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儒家礼乐文化的构成及其价值
礼乐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
礼乐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一、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开创的儒学是中国最古老、悠久、博大,而且最富影响力的学派。
这个学派源远流长,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历史上,儒学诞生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而其又是上古以来礼乐文化传统的集大成者。
反过来则可以说,上古礼乐文化是儒学的摇篮。
礼乐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
《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贵桴而上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王夫之《礼记章句》疏云:“此节言自后圣修火政以来,民知饮食则已知祭祀之礼,致敬于鬼神,一皆天道人情之所不容己,其所从来者已,非三代之始制也。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早在原始社会,初民生活中已有礼的萌芽;礼乐并不是三代才开始有的,而是人类文明长期演进的结果。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唐虞时代已初具礼乐,如尧命舜攝政,“修五礼”。
舜命伯夷典三礼,为秩宗;夔典乐,教胄子,习诗歌。
不过,五帝时代虽有诸如此类的萌芽性因素,却仍还是属于前礼乐的神守时代。
据《国语·楚语下》所记楚大夫观射父的话,中国的上古巫祝文化经历了“民神不杂”~“民神杂糅”、“家为巫史”~“绝地天通”的发展阶段,曰: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忠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朝,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有男曰觋,在女曰巫。
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号、高祖之主、宗廟之事、昭穆之世、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威仪之则、容貌之崇、忠信之质禋絮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攝之位、坛场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
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
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坟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
先秦儒家礼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先秦儒家礼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自古中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
孔子在周公引德入礼的基础之上,赋予礼乐文化以“仁”的内涵与本义,使得中国的礼乐文化由虚幻的鬼神世界回归到人文关怀。
在儒家看来,礼用来区别人伦差异,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敬,乐用来和合情感,使人与人之间更加亲近。
虽然礼、乐有别,但两者同时又是相辅相成,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
只有礼、乐并举,才能达到社会道德秩序的真正实现。
其所倡导的“礼乐并举”、“移风易俗”的道德理念对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礼”与“乐”的原初意蕴关于“礼”的起源,学术界一直没有最终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礼的出现与原始社会祭祀活动及生活习俗有着很大的关系。
礼字繁写为“禮”,甲骨文中出现的“豊”从字形上看就是指祭祀用的器物。
《说文解字》中说:“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从示从豊,豊亦声。
”段玉裁注:“履也。
……足所依也。
引伸之凡所依皆曰履。
引假借之法。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故礼字从示,豊,行礼之器。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履是足之所依,而礼就是人之所依,依礼而行祭神才能得到的赐福与保佑。
王国维将其释之为:“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之丰,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
”(王国维:《观堂集林·释礼》)郭沫若先生也认为从礼的字形来看,礼的起源与祭祀行为息息相关,他说:“礼是后来的字。
在金文里面,我们偶尔看见用豊字的。
从字的结构上来说,是在一个器皿里面盛两串玉具以奉事于神。
《盘庚篇》里面所说的‘具乃贝玉’,就是这个意思。
大概礼之起起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仪制。
”(同上)“乐”字从字源来看,要先于“礼”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
《说文解字》将“乐”释为:“五聲八音緫名。
象鼓鞞。
木,虡也。
”说“乐”是五声八音的总称,“乐”字繁写为“樂”,如木架之上悬铃置鼓,而铃鼓正是古时祭祀常用到的乐器。
早期儒家关于礼乐关系的定位原因及意义
早期儒家关于礼乐关系的定位\原因及意义作者:于占杰来源:《电影评介》2010年第18期【摘要】早期儒家认为,“乐统同,礼辨异”,功能不同的礼与乐可达到相反相成的效果。
另一方面,儒家用礼乐的各自原则节制对方,即:以乐和礼,以求礼的“和敬”的作用效果;又以礼节乐,形成礼为体而乐为用的“乐”观。
这种独特的礼乐观的形成。
既是早期儒家对先秦诸子对礼乐的批判做出的回应,同时也是儒学自身不断发展的结果。
早期儒家的礼乐关系观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礼乐《乐记》早期儒家【Dol】10.3969/j.issn.1002-6916.2010.18.040先秦儒家在恢复崩坏了的西周礼乐的同时,还注重对礼乐精神的探讨。
特别是到了战国末期,以苟子为代表的儒家对礼乐精神及礼乐关系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看法。
而经汉儒整理的《礼记·乐记》(以下简称《乐记》)篇,虽然主要内容是探讨乐的精神,但又“每以礼相配而言之”,因此,该篇是研究早期儒家礼乐关系观的重要文献。
关于早期儒家对礼乐关系的定位问题,在已有的关于儒家礼乐精神的研究中,大多都涉及到了这个问题。
在对此问题的专门研究成果中,最重要的当属庞朴先生的《儒家辩证法研究》一文。
庞先生认为,儒家心目中的礼乐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而统一的连接点是“中”。
此外,还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礼乐同构说”、“内在张力说”,等等。
笔者认为,《乐记》和《荀子·乐论》所反映的礼乐关系观是早期儒家不断探索、逐渐完善的结果,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已有的研究成果很少注意到这点,多为静态描述。
