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的理念与操作讲座
幼儿园园本教研专家专题讲座讲稿
幼儿园园本教研专家专题讲座讲稿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吴振东关于园本教研这一话题我准备从三大方面来谈,第一大方面的问题是“园本教研概述”,主要谈“园本教研的含义、层次与意义”,“园本教研实施的原则、操作程序、展开的方式以及互动形式”;第二大方面的问题是介绍“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园本教研形式”和“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的园本教研模式”;最后一个问题是想谈谈就我参与园本教研担任“专业引领”这一角色的几点体会。
一、何为园本教研?1、园本教研的含义园本研究,指的是以幼儿园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幼儿园教师为研究主体,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所开展的旨在促进幼儿园发展的研究活动的总称。
园本研究可以针对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而展开,根据问题的性质及其涉及的领域,又可以将园本研究分为园本课程研究、园本教学研究、园本管理研究、园本教师培训研究等等,其中,园本教学研究是园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据此分析,园本教研与园本研究是从属关系。
但考察目前所使用的园本教研的实际外延,其实际上是与园本研究同义的。
究其原因,可能是“教研”二字,是“教学一般性研究”而非“教学研究”的简称;而与“教学一般性研究”相对应的概念是“教育科学性研究”,即“科研”。
随着教育研究的行动化、群众化,以前界限分明的“教研”与“科研”开始出现融合的趋势,有人折中地称之为“教科研”,有的则笼统地谓之为“教育研究”。
如果照此维度来看,园本教研与园本研究、园本科研、园本教科研是同义的,只是人们的称呼习惯不同而已。
本文所讨论的园本教研持后者含义。
笔者认为,关于园本教研含义的把握应紧扣四个基本点:一是园本教研所研究的是本园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非理论问题,更不是虚假的问题;二是研究的主体是一线教师,包括学园行政人员,但理想的园本教研模式最好有专家参与作专业的纵向引领;三是研究的目的是以研究为手段去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藉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促进幼儿园办园质量的发展,因而,评价园本教研的“成果”应以“实际问题的真实有效的解决”为标准;四是研究方法是以教育行动研究法为主,但不能将园本教研简单与教育行动研究相等同起来,园本教研所表达的是一种研究的价值取向,而非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大学开展2023年科研主题专题培训活动简报
大学开展2023年科研主题专题培训活动
简报
1. 活动目标
本次科研主题专题培训活动的目标是提升大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激发他们在科研领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动力,以促进学校科学研究
的进步和发展。
2. 培训内容
2.1 专题讲座
- 邀请国内知名科研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和
研究方法,提供科研思路和指导;
- 涵盖不同领域的科研主题,满足教师的不同学科需求。
2.2 实践操作
- 设立科研实践操作课程,引导教师掌握科研实践的基本技能;
- 提供实践操作机会,让教师亲身体验科研过程,锻炼科研能力。
2.3 学术交流
- 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教师互相研究和相互促进的平台;
- 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和成果,共同提高科研水平。
3. 培训计划
本次培训计划将持续一周,具体安排如下:
4. 培训评估
在培训结束后,我们将进行培训评估,以了解培训效果和教师的反馈。
通过评估结果,我们将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提升培训的质量。
以上是大学开展2023年科研主题专题培训活动的简要计划,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推动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促进学校科学研究的发展。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念、设计与操作(三)
三、班级⼼理辅导活动课在学校⼼理健康教育中的定位 1、中⼩学⼼理健康教育的三种形式和三⼤功能 ●三种形式—— ⑴个别辅导——△有计划的辅导/△⾮计划的辅导 ⑵团体辅导——△班级⼼理辅导/△⼩组⼼理辅导 ⑶教育与融合——△专题讲座 /△教学中融合△育⼈中融合/△环境中融合 ●三⼤功能—— ⑴发展 ⑵预防 ⑶补救(矫正) 2、什么是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种有系统的辅导计划,强调辅导上预防的⼀⾯,计划的内容以发展中的个体⼀⽣可能⾯临的关键事件为主题。
[柯⽐] ⑴它在团体情境下提供⼼理帮助与指导; ⑵它是通过团体内⼈际交互作⽤来促进个体发展良好适应性的⼀种助⼈⾃助的过程; ⑶它适⽤于健康⼈和正常⼈,其⽬的在于为健康⼈和正常⼈提供⼀种可以促进⾃⾝⼈格进⼀步成长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
3、什么是班级团体⼼理辅导? ●台湾国⽴政治⼤学李坤崇教授认为—— 班级团体辅导以全班学⽣为对象,运⽤适切的辅导策略或⽅法,借着团体互动,协助学⽣重新评估⾃⼰的思想、情感和⾏为,调整认知与增进因应能⼒,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学⽣潜能. 班级团体辅导与团体咨商的差异,在于团体咨商依据咨商⽬的筛选参与学⽣,然⽽班级团体辅导⽆法筛选学⽣,……教师必须由衷接纳每⼀位班级学⽣,倾听其⼼声,引导其发展,或许会有⼀些⽆奈与挫折,但或许更是⼀个挑战与成长的契机。
●台湾国⽴⾼雄应⽤科技⼤学徐西森教授认为——许多辅导⼯作者努⼒将团体动⼒的精神与内涵、 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法融⼊班级情境中,“班级团体辅导”、“班级经营”的理念於焉形成。
●台湾师⼤吴武典教授认为—— 实施班级团体辅导的基本原则,便是使学⽣的个性充分发展,同时⼜不损及群性。
换⾔之,要使个⼈在⼤我中完成⼩我,完成⼩我⼜能促进⼤我,使⼤我与⼩我和平相处⽽并进。
要使班级团体做到这⼀点,必须了解班级团体⼼理,运⽤团体辅导策略。
●上海教科院吴增强教授认为——所谓班级⼼理辅导,是指以团体⼼理辅导及相关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解决学⽣成长中的问题为⽬标,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理辅导活动。
培养临床研究人才提高科研质量(2)
培养临床研究人才提高科研质量一、注重基础知识教育临床研究人才应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这些知识是开展临床研究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在研究中游刃有余。
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统计学知识,使其能够熟练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数据。
二、强化科研思维训练临床研究人才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临床实践中的问题,鼓励他们提出假设,并通过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
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提高他们的科研积极性。
