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PPT课件(1)
![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8177df6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8.png)
创意为您的演示助力
添加需要重点标出的内容
源文件比展示视频和预览图更高清流畅,并为您精心准备修改教程和素材赠品,即使是新手也能制作出大师级水准的PPT。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态度决定一切,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就不能在工作中尽职尽责。既然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尽到自己本份,尽力完成应该做的事情。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好,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本着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踏实的干好本职工作。
我们W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教学难点
一年来,每做一项工作,哪怕是再怎么简单,没有朋友的支持是不行的,团队工作讲究的是协作,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后汉书》有云:志不求易,易不避难,我时常想,
在这里添加您的标题
在这里添加您的标题
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总体任务完成度
98%
教学方法设计
新内容,新征程
新课标对于统编教材下的教学有何新的导向?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一线课堂?如何读懂新课标,要做好怎样的准备?
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下培养学生,我们有自己的着眼点,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时代新人,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而“三有”又与核心素养密切关联。中国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表达有三个要素:一是关键能力,但在关键能力前面,我们加上了第二个要素必备品格,用必备品格来指引关键能力的发展方向;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时候,又在必备品格的前面,加上了第三个要素价值观念,即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正确价值观念落实有理想的要求,因为价值关乎理想、信念;必备品格落实有担当的要求,因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一种可贵的责任和使命担当;关键能力落实有本领的要求,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让时代新人不仅能“坐而论道”,而且能“起而行之”。
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PPT
![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ff10156bd97f192379e900.png)
四、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积 极 倡 导 自 主 合 作 探 究 的 学 习 方 式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 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 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 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 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 学习。
三、语文课程的地位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 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怎么学语文,怎么用语文; 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学会 创造;提高人的觉悟,陶 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 灵,学会怎样做人。 为一个人的一生打下 良好的基础,学好了 语文,就等于为学习 者将来服务社会,学 会做人打好了基础。
三、语文课程的地位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 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1、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才能顺 利学习其他课程 2、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而语文 能力也是构成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 是人生存和发展能力之一,是继续 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
四、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育的四大基本特点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四、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
![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f9738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1.png)
。
引领文化潮流
当代文化成果往往代表着时代的 潮流和发展方向,通过对其的展 示和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把握时代脉搏,成为具有时代感
的新时代好少年。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当代文化成果往往蕴含着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对其的学习 和借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
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01
02
03
听说能力培养
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 和表达能力,能通过口语 交际和朗读等方式进行有 效沟通。
读写能力培养
注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 力提升,通过阅读理解和 写作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养。
培养策略
采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 、综合评价等多种教学策 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主动性。
跨学科整合和创新能力培养
全球化视野下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
增强文化意识
01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培养
他们的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
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
02
通过模拟联合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途径,让学生亲身体验
跨文化交流过程,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和沟通能力。
拓展国际视野
03
鼓励学生关注国际时事,了解全球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培养
教材中应增加更多实践性内容,让学生在实 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 力。
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案例分享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提高教学效果。
合作学习法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 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翻转课堂
将传统课堂翻转过来,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新知识,课堂上则进行 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领文化潮流
当代文化成果往往代表着时代的 潮流和发展方向,通过对其的展 示和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把握时代脉搏,成为具有时代感
的新时代好少年。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当代文化成果往往蕴含着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对其的学习 和借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
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01
02
03
听说能力培养
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 和表达能力,能通过口语 交际和朗读等方式进行有 效沟通。
读写能力培养
注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 力提升,通过阅读理解和 写作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养。
培养策略
采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 、综合评价等多种教学策 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主动性。
跨学科整合和创新能力培养
全球化视野下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
增强文化意识
01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培养
他们的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
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
02
通过模拟联合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途径,让学生亲身体验
跨文化交流过程,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和沟通能力。
拓展国际视野
03
鼓励学生关注国际时事,了解全球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培养
教材中应增加更多实践性内容,让学生在实 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 力。
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案例分享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提高教学效果。
合作学习法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 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翻转课堂
将传统课堂翻转过来,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新知识,课堂上则进行 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2023语文新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2023语文新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577a5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2.png)
力。
02 课程性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 的基础,具有工具性特点。
