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微乳液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柴油微乳液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柴油微乳液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摘要:基于破碎过程和破碎机理,指出了分级破碎技术节能的原因;从降低系统能耗的角度出
发,分析了分级破碎设备的系统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的优化准则;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设备设计 的关键技术。为开发高效、低能耗大型分级破碎设备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分级破碎技术;节能;三级破碎过程;系统参数;运转参数
中图分类号:TD941+.4
本试验选用的主乳化剂用量占柴油用量的 10%,并以正戊醇作助乳化剂,通过大量的浮选试 验,考察了各种组分的浮选效果,从而最终找到了 合适的微乳化配方。
2 浮选试验
2.1 浮选药剂选择试验 2.1.1 两种乳化剂复配的微乳液浮选试验
分别用A1与PJ、Al与A2、PJ与RM、PJ与 A2复配的微乳液作捕收剂(用量0.3kg/t)进行
第2期
1Q!!生兰旦




垦Q垒兰 £垦兰!垒堡垒!!Q堕 !垦鱼坚型Q垦Q堡羔

文章编号:1001—3571(2011)02—0024—03
柴油微乳液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No.2
垒£!:!Q!!
郭美玲,朱书全,贺兰鸿,张华文,吴 鹏,杨 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关键词:煤泥;浮选;微乳液;精煤灰分;精煤产率;药剂用量
中图分类号:TD943+.1
文献标志码:A
煤泥浮选的前提条件就是提高煤颗粒表面的疏 水性,增大煤颗粒与杂质表面性质差异’1 o。浮选 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早已证明,药剂在调节矿物的 可浮性、提高气泡矿化过程的选择性和浮选速度等 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浮选药剂的研究 和正确选用一直为人们所重视¨o。目前,市场上 传统浮选药剂对细粒级煤泥的分选效率差,而一些 新研制的兼起泡与捕收性能的复合药剂和乳化捕收 剂又普遍存在着捕收性差的问题。

捕收剂乳化在煤浮选中的应用

捕收剂乳化在煤浮选中的应用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Emulsive Collector for Coal Flotation
Zhou Hongwen,Qi Xin,Liu Bingshun,Ning Wanren
College of Chemical & Environmental Eng.,SUST,Qingdao,Shandong (266510) Abstract
1. 捕收剂乳化
在相同的浮选剂添加量的条件下,其分散度越高,则油滴数越多,其直径也越小,则比表 面积就越大,和煤粒接触粘附的概率也就越高,从而节省浮选剂用量,提高浮选速度,改善分 选效果。提高浮选剂分散度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浮选剂的乳化。我国一些选煤厂主要采用喷射 水流乳化油类药剂,这种方法可使药剂耗量降低 20%左右,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2]。
更为高效的做法是采用乳化剂乳化,本研究使用烃类油与某乳化剂的均一混合溶液,加 入一定量水,并进行机械搅拌,制得所需油水比的乳化捕收剂。不同油水比的乳化捕收剂, 其浮选速度、药剂耗量及选择性也不尽相同。从乳化药剂油水配比、浮选速度及药剂选择性 等方面,对山东选煤厂浮选原矿进行全面的实验,从而确定适合该煤浮选的最佳乳化药剂油 水配比,最适合处理原煤粒级,对降低选煤厂浮选成本,提高洗选效益,有重大战略意义和 现实意义。对煤质硫分进行分析并初步研究捕收剂乳化提高精煤品质,提高浮选选择性的作 用机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药剂配方,开发更高药效的浮选药剂,对提高精煤质量,具有十 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2. 1 最佳油水比试验
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一方面,目前能源紧缺,油价上涨,乳化药剂用量越低,浮选成本 越低;另一方面,精煤与尾煤的价格差距较大,浮选精煤产量越高,企业收益越高。为确定 适合细粒煤泥浮选的最佳乳化药剂油水配比,分别用烃类油质量分数为 20%、30%、40%、50%、 100%的乳化油进行浮选试验,并用轻柴油做对照。试验结果见表 1。

