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诱发电位
听觉诱发电位测试方法
听觉诱发电位测试方法听觉诱发电位测试(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简称AEP)是一种用于评估听觉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方法。
它通过记录大脑对声音刺激产生的电生理反应,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听觉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其他与听觉相关的问题。
AEP测试是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电极贴附在头皮上记录脑电图(EEG)的方式。
测试时,被检测者通常需要佩戴耳机,然后听到各种声音刺激,例如点击声、脉冲声或纯音。
这些声音刺激会引起大脑特定区域的电活动,同时被电极记录下来。
AEP测试通常包括多个不同的测试项目,如以下几种常见的听觉诱发电位测试:1. 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简称ABR):ABR测试主要用于评估听觉神经通路的功能,可以检测到从内耳到听觉脑干途径的电活动。
测试时,被检测者通常需要在静音环境下佩戴耳机,并听到重复的点击声或纯音。
通过记录下来的电活动,医生可以评估听觉神经在不同阶段的功能是否正常。
2. 诱发电位反应(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简称CAEP):CAEP测试主要用于评估大脑皮层对声音刺激的处理能力。
测试时,被检测者通常需要在静音环境下佩戴耳机,并听到不同频率或强度的声音刺激。
通过记录下来的电活动,医生可以评估大脑在接收和处理声音信息时的反应情况。
3. 声音诱发电位(Speech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简称SAEP):SAEP测试主要用于评估大脑对语音刺激的处理能力。
测试时,被检测者通常需要在静音环境下佩戴耳机,并听到不同语音刺激,如单词、句子或语音片段。
通过记录下来的电活动,医生可以评估大脑对语音信息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AEP测试可以提供有关听觉功能的重要信息,对于诊断听觉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非常有帮助。
例如,ABR测试可以用于检测听力损失的类型和程度,诊断耳聋的原因,以及评估婴儿的听觉发育情况。
如何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报告单
如何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报告单一、诱发电位的定义及电生理基础诱发电位Eps:是指对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包括从感受器到大脑皮层给予相宜的刺激,或使大脑对刺激的信息进行加工,在该系统和脑的相应部位产生可以检出的,与刺激有相对固定时间间隔锁时关系和特定位相的生物电反应;它有空间、时间和相位特征,即Eps必须在特定的部位才能检测出来;这与自发脑电时,自发,同期性的出现是有区别的;诱发电位的电生理基础:1皮层Eps:大部分是一组神经元群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Ipsp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综合;2皮层下Eps:各组皮层下中继核团的神经元群产生的突触后电位PSP与其传导通路的动作电位AP综合而成;3感觉神经或运动神经所记录的电位:主要是复合AP,由去极化波沿这类神经纤维膜传导而产生;二、诱发电位的分类一、外源性刺激相关诱发电位SRPS1感觉诱发电位1、视觉诱发电位:A、模式刺激 B、弥散光刺激;2、听觉诱发电位:A、短潜伏期 B、中潜伏期 C、长潜伏期;3、躯体感觉诱发电位:A、上肢 B、下肢 