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电生理的新技术解决方案
心脏介入电生理新技术
心脏介入电生理新技术心脏介入电生理的飞速发展使其自身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导管消融已进入房颤等各种复杂心律失常领域的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各类终点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然而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更好的面对有可能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对已有技術进行更新,本文对近年来心脏介入电生理方面的技术进展做以介绍。
标签:心脏介入电生理;射频消融;新技术近20年来,心脏介入电生理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心脏介入电生理目前尚无统一定义,有学者将其表述为:心脏介入电生理是体表心电图的延伸,加上心内记录导联、程序电刺激、消融术和诊断治疗器的植入。
目前心脏介入电生理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
然而目前房颤及其它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导管操作技术要求高,手术耗时费力,X线负荷大,复发率仍较高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技术。
一、标测技术三维电生理标测技术(CARTO及EnSite)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除了三维定位建模及标测外,与三维影像(CT/MRI,超声)整合的功能(CARTO Merge,CARTO Sound,NavX Fusion),对房颤的导管消融非常有帮助。
两个系统各有碎裂电位标测软件,有望提高房颤消融成功率。
二、影像技术复杂心律失常的消融常要求对心脏解剖有清晰的了解,传统X线透视不能清晰显示左房结构及肺静脉开口。
而将三维CT/MRI的左房模型整合到X线透视中,有助于判断导管与肺静脉口及其他关键解剖部位的关系。
旋转造影技术更进一步。
EP Navigator无需术前三维CT/MRI,当造影剂汇聚在左房,C-臂快速旋转进行造影,可直接构建实时左房三维结构,并以半透明的方式叠加在常规X线透视影像上协助导管定位,该技术已用于临床房颤的导管消融。
MRI可显示软组织结构,识别瘢痕及消融损伤情况。
传统MRI因成像速度慢不适合介入手术,而实时MRI突破了这一局限,目前已有该技术应用于临床的报道。
神经通路疾病的新型治疗技术
神经通路疾病的新型治疗技术神经通路疾病是指包括中风、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MS)和阿尔茨海默病(AD)在内的众多神经系统疾病。
这些疾病在临床上都呈现出严重的、缓解不了的神经损伤症状(如言语障碍、肢体无力、震颤等)和认知障碍症状(如失忆、注意力不集中等),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治疗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下面将介绍最新的神经通路疾病治疗技术。
深部脑刺激(DBS)深部脑刺激(DBS)是一种通过电刺激方式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神经-技术。
该技术已经成功用于治疗帕金森病、震颤麻痹、多发性硬化症(MS)和罕见的运动障碍症状。
在进行手术前,医生会先放置一个电池操作器(IPG),它会通过电缆连接到头部或胸部下方所植入的激发电极。
IPG可以在术后立即工作,并可以在手术后轻松调整或关闭。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DBS通常在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症状时进行。
深部电极通过刺激大脑表面的区域,可以减少手部震颤和减轻肢体僵硬。
患有滞液硬化、罕见的运动障碍、深度缺氧或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也可以受益于DBS治疗。
神经干细胞治疗神经干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型的神经疾病治疗技术。
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类型细胞的能力,包括神经元和支持细胞。
治疗的方法是使用人类胎儿来源的神经干细胞注射到患者大脑中受损的神经区域,通过它们重新排列细胞连接来恢复大脑功能。
目前,该技术在临床试验中的结果显示了很大的治疗潜力。
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治疗可改善中风后肢体严重瘫痪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大大减轻他们的痛苦。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神经干细胞治疗具有更小的副作用和更高的效果,并且似乎更加持久。
光遗传学光遗传学是一种利用光来控制神经元活动的神经疾病治疗技术。
它使用受光影响的质体来调节神经元的活动,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其中包括利用光线触发发光蛋白的技术来操纵神经元活动。
尽管光遗传学技术还在初步的研究阶段,但已经成功用于治疗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失忆症、Parkinson 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
电生理学研究中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电生理学研究中的新技术与新方法电生理学研究是研究神经系统电活动的学科,其中包括了神经元的电位变化、行为动作的神经机制等等。
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被应用在电生理学研究中,加速了该领域的研究进程。
一、脑部电生理成像传统的脑电图通过头皮电极测量脑部电位变化,但其空间分辨率较低,暴露出许多限制。
最新的神经成像技术,如脑磁图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提供了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但其采集的信号往往是局部和间接的,无法检测到神经元的微小电位变化。