乳化捕收剂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研究

乳化捕收剂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研究

乳化捕收剂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研究
翟宇;解维伟;郭美玲;夏云
【期刊名称】《煤炭工程》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针对在煤泥浮选过程中,传统捕收剂耗量大、使用效果不理想的现状,进行了柴油乳化的研究,得到了一种新型的乳化捕收剂ZFC,并已在选煤厂中试用.结果表明:ZFC性能优良,选择性高,大大改善了浮选效果,且药剂的用量比传统的轻柴油节省约70%.
【总页数】3页(P85-87)
【作者】翟宇;解维伟;郭美玲;夏云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43
【相关文献】
1.新型煤泥浮选捕收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J], 古玉
2.新型煤泥浮选自乳化捕收剂SEC的应用研究 [J], 崔广文;王京发;王乐明;于文慧;孙铭阳
3.煤焦油捕收剂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研究 [J], 石常省;李国洲;马瑞欣
4.高剪切调浆和捕收剂乳化处理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研究 [J], 李吉辉;马力强;吴
伦;叶贵川;阳云龙;赵子恒;常甜;朱学琴
5.新型KD煤泥浮选捕收剂在临涣选煤厂的应用研究 [J], 郭崇涛;封萍;付晓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高灰细粒难浮煤泥浮选促进作用研究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高灰细粒难浮煤泥浮选促进作用研究
1 试 验 部 分
1.1 试验药剂与仪器 煤 油 ;仲 DEA),含量 99%,青 岛优索 化学 科技 有 限公 司: 壬 基 酚 聚 氧 乙烯 醚 (NP10) ,含 量 99% :脂 肪 醇 聚氧 乙烯醚 (AEO9) ,含量 99%;XFD.1.5浮选机 :
Tl able 1 The nature of the nonionic surfactants
将 ODEA、AEO9、NP10分 别 与 煤 油 配 制 成 质 量 分 数 为 1:15、1:10、 1:5的 复 配 型 捕 收 剂 ,在 使 用前 混合 摇匀 。 1.2 试验 煤 样
关键 词 :难浮煤泥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节油 doi:10.3969/j.issn.1000-6532.2018.04.022
中图分类号 :TD98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号 :1000.6532 (2018)04.0096.05
浮 选 是 处 理 高 灰 细 粒 煤 泥 的有 效 分选 方 法 。 传 统 捕 收剂 煤 油 [1-2]和 柴 油 [3-4]在 对 高 灰细 粒 煤 泥 进 行 浮 选 时耗 用 量 过 大 ,浮 选 成 本 过 高 。但 如 果 在浮选过程 中添加一定量 的表面活性剂往往可 以 降低药耗 ,有 效改善浮选效果 。马克玉等 [ ]以煤 油为溶剂 ,将 SPAN 80按不 同质量分数分别与其 进 行 配 比 ,制 得 混 合 捕 收 剂 ,结 果 发现 混 合 捕 收 剂 的 捕 收 性 能 要 远 远 优 于 单 纯 使 用 煤 油 的 捕 收 性 能 ,混合 捕 收剂 节 油率 高 达 72.6%,大大 降低 了药 耗 ,同时 SPAN80对 0.25 mm 以上 的粗 粒级 促进 作 用 更 明 显 :刘 莉 君 等 [6】以烃 类 油 、 脂 肪 酸 和 表 面 活 性 剂 复配 制得 ZM 药 剂 ,ZM 药 剂 的红 外 光谱 显 示 其 平 面 结 构 单 元 与 浮 选 煤 样 有 相 似 部 分 ,易 于 与 煤 粒 接 触 表 现 出 良好 的 捕 收 性 能 .同 时 该 药 剂 兼 具起 泡 性 ,一 端 以捕 收剂 形式 附着 在煤 粒表 面 。 另 一 端 可 以 直接 粘 附在 气 泡 上 ,在 浮 选 过 程 中提 高 了 浮 选 选 择 性 和 精 煤 产 率 。宋 贤 鹏 等 [7]以 OP 系 列 表 面 活 性 剂 与煤 油 进 行 复 配 ,结 果 显 示 OP一4 在 复 配 中 效 果 最 佳 ,与单 独 使 用 煤 油 相 比 ,复配 药 剂 可 以提 高煤 油在 水 中 的 分 散度 。使 煤 的接 触 角 变 大 ,增 加 煤 的疏 水 性 ,更 利 于 煤 泥 的 浮选 :

微乳液在油田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微乳液在油田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钻井完井化 工 设 计 通 讯Drilling Completion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195·第47卷第3期2021年3月微乳液驱在最近的低渗透油藏三次采油中的应用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使原油采收率稳步提高。

微乳液主要是指由于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由油类或油类等构成的分散体系,其主要特点包括:热力学稳定性、各向同性、黏度低等。

微乳颗粒在10~100nm ,相对低渗透储层孔喉半径较小,因此不会出现堵塞喉管的情况。

微乳可与油、水发生混溶,并能显著提高油水界面张力;不同配方微乳液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其在采油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完全一致。

所以,为了对微乳液的性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以及明确其在驱动过程当中的具体功能,对微乳液驱动提升采收率的具体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研发微乳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1 微乳液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应用低渗储层孔道统筹不具有较大的半径,水驱采收率水平总体为10%~20%,对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能够显著优化低渗储层开发效果。

化学式复驱法(包括二元复合驱法和三元复合驱法)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法,对于常规油藏开发意义重大。

这一方法目前已经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等多个矿场进行,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提高采收率10%~15%。

但是,上述体系中所含聚合物分子的尺寸相对较大,聚合物分子在溶胀等条件下的回旋半径通常比低渗透储层喉管半径大,因此,该方法在储层注入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对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低渗透油藏水驱过程中所开展的剩余油微观实验结果表明,水驱后的剩余油在多孔介质的分布形式主要包括:盲端剩余油、簇状剩余油与油膜等,减小油水界面张力是实现这类剩余油动用情况优化的重要内容。

室内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存在着两亲结构,此外,在不同浓度范围内,表面活性剂体系对应的界面张力为10﹣3~10﹣4mN/m ,可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柴油乳化与微乳化及其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柴油乳化与微乳化及其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柴油乳化与微乳化及其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张峰;亓欣;吕发奎【摘要】针对常规捕收剂在矿浆中分散效果差、用量大的缺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拟三元相图的绘制,确定乳化柴油和微乳化柴油的最佳配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煤泥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微乳化柴油的粒度更小,平均粒度为0.065 mm,且分布均匀,分散效果、稳定性更好;对于与试验煤样性质相同的煤泥,在浮选指标相近的情况下,采用微乳化柴油作为捕收剂时,煤泥浮选速度更快,更节省浮选药剂.【期刊名称】《选煤技术》【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5页(P18-22)【关键词】煤泥;柴油;乳化;微乳化;拟三元相图【作者】张峰;亓欣;吕发奎【作者单位】枣庄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山东枣庄277160;枣庄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山东枣庄277160;枣庄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山东枣庄2771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43+.13浮选是目前分选<0.5 mm细煤泥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浮选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捕收剂,以提高煤泥的疏水性,故在提高浮选效率的基础上减少捕收剂的用量成为研究重点[1-3]。