C、其他2运动诱发电位:MEPS1、电刺激MEP;2、磁刺激MEP二、内源性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RPS三、诱发电位各参量的生理与病理生理含义1潜伏期:主要反映被测试的感觉和运动系统的粗径有髓纤维的传导功能;潜伏期延长,说明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除突触障碍之外,主要原因是神经纤维的脱髓鞘;2峰间期:它受物理性、生理性或周围病理性因素的影响较少,对中枢通路的病损更为敏感;3峰间期比值异常4波幅:一般反映受刺激后,感觉或运动系统引起同步性放电神经元的数量的多少;由于它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且在个体间的差异非常大,故治疗很少用绝对波幅的幅值作为被测试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单一指针,而往往采用相对波幅或波幅比;脑干诱发电位BAEP属皮层下EPS,用作客观检查听神经和脑干功能障碍的方法;四、BAEP的发生源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是由声音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电活动;一般认为各波的可能发生源为:波Ⅰ,听神经颅外段;波Ⅱ,听神经颅内段和耳蜗核;波Ⅲ,内侧上橄榄核或耳蜗核;波Ⅳ与波Ⅴ,外侧丘系或其神经核团桥脑中、上段;波Ⅴ可能尚与中央核团电活动有关桥脑上段或中脑下段;Ⅱ、Ⅵ波出现率不高;不能认为每个波只是一个特定发生源的活动,BAEP应看成是一种涉及全部脑干听系结构并代表多层次相互影响的偶极子活动更为合适,而且受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BAEP仅反映外周听神经听敏度和脑干听通路的神经传导能力,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听力,只能协助定位,不能做病因的诊断;主要测试指标:主要测定BAEP主波Ⅰ、Ⅲ、Ⅴ波绝对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Ⅴ/Ⅰ波幅比及Ⅴ波反应阈值;常规测试中,波Ⅰ~波Ⅴ等前5个波最稳定,其中波Ⅴ波幅最高,可作为辨认BAEP各波的标志;正常情况下,波Ⅱ与波Ⅰ,或波Ⅵ与波Ⅶ常融合形成复合波形;五、BAEP的判断标准及其一般临床解释1正常标准:双耳均有典型的图像曲线,波形完整,分化清楚,重复性好,且Ⅰ、Ⅲ、Ⅴ主波出波率100%、PL及IPL在本实验室同龄正常范围;因此检查结果不仅仅看Ⅴ波反应阈值,还必须参考Ⅰ、Ⅲ、Ⅴ波绝对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Ⅴ/Ⅰ波幅,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结论;2异常标准:异常类型:周围性听路损害:主要指Ⅰ波缺失或PL延长,Ⅴ波阈值升高;脑干中枢性听路损害:主要指Ⅲ、Ⅴ波的缺失、PL及IPL的延长或Ⅴ/Ⅰ波幅比<0.5;< span="">1、BAEP各波Ⅰ-Ⅴ波均消失:听神经近耳蜗段的严重损伤,也是脑死亡的判断之一;2、波Ⅰ、Ⅱ之后各波消失:听神经颅内段或脑干严重病损;3、潜伏期均延长且双侧对称:1、双侧传导性障碍,如中耳炎;2、如Ⅰ-Ⅴ不长,可能为听神经近耳窝蜗段病损;3、如Ⅰ-Ⅴ延长,则可能提示脑干听通路受累;4、各波潜伏期延长且双侧不对称:多由传导障碍所致;5、波Ⅰ引不出,其余波潜伏期延长,Ⅲ-Ⅴ波间期正常:脑干听通路下段或听神经病损;6、波Ⅰ-Ⅴ波间期延长:提示蜗后病变;伴Ⅰ-Ⅲ波间期延长:同侧听神经至脑干段;伴Ⅲ-Ⅴ波间期延长:脑干内的听觉传导通路;7、Ⅴ/Ⅰ波幅比<0.5或波ⅴ缺失:上部脑干受累;< span="">8、Ⅲ-Ⅴ/Ⅰ-Ⅲ波间期比值>1.0:提示早期的脑干病损桥脑到中脑下段;9、Ⅴ波反应阈增高:周围性损害。
听觉诱发电位报告解读
听觉诱发电位报告解读好的,咱们来聊聊听觉诱发电位报告解读这事儿。
你知道吗,听觉诱发电位报告就像是一份神秘的密码本,它在悄悄地给我们讲述耳朵的小秘密呢。
当我们拿到这份报告的时候,可能就像拿到了一个看不懂的外星语言文件,满脑子都是问号。
先来说说什么是听觉诱发电位吧。
这就好比耳朵里有一群小小的邮递员,当有声音这个“信件”传来的时候,它们就开始沿着神经这个“道路”把信号传递到大脑这个“总部”。
而听觉诱发电位呢,就是这些邮递员在送信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小波动,我们可以通过特殊的仪器把这些波动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报告。
那报告里都有啥重要信息呢?一般来说,会有波形的相关数据。
这些波形啊,就像心电图一样,有起有伏。
如果波形正常,那说明耳朵到大脑的“通信线路”比较顺畅,就像一条平坦的公路,车辆可以顺利行驶。
可要是波形不正常呢?这就有点像公路上出现了坑洼或者障碍物,可能是邮递员出了问题,也可能是道路本身的状况不好。
比如说,有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报告里关于潜伏期的数据。
潜伏期是什么呢?它就像是邮递员送信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这个时间是比较固定的。
要是这个时间变长了,那就好像邮递员在路上耽搁了,可能是遇到了塞车,在耳朵这里呢,可能是神经传导受到了阻碍,就像路上有大石头挡住了路一样。
