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石膏立方体详细示范全过程(图文)

合集下载

素描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素描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受光面(亮面):是物体受光线90°直射的地方。这部分的受光面最大, 调子淡。亮部的受光焦点叫“高光”,一般只有光滑的物体才能出现。
中间色(灰面):是物体受光侧射的部分,是明暗交界线的过渡地带, 色阶接近,层次丰富。
明暗交界线:由于它受到环境光的影响,但又受不到主要光源的照射, 因此对比强烈,给人的感觉调子最深。
实物照片
10 瓶子结构的画法
实物照片
11 花瓶结构的画法
实物照片
12 玻璃瓶结构的画法
实物照片
13 香蕉结构的画法
实物照片
14 两静物组合结构的画法(一)
实物照片
15 两静物组合结构的画法(二)
实物照片
16 三静物组合结构的画法
11 瓶子轮廓的画法
实物照片
12 陶罐轮廓的画法
实物照片
13 两静物组合轮廓的画法(一)
实物照片
14 两静物组合轮廓的画法(二)
实物照片
15 两静物组合轮廓的画法(三)
实物照片
16 三静物组合轮廓的画法
实物照片
素描基础
一 形体的基本概念
透视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及三 点透视这三类。
透视图中凡是变动了的线称变线,不变的线称原线。要记住近大远小、 近实远虚的规律。
4│透视在绘画中的特性│
(1)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视觉自然现象,这种性质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纵 深感和体积感,在画面上表现出三维的体积空间。
(2)近实远虚。由于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清晰,而远处的物体感觉会 有些模糊,这一现象也经常用来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在绘画中,往往会对近 实远虚更加以强调。
2│素描的分类│
素描从目的和功能上说,一般可分为创作素描和写生素描两大类。写 生素描在表现内容上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

石膏几何体

石膏几何体

石膏几何体写生第一节几何形体与形体结构导入:物质世界是形体的世界。

物质世界中不同物象的形体特征与结构方式纷繁多姿,变化万千。

掌握基本几何形体的形体特征、结构方式和写生方法,是认识、概括客观物象形体、结构的一把“钥匙”,是培养素描造型能力的基础。

教学模式:欣赏——启发——示范——实践——讲评教学过程:一、形体与结构⒈形体形体是客观物象存在的外在形式,是体现物体存在于空间中的立体性质的造型因素,是素描造型的基本依据。

在造型艺术范畴,形体包含着“形”与“体”两层含义。

⑴形形,即物象的形状。

⑵体体,即物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所占用的空间。

⑶形体与体面(三种形式)①不同方向的体面②不同性质的体面③不同大小的体面⒉结构结构一词,是借助建筑学的术语,原意是组合与连接的意思。

在造型艺术范畴,结构一词有着特定的含义,对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⑴结构是指包含于物象外在形态之中的内部构造。

⑵结构是指客观物象的形体构成关系,即通常所说的“几何结构”。

⑶结构是指客观物象各组成部分之间结合、构成的关系。

①结构与形体②结构与造型二、几何形体几何形体是任何复杂形体的基础。

⒈基本几何形体⑴立方体⑵圆球体⑶圆柱体⑷圆锥体⒉几何形体与造型构成几何形体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

小结: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几何形体与一些简单的形体结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二节形体透视与明暗规律导入:形体的透视规律和明暗规律,是指导我们在造型中正确地观察、理解和表现客观物象的科学的理性法则,是素描造型的重要因素。

因此,学习和掌握透视的变化规律和明暗的变化规律,是学习基础素描,掌握素描造型方法,提高素描造型能力的重要基础课题。

教学模式:欣赏——启发——示范——实践——讲评教学过程:一、形体的透视规律⒈透视基础知识透视原理人的眼睛观看物象,是通过瞳孔反映于眼睛的视网膜上而被感知的,远近距离不同的相同物象,距离愈近的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愈大,距离愈远的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愈小,这一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被称为“透视现象”。