这时,光学和电子学技术的结合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方法——脑部电生理成像技术。
脑部电生理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脑内细胞的荧光成像技术,通过在细胞膜内注射发光蛋白质或荧光染料,可以直接观察到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其分辨率比传统的脑电图和脑磁图更高,而且不会受到电磁干扰。
脑部电生理成像技术与其他成像技术相比,具有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优势,并非常适合研究神经网络的动态变化。
二、单细胞电生理记录单细胞电生理记录技术是一种通过针形电极穿透细胞膜,直接记录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的方法。
通过将电极插入神经元内部,可以捕获到非常微小的电位变化,这些变化对于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传递非常重要。
这种技术在神经系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非常重要。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上技术难度较大,如果电极插入的位置或者插入位置的移动,都会影响结果。
三、多通道电极记录技术多通道电极记录技术是一种通过同时使用许多电极,来探索大量神经元活动的方法。
其优点在于可以显示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和功能。
这种技术可以将多个电极同时插入细胞,通过描绘神经元之间的互相作用,得到更全面的神经信号图像。
但其缺点在于,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同时在插入多个电极的过程中,也需要保证操作是准确的。
综上所述,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使电生理学领域的研究方法更加精确和高效。
这些工具和技术为电生理学研究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场景,为进一步理解神经系统的机制和实现神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强生电生理脉冲射频消融原理
强生电生理脉冲射频消融原理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听起来就很高科技的东西,强生电生理脉冲射频消融。
听名字就觉得有点厉害,是吧?咱们从头开始说,这个技术主要是用来治疗一些心脏问题,比如心律不齐。
别担心,不用担心我在讲那些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咱们用简单的话说清楚!心脏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一个小鼓,每次跳动都有规律。
可这个小鼓就乱了套,开始不按常理出牌。
这时候,强生的这个技术就派上用场了。
想象一下,你的手机卡了,没反应了,强生就像是一个专业的修手机高手,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程序给清理了,让它重新运转起来。
具体怎么操作呢?医生会通过一个小小的导管,把它送到你的心脏里。
这个导管就像一根长长的管子,医生在外面操控。
强生的射频能量就会通过这个导管发射出去。
这就像是给心脏发了一条短信,告诉它:“嘿,赶紧恢复正常啊!”射频能量会把那些导致心律不齐的异常细胞“消融”掉,换句话说,就是把那些捣蛋的细胞请出局。
这整个过程,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很多人可能会担心,哎呀,这会不会疼啊?医生会给你麻醉,让你在整个过程中感觉不到太多的不适,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醒来后,你会发现心脏就像新买的车,焕然一新,动力十足。
然后再说说这个技术的安全性。
强生在这个领域可不是新手。
他们研发了许多先进的设备,经过严格的测试,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安全可靠。
你想啊,谁会愿意冒风险把自己的心脏交给不靠谱的设备呢?所以,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让你放心大胆地接受治疗。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那这个消融后的效果如何?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的心脏就像是一个老旧的电器,经过了“强生”的调试和修理,能效提升了,使用寿命也延长了。
很多人经过这个治疗后,感觉精力充沛,生活质量直线上升,简直就是焕发第二春,神清气爽,生活中充满了阳光。
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任何医疗技术都有一定的风险。
手术前,医生会跟你详细沟通,让你心里有个底,确保你对整个过程都了如指掌。
保持良好的心态,遵从医生的建议,定期检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自己的健康。
电生理方法与技术
电压范围
时间常数
高频滤波
放大灵敏度
60μV-2mV 2秒 6μV-300μV 0.1-0.3秒 10mV-5mV 0.03-0.003秒
100c/s 0.5-1mV/cm 30c/s或70c/s 50μV/cm 不用 20μV-1mV/c
2.微电极放大器
上述生物电前级放大器主要是用粗电极记录细胞外电流总和 ,即场电位。放大器输入阻抗相对较小一般在1-2 MΩ,放大器栅 流一般为10-9A或更小些。但这种放大器不适用于作微电极实验。 主要不同在于后者有一级阴极输出器(或称阴极跟随器,射极跟 随器),其特点是: 1.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可达100 K M Ω ; 2 .放大器输入电容较小。微电极电阻很大,可与输入电容 组成一时间常数很大的高频滤波器。使生物电高频成分受到衰减 而严重失真。阴极跟随器输入电容可小至1-2 p f ; 3 .微电极放大器输入极栅流小,普通放大器输入级的栅流 太大,超过所检测细胞的兴奋阈值(10-8-10-9 A ) 可刺激细胞而 兴奋。同时由于栅流本身不稳定,微电极与细胞组织之间的外电 阻也不很稳定。当栅流通过此电阻时会经常变动产生假信号,栅 流应小于1×10-11 A 。