本文即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早期儒家关于礼乐关系的定位及意义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礼、乐的内涵要把握儒家对礼乐关系的定位,须先弄清楚礼乐的内涵。
关于礼,儒家在不同的层面上对礼有不同的定义,“礼”有三个涵义层面:一是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礼节、仪式,即所谓“仪”;二是典章制度,所谓“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
论先秦礼乐文化的传统价值内涵
Yi Shu Ping Jian论先秦礼乐文化的传统价值内涵刘晓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体育与人文艺术学院摘要:先秦礼乐文化传承千年,它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内在凝聚的核心,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更是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价值所在。
我们只有了解礼乐文化的萌芽、确立与发展的过程,在理论上理解礼乐文化的传统价值内涵,才能保证我们在实践中真正去传承民族经典,弘扬中国文化。
关键词:礼乐文化文化探源价值内涵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1-0024-04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资助(编号:2462015YQ0814);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多元艺术跨界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校级教改项目:石大公共艺术教育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根基,集中体现了千年来中国集体人格的精神价值。
礼乐文化萌芽于中国原始的祭祀文化,在西周时期得以确立,后又在春秋战国儒家伦理教化思想的浸润中不断发展成熟,而后传承千年,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主流文化。
当前,国家大力提出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笔者认为,先秦礼乐文化正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本,我们只有在理论上深刻理解先秦礼乐文化的传统价值,才能保证我们在实践中去传承经典与弘扬文化,否则只能流于形式,甚至渐渐背离传统,丢掉我们民族最宝贵的文化精神。
一、礼乐文化探源(一)萌芽于原始的祭祀乐舞远古时期,蒙昧的人们对大自然的种种现象感到神秘、产生畏惧,于是试图通过祭祀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平顺安康的生活。
而原始人类在天地鬼神的祭祀仪式中所产生行为规则与秩序意识就是“礼”的源起。
为了表达内心的期盼与渴望,远古各部族人们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通过载歌载舞来愉悦神灵,祈求神灵的降福与保佑。
礼乐文化滥觞于中国原始氏族人们祭祀神明、祖先,以乐舞为核心的原始巫术文化,这些原始祭祀中的盛大歌舞就是最早的乐舞,远古的“乐”即诗、舞、乐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
论先秦礼乐文化的传统价值内涵
论先秦礼乐文化的传统价值内涵作者:刘晓婷来源:《艺术评鉴》2018年第21期摘要:先秦礼乐文化传承千年,它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内在凝聚的核心,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更是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价值所在。
我们只有了解礼乐文化的萌芽、确立与发展的过程,在理论上理解礼乐文化的传统价值内涵,才能保证我们在实践中真正去传承民族经典,弘扬中国文化。
关键词:礼乐文化文化探源价值内涵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1-0024-04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根基,集中体现了千年来中国集体人格的精神价值。
礼乐文化萌芽于中国原始的祭祀文化,在西周时期得以确立,后又在春秋战国儒家伦理教化思想的浸润中不断发展成熟,而后传承千年,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主流文化。
当前,国家大力提出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笔者认为,先秦礼乐文化正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本,我们只有在理论上深刻理解先秦礼乐文化的传统价值,才能保证我们在实践中去传承经典与弘扬文化,否则只能流于形式,甚至渐渐背离传统,丢掉我们民族最宝贵的文化精神。
一、礼乐文化探源(一)萌芽于原始的祭祀乐舞远古时期,蒙昧的人们对大自然的种种现象感到神秘、产生畏惧,于是试图通过祭祀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平顺安康的生活。
而原始人类在天地鬼神的祭祀仪式中所产生行为规则与秩序意识就是“礼”的源起。
为了表达内心的期盼与渴望,远古各部族人们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通过载歌载舞来愉悦神灵,祈求神灵的降福与保佑。
礼乐文化滥觞于中国原始氏族人们祭祀神明、祖先,以乐舞为核心的原始巫术文化,这些原始祭祀中的盛大歌舞就是最早的乐舞,远古的“乐”即诗、舞、乐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
相传远古时就有用以祈求丰收的朱襄氏之乐、葛天氏之乐、伊耆氏之乐。
到黄帝时有以云为图腾崇拜的乐舞《云门》,尧帝时有祈福的乐舞《咸池》,舜帝时有歌颂舜帝功德的乐舞《韶乐》,夏启时歌颂大禹治水的乐舞《大夏》,商汤时颂扬武王伐纣的乐舞《大濩》。
简论儒家礼乐教化思想及其意义
简论儒家礼乐教化思想及其意义作者:侯文莉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3年第01期【摘要】儒家把礼乐教化看作人之为人以及社会文明最重要的标志,认为礼乐教化可以使国家、社会、家庭达到一种有序的和谐,从而实现稳定与繁荣。
但儒家为礼乐教化所确定的目标过于理想化,表现出一种虚伪性;把礼制所规定的“君臣父子”的结构模式绝对化、永恒化,成为中华古代文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儒家;礼乐教化;思想;意义儒家把“礼乐”作为人类和社会文明最重要的标志,对其价值和功能有高度的自觉。
主张以“礼”确定人的社会身份与规范人的行为;以“乐”陶冶人的心性与沟通人的感情,认为礼乐教化可以使国家组织和社会关系达到一种有序和谐的协调状态,儒家这种思想与价值取向,对今天和谐社会建设富有启示。
一早在中华文明的原生形态,已经确立了礼乐教化的传统。
关于三代的社会文化,早有先王“制礼作乐”的传说,后来又有周公“制礼作乐”的记载。
就“礼”而言,本起源于史前时代先民敬神祭祀的宗教仪式。
《说文》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在这种“事神致福”的仪式中,可以看到人神不同的“名分”和人神之间的感情。
在走向文明时代的过程中,这种仪式逐步被推广到一切人伦关系和一切社会关系中,并定型化。
“礼”成为一个标志社会身份与地位、规范社会交往与关系的范畴,也是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经说:“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其间有所“损益”(《论语·为政》)。