三、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临床研究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参与临床实践,掌握各种诊疗技能。
还应加强实验室技能培训,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技能。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临床研究能力。
五、提升跨学科合作能力临床研究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因此,研究者需要具备跨学科合作能力。
在培养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多学科团队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其在研究中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团队的成功贡献力量。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临床研究是一个国际化的领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培养临床研究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等。
还应加强外语教育,提高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在深入探讨如何培养临床研究人才之前,我回顾了自己的职业生涯,那些在医学研究领域耕耘的岁月让我深刻理解到,一个优秀的临床研究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卓越的医学知识,更要有严谨的科研态度、跨学科的合作精神以及强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
基于这些认识,我想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培养临床研究人才的观点。
一、医学基础教育的深化医学基础教育是临床研究人才成长的基石。
2024年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工作总结在2024年度的企业实践工作中,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充满了激情和热情。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了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以下是我对2024年度企业实践工作的总结,总结了我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取得的成绩1. 建立了良好的企业合作关系在2024年度,我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我深入了解了企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将这些信息融入到教学中,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 提高了教学能力通过与企业的互动和合作,我了解了企业中的实际运作情况,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所教授的专业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加了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我争取到了更多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同时,我也与企业合作,组织了一系列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活动,帮助学生提高求职技巧和就业竞争力。
二、不足之处1. 还需加强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虽然在2024年度建立了多家企业合作关系,但由于时间和资源等限制,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
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拓展合作的领域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2. 教学活动设计还需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在企业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我需要进一步关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要求,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
3. 学生跟进和反馈欠缺在企业实践工作中,我发现学生的跟进意识和反馈意识较弱。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帮助他们主动反思和总结实践经验,提高对企业实践的认识和理解。
三、今后的工作建议1. 拓宽企业合作渠道今后,我将进一步拓宽企业合作渠道,与更多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念设计与操作》课件
三、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定位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种形式和 三大功能
● 三种形式—— ⑴个别辅导——△有计划的辅导/△非计划的辅导 ⑵团体辅导——△班级心理辅导/△小组心理辅导 ⑶教育与融合——△专题讲座 /△教学中融合 △育人中融合/△环境中融合 ● 三大功能—— ⑴发展 ⑵预防 ⑶补救(矫正)
5、理念之五——
教育不是万能的,德育也不是万能的,心 理健康教育同样不是万能的。对心理健康教育 功能、 作用的过高估价是不恰当的;同样的 道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提出苛求也是 不切实际的。 认识误区—— ● 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在哪里? ● 抓了心理健康教育,怎么还会出问题?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 主要标准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 理念、设计与操作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 五个基本理念
• 1、理念之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关注 “健康” 与“不健康”的教育,而是关注人的教育, 是以促进人的发展 为其根本宗旨的教育。 认识误区——健康就是无病,无病就是 健康,非此即彼。
●健康是一个连续体。在健康与非健康之间没 有截然的分界线。 ●在健康与非健康两个端点之间有一个很大的 空间,既非健康又非疾病,我们称之为“亚健康状 态”,或“第三状态”。 ●“第三状态”是一种很不幸的非健康状态, 虽 不是明显的病态,却严重影响人的心理生活质量, 将精力引向非建设性的渠道,降低人的快乐感、幸 福感和自我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性。 ●心理健康不是心理疾病的反面,而是心理疾 病和“第三状态”的反面。克服“第三状态”就是 发 展。
(3) 精心设计辅导活动
●为什么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一定要“动” 起来? ☆ 任何学习都从情境开始; ☆ 只有活动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体 参与性,降低心理防御水平; ☆ 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角色情感; ☆ 活动有利于学生选择行为模仿标准。
课例研究讲座2013.10
(二)什么是课例研究
• 课例研究——试图让教师学会有目标、有方法 地规范地研究课堂教学的改进。
• 课例研究——是围绕如何改进一堂课,展开研 究,其目的不仅仅是上好这堂课,更关键的是 让老师在研究这节课的过程中,掌握改进这类 课或更多课的方法。