刺激电流强度
随各种实验而有很大不同。影响强度因素: 1.组织本身的兴奋性:A类神经纤维兴奋性高、刺激强度可很小。 如以Aα的强度为1,B类为Aα的53.5倍,C类纤维为Aα类的100倍。 2.电流作用于组织的时间:刺激强度与电流作用时间成反比关系。 3.电流密度:电极粗细,被刺激组织离开电极的距离以及电极周围 组织液的旁路等都会影响电流密度。用微电极刺激神经与肌肉细胞时, 几个微安十几毫伏即足以引起兴奋。用粗电极刺激神经干所需约数伏。 通过皮肤刺激需几十伏,几个毫安。通过浴槽中容积导体刺激离体肠肌 标本其电压60-80伏,电流要十几毫安,这是因为大部分电流经溶液旁路 (刺激器输出电压需100V,最大输出电流20mA)。 刺激强度可用刺激电极两端的电压或流经组织的电流量来表示。一 般电流强度与电压强度是平行增减的。然而只有当组织电阻恒定时,电 压才能反映电刺激的生理效应,实际上电刺激的效应取决于通过组织的 电流量。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电生理信号处理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电生理信号处理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将工程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以提高医疗效果和诊断准确性。
在这个领域中,电生理信号处理技术十分重要。
这种技术可以用来记录人体的电活动,例如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等等,从而检测机体功能状态和疾病的变化。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生理信号处理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一、电生理信号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电生理信号处理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电信号的信息处理技术。
生物电信号来源于在人体内心脏、脑部、肌肉等组织器官中的电活动,每种电生理信号都有其特定的形态和频谱特征。
一般而言,电生理信号处理技术有以下几个步骤:1. 信号采集:在电极组件的帮助下,将信号从人体内的特定部位采集下来,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
2. 信号放大:将数字信号放大,提高信号噪声比。
3. 信号滤波:通过信号处理算法对原始信号进行滤波,去除噪声。
4. 信号分析:将滤波后的信号进行分析,根据信号特征提取出需要的信息。
5. 信号显示:将处理后的信号以图像或数字形式显示出来。
电生理信号处理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非侵入性地获取人体内部反应过程的信息。
二、电生理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1. 脑机接口技术在脑机接口技术中,人们使用电极将信号从人的大脑采集,然后将其转变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格式,用于控制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和治疗脑部损伤、中风等疾病。
2. 心律失常检测和治疗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电活动异常的现象。
电生理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检测心律失常,为医生提供心脏节律的详细信息,以确定最好的治疗方法。
例如,植入式心脏除颤器可以用于在心脏停跳或心跳过快时进行电击。
3. 肌电图分析肌肉的电活动可以通过肌电图使用电极来记录。
这些信号可以用于分析肌肉疾病及运动状态的变化,使用者可以进行不同领域的研究,从而提高疾病治理和运动监测效果。
4. 疼痛管理电生理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前和手术后检测疼痛和疾病状态的变化。
心脏电生理检查术技术方法
心脏电生理检查术技术方法心脏电生理检查术(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 EPS)是通过在心内导入电极,利用放射性物质造影手段,记录心脏内部的电信号,确定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和诊断和判定心脏疾病的一种诊断技术手段。
心脏电活动是由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引起的,检查过程中,导管放置在静脉中,轻轻地直接插入到心房或心室中,通过放射性示踪剂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心内部的电传导病变、心跳节律失常等情况,对于患者的心脏搏动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心脏电生理检查术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用于寻找潜在的心脏病变和激发异常的电信号,并为随后的治疗提供一个更具体和有针对性的方法。
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术,医生可以更好地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心房扑动等。
此外,它也可以评估心脏疾病的病变程度,并帮助医生评估患者患病的风险等级,为医生设计的手术方案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
心脏电生理检查术的具体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针刺穿刺技术:先在患者的静脉中放置导管,然后通过针刺穿刺技术,在穿刺口处嵌入导管,使导管进入心脏。
2.电极的位置和数量调整: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尽可能地减少导管在心脏内部的干扰。
3.体外放射学:在导管放进心腰里之后,它被螺旋扫描放射。
这些放射数据将用于确定导管相对于心脏的位置。
4.心脏电生理测试:在电极进入心脏之后,医生会给患者的心脏发送一些特定的干扰信号,以记录它产生的反应。
这将有助于提供关于患者的电生理状况和治疗方案研究的信息。
