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核管理办法
内部审核管理制度
内部审核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内部审核工作,提高内部审核效率和质量,保障公司的利益和股东的权益,制定本制度。
二、内部审核的目的1. 确保公司经营活动合法、合规;2. 发现并解决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3. 保障公司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 提供决策支持和风险预警。
三、内部审核的原则1. 独立性原则:内部审核部门应独立于受审对象,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2. 客观性原则:内部审核工作应客观公正,不受个人或利益关系影响;3. 保密性原则:内部审核工作应保守公司机密信息,确保不泄露审计结果。
四、内部审核的组织架构内部审核部门作为公司的独立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应有明确职责和职权。
部门主要由内部审计总监、内部审计经理、内部审计员组成。
五、内部审核的职责1. 建立内部审核机制,制定内部审核计划、程序和方法;2. 审查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跟踪检查;3. 对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合规性、效益性和风险管理状况进行审核评价;4. 参与关键风险管理和内控评估,提供独立的意见和建议。
六、内部审核的程序1. 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全面覆盖公司各项业务活动;2. 审核工作应有明确的程序和方法,包括风险评估、资料收集、分析和核实;3. 审核人员应按规定程序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并对审计程序的执行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七、内部审核的报告1. 审计部门应及时向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提交审核报告,报告应包括审核发现的问题、原因和建议;2. 管理层应对审核报告进行答复,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3. 审计部门应对管理层的答复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八、内部审核的监督公司董事会对内部审核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确保其工作独立、客观和真实。
同时,公司应聘请独立的外部审计机构对内部审核工作进行评价和监督。
九、内部审核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公司应每年对内部审核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公司内部审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内部管理,规范内部审核工作,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保障公司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子公司及分支机构。
第三条公司内部审核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 客观公正:审核工作应坚持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和个人的干预;2. 严谨细致:审核工作应严谨细致,确保审核结果准确可靠;3. 保密原则:审核过程中涉及的公司商业秘密,应严格保密;4. 协同配合:各部门、子公司及分支机构应积极配合内部审核工作。
第二章内部审核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公司设立内部审核委员会,负责内部审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内部审核委员会的职责:1. 制定内部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2. 组织内部审核人员,进行审核培训;3. 审查各部门、子公司及分支机构的内部管理情况;4. 分析审核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5. 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6. 定期向公司高层汇报内部审核工作情况。
第三章内部审核内容第六条内部审核内容主要包括:1. 公司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2. 公司财务状况及资金使用情况;3.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4. 公司风险管理情况;5. 公司经营绩效;6. 公司员工素质及培训情况;7. 公司设备设施管理情况;8. 公司信息安全情况;9. 公司对外合作及项目执行情况;10. 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第四章内部审核程序第七条内部审核程序如下:1. 制定内部审核计划,明确审核目的、范围、时间及人员安排;2. 审核组进驻被审核单位,召开首次会议,说明审核目的、要求及安排;3. 审核组对被审核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查阅相关资料;4. 审核组召开末次会议,总结审核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5. 被审核单位根据审核意见,制定整改计划,并报内部审核委员会审核;6. 内部审核委员会对整改计划进行审核,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
第五章内部审核人员及培训第八条内部审核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 熟悉公司业务及管理制度;3.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审核技能;4. 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制度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制度是指组织为了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其进行定期内部审核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制度的示例:一、目的和范围1. 目的: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2. 范围:适用于所有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相关活动。
二、内部审核组织和职责1. 内部审核组织:由组织指定的内部审核员组成,由内部审核负责人统一管理。
2. 内部审核负责人的职责:- 指定内部审核员,并确保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制定内部审核计划,并安排内部审核活动;- 组织内部审核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监督内部审核活动的执行和结果。
三、内部审核计划1. 内部审核计划的制定:由内部审核负责人根据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并经组织领导批准。
2. 内部审核计划的内容:- 审核对象和范围;- 审核时间和地点;- 审核目标和要求;- 审核方法和程序;- 审核人员的安排。
四、内部审核活动1. 内部审核准备:- 审核员应熟悉审核对象的相关文件和资料;- 审核员应准备审核所需的工具和表格;- 审核员应与被审核部门预先沟通,确认审核时间和地点。
2. 内部审核执行:- 审核员应按照内部审核计划进行审核活动;- 审核员应采集证据,并记录审核发现;- 审核员应与被审核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
