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
危害因素的辨识与风险评价
危害因素的辨识与风险评价人因因素主要是指由于员工的错误操作、疏忽大意、缺乏安全意识等而导致发生事故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员工的不正确的工作姿势、不安全的工作习惯、对个人防护装备的不正确使用等。
物理因素是指工作场所内与员工直接接触的一些物理性因素,如高、低温、噪音、震动、辐射等。
这些物理因素可能会对人的身体产生损伤或不适,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化学因素是指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化学物质,如粉尘、气体、液体、蒸汽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人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需要正确识别和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
生物因素是指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因素。
这些生物因素可能引发传染性疾病,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有必要对工作场所进行生物因素的辨识和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
机械与设备因素是指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故障、错误操作等与机械设备有关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机械故障、事故、伤害等,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环境因素是指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环境特征,如通风不良、电气设施不安全、照明不足等。
这些环境因素可能对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产生潜在威胁,需要在辨识和评估后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风险评价是指对危害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具体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风险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预防与控制措施的紧急性和优先级,以便合理和有效地分配资源。
风险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识别潜在危害:通过对工作环境、作业流程和员工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因素。
2.评估风险概率与后果:根据危害因素的特点、员工的暴露程度和潜在影响,评估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以确定风险级别。
3.制定控制和预防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以降低或消除风险的概率和后果。
4.实施措施和监测效果:根据制定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对其进行实施和监测,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术语
• 二类危害源 •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
境不良、管理上的缺陷。 行人被撞.flv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术语
• 所有危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 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危害后果(伤亡 事故、损害人身健康和物的损坏等)均可归 结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一类危险源)和 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二类危险源)两 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 放或有害物质泄漏、散发的结果。故存在能 量、有害物质和失控是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本 原因,都是危害因素。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术语
• 危险源 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
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和状态。 危险源可以是存在危险的一件设备、一处设施
或一个系统,也可能是一件设备、一处设施或一 个系统中存地危险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可能产生 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液化石油气在生产、储存、 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泄露,引起中毒、 火灾或爆炸事故,因此充装了液化石油气的储罐 是危险源;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片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术语
• 风险 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
的组合。 • 隐患
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管理上的缺 陷。
绿灯也要减速.flv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术语
• 环境因素 • 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术语
• 危害因素 •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
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 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的要 素,包括根源和状态。 • 根源:导致事故的前提。一类危险源。 • 状态:导致事故的条件。二类危险源。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制度
不安全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制度不安全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紧要内容。
这一系统的实施,可以有效识别和评估工作场所存在的不安全有害因素,订立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本文将分别从不安全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制度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认真说明。
一、不安全有害因素辨识不安全有害因素辨识包括对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和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以及对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这一方面进行识别。
1. 物理因素辨识物理因素通常是指能够引起人身损害的气力和机械性能,如高温、低温、高压、低压、电击、辐射等。
因此,不安全因素的识别需要从工作场所的电气设施管理、加热设备管制等方面入手,确保工人在操作中不会受到物理因素的损害。
2. 化学因素辨识化学因素一般是指工作场所化学品的使用过程中可能释放出的有害物质,如氨气、氨水、三氯乙烯等。
对于这些有害物质,管理者必需对其做好跟踪监控,适时清除和处理有害废弃物。
3. 生物因素辨识生物因素一般指各种细菌、病毒等生物类因素带来的危害,如肉毒杆菌、流感等。
管理者必需在工作环境中重视消毒和通风,适时清理废弃物,以避开生物因素的侵害。
4. 工作场所不安全因素辨识工作场所不安全因素是指由于工作环境、设备条件、人员技能等原因而引发的可能导致工作中发生不安全的因素。
管理者必需深入工作场所,对流程环节、设备条件、人员操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识别,从而能够更好的订立防备措施和应急措施。
二、风险评估制度有了不安全因素的识别,接下来便需要进行认真的风险评估了。
风险评估制度的核心是对工作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损害、损失等方面进行分析、拟定风险评估报告,从而辨识出最具风险的环节,实现全面掌控风险。
1. 评估方法风险评估方法重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其中,定性分析是指对工作场所不安全因素进行分类、定义,依据不安全程度对其进行分级划分。
定量分析重要使用一些基本统计量(如平均数、标准差)来获得关键风险数据,帮忙管理者更好的理解风险在工作场所内的传播方式和散布情况。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
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危害名称:执行每一步骤中存在的可能危及人员、设备、电网和企业形象的危害的具体称谓,作业中经常面临的危害名称可针对《安健环危害因素表》进行选择,表中位涉及的危害一般填写格式为“副词+名词或动名词”,如:“压力不足的车胎”、“有尖角的设备”等。
危害类别:分为9大类,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
危害分布、特性及产生风险条件:对辨识出的危害,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普查,确定其存在的数量、位置、时间以及相关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即说明在执行同类作业任务时,该危害存在于哪些地方?有多少?什么时间会涉及到?该危害的可能重量、强度、长度等如何?