在心脏电生理检查术方面,最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安全和舒适程度。
因此,在进行手术之前,医生会和患者面谈,详细询问患者的医疗历史、用药情况及其他相关信息,确保在进行手术前已经排除了高度风险因素。
在操作导管放入的过程中,医生更是需要注意操作技巧和操作精准度,避免伤害患者、干扰患者心脏活动。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医生都需要全程监测患者的心电图、氧气饱和度等指标,保证患者身体状况趋于稳定,也要在完成手术后留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进行处理和注意并发症。
心脏电生理技术: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的关键手段
心脏电生理技术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的关键手段。
它通过记录和分析心脏电活动,帮助医生了解心脏的电生理状态,并提供准确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心脏电生理技术的一些关键应用:
1. 心电图(ECG/EKG):心电图是最常见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将电极贴在患者胸部、手腕和脚踝等位置,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以评估心脏的节律、传导和异常情况。
心电图可以快速诊断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等。
2. 心房调节术(Ablation):心房调节术是一种治疗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会将导管经过血管插入心脏内,利用射频能量或低温冷冻技术切除或隔离引发心律失常的心肌组织。
这样可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3. 心脏起搏器(Pacemaker):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在患者体内,用于治疗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的电子设备。
起搏器通过感知心脏的电活动并发出电信号,促使心脏按正常的节律收缩。
4. 心脏除颤器(Defibrillator):心脏除颤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等严重心律失常的设备。
它能够监测心脏的电活动,并在检测到危险的心律失常时,提供电击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5. 三维心脏电地图:三维心脏电地图是通过特殊的导管和电极系统记录心脏电活动的空间分布,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心脏电活动信息,有助于定位和诊断复杂的心律失常。
需要指出的是,心脏电生理技术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医学技术,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心脏电生理医师进行操作和解读结果。
在使用这些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
心脏电生理治疗的新技术
心脏电生理治疗的新技术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心脏疾病的治疗领域也在迅速发展。
心脏电生理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心律失常和其他心脏疾病的治疗中。
近年来,一些新技术不断涌现,并为心脏电生理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本文将介绍几种新技术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1. 三维心脏重建技术一级标题:三维心脏重建技术简介三维心脏重建技术是基于成像和计算机模拟等方面的创新发展而来。
通过结合多模态图像(如核医学、超声、放射等),该技术能够生成高精度、逼真度较高的三维心脏模型,为医生提供详尽、全面的解剖信息。
小节一:三维心脏重建技术在导管消融手术中的应用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心律失常,传统的导管消融手术是一种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然而,手术成功率受限于对心脏结构和电生理异常的准确评估。
三维心脏重建技术为导管消融手术提供了更加精确、可靠的指导,通过对患者特定的解剖结构进行模拟,医生可以预测和规划手术操作路径,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小节二:三维心脏重建技术在心房封堵手术中的应用心房间隔缺损(ASD)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开放性手术或闭式封堵。
而基于三维心脏重建技术,医生能够精确评估ASD患者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并据此制定个性化并发症低发的手术方案。
这种个体化治疗能够明显缩减手术时间和恢复期,并提高患者预后。
2. 纳米技术在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一级标题:纳米技术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小节一:纳米传感器在心律失常监测中的作用纳米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实时检测和记录生物体内信号和参数的微型传感器。
将其应用于心律失常诊断中,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信号,并将数据传输到医疗机构进行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为治疗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小节二:纳米药物释放系统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作用纳米药物释放系统是一种新型药物输送系统,能够精确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方式。
