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新陈代谢与酶
高中高一生物教案:新陈代谢与酶3篇
高中高一生物教案:新陈代谢与酶高中高一生物教案:新陈代谢与酶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和作用;2. 了解酶的基本特点和作用;3. 掌握酶促反应的特点和机制。
教学重点:1. 新陈代谢的概念和作用;2. 酶的基本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1. 酶促反应的特点和机制。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实验设备和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张人体代谢示意图,并观察图中各个器官的功能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人体消耗能量和物质的过程。
新陈代谢的概念和作用:1. 定义新陈代谢的概念: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各种化学物质在生命过程中的合成、分解和转化过程。
2. 介绍新陈代谢的作用: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物质供应,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修复。
酶的基本特点和作用:1. 介绍酶的基本特点: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效率,可以催化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
2. 介绍酶的作用: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加速新陈代谢的进程。
酶促反应的特点和机制:1. 介绍酶促反应的特点:酶促反应是在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具有高效、选择性和可逆性等特点。
2. 介绍酶的机制: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通过酶的活性位点催化底物的转化,最终生成产物。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酶的作用和酶促反应的特点,例如使用过氧化氢和牛磺酸酶进行催化反应,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新陈代谢和酶的重要性,以及酶促反应的特点和机制。
作业布置: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并回答课后习题;2. 准备一个小组报告,讲述一个与新陈代谢和酶相关的研究成果。
拓展延伸:邀请相关专家或研究生物学领域的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或研讨活动,深入了解新陈代谢和酶的最新研究进展。
高中高一生物教案:新陈代谢与酶精选3篇(二)教案名称:植物的激素调节适用对象:高中高一生物课程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种类;2. 了解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3. 掌握植物激素的分类和调节机理。
新陈代谢与酶ppt3 人教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4、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影响酶作用的主要因素是pH、温度。
另外还有酶的浓度、底物浓度、生成 物浓度、酶抑制剂和激活剂,有机溶剂、 重金属离子等都可以影响酶的催化速率。
新陈代谢与酶
4、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酶
促
酶的浓度:
反 应
速
率
反应速率随酶浓度的升
高而加快。
底物浓度:
酶
促
反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反应速 应
新陈代谢与酶
1、酶的发现
后续的研究实验
20世纪30年代以来,科学家相继提取 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这一事实说明酶 的本质是什么?
这些事实说明酶是具有生物催化 作用的蛋白质。
新陈代谢与酶
1、酶的发现
后续的研究实验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 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这一发现使酶的概念又扩展成什么?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一种酶可催化某些分子结构相似的一类化合物的反应
由于酶的功能具有专一性,可以 推出酶的种类具有多样性
分类
水 解 酶
氧 化 还 原 酶
酶的名称 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 肠淀粉酶 肠、胰麦芽糖酶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 肠肽酶 肠、胰脂肪酶 蔗糖酶 DNA 酶 纤维素酶 果胶酶 溶酶体酶 过氧化氢酶 呼吸酶 辅 酶 II
人教版生物中职3.1酶和ATP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课件13张PPT
演示实验 酶在催化作用中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试管内的物质 浆糊
小麦淀粉酶滤液
pH 温度 斐林试剂 实验结果
1
2
2
2
2 中性 0 2 无
2
中性
35 2
砖红色 沉淀
3
2 2 酸性 35 2 无
4
2 2 碱性 35 2 无
5
6
2
2
2(加过热) 无(清水)
中性 35 2 无
中性 35 2 无
演示实验说明:
酶的催化作用 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适宜的温度 pH
酶发生催化作用的本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所需要的能量成为活化能)
的活性最高
(二)酶的特性
1、高效性 是指酶的催化效率很高,是无机催
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 每一种酶只能对一种或一类化学物
质产生催化作用
3、多样性 生物体内酶的种类非常多,已经知
道的酶有4000种以上
4、需要合适的条件 温度、pH值
二 ATP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ATP是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储存有高 能量的有机化合物,属于高能化合物。
ATP是生物体维持各项生命活动所 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
(一)ATP的结构简式
1、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 2、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
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 特殊的化学键(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 的化学键
注:ATP分子中较多的化学能储存在高能磷 酸键中。
高三生物必修知识点:新陈代谢与酶
高三生物必修知识点:新陈代谢与酶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掌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2021年生物必修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协助。
1、酶的发现:①、1783年,意大利迷信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②、1836年,德国迷信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③、1926年,美国迷信家萨姆纳经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④20世纪80年代,美国迷信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响迅速地停止,而反响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作变化。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注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响。