语文课程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和人文精神,具有人文性特点 。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 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良好的 语文学习习惯和兴趣。
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语文课程应注重基 础知识的传授,包 括字、词、句、篇 等语言文字基础。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 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课程内容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精选课 文经典、古诗文、文学作品等文质兼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 值观
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
教材编写建议
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 要出发,注重教材的多样性和灵 活性。
吸收并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成果, 具有时代性。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 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06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01
02
03
04
05
重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 人功能,注重语文学科 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 学习课文,受到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 ,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 的热爱。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 习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960e2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e.png)
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 总目标突出了这样的思想: • 1、是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
地位。
• 2、是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 要求。
• 3、是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8
第四个问题:分类介绍
• 一、关于“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解读与教学 建议。
• 1、关于“识字与写字”学习标准及说明。 • (1)第一学段: • (2)第二学段: • (3)第三学段:
•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
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 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 4、学些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
号。
22
解读之一:
• 本学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自由表 达,强调习作的个性化,尊重并重视学 生的主观感受。比如“有意识的丰富自 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 习作素材”。“独特感受”即鼓励学生 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识。
(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
•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 学之本”。
• 2、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多元智力理论 给我们的启示。
• 3、多元的学习活动方式。(研究性学习;在计算机环境
中学习;小课题和长作业。)
•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 教学方式。
• 5、有些学校对探究性学习存在着认识上的误 区。、
19
解读之二:
• 不拘形式的写想象,就是鼓励学生畅想 未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写童话,写幻 想作文。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 生的思想自由的翱翔,如根据课文内容, 续写故事、编写动物童话故事等,学生 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想象 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对学生 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 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 总目标突出了这样的思想: • 1、是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
地位。
• 2、是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 要求。
• 3、是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8
第四个问题:分类介绍
• 一、关于“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解读与教学 建议。
• 1、关于“识字与写字”学习标准及说明。 • (1)第一学段: • (2)第二学段: • (3)第三学段:
•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
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 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 4、学些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
号。
22
解读之一:
• 本学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自由表 达,强调习作的个性化,尊重并重视学 生的主观感受。比如“有意识的丰富自 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 习作素材”。“独特感受”即鼓励学生 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识。
(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
•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 学之本”。
• 2、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多元智力理论 给我们的启示。
• 3、多元的学习活动方式。(研究性学习;在计算机环境
中学习;小课题和长作业。)
•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 教学方式。
• 5、有些学校对探究性学习存在着认识上的误 区。、
19
解读之二:
• 不拘形式的写想象,就是鼓励学生畅想 未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写童话,写幻 想作文。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 生的思想自由的翱翔,如根据课文内容, 续写故事、编写动物童话故事等,学生 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想象 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对学生 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 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学习ppt课件
![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学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3a7bb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9.png)
审美创造
学生应通过写作、表演等形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自己 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文化传承与理解
01
02
03
文化认同
学生应认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和革命文化,了解并 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 化差异和特点。
文化传承
学生应通过学习,传承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 化,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 自豪感。
文化交流
案例三
总结词
文本细读、语言品味
详细描述
通过对课文的细致阅读,引导学生品味文 中语言的含义和表达方式,理解爱因斯坦 和小女孩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培养学生的 阅读欣赏能力。
THANK YOU.
学生应通过跨文化交流, 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 化,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
03 语文教学策略
识字写字教学
总结词
基础、关键、重视
详细描述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 能力培养都至关重要。新课标强调要重视识字写字教学,注重学生的写字姿势、 笔画顺序、字形结构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打好汉字基础。
。
思维方法
学生应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 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 ,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
字。
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感知
学生应通过学习,提高对文学、艺术、自然的审美感知能力,能 感受并欣赏语言文字的美。
审美评价
学生应通过分析、评价,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能力 ,能评价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语文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 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 觉的审美意识,并能在生活中初步 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 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应通过写作、表演等形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自己 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文化传承与理解
01
02
03
文化认同
学生应认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和革命文化,了解并 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 化差异和特点。
文化传承
学生应通过学习,传承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 化,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 自豪感。
文化交流
案例三
总结词
文本细读、语言品味
详细描述
通过对课文的细致阅读,引导学生品味文 中语言的含义和表达方式,理解爱因斯坦 和小女孩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培养学生的 阅读欣赏能力。
THANK YOU.