3. 内部审核报告:- 审核员应编制内部审核报告,详细记录审核过程和发现的问题; - 内部审核报告应及时提交给内部审核负责人。
五、内部审核结果和纠正措施1. 审核结果的评定:- 根据内部审核报告和审核发现,评定审核结果;- 包括符合、不符合和待改进等评定结果。
2. 纠正措施的制定:- 对于不符合和待改进的问题,组织应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应明确责任人、时间和具体措施。
六、内部审核的监督和改进1. 内部审核的监督:- 内部审核负责人应对内部审核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 内部审核负责人应定期审查内部审核报告和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
内部审核管理办法
内部审核管理办法第一条 目的通过实施本程序,验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符合性,为管理体系改进提供依据。
第二条 适用范围适用于股份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第三条 职责(一)管理者代表:领导内部审核工作,任命审核组长,批准内审计划和推荐的审核员,组织开展内审并协调内审工作,批准内审报告。
(二)安全质量部:是内审的归口管理部门,协助管理者代表组织内审工作,编制内审计划,组织培训审核员。
汇总分析不合格报告、编制内审报告。
负责检查、协调内审实施工作和纠正措施实施的验证。
(三)审核组长:负责选择、推荐审核员,制定内审日程安排,具体组织审核组实施审核,编制审核报告,验证受审核方制订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评价审核结果并及时将审核资料上报安全质量部。
(四)内审员:质量管理内审人员应具备以下能力,即掌握标准规范的原则和要求、掌握企业质量管理相关的主要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掌握应遵守的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掌握受审核方的管理和工作流程及相关规章制度、掌握受审核方现有的工作内容和实施情况、了解与受审核方质量管理过程相关的过程和相互关系。
具备上述能力的内审人员可由企业授予相应的资格(具备内审员培训合格资格,但并不是质量管理审核人员的唯一条件)。
内审员按照任务分工编制检查表,协助审核组长执行审核实施计划,实施现场审核,开具《不合格报告》;并按组长分工,对所审核部门制订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内审员不得审核自己的工作。
(五)受审核单位(部门):按审核日程安排,接受审核。
审核过程中配合内审员完成审核工作,负责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不合格项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对纠正措施实施效果负责。
第四条 公司一般每年组织一次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审核覆盖管理体系涉及到的所有部门、场所和要求。
年度内部审核可集中进行,也可根据所属单位、部门、项目部的分布情况,按照策划的结果分阶段或分部门进行,但尽量满足对选择的受审核对象实施全过程的审核,以便对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进行系统和充分的了解和总结,保证审核证据的充分性、审核发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结论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内部审核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进行定期验证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体系运行的充分性、适宜性和运行的有效性,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活动的实施和管理。
3.职责3.1.质量安全负责人3.1.1.组织策划并批准《内部审核计划表》。
3.1.2.任命审核组组长和审核员,对审核组与受审核单位的相关事宜进行协调和沟通。
3.1.3.批准审核报告。
3.2.审核组组长3.2.1.负责组织编制内审计划,负责体系内部审核报告的编制和内审工作的管理。
3.2.2.合理分配审核任务,指导并协调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
3.2.3.协助质量安全负责人选择审核组的其他成员,确保内部审核员具有与审核任务相适应的能力,包括基本素质和知识技能满足要求,对所审核的产品、过程(活动)及相关标准和法规较熟悉,从而确保内部审核的有效性。
3.3.审核员3.3.1.遵守、传达和阐明审核要求。
3.3.2.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实施现场审核,收集审核证据、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审核发现问题。
对发现的问题发出《内审不符合项报告》,对所发出的不符合项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3.3.3.配合并支持审核组长和其他审核员的工作。
3.4.质量管理部3.4.1.负责制定内审计划报质量安全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3.4.2.负责组织实施内部审核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跟踪检查并督促落实与验证,收集和保存审核过程记录和审核报告。
3.4.3.负责公司内审员的日常管理、考核和培训。
3.5.各部门接受和配合内部审核,负责准备并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审核所需资料,负责对审核中涉及本部门责任的不符合项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确保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4.内容4.1.内部审核的策划4.1.1.质量管理部于每年特定时间编制《年度内审计划表》报质量安全负责人审批后发至各有关单位。
制定的年度审核计划覆盖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全部产品、过程和区域、场所。
制定审核计划时考虑以下情况,对以下情况和部门状况差、问题多、重要程度高的过程和区域应加大审核力度。
内部审核流程管理制度
内部审核流程管理制度1. 背景内部审核是指组织内部对各项活动、业务流程以及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检查、审查和核查的一种管理方法。
通过内部审核,可以帮助组织发现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为了规范内部审核流程,提升审核效果,制定本《内部审核流程管理制度》。
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内部审核流程规范、有效,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组织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组织的运转效率和管理水平。
3. 内部审核流程3.1 审核计划编制1. 每年初由内部审核部门负责编制审核计划,包括审核范围、审核目标、审核时间表等内容。
2. 审核计划需经组织高层审批后正式生效。
3.2 审核准备1. 审核部门在开始审核前需准备内部审核手册、审核程序、审核模板等相关文件。
2. 根据审核计划,审核部门与被审核部门进行沟通,明确审核的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
3.3 审核实施1. 审核部门根据审核计划,按照审核准备中明确的要求,对被审核部门进行实地或远程审核。
2. 审核过程中,审核部门应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所有审核结果真实可信。
3.4 审核报告编制1. 审核部门根据审核结果,编制审核报告,并将其提交给被审核部门。
2. 审核报告应包括被审核部门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整改期限等内容。
