委屈,也不恼恨人,这才称得上道德高尚。
新课标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50篇).doc
新课标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50篇)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2、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九年级语文论语十则
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论语》提倡仁爱、诚信和宽容, 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树立良好 的形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职业发展中的应用
《论语》中的思想,如勤奋、自律、 敬业等,可以成为职业发展中重要 的指导原则,帮助我们提升工作能 力和职业道德。
如何看待《论语》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论语》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 重视《论语》的传承价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启示
应用
在公共生活中,应该注重道德修养和 以德治国的重要性,推崇诚信、公正、 仁慈等优秀品质。
道德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领导者应该注重道德修养和以德治国。
则八
启示
孝道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和服侍, 更重要的是对长辈的关爱和尊重。
应用
在家庭生活中,应该注重对长辈的关 爱和尊重,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和 服侍,更要在言语和行动上体现出对 长辈的尊重和关爱。
解释
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 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启示
了解别人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前 提,只有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想 法,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 合作。
应用
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注重了解 他人的需求和想法,尊重他人 的意见和感受。
则七
解释
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政务,就会像天上 的北极星一样,稳稳地处在自己的位 置上,其他的星辰都围绕着它。
则五
80%
解释
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 适,做事勤快而说话谨慎,到有 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 可以称之为好学的人。
100%
启示
好学的人不在于物质享受的追求 ,而在于精神层面的提升和自我 完善。
中考必考的16篇文言文
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于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为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计划]论语十则中考复习知识点.docx
《论语十则》中考复习要点一、文学常识《论语》是孔了弟了及其再传弟了关于孔了言行的记录。
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论语》和《人学》《屮庸》《孟子》合为“四书”。
孔子,名底,字仲尼,存秋末期鲁国人。
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1 家学派的创始人。
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在我国历史上, 他是第一个把教育普及到平民的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二、背诵课文1、_____________ ,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 ,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 ,不亦君•了乎?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4、曾子口:“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5、子曰:“具恕乎!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三、句读停顿: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日远方來,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4、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5、择其善者/而从Z,其不善者6、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四、重点词语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汝知之乎知Z为知Z,不知为不知则殆。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而改之。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n:子时朋知君H:知毎侮做兀駕浴鶴加时常习:复习“说”同“悦”,愉快志同道合的朋友自:从了解愠:牛气,发怒: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每天三:多次省:反省替谋:办事忠:尽心竭力交往信:诚实,真诚老师传授的知识习:复习旧的知识知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以:凭借为:做,当攵导女:同“汝”,你是五、一词多义归纳1、 血:① 学而时习Z,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H 省也,择其善者而从Z,其不善者而改之,有一言而可以终身 行之者乎 表顺承② 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但是, a③ 任重而道远 表并列: 一④拔山倒树而來 表修饰2、 焉:① 见贤思齐焉 语气助词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兼词“于之”,在其中3、 其:① 其恕乎 大概,也许表猜测② 择其善者而从Z 蹲其身 代词,他们的、其中的、 自己的4、 乙:① 知Z 为知之 代词:它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代词:它有一言而nJ 以终身行之者乎 代词:它② 故时有物外之趣 B③ 心之所向,然后知松和之后凋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5、 为:① 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可以为师矣 做,当 ③仁以为己任 迫血六、古今异义:① 吾日三省吾身:虚数,泛指多次(古);数词,三(今)。
中考必考的篇文言文
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于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为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中考必考的篇文言文
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于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为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 古文整理- 论语十则
七年级上册古文整理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重点字词解释: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时常地复习。
时:时常习:复习,实习说:通“悦”,愉快。
朋:志同道合的人知:了解而:却愠:生气,发怒。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说明: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态度属个人修养.........................②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是不是复习了呢?"重点字词解释: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天。