表明历史上曾经存在着夏礼、殷礼、周礼,他们都包含礼制和礼仪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礼制是指礼对社会制度的规范或由礼规范的社会制度,如宗族关系中的嫡庶之分,大宗小宗之分,天子与诸侯、卿大夫,士的上下尊卑隶属关系等;而礼仪则是指依据礼制而表现在不同活动中的节文仪式,如天子有天子的车旗服饰,诸侯有诸侯的车旗服饰,等。
乐,《说文》曰:“乐,五声八音总名”。
其形式不但包括器乐、声乐,而且还包括有音响的诗歌、舞蹈。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文化与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文化与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它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礼乐文化和思想逐渐形成,对中国后来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乱和混乱的时期,各种分裂和战争经常发生,国家领导权频繁更迭,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一个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的时期,尤其是从战国时期开始,各国开始尝试改革、变革,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文化春秋战国时期以“礼乐”为代表的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重视礼仪教育,认为学习礼仪可以培养人的修养和礼貌,从而具备更高的品德和修养。
同时,在这个时期,音乐也成为了代表文化的一种形式。
人们对音乐的表现形式和音乐的力量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从而促进了音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和思想家开始发展和崛起。
其中比较著名的思想家有孔子、老子、墨子等人。
这些思想家对中国后来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思想家,他被认为是中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认为“仁”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人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后来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则提出了“道”的概念,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源,是一种超越人类的智慧和境界。
老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后来的道家思想和民间信仰产生了影响。
墨子则主张“兼爱”和“非攻”,他认为所有人都应该互相爱护,同时反对战争和武力冲突。
墨子的思想在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价值和意义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了中国文化传承和变革的一个时期,其中礼乐文化和思想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这个时期的文化和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中国后来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年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范文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篇一一、引言先秦时期,儒家礼乐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现代德育教育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分析其内涵、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二、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 礼乐文化的内涵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以“礼”和“乐”为核心,其中“礼”指的是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而“乐”则是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这种文化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注重通过礼仪和音乐来培养人的品德。
2. 礼乐文化的特点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注重通过礼仪和音乐来调节人的情感和行为,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同时,这种文化还具有强烈的道德教育功能,通过礼仪和音乐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三、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1. 培养道德情操先秦儒家礼乐文化通过礼仪和音乐等艺术形式,培养人的道德情操。
它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和调节人的情感,使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 促进社会和谐先秦儒家礼乐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礼仪和音乐等手段来调节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这种文化有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使人们更加关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 传承中华文化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中华文化的价值。
通过学习和传承这种文化,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四、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1. 学校教育学校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可以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融入到学校教育中。
例如,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2.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体验和应用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一、引言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培养人的品格、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德育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在德育方面的价值。
