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第二章第5节实验: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含解析3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5 节实验: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2.学会利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探究物理规律。

二、实验原理

1. 如图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

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建立直角坐

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

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

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毫米刻度尺、弹簧、钩码(若干)、铅笔、重垂线、坐标纸等。[ 部分器材用途]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坐标纸绘制F-x 图像,便于实验数据处理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原理图,将铁架台放在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

梁上,在靠近弹簧处将刻度尺(分度值为 1 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2.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 0,即弹簧的原长。

3.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待钩码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l ,求出弹簧的伸长量x 和所受的外力F(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

4.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将所测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记录表:弹簧原长l 0=_______ c m。

次数

123456

内容

拉力F/N

弹簧总长/cm

弹簧伸长/cm

五、数据处理

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 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 变化的图线。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达式,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六、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

钩码标值不准确和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造成系统误差。

2.偶然误差

(1) 弹簧长度的测量造成偶然误差,为了减小这种误差,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2) 作图时的不规范造成偶然误差,为了减小这种误差,画图时要用细铅笔作图,所描各点尽量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七、注意事项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适当大一些,从而使坐标点的间距尽可能大,这样作出的图线准确度更高一些。

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稳定状态时测量,以免增大误差。

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直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5.记录实验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弹簧的原长l 0、总长l 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6.坐标轴的标度要适中。

[ 基础考法]

考法(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1.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质量均为m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1) 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3) 图乙是弹簧弹力 F 与弹簧伸长量 x 的 F - x 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图线不过原点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 。 (4) 为完成该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A .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 (x ,F ) 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

曲线连接起来;

B .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 l 0;

C .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 度

尺;

D .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 1 个、 2 个、 3 个、 4 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

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 .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 果

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F .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G .整理仪器。 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

解析: (1) 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弹簧原长和伸长量。

(2) 根据实验原理,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弹簧的原长、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的伸 长

量 (或与弹簧对应的长度 )。

(3) 取图像中 (0.5,0) 和(3.5,6) 两个点,代入 F = kx 解得 k = 200 N/m ,由于弹簧自身的

重力,使得弹簧不加外力时就有形变量。

(4) 根据实验操作的合理性可知先后顺序为 C 、B 、 D 、A 、E 、F 、G 。

答案:(1) 刻度尺 (2) 弹簧原长、 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的伸长量 (或与弹簧对应的长度 )

(3) 200 弹簧自身的重力 (4)CBDAEFG

2.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

(1) 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 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2) 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

于此操作,下列选项

7.73 cm ;图乙是在弹

cm 。

中规范的做法是______ 。( 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3) 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Δl 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 弹簧伸长后的总长度为14.66 cm,则伸长量Δ l =14.66 cm-7.73 cm= 6.93

(2) 逐一增挂钩码,便于有规律地描点作图,也可避免因随意增加钩码过多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而损坏弹簧。

(3) AB段明显偏离OA,伸长量Δl 不再与弹力F 成正比,是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造成的。

答案:(1)6.93 (2)A (3) 弹簧受到的拉力超过了其弹性限度考法(二)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3.(2018 ·全国卷Ⅰ ) 如图(a) ,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

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

现要测量图(a) 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

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 1.950 cm ;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 kg 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 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_ cm。当地的重力加

2

速度大小为9.80 m/s ,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 N/m(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解析:标尺的游标为20分度,精确度为0.05 mm,游标的第15 个刻度与主尺刻度对齐,则读数为37 mm+15×0.05 mm=37.75 mm=3.775 cm 。

弹簧形变量x=(3.775 -1.950)cm = 1.825 cm ,

砝码平衡时,mg=kx,

mg 0.100 ×9.80

所以劲度系数k=x=1.825×10-2 N/m ≈53.7 N/m 。

答案: 3.775 53.7

4.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静止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 ;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 砝码,

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