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认识水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课认识水

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课认识水

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课认识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水的性质和特点。

2. 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水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解。

2. 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实验器材。

2. 准备PPT或黑板,展示水的性质和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水的存在。

2. 提问:你们知道水是什么样子的吗?有什么特点?二、探究水的性质(15分钟)1. 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透明度、无色无味等特点。

2. 提问:你们发现水有哪些性质?三、总结水的性质(5分钟)1. 让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2. 教师总结水的性质:透明、无色无味、流动性等。

四、实践活动:水的流动(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水在容器中的流动。

2. 提问:你们发现水是如何流动的?有什么特点?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水的性质和特点。

2. 提问:你们认为水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保护水资源?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水性质的理解。

2. 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判断他们对水的性质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在实践活动环节,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水的日常应用(10分钟)1. 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水的应用场景,如洗手、浇花、喝水等。

2. 提问:你们知道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还能举例说明吗?七、水的净化(10分钟)1. 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水净化的过程,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

2. 提问:你们知道水是如何净化的吗?这个过程有什么作用?八、保护水资源(10分钟)1. 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科学认识水教案

科学认识水教案

科学认识水教案水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人体70%以上是由水构成的。

作为一个基本的自然资源,水是我们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

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科学认识水,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一、认识水的形态水有三种常见的形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的水是冰,它可以变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是我们日常中使用最多的水,它可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而气态的水蒸气则可以通过冷却变回液态的水,再通过冷冻变成固态的冰。

掌握这三种形态的转化,有助于小学的学生对水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认识水的重要性水是我们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资源,没有水,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就无法继续进行。

同时,水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也会对生态环境和生物生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小学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探究水在生活和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并让他们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三、认识水的循环水是一个不断循环使用的资源,它会经过蒸发、降水、流动等过程,在生物体内、大气中、地球表面等各个环境层次中流动循环。

在小学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水的循环过程,掌握水的循环原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性。

四、认识饮用水的安全饮用水的安全对于我们的健康十分重要。

在小学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习饮用水的卫生知识,掌握饮用水的消毒方法、如何防范饮用水污染等基本常识。

同时,还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水污染的危害,学习如何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五、认识水的资源价值水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价值十分重要。

在小学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并让他们认识到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必要性。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结语科学认识水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有效的水教案也将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起到积极的影响。

希望本文的一些思路和内容能够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水资源的价值,更好地了解水的相关知识。

一年级科学认识水教案

一年级科学认识水教案

水是什么样的
教学目标
1.初步意识到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

2.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颜色、气味、味道、形状等特点。

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颜色、气味、味道、形状等特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水、白醋、牛奶、糖水;各种形状的容器;滴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猜谜语:用手拿不起
用刀劈不开
煮饭和洗衣
都得请我来
二、认识水
1、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水?
学生自由回答后,出示图片。

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2、探究活动:找一找
这里有水、牛奶、白醋、糖水,找一找哪一杯才是清水呢?
分组开展探究活动
眼睛看一看
鼻子闻一闻(注意闻的方法)
舌头尝一尝(注意不要随便尝)
交流后总结:描述水是什么样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我们学到的观察的方法:看-闻-尝
3、探究活动:做一做
把同样多的水倒进不同的瓶子里
用手接一接水
把手握成拳头,在手背上滴水
想一想:水是什么形状的?
交流后总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三、总结
水是什么样的?
四、课外延伸
1、节约用水
2、布置作业:观察大自然中的水是怎么流动的。

板书设计
4、水是什么样的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形状。

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课认识水

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课认识水

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课认识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水的性质和特点。

2.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水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解。

2. 实验操作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实验器材。

2. 准备实验材料:水、杯子、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者故事引入主题,引起学生对水的兴趣。

2.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的外观,尝试描述水的特点。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如加热、冷却、加入杂质等。

3. 交流:4.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或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水的认识。

例如,让学生用杯子、勺子等工具进行水的传递和控制。

6.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水,并记录下来。

7. 课后反思: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记录学生在交流和分享环节的表述和思考深度。

3. 收集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如参观水库、河流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 开展水资源保护的主题活动,如绘制宣传画、编写口号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八、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相关的图书、视频等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

2. 利用网络资源,寻找有关水资源的科普知识,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

九、教学建议:1. 在实验环节,教师要确保学生的安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

2. 在交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十、教学反思:1. 教师要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3. 教师要关注课堂氛围,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下册认识水科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认识水科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认识水科学教案一年级下册认识水科学教案引言: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需要用水,因此认识水的科学知识是我们必须掌握的。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课程设计,帮助一年级学生认识和理解水的重要性、水的特性以及水的应用。