素描--石膏几何体

素描--石膏几何体

美 术
2、作业检查: (1)角度选择是否表现物象的主要形体特征? (2)构图设计是否饱满而有节奏? (3)明暗调子是否正确,画面是否不明快,灰 ,脏。 (4)是否表现物体的空间感,体积感、质感、量感?
美 术
美 术
美 术
倾 斜 透 视
美 术
圆透视
透视的画法
在素描中最基本的形体是立方体。素描时,大多是以对三 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立方体的表现。另外,利用面与 面的分界线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深度,这就涉及 到透视规律。 透视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两点透视(又称成角 透视)及三点透视三类。
美 术
四、写生中的光影、黑、白、灰色调规律及画面中的表 现 没有光,事物无法呈现视觉形象,有光就有影,光和影构 成的明暗关系成为色调深浅变化的依据,光影素描本源于西方 的写实绘画,她把物象各个转折面以不同角度接受光源,形成 了深浅不同的色阶,分为:亮色调---直接受光部分;灰色调— ——侧面受光部分,较弱的亮部;明暗交界线——受光与背光 的交界地带;反光——物体的背光部分接受邻近物体的反射形 成;投影——物体遮挡光线的部分,称为“五调”。中国传统绘 画理论中也有“石分三面”之说,阴、阳、背向,归纳出物象空 间立体的表现规律。写实绘画的写实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 对的照相机式的无个性写实是不存在的,无论多麽忠实的写实 愿望,最终都只是一种绘画效果的转换,而转换方式的依据既 是观擦方法,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态度,指引着不同的观察 方法和观察角度,而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角度又引导着视知觉在 对物象中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效果。使绘画变得丰富多彩, 如以线带调子式、体面式、结构式、光影式等。
美 术
细腻的表现力。整体调整是保持画面即有丰富的层次变化又不 零碎,虚实强弱有序。

2.1立方体结构素描--表现步骤解析说课

2.1立方体结构素描--表现步骤解析说课

二、讲授新课 突破重难点
2、立方体的描绘,复习立方体透视
七、教学过程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立方体的形体结构。立方体的结构关系其实很单 纯,如图所示,这是一个正方形的透视图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排列。立 方体在成角的情况下,其结构关系可以分解为无数条如图二所示的透 视线。只有了解立方体的结构关系,表现时就会变得容易了。
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独立思考问题,能够对所观察的物像进行分 析理解。
素描是高雅的艺术,他们对其充满了好奇感和崇拜感,上课时主动 认真,但是也得激发其持久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度过枯燥的阶段, 能够耐心作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知识目标: ( 11 )让学生正确认识立方体的形体。 ( )让学生正确认识立方体的形体。 (2)分析理解立方体的透视原理。 (2)分析理解立方体的透视原理。 2. 能力目标:
七、教学过程
要求学生主要以结构分析为主,在八开素描纸上完成作业。教师巡回 辅导:由于学生理解及掌握绘画步骤的知识层次不同和素质参差不齐, 在巡回辅导时,可以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成为小老师, 帮助其他同学,形成师带生,生带生的氛围。根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 会出现的情况及时辅导。
三、示范练习 深度探究
教师基本功竞赛
2.1立方体结构素描表现步骤解析说课
主讲教师:唐老师
Sketch is the basis of plastic arts, it is using a technique to express the objective things, and with monochromatic to processing the observed object shape, structure, dynamics and light, is seen as the only way which must be passed into the art door, because the scope of this training includes almost all the basic art field.

素描教程(十四)画石膏几何体圆锥和圆柱体

素描教程(十四)画石膏几何体圆锥和圆柱体

素描教程(十四)画石膏几何体圆锥和圆柱体锥体和圆柱体的描绘圆锥体和圆柱体有着近乎相同的特征,这两个形体实际上是立方体和圆球体的部分结构特征的组合体,其直线部分属于立方体的特征,而圆的部分又属于圆球体的特征,因而这两种形象特征的形体属于中性形体,如果立方体与圆球体是形象的两极的话,那么圆锥体和圆柱体就属于这形象两极的过渡地带。