危害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即现存危害可能引起风险的具体结果信息,包括:人身伤残(列明可能的人体伤、残部位)、人身死亡(列明可能的死亡人数)、设备损坏(列明可能损坏的设备或部件)、事故/事件(列明可能的设备和电网事故,包括特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事故,是否中断安全记录等)、健康受损(列明涉及到人员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可能影响)、环境污染/破坏(列明污染/破坏的环境区域和范围)。
风险种类与风险范畴:导致风险的原因及对应的类别参照下表。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资料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制度(5篇)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制度根据本项目工程内容、参考相近项目职业健康危害情况,按照集团公司项目管理标准要求,根据南宁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对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要求,项目部安全总监督导、安质部组织施工技术部、物资设备部、综合部等部门相关人员对本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与评价,汇总成表。
在以后的工作中根据此清单实施相应的防范控制措施及相应职业健康安全交底,确保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受控,安全目标顺利实现。
一、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____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原则1、识别要全面;2、分析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3、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同时要明确分布范围及危险度。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制度(2)是指对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是指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辨别,包括物理危害因素(如噪音、震动、辐射)、化学危害因素(如有害气体、粉尘、毒物)、生物危害因素(如病原体、致病生物)、人因危害因素(如劳动强度、工时、工作制度)等。
通过对这些危害因素的辨识,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职工受到的危害。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评价是根据前述辨识的结果,对危害因素的强度、频次、时间和范围等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这可以通过采集样本、测量、监测等手段,获取对危害因素的准确信息,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价结果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职业病的发生危害程度,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危害因素的辨识与风险评价
辩识方法辩识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采取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估方法。
主要的评价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勘查、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平安检查〔SCL〕、工作危险源分析〔JHA〕、预先危害因素分析〔PHA〕、故障假说分析〔WI〕、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危害因素辩识方法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各种能量或危险物质。
1、危险物质辨识:如氢气、原油、天然气、液化气、汽油、乙决、甲烷、煤油等可燃物质;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氨、二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硫、甲醇等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2、能量辨识:辨识产生、供应能量和能量的载体。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具的动能的各类机械运动部件、工件和人体及产生的机械性、动力性等振动部件。
b.具有势能的平台及坑、井、沟口处等场所上的人体和物体。
c.带电体的电能,包括雷电、静电;d.高温设备和管线的热外表、高温介质及剧烈热反响工艺装置的热能及低温介质所具有的冷量。
e.盛装具有能量的介质的压力容器。
f.机械性、动力性等噪声的声能。
g.化学反响的化学能。
h.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非电离辐射等。
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对第一类危险源控制设施和措施失控的状态和行为。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设施和措施缺陷。
无控制设施和措施或控制设施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设计标准等要求。
控制措施不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人员失误:人的不平安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
3、管理缺陷:缺少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不明确;组织不全;缺乏协调或协调不当、检查不及时、不到位;奖惩不清楚;培训不到位等。
4、作业环境和场所不良: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的温度、温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扰动、通风换气,色彩、作业区环境不良等环境因素。
危险源识别方法简介一、工作危险源分析〔JHA〕: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险源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险源。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危害辨识﹑风险评估管理规定文档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危害辨识﹑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一、定义和术语
本规定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危害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