3.5 整改措施落实1. 被审核部门接收审核报告后,应制定整改措施,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工作。
2. 审核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复核,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
4. 相关责任4.1 内部审核部门责任1. 负责编制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内部审核工作。
2. 监督审核过程,确保审核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3. 跟踪和复核整改情况,对整改不到位的部门提出警告和改进要求。
4.2 被审核部门责任1. 积极配合内部审核工作,提供必要的文件和数据。
2. 认真对待审核报告中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按时完成整改。
5. 审核记录和文档管理1. 内部审核部门负责保存和管理所有内部审核记录和相关文档。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管理制度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管理制度一、基本原则1.独立性:内部审核应该独立于被审核的部门或功能,并由有关系列部门的员工进行。
2.客观性:内部审核应该客观、公正和无偏见,不受个人或团体利益的干扰。
3.机密性:内部审核信息应得到保密和妥善处理,只能被授权人员查看。
4.持续性:内部审核应定期进行,以确保持续改进和合规性。
5.适度性:内部审核应根据公司规模、业务特点和风险评估来确定适当的频率和深度。
二、步骤1.确定审核目标: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风险评估和需求识别内部审核的目标。
2.制定审核计划:根据审核目标和公司资源,制定审核计划,包括时间表、人员和资金的安排。
3.审核准备:收集和整理与审核目标相关的信息和文件,并明确审核期间的注意事项。
5.形成审核结果:总结并记录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不符合项和改进建议,并根据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评定。
6.提出改进建议:根据审核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并明确实施责任人和时间表。
7.监督改进实施:监督改进措施和建议的实施情况,并定期进行跟踪和回顾。
8.审核报告:编写内部审核报告,包括审核目的、范围、方法、结果和建议,并将其分发给相关部门和管理层。
9.监督审核质量:开展审核后评估和监督,以检查并改善审核的质量和有效性。
10.审核记录保存:妥善保存内部审核的相关文件和记录,并确保其易于追溯和检查。
三、其他注意事项1.内部审核程序应得到公司管理层的支持和认可,并通过培训和沟通确保员工的理解和遵守。
2.内部审核程序应与其他管理制度和运营流程相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3.内部审核过程中应注重员工的合作和配合,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适时性。
4.内部审核结果应及时传达给被审核部门的负责人,并跟踪改进的进展情况。
5.内部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进行整改,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问题。
总之,内部审核管理程序是确保公司业务合规和高效的重要制度,它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和原则来规范和优化内部审核的过程,帮助公司实现持续改进和卓越绩效。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制度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制度是指组织内部对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的一套规章制度。
下面是一个详细精确的内部审核管理制度的示例:一、目的和范围1.1 目的: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高组织绩效。
1.2 范围:适用于所有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二、审核计划2.1 审核计划的编制:由内部审核员根据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审核周期编制。
2.2 审核计划的发布:由管理部门负责发布审核计划,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三、审核准备3.1 审核文件的准备:审核员收集和准备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工作记录等。
3.2 审核范围的确定:审核员与被审核部门负责人确定审核范围和重点。
3.3 审核人员的培训:审核员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审核方法和技巧。
四、审核实施4.1 审核开会:审核员与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介绍审核目的、程序和要求。
4.2 文档审核:审核员对管理文件进行审核,包括合规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等方面。
4.3 现场审核:审核员对被审核部门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和记录,包括设备、人员、环境等。
4.4 记录和发现:审核员及时记录审核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并与被审核部门负责人沟通。
五、审核报告5.1 审核报告的编制:审核员根据审核结果编制审核报告,包括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发现和问题等。
5.2 审核报告的提交:审核员将审核报告提交给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并抄送给管理部门。
5.3 审核报告的处理: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对审核报告中的发现和问题进行整改,并向管理部门提交整改计划。
六、审核跟踪和评审6.1 整改跟踪:管理部门对被审核部门的整改计划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6.2 审核评审:管理部门定期对内部审核的执行情况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七、记录和存档7.1 审核记录:审核员将审核过程中的记录和发现整理归档,包括审核计划、报告、会议记录等。
7.2 存档管理:管理部门负责对审核记录进行存档管理,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内部审核管理制度
内部审核管理制度1. 前言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和加强公司内部的审核管理,确保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定,提高内部掌控效能,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2. 审核管理职责2.1 内部审核部门公司设立内部审核部门,负责公司内部各项经营活动的审核工作。
内部审核部门由内部审核经理率领,其职责包含但不限于:•订立和完善内部审核程序和规范;•审核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和效率性;•供应整改看法和建议,促进业务流程的优化。
2.2 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是内部审核的实施主体,其职责包含但不限于:•搭配内部审核部门开展审核工作;•供应相关文件和信息,确保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自动整改和改进部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3. 审核范围和程序3.1 审核范围内部审核的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各部门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效率性;•公司内部掌控制度和流程的有效性;•风险管理和内部掌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公司决策和执行过程中显现的问题。