• 课例研究——是一个“做课例”的过程,是传 统教研活动的精致化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 课例研究通常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主 要是针对这节课中出现的有针对性的、 共性的问题进行研究,是一种以教师为 主导的教学循环。
• 小组会谈:研究与准备。教师共同为“研 究课”做出详细的计划(教学设计)。 • 研究课1:实施。由一名教师讲授“研究 课”,其他教师进行观课活动。 • 小组会谈:反思与改进。教师团体聚集一 起讨论“听课情形”。 • 研究课2:第二次实施。另一名教师(或同 一名教师)在另外的课堂教授“研究课”,其他 教师进行观课活动。 • 小组会谈:反馈与存档。随后教师讨论 “听课情形”。 • 这样,反复进行,直至满意为止。
(三)课例的分类
• 按课例研究的深度分 • 情境型课例(高度个性化、情景化的情景教学实录;
•
• • •
如经过加工整理的教学实录) 经验型课例(情境型课例基础上拓展,对教师和学 生的实践智慧、教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课例情 境+经验总结与反思。) 理论型课例(课例情境+经验总结与反思+理论阐述) 文本课例 (以叙事式描述富含教育理论、教育智慧, 反映教育问题的课堂教学事件。) 多媒体课例(在文本课例和录像带分析的基础上, 出现了融合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录像、 声音、音乐等多种表现方式的多媒体课例,通过它可 以形象而直观地表现课堂。)
• • • • 课例研究主要有三种模式: 日本的授业研究(课例研究) 香港的课堂学习研究 上海的行动教育。
参加教育厅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厅举办的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我受益匪浅。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培训内容全面,贴近实际此次培训的内容涵盖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信息化、教育科研等。
这些内容都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以下是我对几个重点内容的感悟:1. 教育教学理念培训中,专家们详细解读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如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终身教育等。
这些理念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关注教育发展趋势,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2. 教学方法培训中,专家们分享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
这些方法使我意识到,教学方式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育信息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培训中,专家们介绍了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技术和应用,让我对教育信息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4. 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培训中,专家们讲解了教育科研的方法和技巧,让我对教育科研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培训形式多样,互动性强此次培训采用了多种形式,如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这些形式让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1. 专题讲座培训中,专家们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这些讲座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为今后的改进提供了方向。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阶段总结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阶段总结为了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决定以“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一目标、自学、交流、质疑、检测”的五步教学法作为依托,研究适合我校各学科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将新课程教育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之中。
五步教学法的启用,对创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索小学学科教学中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核心,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优化教学过程,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富有个性地学习。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打造一所教学有特色,课堂有亮点的学校。
二、总体目标1.结合教学模式构建五步教学法: (1)目标(2)自学(3)交流(4)质疑(5)检测。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科教学要求,“自学”环节可有可无,自主安排。
通过各学科组的参与研究、实践,在终极成果上,形成富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实践模式。
2.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有、自学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一种自我需要。
3. 课堂上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中发挥团体合作意识。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总体要求1.划分学习小组,本着好中差相互搭配的原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划分课堂学习小组,每小组4人。
2.教师每节课的讲解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3.语文、数学、英语学科,1-2年级不留书面作业,3-6年级每天每学科可留不超过20分钟的课外作业,其他学科的作业一律当堂完成,不得留课外作业。
四、回顾历程3月15日市学院孙院长来我校进行调研,孙院长向校领导详细地阐述了“五步教学法”的重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使校领导眼前为之一亮,决定进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即“五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改革。