危害辨识是指识别和确定潜在的危害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
风险评估是指对潜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其危险程度和影响范围。
风险控制是指采取措施控制和减少潜在危害因素的风险,包括预防、控制、监测等。
二、法律法规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涉及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工作。
所有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法规、职业卫生法规等。
三、危害识别
危害识别是危害辨识的重要环节,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
危害识别必须全面、准确、及时,不得遗漏或误判。
四、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危害辨识的后续环节,包括危险程度和影响范围的评价。
风险评估必须科学、客观、公正,不得有误或偏见。
五、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包括预防、控制、监测等措施的实施。
风险控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安全要求,不得有任何违法行为。
六、风险沟通与培训
风险沟通与培训是危害辨识﹑风险评估管理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与员工、管理人员、相关方等有关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培训。
风险沟通与培训必须及时、有效,不得有任何疏漏或误解。
七、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危害辨识﹑风险评估管理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管理工作的改进和优化。
持续改进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不得有任何形式主义或虚假整改。
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规定
发行版本:E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规定修改码:0文件编码:XJXS/Q.HSE.GL.ZAC-091范围与应用领域1.1目的为持续识别并评价公司活动、产品、服务中的危害因素,实施必要的风险控制和削减措施,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1.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直属企业、基层单位及承包商。
1.3应用领域本规定应用于公司生产经营、工程建设、承包商服务存在潜在风险的活动或任务。
2术语和定义2.1危害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的要素,包括根源和状态,包括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三方面的危害因素。
2.2危害因素辨识识别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3风险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2.4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3 职责3.1 质量安全环保处(保卫处)是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负责对公司系统内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指导、监督。
3.2 公司职能处室负责本部门业务管理范围内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
3.3 直属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是本单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3.4 直属企业职能管理部门、基层单位负责本部门(本单位)业务范围内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
4 管理内容4.1 危害因素辨识4.1.1 危害因素辨识的范围危害因素辨识的范围必须覆盖公司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a)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c)工作场所(生产现场)的设施(包括本公司和由外界所提供);d)事故及潜在的危害和影响;e)以往活动的遗留问题。
4.1.2 危害因素辨识应考虑的方面4.1.2.1 辨识职业健康和安全方面的危害因素应考虑:a) 职业健康和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程的执行情况;b) 本单位和其他同类单位发生的历史事故和事故险情;c) 现场设备设施存在的固有危险因素和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d) 现场操作活动中存在的固有危险因素和预测可能发生的操作失常;e) 作业场所环境影响员工健康的危险因素。
作业过程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运行控制管理工作标准
作业过程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运行控制管理工作标准1 总则1.1 为应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对公司生产业务及管理范围中的作业活动过程中危害进行辨识与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以达到消除、降低或减弱风险,实现公司安全管理目标,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规定了作业活动过程中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及运行控制管理要求,适用于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各职能部门,各分、子公司以及工程项目部/运检工作站/车间的生产业务及管理活动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引用、应用文件如经修订,以最新版本为准。