③酶需求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 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清楚降低。
缘由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掉活性。
4、酶是活细胞发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如消化酶就是在细胞外消化道内起作用的;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响起催化作用与调理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不同;虽然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它并不被消耗;酶大少数是蛋白质,它的分解遭
到遗传物质的控制,所以酶的决议要素是核酸。
5、既要除去细胞壁的同时不损伤细胞外部结构,正确的思绪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酶具有专注性,去除细胞壁选用纤维素酶使其分解。
血液凝结是一系列酶促反响进程,温度、酸碱度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关于植物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植物的体温,植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
查字典生物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2021年生物必修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新陈代谢与酶PPT教学课件
二、酶的特性
实验一步骤:
2mlH2O2液
2滴肝脏研磨液 2滴氯化铁溶液
堵住试管口 混合均匀
观察气泡情况 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观察卫生香复燃情况
H2O2酶的催化效率比Fe+的催化效率高很多。
二、酶的特性
实验二步骤:
2ml淀粉溶液 2ml蔗糖溶液
2ml淀粉 酶溶液
混合均匀, 60℃中5分钟
2ml斐林试剂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各项中属于意识的是:( )
①思维 ②头脑 ③唯心主义 ④精神文明 建设 ⑤虚数⑥生产关系 ⑦鬼神 ⑧梦中 的黄山
A.①③⑤⑦⑧ C. ①②④⑥⑧
B. ①②④⑤⑥⑧ D. ①③④⑤⑥⑦
2.有了人脑不一定有意识。是因为
(
)
A.人脑只是意识的“加工厂”
B.意识只有内容来自人脑
C.意识不一定是人脑的产物
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其内容归根结底来 源于客观事物,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3、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世界的本原不是意识而是物质。
小结:
识记:宗教概念的本质
理解:A、不同类型的意识都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 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B、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重难点: A、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 曲的反映 B、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的反映 C、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 物在任头脑中的反映
的反映
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B、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程度来看,无论 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从意识的具体内容来看,对现状的认识: 客观物质在人们的实践中作用于人脑,人脑就 会形成形象,得出判断,产生认识。
新陈代谢与酶ppt7 北师大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ATP是生物体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A 物质运输 B 物质合成 C 细胞分裂 D 肌肉收缩 E 生物发光等
ATP如何释放其中的能量?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DP是二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
A P~P~P
水
解 酶
能量
A P ~ P + Pi
[二磷酸腺苷(ADP)]
ATP在水解酶作用 下哪个键断裂?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1.是由分泌功能细胞产生的 2.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由体内转化而来的 3.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4.酶都是蛋白质 5.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6.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7.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8.酶只是起催化作用
3.下列物质口服后将失去原有作用 A.胰岛素 B.维生素 C.葡萄糖 D.胃蛋白酶
1滴 1滴 1滴
不变蓝 蓝色 蓝色
新陈代谢与ATP
能量转换站-----叶绿体
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以化学 能的形式储存在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
动力工厂-----线粒体
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体内有机物, 释放其中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糖类 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脂肪 是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无氧能量系统
是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ATP--CP)系统和糖酵解 系统。肌肉运动时,首先由ATP分解,将能量直接供应 肌肉收缩。若运动很剧烈,则CP立即将能量转移到二 磷酸腺苷(ADP)分子上,生成ATP,ATP又继续分解供 应能量。肌细胞中ATP存量很少,但CP的量却比ATP 约多三倍,故二者的总和大致可供给30秒钟的激烈运动。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 新陈代谢与酶
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
高中生物 3.1新陈代谢与酶、酶工程简介、ATP课件
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曲线特征是:以最适pH为中轴,左右对称 高于或低于最适pH时,酶的活性急剧下降,直至变性(见上图)。此 时将试管内的pH从2 0逐渐上升到6 80,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能力、思维、方法
能不能同步上升呢?不能,因为在pH为2 0时,唾液淀粉酶已经 变性了。
【例2】 生物体内既能贮存能量,又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
能力、思维、方法
【例5】 下列A、B、C三图分别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 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能力、思维、方法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为
。
(3)图B中,a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0℃水浴锅
的物质是
( C)
A