学生应通过跨文化交流, 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 化,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
03 语文教学策略
识字写字教学
总结词
基础、关键、重视
详细描述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 能力培养都至关重要。新课标强调要重视识字写字教学,注重学生的写字姿势、 笔画顺序、字形结构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打好汉字基础。
。
思维方法
学生应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 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 ,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
字。
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感知
学生应通过学习,提高对文学、艺术、自然的审美感知能力,能 感受并欣赏语言文字的美。
审美评价
学生应通过分析、评价,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能力 ,能评价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语文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 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 觉的审美意识,并能在生活中初步 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 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baab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e.png)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应用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 解教材。
应用实例
如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 学习课文,加深对人物性格、情感等的理解。
合作学习策略及实践案例分享
合作学习策略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写作
在低中年级阶段进行写话训练,高年级阶段进行习作训练 ,注重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阅读
在低中年级阶段注重词句的理解和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 高年级阶段强调默读速度、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 意义和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口语交际
在各个年级阶段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阅读教育专业书籍与期刊
教师应关注教育动态,阅读教育专业书籍、期刊 和论文,了解同行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3
跨学科学习与交流
教师应关注其他学科发展,拓宽知识面,提高跨 学科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能力提升和团队建设策略
深入课堂实践与研究
教师应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观察、分析学生学习过程,反思 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
乏实践和创新的机会。
学生需求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对语文 学习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需要更 加注重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教师教学挑战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 教学水平,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和学 生需求。
新课程标准制定背景及意义
制定背景
为解决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 和挑战,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 新要求,制定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
![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ffb6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5.png)
04
实施建议与评价方式改革
教学建议及策略调整
强化核心素养导向
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 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等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
展。
创设真实学习情境
倡导在真实的生活和情境中开 展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动力。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 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 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05
师生角色定位及关系构建
教师角色转变与专业素养提升要求
01
教师角色由传统知识传 授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 和促进者转变。
02
教师需具备跨学科整合 能力,创设综合性学习 情境。
03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 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 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
04
强调教师持续学习和专 业发展,以适应教育教 学改革需求。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对人才 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语文教育作为 基础学科,需要适应时代需求进行改 革。
教育教学改革趋势
旧版课标存在的问题
旧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 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 视学生主体地位等,需要进行修订和 完善。
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强 调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语文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
重视阅读素养培养
阅读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 之一,未来小学语文教学将更加注重 阅读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 力和阅读兴趣。
强调跨学科整合
跨学科整合是未来小学语文教学的重 要趋势,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可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 。
推进评价改革
未来小学语文教学将继续推进评价改 革,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 ,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 力。
2023小学语文新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2023小学语文新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c847c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3.png)
自主学习
学生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我
规划和管理学习进程。
合作学习
学生应具备合作学习的能力, 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完 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
能力。
探究学习
学生应具备探究学习的能力, 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06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提 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 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培养情感价值观
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
注重人文关怀
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个 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体现人文关怀。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强调语言运用
语文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 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 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实际
思维能力
语文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力,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推理等能力。
审美能力
学生应具备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包括感受美、评价美、表现美等能 力。
文化修养
语文教育应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中 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人教版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2469a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5.png)
新版课程标准旨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 代小学生。
课程标准的整体框架与内容
新版课程标准分为课程性质、 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 容、实施建议等几个部分。
课程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 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 学习等五个方面。
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 素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 面。
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的关系
教学评价可以为教师发展提供反馈和指导, 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找到自己的 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 教学质量。