那是啥原因造成的呢?也许是耳朵里的某个小零件生病了,像中耳炎之类的疾病,炎症就像调皮的小鬼,在那里捣乱,影响了邮递员的速度。
还有波幅的数据也很重要。
波幅就像是邮递员的力气大小。
如果波幅变小了,就好比邮递员没什么力气了,声音信号这个“信件”就不能被很好地传递。
这可能是因为耳朵长时间受到噪音的侵害,就像天天在耳边敲锣打鼓,把邮递员都给累坏了。
有时候我们看到报告里有异常的波形形态,这可就更复杂了。
这就像是邮递员迷了路,走了一些奇怪的路线。
这可能意味着耳朵或者神经的结构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就像道路被地震震得七零八落,邮递员都不知道该往哪走了。
不过呢,咱们也不能光看报告就自己吓自己。
诱发电位名词解释
诱发电位名词解释
诱发电位是神经系统在感受外来、内在刺激时产生的生物电活动。
诱发电位可分为: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机体觉诱发电位。
1.视觉诱发电位:视觉刺激的亮度、频率、运动对视觉诱发反应有特定影响,不同波长光刺激所引起的诱发电位形波也会不同。
色觉正常者可以对高度差别变化、颜色色调差别变化等产生反应,也就是出现视觉诱发电位。
而色盲者仅仅对亮度差别有反应,而对色调差别就没有反应。
2.听觉诱发电位:也就是声波刺激到身体后,身体出现的生物电活动。
声波作用于人体后,人体会在数十毫秒内出现听觉诱发电位。
3.机体觉诱发电位:也就说人对于自身身体变化也会诱发生物电活动,比如不用眼睛看也知道手在哪里,脚在哪里,鼻子在哪里等。
可以用手来触摸相应的身体部位等。
听觉诱发电位操作流程al
听觉诱发电位操作流程al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AEP)是一种通过分析听觉刺激引起的电位变化来评估听觉系统功能的方法。
听觉稳态诱发电位的标准值
听觉稳态诱发电位的标准值
听觉稳态诱发电位(Auditorysteady-stateresponse,ASSR)是一种用于评估听力功能的检测方法。
在此检测过程中,会通过耳机向受检者播放一段连续的声音,并记录下脑电图随着声音频率变化的响应。
通过分析这些响应,可以确定受检者对不同频率的声音的听觉敏感度,进而评估其听力功能。
为了使ASSR的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值。
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听力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的建议,成人的ASSR标准值如下:
- 在250Hz处,标准值为30-40dBnHL
- 在500Hz处,标准值为20-30dBnHL
- 在1000Hz处,标准值为10-20dBnHL
- 在2000Hz处,标准值为5-15dBnHL
- 在4000Hz处,标准值为5-15dBnHL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值仅作为参考,实际上,ASSR的结果还需要结合受检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由于不同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不同,不同实验室所得到的结果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进行ASSR检测时,需要选择可靠的设备和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铜陵有色职工总医院朱荣志(一)刺激技术和参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检测的刺激形式,临床常用为短声(click)刺激(click咔嗒声的实际频率取决于耳机、扬声器与患者外耳、中耳情况,常用耳机频率在2KHz或4-7KHz;人耳低强度短声兴奋区在2-4KHz,高强度者在2-8KHz)。
短声的极性分为疏波短声和密波短声,临床常用疏波短声,因其I波较高,易于辨认。
刺激强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为听力级(HL),是就一组听力正常青年受试者,对刺激声的主观反应阈的平均强度;二为感觉级(SL),是受试者单耳刺激的主观阈值强度。
对于听力正常的人,同一声强的SL和HL所检侧的BAEP,结果无明显差异;对于听力不正常的人,则必须用SL校正。
临床常用声强为60~80dB (Sl或HL)。
刺激速率的范围应包括0.5~100次/s,常用11~31次/s。
刺激顺序一般采用单耳分侧刺激。
另外,临床上要用低于刺激声30~40hB声强的白噪声掩蔽对侧耳。
(二)记录技术和参数:经频谱分析,BAEP的优势高频在1000Hz左右,因而滤波带通高频止点至少为2000Hz,最好为3000Hz;低频截止点用100或150Hz,以滤去背景慢波,分析时间10~20ms,平均叠加1000次,如在病理情况下波幅降低,则可增加到2000次或更多高。