教研科研培训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研科研能力,我校于2021年10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教研科研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活动旨在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互动研讨等形式,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本次培训活动邀请了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涵盖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策略、教师专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专家们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2. 案例分析为了使教师们更好地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策略,培训活动安排了多个优秀教学案例的分享。
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实践,使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借鉴成功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3. 互动研讨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们分组进行互动研讨,就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通过讨论,教师们互相启发,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
4. 教学观摩培训期间,组织教师观摩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使教师们直观地感受到优秀教学风采,从而激发自身在教学上的追求和努力。
三、活动成果1. 教师教育理念得到更新通过专家讲座和案例分析,教师们对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认识到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教学技能得到提升在培训活动中,教师们学习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教学观摩和互动研讨,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技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基础。
3. 教师专业成长得到促进本次培训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使教师们在相互学习中不断进步,实现了专业成长。
4. 学校教研氛围得到提升通过培训活动,学校教研氛围得到进一步浓厚,教师们更加关注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四、活动反思1. 培训内容应更加贴近教师实际需求在今后的培训活动中,应更加关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老师暑期企业实践总结
老师暑期企业实践总结(精选5篇)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我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加了暑期工地实践锻炼,于20xx年7月1日到8月31日期间来到中铁大桥局六公司鹦鹉洲长江大桥项目部的现场实践锻炼,鹦鹉洲长江大桥为武汉市的第八座长江大桥,主桥面为双向8车道。
世界首座主缆连续的三塔四跨悬索桥。
以下是我这两个月来的工地实践总结和心得体会。
一、开展企业实践锻炼活动,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中职学校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作为专业课教师,首先自己必须具有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才能教好学生,故我积极参加实践锻炼,通过实践锻炼,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技能,也对以前所教理论课程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使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大大增强。
二、参与企业实践锻炼,熟悉施工工艺流程,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方向我们下到施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熟悉了解施工工艺流程,了解与自己所教专业相对应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我们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当前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程教学中,把行业现状和特点如实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尽早与社会接轨,不至于让学生走出校门,与行业实际脱离太远,从而产生种种不适应。
三、通过企业实践锻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们教师下企业锻炼,了解了目前行业、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就业状况,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掌握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要求,返校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
同时根据企业要求与工作过程特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按知识结构分模块,按能力结构分项目,按认知规律分任务,采用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进行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根据企业对员工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沟通协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服务意识、敬业精神的要求,修订教学计划时加大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培训课程比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身修养。
教研校本培训活动简报(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于2023年4月15日至4月19日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教研校本培训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家讲座、课堂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
二、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包括课程改革、教学策略、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
专家们以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为老师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1)课程改革:专家强调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2)教学策略:专家分享了多种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班级管理:专家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班级。
(4)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教师提供了心理辅导的策略和技巧。