第一课:什么是水1.1 目标通过介绍水的来源、形态及应用,让学生认识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1.2 活动- 观察水的形态:液体、固体、气体- 实验:水的沸点和冰点- 讲解水的来源:雨水、河水、地下水等- 搜集水的应用场景:喝水、煮饭、游泳、浇花等1.3 练习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完成小练习,检验对水的认识程度。

第二课:水的特性2.1 目标通过实际操作与观察,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

2.2 活动- 实验:水的流动性、透明性、密度- 观察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特性- 调查水的酸碱度2.3 练习学生通过记录观察结果,了解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第三课:水的循环3.1 目标通过学习水的循环过程,让学生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

3.2 活动- 讲解水的循环原理:蒸发、降雨、流入河流、回归海洋- 观察水的蒸发和降雨过程- 讲解水资源的保护意义3.3 练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分享对水资源的保护想法和方法。

第四课:水的污染4.1 目标通过学习水的污染问题,让学生认识水污染的危害性和防范方法。

4.2 活动- 分析水的污染来源:排污口、化学废料等- 模拟水污染实验- 讲解水污染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让学生明白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4.3 练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方式,提出保护水资源的实际措施,共同策划水资源保护活动。

结语:通过四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认识水的重要性和应用,理解水的特性和循环,知晓水的污染问题和保护方法。

希望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爱护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年级科学上册《认识水》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认识水》教案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板书设计
水——无色、无味、透明、易流动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应让学生真正认识水,同时让他们知道:像水那样,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做液体。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它能溶解一些物质。
(2)知道影响溶解的因素。
(3)通过学习过滤的实验操作,初步了解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和基本步骤。
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
(2)学会欣赏美丽的水体,体会自然界的美丽。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它能溶解一些物质,初步了解什么是溶解。
让学生掌握运用对比实验来进行探究活动,知道影响溶解的因数。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准备
水、烧杯、水槽、量筒、不同形状的其他容器等。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1
授课时间
11月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教师出示课件有关水的图片?学生观看。
2、谈话:我们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水。(板书课题)“12、认识水”
二、认识水
1)、你们知道哪些水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回答。
2)、你闻一闻容器里的水,是什么味道?尝一尝什么味道?
板书:无色、无味、透明、易流动
第十二课 总课时数: 备课时间:第十二周
课题
第十二课认识水
课型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组织学生对水和其他外观与水一样的液体进行观察实验,知道水的物理性质、水的溶解性、水的净化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及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江、河、湖、泊、溪流、瀑布等水域景观,学会欣赏美丽的水体。

一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12.认识水》教案

一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12.认识水》教案

一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12.认识水》教案教学目标:1. 感知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等性质。

2. 知道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

3. 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和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感知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等性质。

知道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地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几样物品(课前),每组一套实验用具(自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准备一些物品,如纸张、塑料、玻璃等,并将它们展示给学生看。

)教师问: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它们都是由不同的材料做成的。

那么,你们知道水是由什么构成的吗?学生可能会回答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教师接着说:对,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它无色、无味、透明,并且会流动。

在我们的周围,水无处不在。

它可以帮助我们解渴,也可以在植物的生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水的知识。

然后,教师板书课题:12. 认识水。

二、新授教学1. 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特征。

教师首先拿出一个杯子,往里面倒水。

然后问学生:“你们能看到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水。

”接着,教师把一个土豆放入杯中,再次询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土豆在水中。

”此时,教师可以将土豆取出,让学生观察杯中水的变化,学生会发现此时只能看到土豆的轮廓,这表明水是无色、无味的。

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水的这些特征。

(2)教师接着说:水是无色、无味的,它透明,会流动。

这个特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些特征使得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我们观察周围的事物时,也要注意留心观察水的存在和变化。

2. 引导学生了解水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作用。

例如,展示河流、湖泊、海洋等场景,让学生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关于水的自然现象和过程,如水的循环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了解水占物体的大部分。

一年级科学教案认识水的性质和用途

一年级科学教案认识水的性质和用途

一年级科学教案认识水的性质和用途【教案】一年级科学教案认识水的性质和用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初步认识水的性质和用途,了解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对水的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

2.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水桶、水杯、盐、细砂、油、玻璃杯、纸巾、画板等。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参与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用一杯水和一杯油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观察两种液体的不同。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喝什么?你们知道为什么水和油是不能混合的吗?”2. 探究水的性质(15分钟):教师将水桶中加入适量的水,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水的性质并记录。

教师可以提一些引导性问题:“水是什么颜色的?水有气味吗?水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学生可以用画板或者纸巾记录观察结果。