圆锥体的结构形体,(如图)。

锥体的结构特征就是其底部的圆形向上逐渐缩小,最终到尖部消失,形成圆和两侧直线的结构特征。

如图所示。

圆锥体的画法步骤图①画一个一点透视的正方形,作对角线求出中心点,再通过中心点作水平线、垂直线等辅助线,如图所示。

②画出透视圆,这个透视的圆就是圆锥体的底部。

过圆心点向上作垂直线,在相应的位置取一点作为圆锥体的高点,连接高点与透视圆左右的两个端点。

圆锥体的形象就画成了,(如图)③根据圆锥体的结构特征,我们可以对这个锥体进行结构分析,以突出其立体感和空间感。

画出几条主要的结构线即可,注意前后形体在用线上要有虚实、强弱之分。

课堂训练:多变换观察角度(主要是指视平线的高矮变化),仔细研究圆锥体的形体特点,并画出其结构关系,体会一下圆锥体与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的形态差异。

圆柱体的画法圆柱体的特征最为单纯,它和锥体一样,都包含着立方体和圆球体的共同形态特征。

从顶面看,呈圆形形态。

从侧面看,越接近直视越呈现方形的形体特征,(如图)。

圆柱体和圆锥体形象最为接近如图所示,它们共用一个圆形底面和一个中轴线。

圆柱体的结构关系就是由无数个等大的圆形叠加而成的。

叠加的同时又形成侧边直线的结构形态。

①圆柱体,我们可以通过长方形作为辅助手段,其形象表现就容易得多了,先画出一个长方形如图4。

(注意:长方形高和宽的比例关系)②在长方形上下两端分别作辅助线,取出圆柱体上下两个面的深度,先在长方形上下两个面上画出透视正方形,作透视圆(注意:圆柱体上下两个面由于透视原因,下面比上面要略宽些,宽窄的大小要随视角的上下位置而定)③在圆柱体上进行结构分析,画出结构线。

第1课 正立方体明暗素描

第1课   正立方体明暗素描

正立方体明暗素描课时:3课时时间:2016.10.20教学目标:通过对立方体的学习,掌握立方体的三点透视与明暗变化规律,掌握立方体的透视,物体的黑白灰面的关系教学重点:通过对立方体的学习,掌握立方体的三点透视与明暗变化规律教学难点:1、透视2、调子教学过程一、导入正立方体结构示意图结构分析:此正立方体的面与视平线成一定角度,这种正方体所产生的透视为成角透视关系,这类正方体所表示深度的结构线,都消失在视平线的两个余点上。

二、新授1、用长直线确定上下左右各点的位置,完成构图2、确定透视关系,用较软的铅笔快速地区分明暗色调3、强化明暗交界线,进一步肯定形状,拉开背景与主体物的前后关系4、深入刻画,不断的丰富物体颜色,加强黑白灰的对比和色调变化5、调整画面整体关系。

加强体积感,最前面的立方体棱线,即明暗交界线。

处理得略实一些,增强前后空间关系,注意黑白灰三大色调的层次变化。

初学素描的小伙伴们不知道大家画石膏立方体的时候有哪些困难呢下面小编联合素描老师匡鹏智从最基础为大家仔细讲解立方体希望能为大家解难!物体在空间中会产生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在素描写生中,只有将透视关系画准确,才能表现出物体的空间感。

很多初学者由于不了解透视原理,尽管画了很多调子、强调了各种对比关系,画面上的物体还是“平面的”。

还有一部分初学者对透视的理解过于片面,不经过认真观察就过度强调近大远小等透视规律,使透视变化过于强烈而导致画面上的物体出现“畸形”,所以处理画面上的透视关系时还要把握好“度”。

▼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其画面中只有一个消失点。

如当我们所表现的立方体正面与画面平行时,这个面上的线条不产生透视变化,而其他线条均集中消失于一点,这种透视现象就是“一点透视”。

在作画时需注意一点,一点透视的消失点不要定在画面的正中部位,否则会使画面显得呆板、不灵活。

▼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是指画面中所表现的物体有两个消失点,任何一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