传统捕收剂以非极性烃类油为主,如柴油、煤油等,但此类捕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分散性差,在机械搅拌作用下不能均匀分散,油滴直径大且数量较少,与煤粒碰撞几率低[4-7],导致捕收剂用量增加,浮选成本较高。

乳化是有效改善非极性烃类油在水中分散效果的方式,即添加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用以降低体系表面张力,使油水相互融合,形成均一的乳化液(一般为乳白色)。

通过乳化可以显著减小油滴直径,甚至形成能够完全溶于水的水包油型乳化油。

但由于乳化油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容易出现分层现象,如在此基础上增加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能够进一步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从而形成稳定性更好且与柴油外观更接近的微乳化油。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参与到柴油乳化与微乳化的研究当中[8-14]。

超声微乳捕收剂的制备及煤泥浮选性能研究_李琳

超声微乳捕收剂的制备及煤泥浮选性能研究_李琳

布,以平均粒径作为评价指标。
1. 3. 2 煤泥浮选试验
按照 GB / T 4757—2013《煤 粉 ( 泥) 实 验 室 单
元 浮 选 试 验 方 法 》进 行 煤 泥 浮 选 试 验 。 以 柴 油 、微
乳捕收 剂 ( LY) 或 超 声 微 乳 捕 收 剂 ( ULY) 作 为 捕
收剂,仲 辛 醇 作 为 起 泡 剂。 采 用 可 燃 体 回 收 率
2) 超声微乳捕收剂的制备。将微乳捕收剂 LY
置于超声细胞粉碎器内,采用一定频率和功率的超
声波进行处理,通过对超声参数优化后制备出超声
微乳捕收剂 ULY。
3) 粒径检测。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 测定条
件: 波长 532 nm,温度 25 ℃ ,激光检测角度 90°) 测
定微乳捕收剂和超声微乳捕收剂中柴油的粒径分
Key words: ultrasonic wave; microemulsified collector; flotation; slime
0引 言
浮选是目 前 煤 泥 回 收 最 有 效 的 方 法,而 捕 收 剂是影响煤泥浮选过程的关键因素。通常在煤泥
浮选过程中采用柴( 煤) 油等非极性烃类油作为捕 收 剂 ,该 类 捕 收 剂 不 溶 于 水 ,在 机 械 强 制 分 散 作 用 下 ,只 能 以 较 大 粒 径 的 油 滴 分 散 于 煤 浆 中 ,导 致 捕 收剂利用 率 低、耗 量 大[1-2]。因 此,将 烃 类 油 高 效
第 22 卷第 4 期
2016 年 7 月
洁净煤技术
Clean Coal Technology
Vol. 22 No. 4 July 2016
超声微乳捕收剂的制备及煤泥浮选性能研究

应用界面化学论文——微乳技术在柴油中的应用

应用界面化学论文——微乳技术在柴油中的应用

微乳技术在柴油中的应用摘要:燃料油燃烧的不充分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主要的是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引起环境污染。

而微乳燃油具有节能和环保的作用。

本文主要论述了微乳化柴油的优点,研究现状,形成机理,燃烧机理以及其在其他各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总结了微乳化柴油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乳技术柴油应用The Applicaion of Microemulsion Technology in Diesel Oil Abstract: When fuel isn' t be completely burned, it ont only can bring about waste of resource but also atmosphere pollution by its harmful gas. The fuel microemulsion plays a important role i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advantages,research status,formation mechanism,combusition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in other fields of diesel oil microemulsion were discussed.The tendency of diesel oil microemulsion was summarized.Key words:microemulsion technology,diesel oil, application1引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人口的急剧增长,环境为题日益突出,空气污染已是全世界工业化国家共同面临并急于解决的大问题,而80%一90%的空气污染来自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

降低机动车辆的燃油消耗量努力节约能源、降低污染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基于煤油和仲辛醇的微乳液配制及应用

基于煤油和仲辛醇的微乳液配制及应用

基于煤油和仲辛醇的微乳液配制及应用
赵学敏;刘生玉;樊民强
【期刊名称】《煤炭科学技术》
【年(卷),期】2017(045)004
【摘要】为解决烃类油作为煤泥浮选捕收剂耗量大、分散性差等问题,采用煤油、仲辛醇、水和表面活性剂在常温下以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机械搅拌,成功制备出均一透明的微乳液.通过绘制拟三元相图得到当表面活性剂与仲辛醇的比值为1.5时,微乳液的效果最佳.分别用此微乳液和煤油对2种煤泥进行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屯兰煤,微乳液的最佳浮选完善指标比煤油高2.9%,且整个微乳液的用量比煤油低25%.对属于动力煤的麻家梁煤,微乳液可获得高的可燃体回收率,而煤油不能.在达到相同的可燃体回收率时整个微乳液的用量比煤油至少低50%.因为仲辛醇的存在,省去了添加起泡剂的环节.
【总页数】6页(P205-210)
【作者】赵学敏;刘生玉;樊民强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4
【相关文献】
1.废气中仲辛醇回收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J], 金永发;周贤
2.仲辛醇磷酸酯的合成与应用 [J], 孙晓日
3.三正辛胺-仲辛醇-煤油组合液膜分离镉锌的研究 [J], 刘新芳;何鼎胜;马铭;王书媚
4.N503+仲辛醇+煤油的混合萃取剂性能 [J], 胡益清;陈既明
5.形成微乳状液的萃取有机相结构的福里埃红外光谱研究——环烷酸钠皂-仲辛醇-煤油-水体系 [J], 吴瑾光;许振华;施鼐;岳载;金天柱;高宏成;徐光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乳液型煤泥浮选剂的制备与应用