3.2 审核程序内部审核依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审核计划:内部审核部门依据业务情况和风险评估确定年度审核计划,并提交公司高层审核。
2.实施审核:内部审核部门依照审核计划,采用现场察看、文件核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目标业务进行全面审核。
3.发现问题:内部审核部门发现问题后,及时记录,并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沟通,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提出整改措施:内部审核部门依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提出整改看法和建议,并提交公司高层审核。
5.分析报告和改进:内部审核部门依据审核结果和整改措施效果,订立分析报告和改进方案,促进业务流程的优化。
4. 审核结果和监督4.1 审核结果内部审核部门依据审核工作的结果,形成审核报告并通报相关部门,报告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审核范围和程序的说明;•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对整改措施的跟踪和评估。
4.2 监督公司高层对审核结果进行监督,确保整改措施的贯彻执行。
内部审核工作管理办法
内部审核工作管理办法1 目的:为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规范公司经营行为,控制生产经营风险,维护公司合法权益和职工利益,强化经营管理,提供经济效益,防范各种违纪违规行为,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本公司各职能部门及各子公司。
3 解释内审小组:由总经办指派组长及组员,受董事长的直接领导,对董事长负责并报告工作,独立、客观地行使审计、检查、监督职权,其业务不受其他机构和部门的干扰。
4 审计范围及工作流程4.1 审计小组有权对公司各部门的下列事项进行审计监督:4.1.1 公司现行主要规章制度、经营管理政策及董事长指示的执行情况。
4.1.2 对公司的成本控制、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经营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4.1.3 对有关合同签订、资产处置、生产环节、销售服务等重要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4.1.4 对目标履约、流程动态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4.1.5 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并应在董事长要求期限内,向董事长提及上一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总结报告。
4.1.6 对公司经营中的重要问题开展审计调查。
4.2 工作流程4.2.1 根据公司工作重点,拟定公司年度审计计划,报董事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4.2.2 内审小组根据年度审计计划确定审计事项,编制项目审计方案,按审计计划和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组成审计小组,确定项目负责人,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确定审计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并向被审计部门送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过程中,内审小组有权视具体情况要求公司其他部门的专业人员,对审计工作予以业务支持配合。
4.2.3 实施审计时,应采用适当方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记入审计工作记录,审计工作记录应由相关人员签章认可。
4.2.4 审计终结,提出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部门或者有关人员的意见,被审计部门或有关人员如有异议,应在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意见,由内部小组复议后报董事长裁决。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二篇)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验证铜板带厂现行OHS管理体系是否符合体系文件的要求和标准,评价确保OHS管理体系持续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为持续改进以及为管理评审提供依据,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OHS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3.职责3.1生产安保科负责内部审核的组织实施。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年度审核计划和内部审核报告,任命审核组长,全面负责组织内部审核工作。
3.3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审计划,组建审核组实施内审,并编写内部审核报告。
3.4审核员应配合审核组长工作,按照分工编写检查表,实施审核,并跟踪不符合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3.5受审核部门应积极配合审核员的工作,提供审核过程所需的资源,针对提出的不符合项制定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4.工作程序4.1审核计划的编制4.1.1生产安保科每年定期编制内审年度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一般每年不少于一次,其间隔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追加审核。
特殊情况指:组织机构变动、法律法规变化、新技术采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最高管理者认为必要时。
4.1.2审核实施计划的编制每次内审由审核组长编制实施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实施。
内容包括:a.审核的目的、依据、范围.b.审核时间和日程安排.c.受审核的部门及内审员审核分工等.4.2审核前的准备4.2.1成立审核组a.生产安保科负责内审的各项准备工作。
b.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长,审核组长组织审核组。
内审员根据审核计划编制内审检查表,明确审核方式、审核内容等准备审核。
4.2.2对内审员的要求审核员应经过培训具备内审员资格,同时应具备审核能力、独立工作和组织交流能力,并且审核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
4.2.3审核计划批准后,由生产安保科将审核计划及审核通知送达管理者代表、受审核部门和审核员,受审核部门要通知本部门所有与OHS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人员做好接受审核的准备。
被审部门对审核计划若有异议时,及时通知审核组。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企业实现持续改进和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内部审核,企业可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探讨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管理方法和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定义和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指企业内部定期进行的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活动。