素描正方体讲解知识点总结

素描正方体讲解知识点总结

素描正方体讲解知识点总结素描是绘画中最基础的技法之一,通过简单的线条和阴影的表现手法,可以达到非常逼真的效果。

在素描中,正方体是最基本的几何形状之一,掌握了正方体的绘制方法,对于进一步绘制各种物体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从零开始,逐步讲解如何绘制素描正方体的技巧和要点。

1.确定正方体的尺寸和位置在绘图纸上,首先确定正方体的尺寸和位置。

可以用一条轻微的线条勾勒出正方体的边框,再根据需要调整其大小和位置,使其适合整个画布。

注意,线条要轻柔,不要用力过猛。

2.绘制正方体的外轮廓绘制正方体的外轮廓时,需要注意线条的粗细和笔触的方向。

一般来说,外轮廓线要稍微加粗,可以使用铅笔或细线圈笔来勾勒。

线条的方向要符合正方体的形状,不同面的线条要有一定的角度。

3.绘制正方体的内部线条在确定好外轮廓后,可以开始绘制正方体内部的线条。

正方体由六个面组成,每个面都有自己的线条。

在绘制这些线条时,要注意线条的方向和角度,使其与外轮廓相呼应。

内部线条的粗细可以与外轮廓相同或稍微细一些。

4.添加阴影和光影效果要让正方体看起来更加立体和真实,可以添加阴影和光影效果。

阴影可以通过交叉线条的方式来表现,线条的方向要与光线的方向一致。

光影效果的处理要根据正方体的朝向和光源的位置来确定,一般来说,正面和顶面会受到更多的光照,而背面和底面会较暗。

5.着重处理细节和细节的处理在绘制正方体时,要着重处理一些细节和细节。

可以通过加深或加粗线条来强调一些边缘或特征。

同时,还可以通过绘制一些纹理、花纹或阴影来增加绘画的细节和层次感。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逐步完成一个素描正方体的绘制。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达到更好的效果。

当然,绘制正方体只是素描的基础,还有很多其他的技巧和要点需要学习和掌握。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正方体少儿素描美术PPT课件

正方体少儿素描美术PPT课件
素描几何石膏 正方体
素描基础知识
石膏单体 —正方体
课程介绍
绘画步骤
优秀课例赏析
评画总结
正方体绘画步骤详解
步骤一:观 察。静物台 上的石膏几 何体是正方 体,光源从 左上方来, 其次用手指 取景框设定 最佳构图。
正方体绘画步骤详解
步骤二:构图。遵 循构图原则,用长 直线定出正方体的 最高点和最低点, 并确定其长和宽。
不同光源下的亮、灰、暗面
赏:顶光正方体
赏析:逆光正方体
赏析:左侧光正方体
评画总结
1、起形阶段要明确亮面和暗面的大小比例。 2、上调子过程中不能出现很死的线条,排调子时 用手腕,线条要紧密。 3、暗部的棱边不要画的太死。 4、投影与明暗交界线要有虚实关系,调子的过渡 要自然、柔和。
• 课后作业:临摹教材正方体一张 • 强调安全问题,安全协议 • 强调上课时间、迟到、补课
同学们下课啦!
正方体绘画步骤详解
步骤三:铺大色 调。将整个背光 面统一起来上调 子。
正方体绘画步骤详解
步骤四:深入刻 画。明暗交界线 是两条棱边组成 的,这样的线形 分界线在绘画中 是比较好找到的。
正方体绘画步骤详解
步骤五:塑造。 加强受背光交 界线所在棱边 的调子。
正方体绘画步骤详解
步骤六: 调整。对比 着正方体的实物照片, 可以看见亮部颜色很淡, 所以用HB铅笔画亮灰 面与亮面。

第二章石膏几何体写生1

第二章石膏几何体写生1

第二章石膏几何体写生1第一篇:第二章石膏几何体写生1第二章石膏几何体写生第一节几何形体与形体结构教学内容:一、几何形体的基本比例二、几何形体的形体结构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几何形体的形体特征、结构方式和写生方法,认识、概括客观物象形体、结构,培养素描造型能力的基础。