2.1 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四十一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4.3.1、4.4.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4.3.1、4.4.6 《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5.3.2、5.6.1.6、5.7.1.4 、5.7.4.4、5.7.5、5.8、5.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 全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二、三章《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2012年版)》2.1 2.4 2.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全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2012) 全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安全作业票》(2012)全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规定》(2014)全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监督业务指导书》(2014)全文2.2 应用19-1《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测管理工作标准》(Q/CSG-YNPG-SBD214048-2015)3 术语和定义3.1 危害: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准则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准则
1、目的
切实有效的进行岗位及环境的风险评价,为风险控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适用范围
公司生产、服务、作业等各项活动及岗位、场所的风险评价。
3、评价方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是基于经验的方法,是分析人员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
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4、评价范围
5 评价范围
5.1确定范围的基本原则:本着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基本思路,不扩大,不遗漏,轻重有别,清晰准确,以达到评价的最佳效果。
5.2 基本范围
5.2.1行为评价:违规、习惯、忽视、意识和能力
5.2.2 设备设施评价:状态、系统、可靠性
5.2.3 物料评价:状态、理化性质
5.2.4 作业活动评价:规范性、专业性、工艺等综合评价
5.2.5 场所评价:重点选择
5.2.6 管理评价:法律法规、标准的辨识和执行、制度的健全、完善程度
注:行为评价可体现在作业活动评价之中
5、评价准则
R=S×L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风险评估表。
南方电网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
南方电网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一、引言南方电网作为我国重要的电力供应企业,为保障电力的安全、可靠、稳定供应,必须对潜在的危害进行辨识与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本文旨在制定南方电网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以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二、术语与定义1. 危害:指可能对电网运行、设备、人员和环境造成损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
2. 辨识:指通过系统性的方法,识别出可能对电网造成危害的因素。
3. 风险评估:指对辨识出的危害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以确定其可能对电网造成的损害程度和概率。
4. 风险控制:指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对电网造成的风险。
三、辨识与评估方法1. 信息收集:收集与电网运行相关的各类信息,包括设备、环境、人员等方面的数据。
2. 风险辨识:通过专家咨询、现场勘察、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3. 风险评估:根据辨识出的危害因素,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评估其对电网造成的潜在损害程度和概率。
4.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进行后续的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5. 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四、危害辨识与评估内容1. 电网设备故障:对电网设备的故障进行辨识与评估,包括变压器故障、开关设备故障等。
2. 自然灾害:对可能引发电网灾害的自然灾害进行辨识与评估,包括台风、地震、洪水等。
3. 人为因素:对可能由人为因素引发的危害进行辨识与评估,包括操作失误、设备维护不当等。
4. 电网安全隐患:对电网安全隐患进行辨识与评估,包括设备老化、电气火灾隐患等。
5. 环境污染:对可能引起电网环境污染的因素进行辨识与评估,包括化学物质泄漏、电磁辐射等。
五、风险评估指标1. 损害程度:评估危害发生时可能对电网造成的损害程度,包括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2. 发生概率:评估危害发生的概率,包括年发生次数、历史数据分析等。
工作场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目录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4.要求..............................................5.记录..............................................前言为了全面开展工作场所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系统地识别和控制工作场所、环境及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确保安全作业,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由集团公司安全与环境保护监察部起草。
本标准由集团公司安全与环境保护监察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首次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环境及活动过程中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环境及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评估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五条3.术语与定义3.1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3.2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3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2)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内容危害定义: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从上述定义可知,危害是指可能带来人员伤害、疾病(包括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工作环境破坏的条件或行为,它可以表现为一种自然因素,如闪电,也可以表现一种设备或一种工作环境因素,还可以表现为一种不安全行为,理解要点是,无论什么因素,它存在一种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