电生理手术简介
机器人辅助手术
机器人技术的引入将提高 手术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减少医生操作难度和风险 。
研究方向与展望
基础研究
深入探究电生理机制和疾病发病 机理,为新疗法和新技术的研发
提供理论支持。
临床研究
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新技术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动电生理手 术的广泛应用。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多 学科交叉合作,共同推动电生理手 术领域的进步。
告知患者手术相关情况 ,签署知情同意书,进 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和准
备。
手术过程
麻醉与监测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麻醉和生命 体征监测,确保手术安全。
手术操作
按照手术计划进行精确的手术 操作,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术中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 生理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 常情况。
止血与缝合
完成手术后进行止血和缝合伤 口,确保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2023
PART 03
电生理手术的过程与步骤
REPORTING
术前准备
诊断与评估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诊断 和评估,确定手术适应
症和手术方案。
制定手术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 细的手术计划,包括手 术目标、手术路径和预
期效果等。
准备手术器械
根据手术需要,准备相 应的手术器械和设备,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患者准备
2023
电生理手术简介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REPORTING
2023
目录
• 电生理手术概述 • 电生理手术的原理与技术 • 电生理手术的过程与步骤 • 电生理手术的优缺点与风险 • 电生理手术的应用与前景
心脏电生理学的新技术与研究进展
心脏电生理学的新技术与研究进展引言:心脏疾病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健康威胁之一。
了解心脏电生理学对于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心脏电生理学领域也迎来了一系列新技术和研究进展。
本文将探讨其中一些引人注目的新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
一、高分辨率三维电图成像技术传统的心脏电生理学成像技术使用二维方法进行检测,但是这种方法在面临复杂的电活动时存在局限性。
然而,高分辨率三维电图成像技术的出现提供了更具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数据。
(可以根据情况插入示意图)该技术利用多个导联从多个角度获取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整合到一个三维模型中。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异常电活动的来源和传播路径,并帮助医生精确定位问题区域,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
近期的研究表明,高分辨率三维电图成像技术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它不仅帮助医生确定适当的电生理学手术方法,还能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风险。
二、光学映射技术光学映射技术是一种新的心脏电生理学成像方法,它利用荧光探针来观察心脏电活动。
这项技术结合了传统电生理学和光学成像,提供了更详细和精确的数据。
该技术通过使用特殊标记物标记细胞、组织或分子,并将其与荧光显微镜相结合,可以实时观察和测量异常电活动的变化。
这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心脏电生理现象,并推动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
在临床实践中,光学映射技术已经被用于研究心律失常以及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与心功能的关系。
此外,它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通过观察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患者之间的差异,并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三、基因编辑技术在心脏电生理学中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生物科学领域的重要突破之一。
它可以改变细胞或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的DNA序列,从而改变其表达和功能。
在心脏电生理学中,基因编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和治疗。
首先,基因编辑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研究导致心律失常的遗传基础的机会。
通过修改相关基因,科学家们能够确定特定突变与特定类型的心律失常之间的关联。
开创心电学新纪元 共圆科技强国梦记湖南省中南大学湘潭临床医院心电生理科主任刘力
开创心电学新纪元共圆科技强国梦记湖南省中南大学湘潭临床医院心电生理科主任刘力作者:陈国辉马玲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年第8期心电图(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