微乳液型煤泥浮选剂的制备与应用
该 浮选 剂 的设 计 思路 是将 柴 油用 表面 活性 剂和 助 表面 活性 剂进 行乳 化 , 制成 水包 油 型微乳 液体 系 , 提 高柴 油在 煤泥 水 中的 分 散 能 力 和稳 定 性 , 而达 从 到 提高 柴油 利用 效率 和 提高 浮选 效果 的 目的 。
该浮选剂制备方法简单 , 方为柴油 2% , 配 5 表
水处 理方 法 、 轻环 境 污 染 已 经成 为 浮 选 过程 中必 减 须解决 的问题 。
在, 使煤 的可 浮性 变 差 。而 乳 化剂 中 的非 离子 表 面
活性 剂极 性基 较长 , 与煤表 面含氧 间形 成 氢 键 。 由 于表 面 活 O H)
泥分选 最 有 效 的方 法 。煤 泥 浮 选 药 剂 是 洗 煤 过
间等 问题 的制 约 , 化型 捕 收 剂 一直 没 有 能 实现 工 乳
业 化 。本 文在 吸取 他 人 的 经验 教 训 后 , 柴油 进 行 对 了微乳 化研究 , 实验 结果 表 明 : 该配方 不仅 能延 长乳
该 药 剂 - 进 前 的 药 剂相 比 , 收 性 能 和 选 择 性 能 都 有 所 提 高 , 精 煤 灰 分 基 本 不 变 的情 况 下 能 大 大 提 高 尾 9改 捕 在
煤 灰 分 ; 外 , 药 剂在 水 中 的分 散 性 能 良好 , 以 降 低 浮 选 油 耗 6 % 左 右 。 另 该 可 0
明 , 油微乳 化后 , 柴 在水 中分 散 的粒度 更 加 细 小 , 与
验来 完成 。静 置试 验是 在 室温 条件 下将 制备 好 的微
乳液 型 浮选剂 自然放 置 , 隔 3 d检 测 1次 药 剂 的 每
颜色 和分 层情 况 , 以评 价 其 稳 定 性 , 检 测 , 药 剂 经 该

第二章煤泥浮选药剂及其应用(教案).docx

第二章煤泥浮选药剂及其应用(教案).docx

第二章煤泥浮选药剂及其应用第一节概述矿物能否上浮,主要取决于矿物表面的润湿性。

自然界大部分矿物其可浮性均较差,单纯依靠矿物之间润湿性的差别是不能将矿物顺利分离的。

各种矿物具有天然润湿性的差别,煤粒与歼石分选的可能性在于表面性质的差异。

一、煤粒和歼石表面润湿性差异影响的因素煤的煤岩成分、碳化程度、氧化作用、煤中矿物杂质,表面孔隙度等等,各因素间相互交错,造成了一方面煤和歼石从组成截然不同,呈现连续性的过渡, 另一方面,微观组成的差异,造成煤的表面性质极不均匀。

这些因素削弱了煤和秆石间可浮性的差别。

致使难于实现煤泥的自然浮选。

二、浮选药剂的作用改变浮选过程中相界面的性质,调节矿物的可浮性,调整矿浆的浮选性质,改善气泡的质量,提高气泡矿化过程的选择性和浮选速度。

三、煤泥浮选的过程中采用药剂目的1、采用浮选剂使煤和歼石的可浮性差别变大,是改善和强化浮选过程的重要手段。

分选更精确,浮选过程更有效、更快速。

2、矿浆中的气泡是“引渡”和“运输”煤粒的工具,是浮选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媒介。