(2)通过几何形体写生,使学生掌握自然界多种不同形体在构造上的最基本的规律和最基本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石膏几何形体的基本结构、比例等原理。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基本原理及掌握造型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二、讲授新课(一)几何形体的形体结构1、形体与结构(1)形体:形体是客观物象存在的外在形式,是体现物体存在于空间中的立体性质的造型因素,是素描造型的基本依据。

在造型艺术范畴,形体包含“形”与“体”两层含义。

形:即物象的形状。

体:即物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所占有的空间。

形体与体面。

(大体有以下三种形式):A、不同方向的体面:包括正面、侧面、水平面、垂直面、倾斜面等等。

B、不同性质的体面:包括平面、曲面两类性质的体面。

C、不同大小的体面:体面的大小是相对的。

(2)结构:是借助于建筑学的术语,愿意是组合与联接的意思。

在造型艺术范畴,结构一词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A、结构是指包含于物象外在形态之中的内部构造。

B、结构是指客观物象的形体构成关系,即“几何结构”。

C、结构是指客观物象各组成部分之间结合、构成关系,即其有机联系。

结构与形体:结构是形体的内在本质,形体是结构的外在表现。

2、几何形体:几何形体是任何复杂形体的基础。

(1)基本几何形体(立方体、圆球体、圆柱体、圆锥(2)几何形体与造型物质世界的一切形体,无论其内部结构如何复杂,外在形态如何变化,都可以概括为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组合,即几何化归纳法。

在素描造型的形体塑造过程中,运用几何化归纳法去分析理解物象的形体结构、整体与局部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物象的形体特征。

第二篇:汇报课石膏几何体写生汇报课教案课题:石膏几何体写生主讲:黄娟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一、课题石膏几何体写生二、课类型综合课三、教学课时3课时四、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石膏几何体素描写生的意义,为上好服装设计专业课奠定造型基础。

入门零基础素描教程,立方体超详细讲解

入门零基础素描教程,立方体超详细讲解

准备一个立方体的石膏,灰色衬布,打光的时候注意角度和位置,尽量黑白灰关系分清楚。

【准备的工具】:各种型号的铅笔:2h、hb、2b、3b、4b、5b、6b纸擦笔或纸巾软、硬橡皮【构图的原则】:上紧下松(天薄地厚),左右均衡。

用4B 铅笔的侧锋在八开素描纸上大致确定所画立方体的高度和宽度,注意构图“上紧下松,左右均衡”的原则,线条要画得虚一些、粗一些。

确定基本型。

用感性的、整体的观察方法观察立方体的基本形,并用虚线快速表现出对它的直观印象,要画准立方体的整体形状和三个面的大小关系。

竖线是最容易画准的线条,所以最好先画竖线,注意上下的透视,近大远小。

画出立方体另外一组空间感最强的线条,空间纵深感越大,倾斜角度越明显。

可以把画板放平,用铅笔延长立方体的线条,作为画准倾斜角度的参照。

确保画在画面上的线条能与所观察到的实际物体的线条连成一条直线或者平行。

为了确保所画的立方体造型的严谨,可以把三条看不到的线条轻轻地画出来,看看三组线条的位置和倾斜角度是否准确。

在立方体结构准确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加重线条的轻重变化来区别线条之间的前后关系。

用画结构素描的方式画好立方体的外形和结构线。

线条尽量画得轻一些,看不到的线条可以不画。

确定背景和台面交界线的位置,画出投影的形状。

手持4B 铅笔的末端排线,从立方体的暗面开始铺大色调,一定要注意投影的调子比暗面的调子深一个色阶。

观察暗面调子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深浅变化,投影从前到后、从近到远的深浅变化,线条要尽量排得密一些。

用4B 铅笔的侧锋铺出背景,背景的调子比暗面和投影的调子都要浅一个色阶,不要为了衬托立方体的亮面和灰面而把左边的背景加深。

铺完背景的调子后接着铺台面的调子。

由于光线从上面照下来,所以台面的调子比背景的调子浅一些,受光源距离的影响,台面调子从右到左越来越浅。

用2B 铅笔铺出灰面的调子。

受台面反光的影响,灰面调子从上至下逐渐由深变浅。

用擦笔对暗面、投影的调子进行虚化,因为暗面与投影都是模糊的,用擦笔揉擦后能增加暗面与投影的空间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描石膏立方体详细示范全过程(图文)
1.原图的要求:1,必须看到立方体的三个面,三个面得大小要有区别,这是比较理想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立方体的形体特征。