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用于记录人体正常心脏的电活动;帮助诊断心律失常;帮助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诊断心脏扩大、肥厚;判断药物或电解质情况对心脏的影响;判断人工心脏起搏状况等,是医学史上应用已逾百年而久盛不衰的检查与诊断技术之一。
虽然心电图起源于荷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华夏儿女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将这一技术创新发展,尤其是来自湖南省中南大学湘潭临床医院的心电生理科主任刘力女士,用多年时间将当前最为先进的尼沙赫精准心电图实现了临床验证,为我们共同的“科技强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勇于超越,彰显中国智慧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性诊断技术,已应用临床114年。
1903年,来自荷兰的生理学家Einthoven发表了《一种新电流计》的论文,并获广泛承认,标志着心电图临床应用时代的开启。
三年后,他又先后记录了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早搏等心电图。
1908年,心电图开始用于诊断心房肥大、心室肥大,从此心电图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新的心电图波与心电现象相继被发现。
1930年,预激综合征被发现,随后列夫(Lev)病、长及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早期复极综合征、J波综合征、Epsilon波等新的临床心电疾病相继被提出。
如今,心电图检查已成为临床四大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应用范围已超出心血管病的诊治,其对脑血管病(例如尼加拉瀑布样T波)、呼吸系统疾病(例如肺栓塞)的诊断都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表现。
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心电图技术的同时,作为东方大国的中国也深知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其心电图技术的应用也在持续发展中。
192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购进了两台Cambridge公司生产的心电图机,开启了我国心电图应用的先河。
改变电生理临床实践的五大方向
改变电生理临床实践的五大方向近日,ACC官网发布了能够影响电生理未来临床实践的五个方向,包括脉冲场消融、维持窦性心律、左心耳封堵的额外获益、传导系统起搏和CIED的远程监控。
欧迪特(北京)医学研究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临床试验稽查公司,为电生理领域的临床试验质量保驾护航。
脉冲场消融:房颤消融的未来脉冲电场是房颤消融的新能源,备受电生理医生的青睐。
医之邦(北京)医学研究有限公司作为CRO领域里PFA经验风场非常丰富,仿佛近期最令人兴奋的进展是期待已久的PULSED AF Pivotal试验的最新结果公布,这也是第一项报告脉冲场消融在有症状的难治性房颤患者中使用PulseSelect进行肺静脉隔离相关的临床试验。
150例阵发性和15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接受了脉冲场消融。
1年时,阵发性房颤组急性手术失败、心律失常复发或抗心律失常升级(不包括三个月消隐期)的主要复合有效性终点为66.2%(95%CI 57.9%~73.2%),持续性房颤组为55.1%(95%CI 46.7%~62.7%)。
安全性方面,两组各有1例发生安全性终点事件。
虽然脉冲场消融的这些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与现代射频和冷冻消融结果一致,但脉冲场消融手术的工作流程要快得多。
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脉冲场消融应用之间的平均时间约为一小时(阵发性和持续性组分别为58分钟和64分钟)。
维持窦性心律对认知功能的获益节律控制和心率控制是房颤患者管理的两种重要治疗策略。
既往,心率控制一直是首选。
近年来,随着证据的积累,节律控制的地位得到提高。
EAST-AFNET4试验证明了节律控制优于常规的心率控制,可减少心血管死亡和卒中。
一项对194928例接受消融术或药物治疗的房颤患者的10年评估显示,接受房颤消融术的患者发生痴呆的风险显著降低,即使在校正卒中事件后也是如此(4.7 vs. 5.9例/1000人-年;HR 0.76,P=0.015)。
与房颤消融术失败的患者相比,房颤消融术成功的患者患痴呆的风险显著降低(HR 0.56,95% CI 0.44-0.71,P<0.05)。
基于电生理技术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基于电生理技术的疾病诊断与治疗从古至今,疾病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也不断探索更加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近年来,电生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医学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它以电学原理为基础,通过电信号记录、分析和刺激人体神经和肌肉,达到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本文将重点讨论基于电生理技术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应用和前景。
一、电生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电生理技术是指通过测量和记录细胞和组织中产生的电势和电流,来了解它们的生理过程和状态。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生物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电极和工作站处理和解读数据,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和方法:1、脑电图(EEG)技术:是指通过电极贴在头部,记录脑部产生的微弱电信号,来诊断脑功能障碍和疾病。