在矿浆中加入适当的药剂,以提供具有一定稳定性和足够分散度的泡沫。

3、采用了药剂和适当的药剂制度,使多种牌号的煤泥得到有效的浮选,并能适当提高浮选粒度上限。

4、在浮选过程中添加某种药剂,以抑制黄铁矿、细粒泥杂质等,消除有害杂质对精煤的污染;活化煤粒的浮游性。

四、浮选药剂的概念在浮选过程中加入煤浆里,用以改善、调节和控制浮选过程的各种物质,统称作浮选药剂,是实现浮选过程的重要手段。

五、药剂的分类1、在浮选过程中按照用途或所起作用分为:(1)捕收剂作用点:固液界面,且有选择性。

作用:提高疏水性,增加可浮性,促使气泡附着,增强附着的牢固性。

⑵起泡剂作用点:气液界面。

作用:降低界面表面张力,促使空气在矿浆中弥散,形成小气泡,并防止气泡兼并,增加分选界面,提高气泡的稳定性。

⑶调整剂①活化剂作用点:固液界面。

作用:促进捕收剂与矿物表面的作用。

②抑制剂作用点:固液界面。

柴油对浮选泡沫稳定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柴油对浮选泡沫稳定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柴油对浮选泡沫稳定性影响的试验研究李明;徐梦迪;晋伟;邢耀文;桂夏辉【摘要】泡沫稳定性是影响浮选过程效率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探究柴油对浮选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借助泡沫扫描分析仪(FOAMSCAN)研究了气液两相体系下不同浓度的柴油与体积分数20×10-6的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混合溶液的起泡能力与泡沫稳定性,采用动态液膜分析装置分析了泡沫间液膜的最终状态,进一步明晰了柴油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并通过细粒煤浮选及气液固三相泡沫稳定性试验探讨了柴油对实际浮选体系泡沫性质及浮选效果的影响.气液两相体系泡沫稳定性试验表明,随着柴油浓度的增加,溶液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逐渐降低.泡沫间液膜测试结果说明,柴油浓度加大使得泡沫间液膜由最终的平衡状态转为破裂状态,液膜稳定性变差,气泡更容易兼并甚至破裂,该结论与气液两相泡沫稳定性试验结果保持一致.浮选结果表明,柴油用量较低时,随着柴油浓度增加,最大泡沫层高度和半衰期逐渐增大,浮选精煤产率也随之增大,这主要是由于柴油改善煤样表面疏水性以及细粒煤的稳泡作用所致;但当柴油用量增加到一定浓度后,最大泡沫层高度和泡沫半衰期减小,浮选精煤产率减小,一方面,柴油油滴进入泡沫间液膜中,在范德华力等力的驱使下,泡沫间的液膜逐渐薄化直至形成经典的油滴架桥现象,最终导致气泡兼并甚至破裂,另一方面,柴油油滴竞争吸附起泡剂分子,使得气液界面的起泡剂浓度降低,从而导致泡沫稳定性降低,柴油具有一定的消泡作用.【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9(044)006【总页数】7页(P1876-1882)【关键词】柴油;浮选;起泡能力;泡沫稳定性;液膜【作者】李明;徐梦迪;晋伟;邢耀文;桂夏辉【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徐州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23泡沫浮选是一种在气液界面根据矿物表面性质的差异将目的矿物与脉石分离的技术手段,是细粒煤分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3]。

微乳液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微乳液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微乳液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摘要:微乳液作为一种新型微乳液体系,于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60年代年被称为“MicroEmulsion”。

后在20世纪90年代被描述为由水、油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透明稳定液体体系,并且光学表现为各相同性,不需要外界输入能量即可自发形成。

微乳液由于其组成成分的特性,在油气田开发中最先应用于化学驱油,而近些年来,微乳液及其稀释体系在压裂返排助排、除污防垢、修复储层损伤、渗吸置换等方面也开辟了新的道路。

国外多企业、多油田均研制出相关体系,如斯伦贝谢、哈里伯顿等;国内相关研究也相继出现,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均颇有成效。

随着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微乳液在化学驱油以及油田增产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应用前景也将会更加广阔。

本文主要分析微乳液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乳液;剩余油;相图;助排增产引言微乳液体系自被发现以来,作为一种具有多种优异性能的纳米级别稳定溶液,在油田中广泛应用。

尤其是作为三次采油驱油剂和返排助排剂,能够有效解决诸多现场实际问题,提高油田产量。

微乳液目前在国内外多种非常规储层的研究中已略展拳脚,为三次采油提供新方向新思路。

为了拓宽其发展道路,使微乳液能够发挥更优异的作用,需对微乳液进行更系统及深入的研究。

1、作用机理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微观分子层面对微乳液驱油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阐述了微乳液体系通过改变岩石表面对油相和水相的关系来发挥作用的机理,并且能够不同程度的对剩余油进行挖潜,提高油田采收率,促进油田的开发生产。

1.1分子模拟研究2016~2017年模拟了微乳液在亲水和亲油固体表面的作用过程,对于亲水表面,微乳液进入直径比自己小的孔喉当中发生形变,但自身结构不被破坏,继续向前推进,直至遇到亲油表面;微乳液在亲油表面的流动过程可分为3个环节:(1)微乳液进入孔道;(2)微乳液接触到亲油岩石表面,由于亲油基团的作用,导致液滴结构发生变化,进行重组,表面活性剂附着在岩石表面,亲水端向外,助剂取代壁面上的原油分子,使其从岩石表面脱落;(3)岩石表面发生润湿反转,由亲油向亲水转变。

新型微乳液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微乳液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研究

c n tn . T u h o tt n e ce c o l e i r v d, t e f a ain p ro a c s c u d b mp o e n h i s 1 os t a h st e f aa i f in y c u d b mp o e l o i h o t t e r n e o l e i r v d a d te d e e l o f m o l o s mp i n c u d b i hy s v d i c n u t o l e h g l a e . o Ke wo d : mir y rs c o—e lin; s me;f aa in; e e g mu so l i l tt o o n ry—s vn ; ce n d c a a ig la e o l
HE L n—h n , X E We —we, W NA Ja,HE Xio—we ,GUO Me —l g a og I i i G i a i i i n
( col f hmi adE vrn e t nier g hn nvri f nn n eh o g B in ) e ig10 8 ,C ia Sh o o e c n ni m na E g e n ,C iaU iesyo igadTc nl y( e ig ,B in 0 0 3 hn ) C  ̄ o l n i t Mi o j j
从工业 应用 角度 讲 ,浮 选依 然是 细煤泥 分选 最有 效 的 方法 ,提 高浮选效 率有 多种 方法 ,其 中最简 单 、也 最 易见 效 的是对浮 选药剂进 行改 进 。煤 油和轻 柴油 是最 常用 的浮 选捕 收剂 ,但 因其均 不溶 于水 ,因此在 实际 使用 中耗量 往
往过高 。用适 当的方法 将柴 油配 置成稳 定性 良好 的微 乳液