二、先秦儒家礼乐文化概述先秦儒家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支柱之一,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将礼乐视为治国安邦的根本之道。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以及追求君子之道的理想,成为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三、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对德育的影响1.倡导道德修养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将个人的修养与社会的和谐相统一。
孔子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个人的行为和品德修养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礼乐的实施要求人们遵循一定的规范,注重自我克制,培养品德美好的公民。
通过礼乐,人们可以学习到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他人、体谅他人的方法,进而提高自我修养。
2.培养仁爱之心仁爱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理念之一。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强调尊重他人、关爱他人,通过礼乐的实施,人们可以学习到如何践行仁爱之心,培养友善、宽容、互助的品德。
例如,通过参与礼乐活动,人们可以学习到尊重他人的权益,理解他人的立场,培养包容之心。
3.培养公德意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注重公德意识的培养。
礼乐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遵守一定的规范,尊重他人权益,注重公共利益。
通过礼乐活动,人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尊重社会规范、尊重集体利益,以及如何在公共场合中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培养公德心和公德行为。
4.培养孝道精神儒家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尊重父母、孝敬长辈被视为儒家伦理的核心。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通过强调孝道精神,教育人们要以敬老尊贤的态度对待长辈,并通过实施各种孝道礼仪来培养人们的孝道品德。
通过礼乐活动,人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培养爱心和家庭责任感。
四、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现实意义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不仅体现在传统社会中,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和五种文化作用
儒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和五种文化作用一、儒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儒学作为一种价值文化,其中渗透浓烈的政治文化元素。
在中国历史的坐标上,它的命运也和中国政治有极大相关性。
按照与政治的关系,可把儒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春秋之前的儒文化,孔孟的儒学,秦汉至明清的经学,民国以来的新儒学。
这四个阶段的儒学有极为不同的特点,有十分明显的历史文化差别。
在一定意义上,可将其分别视为原儒、真儒、后儒(假儒)[1](P234)、今儒等四种儒文化。
下面对此做一简单说明。
(一)原儒——春秋之前的儒文化在儒文化起源研究方面,从孔子本人到现代学者都有许多努力。
但无论是孔子的自述,还是现代人的证据考古、文献考察、文化推论,都不可能在春秋之前的儒文化和孔孟的儒学之间找到一种明确而直接的谱系关系。
就目前中国历史研究的水平言,武王伐纣的确切时间仍有争议,儒文化起源的探究,可能比这个问题更复杂、更困难。
最乐观的前景也是像数学中的“渐进线”,一直逼近目标直线,但那个目标却在无穷远处。
无穷远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想像,它说明学术的局限性。
这对儒文化起点的研究也适用。
实际上,追寻孔孟之前儒文化的起源,总会陷入辽远的文化幽谷和历史沼泽,就像追寻长江源会进入高原沼泽一样。
儒文化在孔孟时代如涌出的精神喷泉,超越了历史,达到了新的规模。
孔孟对三代及远古的儒文化主要不是继承,而是超越和创新。
当然,春秋之前的儒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只是孔孟的理想之道,而非古代文化完整而真实的写照。
比如,古代圣王尧舜是否真实存在还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则肯定不全如儒家描述。
针对这个问题,钱穆就认为,周公之前的尧舜禹汤不能用史学方法考证证实。
“纵以孔子之博学好古,在尧舜亦仅能祖述之,在文武而始能宪章之。
”[2](P85)但孔子所谓宪章文武和称颂周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价值理想的追寻和寄托。
透过孔孟对三代历史的关注、论述和解读,可以看出,孔孟之前的儒文化还不是一个学术文化体系,而是和古代政治及意识形态融为一体的。
礼乐文化的内涵以及其现代意义
礼乐文化的内涵以及其现代意义礼乐文化是古人将“礼教”与“乐教”并提而形成的教化体系,它们的本义,不过是以礼为教、以乐为教. 西周开国之初,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这套制度之所以为后世所称道,因为它是以道德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由此确立了道德在治国理念中的主导地位,这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清代学者淩廷堪说过:“上古圣王所以治民者,后世圣贤之所以教民者,一“礼”字而已”。
意思是说,上古圣王治理民众的方针,以及后世圣贤教育民众的方法,都可以最终归纳为“礼”这一个字。
在《论语》里,孔子谈礼的地方在在多有,由于礼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所以在不同的场合,孔子对礼的所指,有不同的侧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主题。
第一是指周礼,就是周公所制定的西周礼制。
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八佾》)意思是说,周礼是在借鉴了夏、商两代为政得失的基础上制定的,孔子特别推崇周公,他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述而》)-------他感叹自己的年衰,居然许久没有梦见周公了!第二,礼体现德治、的思想,这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德和仁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对于知识程度较低的人来说,甚至会觉得虚无缥缈。
而礼就是把德和仁具体化的制度或者行为方式。
先秦历史上有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实行礼治还是法治。
法家认为,政令的推行要依靠法,凡是不从令者,就用刑罚加以惩处,这样,老百姓就不敢作乱了。