2. 课堂观摩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次活动安排了多节公开课,邀请了全校教师进行观摩。
观摩课后,老师们积极参与评课,共同探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3. 研讨交流活动期间,老师们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研讨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何进行分层教学?(4)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研讨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为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了宝贵意见。
三、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专家讲座、课堂观摩和研讨交流,教师们更新了教育理念,掌握了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增进了教师之间的友谊,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3. 培养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在研讨交流过程中,教师们学会了如何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为今后开展课题研究打下了基础。
育人目标分层细化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操作
育人目标分层细化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操作作者:田飞虎田一苇来源:《中国德育》2015年第05期近些年来,涌现出一些关于德育实践模式的成果,对现行德育实践模式均有不同的视角,本文正是在深入学习思考这些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体验,尝试建构我校高中三阶段育人目标体系,力求使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化、条理化、科学化,从而真正实现育人的最优化,让学生通过我们的教育留下终身受益的东西。
一、确立阶段育人目标体系在德育工作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陷入目标倒挂、内容脱节、组织混乱等困境,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很突出,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从而忽略德育工作的阶段性特点。
比如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笼统地对学生进行关于自己、父母、他人、社会、国家、世界、自然等方面的教育,缺少认知层次上的区别。
二是在学校里总是在讲“时时、事事、处处皆德育”,而德育内容庞杂,往往抓不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子。
比如说情感教育,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等不同层面,以至于看不到人的情感当中最核心的因素,加之现实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经常被虚化。
因此,建构科学的育人目标体系,抓住德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提高德育工作效益迫在眉睫。
我校始终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幸福,健全的人格是学生能够健康成长、通向幸福的核心要素。
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教育的价值是培养健全人格。
”高中阶段,学生从15到19岁,生理发育走向成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
围绕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我校构建了以养成教育、“三情”教育、自信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教育”德育工作体系。
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牢固学生的规则意识;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牢固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自信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牢固学生的责任意识。
良好的习惯、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是健全人格的三大支柱。
规则意识、感恩意识、责任意识既是“三项教育”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也是德育不同层次目标(个人教育、公民教育、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
教育局教研初中教师培训(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提升初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局特举办初中教师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增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以下是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
一、培训目标1. 提高教师对新时代教育理念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2. 帮助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提升教师团队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二、培训内容1. 新时代教育理念解读本次培训将邀请教育专家对新时代教育理念进行深入解读,包括素质教育、核心素养、课程改革、教育评价等方面。
通过专家的讲解,使教师更好地理解新时代教育的内涵和要求,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2.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培训将邀请一线优秀教师分享教育教学经验,介绍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内容包括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学生心理辅导、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等。
通过学习,教师能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 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本次培训将邀请教育科研专家,讲解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论文写作技巧等。
通过培训,教师能够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流程,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4.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教师团队协作能力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培训将开展团队协作活动,通过团队建设、沟通技巧、合作共赢等方面的学习,提升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培训方式1.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