柴油的微乳化及其浮选应用效果研究

柴油的微乳化及其浮选应用效果研究

柴油的微乳化及其浮选应用效果研究董敬申;刘帅【摘要】以正丁醇为助乳剂,选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油酸进行两两复配得到三种复配乳化剂.在复配乳化剂的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柴油和水搅拌均匀制备出澄清、透明、均一的微乳化柴油,并进行浮选试验,试验证明,由油酸和Span80制得的复配乳化剂制成的微乳化柴油效果最佳,其复配乳化剂比例为:油酸58.14%、氨水17.44%、Span80 6.98%、正丁醇17.44%.复配乳化剂仅占微乳化柴油的5%左右,最高油水比可达1∶2.7,而且此方案浮选完善指标相比纯柴油最高可提升22%左右,在实际生产中有着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且能减少环境污染.【期刊名称】《安徽化工》【年(卷),期】2018(044)004【总页数】4页(P54-57)【关键词】复配乳化剂;乳化剂;微乳化柴油;浮选【作者】董敬申;刘帅【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淮南232001;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山东潍坊261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67当今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和开发清洁且燃烧效率较高的代用燃料已是大势所趋。

微乳化柴油被认为是一种有着广泛前景的清洁燃料,与普通柴油相比,使用微乳化柴油不仅能降低氮氧化物和碳烟的生成,而且具有更好的燃烧性能、更低的能耗、更少的污染等优点[1-3]。

微乳化柴油是一种各向同性、外观透明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它是将柴油掺入一定比例的水,通过微乳化剂的作用,在柴油的体系中形成比较稳定的纳米粒径(<50 nm)的油包水(w/o)型结构(图 1)[4]。

其性质极其稳定且不易分层,节油率达5%~50%,在节能环保及经济效益上都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已经成为各国相竞开发的热点。

为了形成稳定的乳化液,要求乳化剂不仅能大量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而且能在油水界面形成坚固的保护膜。

最新煤泥浮选药剂综述

最新煤泥浮选药剂综述

煤泥浮选药剂综述煤泥浮选药剂综述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选煤厂在煤泥浮选时常用的一些浮选药剂,这些药剂的种类和它们各自的作用机理,以及在选煤厂中的应用。

关键词:煤泥,浮选药剂,捕收剂,起泡剂,絮凝剂Status quo of coal slime flotation agents Abstract: some of the coal slime flotation agents which are mainly used in the coal preparation plant, its role in the mechanism of coal flo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oal preparation has been present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slime, flotation reagent, collector, foaming agent, flocculants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0 前言浮选是由于不同固体矿物的表面性质差异,通过它们对矿浆中液体和气体作用不同而实现分选的。

有的矿物疏水、亲气,可粘附到气泡上,进入泡沫成为精矿,另一些亲水、疏气的矿物则不和所泡粘附,留在矿浆中成为尾矿。

浮选中矿物的表面性质差异主要是由于固体的不同组成和结构所致,由于浮选是包括固、液、气本相体系的过程,所以又和液相和气相的性质密切相关[1]。

煤泥浮选是利用煤与矸石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并能过添加特定浮选药剂的方法来扩大煤与矸石间表机润湿性的差别,在固、液、气三相界面,选择性地富集低灰煤炭,从而实现煤与矸石分离的一种煤泥分选技术。

浮选之所以能广泛地应用于煤泥分选,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能能过浮选药剂灵活地控制浮选过程,并按照人们的要求有效地实现煤与矸石分离,使煤炭资源得到综合高效利用[2]。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其生产量与消费量约占能源的70%左右。

微乳液法含油污泥资源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微乳液法含油污泥资源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微乳液法含油污泥资源化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微乳液法含油污泥资源化研究一、选题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污染排放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其中,含油污泥是一种严重污染源,主要来自于石化、化工等行业。

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为了解决含油污泥排放问题,科学使用资源化技术对其进行处置是当今亟需解决的问题。

微乳液法是一种新型的资源化处置技术,其能够使污泥中的油水相分离并进行资源化利用。

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含油污泥资源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1. 探究微乳液法在含油污泥资源化中的适用性。

2. 分析微乳液法处理含油污泥的优缺点。

3. 采用微乳液法处理含油污泥,以期在确保处理安全的前提下,创造经济与环保的双赢局面。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微乳液法在含油污泥资源化方面进行研究:1. 微乳液法原理及特点。

介绍微乳液法基本原理及其在含油污泥资源化中的应用特点。

2. 微乳液法在含油污泥资源化中的适用性分析。

分析微乳液法在含油污泥资源化中的优势及其适用性。

3. 微乳液法处理含油污泥的实验研究。

制定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记录和分析微乳液法处理含油污泥的成效,检测其处理效果并分析优缺点。

四、研究意义含油污泥的数量庞大,污染严重,如何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是当前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含油污泥资源化提供一条新思路,并探索适用于微乳液法处理含油污泥的最佳方案,同时对于工业废物资源化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实验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微乳液法理论知识及在该领域的应用现状,同时制定实验方案,对微乳液法处理含油污泥进行实验研究,检测其处理效果并分析优缺点。

六、预期成果通过对微乳液法处理含油污泥的实验研究,探索合适的微乳液法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案,为工业废物资源化提供新思路,具有创新性。