而儒家则主张以道德教育为主,通过礼来规范和整齐民众的行为。
孔子评价这两种治国之道时,说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结果是“民免而无耻”,因为老百姓不去触犯犯法,是因为畏惧刑罚,他并没有羞耻之心。
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礼来保证道德目标的实现,结果就不同了,老百姓因为有了羞耻之心,不仅不会去做坏事,而且还会“格”,就是有上进心。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
自我修养的实践
内心修养
先秦儒家强调内心的修养和反省 ,通过学习和实践礼乐文化,提 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行为规范
先秦儒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规 范和行为准则,如《礼记》中的 “五常”、“八德”等,指导人 们自觉遵守,从而形成良好的社
会风尚。
个人品质的塑造
通过学习和实践礼乐文化,人们 可以塑造自己的品质特征,如诚 信、恭敬、勤俭等,成为具有高
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审美趣味。
道德伦理的熏陶
要点一
总结词
道德伦理的熏陶是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旨在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以达到个人和 社会和谐的目的。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先秦儒家认为,道德伦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人们行为准则的核心。因此,他们主张通过礼乐文化 来熏陶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培养人们“仁、义、 礼、智、信”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道德伦理的熏陶 还强调了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联系,认为人们应该通过 自身的修养来实现对社会的贡献。
一,使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从而推动社会的繁荣和进
步。
04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 育价值体现
人格塑造的价值
仁爱之心
先秦儒家强调“仁者爱人”,礼乐文化中的仁爱之心是人格塑造的核心,通过尊敬长辈、 关爱他人、宽容礼让等道德规范,培养人们的仁爱品质。
礼仪之规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举止、交往礼仪等,有助于塑造文雅得 体、知书达理的人格形象。
强调诚信与忠诚
先秦儒家注重诚信与忠诚,认为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在当今社会,诚信缺失、信任危机等问题仍然存 在,强调诚信与忠诚对于构建信任体系、促进社会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原始儒家关于音乐和乐教的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意义
原始儒家关于音乐和乐教的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意义作者:鹿钦兰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04期【摘要】原始儒家重视音乐,提倡乐教,又标举“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一理念。
因此,儒家所谓“乐”,必须与“乐教”和诗、礼、乐之“兴、立、成”相联系,方能各自分别与彰明。
儒家的乐教,不只是音樂教育,而是通过音乐实现教化目标。
相应地,原始儒家之“乐”,也必须由狭义的音乐,扩展、提升为作为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的“愉悦”。
而要实现这一总体目标,必须诗、礼、乐三者并进,一成俱成。
本文把“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看作儒家读书与教育哲学思想的浓缩,挖掘其哲学蕴含,进而揭示这一思想对当今中华文化复兴及大学精神和社会文化风气建设等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关键词】原始儒家;诗;礼;乐;中华文化复兴【中图分类号】G602【文献标识码】A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浓缩“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浓缩,也是儒家的读书修身(即现代所谓教育)之道。
诗、礼、乐三者中,乐以及音乐修养被列为教育和修养的最高层次。
当然,这里所谓“乐”不仅指狭义的“音乐”,实际是广义的,包含音乐修养在内的审美趣味。
尽管如此,音乐的学习及其相关审美修养在原始儒家的理想教育目标,或最高层次个人修养中,仍居关键地位。
换言之,音乐及与音乐有关的审美修养,既是原始儒家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更是教育或个人发展达于至善的标志。
二、孔子的音乐修养孔子酷爱音乐,《庄子·渔父》记载,“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论语·述而》也说:“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就是说,孔子与人歌,遇到唱得好的,必请他重复,而后再和他同歌。
孔子在齐闻《韶》,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
”且感慨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孔子对音乐之爱,可使之忘忧。
譬如,在陈绝粮,孔子仍讲诵弦歌不辍,就是很好的例子。
中华儒学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价值
中华儒学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价值中华儒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教育体系等方面。
其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
一、历史发展儒学起源于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演变为一种哲学思想体系。
孔子是中国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强调个人品德与社会和谐。
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思想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程朱理学、荀学、阳明心学等,它们都对儒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价值体系中华儒学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人本思想、道德规范、教育理念、政治伦理等方面。
首先是人本思想,即以人为本的社会观和人性观。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其次是道德规范,儒家提出了“仁爱”、“忠诚”、“孝道”等道德准则,强调情感和道德的统一。
教育体系也是儒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认为教育是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注重教育者的品质和教育目标的完善。