3. 探究水的用途(15分钟):教师将玻璃杯中倒入一些水,让学生讨论水的用途,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用水来做什么?在家里,我们用水做什么?在学校,我们用水做什么?”学生可以两两合作,互相讨论并记录下来。

4. 实验探究(15分钟):教师将盐、细砂、油等材料拿出来,让学生互相合作,在玻璃杯中加入不同的材料,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哪种物质能和水混合?哪种物质不能和水混合?”学生可以用画板或纸巾记录实验结果。

5. 讨论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总结水的性质和用途。

教师可以提问:“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们对水有了更深的了解吗?你们认为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探讨。

六、课堂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回家观察家中的水管、水龙头、水杯等,了解水在生活中的更多用途。

2. 学生可以在家中和家长一起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水的性质和用途。

冀人版科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水》教案

冀人版科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水》教案

冀人版科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认识水的基本特征,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了解水的用途。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探究实践:观察水的特征。

进行简单的水的实验。

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增强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教学重点1.认识水的特征。

2.了解水的用途。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等特征。

2.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杯水、几个不同形状的透明容器、颜料、小勺子、海绵、棉布、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科学活动手册。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水的特征1.导入(5分钟)谜语导入:“用手拿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得请它来。

”引出水的话题。

提问引导:同学们,你们见过水吗?水有什么特点呢?2.新课学习(30分钟)观察水的外观(15分钟)教师展示:教师将一杯水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

学生描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水的外观特征,如无色、透明等。

闻水的气味、尝水的味道(10分钟)教师示范:教师用小勺子舀一点水,闻一闻气味,然后尝一尝味道,并告诉学生水是无味的。

学生尝试:学生分组尝试闻水的气味、尝水的味道,感受水的无味特征。

总结水的特征(5分钟)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特征,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学生记录:学生在科学活动手册上记录水的特征。

3.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内容:回顾水的特征。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水,看看是否有同样的特征。

第二课时:水的用途1.复习导入(5分钟)提问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水有哪些特征?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新课学习(30分钟)讨论水的用途(15分钟)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如喝水、洗衣服、做饭、浇花等。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水的用途,并记录下来。

《认识水》说课稿、教学设计

《认识水》说课稿、教学设计

《认识水》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强调做中学和学中思,通过合作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重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求善求美教育与求真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伦理精神和热爱科学的品质。

本单元第1课《认识水》隶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核心内容是了解水的特征,让学生多角度、多方法地参与认识水的各个探究活动,关注水与人们生活的蜜切联系,并对水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本节课要落实的课标要点是: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气味、形状等特征。

二、学情分析1.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差,自制力差,思维比较简单,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

但他们对水有着天生的喜爱,对科学探究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在“玩中学,学中玩”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

作为起始年级,教师要注意养成教育的培养。

2.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观察、实验等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会综合利用利用各种感觉器官来认识事物的特征,本节课是要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参与探究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无固定形状的液体;了解比较观察方法的应用。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了解水的特征;能借助工具认识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能通过对比探究活动归纳出水的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水的特征;愿意倾听,乐于表达,在探究中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活动过程板块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一杯白醋)观察老师手中的液体是不是水,否定,通过闻气味判断,(一杯糖水)闻不出来,品尝得出结论,得出观察顺序:看——闻——尝。

一年级下册认识水科学教案(一)

一年级下册认识水科学教案(一)

一年级下册认识水科学教案(一)认识水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和用途;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3.帮助学生了解水的循环过程;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水的重要性和用途;2.水的循环过程;3.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介绍课程内容,引入重要性和用途;2.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了解水的不同用途;3.小组讨论,总结水的用途,并例举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1.介绍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下水和河流水等;2.利用幻灯片等工具,呈现水的循环图;3.讨论水循环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以及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第三课时1.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利用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2.安排小组合作,让学生列出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3.各小组展示,回答其他小组的提问和质询。

第四课时1.总结课程内容,让学生回答重要性、循环和保护的问题;2.教师点名,让学生依次回答问题并分享自己的想法;3.最后,布置作业并宣布下堂课的安排。

课堂评估1.学生的小组讨论和答辩表现;2.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4.作业质量和及时完成情况。

1.完成课堂笔记和课后扩展阅读;2.按要求完成小组作业;3.整理个人感想和收获,并在下堂课时分享给大家。

下节课安排1.讲解水资源的污染与治理;2.进行课堂游戏,演练环保与水资源利用的知识;3.安排小组汇报,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分享成果。