2、肌电图(EMG)技术:是指通过电极贴在皮肤表面或插入肌肉内部,记录肌肉的电活动,来研究肌肉功能和疾病。
3、神经电生理(NCS)技术:是指通过电极贴在皮肤上,记录神经传导速度和反应,来诊断神经性疾病。
4、视觉诱发电位(VEP)技术:是指通过电极贴在头部,测量视觉神经对视觉刺激的响应,来诊断视觉障碍和疾病。
二、基于电生理技术的疾病诊断电生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跟踪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病例:1、脑卒中: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电生理技术可用于诊断脑卒中和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
例如,通过EEG可以诊断大脑皮层是否受损,以及损伤程度的大小。
另外,EMG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肢体运动和康复。
2、癫痫: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导致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
电生理技术可以用于诊断癫痫和评估发作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例如,通过EEG可以记录癫痫发作前的电信号变化,诊断是否存在癫痫发作的迹象。
另外,NCS可以用于评估神经传导速度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3、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导致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
心脏电生理检查术技术方法
心脏电生理检查术技术方法心脏电生理检查术(Electrophys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heart)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心脏传导系统疾病和心脏节律调整的重要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心脏电生理检查的技术方法,包括手术准备、电生理测量步骤和常见的电生理检查技术。
一、手术准备在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以及心脏超声检查和必要的心电图监测。
如果患者正在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停药。
同时,还需要提前查明患者的出血凝血功能和血型,以备手术需要。
二、电生理测量步骤1.静脉通路:在手术前进行静脉麻醉或局部麻醉后,首先在患者的静脉上建立一个血管通路,以供导管插入和输注液体药物使用。
2.导管插入:在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后,将导管逐渐插入到患者的心脏内。
一般情况下,导管被插入到右侧心腔,包括右心房和右心室。
插入导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逐步监测,以确保导管的正确位置。
3.起搏和刺激:在导管插入之后,可以通过导管进行起搏和刺激操作。
通过电极在特定位置刺激心脏传导系统,以观察和测量心脏的电活动。
这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心脏节律异常的具体位置和特征,并为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4.输注药物:根据需要,在导管插入期间,可以通过导管进行输注液体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用于诱发心律失常、调整心脏节律或者评估心脏反应。
常用的药物包括调激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
5.出血控制:在插管期间或检查结束后,需要对穿刺点进行合理的出血控制,以防止血肿和感染的发生。
可以采用手术缝合或进行压迫止血处理。
三、常见的电生理检查技术1. 心房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通过在皮肤表面放置电极,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包括心率、心律和传导异常的变化。
2. 心内电图(Intracardiac electrogram,EGM):通过在导管电极上放置电极,记录心脏特定位置的电活动。
心脏电生理将步入全三维时代
心脏电生理将步入全三维时代作者:潘锋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7年第33期2017年9月29日,国际上第一个无射线导管室在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正式启用,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喻荣辉教授进行治疗的3例房颤和1例室上速患者,在完全零射线条件下全部获得成功。
喻荣辉教授是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首任主席,也是国际上最早实现全系列心律失常完全零射线射频消融手术的学者之一。
10月12日,在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喻荣辉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他说:新一代绿色电生理技术能够实现“低害、安全、精准、高效”的治疗效果,这标志着心脏电生理由二维时代步入了全三维时代。
这种新理念和新方法代表着心律失常领域的一次革命。
二维X线介入治疗的局限性喻荣辉教授说,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开启了医学影像学的新篇章。
X线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之一。
自1987年医学界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以来,心脏电生理和导管射频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并成为绝大部分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首选方法和最有效的根治手段之一。