2. 优秀经验分享:邀请一线优秀教师分享教育教学经验,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
3. 实践操作: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操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研员怎样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
教研员怎样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随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和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县级教研室的职能和教研员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
笔者结合本人从事教育科研10 余年的课题研究和指导经历,谈谈作为教研员怎样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问题。
一、教研员指导教师课题研究的方式(一)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是指教研员运用教育科研的先进典型,感染、同化和激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1.指导者现身说法指导者以自身的一两项成果为例,阐述自己的研究选题、过程、成果、感悟,与教师分享,以自己对教育的追求,开阔的视野,较丰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研究能力,给教师以示范。
2.树立科研先进典型寻找教师身边的典型,介绍他们的研究故事,展示其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如研究手记、场景图片等,介绍其研究成果,包括所解决的问题,所运用的先进教育理念,采取的科学方法,研究的思路、策略、师生的变化等,与教师共同分享。
这些来自教师身边的鲜活素材,定会对教师参与研究产生价值导向、情感激励和行为暗示,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研究的强烈愿望与行为。
(二)学术讲座教育学术讲座,是推进学术普及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教研员进行专业指导的一种常用方式。
它的最大优势就是效率高。
通过教研员讲,众人听的方式,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传递大量信息,帮助教师拓宽视野,了解教育改革动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而且可以针对研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同时,教育类讲座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方式的示范,它的设计、表达以及呈现方式会对听讲对象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讲座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示范。
(三)现场对话现场对话,是指在特定场景下指导者与被指导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帮助教师解决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
这是一种双主体活动方式,是一个信息和情感双向传递与共振的过程。
它的最大优势在于能调动双方积极性,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交流便捷,反馈及时;双向互动,达到双赢。
它尤适合于专题研讨,如课题论证、成果点评、案例研讨等活动。
教研培训成果总结
一、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其专业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我校在近期开展了系列教研培训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本次教研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将培训成果总结如下。
二、培训内容与形式1. 培训内容本次教研培训内容丰富,涵盖了教育教学的多个方面,主要包括:(1)新课标解读:邀请专家对最新的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帮助教师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2)教学方法研讨: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教育科研方法培训:介绍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4)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5)教师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 培训形式本次教研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包括:(1)专家讲座: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教师提供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工作坊:组织教师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观摩课: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
(4)实践操作:安排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等实践操作,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培训成果1. 教师专业素养显著提升通过本次教研培训,教师们对新课标、教学方法、教育科研方法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具体表现在:(1)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2)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多样,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3)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能够独立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2. 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本次教研培训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具体表现在:(1)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高。
(2)学生的学业成绩稳步提升,各学科成绩均有明显提高。
教科研方法——经验总结法
教科研⽅法——经验总结法教科研⽅法——经验总结法总结教育经验既是中⼩学教师最常运⽤的教育研究⽅法,也是最容易掌握、最容易出成果的研究⽅法,但要保证总结出来的经验具有较⾼的科学性、创新性、实⽤性和可推⼴性却不是⼀件容易事。
⼀、总结经验的含义与意义总结经验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思维加⼯过程,是⼀种创造性的脑⼒劳动。
它是在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进⼀步的分析归纳,抽象概括出可供他⼈借鉴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的活动。