在电极安放上,记录电极一般采用表面电极,置于头顶(Cz)或前额(FPz)均可。
以刺激的同侧耳垂(Ai)或乳突(Mi)为参考,导联组合法通常用两导:C z-Ai(Mi)和Cz-Ac(Mc),增加对侧耳部为参考的目的是,该导联可记录到II-V波,且波IV、V波分化比较清楚,有助于分辨Cz-Ai导联的V波,也可间接提示产Cz-Ai导联I 波可能位置。
(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发生源(附图-ABR各波来源示意图)波I产生于与耳蜗紧密相连的一段听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或为与毛细胞相连接的听神经树突的突触后电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术中监测中的应用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术中监测中的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指给耳高频短声刺激后在大脑皮层记录到的电位,临床广泛用于颅脑肿瘤的手术监测中,术中通过对潜伏期和波幅的监测,对帮助术者保护神经功能及判断预后脑干功能有重要价值。
术中神经功能监测是指在手术中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对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进行评估,其中监测是指在手术全过程进行1次、2次或更多次的不连续的测试,以达到鉴别神经功能障碍的目的。
术中电生理监测可对大脑皮质功能和(或)多种神经传导通路的完整性进行连续实时检测及评估,可及时发现缺血性并发症所致脑功能损害,了解神经传递过程中电生理信号的变化,了解脑组织代谢功能的改变,以及脑部血液灌流情况,从而有效地协助手术医生,全面了解麻醉下患者神经功能的完整性[1]。
术中监测一般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脑电图、自由肌电图的监测,其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常用的手术监测手段,特别是在脑干、皮层占位、听神经瘤及面神经手术中。
临床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是一种客观的、方便的检查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神经外科、脊柱外科、骨科、妇科和耳鼻喉科等的手术术中监测。
近几十年以来,由于医学技术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术中监测应用,已逐渐成为现代临床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欧美等国家已经立法,成为神经外科手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国开展稍晚一些,但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医疗要求的不断提高,由于神经电生理检测能客观、有效地判断处于术中危险状态下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减少神经副损伤,提高手术治疗质量,故得到更多临床医生的关注,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
1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起源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由Jewett[2]在1970-1971年首次报道,是从颅外记录到的潜伏期在10 ms以内的电位波形。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反映听神经至脑干段的电位,由于各个波的来源都比较确切,因而成为评价脑干功能状态的一个客观指标。
baep判断标准
baep判断标准
"BAEP" 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的缩写,是一种用于评估听觉神经传导功能的检测方法。
BAEP检测可以分析听觉神经在听觉刺激下产生的神经电位,用于诊断听觉神经及相关疾病的功能性状态。
在BAEP检测中,通常会观察和分析不同的波形特征,以判断听觉神经的传导是否正常。
一般来说,BAEP检测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波形识别:观察和识别出各个特定的波形,如I、II、III、IV、V波,以确定是否存在正常的波形。
