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固体制剂研究特点及易出现的问题

合集下载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研究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研究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研究摘要:中药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珠,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十分之高。

近年来,我国对药物监管的力度逐渐增大,以及市场对中医和中医制剂的需求逐渐提高,对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研究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由于中药都是天然药物,其本身就带有病菌、霉菌等,在原材料环节运输和制作过程中很难把握其洁净。

因此,对药固体制剂灭菌研究迫在眉睫。

本文阐述了中药固体制剂灭菌现状以及中药制剂染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中药制剂生产中可以应用的几种灭菌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灭菌措施引言:中药在运输、保存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卫生问题,一直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种类繁多,包括片剂、胶囊、颗粒剂、丸剂等,所以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生产流程也不尽相同,这也就让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更加难以控制。

中药药材是天然生长在自然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对其在种植、采收等过程中可能会携带的霉菌、病菌等也没有切实的解决方法。

另外,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生产条件相对较低,手工比重较大,这也增加药材受污染的风险几率。

一、中药固体制剂灭菌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对药品质量以及药物、食品安全的进一步重视,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药品与食品安全的相关指导方针和法律法规。

随着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进一步落实,我国制药企业对于生产厂房和设备的投入进一步加大,保证了药品质量安全。

但由于中药具有品种较多、供货产地范围广泛、药物特性不同等特征,对其灭菌方法,时至今日依旧稍有欠缺,因此在对药品进行最后微生物检测时还是会出现不合格的情况。

其中,中药制剂微生物超标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制剂质量的影响和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这两方面。

为了制药企业的平稳发展以及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对中药灭菌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1]。

二、中药固体制剂灭菌现状在生产中药固体制剂灭菌前,对原材料进行灭菌,是保证生产药品质量稳定的重要手段。

虽然截止到目前为止,在中药固体制剂生产中可以选择的灭菌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药品药性、携带病菌和霉菌不同等问题的阻碍,现有灭菌方法存在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也无法满足中药制剂基本的灭菌需求。

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固体制剂片剂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一、质量问题制剂生产过程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制剂的质量不合格,尤其是在片剂生产中,造成片剂质量问题的因素更多。

现仅对片剂生产中可能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作一介绍。

(一)片剂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1.松片片剂压成后,硬度不够,表面有麻孔,用手指轻轻加压即碎裂,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①药物粉碎细度不够、纤维性或富有弹性药物或油类成分含量较多而混合不均匀。

可将药物粉碎过100目筛、选用黏性较强的黏合剂、适当增加压片机的压力、增加油类药物吸收剂充分混匀等方法加以克服。

②黏合剂或润湿剂用量不足或选择不当,使颗粒质地疏松或颗粒粗细分布不匀,粗粒与细粒分层。

可选用适当黏合剂或增加用量、改进制粒工艺、多搅拌软材、混均颗粒等方法加以克服。

③颗粒含水量太少,过分干燥的颗粒具有较大的弹性、含有结晶水的药物在颗粒干燥过程中失去较多的结晶水,使颗粒松脆,容易松裂片。

故在制粒时,按不同品种应控制颗粒的含水量。

如制成的颗粒太干时,可喷入适量稀乙醇(50%—60%),混匀后压片。

④药物本身的性质。

密度大压出的片剂虽有一定的硬度,但经不起碰撞和震摇。

如次硝酸铋片、苏打片等往往易产生松片现象;密度小,流动性差,可压性差,重新制粒。

⑤颗粒的流动性差,填入模孔的颗粒不均匀。

⑥有较大块或颗粒、碎片堵塞刮粒器及下料口,影响填充量。

⑦压片机械的因素。

压力过小,多冲压片机冲头长短不齐,车速过快或加料斗中颗粒时多时少。

可调节压力、检查冲模是否配套完整、调整车速、勤加颗粒使料斗内保持一定的存量等方法克服。

2.裂片片剂受到震动或经放置时,有从腰间裂开的称为腰裂;从顶部裂开的称为顶裂,腰裂和顶裂总称为裂片,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①药物本身弹性较强、纤维性药物或因含油类成分较多。

可加入糖粉以减少纤维弹性,加强黏合作用或增加油类药物的吸收剂,充分混匀后压片。

②黏合剂或润湿剂不当或用量不够,颗粒在压片时粘着力差。

中药固体制剂均匀性问题分析

中药固体制剂均匀性问题分析

中药固体制剂均匀性问题分析作者:肖智杨小宁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23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增高。

中药固体制剂的均匀性问题事关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质量可控性,为了加快医疗卫生建设,进而给人们提供一个更为优良的医疗条件,中药固体制剂的均匀性问题理当引起中药厂家的高度重视。

总而言之,中药固体制剂的均匀性问题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中药固体制剂与液体制剂不同,液体制剂一般是经过简单快捷的搅拌操作便可以实现制剂的均匀,而固体制剂由于均匀性受到混合、制粒、干燥以及成型等多个过程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中药生产厂家的制备工艺、制备流程、药材用量、生产设备以及工艺参数等都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行业规定,鉴于此,不同中药生产厂家生产的中药固体制剂存在化学和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就不难理解了;二是,《中国药典》(2015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中药固体制剂的化学均匀性有一个明确、详尽的界定,由于中药生产厂家没有相应标准的约束,因而导致了中药固体制剂在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中存在着严重的均匀性问题。

本文首先阐述我国中药固体制剂均匀性方面的诸多问题,然后重点探讨中药固体制剂的均匀性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影响,为中药生产厂家下一步确保中药固体制剂的均匀性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药;固体制剂;均匀性;含量差异;工艺中图分类号:R28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3-0089-01近年来,我国中药固体制剂,由于指标成分含量测定不合格以及装量差异不合格等其他质量问题,进而被召回的现象频频发生,这引起了人们对中药固体制剂的质量的严重质疑和强烈恐慌。

