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医患关系

合集下载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与医患沟通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与医患沟通

一 般 心 理 问 题
严 重 心 理 问 题
不健康
神 经
神 经
重性精神病
人 格
症 性

精 心应生癔 神 境激理症
障 碍
问 题
分 障相心 裂 碍关理
症 障障
碍碍
常形心理冲突 变形心理冲突
有自知力,主动求助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集体沟通:对患有同种疾病较多的患者,医院可召集 家属,以举办培训班的形式进行沟通,讲解疾病的起因、 治疗及预防知识。这种沟通,不但节约时间,还可促进患 者间的相互理解,使患者成为义务宣传员,减少医务人员 的工作压力。 书面沟通:为了弥补语言沟通的不足,医院实行了书 面沟通,把一些常规问题印到书面上,便于患者家属翻阅。 例如,新生儿病区因无人陪伴,家属完全不了解病儿的治 疗、生活情况,除有限的探视外,医务人员还将宝宝在病 区一天的喂养、洗换、护理、治疗等共性情况以及出院随 访,喂养护理知识等编成小手册,发给每位入院婴儿的家 属,达到沟通的目的。 协调统一沟通 :当下级医生对某疾病的解释拿不准 时,先请示上级医师,然后按照统一的意见进行沟通;对 诊断尚不明确或疾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护人员要进行 内部讨论,统一认识后再由上级医师与家属沟通。
(三)医患沟通原则
1.换位原则,共情的内涵。 医院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应该尽量站在患者
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 2.真诚原则,“真诚”的内涵。 3.详尽原则 医务人员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要把医疗行为的
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医疗措施的局限性、疾病转归 和可能出现的危险性等等,详细地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告 知的内容要尽量详尽,把可能告知的内容都要详细告知给 患者及其家属。

心理学如何帮助医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心理学如何帮助医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心理学如何帮助医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心理学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心理疾病,还可以帮助医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良好的医-p患者关系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如何在医患关系中发挥作用。

1. 倾听和沟通医生应该积极倾听和沟通患者的需求和问题。

通过倾听患者的诉说,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恰当的医疗建议。

心理学的倾听技巧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包括非言语沟通和身体语言的解读。

医生还可以学习如何通过正向语言来提高患者的情绪和信任感。

2. 建立信任信任是医患关系的基础,也是患者主动寻求医疗帮助的前提。

医生可以通过关注和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益,以及保持透明和诚实的态度来建立信任。

心理学的技巧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与患者建立联系,如共情和情感支持。

医生还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增强患者对其的信任。

3. 增强患者自主权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意愿和自主决策权。

心理学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价值观和目标,进而帮助他们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

医生可以使用共同决策制定模式,与患者一起商讨治疗方案,提供信息和建议。

这种参与性决策可以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

4. 解决情绪问题医生应该能够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

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可以帮助医生识别和处理患者的情绪困扰,如焦虑、抑郁或恐惧。

医生可以提供情绪支持和解决策略,或者将患者转介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以便更好地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5. 培养共同决策的意识心理学可以帮助医生意识到共同决策制定的重要性。

医生可以鼓励患者分享他们对治疗方案的看法和担忧。

医生还可以提供信息和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他们面临的选择和后果。

共同决策制定可以建立起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平等和互动关系。

6. 建立长期关系医生应该努力与患者建立长期的关系。

心理学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发展和变化,以更好地适应他们的需求。

运用心理学知识 促进医患关系

运用心理学知识 促进医患关系

运用心理学知识促进医患关系在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指导下,WHO对健康所下的定义[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指生理上、心理上、社会适应能力的圆满状态。

医学模式是医学科学对待人类疾病与健康的一个基本观点,处理人类疾病和健康问题的一个方式,它已成为医务工作者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一种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学科。

医务人员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治疗患者躯体疾病的每一个环节上,特别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上,定会促使其在生理、心理和适应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时好转。

但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医务人员能全面运用心理学理论,按“现代医学模式”面对躯体疾病患者,特别是在繁忙的临床第一线直接面对患者的医务人员,这样的从业人员却不是很多。