危害辨识定义:识别危害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害辨识首先要确定危害的存在,然后还要确定危害的性质,即在辨识时应识别出不同作业活动中的危害因素的种类与分布、伤害产生的方式、途径和性质。
风险定义: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后果、暴露程度和可能性的组合。
风险可认为是潜在的伤害,可能致伤、致命、中毒、设备或财产损害等。
风险具有三个特性,即后果、暴露程度和可能性、,如果其中任一个不存在,则认为这种风险不存在。
如人员电击风险,如果能保证在有电击可能性的地方,不许人员进入或人员不能进入,就可认为这个风险是并不存在。
风险评估定义: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后果、暴露程度和可能性,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风险评估首先应确定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是否存在,然后辨识潜在性导致风险的类别(安全、健康或环境),然后再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程度及可能的严重程度,得出最终风险值与规定的标准及目标风险去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
风险概述定义:在全面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所有风险进行排序,形成的组织风险优化集合。
风险概述是组织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它为组织的决策提供直观的数据基础,它不仅包括组织全面的风险结果,而是能灵活地表现各部门或各风险类型的现状。
是组织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危害的类型:依据危害在工作场所的不同表现形式,将它分成下列类别或小组: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机械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人机工效危害、心理-社会危害物理危害:电离辐射(X –射线,伽马射线)、非电离辐射(热、太阳光线)、破损的梯子(便携式\固定)、绝缘不良的固定设备、压力容器及气瓶、地板和不平的地面、排水沟或敞开的人孔、压力液体、磁场、照明不足的设施、过度的潮湿、粉尘、振动噪音、冷的表面、热的表面1.化学用品酸碱溶液、催化剂、油或油脂、液态金属、凝聚剂、氧化物、致癌物质、溶剂或脱脂剂、杀虫剂、除草剂2.化学废物废水(工业与生活)水处理化学品危险品废料无机固体废料不能循环利用的固体废料3.生产副产品危险化学物质(爆炸品)、金属烟尘(铅烟)、气体、蒸汽、雾化物颗粒物灰尘常见空气中化学危害对人体的影响1.病毒:禽流感、登革热、爱滋病、疟疾、霍乱、病原体、医疗废料;2.生物:蛇、老鼠、狗、苍蝇、蚊子,蜂、毒植物。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1〕作业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①识别确定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形成作业活动清单;②对各项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中的危害因素及风险进行辨识;③对与各项危害因素有关的风险进行评价;④判定危害因素及风险级别,确定是否构成重大危害因素及风险;⑤针对评价中需要控制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⑥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的更新。
〔2〕作业区〔大队〕主要领导审批作业区级普通危害因素〔见附表4〕和重大危害因素台帐〔见附表5〕,并将重大危害因素台帐报厂安全环保科;工艺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以下简称为“工艺危害分析〔PHA〕”工艺危害分析是通过系统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和控制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包括后果分析和工艺危害评价,以预防工艺危害事故的发生。
工艺危害分析是装置生命周期内各个时期和阶段辨识、评估和控制工艺危害的有效工具。
〔1〕工艺危害分析的时机生产装置在以下阶段可以进行PHA:新改扩建项目、在役生产装置〔2〕工艺危害分析的方法推荐使用的分析方法:故障假设/检查表法〔What If/Checklist〕、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
〔3〕工艺危害分析方法的合用范围HAZOP :应用于新改扩建项目投用前、高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
What If/Checklist:应用于低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停用封存、拆除报废阶段、工艺变更过程。
FMEA:应用于分析在役装置的关键组件及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也可以辨识共因失效和单一组件失效导致的危害事件、事故。
FTA:应用于由HAZOP 和What If/Checklist 识别出来的特定事件的分析。
〔4〕工艺危害分析的频次高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每三年一次,其他生产装置每五年一次。
〔5〕工艺危害分析的实施公司将首先采用HAZOP 方法陆续对公司的所有生产装置开展工艺危害分析,具体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危(wei)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工作管理规定》执行。
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估简介
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估简介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估是一种常用的管理方法,通过系统地识别潜在危害和评估相关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潜在的伤害和损失。
它在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商业、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等方面都被广泛应用。
该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组织或个人更好地了解潜在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在危害辨识的过程中,专业人员会系统地检查和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