中药固体制剂均匀性是评价固体制剂工艺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由于中药固体制剂的生产流程、生产设备以及工艺参数等尚未达到一致,进而导致不同中药生产厂家生产的同一中药固体制剂的差异性较大,甚至同一中药生产厂家不同批次的中药固体制剂也差异较大。

固体制剂制药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固体制剂制药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固体制剂制药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作者:孙磊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3期摘要:由于制药行业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制药行业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制药工艺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化工制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药品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药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品,这也对药品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固体形态的药品占药品形态的比重较大,因此针对固体制剂制药工艺进行分析,确保固体制剂制药工艺能够取得不断的改善。

关键词:固体制剂;制药工艺;问题;完善措施当前市场上药品形态种类较多,但具体以液体、固体和粉末三种形态为主。

在这三种药品形态中,固体制剂以其易于携带、方便服用及高稳定性被大家青睐。

当前我国制药行业中固体制剂制药工艺相对成熟。

但在实际药品制备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善固体制剂制药工艺,确保固体药剂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1 固体制剂制药工艺概述在药品中固体药品所占比例较大,同时固体药品形态常见的有胶囊剂、颗粒剂和滴丸剂等。

与其他形态的制药工序相比,固体药品制药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整个制作过程更加复杂。

具体需要通过对药物进行适当比例分配,混合、粉碎、刷选等,然后将药品制成常见的固体状。

而且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工序的操作较为复杂,不同药剂中一些步骤程序也会存在差异。

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药品,需要在药品制作过程中针对其特性进行必要的操作,如添加一些填充剂和润湿剂等,更好的凸显出药品针对不同病症的特殊性。

固体制剂在制作过程中,其工艺相较于液体制剂和粉末制剂更具复杂性,但在具体工艺中,在对药物进行精准合理分配后,需要将分配好的药物进行碾压和粉碎,由于粉碎后的颗粒大小不一,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过筛处理,将一些大颗粒滤云,将余下的细微颗粒进行混合,然后再制成具体的散剂,再将散剂通过造粒技术制成普通的颗粒剂。

这其中散剂和颗粒剂应用于胶囊类药品,颗粒剂庆用于滴丸类药品。

目前中药制剂主要灭菌方法及其存在问题

目前中药制剂主要灭菌方法及其存在问题

目前中药制剂主要灭菌方法及其存在问题王丽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0000)目前,中药固体制剂采用的灭菌方法主要有:热压及流通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微波灭菌法、臭氧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及60Co-3,辅照灭菌法。

这些灭菌法用于固体制剂灭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

环氧乙烷(EO)灭菌可以穿透微孔,达到产品内部相应的深度。

但缺点是易燃易爆,残留物可致变异性,用于药品方面较有限,多用于医疗器械、塑料制品等灭菌。

微波灭菌:含水量多少影响微波灭菌效果,故不适合于含水量低的药材和药粉臭氧灭菌:臭氧穿透力弱,不及∞Co-3,和环氧乙烷,温度、湿度也影响其杀菌效果。

通常,温度低、湿度大杀菌效果好。

实验证明: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45%,臭氧对空气中的悬浮物几乎没有杀灭性,在同样温度下,相对湿度超过60%时,杀灭效果逐渐增强,在相对湿度为90%时,达到最佳灭菌效果;由于臭氧具有强有氧化性故不适用于易氧化的品种。

紫外线紫外线穿透力弱,主要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

60Co-ff辐照灭菌穿透力强,可对包装完整的药品进行辅照;常温灭菌,灭菌后物品温度升高少的优点。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制药企业采用辐照灭菌法,且这一趋势又以几何级数的形势向上攀升。

但辐照灭菌又存在下列问题:一、辐照装置的资格认证无标准可依。

目前国内还没有欧盟批准的辐照机构,我国对欧盟出口食品均不允许进行辐照处理。

2004年--2006年,我国出口食品先后10次被欧盟通报存在有非法辐照问题。

二、辐照品种不规范l、辐照的成药品种随意增加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60Co辐照中药灭菌剂量标准》(内部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按照卫生部的标准,允许辐照中药材品种共198种,中成药70种,允许低剂量(3kGy)辐照中药材品种5种,不允许辐照中药材品种2种(含龙胆苦苷的药材如秦艽、龙胆及其制品)。

标准还规定。

凡“通知”中未规定的中药,原则上不允许辐照,若需辐照,则需向卫生部药品检验所报批后,才能辐照。

中药新药研制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中药新药研制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中药新药研制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分析1制备工艺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新药在制备工艺上都存在问题,有些甚至有严重错误,即使是申请生产的亦不例外。

众所周知,制备工艺是新药研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的改动甚至可以动摇新药的根基。

因此,必须要从试验设计抓起,尽可能避免发生错误。

从分析的品种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剂型选择欠合理:申报单位未充分考虑到药物的性质或临床用药的特点,选择了不合适的剂型。

如:不适合制成软胶囊的却偏偏选择了该剂型;以口服用胶囊剂作为阴道内用药等。

1.2缺少工艺研究资料1.2.1药材前处理不当:未根据提取方式正确地将药材加工成饮片或颗粒,导致提取不完全或过滤困难;有的虽药材处理得当,但存在出粉率偏低等问题;有的则缺少必要的说明,如药材的粉碎程度、出粉率等。

1.2.2未充分考虑挥发油的利用:对有确切药理作用的挥发油未进行提取,或虽提取,却未对提取时间、出油量等进行考察;对如何保证挥发油的稳定性研究不够,如是否需经环糊精包结、包结的技术条件如何等。