2. 潜伏期:测量不同波形的潜伏期(即波谷到刺激起点的时间),判断是否符合正常范围。
3. 波幅:观察波形的振幅,评估是否存在异常。
4. 对称性:比较两侧听觉神经传导的情况,判断是否对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BAEP检测判断标准,具体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可能会根据具体的实验室和设备有所不同。
耳鼻喉科ABR听觉诱发电位2
• ABR 听 阈 在 成 人 0-20dBnHL , 出 生 婴 儿 30dBnHL( 每台仪器均测得小样本听力级略有差 距 ) ,对短声脑干电反应阈在 2KHz ~ 4Kz 与纯音 行为听阈最接近。正常情况下两耳 V波潜伏期相 差不大于 0.40ms , I-V 波间期不大于 4.6ms ;如 一侧耳 I-V 波间期延长,波 V潜伏期延长,两耳 IV 波间期差大于 0.4ms ,可疑存在听神经瘤。感 音神经性聋ABR绝对潜伏期均延长。传导性聋患 者ABR各波潜伏期延长,波间期不变,Ⅰ波常引 不出。另外强调一下ABR测听短声仅反应高频听 力,神经系统疾病患者ABR结果可异常。
系统解剖学:神经传导通路
听觉传导路
听觉传导路
1 蜗螺旋神经节内的双极细胞是听觉传导的第1级 神经元,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耳毛细胞,中枢突构 成听神经(蜗神经)。 2 蜗神经入脑后,终止于蜗神经腹核和背核。蜗神 经腹核和背核内含第2级神经元,它们发出的纤维 大部分在脑桥内形成斜方体并交叉至对侧,在上 橄榄核外侧折向上行,称为外侧丘系。 3 外侧丘系的纤维大部分终止于中脑下丘。下丘内 第3级神经元发出纤维从下丘臂到达内侧膝状体 4 第4级神经元在内侧膝状体,它们发出纤维组成听 辐射,经内囊后肢到达同侧的大脑颞叶颞横回, 即听皮质。听皮质接受听觉信息,经分析综合, 产生听觉意识。
• 波Ⅲ:来自桥脑的活动,出现率为 100% ,正常潜 伏期约在 3~4ms ,振幅一般高于波Ⅰ,最好比较 同侧和对侧记录来辨认波Ⅲ。若双侧听力相差悬 殊,则对侧记录中波Ⅲ振幅较低,潜伏期较短。 如果波Ⅰ正常,波Ⅲ潜伏期延长或消失,Ⅰ-Ⅴ和 Ⅲ-Ⅴ间期延长,则可初步确定病变部位在蜗后。 • 波Ⅴ:来源于下丘脑,出现率为100%,正常潜伏 期约在5~6.5ms。波Ⅴ常是最高的一个峰,而且 后面继以一明显的颅顶负波。改变给声重复率和 降低声强,对波Ⅴ出现率影响较少,在其他波消 失后波Ⅴ还可继续存在。波Ⅴ潜伏期延长或消失, 临床上最多见于听神经瘤,其它蜗后病变也能导 致波Ⅴ的特性改变。
广州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异常标准
广州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异常标准
广州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异常的标准如下:
1. 延迟:当信号到达脑干时,需要一定的处理时间,因此正常值是有一定延迟的。
一般认为I-V波之间的延迟时间为1.5毫秒以上为异常。
2.波幅:脑干诱发电位检查中在特点时间点出现的波峰和波谷,正常情况下波峰和波谷之间的幅度正常,如果其幅值偏低或偏高则可认为存在异常情况。
3. 原发性波:脑干诱发电位检查中最早出现的波形,通常在0.8毫秒内出现,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是由于前庭神经受损所致。
4. 反应延迟:广义上讲,一个刺激到达脑干产生反应的时间也可以称为反应延迟,如果其反应延迟较长,说明产生反应的神经元数目较少,也容易出现听力问题。
总的来说,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异常的标准包括延迟时间、波幅、原发性波和反应延迟等方面的变化,需要医学专家综合判断。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课件
SEP的正常 波形 (zhèngcháng)
SEP的分析主要从潜伏期、波幅、波 形分化(fēnhuà)来进行分析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第十二页,共一百零三页。
SEP潜伏期
潜伏期:系指刺激开始到波峰的时间, 以毫秒计算。通常把向下的波称为阳 性 波 , 用 P(positive) 代 表 ; 向 上 (xiàngshàng)的波称为阴性波,用N (negative)代表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第二十八页,共一百零三页。
脑卒中
急性期:如有意识障碍,肌力2级以下,且有显 著感觉缺失,特别深感觉缺失,约98.2%有异常
SEP。具体表现重者典型波型消失,PL明显延
迟,ILD左右侧显著不对称。结合国内外上千
例资料(zīliào)综合分析,SEP 异常和CT扫描所示 病灶部位、大小、性质间关系密切,病灶位 于内囊、大型出血者则SEP异常显著。轻型者