众所周知,当躯体发生疾病时,人的心理随之发生变化;当求医时,面对医疗机构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心理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

如何使患者的心理及时得到调整,配合治疗、促进健康,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第一步。

1 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1.1 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疾病是病人的内部器官有器质性或功能障碍,它可以使病人改变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态度,也可以改变病人对自身价值的态度。

病人感受到,当自己置身于医疗这个特殊人际关系的位置上,好像自己已经或将要被人群抛弃。

1.2 患者的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疾病使病人的注意力变得狭窄,把注意力由广大的外部世界缩向自己的体验和感觉,他们往往会只关心自己身体的机能状态。

同时,病人心理的各个方面,也会相应地发生一系列的改变。

1.3 情绪低落。

大多数患者都有情绪低落这一共同特点,由于情绪低落,运动必然减少,语言也黯然无色。

1.4 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患重病的病人,当感到生命受到威胁时,他对时间的感觉也会发生变化。

不是感到时间过得很快,就是感到过得很慢,他们会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

疾病所引起的各种心理变化,都会成为回忆的诱发因素。

医患沟通与心理学

医患沟通与心理学

姿势
表情 服装 视线 仪表
动作 沉默
语调 语速
说话的声音和语速一定要使患者感到心情舒畅。
我没有说他偷了老王的钱。 我没有说他偷了老王的钱。 我没有说他偷了老王的钱。 我没有说他偷了老王的钱。 我没有说他偷了老王的钱。 我没有说他偷了老王的钱。
医护人员有意识地控制和病
人的距离,尤其是对孤独自
怜的病人、儿童和老年病人,
y=kx+b
b<1
2024年7月20日星期六
物理刺激量
PSYCHOLOGY
48
举例三: “客观的主观”
•趣图:沟
通的误差 (图式加工 理论)
“重视信息反馈” 在沟通时一定要注意互动,适时提问一些问题,比 如“我讲的问题听清了吗?”、“治疗的风险能理解 吗?”、 “你知道如何配合治疗效果更好?”等等, 以了解患方对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解和把握,以免日 后出现与患方理解不一致的后果时发生纠纷。
封闭式提问
患者对于这类问题可以回答“是”或“不是”, 如果还想扩大话题,可以再追加选择项提 问,类似“………是吗?”
优点:收集患者信息来说是非常有效。 缺点:患者回答起来,可能觉得不是很满足,即并不 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焦点式提问
比如“和以前用过的药相比,效果差别大吗?” “头疼、肚疼是吧?那么,先说说头疼吧。”
缩短交往距离,更有利于情
感沟通。但对有的病人交往 距离过短,也会引起反感。
公共 3·66米以上
1·22~3·66米
社交
0·46~1·22米
私 人
亲密
0·46米
自我
从沟通的目和效果讲,与心理
学关系密切。
从沟通的目的讲,沟通有两类目的,一类叫外目的, 即影响、激励、共享、改变等这些涉及组织行为学,商 业心理学等;另一类叫内目的,即交往、沟通是人的内 在需要,因为沟通可以使自己与外界得到划分,从而显 示和体验自我的存在。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这涉及 心理学中需要的理论。

医患关系的心理学探讨

医患关系的心理学探讨

医患关系的心理学探讨【摘要】医患关系是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生的工作满意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医患关系的定义与特点,揭示了医生和患者之间心理影响的互动关系,分析了医患关系中的沟通技巧和改善方法。

研究发现,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医生的治疗效果。

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心理学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研究方向也应该更加注重医患关系的心理学探讨,以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患者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医患关系, 心理学, 沟通技巧, 改善方法, 医生, 患者, 心理影响, 重要性, 应用, 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医患关系一直是医疗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医患关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仅影响着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也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医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深入探讨医患关系的心理学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促进医患交流和互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医患关系的心理学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医生和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有效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建立起一种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从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医患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实现医患双方的共赢局面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意义医患关系作为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不可忽视。