1.2.3缺少提取工艺的研究;药材以生粉入药的量过多;未说明同一药材部分提取,部分生粉入药的理由。

此外,正交试验中的错误较多:设计欠合理,将提取与除杂、成型等工艺混为一谈;试验排列错误,水平安排不当;仅以总固体量作为评价指标;评分标准欠合理;缺少结果分析;结果计算错误;确定的最终工艺与试验所得的最佳工艺不符,而又未对两者作必要的比较。

1.2.4缺少除杂工艺的研究:以沿袭传统工艺为理由,未做任何除杂处理;对除杂前后成分的变化本做考察;未说明除杂过程中使用的树脂型号、用量、处理方法等;对醇沉时药液的相对体积质量、乙醇浓度本做优选。

1.2.5缺少成型工艺的研究:未对辅料品种、用量做优选,以致加入辅料过多,特别是有时加入蔗糖过多,不利于临床应用;未认真考虑以某些药材生粉取代辅料;未详细说明工艺的技术条件,如浓缩的温度,清膏的相对体积质量、喷雾干燥的温度、药粉混合的方法等。

目前中药制剂主要灭菌方法及其存在问题

目前中药制剂主要灭菌方法及其存在问题

目前中药制剂主要灭菌方法及其存在问题王丽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0000)目前,中药固体制剂采用的灭菌方法主要有:热压及流通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微波灭菌法、臭氧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及60Co-3,辅照灭菌法。

这些灭菌法用于固体制剂灭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

环氧乙烷(EO)灭菌可以穿透微孔,达到产品内部相应的深度。

但缺点是易燃易爆,残留物可致变异性,用于药品方面较有限,多用于医疗器械、塑料制品等灭菌。

微波灭菌:含水量多少影响微波灭菌效果,故不适合于含水量低的药材和药粉臭氧灭菌:臭氧穿透力弱,不及∞Co-3,和环氧乙烷,温度、湿度也影响其杀菌效果。

通常,温度低、湿度大杀菌效果好。

实验证明: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45%,臭氧对空气中的悬浮物几乎没有杀灭性,在同样温度下,相对湿度超过60%时,杀灭效果逐渐增强,在相对湿度为90%时,达到最佳灭菌效果;由于臭氧具有强有氧化性故不适用于易氧化的品种。

紫外线紫外线穿透力弱,主要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

60Co-ff辐照灭菌穿透力强,可对包装完整的药品进行辅照;常温灭菌,灭菌后物品温度升高少的优点。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制药企业采用辐照灭菌法,且这一趋势又以几何级数的形势向上攀升。

但辐照灭菌又存在下列问题:一、辐照装置的资格认证无标准可依。

目前国内还没有欧盟批准的辐照机构,我国对欧盟出口食品均不允许进行辐照处理。

2004年--2006年,我国出口食品先后10次被欧盟通报存在有非法辐照问题。

二、辐照品种不规范l、辐照的成药品种随意增加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60Co辐照中药灭菌剂量标准》(内部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按照卫生部的标准,允许辐照中药材品种共198种,中成药70种,允许低剂量(3kGy)辐照中药材品种5种,不允许辐照中药材品种2种(含龙胆苦苷的药材如秦艽、龙胆及其制品)。

标准还规定。

凡“通知”中未规定的中药,原则上不允许辐照,若需辐照,则需向卫生部药品检验所报批后,才能辐照。

中药固体制剂的吸潮问题及解决办法刍议

中药固体制剂的吸潮问题及解决办法刍议
赵 玮, 杨霄啸, 彭松峰
用清肝 解毒胶囊对小鼠灌胃 , 进行毒 性试验 , 观察 清肝解 毒胶囊 的安全 性 , 为 临床研 究提供 依据。 方法 清肝解毒胶囊较为安全 , 可供临床研究试用。 文章编号 : 1006- 0103( 2004) 04- 0323- 02 以清
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相对 分子量大多在 1 万以下 , 而无效成分如淀粉、 多糖、 树脂等杂质的相对分子量均在 5 万以上 , 因此, 采用 截留相对分子量为 5 万以下的超滤膜, 就能够很好 地将中药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分离, 从而提高浸膏 有效成分的含量, 吸潮性也显著降低。 1 33 选择合适的辅料及其用量 辅料是药物制 剂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辅料对制剂 的吸潮性有明显的影响。通过筛选合适的辅料及配 比 , 可以降低或克服制剂的吸潮性。在实际生产中, 因制剂的提取和精制工艺不便改动, 通常以筛选辅 料的种类和用量来降低制剂的吸潮性。 李铜铃等[ 1] 通过实验比较了 常用辅料 的吸潮 性 , 结果乳糖 < 微晶纤维素 < 微粉硅胶 < 淀粉。虽 然微晶纤维素的吸潮性稍大于乳糖, 但加入微晶纤 维素更容易制粒, 吸潮后仍然能保持颗粒状, 故微晶 纤维素对于易吸潮的浸膏应是首选的辅料。王秀良 等[ 2] 以颗粒吸潮性、 临界相对湿度、 制粒难易程度等 为指标, 不同辅料及配方对中药喷雾干燥浸膏粉制 粒的影响, 寻求最佳的辅料及配比, 结果认为浸膏粉 - 蔗糖- 微粉硅胶 ( 50 77. 5 25 37. 5) 配方最理想, 浸膏粉不易吸潮 , 临界相对湿度较低。对于一些吸 潮性很强的浸膏, 也可采用 - 环糊精包合, 不仅可 降低吸潮性 , 还能掩盖部分苦味[ 3] 。 1 34 薄膜包衣 薄膜包衣技术可克服中药固体 制剂的吸潮问题, 现已广泛应用于片剂、 丸剂、 颗粒 剂、 胶囊剂等。衣膜可塑性好 , 包衣后重量变化小, 能显著提高药物的抗潮性能。刘怡等 囊