总结经验可以总结⾃⼰的经验,也可以总结别⼈的经验。
例如,夸美纽斯总结⾃⼰的教学经验,写出《⼤教学论》、魏书⽣总结⾃⼰的经验写出《班主任⼯作漫谈》,⽽武汉⼤学的黎世法教授,并未教中学,但他同样通过总结优秀学⽣的学习经验,提出了“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总结经验对于教师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先,总结经验可以保存和传播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
优秀教师的经验是珍贵的财富,是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的基本素材,是深化教育改⾰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但如果不及时地加以总结,这些珍贵的经验就会随着教师的退休或逝世⽽消失,只有把这些宝贵的经验总结成⽂字或录像带才能保存并传播开来,以发挥更⼤的作⽤。
其次,教师只有善于总结经验,才能进步。
教师的成长过程是教育经验的不断丰富与精炼的过程,谁善于总结经验,谁的进步速度就快。
例如,坚持每天写教学体会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技能与讲课说课⽔平上,⽐不写的教师进步快。
第三,总结经验是任何教育研究⽅法都离不开的活动,教师要想取得研究成果,必须学会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
⽆论是调查法、实验法还是⽐较法、个案研究法,乃⾄写⼀般的教育论⽂,都需要总结经验,运⽤经验。
例如,选什么作为研究课题,制定怎样的研究⽅案,采取什么教改措施,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我们的经验。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研究就是提炼经验、鉴别验证经验、创造新经验的活动。
教研活动实践操作(3篇)
第1篇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分享,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将结合一次教研活动的实践操作,从活动背景、目标、内容、过程、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我校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 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分享,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3. 培养教师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四、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知名专家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讲座,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2.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互相学习、借鉴优秀教学经验;3. 教学研讨:针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共同探讨解决方案;4. 教学设计比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设计比赛,提高教学设计能力;5. 教研论文撰写:组织教师撰写教研论文,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五、活动过程1. 活动准备(1)确定活动主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需求,确定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2)邀请专家:联系知名专家进行主题讲座;(3)安排时间:合理规划活动时间,确保活动顺利进行;(4)组织教师:通知教师参加活动,明确活动要求。
2. 活动实施(1)主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讲座,教师认真聆听、记录;(2)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课后进行点评、交流;(3)教学研讨:针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教师积极发言、分享经验;(4)教学设计比赛:组织教师参与教学设计比赛,评选出优秀作品;(5)教研论文撰写:组织教师撰写教研论文,鼓励教师发表成果。
3. 活动总结(1)教师反馈:收集教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活动提供改进方向;(2)评选优秀作品:对教学设计比赛、教研论文撰写等活动进行评选,颁发荣誉证书;(3)总结经验:总结本次教研活动的成功经验,为今后教研活动提供借鉴。
浅谈教科一体化的教师科研“三合一”流程四川省教科院科研管理
浅谈教科一体化的教师科研“三合一”流程四川省教科院科研管理近年来,很多院校确立了通过“学科教改项目”研究为构建“高效”课堂服务的目标。
但是如何提高“学科教改项目”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方面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科教改项目研究”既不走过场而流于形式,又能让更多的教师在研究成果的交流推广中受益,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摆在学校教科室面前一个比较突出、亟需解决的问题。
经过几年探索和实践,笔者所在学校已创建了“教师科研‘三合一’流程”,即:教师的“学科教改项目研究”、“教学课例研究”与“研究成果风采课堂展示(公开课)”三者合一,按序进行的一种新的教师科研程式,从而实现了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简称“教科一体化”)。
学校教科室则按此程式对“学科教改项目”进行管理及指导。
“教师科研‘三合一’流程”能指导教师立足教学实践选择真实而具体的问题开展研究,认真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形成“教改项目从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的研究文化。
一、树立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科合一的理念1.个人反思教师在通过教学反思和理性思辨确立自己的以教学问题为起点的“学科教改项目”以后,在该项目研究的思路、方法和计划中,可以选择确定若干个课例作为试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进行“学科教改项目”研究的实践探索,在课后写下课堂实录、实践效果及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实践研究的打算和措施。
“教学课例”不仅是一堂好课,更是承载着学科教改项目研究内容的创新课;它是检查学科教改成果的试金石,是实现边研究、边应用、边改进、边推广的研究方式的有效载体。
它使学科教改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具有创新性的校本科研操作方式。
2.同伴互助教师把“含有学科教改项目研究内容的课例”提交教研(专业)组讨论,对提出的问题及改进方案进行集体讨论并进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山不必仰止 俯拾皆是宝玉
卢卫东
2013.11.20
引子
为什么要倡导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强大 动力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 有效途径
教师对于教育科研存在哪些困惑: •怎样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研究的理论基础不足 •找不到研究的切入点 •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 •难以确定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不知道按照什么程序方法进行研究 •专家引领与实践研究为什么总是有差距