教师发展可以促进教学评价的深入开展,提 高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为教学
评价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05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Chapter
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可以整合语文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实 践。
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应注重开展多样化的 实践活动。
04
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
Chapter
教学评价的目标与内容
目标
通过教学评价,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 水平,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 量。
捷性的特点。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与途径
结合教材内容
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和利用合适的 课程资源,如多媒体素材、网络课 程等。
拓展教材内容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 况和兴趣,开发具有拓展性和启发 性的课程资源。
合作开发
学校与社区、企业等合作,共同开 发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资源 。
课程标准的整体框架与内容
新版课程标准分为课程性质、 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 容、实施建议等几个部分。
课程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 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 学习等五个方面。
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 素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 面。
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的关系
教学评价可以为教师发展提供反馈和指导, 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找到自己的 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 教学质量。
教师发展可以促进教学评价的深入开展,提 高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为教学
评价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05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Chapter
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可以整合语文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实 践。
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应注重开展多样化的 实践活动。
04
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
Chapter
教学评价的目标与内容
目标
通过教学评价,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 水平,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 量。
捷性的特点。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与途径
结合教材内容
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和利用合适的 课程资源,如多媒体素材、网络课 程等。
拓展教材内容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 况和兴趣,开发具有拓展性和启发 性的课程资源。
合作开发
学校与社区、企业等合作,共同开 发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资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第二问题: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第三个问题:目标 (总目标、阶段目标)
总体框架:三个学段三个维度五个板块。 三个学段是:低、中、高。 三个维度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一年级(7)班 李晓虹
1
第一个问题:学习的方法
学习的方法: (1)对比性的学习,即把过去的大纲
与现行的课标对比起来阅读。明白异 同,知道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 (2)、沿着课标编写的提要学习,领 会其精神实质,真正把握好课标。 关键点:善于内化课标,确立自己的 小学语文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 法行为。
8
解读:
第一学段对写话没有统一的要求,但强调 了对写话有兴趣。这样的要求是站在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按新世纪的人才标 准提出的。这有利于克服写作畏难情绪, 从兴趣入手,首先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 为第二学段的自由表达奠定基础。
9
谢 谢!
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 识字和理解运用能力同步发展。
3、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巩固识字教学。 4、识字与写字教学的评价要兼顾几方面。
7
三、小学语文习作课标解读及教学建议
第一学段(1-2)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
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 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 问号、感叹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
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
4
第四个问题:分类介绍
一、关于“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解读与教学建 议。
1、关于“识字与写字”学习标准及说明。 第一学段:
说明:横向来说,每个学段都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三个维度,提出目标, 非常全面。如第一阶段的一、三侧重于情感目标,二、三、 五侧重于知识和能力目标,六侧重于过程和方法目标。纵 向来说,三个学段目标彼此联系,循序渐进,体现了学习 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如识字能力由学习独立识字、到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到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要求 逐级提高。
5
2、“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的特点
(1)、准确定位汉语拼音学习目标,适当 降低汉语拼音教学要求。
(2)识、写要求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 种目标。
(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 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汉字的优美。
(4)、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 识字基础。
6
3、教学建议
1、拼音教学不要求学生直呼,但教学仍 要重视“拼读音节”能力的训练,其余 要求不降低。
第二问题: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第三个问题:目标 (总目标、阶段目标)
总体框架:三个学段三个维度五个板块。 三个学段是:低、中、高。 三个维度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一年级(7)班 李晓虹
1
第一个问题:学习的方法
学习的方法: (1)对比性的学习,即把过去的大纲
与现行的课标对比起来阅读。明白异 同,知道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 (2)、沿着课标编写的提要学习,领 会其精神实质,真正把握好课标。 关键点:善于内化课标,确立自己的 小学语文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 法行为。
8
解读:
第一学段对写话没有统一的要求,但强调 了对写话有兴趣。这样的要求是站在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按新世纪的人才标 准提出的。这有利于克服写作畏难情绪, 从兴趣入手,首先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 为第二学段的自由表达奠定基础。
9
谢 谢!
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 识字和理解运用能力同步发展。
3、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巩固识字教学。 4、识字与写字教学的评价要兼顾几方面。
7
三、小学语文习作课标解读及教学建议
第一学段(1-2)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
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 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 问号、感叹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
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
4
第四个问题:分类介绍
一、关于“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解读与教学建 议。
1、关于“识字与写字”学习标准及说明。 第一学段:
说明:横向来说,每个学段都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三个维度,提出目标, 非常全面。如第一阶段的一、三侧重于情感目标,二、三、 五侧重于知识和能力目标,六侧重于过程和方法目标。纵 向来说,三个学段目标彼此联系,循序渐进,体现了学习 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如识字能力由学习独立识字、到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到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要求 逐级提高。
5
2、“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的特点
(1)、准确定位汉语拼音学习目标,适当 降低汉语拼音教学要求。
(2)识、写要求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 种目标。
(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 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汉字的优美。
(4)、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 识字基础。
6
3、教学建议
1、拼音教学不要求学生直呼,但教学仍 要重视“拼读音节”能力的训练,其余 要求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