中药制剂临床研究中常见问题分析

中药制剂临床研究中常见问题分析

中药制剂临床研究中常见问题分析摘要:传统中药汤剂因疗效缓慢,依从性差,受制约因素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中药新剂型出现在临床实践中,而现阶段药物研究中无论是早期的临床前动物研究还是Ⅰ、Ⅱ、Ⅲ期临床研究及药物上市后IV期研究其理念都源于西药。

中药制剂在临床研究中暴露出了愈来愈多的问题。

关键词:中药制剂;临床研究;近年来,由于起效慢、中药汤剂使用不便、患者(尤其是特殊人群如儿童及口服用药不便患者)依从性差等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新的中药剂型,如颗粒剂、片剂、缓控释胶囊剂、透皮贴剂和靶向制剂。

越来越多的新型中药制剂开始进入临床研究,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一、我国中药制剂在临床研究中常见的问题1.中药制剂临床研究中疗效评价标准模糊。

目前,中药制剂临床研究人员对疗效指标还没有统一的参考标准。

在临床研究中如何评价中药制剂的临床疗效一直是困扰方案设计者的难题,采用具体的量化检测指标还是主观的如“痊愈、良好”等观察指标?是采用传统的中医辨证的临床疗效评价方式还是西医实验室评价方式?现行临床试验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观察方法和疗效指标,主客观兼而有之。

如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发作中药研究与临床方案中,使用标准的疗效观察三个,包括两个西药评价指标,中医药是其中一种,包括西医哮喘症状决策标准和中医症状疗效的评价标准,后者是一个主观判断,也是中医对疗效指标的分析。

由于没有严格的疗效指标标准,西医疗效指标标准适用于中药制剂临床疗效标准,主观标准是否存在一定的偏差?虽然最终的临床判断标准是疗效,但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仅根据患者的感觉评分来判断疗效是否不合理。

事实上,任何实质性的疗效量化指标可以从更客观的阐明治疗效果,但是因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指导中医临床医学,所以如何借鉴西医疗效评价标准,互为补充,并探讨疗效是中医临床研究的迫切需要,也能更好地反映精密医疗的本质。

目前,在临床实践中提倡中西医结合。

药物制剂研发中存在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周建平)

药物制剂研发中存在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周建平)

药物制剂研发中存在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周建平(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南京 210009)一、质量控制的作用及意义药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合格和不合格品)是用于防治、诊断疾病、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的物质;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确保人们用药的安全、有效,必须对药品质量进行全面控制。

提高企业声誉,提高我国医药品质量,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发展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药品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研究→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多单位、多部门协调)GLP→GMP→GSP→GCP→AGC(分析质量控制)应特别注意: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药品质量!发展方向:产品质量源于设计二、国内外药品质量差异性分析• 技术层面:处方及其制备工艺等• 硬件层面:设备及环境等• 软件层面:人员素质、企业管理等★原料差异性国外国内来源:固定价格导向标准:要求高(杂质、晶型等)一般质量:稳定差异性大储运:硬件设施好不规范• 例如:那格列奈(两种晶型、制备工艺要求)羟氨苄青霉素(二聚物、多聚物控制等)★辅料差异性国外国内来源:固定价格导向标准:全面、规范一般质量:稳定差异性大储运:硬件设施好不规范• 例如:HPMC(粒度、黏度、分子量及分布等)CMS-Na(吸湿性、崩解性、堆密度等)★处方差异性国外国内研究:精益求精粗旷有余手段、方法先进一般评价:科学客观满足最低要求质量导向价格导向• 例如:高质量原辅料的广泛使用(PVPP)粒度及分布、硬度、3种释药条件…★工艺差异性国外国内机械先进、程序化一般、人为化设备数字化经验化操作严格执行SOP SOP粗线条管理流程多参数控制仅含量、水分等• 例如:全自动设备及机器人的程序控制;动态监测(cGMP);批间、批内差异性评价等。

三、药物制剂研发中存在问题及其解决策略1、剂型选择问题:对药物剂型认识不足,趋利性等。

案例1:大剂量药物设计成口腔崩解片;水溶性药物设计成分散片等。

案例2:稳定性药物水针设计成冻干制剂;不稳定药物小针设计成输液等。

固体制剂制药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固体制剂制药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固体制剂制药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摘要:制造业的技术质量一般是由当地政府的经济实力所决定的,同样它也对国家的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而医药属于国家的基本产业,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

所以良好的医药行业能够促使劳苦大众更为幸福的生活。

近年来,制药方法逐渐优化和调整,大家对药品的性能和效果越来越关注,所以制药行业当前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需要打破原有的技术限制,并不断开拓新的方法,在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已经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药品,并且制药仪器的不断更新在某种意义上也助推了制药方法的不断提升,然而据相关调查表明,人们常常不加节制地使用抗生素,导致有些病毒耐药作用越来越大,为了对抗这些病毒,所以制药技术就必须进一步提升,这篇文章我会详细阐述制药行业的一些相关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制药技术,冷冻干燥技术以及相关的制药仪器等。

关键词:固体制剂;制药工艺;问题;完善措施引言一般情况下,液体药品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干扰和影响,而固体药品在这方面就比较好,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太易于与别的物质出现化学变化,所以往往保存的时间也较长。

1固体制剂制药的相关概述1.1固体制剂的优势现阶段,常用的固体剂型有散剂、颗粒剂、片剂以及胶囊剂等,相当一部分病人都喜欢吃固体药品,因此固体药的受众面相对较大。

另外,固体药相对比较便宜,即便随身带着也不麻烦,出去的时候也不耽误吃药,还能够有效节约病人治病的开销。

从药品的性能上来讲,固体样品比其他形式的药都更容易保存,保质期也相对较长,并且在制作的时候不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干扰,还能够有效避免跟外包装发生化学作用。