医患关系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生的工作满意度,甚至可能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通过深入研究医患关系的心理学机制和影响因素,不仅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患者的情绪和需求,提高医生的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还能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配合度,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医患关系进行心理学探讨,也可以揭示医生和患者在实际交往中所面对的挑战和困境,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医患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基于心理学角度对医患关系的研究

基于心理学角度对医患关系的研究

基于心理学角度对医患关系的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医院已然从过去的纯福利性机构转变成为带有经营性质的社会机构了。

因此,医患关系成为医院建设的重中之重。

然而,当下我国,由于体制、医院、患者、政府、社会等多方的作用,导致我国医患之间信任的缺失,而毫不客气地说,信任是医患关系的基石。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临床疾病治疗过程所必需的。

患者与医生的良好互动既是避免误诊误治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避免医疗纠纷、维护医生、患者双方合法权益的根本措施。

信任的缺失带来的不仅仅是医生、患者之间良好关系的缺位,更是给社会的稳定来了挑战。

1998年,我国通过并颁布了《医师法》,从法律角度明确规定了医生、患者双方的权利及义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早已经不是道德要求、行业良心要求了,而是成为法律规范。

当下我国,医德医风的建设被绝大多数医院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在医德医风建设方面大力投入。

然而,医患关系却并没有得到缓解甚至还多次出现因医疗纠纷患者家属大闹医院或是报复医生导致严重后果的行为的出现。

这十分清楚的说明,我国医患关系已然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了。

医患关系的紧张、恶化,不仅仅是医生、患者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政府的悲哀。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从医患关系的诠释,到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再到可行性建议,做出了简要描述。

二、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当下我国,由于体制、医院、患者、政府、社会等多方的作用,导致我国医患之间的信任缺失。

信任的缺失带来的不仅仅是医生、患者之间良好关系的缺位,更是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经过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本文了解到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是由于体制、医院、患者、政府、社会等多方作用的结果。

心理学如何帮助医生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

心理学如何帮助医生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

心理学如何帮助医生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医疗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关系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减轻医生的压力。

心理学在帮助医生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如何帮助医生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1. 情绪管理医生面对不同患者可能会遇到各种情绪,包括焦虑、恐惧和愤怒等。

情绪的管理对于医生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至关重要。

心理学教导医生如何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便在与患者交流时保持冷静和专业。

2. 倾听技巧倾听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

心理学指导医生学习有效的倾听技巧,包括使用非语言表达、积极回应和提问等。

倾听不仅可以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心,还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关注点。

3. 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是心理学与医生关系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医生应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教育,解释医疗信息和治疗计划,以便患者能够理解和配合治疗。

良好的患者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治疗效果。

4. 积极沟通积极沟通是建立医患关系的关键。

医生应运用心理学中的积极沟通技巧,包括肢体语言和表情的运用,以及鼓励和支持的措辞。

良好的沟通可以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减少误解和冲突。

5. 个人化关怀心理学强调将患者作为个体进行对待。

医生应该尊重和关怀每个患者的个人需求和情感。

通过了解患者的家庭和社交环境,医生可以提供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增强医患关系的亲和力。

6. 医患沟通培训心理学的概念和技巧可以通过医患沟通培训向医生传授。

这种培训可以帮助医生提高与患者交流的能力,培养敏锐的情绪感知和关爱患者的态度。

医患沟通培训还可以通过模拟情景和实践演练来加强医生与患者的互动能力。

通过心理学的帮助,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体验,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同时,心理学还可以帮助医生提高情绪管理和沟通技巧,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学习,医生可以成为更有效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照顾和关怀。

医患沟通心理学

医患沟通心理学

医患沟通心理学医患沟通心理学: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关键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患关系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医患沟通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旨在帮助医生和患者建立更加良好的沟通关系,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医患沟通心理学的概念、重要性、沟通技巧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概念及重要性医患沟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医患沟通行为的心理学分支,它涉及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语言、非语言交流以及沟通技巧等方面。