这些因素可包括人员、设备、物质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进行现场观察、数据收集和文献研究等方式,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通过对潜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和评估,从而找到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危害。
风险评估是危害辨识的后续步骤,其目的是确定每个潜在危害的风险程度。
风险评估一般包括两个主要方面:概率和影响。
概率是指潜在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影响是指产生的损失或伤害的程度。
一般来说,风险评估可根据潜在危害的严重性和可能性进行分级,以确定哪些危害需要采取紧急或优先处理。
通过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组织或个人可以更好地了解潜在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潜在的损失和伤害。
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还可以减少生产或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的可能性。
此外,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还可以帮助组织或个人更好地规划资源,并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之,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估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可以帮助组织或个人识别并评估潜在的危害和风险。
通过这一过程,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被采取,并且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可以得到提高。
此外,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估还可以引导决策和资源规划,从而提高组织或个人的整体效益。
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方法,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商业、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等。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组织或个人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害和风险,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潜在的损失和伤害。
在进行危害辨识的过程中,专业人员需要全面、系统地检查和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这些危险因素可以来自于人员、设备、物质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是指对其中一种特定活动、工程、产品或系统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并对其风险进行评价的过程。
通过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以防止事故和损害的发生。
在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过程中,常采取如下步骤:1.确定范围:首先明确活动、工程、产品或系统的范围和目标,明确需要进行风险评价的具体对象。
2.辨识危害源:通过对活动、工程、产品或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化学品、热源、高处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健康危害或财产损失的因素。
3.分析危害源的特性:对每一个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其具体特性、潜在危害和可能导致的损害程度。
例如,对于机械设备来说,需要了解其运行原理、可能发生的故障模式以及可能导致的人身伤害程度。
4.评估风险:在了解危险源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各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通常通过估算风险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来确定,以便对风险进行分类和优先处理。
5.控制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危险源的风险。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防护等。
例如,对于存在高处作业的风险,可以采取安全护栏、安全带等措施进行控制。
6.监控和复查:实施控制措施后,需要定期监控实际风险的变化和措施的有效性,以便及时调整措施并进行复查。
通过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避免潜在的事故和损害。
同时,它也是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对于一些特定的活动和工程,必须进行风险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总而言之,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对于保障人身安全、健康和防止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可以识别和评估各种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确保活动、工程、产品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3篇)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害因素,是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即人、物、环境、管理几方面的缺陷,危害是造成事故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危害辨识指识别危害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为什么能发生,怎样发生的过程。
危害辨识的两个关键任务是辨识可能发生的特定的不期望的后果;辨识导致这些后果的材料、系统、过程和设备的特性。
风险评价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可能发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
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负责公司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提供重大危险控制所需的资源。
安全环保部负责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重大风险因素控制计划的制定。
对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负责环境污染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负责环境污染不可承受风险的治理和控制计划。