除此之外,药品运送的时候,所需要的采用的规格标准较低,即便路上发生碰撞和晃动也无大碍,药品依然可以正常销售,所以具体的运输过程中不用过分的考虑药品有没有坏,所以没有什么运输风险,相应的也可以减少交通方面的各种支出。

对于药品所起的效果,固体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膜、被吸入血液循环中,起到相应的作用,整个过程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并且能起到一定的治病效果,相对于别的形式的药品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固体制剂不同制粒方法的常见问题及特点分析

固体制剂不同制粒方法的常见问题及特点分析

固体制剂不同制粒方法的常见问题及特点分析江宝成(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01)摘要:总结并分析了湿法制粒(挤压制粒、高速搅拌制粒、流化床制粒、喷雾制粒)和干法制粒的常见问题,简要对比了不同制粒方法的特性,为固体制剂生产企业选择适宜的制粒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挤压制粒;流化床制粒;高速搅拌制粒;干法制粒;常见问题;特性0引言固体制剂的制粒是指把粉末聚结成一定性状、大小的颗粒的操作。

制粒过程具有改善物料流动性、可压性,提高主料的混合均匀度,防止粉尘暴露等作用。

良好的制粒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制粒通常分为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两种方式,每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固体制剂生产企业可根据不同药物的特性,选择最佳的制粒方法。

1湿法制粒湿法制粒是在混合粉末(包含药物)中加入黏合剂,将颗粒表面湿润,靠黏合剂的架桥作用使粉末聚结在一起而制备成颗粒的方法。

水是制粒过程中最常用的液体。

湿法制粒流程通常为: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制粒与总混。

湿法制粒的常见方法有:挤压制粒、高速搅拌制粒、流化床制粒、喷雾制粒等。

1.1挤压制粒挤压制粒是把药物粉末用适当的黏合剂制成软材后,用强制挤压的方式使其通过一定大小的筛网或孔洞的制粒方法。

其操作过程:原辅料粉末→混合→制软材→挤压制粒→干燥制粒→颗粒。

颗粒的性状以柱状或角状为主,经过后续加工可制成球状或其他不定形的颗粒。

在挤压制粒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1.1.1颗粒中有浆状物挤压制粒的颗粒大小取决于筛网的孔径或挤压轮上孔的大小。

孔的尺寸越小,颗粒的致密度就越大。

但是,当颗粒致密度过大的时候,就会产生浆状物。

因此,在制粒过程中出现浆状物时,有必要优化物料混合和挤压过程的力度。

1.1.2颗粒细粉较多且松散分析颗粒细粉多且松散的原因,首先可能是黏合剂使用过少,建议适当增加黏合剂的使用量;其次是黏合剂与物料的黏合度不够,不能够在粉末之间形成固体桥,建议选择强度大的黏合剂;最后是挤压制粒过程中,挤压轮的转速对颗粒的形状及松散度也有重要影响。

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高

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高

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高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高效包衣机0一、质量问题制剂生产过程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制剂的质量不合格,尤其是在片剂生产中,造成片剂质量问题的因素更多。

现仅对片剂、胶囊剂及注射剂生产中可能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作介绍。

(一)片剂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1. 松片片剂压成后,硬度不够,表面有麻孔,用手指轻轻加压即碎裂,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①药物粉碎细度不够、纤维性或富有弹性药物或油类成分含量较多而混合不均匀。

可将药物粉碎过100目筛、选用黏性较强的黏合剂、适当增加压片机的压力、增加油类药物吸收剂充分混匀等方法加以克服。

②黏合剂或润湿剂用量不足或选择不当,使颗粒质地疏松或颗粒粗细分布不匀,粗粒与细粒分层。

可选用适当黏合剂或增加用量、改进制粒工艺、多搅拌软材、混均颗粒等方法加以克服。

③颗粒含水量太少,过分干燥的颗粒具有较大的弹性、含有结晶水的药物在颗粒干燥过程中失去较多的结晶水,使颗粒松脆,容易松裂片。

故在制粒时,按不同品种应控制颗粒的含水量。

如制成的颗粒太干时,可喷入适量稀乙醇(50%—60%),混匀后压片。

④药物本身的性质。

密度大压出的片剂虽有一定的硬度,但经不起碰撞和震摇。

如次硝酸铋片、苏打片等往往易产生松片现象;密度小,流动性差,可压性差,重新制粒。

⑤颗粒的流动性差,填入模孔的颗粒不均匀。

⑥有较大块或颗粒、碎片堵塞刮粒器及下料口,影响填充量。

⑦压片机械的因素。

压力过小,多冲压片机冲头长短不齐,车速过快或加料斗中颗粒时多时少。

可调节压力、检查冲模是否配套完整、调整车速、勤加颗粒使料斗内保持一定的存量等方法克服。

2.裂片片剂受到震动或经放置时,有从腰间裂开的称为腰裂;从顶部裂开的称为顶裂,腰裂和顶裂总称为裂片,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①药物本身弹性较强、纤维性药物或因含油类成分较多。

可加入糖粉以减少纤维弹性,加强黏合作用或增加油类药物的吸收剂,充分混匀后压片。

固体制剂稳定性特点

固体制剂稳定性特点

固体制剂稳定性特点【药学相关知识】固体制剂稳定性特点1、复杂性固体制剂为一多相系统,有固相、液相(吸附的水和溶剂)、气相(空气与水气),三相的组成与状态常发生变化,影响实验结果。

其中水分的影响最大,有时温度升高,反应速度下降,原因是水分减少;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导致成分分解,如对乙酰氨基酚与乙酰水杨酸之间的乙酰基转移反应,使乙酰水杨酸分解。

2、系统不均匀性每片主药含量与水分含量不相同,分析结果重现性差;氧化作用局限于固体表面,而将内部分子保护起来,使表里不一。

3、反应速度缓慢固体药物降解速度较慢,需要较长时间和精确的分析方法;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一般仍可用阿仑尼乌斯定律描述,但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则不宜再使用。