其主要目的是评估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如ISO9001等),以及是否满足企业自身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通过内部审核,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和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改进,从而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管理方法1. 审核计划的制定:企业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审核的时间、地点、审核的范围和目标等重要信息,以确保审核过程的顺利进行。
2. 审核团队的组建:企业应从各部门中选择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员工组成审核团队。
该团队应包括审核负责人和审核员,他们需要在审核过程中进行信息收集、记录和问题提出等工作。
3. 审核准备工作:在进行内部审核之前,企业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审核文件的准备、审核员的培训和相关资源的调配等。
这些准备工作有助于提高审核的效率和准确性。
4. 审核的实施:审核员应按照审核计划和程序进行审核。
他们需要根据要求进行文件的检查、个人访谈和现场观察等,以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同时,审核员还应注意与被审核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以确保审核的顺利进行。
5. 审核报告的编写:在审核结束后,审核员应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编写审核报告。
该报告应包括审核的目的、过程、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措施等内容。
同时,报告应具备清晰、准确和客观的特点,以便企业后续进行相应的改进工作。
三、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重要性1. 发现潜在问题:通过内部审核,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识别各种潜在问题,如流程的不符合性、质量控制的缺陷等。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模版(三篇)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和质量管理要求,制定本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第二条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全体职工,包括各个部门和岗位。
第三条内部审核是指由公司内部人员对公司各项管理制度、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审查和评估的活动。
第四条内部审核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加强管理,以确保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符合质量管理要求。
第五条内部审核工作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各部门负责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第六条内部审核工作应遵循客观、公正、保密、实效的原则。
第二章内部审核的组织和实施第七条内部审核应根据公司的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计划并定期进行。
第八条内部审核计划应包括审核的范围、周期、目标、任务和责任人,并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内部审核应由熟悉审核程序和要求的审核员进行,审核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十条内部审核应全面、系统地对相关管理制度、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二)流程的规范性和流程图的准确性;(三)工作任务的分工和责任的落实情况;(四)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和效果。
第十一条审核员应通过查阅文件、记录、询问、观察等方式获取审核所需的信息,审核员应记录和保存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第十二条内部审核应进行结果评估和整改落实,对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应由被审核部门制定整改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第十三条内部审核结果应及时报告给被审核部门和公司领导,并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对内部审核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
第十四条内部审核结果应作为公司质量管理评估和改进的重要依据,相关部门应按时落实改进措施并反馈执行情况。
第三章内部审核的监督和评估第十五条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应对内部审核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一)审核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二)审核程序和要求的遵守情况;(三)审核员培训和资格的认定情况;(四)内部审核结果的整改和落实情况。
管理制度内部审核方案范文
管理制度内部审核方案范文内部审核是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自我检查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本文将以一家企业为例,介绍内部审核方案的制定和具体执行步骤。
一、内部审核方案制定1. 内部审核的目标和原则明确内部审核的目标,例如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发现和纠正问题、改进业务流程等。
同时确立内部审核的原则,例如公正、客观、独立、机密等,以保证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内部审核的责任和权限明确内部审核的责任人和权限范围,一般由内部审核部门或者专职人员负责。
他们应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和审核技能,并能独立行使审核权限,要求他们按照事先制定的审核程序和标准进行审核。
3. 内部审核的程序和周期制定内部审核的具体程序,包括审核计划的编制、审核范围的确定、审核方法和工具的选择、前期准备工作的开展、实地核查和访谈、数据分析和问题发现、审核报告的编制和问题跟踪等。
同时确定内部审核的周期,一般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管理情况来确定,可以是按年、半年、季度甚至月度进行。
4. 内部审核的标准和指标制定内部审核的标准和指标,以便审核人员能够根据标准进行审核,发现和整改问题。
标准和指标可以是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企业内部制度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适应。
5. 内部审核的强制性和自愿性明确内部审核的强制性和自愿性,一般来说,内部审核是企业的义务和责任,但也可以鼓励员工自愿参与,以提高审核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还要明确内部审核的结果对员工的考核和奖惩的影响,作为引导和激励的手段。