B
C
D
能力、思维、方法
【解析】 生物体内能够贮存能量的物质很多:淀粉、糖元、脂肪 等等。在能量代谢的过程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将光能转变成化 学能贮存在ATP中,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一部分能量 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转移到ATP中暂时贮存。因此,ATP与脂 肪、糖元一样,能贮存能量,而解题的突破口是能为生命活动直接 提供能量的物质,脂肪、糖元、淀粉中的能量不能直接用于各项生 命活动。
【答案】 (1)37℃是人体正常的体温,也是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恒温可以 排除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淀粉已被完全水解 (3)提高唾液的稀释倍数 (4)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6 80,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的活性 逐渐降低
能力、思维、方法
【解析】 本题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必需排除 其他因素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选择37℃是人体正常的体温,也是人体内酶的 最适温度,另一方面恒温 可以排除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如果本实验的反应速度太快,淀 粉迅速彻底水解了,来不 及检验,从而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对唾液来说,适当提高其稀释倍 数,以降低唾液淀粉酶的 浓度,就可以使反应速度减缓。
新陈代谢和酶
0 最适温度
O
t/ C
酶活性受温度影响 示意图
新陈代谢和酶
0 5最适7 PH 10 pH 酶活性受pH影响示
意图
第7页
结论:
在最适宜温度和最适宜pH下,酶活性最高。温度和 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显著降低。
在一定温度和PH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和PH增高而 增强。到达最适温度和PH以后,酶活性随温度和PH增高 而下降。
新陈代谢和酶
第3页
酶是活细胞产生一类含有生物催化作 用有机物。其中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数 是RNA。
1.产生: 活细胞
2.功效: 催化作用 3.本质: 有机物
蛋白质 绝大多数酶 RNA 少数酶
新陈代谢和酶
第4页
新陈代谢和酶
1、酶催化作 用含有高效性。
普通地说, 酶催化效率 是无机催化 剂10 7~ 10 13 倍
(1)放一段时间后甜味降低原因是什么?
(2)沸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留,甜味可保留较 长时间原因是什么?
新陈代谢和酶
第19页
新陈代谢和酶
第2页
1.1773年,斯帕兰札尼,胃含有 化学性消化作用。
2.1836年,施旺,从胃液中提取 出了消化蛋白质物质。
3.1926年,萨姆纳,提取出脲酶结 晶并证实脲酶是一个蛋白质。
4.20世纪30年代,许多科学家提取出各种酶蛋 白质结晶。
5.20世纪80年代以来,切赫和奥特曼发觉少数 RNA也含有生物催化作用。
酶含有( B)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作用需适宜条件
新陈代谢和酶
第12页
3、人血液中一分子碳酸酐酶,每分钟 可催化1900个碳酸分子,这说明酶含 有 ( A)
A、高效性 C、稳定性
【高中生物】第三章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第三章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第三章、新陈代谢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名词:1、酶:就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备催化作用(功能)的一类有机物。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就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就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
2、酶促发展反应:酶所催化剂的反应。
3、底物:酶催化作用中的反应物叫作底物。
语句:1、酶的发现:①、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④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如消化酶就是在细胞外消化道内起作用的;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不同;虽然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它并不被消耗;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它的合成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所以酶的决定因素是核酸。
5、既要除去细胞壁的同时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正确的思路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酶具有专一性,去除细胞壁选用纤维素酶使其分解。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温度、酸碱度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对于动物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动物的体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
6、通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在适宜条件下才有活性。
胃蛋白酶是在胃中对蛋白质的水解起催化作用的。
新陈代谢与酶
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酶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2、使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初步理解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3、使学生理解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能力方面在引导学生分析生物新陈代谢概念,探究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过程中,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体会研究生命科学价值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1、酶的发现教材简单介绍酶的发现历史,从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设计的巧妙实验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少数的酶是RNA,使学生对酶的研究历史中的一些重大发现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2、酶的特性酶的特性主要是通过安排了有关的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酶的三个特性,这样的编排方式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酶的高效性特点,是通过比较《实验五、肝脏内的过氧化氢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切入;酶的专一性的特点,是通过比较《实验六、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切入;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本节教材主要讲述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通过《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选做)》切入。