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简称 SEP) (jiǎnchēng)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第七页,共一百零三页。
SEP定义(dìngyì)
SEP指给予皮肤或末稍神经以刺激, 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至脊髓感觉通 路,丘脑至大脑皮层(dànǎo-pícéng)感觉区 (中央后回),在刺激的对侧头皮上所 记录到的大脑皮层(dànǎo-pícéng)电位活动而 言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第二十三页,共一百零三页。
异常体感诱发电位的病理(bìnglǐ)生理基础
(一) 髓鞘病变 传导减慢:由于脱髓鞘区原先跳跃传导变为局部传
导,传导速度减慢,表现为SLSEP的中枢成分潜伏期 延长 冲动传导的离散:由于感觉传导通路的神经纤维受 累程度不等,传入(chuán rù)冲动难以同步,主要表现 为波形离散
正常人听觉诱发电位p50的特征
正常人听觉诱发电位p50的特征
正常人听觉诱发电位P50是一种脑电生理学指标,通常用于研
究听觉信息处理和感知。
P50电位是指在听觉刺激后,大约50毫秒
时出现的正向电位。
它通常在听觉诱发电位中的N1波之后出现。
P50电位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成和分布,P50电位主要由大脑皮层的初级听觉区域产生,主要分布在颞叶区域。
这意味着P50电位可以提供关于大脑对听觉
刺激的早期处理信息。
2. 反应特性,P50电位通常显示为在听觉刺激后50毫秒左右
出现的正向波,其振幅和波形可以反映大脑对于重复性听觉刺激的
抑制和适应能力。
这种抑制和适应能力对于大脑对于重复性刺激的
处理方式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3. 与认知功能的关联,P50电位的异常变化与一些认知功能障
碍相关,比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精神分裂症等。
因此,
研究P50电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疾病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4. 影响因素,P50电位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年龄、
性别等。
研究表明,P50电位在不同人群中可能存在差异,这些差
异可能与个体的认知和听觉加工能力有关。
总的来说,正常人听觉诱发电位P50的特征包括其生成和分布、反应特性、与认知功能的关联以及受到的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P50
电位的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大脑对于听觉刺激的处理方式,
以及与认知功能和神经疾病的关联。
听觉诱发电位
诊断神经系统疾病:通过分析 听觉诱发电位判断神经系统疾 病
听觉诱发电位:通过刺激听觉 系统记录大脑对声音的反应
应用范围:包括癫痫、脑肿 瘤、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优势:无创、快速、准确 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神经系
统疾病
听觉诱发电位在癫痫诊断中的 应用
听觉诱发电位在脑肿瘤诊断中 的应用
听觉诱发电位在脑损伤诊断中 的应用
特点:EP具有非侵入性、客观、可重复性 好等优点是评估听觉系统功能的重要工具。
听觉诱发电位 (EP)的概念 最早在19世纪
末提出
20世纪初EP开 始被用于研究
听觉系统
20世纪50年代 EP被广泛应用
于临床诊断
20世纪80年代 EP技术逐渐成 熟成为研究听 觉系统的重要
工具
分类:根据诱发 电位的来源和性 质可以分为自发 性诱发电位和诱 发性诱发电位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听觉诱发电位(udiry Evoked PotentilsEP):通过记录大脑对声音 刺激的反应来评估听觉系统的功能。
原理:当声音刺激进入听觉系统时会引起 神经细胞的电活动这些电活动可以通过电 极记录到。
应用:EP广泛应用于听力损失的诊断、耳 蜗植入的效果评估、听觉康复等领域。
教育领域:用于评估和改善听 觉能力
娱乐领域:用于感知能力