二、内部审核的执行步骤1. 制定审核计划内部审核部门或责任人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审核的范围、目标、计划时间、审核方法和工具等。
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企业的重点关注区域、风险点以及员工对内部审核的积极性和需求。
2. 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在审核开始之前,需要对相关文件和数据进行归档和整理,以便审核人员能够进行查询和分析。
内部审核政策管理制度
内部审核政策管理制度1. 引言内部审核是组织内部的一种重要管理工具,旨在评估和监督各项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本政策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内部审核工作能够按照一致的标准进行,并为内部审核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
2. 审核目的+ 评估组织各项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发现并纠正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提供管理层所需的可靠信息,以支持决策和改进。
3. 审核职责与权限3.1 内部审核部门责任内部审核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内部审核计划,并按照一定频率或基于需要对各个业务部门进行审核。
他们应具备专业知识和内部审核技能,并与业务部门保持独立。
3.2 业务部门责任业务部门接受内部审核部门的审核,并配合提供所需的信息和数据。
同时,他们应全面配合内部审核部门,积极改进和解决由审核发现的问题。
3.3 管理层责任管理层应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资源,以确保内部审核能够进行并取得预期的结果。
他们还应对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和风险负有最终的责任,并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4. 审核过程和方法4.1 审核计划内部审核部门应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并在计划中涵盖所有的关键业务活动和流程。
计划的编制应充分考虑业务风险和重要性,并在与业务部门沟通后得到相关方的认可。
4.2 审核准备内部审核部门在进行内部审核之前,应对审核主题进行详细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审核程序、确定审核频率和抽样方式。
4.3 审核执行审核人员应在事先约定的时间内到达业务部门,并按照审核计划和程序开展审核工作。
他们应充分应用内部审核技能,采访员工、查阅文件和记录,并收集证据以支持审核结果。
4.4 审核报告和跟踪审核人员应根据审核结果编写详细的审核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给管理层和被审核的业务部门。
同时,他们还应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5. 修改与修订本政策管理制度需要根据业务变化和持续改进的需要进行修订和修改。
批准修订的责任人应确保修订与组织的目标和策略保持一致,并及时将修订的内容通知相关人员。
内部审核管理制度
内部审核管理制度内部审核管理制度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内部审核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内部审核管理制度11.目的:确保管理体系有效实施、保持和改进。
2.范围: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
3.职责:4.操作规程:工作流程图说明记录1、品质管理部编制《年度内审计划》(每年至少一次),包括:确定审核目的、范围、依据、频次、办法、受审部门、内审时间,上报管理者代表审核。
2、管理者代表签署意见后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3、当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法律法规及其它外部要求变更等情况发生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
4、内审组长和内审组成员由管理者代表任命。
5、内审组长编制本次《审核实施计划》,包括:审核组成员、时间、地点、受审部门、审核要点、审核报告分发范围、日期等,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6、内审组长组织编写《内审检查表》,包括:审核项目、依据、方法等。
7、内审组长于内审实施前10天通知受审部门。
8、受审部门如有异议,应于内审前3天通知内审组长。
9、内审的首次会议由公司领导、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与会者签到并将会议记录在公司品质管理部归档。
10、首次会议内容:由组长介绍内审目的、范围、依据、方式、组员、日程等。
11、首次会议后应进行现场审核,并将管理体系运行效果及不符合项记录在《内审检查表》中。
12、内审组需每日召开内审会议,对当日的`审核情况进行核对。
13、现场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召开内审小组审核会议,对审核结果进行全面分析,确定不合格项,填写《不合格项分布表》。
14、审核组长于一周内完成《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审核目的、范围、方法、依据、审核组成员、受审核方代表名单、审核计划实施情况、不合格项分布情况分析、不合格数量及严重程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对体系的有效性、符合性的结论及今后应改进的地方。
内部审核流程管理制度
内部审核流程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内部审核是指组织自身对其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性、独立性的评估和审核,以确定其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符合组织自身规定的要求以及能否达到预期目标。
内部审核的目的是确保组织运作的高效性、有效性和合规性。
为了规范和管理内部审核流程,保证审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制定内部审核流程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内部审核的组织和部门。
三、内部审核流程1.制定内部审核计划内部审核应该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
首先,根据组织的需要和要求,制定内部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应包括审核的范围、目标、时间、审核的侧重点和审核的方法等。
2.审核程序内部审核的步骤应该清晰明确。
审核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阶段:明确审核的范围和目标,制定审核计划。
确定审核团队成员,包括负责人和审核员。
(2)信息收集阶段:审核团队收集和整理与审核对象相关的信息和记录,包括政策文件、程序文件、实施记录、检验报告等。
(3)审核实施阶段:按照审核计划,审核员对审核对象进行实地检查、观察和访谈。
同时,与审核对象进行交流和沟通,以便了解其对规定的遵守情况。
(4)审核总结阶段:审核团队对审核所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形成内部审核报告。
(5)监控和改进阶段:审核团队跟踪和监控组织对内部审核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的处理情况,以确保问题的解决和改进的实施。
3.内部审核报告内部审核报告是内部审核工作的重要成果。