本节内容的最后,安排了课外读“造福人类的酶工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节基础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在改变人类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教法建议1、使学生在理解细胞水平上的新陈代谢概念及其本质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这是在细胞水平上对新陈代谢的描述。
其实学生已不是第一次接触新陈代谢的概念,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课绪论中,学习已接触到诸如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及其关系等与新陈代谢有关的知识,但那是在生物个体水平对新陈代谢下的定义。
高中生物新陈代谢与酶教案
高中生物新陈代谢与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及特点。
2.掌握酶的定义、特性及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二、教学重点1.新陈代谢的概念及特点。
2.酶的定义、特性及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酶的催化作用机制。
2.酶活性影响因素的探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如细胞、生物体、生命活动等。
2.引出新陈代谢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新陈代谢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二、新课讲解1.讲解新陈代谢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2.介绍酶的定义、特性及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1.分析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催化效果,如温度、pH等。
2.让学生讨论酶活性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四、课堂小结2.提醒学生关注酶活性影响因素,以便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利用酶。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2.提问:酶活性受哪些因素影响?二、新课讲解1.讲解酶的催化作用机制,如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等。
2.介绍酶活性影响因素的探究方法,如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三、实验探究1.组织学生进行酶活性影响因素的实验,如温度、pH等。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四、课堂小结2.提醒学生关注实验结果,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实验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酶活性影响因素。
2.提问: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利用酶的催化作用?二、新课讲解1.讲解酶在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2.介绍酶的应用前景,如生物制药、生物能源等。
三、案例分析1.分析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实例,如加酶洗衣粉、青霉素生产等。
2.让学生讨论酶应用中的问题,如酶的稳定性、活性调节等。
四、课堂小结2.提醒学生关注酶应用中的问题,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新陈代谢与酶
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酶(一)学习内容: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的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第二节《新陈代谢与ATP》;通过实验《比较过氧化氢酶和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及《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总结归纳作为酶所具备的特点。
(二)学习重点:1.酶的概念、酶的催化作用特点2.酶的特性实验完成3.理解酶的特性与新陈代谢的关系(三)学习难点:1.酶的性质及其实验验证2.酶的性质验证试验设计(四)学习过程: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理解: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要将新陈代谢同普通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分开。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三点上:①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发生的过程;②是有序的化学反应,是受控过程;③新陈代谢的本质是化学反应,涉及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对细胞、对生物体而言,这种有序变化是其存在的基础,是以生物体表现出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细胞才以活的姿态出现,表现出生长、分裂、完成生命活动等特征。
2.酶(1)发现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鹰的消化实验实验目的:区分鸟类的胃的消化过程,是进行物理性消化,还是存在化学性消化。
实验设计: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让鹰将金属笼吞入,既保证肉块不受物理性消化的影响,同时胃液可流入笼内。
实验结果:隔一段时间后,将小笼子取出,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
结果分析:胃内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出消化蛋白质的物质(蛋白酶)1926年,美国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出脲酶结晶,并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20世纪30年代,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生物催化作用。
(2)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理解: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成分,即一些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如RNA并非是蛋白质成分,它们具有生物酶的特点:①是活细胞可以合成的;②能够催化反应进行;③是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所以,有几点要注意:a.不是酶的本质都是蛋白质,少数RNA也是酶;b.不是蛋白质都能称为酶,只有是活细胞中产生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才称为酶,催化作用仅为蛋白质多种功能之一;c.酶是活细胞产生,但不一定只在活细胞内才能发挥作用,在体外条件合适情况下一样能发挥催化作用。
新陈代谢与酶PPT课件4 人教版
谢谢观看,欢迎指导!
现在给你淀粉酶溶液,要观察淀粉酶 能催化哪种糖水解,应该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你又怎么知道淀粉酶催化了糖的水解呢?
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淀粉溶液
蔗糖溶液
一 1号试管中加入2mL 2号试管中加入2mL
实 淀粉溶液
蔗糖溶液
验 二 加入淀粉酶2滴,振荡,试管下半部浸入60℃
步 左右的热水中,反应5min
酶的来源
酶的功能 酶的化学成分
大部分酶是蛋白质,也有少数是RNA。
蛋白质是酶吗?