பைடு நூலகம்
§价值性 §可行性 §明确性
§范围太大、无从下手; §主攻目标不十分明确; §问题太小,范围太窄,意义不大; §在现有条件下课题太难,资料缺乏; §经验感想之谈,不是科研题目。
要把一个大的问题按照内在逻辑 体系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问题,从 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和相关的 网络。也就是说,将所要研究的问题 展开成一定层次结构的问题网络,从 而在问题具体化基础上选题,同时, 也能找到关键问题,突破口。
二、确定研究课题
当发现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时,你就会 犹豫,这个问题能不能作为一个课题进行 研究呢。有一类课题脑筋一动就能想出来, 但它并不能对学校教育做出什么贡献,或 者根本无助于改进教学实践。还有一种情 况,你所发现的问题的确很重要,但你缺 乏必要的研究资源或研究技能。这样的一 些问题都不能作为你的课题开展研究。
1.确定研究课题 §包括发现问题和确定课题两部 分。发现问题后,还需要通过文 献查阅和调查研究等工作,以确 定问题能否成为研究课题。
2.制定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是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 统筹性规划。研究方案的核心部分 为确定研究的方法以及在研究活动 中收集资料的方式。
3.实施研究方案 §不同的研究方法具有特定的规 则和要求,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 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控制变 量,以保证获得可靠的研究结果。
学员论题举例:
13.小学业余体育训练的探讨与研究(吴东霞) 14.小学一年级美术课蜡笔画技法的培养研究(黄凯杰) 15.在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万媛媛) 16.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性学习研究(沈平) 17.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中的游戏教学研究(沈燕萍) 18.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中的多媒体运用研究(嵇振兴) 19.小学英语课堂的情境教学研究(杨致远) 20. 小学低段语文阅读习惯对语文能力的影响研究(董乐红) 21. 低年级经典诵读与语文素养的提高研究(郑玲) 22.小学英语快乐教学与兴趣培养研究(史樱英) 23. 小学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研究(茹丽丽) 24.激发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研究(孙延新) 25 .进城务工子女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研究(佚名)
课题研究过程:
1、课题设想 2、课题方案 3、申请立项 4、开题准备 5、课题实验 6、课题报告 7、结题鉴定
课题鉴定需要准备的材料:
1、实验期间有关学生方面的最原始材料: (1)学生作业、作文本(鉴定检查人员最关心的东西) (2)学生获奖、发表的作品、习作、手抄报 (3)调查问卷 (4)相关实验效果的统计数据(原始材料) (5)学生习作的评点 (6)授课期间的学生成绩反馈 (7)学生参加竞赛的各级通知与相关文件 (8)课题本身的实质性材料。如“读写整合”,学生读的是什么?又写了 什么?要有相关的物证 (9)课题效果的现场展示。如“读写整合”,就要准备学生读写能力的现 场展示。 (10)与课题相关的子课题的相关记载,如课外活动、兴趣活动等 (11)课题本身与“课标”结合、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能反映学生 身上的 “人本”“育人”成果的体现材料等。 (12)实验主体的杂感、建议、心得等
进行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 §以先进的理念去引领 §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 §遵循合理的研究程序 §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教育科研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研究 活动。科学的教育研究活动,通常包括 5个基本步骤: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 究方案,实施研究方案,分析研究资料, 表述研究成果。
4.分析研究资料 §对资料的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 量分析。
5.表述研究结果 §这是研究者对所经历的研究实 践进行全面反思和总结的过程。
确定研究课题的思路
一、发现问题 从学校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 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中 发现问题 从教育理论的建构和完善中发现 问题 从对教育信息的分析和借鉴中发 现问题
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单元整体混合式教学研究 小学一年级语文汉字重复与识字效果关系的研究 小学生自我概念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在美术教学中教会学生怎样进行整体观察 小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与提高研究 三读三练三思——讲读课堂教学结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童声合唱训练方法研究 小学美术课水彩画技法的教学研究 唤醒教育与小学语文新课程 让音乐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六斜活动”
学员论题举例:
1.青少年变声期的声乐训练与嗓音保护研究(张艳) 2.小学音乐课堂的自主教学研究(吴佳) 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费葵红) 4.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活动教学研究(蔡惠玉) 5.提高村校小学学生的写作水平方法研究(周奇芳) 6.低段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研究(汤颖雅) 7. 把音乐引入小学数学课堂研究(周增栋) 8. 小学生练字训练与行为习惯关系研究(倪丽萍) 9.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训练研究(沈洁) 10.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节奏感训练研究(嵇薇 薇) 11.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与情感因素 的关系研究(许利花) 12.小学中段语文朗读节奏的把握研究(谈小英)
三、论证研究课题
§课题论证是对已初步确定的课题的分 析、评价和预测,是课题确定的深化。 (1)课题的性质和类型 (2)课题研究的意义 (3)课题已有的研究水平和研究动向 (4)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5)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成果形式 及完成时间等
课题内容:
1、课题的明确表述 2、阐述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背景 3、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4、研究方法 5、理论依据(支持) 6、研究程序 7、成果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