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生产工艺、工程项目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负责生产工艺、工程项目方面的不可承受风险治理项目的立项管理。
按照“三同时”的要求,保证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职业安全健康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负责组织电气、机械设备设施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负责电气、机械设备设施不可承受风险治理项目的立项管理。
负责本单位作业范围内的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负责作业范围内的不可承受风险治理项目的立项管理。
实施本单位评价出的风险因素的控制计划。
安全专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组长由安全环保部部长兼任,副组长由安全环保部主管人员兼任;生产工艺、工程项目专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组长由生产技术部部长兼任,副组长由生产技术部副部长兼任;电气、机械设备设施专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组长由生产技术部部长兼任,副组长由生产技术部主管电气、机械设备人员兼任;专业小组成员: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电气、机械设备技术管理人员、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场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
1. 范围
本指导意见规定了工作场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方法。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工作场所存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估工作。
2. 术语与定义
2.1 危害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2.2 风险
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后果、暴露程度和可能性的组合。
2.3 风险评估
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后果、暴露程度和可能性,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3. 要求
3.1 风险评估总体要求
3.1.1 风险评估应全员参与。
3.1.2 应确定风险评估的范围或界限,也就是接受评估的程序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风险评估分为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和区域外部风险评估。
3.1.3风险辨识评估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针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
各作业单元(班组) 识别并罗列本专业的作业任务/活动。
根据罗列出来的任务活动,具体识别员工在执行任务的各个步骤中存在的危害,辨识与评估相应风险,并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制定
针对性的控制风险措施,最后进行合理性评价。
3.2 危害辨识
工作过程及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九类: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
3.3 风险辨识
3.3.1 风险的范畴划分为:人身伤害类、设备类、职业健康类、环境类。
3.3.2 人身伤害风险种类有:碰撞、坠落、撞击、跌倒、坍塌、触电、火灾、辐射、接触、交通意外、中毒、掩埋、倾覆、窒息、咬伤、淹溺、爆炸、灼烫等。
3.3.3 设备风险种类有:设备损坏、设备停运、设备性能下降。
3.3.4 健康类风险种类有:听力受损、视力受损、职业中毒、肺功能障碍、接触性皮肤伤害、职业性慢性病、健康影响事件。
3.3.5环境类风险种类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态失衡、工作环境污染。
3.4 风险评估
3.4.1 风险值的计算
D(风险值)= L(可能性)×E(暴露程度)×C(后果)
风险值代表危害造成风险的具体程度
3.4.2 在使用风险计算公式时,给每个因素分配的具体数字等级或比重,基于风险评估人员的判断和经验。
3.4.3风险评估公式中L(可能性)的定义和取值可能性是指危害引发事故或导致后果的概率。
分数从最可能发生(10 分)到几乎从
3.4.4 风险评估公式中E(暴露程度)的定义和取值暴露程度是指危害事件出现的频率。
危险事件为第一个可能引发事故序列的意外事
注明:
OEL:职业接触限值允许水平:由企业制定的不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安全水平
3.4.5风险评估公式中C(后果)的定义及取值。
3.4.5.1 后果是指危害所引发事故的严重程度,包括受伤和财产破坏或损失。
事故的后果被分配了数字化的分值,从灾难性(100 分)到
3.4.5.2 后果的严重程度定义
a. 灾难性
(1)安全:造成3 人以上死亡,或者10 人以上重伤;设备财产损失1000万元以上
(2)健康:造成3-9 例无法复原的严重职业病;造成10例以上很难治愈的职业病
(3)环境:大范围破坏环境;影响后果可造成人员死亡、环境恢复困难;极端违法,政府责令关闭
b. 严重
(1)安全:造成1-2人死亡,或者3-9 人重伤;设备、财产损
失300万到1000万元
(2)健康:造成1-2 例无法复原的严重职业病;造成3-9 例难以治愈的职业病
(3)环境:较大范围破坏环境;影响后果可导致急性疾病或重大伤残,居民需撤离;严重违法,政府责令关闭整顿
c. 较严重
(1)安全:造成1-2人重伤,或者10人以上轻伤;设备、财产损失100万到300万元
(2)健康:造成1-2 例很难治愈的职业病;造成3-9例可治愈的职业病;造成10例以上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3)环境:对周边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中度影响,引起居民投诉
d. 一般
(1)安全:造成3-9人轻伤;财产损失10 万到100 万元(2)健康:造成1-2例可治愈的职业病;造成3-9 例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3)环境:对周边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有影响,引起居民抱怨e. 次要
(1)安全:造成1-2 人轻伤;设备、财产损失1 万到10万元
(2)健康:造成1-2 例与职业有关的疾病;造成3-9例有轻微影响健康事件
(3)环境:对周边居民生活及小范围(现场)生态环境造成轻度影响
f. 轻微
(1)安全:轻微伤(小的割伤、擦伤、撞伤);财产损失1万元以下
(2)健康:造成1-2 例有轻微影响健康事件
(3)环境:仅对景观有轻度影响
3.4.6 风险等级的判定
根据计算得出的风险值,可以按下面关系式确认其风险等级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