第二周课程安排课程名称:水质与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了解水质和污染物;2.培养环保意识和负责任的行为;3.学习保护水资源和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教学内容1.水质成分和污染物;2.水环境污染和影响;3.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第一课时1.引入课程,介绍水质的相关概念;2.利用幻灯片和例子,讲解水质成分及其重要程度;3.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研究不同污染源对水质的影响。

第二课时1.更新课程内容,介绍主要污染物和其来源;2.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水污染的种类和危害;3.讨论小组和回答问题,让学生思考环境保护和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课认识水

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课认识水

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课认识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认识到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水的性质和用途。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水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科学》第一册。

2. 实验器材:水、杯子、碗、勺子、温度计、澄清石灰水等。

3. 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水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水的性质:1. 观察水:让学生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等特征。

2. 触摸水:让学生感受水的温度,了解水的冷热。

3. 闻水:让学生闻水的气味,观察是否有异味。

4. 实验:向水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产生沉淀,了解水的硬度。

5. 讨论:引导学生总结水的性质,如无色、透明、冷热、无味、硬度等。

3. 了解水的用途: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水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如饮用、洗涤、灌溉、发电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用水的情况。

3. 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4. 培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1. 教师讲解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紧水龙头、一水多用等。

2. 学生分享自己节约用水的经验。

3. 观看节约用水宣传片,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

4. 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庭用水情况,提出节约用水的建议。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水的性质、用途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6. 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观察家庭用水情况,提出节约用水的建议,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水性质和用途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 评价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课认识水

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课认识水

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课认识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 水的性质和特点。

2. 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难点:1. 水的分子构成。

2. 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实验材料:水、杯子、勺子、盐、糖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入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特点和作用。

2. 学生分享对水的了解和感受。

二、探究水的性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特征。

2. 学生用勺子取水品尝,观察水的温度变化。

3. 教师向学生介绍水的分子构成,解释水的性质。

三、实验:水的溶解性(15分钟)1. 教师准备实验材料,为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用品。

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观察盐和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3.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与组内同学交流分享。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和感受。

3. 教师强调水的珍贵,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水的性质和特点。

2. 家长协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实验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技巧,确保实验安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水的循环与气候变化(10分钟)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2. 引导学生认识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PPT展示水循环的动画,引导学生了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2. 学生分享对水循环的理解。

3. 教师介绍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如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等。

七、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10分钟)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世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2. 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一年级青岛版科学《认识水》教案

一年级青岛版科学《认识水》教案

一年级青岛版科学《认识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水的基本特征,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了解水的用途。

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描述水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水的基本特征。

了解水的用途。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水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杯水、几个不同形状的透明容器、牛奶、醋、白糖、勺子、记录表。

2.学生准备:无。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展示一杯水,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出课题“认识水”。

2.观察水的特征(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特征。

让学生把水和牛奶、醋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

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观察水的形状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观察结果,教师巡视指导。

3.了解水的用途(10分钟)教师提问:“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如人们喝水、洗衣服、浇花等,进一步说明水的用途。

学生讨论自己在生活中还见过水的哪些用途。

4.实验探究(10分钟)教师在水中加入白糖,搅拌均匀,让学生观察水的变化。

提问学生:“白糖到哪里去了?水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尝试在水中加入其他物质,观察水的变化。

5.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水,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水的特征和用途,以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水,并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更多的水的实验,如把水冻成冰,观察冰的特征等。

组织学生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活动,制作手抄报或宣传标语。

一年级科学下册 《认识水》 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下册 《认识水》 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湘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等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宗旨,科学课程由“启蒙课程”改为“基础课程”并修订了课程目标。

根据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实验中考虑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

第一单元“水”: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并研究我们所熟悉的物质“水”,从水的基本特征入手,通过观察、辨识、比较、实验等方法认识“水”。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感官认识事物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水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水体的美丽,在增强珍惜、保护水资源意识的同时,更要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和行动。

学情分析本学期为学生进入小学科学学习的第二个学期,在经历了一年级上册科学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认识了周围常见的物体(如材料、工具)、事物的现象、特征或性质(如大自然、天气),学习了有关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观察、比较分类,动手做实验、进行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重点发展了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的认知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和探究科学的兴趣。

本学期的教学应建立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学生对于水并不陌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够说一说水的样子,在探究水的特点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明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的单元一般称为“大单元”。

大单元设计可以完全打破学科界限,以解决某个实际问题为中心,设计教材和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经过这样的备课思考后,在这次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就把教会学生“认识水”作为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指导学生观察水、欣赏水、认识水、辨别水。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认识常见液体水的基本外部特征,知道水是液体并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认识水的科学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认识水的科学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以下是一份认识水的科学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的示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水的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学习用感官来感知物质的特性。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