内部审核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审核的范围和目标(2)审核的方法和过程(3)审核发现的问题和风险(4)审核结果的评价和结论(5)改进建议和措施内部审核报告应及时提交给审核对象的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以便及时处理问题和改进。
四、审核人员的要求和素质内部审核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需要具备一定的审核人员资质和素质。
审核人员应具备以下要求:1.具备良好的专业背景和知识,了解组织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其他要求。
2.具备一定的审核技能和方法,包括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内部审核管理办法
分类名称:编号:版本:内部审核管理办法批准人职务发布文号发布日期生效日期1目的确保公司内控体系运行有效,符合管理要求,通过内部审核查找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下属单位内控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3编制依据《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制度》。
《公司内控管理体系管理办法》。
4释义4.1 简称注释公司各所属单位简称“分公司”。
4.2 定义4.2.1 对内控体系的内部审核简称“内审”。
5职责5.1 分公司负责成立审核小组,对本单位进行内审,或完成公司交给审核其他单位的任务。
5.2 分公司的体系主管部门负责内审资料的存档。
5.3 公司机关体系主管部门负责确定内审时间、审核内审计划,协调内审的实施,监督检查不符合项的整改情况,向管理者代表递交公司内审情况的审核报告。
5.4 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审核计划及内审报告、组织实施审核、组织召开首末次会议。
内审结束后,向公司机关体系主管部门递交与内部审核相关的材料。
5.5 分公司经理负责认命审核组长、批准审核计划及审核报告。
5.6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公司机关体系主管部门递交的内审报告。
6要求6.1策划内审6.1.1 内审由各分公司自行完成,各分公司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自行决定内审时间,但需要提前20天上报公司机关体系主管部门。
6.1.2 内审工作要在每年的10月31日前完成(含不符合项整改完毕),为管理评审提供依据。
6.1.3 内审每年至少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增加内审次数: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出现重大安全/质量事故;顾客申诉连续发生。
6.1.4 在规定的时间内,如分公司没有内审计划,公司机关体系主管部门将统一规定时间进行内审,并以文件的形式进行通知。
6.2内审准备6.2.1分公司成立内审组,任命审核组长。
内审员须持有合格的培训证书。
6.2.2审核组长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并由分公司经理批准。
《内部审核计划》应包括:受审核部门;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审核工作及时间安排;审核组的组成;首、末次会议。
安健环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办法
安健环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办法第一条目的通过有计划的内部审核,评价安全、健康、环保工作的有效性和符合性,确保安健环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地运行;同时通过对安健环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整改,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体系,制定并实施本办法。
第二条适应范围本办法适应于公司各部门、协力单位。
第三条职责(一)总经理:确定内审期限,批准或授权管理者代表批准年度内审计划。
(二)管理者代表:1、负责组织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内审工作过程。
2、经总经理授权,批准年度内审计划。
3、任命审核组组长和审核员。
4、主持内部管理体系审核工作过程。
5、对审核结果进行评审,并对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6、批准《内部审核报告》,并向总经理报告审核结果。
7、帮助解决《内部审核报告》对不符合项提出的纠正措施落实不一致或反应迟缓等问题。
(三)审核组组长1、编制《内部审核计划》,提交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
2、按照批准的《内部审核计划》,组建审核小组,并指定各审核小组组长。
3、按批准的《内部审核计划》,组织各审核小组准备内部审核所需的材料。
4、督促各审核小组按批准的《内部审核计划》和《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开展现场审核工作,对审核全过程进行控制。
5、主持全体审核人员参加的首、末次会议。
6、编写《内部审核报告》,提交管理者代表批准。
(四)审核小组组长1、召集、组织、协调内部审核小组成员,进行审核工作。
2、审核、汇总内部审核小组成员的《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提交给审核组组长审核。
3、完成审核组长布置的其它任务。
(五)内部审核员1、完成审核小组组长分配的审核任务。
2、实施审核,客观、公正地收集审核信息,并做好记录。
3、确定不合格(不符合)项,实事求是地报告审核结果。
4、保管好有关审核原始记录。
(六)安全监察部1、是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归口主管部门,负责编制、修订本办法。
2、督促内部审核后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落实,并做好跟踪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次以下情况增加稽核次数或对特定项目进行稽核,以及延长稽核时间。
4) 客户严重投诉或当客户抱怨增多时;客户验厂不合格或提出较多问题时。
5) 主要领导层、 部门隶属关系、 质量/HSF 方针和目标、 生产技术、设备、场所等 发生了重大变化。
7) 准备继续申请认证。
6.3 成立稽核小组6.3.1 管理代表负责成立稽核小组。
6.3.2 稽核组成员与被稽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制定[__年度责任与稽核对照表],交管理代表核准。
6.3.3 任命稽核组组长、组员须按《人力资源管理办法》执行,并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6.4.2 过程稽核员:A.过程稽核培训6H;B、充分了解过程稽核的意义和目的;C.熟悉生 产过程,了解对产品的品质要求,掌握产品的生产工艺;D.与被稽核工作独立; 6.4.3 产品稽核员: A.产品稽核培训6H;B.充分了解产品稽核的意义和目的;C.熟悉产品 生产过程,了解对产品的品质要求,掌握产品相关检测技术;D.缺陷等级分类; E.办事公正能从客户角度评价产品的品质;与被稽核工作独立;6.4.4以上稽核员均需经过五大手册(APQP、PPAP、SPC、MSA、FMEA)培训合格并取得 客户的书面认可。
2) 沟通及理清稽核需求。
5) 保管及整理稽核所用之文件。
6) 稽核小组人员不得稽核自已本部门工作。
7) 整理并完成稽核报告。
(2) 稽核组长: 负有全程管理之责,必须是有管理能力与经验,其职责包括: 1) 协助选用稽核小组成员。
1) 依需求执行稽核。
3) 积极且有效地执行交付之任务。
4) 稽核纠正行动之有效性跟催验证。
2) 代表稽核小组。
3) 稽核结果之最后裁决权。
4) 提供稽核报告。
(3) 稽核员:6.5 确定相关权责。
(1) 召集人:取得ISO9001:2000内审员证书。
经管理者代表核准,公司可以聘请具有审核员资 格的人员以公司的名义进行内部稽核。
1) 管理代表为定期召集人。
2) 不定期稽核时,品管部经(副)理为临时召集人。
(2) 非定期稽1) 质量/HSF 政策发生改变。
2) 发生了重大质量/HSF 事故或频繁地发生一般质量/HSF 事故时。
3) 发生了重大质量/HSF 事故或客户严重投诉。