医患沟通心理学的重要性在于,良好的沟通关系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生工作效率。

二、沟通技巧1、倾听技巧: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要注意倾听患者的需求、关注点和疑虑,避免打断或忽视患者的陈述。

2、表达能力:医生应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难以理解的医学术语,以免造成患者理解上的困难。

3、反馈技巧:医生应及时给予患者反馈,对其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对其疑虑进行解除,以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4、情感表达:医生在沟通中适当地表达情感,可以增强与患者的共鸣,有利于建立更加良好的医患关系。

三、案例分析某医院曾收治一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病情危急,医生决定进行手术治疗。

然而,在手术前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中,医生没有充分解释手术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导致术后患者家属对治疗效果不满,引发了一起医疗纠纷。

通过分析该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医生在沟通中没有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和家属的关注点,没有做好风险告知和解释工作,从而导致了不良后果。

因此,在医患沟通中,医生应充分运用沟通心理学技巧,提高沟通效果,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四、总结医患沟通心理学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还能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医生应掌握沟通技巧,善于倾听、表达、反馈和情感表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解决其问题,增强其信任。

医学人文课件:从心理学角度看待医患关系

医学人文课件:从心理学角度看待医患关系
通过更好地理解语言和语言文 化的不同,医生可以更加成功 地处理患者问题。
改进医学服务
更好地考虑到各种文化间的差 异,将有助于改进医疗服务和 关怀。
患者隐私与医学伦理
1
医学伦理法规
2
识别医学伦理法规中的义务和要求。
3
尊重患者隐私
尊重患者隐私不仅是合适的道德,还有 资格保护患者得到他/她所需的关怀和治 疗。
1 个人身份
疾病对身份的影响不可忽 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 应对策略有着直接的帮助
2 社会角色
讨论疾病对社会角色的影 响,如家庭、工作等。
3 自我疗愈
探讨各种疗法和自我辅助 技巧,如认知行为疗法和 压力减轻等。
医患关系中的文化差异与其影响
文化差异
所有的国家和文化都面临着特 定的医疗挑战。
跨文化沟通
建立信任
建立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是一 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医生专注 于创建发展和接纳的环境。
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与实践
响应
适应患者与他们的独特性来回应。
情感能力
展示对情感和同情的理解。
倾听
加强患者有效的信息收集和沟通意愿。
鼓励亲属参与
鼓励患者带上亲属加入到沟通中。
疾病与人格:患者的自我认同与应对策略
社区登记
建立社区组,包括主要的医生和 医疗保健提供者,以推广持续协 作和支持。
技术支持
使用新技术建立开放式沟通途径, 例如加密电子邮件和远程协助, 可以加强协作关系。
3
感情问责
正确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反应,将有助于医生建立与患者更好的联系,并在必 要时处理相关问题。
医患互动中的权力与信任
解释过程
向患者解释过程,并赋予其长度 和类型选择,因此他们能够有所 取舍和交互。

医患关系的心理学分析

医患关系的心理学分析

医患关系的心理学分析医患关系是指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合作关系,是医疗服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现代医学中,医患关系不仅涉及到医生治疗技术和医学知识的应用,还充满了心理因素的交互影响。

因此,对医患关系的心理学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一、医患关系的心理因素1.1 患者的心理需求在求医过程中,患者通常处于身体不适、焦虑、恐惧等情绪状态。

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使其对医生和医疗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对治疗方法、结果产生怀疑,甚至拒绝治疗。

因此,医生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温暖和关怀,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1.2 医生的心理素质医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医患关系的发展。

医生应具备耐心、同理心、尊重患者个体差异的能力,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此外,医生还需要具备情绪管理的能力,以应对医疗工作中的压力和挫折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二、医患关系的心理分析理论2.1 交流与倾听良好的医患交流是建立有效医患关系的前提。

医生应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关注,并通过非语言和语言交流方式来回应患者。

同时,医生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向患者传达有关病情、治疗方案等信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2.2 自我意识与同理心医生应具备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同理心,不仅要关注医学知识和技术,更要关注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医生应设身处地地理解患者,体验他们的感受,并通过言语和行为表现出对患者的关心和尊重。