4、反应类型的多样化既有氧化、水解等化学变化,也有晶型转换等物理变化。

(二)影响固体制剂稳定性的因素1、药物的晶型同一药物,不同晶型,其溶解度、稳定性、熔点、密度、蒸气压等也不同。

如醋酸可的松使用不合要求的晶型制成的混悬液可导致结块;利福平的无定型在70℃/15天,含量下降15%,而晶型A、B只下降1-4%.2、含水量对于在水中发生水解而水量又不足以溶解所有的药物时,每单位时间药物降解的量与含水量成正比。

如氨苄青霉素钠的水分应控制在1%以下,否则水分增加则稳定性显著下降。

3、温度温度升高,一般反应速度增加;但由于含水量下降,有时反而有利于稳定稳定。

故实验过程应控制含水量不变。

4、湿度当大气中的水蒸气压(PA)大于药物表面的饱和溶液蒸气压(P)时,固体开始吸湿。

吸湿速度与(PA-P)、表面积成正比。

故应控制湿度在药物的临界相对湿度以下。

5、光线光线影响易光解和氧化的药物,应注意避光操作、避光贮存。

(三)稳定性试验方法1、试验应注意的问题由于固体制剂的特殊性,试验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每个样品必须测定水分,加速试验过程中也要测定;(2)样品必须用密封容器;(3)测定含量和水分的样品,要分别单次包装;(4)固体制剂含量应均匀;(5)药物颗粒的大小及分布应一致;(6)实验温度不宜过高,以60℃以下为宜。

浅谈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的特点及常见问题

浅谈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的特点及常见问题

2017浅谈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的特点及常见问题【关键词】?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含量测定中药新药的质量标准研究是新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新药是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中药,主要包含新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以及复方制剂等。

其中,有效成分新药的药用物质基本清楚;与化学药类似,不同点是:中药有效成分中的杂质大多为主成分的结构类似物,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大多相似,故对限度控制的要求相对较低;有效部位新药的原料药中一般至少含有5%以上相同结构类型的有效成分,其余部分的成分大多不清楚,而中药复方制剂是由多个原料经提取加工制成的,其中有效成分大多不明确,且所含成分的种类多、含量低,在对相关成分进行分析时,分离难、干扰大。

这些使中药新药的质量标准研究具有与化学药不同的特点。

1 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的特点1.1 探索性1.1.1 相关基础研究如需明确特定中药中大致含有哪些成分或哪些结构类型的成分、该药品中什么成分是可能的活性成分、什么分析技术和方法适合于中药的成分分析等,这些工作属新药研究中基础性研究的范畴,也是探索性的工作。

有了充分的相关基础研究的支撑,才能建立起可控性较强的质量标准。

回顾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是基础研究建立起来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指标推动着中药质量标准的水平不断提高。

1.1.2 质控指标的选择选择质控指标时需考虑以下问题:哪些成分与药品的安全性或有效性相关?拟分析成分是否具有代表性和专属性?对照品是否能够获得、现有技术条件是否适合?需尽可能将质控指标与中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关联起来,不断探索新的质控指标。

如妇科腔道用固体制剂,可在质量标准中建立pH检查项,避免因药物的酸碱性偏离正常生理状态过多而产生不良影响。

拟采用苷元类成分为质控指标的,需考察因苷类成分的不稳定而带来的影响。

1.1.3 分析方法的研究质量标准中分析方法的研究也是探索性的工作。

中药所含成分较复杂,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进行研究,尽可能排除干扰,建立具专属性的分析方法。

关于防止中药干浸膏的固体制剂吸湿方法的探讨

关于防止中药干浸膏的固体制剂吸湿方法的探讨

关于防止中药干浸膏的固体制剂吸湿方法的探讨在中药固体制剂的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湿气的侵入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湿气的吸附不仅会导致药效的降低,还可能产生异味,影响药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因此,我们需要探讨有效的防止中药固体制剂吸湿的方法,以保障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一、固体制剂吸湿问题的危害(一)药效降低固体制剂吸湿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中药固体制剂而言。

湿气的侵入导致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或与水分发生相互作用,使药效逐渐降低。

这意味着患者可能无法获得预期的疗效,治疗效果不稳定,甚至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

对于某些药物来说,药效降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或延误病情恶化,特别是在需要精确控制药物剂量的情况下。

药效降低不仅影响个体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对医疗保健系统造成负担。

当患者需要频繁更换药品或增加用量以达到治疗效果时,医疗成本会增加。

此外,治疗效果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疾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展,增加医疗资源的消耗和病患的痛苦。

(二)产生异味固体制剂吸湿不仅会影响药效,还可能导致药品产生异味。

当湿气渗入固体制剂中,药物的成分可能会发生氧化、分解或与其他成分发生反应,产生不稳定的化合物,从而引起异味的释放。

这些异味不仅会影响药品的外观和气味,还可能影响患者对药品的接受和依从性。

药品产生异味不仅会降低患者对药品的满意度,还可能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或拒绝继续使用药物。

特别是对于口服药物或涂抹剂来说,异味的存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呕吐感、恶心或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

这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治疗的效果。

产生异味的药品还可能给人一种低质量或不安全的感觉,这可能导致患者对药品的信任降低,甚至怀疑其品质。

这对药品制造商和医疗机构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可能导致品牌形象的受损和患者的流失。

二、影响中药固体制剂吸湿的因素(一)包装材质透气性:包装材质的透气性是指湿气是否能够通过包装材质进入固体制剂。

对于一些湿敏性较强的中药固体制剂而言,透气性较高的包装材质可能会导致湿气渗透进入药品,影响其稳定性和药效。

中药固体制剂及其溶出度的研究概况

中药固体制剂及其溶出度的研究概况

中药固体制剂及其溶出度的研究概况来源: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一、概述1.中药固体制剂的研究进展制剂是根据药典、药品标准、处方手册等收载的应用比较普遍并较稳定的处方,将原料药物按某种剂型制成的具有一定规格的药剂,可以直接用于临床治疗或预防疾病,也可作为其它制剂或方剂的原料。