2. 实验: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水的特性,特别是水的可流动性和透明性。

重点:通过实验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教具:水杯、水、放大镜。

2. 多媒体资源:投影仪、实验演示视频。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学生之前学到的关于水的知识。

2. 教学策略:通过实验和讲解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水的特性。

3.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讨论并分享观察结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与水有关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讲授新课:使用实验和讲解结合的方式,介绍水的特性。

3. 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并记录结果。

4. 归纳小结:总结水的特性和实验的观察结果。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进行小组展示,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八、作业布置:1. 记录实验的观察结果。

2. 与家长讨论家里如何节约用水的方法,并写下实践方案。

3. 收集与水有关的图片或故事,准备在班级分享。

九、教师自我反思:本次课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是否有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尝试?在下次的教学中需要做出哪些调整?这些都是教师可以进行反思的问题。

一年级科学(上册)-认识水-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上册)-认识水-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认识水》教材分析:《认识水》一课呈现的学生活动情境图,侧重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特点,旨在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观察、研究水的特点。

辨一辨,侧重于观察顺序与方法的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感官、采用多种方法观察事物的能力。

通过操作与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本环节侧重于方法指导,旨在让学生学会用多种角度、多种方法地观察水。

探究活动将课内延伸至课外,意在拓宽学生视野,唤起学生保护水的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颜色、状态、气味,认识水。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借助简单的工具观察水的形态特征,并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水的特点。

能力目标:1、初步意识到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1、遵守实验的规则,体验与他人合作共同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借助简单的工具观察水的形态特征,认识水的特点。

教学难点: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水的特点。

教学准备:烧杯、牛奶、白醋、橙汁、不同形状的瓶子教法、学法: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特点: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观察、研究水的特点;辨一辨,侧重于观察顺序与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感官、采用多种方法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师:孩子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谜语: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

钢刀砍不断,铁钩勾不起。

猜猜是什么吗?打一生活必需品。

学生猜谜。

揭示谜底。

师:大家对水都非常熟悉,那同学们见过的水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交流自己对水的认识。

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水。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小学生喜欢的简单谜语入手,通过猜谜引出关于水的话题,自然导入课题。

】二、活动探究活动一:运用感官自主探究,观察水的特征。

1、引领复习观察方法。

要认识水,就要用正确的方法来观察。

前面我们学习过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大家还记得吗?学生回顾并交流。

师生总结:正确的观察顺序是一看、二闻、三尝。

【设计意图:组织回顾复习看、闻、尝等基本的观察方法,为下面即将展开的有序观察活动打好基础。

《认识水》教学设计[4]

《认识水》教学设计[4]

《认识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人2017课标版(部审)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认识水》。

【教材分析】水是地球上重要的物质,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

本课选取水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水的基本特征,并为认识其他事物打下基础。

水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的好材料。

通过比较水、牛奶和白醋的不同,可以观察水的颜色、气味、形状等特征,进而综合概括出水的基本特征。

在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感官观察物体的能力,提出问题、实验记录、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分析、比较等综合能力。

【学习背景】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水,水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有意无意地对水进行了观察,并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

但由于已有观察缺乏科学的指导,所以他们对水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

通过本课教学,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或借助工具对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描述,将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关于水的科学事实。

对科学事实的分析,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

对水的基本特征的理解也可以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溶解”“不溶解”等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说出水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水。

2、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水的特征。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1、能对观察水的特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能如实描述水的特征。

3、能从多个角度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教师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水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处处离不开水。

2、要节约用水,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利用多种感官或借助工具对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描述,知道水的特征,并能用简单的词语如实描述水的特征,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是什么样的
教学目标
1.初步意识到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

2.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颜色、气味、味道、形状等特点。

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颜色、气味、味道、形状等特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水、白醋、牛奶、糖水;各种形状的容器;滴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猜谜语:用手拿不起
用刀劈不开
煮饭和洗衣
都得请我来
二、认识水
1、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水?
学生自由回答后,出示图片。

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2、探究活动:找一找
这里有水、牛奶、白醋、糖水,找一找哪一杯才是清水呢?
分组开展探究活动
眼睛看一看
鼻子xx(注意闻的方法)
舌头尝一尝(注意不要随便尝)
交流后总结:描述水是什么样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我们学到的观察的方法:看-闻-尝
3、探究活动:做一做
把同样多的水倒进不同的瓶子里
用手接一接水
把手握成拳头,在手背上滴水
想一想:水是什么形状的?
交流后总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三、总结
水是什么样的?
四、课外延伸
1、节约用水
2、布置作业:观察大自然中的水是怎么流动的。

板书设计
4、水是什么样的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形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