与冠心病介入治疗相似,传统心电生理标测和消融均须借助导管介入技术完成,需要频繁使用X线透视,利用X线指导导管的操作和定位。
传统心电生理技术学实质上是心电学与X线心脏二维解剖信息的结合。
喻荣辉教授指出,X线辐射的副作用是传统二维心脏电生理介入治疗的重要弊端之一,患者、医护人员、技术人员均会受到X线辐射的影响。
对于长期从事介入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来说,长时间、大剂量、频繁、近距离地接触X线辐射,可抑制和损害人体的组织细胞,导致白细胞减少,同时也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等,甚至引起体内细胞突变,诱发癌症,已经成为临床电生理医生面临的重大健康隐患。
近年来,关于X线辐射对患者和医生的损害不断见诸报道。
射线辐射对患者的直接损害是明确的,如反复发作的房颤患者,多次介入治疗后会引发严重后果。
国际上曾有报道,一位患者进行了3次房颤手术,每次手术时间和X线照射都在120分钟,累计360分钟,术后患者背部的皮肤出现了一个大的溃疡。
电生理行业深度报告:电生理蓝海,技术升级开启国产替代浪潮
电生理蓝海,技术升级开启国产替代浪潮——电生理行业深度报告国海证券研究所周小刚(分析师)林羽茜(联系人)S0350521090002S0350121070026***************.cn**************.cn评级:推荐(维持)证券研究报告2022年01月15日医药生物最近一年走势相关报告医药生物沪深3000.10630.05590.0055-0.0449-0.0953-0.1456相对沪深300表现表现1M3M12M医药生物-1.3%-3.3%-10.7%沪深300-4.2%-1.7%-11.9%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重点公司代码股票名称2022-01-15EPS PE投资评级股价20202021E2022E20202021E2022E688617.SH惠泰医疗232.71 2.22 3.15 4.6173.8050.4135.89未评级资料来源:Wind资讯,国海证券研究所(盈利预测来源于万得一致预期)核心要点✓以突破关键技术为契机,未来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电生理手术分为二维和三维,三维手术射线量小、适应症扩大、医生学习曲线短,2020年占比快速提升至77%。
电生理手术通过阻断异常的电信号传导治疗心律失常,分为标测和消融两个步骤。
①标测:普通四极、十极、环形标测导管可实现国产替代;高密度标测导管由进口厂家垄断(提高标测速度和建模精度)。
设备方面,三维标测系统已进入电磁融合时代,全国总装机量预计近2000台(国产200-300台)。
国产在磁定位建模精确度、压力感应模块、ICE心内超声导管等多功能模块上的产品力不足和缺失、磁定位技术的闭源性、提供服务的工程师不愿意使用本厂家以外的耗材等成为限制国产市占率提高的原因。
②消融:根据能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射频消融(主流方式)、冷冻消融和脉冲消融(萌芽阶段)。
产品功能上,冷盐水灌注可减少血栓发生、提高输出功率、增大消融损伤,技术壁垒不高,国产产品已上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PART ONE
技术革命的大时代 来临
2
PART TWO
新技术革新的三个 方面
3
PART THREE
UNIVU在电生理手 术中的应用
4
PART FOUR
对于未来电生理行 业发展的猜想
1
大时代
技术革命
来临
以战斗机为例 1. 从喷气式飞机出现以来,开始有了战机的划代标准 2. 以标准进行衡量可以对不同型号的飞机进行划代
PVC
UNIVU透视时间包括univu配准、放导管等; 透视时间包括univu透视、univu踩小电影DSA时间; 术者涵盖A、B、C、D四类术者;
90~150
手术时间min
AF
45~180
30~50
PSVT
PVC
UNIVU只是增加了一个配准的过程,仅需一分钟,完全不增加手术时间; 术者涵盖A、B、C、D四类术者;
安全性有效性
……
解决方案
量化消融的展望
从模糊到量化参数:功率,压力,贴靠稳定性数字化 根据不同的心肌厚度,设置优化的消融参数
客观评价消融损伤的程度从而提高成功率
最有力的工具是什么?
哪些信息
量化消融
POINT1 量化消融参数 1 时间 2 功率 3 温度 4 阻抗下降 5 压力
新技术
三方面
革新
标 测
新技术革 新三方面
消 融
影 像
标测发展历程
标测发展历程
二维标测;
三维逐点标测;
三维多点同步标测; 自动化多点同步标测;
早期高密度标测(逐点标测)
传统逐点标测虽然可以实现标测密度,但耗 时长,需要心动过速长时间持续; 对导管操作要求高;
电压标测
激动顺序标测
4
未来
发展
UNIVU
VR技术 内窥镜
其他耗材可视 (Mobicath鞘)
CARTO UNIVU
未来发展展望
呼吸门控
心电门控
THANKS
三维多点同步标测
Lasso SAS; Pentaray;
消融发展历程
消融发展历程
直流电消融;
射频消融;
盐水导管; 压力矢量显示导管;
时间 消融信息显示
影响射频消融
效果的因素
功率 盐水灌注 贴靠 压力显示
角度 矢量显示
消融效果评估
参数多,流程复杂 消融损伤难以预测
3. 飞机间的代差造成的优势是碾压性的,低打高没有任何胜出的可能性
例如,1986年叙利亚贝卡谷地空战,以色列三代机对叙利亚二代机战机84:0,F22在 红旗军演对三代机的模拟战绩是150:0
小结
新技术的加速性涌现及整合性;
率先使用标准具有巨大的领先优势;
新技术让技能学习变得更简单;
2
手术射线量mGy
AF
5~10
PSVT
PVC
该过程全部包括UNIVU注册阶段; 手术过程中并没有刻意追求射线量减少; AF手术中包括放冠状窦、穿房间隔、肺静脉造影,PVC中包括左右室造影; 术者涵盖A、B、C、D四类术者;
450~900 60~600
透视时间 s
AF
20~100
PSVT
POINT2 POINT3
量化导管操作 1 导管位置的稳定性 2 消融路径的连续性 3 导管压力的一致性 量化消融价值 1 个性化消融方法
2 技能评估工具
(评估手术真实消融效果) 3 临床研究标准
电生理影像既往发展
放射损伤
学习曲线长
术中信息过多
传统影像面临的问题
UNIVU影像解决方案
Fluoroscopy CARTO® 3 System CARTOUNIVU™ Module
+
=
UNIVU 应用
实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定 口 可 视
乳头肌 PVC
清晰可见心影 安全消融
UNIVU
3D-SVT
小
结
配准方便
显著缩短 学习曲线
定口可视
射线量低
消融安全
30~70 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