剂型一般指药物制剂的类别,是药物经加工制成的适宜于预防或医疗的最终应用形式。

中药固体制剂约占全部制剂品种的2/3,其服用、携带、生产、运输、贮藏方便,应用广泛。

固体剂型在《五十二病方》中已有记载,如饼、丸、丹、等。

《黄帝内经》中也记载有丸、散等固体剂型。

建国以来,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传统剂型进行了发掘、继承和改进。

如将水泛丸改为浓缩丸、将粉末片改为浸膏片或半浸膏片、将颗粒剂改为胶囊剂或片剂等。

同时借鉴现代药剂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创制了一批新剂型、新品种,如:苏冰滴丸、清开灵注射液、复方丹参气雾剂、葛根芩连微丸等,从而减少用药剂量、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丰富了临床用药。

近年来,随着新辅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以及中、西药制剂理论的发展,推动了中药固体制剂的革新,主要体现在新剂型的开发。

如以药物迅速释放为目的,用以治疗急症的速释固体制剂(速崩片、分散片、口腔速崩片、速溶片等);以延缓药物释放、减少给药次数、避免血药浓度“峰谷”现象为目的的缓释固体制剂(缓释胶囊、缓释片、胃内滞留片等);根据病情需要,以定时定量释放药物的控释固体制剂(渗透泵型控释系统、脉冲式释药系统、自调式释药系统等);以减少毒副作用、增强疗效的靶向固体制剂(毫微囊、脂质体等)。

但从总体上来讲,由于中药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在研究方法和生产技术上与先进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基础研究工作还较薄弱,特别是新剂型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制备技术,大多借鉴化学药品的制剂理论与技术。

随着多学科(如中药制剂工程学、中药制剂药代动力学等)的交叉应用,中药固体制剂必将进一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方法:湿度实验 吸潮情况考察:通常测定平衡吸湿量和临界 相对湿度测定

2、固体制剂稳定性问题
固体制剂稳定性方面的特点



特点: 1、分解缓慢,内外变化不一 2、系统不均匀(如药物含量不完全相同, 分析结果难以重现) 3、多属于多相系统。除固相外。包括气 相(空气和水气);液相(吸附的水或 液态、液化的药物)。
23、栓剂 24、鼻用制剂(液体-滴
鼻剂、洗鼻剂、喷雾剂; 半固体-软膏剂、乳膏 剂);固体-散剂)
25、眼用制剂(液体-滴
眼剂;半固体-眼膏剂); 固体-临用配成溶液或混 悬液)
26、气雾剂、喷雾剂
药物剂型的吸收步骤
中药固体制剂常见问题举例



1、药物吸潮问题; 2、稳定性问题; 3、剂型中药物的容量问题; 4、挥发性成分的保留问题; 5、卫生学控制问题。
1、固体制剂吸潮问题
固体制剂吸潮的解决思路



1、提取、分离与纯化措施的改进 2、防潮辅料的选择 3、制剂技术与方法的改进 4、包衣辅料的选择 5、包装措施
考察固体制剂吸潮的实验方法



实验样品: 1、药物粉末吸潮实验 2、药物粉末加辅料吸潮实验 3、制剂吸潮实验 4、带包装的吸潮实验
加压和减压滤过均可采用, 除菌过程中,同时除 但加压滤过较安全适用 去一些微粒杂质。使 用时要配合无菌操作 技术,并加适当的防 腐剂
谢 谢
9、合剂 10、滴丸剂 11、贴膏剂(橡胶膏剂、
巴布剂、贴剂)
12、胶囊剂(硬胶囊剂、
软胶囊剂、肠溶胶囊剂)
6、煎膏剂 7、胶剂 8、糖浆剂
13、酒剂 14、酊剂 15、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2005版药典收载剂型----2
16、膏药(黑膏药、白膏药) 17、凝胶剂 18、软膏剂 19、露剂 20、茶剂(块状茶剂、袋装 茶剂、煎煮茶剂) 21、注射剂(注射液、注射 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 溶液) 22、搽剂、洗剂、涂膜剂
中药固体制剂研究特点及 易出现的问题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制药系 教育部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中药新药与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


2005版药典收载剂型----1
1、丸剂(蜜丸、水蜜丸、水
丸、糊丸、蜡丸、浓缩丸)
2、散剂 3、颗粒剂 4、锭剂 5、片剂(含片、咀嚼片、泡
腾片、阴道片与阴道泡腾片、 肠溶片)
环氧乙烷易穿透塑料、 纸板或固体粉末,因 此可用于纸或塑料包 装、对热敏感固体药 料、橡胶制品、衣物、 敷料及器械的灭菌。 甲醛比环氧乙烷的杀 菌力大,但穿透力差 ,只能用于空气杀菌 。 物体表面灭菌。多数 化学消毒剂仅对细菌 繁殖体有效,不能杀 死芽孢;目的在于减 少微生物的数量。 不耐热的粘度低的药 物溶液和相关气体物 质的洁净除菌处理。
新脱落或产生的微粒被经过的气流很快带 走,具有自行除尘能力;可避免不同药物 粉末的交叉污染;室内空气不会出现停滞 状态
层流是一种粒子流体连 续稳定的运动形式,使 一切粒子保持在层流层 中的运动
不能在最后容器中灭菌的无菌制剂的配制与灌封;能在最后容器中灭 菌的≥50ml注射剂的滤过、灌封;粉针剂的分装、压塞;无菌针剂、 粉针剂、原料药的精制、干燥、分装。 需除菌滤过但不能在最后容器中灭菌的无菌制剂的配液;能在最后容 器中灭菌的大体积注射剂的配液及小体积注射剂的配液、滤过、灌封; 滴眼剂和不能热压灭菌的口服液的配液、滤过、灌封;不能在最后容 器中灭菌的油膏、霜剂、悬浮液、乳浊液等的配制与灌封;注射用原 料药的精制、干燥、分装。 片剂、胶囊剂、丸剂及其他制剂的生产;口服和外用原料药的精制、 干燥、分装。
将待灭菌的物品先用60~80℃ 加热 1h 以杀死繁殖菌,在室 温或孵化箱中24h,再同法操 作。 波长 254~257nm 的紫外线杀 菌力最强。属于电磁波非电 离辐射。 频率在300MHZ到300kMHZ之 间的电磁波
紫外线灭菌法
适于物品表面和空气的灭菌
微波灭菌法
适于水溶性注射液的灭菌。对含 少量水分药材饮片及固体制剂也 有灭菌的作用
辐射灭菌法
β 、γ射线
密封安瓿和整瓶甚至整箱已包装 好的药品的灭菌。含挥发性成分 或不耐热药品的灭菌。
灭菌方法