而政治伦理是儒家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儒学提倡富国强民、仁政治国的思想,强调政治的公正和权力的合理运用。
三、价值意义中华儒学文化的价值意义在于:为现代社会提供了道德基础和价值参照。
随着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道德和价值观念也愈加多元和分化,人们对于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感到迷茫。
而儒学文化则提供了传统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基础,为人们思考和行动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
此外,儒学文化的教育意义也不容忽视。
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道德、文化、知识的全面发展,为现代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
四、发展现状尽管中华儒学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其发展现状却并不乐观。
随着时代的变迁,儒学文化缺乏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和创新,显得有些僵化和陈旧。
另外,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儒学文化的传统价值和观念已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及现代价值
123收稿日期:2018-12-06作者简介:吴怡垚(1989- ),女,江苏南通人,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徐元勇(1964- ),男,四川阆中人,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本源与根基。
先秦礼乐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时期,从原始社会礼乐风俗的孕育,到西周礼乐文化的发展,到春秋战国礼乐文化的成熟,再到汉以降礼乐文化的光大,礼乐的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均带有不同的文化特点。
远古时期形成的礼乐风俗源于先民对自然的敬畏。
《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朱襄氏时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
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采阴气,以定群生”[1]43。
人类由于对自然现象的恐惧以及渴望生存的本能而自发形成神鬼祭祀仪式,形成远古时期充满神秘色彩的巫术文化,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早期的巫术仪式逐渐被整合成有序的歌舞艺术形式,并随着礼仪仪式的不断发展成为具有强烈神秘色彩的早期乐舞形式,如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唐尧时期的《大咸》、虞舜时期的《萧韶》。
到夏、商时期,人们从图腾崇拜转为祖先崇拜与英雄崇拜,发展成具有浓郁宗教色彩的乐舞文化,如夏禹时期的《大夏》、商汤时期的《大濩》以及周武王时期的《大武》等著名乐舞。
《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
”[2]913-914自周公制礼作乐,中华民族从神话时代走向人本主义时代,礼乐文化作为规范人类外在行为的范式最终得以定型和成熟。
东周时期诸子百家学说纷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礼乐内涵进行理性思考。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3]62,儒家着力阐发礼乐教化之精粹,将礼乐政治功能扩大到社会功能,力求政治秩序与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
汉代以降,汉武帝“独尊儒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及现代价值吴怡垚,徐元勇(南京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摘 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以礼乐教化为主干的儒家文化贯穿其中,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脊梁。
礼乐思想体系对于早期儒家思想体系的影响
目录西周礼乐思想体系对早期儒家思想体系的影响 (2)一.礼乐思想 (2)1.礼乐思想的形成 (2)2.礼乐的发展 (3)3.礼乐思想体系的作用......................................................................... 3二.儒家思想 ............................................................................................ 41. 儒家思想简介 (4)2.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 (4)三.西周礼乐思想对早期儒家思想的影响 (4)四.总结 (7)五.参考文献 (7)西周礼乐思想体系对早期儒家思想体系的影响一.礼乐思想1.礼乐思想的形成礼乐,顾名思义是指礼节和音乐。
礼是规范体系,是典章制度;乐则是礼之内在精神的体现,它突显了礼与人之内在心灵秩序的关联。
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天下,所分封的诸侯国林立,为维护其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统治开始制礼作乐,即周礼。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礼乐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儒家创始人——孔子一生所致力要追求的就是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
以周代礼乐为工具来维护周天子的宗法统治形成了周代特色的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和礼乐文明,对后来历代中国社会发展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礼乐的发展正因为西周礼乐文化是在夏、商文明的基础上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是长久孕育其间的生命力的勃发,所以尽管它如同宗教诫律一样,要求人们尊奉和恪守,却并没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陌生化”的感觉,它恰恰是对人们生活的赋型,给人们带来的恰是生命所不可或缺的秩序感、稳定感和安全感,乃至于人们日用而不知,对礼乐本身的理智反省和意义理解反倒没有发生的可能了。
儒家传统“礼”的演变及其当代价值
04
儒家传统“礼”在现代社会的 应用与挑战
“礼”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家庭礼仪
儒家传统“礼”在家庭教育中有着广泛应用,如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和睦等,这些传统礼仪对于维护家庭和谐 、培养子女品德具有积极作用。
社交礼仪