七、论文框架第一章绪论1.1 选题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内容1.4 研究意义1.5 研究方法1.6 预期成果1.7 论文框架第二章微乳液法原理及特点2.1 微乳液法概述2.2 微乳液法原理2.3 微乳液法在含油污泥资源化中的应用第三章微乳液法在含油污泥资源化中的适用性分析3.1 微乳液法处理含油污泥的优劣势3.2 微乳液法在含油污泥资源化中的适用性第四章微乳液法处理含油污泥的实验研究4.1 实验方案设计4.2 实验记录与分析4.3 成效检测及优缺点分析第五章结论5.1 研究结果5.2 存在的不足5.3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
。本 试验通过 初步的试 验, 筛选 出四
种主乳化剂 A1 、 A2 、 PJ、 RM 进行两组分 或多组 分表面活性剂复配 , 并加助乳化剂进行微乳化配方 设计。 本试 验选 用 的 主 乳化 剂 用 量 占 柴油 用 量 的 10 % , 并以正戊醇作助乳化剂 , 通过大量的浮选试 验, 考察了各种组分的浮选效果 , 从而最终找到了 合适的微乳化配方。
[ 5] [ 3]
1 1 煤样 试验选取东庞 1 / 3 焦 煤作为浮 选入料 , 记为 DP, 其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见表 1。
表 1 煤样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空气干燥基 ) w B /% M ad 工业分析 Ad V ad FC ad C 元素分析 H N O S
1 68 20 02 28 85 49 45 65 34 4 29 1 13 9 60 0 86
的情况下 , 考察了矿浆浓度的变化对精煤产率、精 煤灰分的影响 , 结果如图 4所示。
图 4 矿浆浓度变化对精煤产率和精煤灰分的影响
分别在矿浆浓度为 70 、 80 、 90 、 100 、 110g /L 时进行对比试验。从图 4 得知 : 随着矿浆浓度的增 加, 精煤产率均呈先急剧上升后有所下降的趋势。 当捕收剂为柴油时 , 精煤灰分先上升后下降 , 最优 矿浆浓度为 100g /L, 精煤产率为 73 78 % , 精煤灰 分为 9 12 % ; 当捕收 剂为微乳液时, 精煤 灰分先 下降后上升, 最优矿浆浓度 也为 100g /L, 精煤产 率为 75 37 % , 精煤灰分为 9 19 %。
1 试验煤样和药剂
收稿日期 : 2010 - 09- 08
2 浮选试验
2 1 浮选药剂选择试验 2 1 1 两种乳化剂复配的微乳液浮选试验 分别用 A1 与 P J 、 A1 与 A2 、 P J与 RM、 P J与 A2 复配的微乳液作 捕收剂 ( 用量 0 3kg / t) 进行
基金项目 : 国家 111 工程资助项目 ( B08010) 作者简介 : 郭美 玲 ( 1985 - ) , 女 , 山西 孝 义人 , 中国 矿 业大 学 ( 北京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在读硕士研 究生 , 主要从事洁 净煤技 术的研究 , E - ma i:l gm l217@ 126 com, 联系电话 : 13810274217 。
由 表 1 试 验 数 据 可 知:
DP 煤 样 灰 分 为
20 02% , 属于中 灰煤 ; 挥发分 为 28 85 %, 属于 中挥发分烟煤 ; 全硫量为 0 86 % , 属于低硫煤。 1 2 药剂 柴油和水的界面张力很大, 水在柴油中不能稳 定分散, 容易聚集分离 , 因此要配制稳定的柴油微 乳液 , 就必须加入适当的乳化剂。根据相似相溶原 理, 要求乳化剂的憎水基团的结构与油的结构越相 似越好; 而且 , 混合乳化剂的效果往往比单一乳化 剂效果好
可燃 体回收率 / 入料灰分 / 尾煤 产 率 /% 灰分 /% % % 28 94 26 16 24 74 25 73 28 19 48 33 51 42 53 90 53 03 48 96 81 25 84 12 85 69 84 86 81 93 20 24 19 98 20 27 20 14 20 37
捕收剂 名称 A 1 A 2 PJ RM A 2 P J A 1 A 2 P J RM a A 1 A 2 PJ RM b 0 # 柴油 用量 /kg t 0 25 0 25 0 25 0 25 1 0
- 1
果最好的比例为 3 7 , 其精煤产率为 69 03% , 精 煤灰分为 8 65 % ; A1 与 A2 复配 的微乳液作捕收 剂时 , 浮选效果最好的比例为 7 3 , 其精煤产率为 74 63% , 精煤灰分为 8 91 % ; P J与 RM 复配的微 乳液作捕收剂, 复 配比例为 6 4 时, 浮选 效果最 好, 其精煤产率为 77 57 % , 精煤灰分为 9 22 %; PJ与 A2 复配的微乳液作捕收剂 , 复配比例为 6 4 时, 浮选效果最好, 其精煤产率为 79 58 % , 精煤 灰分为 9 76 %。 2 1 2 多种乳化剂复配的微乳液的浮选试验 通过两种乳化剂复配的浮选试验, 从中筛选出 浮选效果最好的比例, 进行了三组分和四组分的复 配。 浮选效果如表 2 所示。
与 PJ复配的微乳液捕收性最差。 ( 2) 四组分乳化剂复配的微 乳液的浮选效果 好于两组分和三组分, 其中 4 号微乳液的浮选效果 最好 , 与柴油相比, 精煤产率提高了 2 46 个百分 点, 精煤灰分减低了 0 39 个百分点。 ( 3) 通过浮选条件选择试验 , 对于 DP 煤样, 使用柴油作捕收剂时, 最优参数组合为 : 矿浆浓度 100g /L, 柴油 1 2kg / , t 起 泡剂 0 11kg / ; t 使 用微 乳液作捕收剂时, 最优参数组合为: 矿浆浓度 100 g /L, 微乳液 0 25kg / , t 起泡剂 0 1 kg / t 。 ( 4) 对于 DP 煤样, 在精煤灰分基本 相近时, 与柴油作捕收剂、药剂用量为 1 2kg / t时比较, 使 用微乳 液作 捕收 剂, 在 药剂用 量为 0 25kg / t 时, 精煤产率可提高 2 5 个百分点 , 并且显著降低了药 剂耗量, 这说明微乳液的捕收性和选择性均好于柴 油。
第 2期 2011 年 4 月 文章编号 :
COAL
选 煤 技 术 PREPARAT I ON TECHNO LOGY
No 2 A pr 2011
1001- 3571 ( 2011) 02- 0024- 03 张华文, 吴 鹏, 杨 纯 100083) (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 摘要: 采用柴油和多种微乳液作为捕收剂对东庞煤的可浮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 大多数微乳 液可以提高东庞煤的可浮性, 综合考虑精煤产率和灰分 , 由四种乳化剂混合复配而成的一种微乳 液浮选效果最好 。该微乳液是一种稳定性好、 选择性强的节能环保型浮选药剂 , 与柴油相比, 在 精煤灰分相近的情况下, 可以提高精煤产率, 降低药剂用量 。 关键词 : 煤泥; 浮选 ; 微乳液; 精煤灰分 ; 精煤产率; 药剂用量 + 中图分类号 : TD943 1 文献标志码: A 煤泥浮选的前提条件就是提高煤颗粒表面的疏 [ 1] 水性, 增大煤颗粒与 杂质表面 性质差 异 。浮选 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早已证明 , 药剂在调节矿物的 可浮性、提高气泡矿化过程的选择性和浮选速度等 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所以对浮选药剂的研究 [ 2] 和正确选用一直为 人们所重 视 。目前 , 市场上 传统浮选药剂对细粒级煤泥的分选效率差 , 而一些 新研制的兼起泡与捕收性能的复合药剂和乳化捕收 剂又普遍存在着捕收性差的问题。 针对我国选煤厂目前存在的浮选效率低、药剂 耗量高的 问题, 开 发了细粒 煤浮选药 剂 微乳 液。微乳液是两种互不相溶液体在表面活性界面膜 作用下 形成的热力学 稳定的、各向 同性的、透明 ( 或大半透明 ) 的均相分散体系 。因其界面面积 很大, 热力学特性稳定 , 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 制药、洗涤 剂、燃料、化学 合成、三次采 油等领 [ 4] 域 。 在煤泥浮选中, 烃类油用量一般在吨干煤泥 1 ~ 2kg。随着油价上涨, 浮选药剂费用大幅度上升 , 从而影响了选煤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 世界各国 都在研制新型高效的浮选药剂 , 以求降低成本 , 提 高精煤产率 。而将传统浮选药剂 加入表面活性 剂进行微乳化, 能显著改善浮选指标 , 提高浮选速 度和精煤产率, 并可以显著降低药剂消耗 , 符合国 家节能减排的政策, 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图 2 捕收剂用量对精煤产率和精煤 灰分的影响
从图 2 得知: 当微乳液作捕收剂时 , 随着微乳 25
第 2期