诊断听力障碍:通过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及时治疗 评估听觉功能:通过听觉诱发电位检测评估听觉功能为治疗提供依据 研究听觉生理:通过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研究听觉生理为听觉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提高听力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社会负担
诱发电位检查
(一)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BAEP检查是反映由声音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在脑干听觉通路上传导功能的一项检查。
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参照潘映福标准的基础上,按小儿不同年龄组有关的PL波作为正常参考值,将BAEP分为四级:①正常范围为I—V波波形稳定整齐,各波PL正常;②轻度异常为I一V波存在,但部分PL和IPL延长均超过平均值+2.5个标准差;③中度异常为仅I、V波存在,全部间期延长,波形不整;④高度异常为I—V波分化不清或消失。
首都儿研所的杨健等则以阈值增高、I波潜伏期延长和V/工波幅比值小于0.5占多数为异常。
有文献报道,脑瘫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为31.6%,其中周围性损害24.3%,脑中枢性损害3.68%,混合性损害3.68%。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诊断意义:一般认为I波源于听神经,Ⅱ波源于耳蜗核,Ⅲ波源于上橄榄复合体,Ⅳ波源于外侧丘系核,V波源于中脑下丘,而Ⅵ波、Ⅶ波则分别代表着内侧膝状体及听放射的电位。
因此上述这些部位的异常就可表现出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脑瘫患儿常不合作,因此传统的听力检查往往容易漏诊,因而延误治疗时机。
有报道脑瘫患儿约有2/3存在有周围或中枢听路损害(尤其是前者),提示其病变主要涉及耳蜗和听神经远端纤维,极少数属单纯中枢性。
由于脑瘫患儿主要表现对高音频听力丧失,不同程度保留一般讲话中低频音响反应,致使一些家长误认为患儿没有听力异常,而延误诊治。
BAEP 正是在高音频为主的短声刺激下诱发一系列反应波,因而能相当敏感地发现脑瘫患儿听觉神经通路中的损害,是超早期脑瘫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对尽早开展矫治具有重要意义,是头颅CT无法替代的检查。
(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可应用于脑性瘫痪儿伪盲及癔病、视网膜病、前视路病变、视交叉部病变的鉴别,特别提示视神经萎缩。
(三)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感觉通路和运动传导通路分别属于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无论在中枢部位或在外周神经,两种神经传导束走行都很接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七个波并不是每人每次实验都能出现,主要为
a
19
图15-4 正常人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a
20
• 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几个正常值如下:
•
①各波的潜伏期 Ⅰ波的潜伏期约2ms,其
余每波均相隔1ms。
•
4
声音的传递
a
5
声波传入内耳外淋巴后转变成液波振动,后 者引起基底膜振动。
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毛细胞静纤毛弯曲, 引起毛细胞电活动,导致毛细胞释放神经递 质进而激动螺旋神经节细胞轴突末梢,产生 轴突动作电位。 从而将传到耳蜗的机械振动转变成听神经纤 维的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继续沿脑干听觉传导径路到达大脑 颞叶听觉皮质中枢而产生听觉。
还有一些蜗神经核发出的纤维到达上橄榄核, 后者发出的纤维加入同侧的外侧丘系;也有部 分外侧丘系纤维直接止于内侧膝状体;
另外,下丘核的神经细胞也互有纤维联系。
因此,听神经的冲动是双侧传导的。
a
12
第二部分 听觉诱发电位
听觉神经系统的各级结构对声音刺激都会 发生电反应,这些电反应可以用放置在头 顶和乳突间皮肤或耳垂上的两个电极记录 出来。在临床上,这种听觉系统声诱发电 位可以用来诊断听觉系统不同部位的功能 障碍,这就是电反应测听技术。
螺旋器 Corti 器
周围突
蜗神经
×大部分纤维经斜方体交叉→外侧丘系
内侧膝状体 听辐射、内囊后肢
颞横回
a
图片
9
系统解剖学:神经传导通路
听觉传导路
听觉传导路