6) 即将进行第二方或第三方稽核。
6.4 审核员的资格条件6.4.1 系统稽核员: 必须经过ISO9001:2000和有关审核专门知识的培训,并考试合格部门共9页第4页页次 核通知单]、[内部产品审核通知单]、[内部过程审核通知单],经管理代表核准后, 于稽核前15天发出给稽核组和被稽核部门,并通知稽核日期与内容。
6.7 准备相关稽核数据查检项目表稽核组接到通知后, 准备相关资料:系统稽核、过程审核准备相应的查检表, 产品审核准备审核规范 , 拟定稽核项目、 内容。
6.8.1 由稽核组组长召集、 主持, 被稽核部门干部、稽核人员及陪同人员 参加,会议 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
6.8 .2 会议内容有:(1) 向被稽核方介绍稽核组成员。
(7) 确定末次会议的日期、 地点。
(3) 公司质量/HSPM 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管理办法类"、"作业指导书及相关规定"等。
6.9.2 所稽核的项目, 由稽核员判定"合格"或"不合格",并在[稽核项目查检表] 稽核结 果栏上填注。
6.9.3 稽核员应针对不合格找出与 ISO9001:2000 对应之条款,并判定不符格类型与不符 (1) 不符合类型:1) 体系性不合格:即建立的质量体系不符合ISO9001:2000标准体系。
(2) 不符合程度:1) 严重不符合(重缺)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判为严重不合格 : A 建立的质体/HSPM 不符合标准体系 B 造成系统性失效 C 造成严重不良后果D 区域性实施严重不合格E 需花较长时间或较多人员才能纠正之 2) 一般不符合 界于严重与轻微之间的不符格 6.10 体系稽核的实施6.10.1 稽核方法(5) 澄清稽核计划中不明确的问题。
(1) ISO9001:2000之条款。
(2) 顾客要求2) 实施性不合格:即建立的质量/HSPM 体系未被完全执行, 造成后果不严重。
合程度。
(4) 应遵守之法律、 法规或合约(6) 确认稽核组所需资源和设施已齐备。
6.9 判定6.9.1 判定依据(3) 介绍稽核排程及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6.8 首次会议(4) 建立正式联系。
部门共9页第5页 品管部根据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结果,制定[内部体系稽6.6 发出稽核通知(2) 重申稽核之目的及范围。
页次 (2) 审核文件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或规定。
(4) 必要时可请操作人员实际操作,以了解作业方式与规定是否一致。
现场稽核是稽核人员搜寻客观证据的过程, 应掌握主动权, 应注意以下问题。
(2) 相信样本。
(5) 与被稽核方负责人共同确认。
(6) 保持客观、 公正、 有礼貌。
(7) 保守秘密。
6.11.2批量生产的老产品过程稽核原则上进行批量生产过程的过程稽核。
在新产品开发 6.11.4.1过程稽核的评分标准:分数10绝大部分符合要求,有少量偏差(“绝大部分”应640 6.11.4.2过程符合率的计算:6.12.1产品稽核的抽样要求:产品稽核员应根据产品复杂程度和以往的经验进行抽样。
一般说,一个零件号至少要抽5-10件,要反映出目标值和实际值并进行评价。
用于稽核的零件要直接从库中或者说从准备交付给顾客的原包装中抽样。
6.12.2产品稽核规范的编制:品管部应站在客户的角度,根据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对每一X 100%被评价的要素数过程符合率E P % =部分符合要求,有较大偏差符合不足,偏差严重完全不符合要求 个产品或系列编制产品稽核规范,产品稽核规范的缺陷划分:各个提问的满分之和6.11.4.3由稽核员对发现缺陷的过程提出纠正措施的建议由稽核员填写[过程稽核报告 6.12 产品稽核的实施过程符合率之和6.11.4过程稽核的评价:由稽核员对过程符合率计算,汽车零部件过程符合率达到 6.11 过程稽核的实施6.11.1过程稽核的实施:计划内过程稽核由品管部按过程稽核实施计划主导实施X 100%单项过程符合率E PE %=90%以上为合格。
完全符合要求评价对单项要求的符合程度8理解为75%以上的规定都被证实有效无特别风险 (4) 发现不合格时应调查到必要深度。
(5) 稽核窗体、记录,以了解质量系统运行效果。
6.10.2 现场稽核的过程控制。
(1) 选择样本要有代表性, 随机抽样。
及老产品的加工流程发生重大变化时,进行产品诞生/批量生产部分的稽 6.11.3稽核人员按稽核计划和内容进行稽核并填写[过程稽核记录单]。
(1) 稽核人员可与有关人员会谈,以了解作业方式是否与文件规定相符。
(3) 稽核人员可至现场观察作业方式与规定是否相符(3) 要从问题的各个方面取证。
各个提问的实得分之和部门共9页第6页页次使用性能不受到削弱。
6.12.3产品稽核的实施:产品稽核员根据[内部产品审核通知单]上的安排对产品按照 <产品审核规范>对抽样的检验样品进行逐项稽核、评分并将稽核结果填写在 [产品审核记录]上,并记录于[产品审核报告],由稽核组长填写处置决定, 并分发至有关部门。
C类缺陷的加权值为1。
品质特征值QKZ=100—缺陷点数/样品数量。
6.12.5判定准则6.12.6处置:当稽核中出现A类、B类缺陷时,品管部便立即采取措施,将上次稽核至本次稽核时间段内生产的成品、半成品或零件立即扣留,并进行100%的挑选, 将发出的产品通知客户并按客户意见立即处理。
并组织相关部门采取8D分析 表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临时及长期的处理措施,并由品管部进行有效性验 证和进一步采取控制、预防措施,以保证今后的生产中不再出现。
当出现C类缺陷时,根据品质特征值QKZ的大小和缺陷所造成的影响,由稽核组长 决定产品处置决定以及是否需要采取改进措施,如需要由责任部门制定改进措施, 由品管部跟踪其实施效果。
6.12.7挑选出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管理办法》进行处置。
6.12.8措施的监控责任部门在接到[产品稽核报告]后,立即按[产品稽核报告]中的要求进行工作并将完成的情况填写在[改正行动通知单]上,并反馈给品管部,品管部依此进行必要 的验证。
顾客代表参与会议。
主要内容:6.13.1稽核员根据[__年度内部稽核计划表][内部稽核通知单][内部产品审核通知单] [内部过程审核通知单]进行稽核,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于相应的记录中。
6.13.2 组内会议:内审组长在稽核结束前召开稽核小组内会议,确认稽核中问题获得 澄清解决,并发出相应的不符合报告。
C 类缺陷四项不合格,或品质特征值<98被判不合格,不许放行。
A类缺陷一项不合格,被判不合格,不许放行。
B 类缺陷一项不合格,被判不合格,不许放行。
6.12.10当稽核结果的分数低于目标值时,由品管部召集有关部门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6.13 内审会议由稽核组组长召集主持, 稽核员、受审核方及相关方代表参加,必要时管理代表、 6.12.9产品稽核的目标值品管部根据上一年度的稽核结果,制定本年度的产品稽核的目标值,每季度评审其状态 6.12.4打分采用加权分的方法,即A类缺陷的加权值为10,B类缺陷的加权值为 缺陷点数的总和=A类缺陷数×10+B类缺陷数×5+C类缺陷数×1 A.关键缺陷:肯定引起顾客强烈不满,致使产品不能被接受的缺陷。
如人身危险、不能满足法规、汽车不能使用,产品卖出去/功能没能满足,非常严重的外部缺陷 B.主要缺陷:会引起顾客不满和抱怨的缺陷。
如预计功能会出现故障、影响使用性 C.次要缺陷:那些要求高的顾客提出抱怨的缺陷。
如对使用或者运行无影响的偏差部门共9页第7页页次8.1 [--年度内部稽核计划表] 8.2 [--年度责任与稽核对照表] 8.3 [内部体系稽核通知单] 8.4 [内部质量稽核查检表]-ISO 8.5 [内部质量稽核不符合报告] 8.6 [改正行动通知单] 8.7 [内部质量稽核总报告] 8.8 [过程审核记录单] 8.9 [过程审核报告] 8.10 [产品审核记录] 8.11 [产品审核报告]8.12 [内部产品审核通知单] 8.13 [内部过程审核通知单] 8.14 [九栏工作表]-TS8 附件及相关窗体(标签):NDM-MS-QR-010NDM-MS-QR-011NDM-MS-QR-012NDM-MS-QR-013NDM-MS-QR-014 7.3《人力资源管理办法》NDM-QP-19部门共9页第9页NDM-MS-QR-023NDM-MS-QR-019NDM-MS-QR-020NDM-MS-QR-021NDM-MS-QR-022NDM-MS-QR-015NDM-MS-QR-016NDM-MS-QR-017NDM-MS-QR-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