儒家传统“礼”在社交场合中也有着重要应用,如谦逊有礼、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这些传统礼仪有助于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02
儒家传统“礼”的演变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
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周朝时期的基本社会 制度之一,规定了一系列的礼仪 规范,如祭祀、宴请、婚丧嫁娶 等场合的仪式和规矩。
礼治思想
儒家强调以礼治天下,主张通过 教化、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礼乐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强调礼乐文 化,认为礼乐是社会等级秩序的 体现,也是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 手段。
近年来,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重视,传统礼仪文化也在逐渐复兴。
03
儒家传统“礼”的当代价值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维护社会秩序
儒家传统“礼”强调尊重 长辈、尊卑有序,有助于 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礼仪规范和道德准则 ,儒家传统“礼”有助于 协调人际关系,增进社会 和谐。
强化社会公德
儒家传统“礼”注重公共 利益和社会责任,有助于 强化社会公德意识。
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培养道德品质
儒家传统“礼”强调道德修养和 人格完善,有助于培养个人的道
德品质。
塑造良好行为习惯
通过遵循礼仪规范,儒家传统“礼 ”有助于塑造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
提高个人素质
儒家传统“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礼乐与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礼乐与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礼乐与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作者:张涛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夏商周时期,我国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中国的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一、礼乐的产生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
《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
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
只有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
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
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殷本纪》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
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
“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庄子·天下》说:“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
”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当时除了代表性的《大武》之外,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的记载,周乐有数十种之多。
周代还设有专门的机构“春官”规范和管理乐舞,并在春官下设大司乐授“乐”,教国子“乐德”、“乐语”和“乐舞”(《周礼·春官》)。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形成和完备起来的,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周代形成的冠、婚、丧、祭、朝、聘、乡、射以及职官制度等礼仪、礼制和礼义,主要保存于流传至今的儒家经典《仪礼》《周礼》《礼记》等三礼之中。
周代盛行的“六代之乐”及乐德、乐语、乐舞等内容本记于《乐经》,然《乐经》“失于秦火”;好在“礼乐相须以为用”,不少乐制的内容可以在“三礼”中的礼仪制度中看到,而专述乐义的《乐记》也保存在《礼记》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儒家礼乐文化的构成及其价值导读:本文早期儒家礼乐文化的构成及其价值,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早期儒家礼乐文化的构成及其价值礼乐文化源于先民与自然相沟通的方式,是古代中国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与模式,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倡导、探索、重建与实践,成为古代中国公共生活秩序与教养生活的根基,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和精神的文化原型。
早期儒家对礼乐的理解,对礼乐本源的探索与思考,在儒家重建礼乐文化的过程中,以及对礼乐文化理想形态的追求中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儒家礼乐文化早期的理想形态是在理解礼乐来源于人性、情感的同时,以天道、秩序节度、规律这些性与情的发展,用仁与乐的方式构建礼乐文化。
这种文化构建让礼与乐不再仅仅是一种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而是拥有其自身巨大的文化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直到今天,对中国社会仍然有积极影响。
一、早期儒家礼乐文化构建上古时代,先民们通过原始歌舞,巫术礼仪与神、自然沟通。
王启发先生在其《礼学思想体系探源》中曾指出:"中国古代最原初的‘礼’具有原始宗教的性质,它起源于史前时期的各种鬼神崇拜和各种巫术、禁忌、祭祀、占卜等巫祝文化。
"[1]在巫祝文化中产生的歌舞、器乐演奏则是最早的与"礼"相生相成的"乐".经过夏、商、周三代,礼乐逐渐发展为系统的典章、制度、规则与社会风俗文化,孔子在《礼记·表记》里对这时期的文化有这样的点评:"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1]在孔子看来,夏代治国尊崇君主之命,对鬼神之事很敬奉,但是并没有当成是国策,对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很讲究,很忠厚,先给利益俸禄然后才是威严法度。
这个时代的文化处于一个"尊命"的阶段,实际上也就是巫觋文化阶段,这个阶段的礼乐文化尚处于萌发阶段。
接下来"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
"[2]殷代的人尊奉神明,并且也将尊奉神明当做是国策,但是殷代的人敬奉鬼神却轻视了礼仪,重视刑罚却轻视了奖赏,显得尊严却不亲和。
这个时代的文化属于"尊神"的阶段,重视祭祀,但还没有内化成礼乐。
这个时期已经开始将对鬼神天道的祭祀有意识的转化为礼的表达形式,但依旧不够重视。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