a
10
1 蜗螺旋神经节内的双极细胞是听觉传导的第1级 神经元,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耳毛细胞,中枢突构 成听神经(蜗神经)。
2 蜗神经入脑后,终止于蜗神经腹核和背核。蜗神 经腹核和背核内含第2级神经元,它们发出的纤维 大部分在脑桥内形成斜方体并交叉至对侧,在上 橄榄核外侧折向上行,称为外侧丘系。
a
6
声音的传递
a
7
声音的传递
此外,鼓室内的空气也可先经圆窗膜振动 而产生内耳淋巴压力变化,引起基底膜发 生振动。 这条径路在正常人是次要的,仅在正常气 导通路经前庭窗路径发生障碍或中断,如 鼓膜大穿孔、听骨链中断或固定时才发挥 作用。
a
8
系统解剖学:神经传导通路
听觉传导通路
蜗神经节
蜗神经核(前、后核)
•
a
14
a
15
• 1.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 短潜伏期电位
• 是指给予声音刺激,在头皮上所记录到由 耳蜗至脑干听觉神经通路的电位变化。
• 包括6或7个小波,用罗马数字Ⅰ~Ⅶ表示, 出现在声音刺激开始后的10ms内。
a
16
• 2 . 中 潜 伏 期 诱 发 电 位 (Middle latency evoked potential,MLEP) 是指给予声音 刺激后,在头皮上所记录到潜伏期在10~ 50ms 范 围 之 内 的 听 觉 神 经 通 路 电 位 变 化 。
a
17
3 长潜伏期电位:出现在刺激后50~300ms。
该成分在脑的前额叶电位最大,又称皮质 慢反应(slow-cortex response, SCR)。 它并不只对声音起反应,触觉、痛觉、视 觉等刺激引起的SCR表现形式大致相似。 从时间特性上说,它是多源多极的皮质继 发性诱发电位,反映皮质高级中枢的整合 活动。例如,P300
a
13
• 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AEP)是指给予声音刺激,在头皮上所记录
到由听觉神经通路所产生的电位。
• AEP的分类与特征
• 当声音强度在70dB左右时,从头顶与乳突 之间所记录到的AEP大致有15个成分。
根据潜伏期的长短不同, 这些成分依次分 为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听觉中潜伏期电位、 听觉长潜伏期电位3大组。
第一部分
听觉器官(耳)的生理结构 及听觉传导通路 Nhomakorabeaa
1
耳的解剖生理
a
2
耳的功能
从生理功能来看: 外耳起集音作用; 中耳起传音作用,将空气中的声波传入内耳; 内耳具有感音功能。
a
3
声音传导途径
空气传导(主要途径) 颅骨传导(次要途径)
声音一般是通过空气传导进入内耳,这是 我们感知声音的主要途径;
a
②波间潜伏期 即中枢传导时间,各波间期
用不同刺激强度仍较稳定,因此,可作为中枢性
病变诊断的可靠指标,多采用Ⅰ~Ⅲ波、Ⅲ~Ⅴ 波和Ⅰ~Ⅴ波的测量,以Ⅰ~Ⅴ波最常用,一般
为4ms。
•
③两耳间波Ⅴ潜伏期比较 一般差别不超过
0~2ms。
•
④波Ⅴ反应阈 成人波Ⅴ反应阈一般高于行为
测听阈10~20dB,因此可作为客观听阈测定;婴
幼儿反应阈比成人高,但与其行为反应阈相对较
低,这对聋耳的早期发现有较大价值。
a
21
图15-4 ( 波Ⅰ:听神经,波Ⅱ:耳蜗神经核; 波Ⅲ:上橄榄 核,波Ⅳ:外a 侧丘系,波Ⅴ:下丘核)22
• 三、ABR的临床意义:计算各波之间相差的时间 (波间期)及能引出波形的最小声音强度,可以 客观地评估听力的状况和脑干病变。
• 如用40Hz的声音进行刺激,MLEP反应明
显,并呈正弦曲线形,通常被称为40Hz听
觉事件相关电位。40Hz AERP波形稳定,
重复性好,波幅大,易于辨别,具有较好
的频率特异性(可给与500Hz、1000Hz纯
音刺激来诱发),我们作此检测可以弥补
ABR仅反应2000~4000Hz听功能的不足。
且反应阈非常接近实际纯音听阈水平。
3 外侧丘系的纤维大部分终止于中脑下丘。下丘内 第3级神经元发出纤维从下丘臂到达内侧膝状体
4 第4级神经元在内侧膝状体,它们发出纤维组成听 辐射,经内囊后肢到达同侧的大脑颞叶颞横回, 即听皮质。听皮质接受听觉信息,经分析综合, 产生听觉意识。
a
11
部分蜗神经腹、背核发出的纤维不交叉,进入 同侧外侧丘系;
a
18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
• 一、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听力正常人在接 受短声(click)刺激后,10毫秒内从颅骨皮肤表面描记出 7个正相波,称之为ABR,依次用罗马数字来表示即波 Ⅰ,Ⅱ,Ⅲ,Ⅳ,Ⅴ,Ⅵ及Ⅶ(图15-3)。 • 一般认为:Ⅰ波代表听神经的动作电位,Ⅱ波起源 于耳蜗神经核,Ⅲ波起源于下桥脑的上橄榄核,Ⅳ波起 源于外侧上丘系核,V波起源于中脑下丘,Ⅵ波起源于 丘脑内侧膝状体,Ⅶ波代表听辐射的电位活动(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