实验原理: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Fe3+ 是一种无机催化剂,都可以催化过氧化
氢分解成水和氧。
方法步骤:
氯化铁溶液 滴入3滴
过
1
1
氧
化
肝脏研磨液
氢 溶
滴入3滴
液
2
2
结论:上述实验说明,过氧化氢酶和 Fe3+ 的催化效率不 同。与无机催化剂 Fe3+ 相比,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要高
骤 三 加入斐林试剂 振荡 约60℃水浴2min
实验 现象
砖红色沉淀
无变化
结论 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结论:上述实验说明,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对蔗糖 则不起催化作用。确切地说,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 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例如,二肽酶可以水解由任意两种氨基酸组 成的二肽。)
新陈代谢:活细胞中 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 新陈代谢与酶
授课人:刘岩
教学目的
1.新陈代谢的概念 2.酶的发现过程
酶的概念(重点)
3.酶的特性(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2、使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初步理解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3、使学生理解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能力方面在引导学生分析生物新陈代谢概念,探究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过程中,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体会研究生命科学价值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1、酶的发现教材简单介绍酶的发现历史,从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设计的巧妙实验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少数的酶是RNA,使学生对酶的研究历史中的一些重大发现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2、酶的特性酶的特性主要是通过安排了有关的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酶的三个特性,这样的编排方式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酶的高效性特点,是通过比较《实验五、肝脏内的过氧化氢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切入;酶的专一性的特点,是通过比较《实验六、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切入;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本节教材主要讲述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通过《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选做)》切入。
本节内容的最后,安排了课外读“造福人类的酶工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节基础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在改变人类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教法建议1、使学生在理解细胞水平上的新陈代谢概念及其本质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这是在细胞水平上对新陈代谢的描述。
其实学生已不是第一次接触新陈代谢的概念,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课绪论中,学习已接触到诸如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及其关系等与新陈代谢有关的知识,但那是在生物个体水平对新陈代谢下的定义。
本章的新陈代谢内容是对以往知识的深化和展开,教学教师要有意识地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引导学生分析出生物体是如何自我更新的,合成与分解是如何进行的,及其二者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生命。
例如,为使学生理解"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这句话,教师可结合前一章细胞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活细胞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如发生在线粒体内的糖的氧化放能的化学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的化学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链的化学过程等,使学生对"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这句话有一个感性认识。
2、使学生理解酶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在本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完成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并实施有效的讨论是本节的难点。
生命体随时随刻发生着数量巨大的生物化学反应,同时又是一个稳定的,开放的系统。
细胞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不可能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条件下进行,而必须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下能快速、有序地进行的,这就要尽可能地降低化学反应能阈,这是新陈代谢为什么离不开生物催化剂,即酶的原因。
酶的概念和酶的发现可结合一起在让学生讨论,这样可让学生充分体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酶的特性这部分内容,可先组织学生依次完成实验,然后再由学生来讨论和总结。
在引导学生分析酶的特性时,引导学生与蛋白质的多样性联系起来,可使学生易于理解酶的催化作用的专一注必定意味着酶的多样性,而且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酶的专一性催化关系密切。
3、使学生理解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条件是本节的重点,如何组织学生完成影响酶活性因素的选做实验并分析、讨论实验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在组织学生操作、分析、讨论《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选做)》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坐标曲线图,让学生概括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教学设计示例【课题】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教学重点】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的概念、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的概念、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手段】板图、多媒体课件、实验【教学过程】1、引入新陈代谢的概念及本质(1)学生在初中生物学课本、高中绪论课的学习或通过各种媒体的介绍,对新陈代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首先,教师应了解学生对新陈代谢是如何理解的。
为此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以自身为例,剖析生命是如何维持的,以此引入本节的学习,如:①人体的脑细胞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营养?脑细胞中产生的代谢废物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排出体外的?②进入脑细胞的营养物质是如何被利用的?③学生如何理解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它们之间有何关系?④想一想,人体的身体有哪些系统参与了新陈代谢过程,各是如何参与的等等?(2)学生一般只能从生物个体、器官或系统水平上,说明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把讨论引向微观水平,即细胞和分子水平的代谢过程。