"[3]这个时候,人们开始尊崇礼制,乐善好施。
虽然也敬奉鬼神但是并不作为国策政教,人情宽厚,赏罚用的是等级的差序,令人觉得亲近但是少了威严。
这个时代的文化已经进入到"尊礼"的阶段,周礼是在夏商两代的基础上制定的与当时周代宗法社会相适应的社会制度,也是礼乐文化的发展、完备阶段。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4]表达了孔子对西周礼治的向往。
然而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周代奴隶制社会走向解体,森严等级的分邦建国制度日渐崩坏,社会秩序变得混乱,周王朝政令不行,刑罚形同虚设,用于维系等级制度和社会统一秩序的礼乐制度也不可避免遭到破坏。
春秋后期至战国时代,礼乐制度进一步瓦解,此时列国纷争,战争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善恶不辨,无规矩法度。
"礼崩乐坏"已成定局。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5],说的就是这一时期的礼乐乱象。
面对这样的局面,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匡扶天下,重治礼乐为己任,儒家礼乐文化就是对西周末期至春秋初期所萌生的,在乐的形式里寻找对世界的认识与表达,用礼的方式来沟通天人关系、规范君臣等级,人际关系的礼乐思想的继承、发展和系统化。
如果说原始礼乐是为了沟通天人,服务鬼神,周公制礼制的为国家制度服务的礼乐,那么孔子所建立的儒家礼乐文化则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社会等级秩序,而是以礼乐教化来建立理想君子人格,淳化社会风俗的根本方法,所以他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对于以孔子为首的早期儒家学派而言,礼乐是一种理想。
在儒家的礼乐文化理想中,礼是人伦关系层面,道德规范的美感形式,乐则是通过人类审美活动达到文化境界、精神境界、人生境界。
礼乐本身也因儒家的继承、构建、贯彻于教育实践中,发扬广大,有拥有了巨大的文化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让礼乐文明真正成为了中华民族公共生活秩序与教养生活的根基,奠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历史走向。
二、有生命的礼乐--情与性儒家礼乐文化早期的理想形态充满了生命力与对情感的尊重、认可。
他们认为礼乐是有生命的,这生命源自于人类本身的情感与性情,是人类生命情感的一种外化表现形式。
礼记中说:"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
乐者通伦理者也。
德者,情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
乐由中出。
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做故文。
大乐必易,必简。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是也。
"[1]"乐由中出"就是所谓"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
",音、乐都是由人的内心里生发出来的,"乐者通伦理者也",变成乐的形式之后,是通达伦理的。
"德者,情之端也,"德是情感的发端,人类的德行起源于内在情感的需要,乐就为这样的德行提供了一个外在表现的美好形式。
从孔子开始,儒家最关注的就是礼乐与情感、与性情的关系。
儒家所提倡的雅乐,由情深之情向外发出,"乐自中出",而道德之心也由情的支持而有了始发力量,成为生命里的自身要求。
人如果能安于其所乐,久之则安,所以说"乐则安,安则久".由乐得到生命中的圆融。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成"就是圆融,在道德与生理欲望的圆融中,把道德当做一个情绪中的享受而不是规范,这就是快乐,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论语。
雍也》)不仅乐是生于心,生于情的,礼的本质同样来源于情,是人性的外在表达。
在论语中,这一段对话是比较直接的表达了孔子对礼的看法。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4] 《论语·八佾》孔子以日常生活中礼的表现形式,铺陈规仪为例,告诉林放,相比较奢侈虚浮的礼节还不如俭朴真诚的样子,丧葬的礼仪,相比较铺排、缛节,还不如参加丧礼的人自己的哀戚来得珍贵。
此后的孟子、荀子等儒家学派继承人对以内在性情为礼乐本原的思路做了延续和拓展。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在孟子看来"四心"即仁、义、礼、智四种德行,是人生来就具有的,不是外在强加的,是人本性的自然表现,不是经过思考之后的产物,"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认为这些德行虽然发乎于心,是每个人都有的,但都是潜在的,必须通过认识、发展,修养,学习,才能成为现实的、稳固的善性。
孟子由此发展了一条以纯内在、纯情感立场理解礼乐的思路。
荀子虽和孟子对人性看法不同,提出性恶主张,但无论性善说还是性恶说都是为了人文教化而构建的理论,都认为天赋的人性必须要通过文化教育才能得到提高和完善。
只是由于二者认识起点不同,教育方法也不同。
孟子认为人性善,因而强调内在修为、涵养,养浩然之气。
荀子认为人性恶,所以提出"化性起伪",强调外在教化、改造。
荀子认为天地虽生了人,但却不能使人真正成为人,使天下治,因此圣人作,担起教化之任。
荀子认为天与人是不同的,各司其职,不能互相代替。
但天与人又是互相关联的,如能制天命用之,把天赋与与人很好的结合起来,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美善之境。
荀子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不必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
礼论》)由此可见,在荀子看来制礼作乐,实行礼乐教化的目的是为了养人之欲,给人以求。
可见礼乐是用来对直接情感的修饰、损益、养正的结果。
但如果没有人的情感发端,自然也无从说礼。
虽然礼乐源自于人类的情感,但正如荀子所说"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需要用礼来治这个乱,让生命处于平和安宁的境界。
礼乐恰恰就是对性情进行疏导与调节的制度形式,并通过这种疏导与调节使人之生命形态由一任自然变成合于一定的秩序与节度。
三、有秩序的礼乐--天与象礼乐可以用以节度情感,那么这个节度的标准从何而来?这个标准的合理让礼乐文化有规律可循,也可成为万世遵依的规范。
陆贾说":周公制礼作乐,郊天地,望山川,师旅不设,刑格法悬,而四海之内,奉供来臻,重译来朝,故无也。
"在陆贾看来,西周的礼乐制度是从天地、自然万物运行规律中相应而来。
(《新语。
无为》)《礼运》上也这么说: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
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人之大端也。
《礼运》是经过孔子整理流传,在孔子看来,从最根源上来说,大一、天生养万物,具有仁德,大一、天为最根本,而人类历史上种种文物制度的起源都由于天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的这些"象",这里说的"象"指两种,一种是自然界的种种现象,一种是物象所引起的"意象".《系辞传》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系辞下》[3]古时候,包牺氏作为天下的君王,仰头观察天象,低头观察地理,观看鸟兽的斑纹和土地所宜,近处取自于自身,远处取自于万物,于是开始创作八卦,用来领会神明的道德,用来表达万物的情状,可见后世种种器物制度、道德礼俗都是从领会天地万物的意象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