特点
应用
气体灭菌法
利用化学药品的气体或产 生蒸汽进行杀灭微生物的 方法。 常用的化学药品有甲醛、 环氧乙烷灭菌、丙二醇或 过氧醋酸、乳酸、 β - 丙 内酯、三甘醇。
适用于不能采用加热 灭菌和滤过除菌的固 体药物或辅助材料等。 环氧乙烷杀菌力强, 可以杀死微生物的繁 殖体和芽孢。具有可 燃性,对皮肤、眼粘 膜有损害。
药物容量问题的表现

1、颗粒剂 2、片剂 3、胶囊剂 4、丸剂
固体制剂容量的解决思路

1、提取、分离与纯化措施的改进
2、高性能辅料的选择 3、制剂技术与方法的改进


4、固体制剂中挥发性成分的保留
挥发性成分保留的思路

1、吸附(其他药物、辅料)
2、包合(环糊精、微囊) 3、包衣 4、包装 5、贮藏




5、固体制剂卫生学问题
常见固体制剂的卫生学标准
剂 型 丸剂
细菌数
不含药材粉 含药材粉 口服与外用 阴道用 不含药材粉 含药材粉 不含药材粉 含药材粉 不含药材粉 含药材粉 1000 30000 30000 100 1000 10000 1000 10000 1000 10000
霉菌数
100 100 100 1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00 级洁 净区
10万级洁 净区
灭菌方法
火焰灭菌法 干热空气灭菌法
操 作
火焰直接灼烧物品 利用高温干热空气。 一般在干热灭菌器或高温烘 箱中进行。 应注意:①检查仪表;②排 尽空气;③准确记时;④安 全开启 灭菌时间一般为30~60min
特点
彻底、简便、应急的方法 干热空气穿透力弱,不均匀。因 此温度高、时间长。不适用于大 部分药品和橡胶、塑料制品。 被公认是最可靠的灭菌方法 (F0=8~12) 采用饱和蒸气 可杀灭繁殖型细菌,但不一定能 完全杀灭芽胞 操作时间长,灭菌效果不理想, 杀死芽孢不完全。 常需添加抑菌剂。 使微生物核酸蛋白变性死亡,空 气受紫外线辐射后产生微量臭氧 也起灭菌作用;紫外线是以直线 进行传播,穿透能力很差。 利用高频电场使物质内部分子极 化迅速升温。靠热力而灭菌。同 时微生物中的活性分子能被微波 高强度电场破坏。 能穿透到介质的深部,可以均匀 加热、升温迅速。 灭菌物品温度变化小; γ射线穿透 力强;适用面广;杀菌可靠,可 防止二次污染
浸泡与表面消毒 法
常用的有醇类、酚类、表 面活性剂、氧化剂等。如 70-80%乙醇;0.1-0.2%洁 尔灭、苯扎溴铵; 0.5% 苯酚;0.2-0.5%过氧醋酸
化学消毒剂大多仅能 杀死微生物的繁殖体 而不能杀死芽孢,能 控制一定范围的无菌 状态
滤过除菌法(常 用有微孔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滤 器、垂熔玻璃滤 器、砂滤棒)
应用情况
耐热容器及器械。 适用于耐热容器及器械、不允许 湿气穿透的油脂类材料、耐高温 的粉末材料等。 耐湿热容器及器械;耐湿热药品 及材料。 适于含有抑菌剂药液的灭菌, 1~2ml 的注射剂及不耐高热的品 种灭菌 必须采用加热灭菌但又不耐较高 温度的药品
热压灭菌法
流通蒸气与煮沸 灭菌法 低温间歇灭菌法
散剂 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
固体制剂染菌的途径



(1)原药材 (2)辅料 (3)制药设备 (4)制药环境 (5)操作人员 (6)包装材料
空气净化 系统分类


应 用 情 况
非层流型 洁净空调 系统
层流型洁 净净化系 统 1 0 0 级洁 净 区
净化调装置送入的空气 属紊流状气流
可使空气中夹带的混悬粒子迅速混合,由 小粒子聚结成大粒子;可使室内静止的微 粒重新飞扬;室内部分空气出现停滞状态
考察固体制剂稳定性的实验方法


1、湿度实验(同前) 2、光照实验。照度4500±500Lx。固体制 剂的颜色变化测定---目测、分光光度法、漫 反射光谱法(准确、不破坏制剂) 3、温度实验。常规实验、经典恒温法、温 度指数法、台阶变温法(固体制剂难符合Arrhenius定
律)
3、固体制剂中药物容量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