2011 年 4 月 25 日
液用量的增加, 精煤产率呈上升趋势 , 精煤灰分先 略有下降, 而后呈上升趋势; 当柴油作捕收剂时 , 随着柴油用量的增加 , 精煤产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 趋势。当柴油用量为 0 2~ 1 0 kg / t时 , 精煤灰分 同精煤产 率呈相同 趋势 , 当柴油 用量为 1 2 kg / t 时 , 精煤灰分最低。 试验表明 , 微乳液作捕 收剂时的最 优用量为 0 25kg / , t 此时精煤产 率为 75 32 % , 精煤灰分为 8 97 % ; 柴油作捕收剂的最优用量为 1 2kg / , t 其 精煤产率为 72 73 % , 精煤灰分为 8 93 % 。与柴油 相比, 微乳液作捕收剂时可使精煤产率提高 2 59 个百分点, 同时精煤灰分也提高了 0 04个百分点。 可见, 微乳液极大地节省了药剂用量 , 降低了选煤 成本。 2 2 2 起泡剂变量 在 微 乳 液 和 柴 油 用 量 分 别 为 0 25kg / t 和 1 2kg / t的情况下 , 考察了仲辛醇用量对精煤产率、 精煤灰分的影响 , 结果如图 3所示。
3 结论
采用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浮选药剂 微乳液, 对东庞煤样进行浮选试验研究, 得到了适合该厂煤 泥浮选特征的微乳液配方, 并与柴油作捕收剂进行 了对比, 得出以下结论 : ( 1) P J 与 A 2 复配的微乳液捕收性 最强, A1
图 3 起泡剂用量对精煤产率和精煤灰分的影响
从图 3 得知: 微乳液作捕收剂时 , 随着起泡剂 用量的增加 , 精煤产率呈上升趋势, 精煤灰分先略 有下降后呈上升趋势 , 仲辛醇用量为 0 1kg / t时 , 浮选效果最好, 其精煤产率为 74 96 % , 精煤灰分 为 9 01 % ; 柴油作捕收剂时 , 随 着起泡剂用量的 增加, 精煤产率和精煤灰分均呈上升趋势 , 当仲辛 醇用量为 0 11kg / t时 , 浮选效果最好 , 其精煤产 率为 73 55 % , 精煤灰分为 9 08 % 。微乳液的浮选 效果好于柴油, 且起泡剂的用量节省了 0 01kg / t 。 当起泡剂用量为 0 1kg / t时 , 微乳液和柴油作 捕收剂 , 其精煤灰分相近 , 但前者精煤产率提高了 2 5个百分点, 说明微乳液改善了浮选效果。 2 2 3 矿浆浓度的变化 在 微 乳 液 和 柴 油 用 量 分 别 为 0 25kg / t 和 1 2kg / t 、 仲辛醇用量分 别为 0 1 kg / t 和 0 11kg / t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