如可以设问:①你吃下的肉类蛋白质,通过什么途径转化成为你自身的蛋白质?②你吃下的淀粉类食物,通过什么途径为你提供能量?等等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不断地合成与分解,不断地处于自我更新的状态,而这种自我更新的过程完全依赖于细胞内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在细胞水平理解新陈代谢的本质,即“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2、酶的概念、特性及其生理功能在学生理解新陈代谢的本质后,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分析出无机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需的条件一般是很激烈的,再让学生分析出生物体细胞生存的条件是很温和的,可以提问,如:(1)细胞生存的条件是很温和的,那么细胞内数量如此巨大的生物化学反应如何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pH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迅速高效的进行呢?(2)在化学反应中有没有提高化学反应的方法呢?这样可顺利地引出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即酶。
3、酶的发现史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让学生自己阅读,也可发给学生相应的补充资料,尤其是某种酶的研究过程方面的资料,目的是让学生对酶的研究过程、方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生物学的实验研究对生物学发现的重要作用。
学生阅读后,可提问:酶都是蛋白质吗?并做一定的说明。
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酶是细胞中促进化学反应速度的催化剂。
现已发现的酶约有3000种以上。
它们分别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催化细胞生长代谢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使生物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等温和的条件下就可顺利进行。
很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然而生物学家的实验证明:RNA也可以是高活性的酶。
早在1982年,T.Ceeh发现原生动物四膜虫的26S rRNA前体在没有蛋白质的情况下进行内含子的自我拼接,最终形成L19RNA。
当时因为只是了解它有这种自我催化的活性,没有把它与酶等同看待。
1983年Atman和Pace分别报导了在RNA前体加工过程起催化作用的酶是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的。
如果除去蛋白质部分,并提高镁离子的浓度,则留下的RNA具有与全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是说明RNA具有酶活性的第一例证。
“酶不都是蛋白质”,这一科学事实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实验在科学发展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让我们看到,科学是发展的,探索是无止境的,而真理是相对的,现在的科学事实可能在今后会被修正,甚至推翻。
另外,酶、激素、维生素之间的区别值得一提,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容易把这些物质和它们的作用搞混。
可就高中生物学水平做一简单比较:可把酶的发现史与酶的特性这两部分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可使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酶的特性顺理成章。
4、酶的特性在进行酶的特性教学时,教师可提问: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有何特点?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演示有关实验,也可安排相应的学生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即酶的高效性、专一性与多样性特性。
(1)酶的高效特性实验,实验前有必要简单介绍两项内容:一是过氧化氢这种物质,它是动植物在代谢中产生的,对机体有毒害作用。
生物体可通过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而解毒。
无机催化剂三价铁离子也可催化这一反应;二是本实验的实验步骤。
实验后,让学生讨论得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铁离子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列举其他实例,概括酶的高效性。
教师还应强调正是由于酶的存在及其高效性,所以许多代谢反应在体外很难发生,在体内却可迅速进行。
(2)酶的专一性特性实验前可提问:“食物中的淀粉和蔗糖同属糖类,唾液淀粉酶能否消化水解这两种物质?”本实验所涉及的颜色反应要在实验前跟学生说明清楚。
淀粉水解成的麦芽糖和蔗糖水解成的葡萄糖、果糖在煮沸的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反应会有砖红色沉淀物质产生,淀粉和蔗糖与斐林试剂无此反应。
因此,斐林试剂可以用来鉴定淀粉和蔗糖溶液中是否有麦芽糖和葡萄糖及果糖,进而推测淀粉和蔗糖是否被水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进一步实例说明酶的专一性是酶普遍具有的特性;(3)酶的多样性原理,可在学生理解酶的专一性原理基础上,结合蛋白质的多样性让学生分析得出。
5、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条件的学校,应尽量让学生做《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这对于训练学生分析实验能力,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等都是很帮助的。
在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后,可适当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一些与之相关的生活常识。
如可提问:“持续高烧不退或严重腹泻有时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学生知道其中的原因吗?”人的正常体温是37℃,体温升高到38℃,虽然体温只是升高了1℃,但人已感觉非常没有精神,如果升高到39℃甚至40℃以上,而且持续高烧,就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反应,如昏睡、昏迷、惊厥、甚至危及生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催化活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有机溶剂、重金属离子、酶浓度、酶的激活剂、抑制剂等等,而酶的活性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是非常敏感的,影响因素发生很小的变化的,酶活性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人体中酶的最适温度一般为37℃,当人体体温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时,机体中酶活性就会大大降低,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不能正常进行了。
霍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为霍乱弧菌所致,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死亡率甚高。
霍乱弧菌通过人的肠粘膜并大量繁殖,同时产生肠毒素引起剧烈腹泻造成迅速而严重的脱水,血容量明显减少,因而出现微循环衰竭,使细胞得不到钾、钠、钙、氯离子,导致肌肉痉挛;细胞得不到碳酸氢根离子而导致细胞内pH值发生较大的改变,酶活性即相应大大降低,严重的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最终病人肾功能衰竭,休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