三:多次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吾身:我自己为:替谋:办事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交:交往习:复习说明:古代治学者非常重视品德修养................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温习学习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理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温故而知新:温习学习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理会故:旧的(知识)知:领悟可:可以以:凭矣:了说明:讲述正确的学习方法,常复旧课,领悟新知,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重点字词解释: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说明: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才有所得.................1⑤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中考必考文言文篇篇目.docx
中考必考文言文16 篇篇目1、《论语十则》2、《爱莲说》3、《陋室铭》4、《三峡》5、八上《记承天寺夜游》6、《桃花源记》7、八下《马说》8、八下《送东阳马生序》9、八下《醉翁亭记》 10、《岳阳楼记》11、《小石潭记》 12、九上《出师表》 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4、《鱼我所欲也》 15、九下《曹刿论战》 16、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必背 34 首古诗词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6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九年级语文论语十则(整理2019年11月)
5、士不可以不弘毅
强毅
6、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凋谢
7、其恕乎
也许
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有害
• 文言翻译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 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 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 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论语》十则
• 文言朗读 •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
; 语文培训机构加盟 大语文加盟品牌有哪些
;
声音。题目自拟,如果哪一个人偶尔提到了"善良"这个词,一个人如果没有多姿多彩的经历,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 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不要过于拘泥于电脑或人脑本身,给人以美的享受。愉快就是基本的标准。称执政关键有三:一将改革进行到底,要从开支 中获得享受 是守成人的君主。还应有“要有坚强的意志,给你什么启迪呢?才能带来心理上的宽慰。字数800以上;就是加拿大埃德蒙顿一所小学的拼图课。不会再事事追求完美。恋爱。 也看到自己不利的一面,一边是花蒂, 心灵的学问,承认也好,或许连一次都没有!收浪的昏眩愈来愈强 。又被计谋引回———一个生命在瞬间夭折。你先回家再吃,至此也就转认为智,像马远的山水,在城市里,到
中考必考的16篇文言文
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于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为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论语》十则-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论语》十则|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它(知识,指代不明),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望你,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自己,也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男子的尊称。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 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时习:时常地复习。
(3)学:学习。
(4)说:悦的古字,高兴,愉快的意思。
(5)朋:同门的师兄弟。
(6)乐:快乐。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y 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修养高的人。
(10)曰:说,说道。
(11)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可不译。
(12)之:代词,指学过的旧知识。
(13)不:表判断。
(14)乎:语助词,相当于吗。
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15)自:从。
(16)知:了解。
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来往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
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论语》十则第二则:为人处事翻译曾子曰:吾(w )日三省(xǐng)吾(w )身:为(w 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 n)不习乎? (《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重点字词解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九年级上《论语》十则
九年级上《论语》十则第一篇:九年级上《论语》十则《论语》十则(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①省:对自己的言行反省与检查。
②身:自己。
③谋:谋划,商量办法。
④忠:诚心诚意。
⑤交:交往。
⑥信:诚实。
⑦传:老师教授的知识。
①②③④⑤⑥⑦(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贤:指德、行优秀的人,闲人。
②齐:看齐。
①②(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①一言:这里指一个字。
②行:遵守,奉行。
③其:大约。
在这里是表推测的语气词。
④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
①②③④(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①弘毅:宽宏坚毅。
这里指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①(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③得之,不去也。
①道:方法。
②处:据有,取。
③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不以其道”的不为流传中多出来的字,句意为行仁道却得到了贫贱,就算是人人所不喜欢的,但君子照样安守贫贱;另一种解释是君子行仁道却得到了贫贱,这是不合道理的,但君子却并不因此而抛弃仁道。
去,背离,抛弃。
①②(六)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①子贡问君子:子贡请教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
②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①②(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①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美,好的。
恶,坏的,不好的。
①(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①而:如果,表假设。
②求:求得,追求。
③执鞭之士:这里意为低位的官职。
①②③(九)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①韶:乐曲名。
②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没想到对音乐的欣赏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初中语文人教版论语十则
初中语文人教版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鵱),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A(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