2.单侧光源照射,使得三个面呈现黑(背光面)白(受光面)灰(测光面)有明显色调差异的三个面,这样不仅一目了然的认识三大面,而且在用调子塑造三个面的时候清晰简单。

3.衬布的色调应该区别于立方体三个面的色调,免得冲突,其次衬布摆放要有平面和立面的关系,这样使得画面有空间感,再次,衬布的布纹尽量简洁一些,不然就会显得碎。

1-1步骤一:经营位置,模糊定形。

面对一张白纸,如何把物体画在最恰当的位置必须先得有一个模糊的定位,类似于草图。

构图的原则遵循“天薄地厚,左右均衡”。

通过整体的观察方法,用4B的铅笔轻轻地把物体的上下左右及大体的形状画出来,可能不准确,不过没有关系,这一步为下一步提供的参照。

1-2步骤二:认真观察,精确定线。

根据人的视觉习惯,视线很容易抓住竖直的线条,其次是接近水平的线条,再次是空间倾斜的线条。

所以先把立方体的三条竖线画出来,先画左右两边,再通过观察加比较的方法确定中间的线条,一定要注意三条竖线的透视,竖线透视问题很明显,但是很容易被忽略,很多教科书在此问题上都存在问题,如果你认识观察的话,竖线的透视是最明显的。

方法:侧锋用笔,小指轻抵画质,手腕固定,用整个胳膊的力量来回的画,保持线条粗细大小基本一致。

1-3步骤三:用理性观察方法,先确定接近水平的线条,用视线假设该线条下方有一条水平线,这样就知道了这条线的倾斜度,还可以手执铅笔进行比较,先确定中间这条,在画出另外两条,一定要注意这三条线的透视关系,在画这三条线的同时,可以相应的把最后三条线也画出来,这样相互之间就能进行比较,直到形体最终确定。

1-4步骤四:为了使得形体更加严谨,我们可以用透析想象的观察方法把我们看不到的那一面的三条线条画出来,一定要注意,一般而言,作为结构素描,把看不到的结构表现出来是结构素描的表现形式,但是要注意看不到的这三条线不是为了证明你画的是结构素描而画的,而是用这三条线衡量其他的线条,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最终的目的
是形体更加严谨,这才是这三条线存在的意义。

另外,画这三条线的时候,尽量轻一些。

1-5步骤五:结构素描完成:为了使得画面看起来丰富些,用明暗把暗面和投影画一层渐变的色调,注意线条的轻重关系。

一个立方体的结构就画完了。

1-1步骤一:构图与起形:按照结构素描的方法,画出立方体的形体,注意三个面的三点透视,画的时候,线条可以轻一些,按照光影素描的观察,有一些棱角就是立方体的高光,如果画重了,就提不亮了。

步骤二:铺大色调:用4B的铅笔侧锋,以排线的形式把立方体的暗面、投影、背景铺出来,要注意他们之间的渐变关系,还要注意他们之间的色调差异,很明显,投影最黑,暗面其次,背景相对来说更弱些,放开胆子,大刀阔斧地画,细节问题无须考虑。

1-3步骤三:虚化调子:用铅笔铺出来的调子存在不均匀的现象,再者,暗面的调子本身应当虚化,所以可以用纸笔或者纸巾把调子揉进纸张里面去,揉的时候要注意轻重变化,控制好力度,形体的地方用纸笔,背景大面积的调子可以用纸巾。

最终效果调子宛如附在形体上。

1-4步骤四:深入塑造:用3B2B的铅笔在上一步的基础之上继续深入,首先立方体的三大面的色调对比更加清晰些,每一个面得渐变明朗些,投影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继续加深,背景画出里面与平面之间的关系,稍微画一些简单的布纹。

1-5步骤五:继续深入:用更硬的铅笔,使得画面更加丰富些。

层次更加鲜明,整体感更加强烈。

1-6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