2.3 情感与情绪管理医患关系中的情感和情绪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医生应努力维持积极的情绪,并帮助患者管理负面情绪。

通过合理的情绪管理,可以减少医患之间的紧张和冲突,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改善医患关系的策略3.1 尊重患者的权益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和知情权,与患者平等对待,共同决定治疗方案。

在具体操作中,医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病情、治疗方法和预后等信息,并尊重患者的选择。

3.2 提高医学沟通技巧医生应该不断提升医学沟通技巧,提高专业知识和信息解释能力。

心理学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心理学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心理学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医患关系是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它涉及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对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提升病人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心理学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体现在医生的沟通和倾听能力上。

医生在与患者交流时,需要倾听患者的诉求和关注点,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心理学的沟通技巧和倾听训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通过倾听患者的心声,医生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其次,心理学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还表现在疾病预防和康复过程中。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心理学的干预技术可以帮助患者应对负面情绪,提升他们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

通过心理干预,患者可以更好地适应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心理学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还体现在医生的自我保护和职业倦怠预防上。

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常常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情绪负荷,这可能导致医生的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学习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医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困境,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总之,心理学在医患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帮助患者应对负面情绪,提升康复能力。

此外,心理学的知识还可以帮助医生自我保护,预防职业倦怠。

因此,医学教育中应该加强对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提高医生的心理素质,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

心理学视角下的医患关系

心理学视角下的医患关系

心理学视角下的医患关系摘要:近年来,医患关系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我国的医患关系一直处在紧张的状态,医患矛盾突出。

影响医患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是医患双方角色意识的差异和归因偏差、认知心理偏差及社会舆论等。

医患矛盾作为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探讨医患关系的转变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措施。

关键词:心理学;医患关系前言医患关系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以保持健康、消除疾病为目的,建立和发生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从医患矛盾的现状分析,大多数医患纠纷并不是由于医疗技术差而引起的,更多地是由于一些社会心理因素所导致[1]。

我国的医患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近年来各大媒体报道的医患矛盾事件越来越多,医患矛盾严重伤害了医患关系,也影响着医疗工作的健康发展。

1医患关系的心理基础1.1医患关系的性格特征在患者就医过程中,医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病人是从众型人格,大多数都不会产生对立的医患关系。

但如果病人是独立型人格,那医患关系通常就难以和谐。

1.2医患关系的情绪特征从医生角度来看,医护工作技术难度大,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风险大,常处于心理应激状态。

而从病人角度来看,生病本身就会引起心理应激。

在就医过程中,病人接触态度生硬的医务人员、接受检查与治疗等都可能产生心理应激[2]。

如果没有自我控制,双方很容易情绪失控,影响医患关系。

1.3医患关系的动机特征医患的共同目标是治愈疾病,两者间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而不应该有动机冲突。

但事实上,医患关系受各种因素影响,医患动机都不是唯一的。

医院或医务人员必须要考虑利润、责任及声誉等,而病人在治疗中既会考虑费用的合理,还考虑人格和隐私权。

两者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

1.4医患关系的态度及行为特征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医患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患者会根据医务人员的行为评价他们的医疗水平和态度。

行为对医患关系的影响表现在行为挫折和言行举止两个方面。

医患关系中患者的的心理问题

医患关系中患者的的心理问题
1.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患病时,患者心理性应激使得心理冲突明显,焦虑、愤怒、束手无策、绝望、罪恶、羞愧、厌恶等不愉快的情绪,,使患者的理智减弱,遇事易冲动,甚至与病友、医务人员发生冲突。
2.焦虑与恐惧ຫໍສະໝຸດ 焦虑是一种防御反应,是与危险有关而又不知所措的不愉快体验。有人用失助感来解释焦虑。当人对涉及本身利害的事物失去了控制能力,恐惧与焦虑都是对危险的恰当反应。
医患关系中患者的的心理问题
(一)对疾病的态度
人知道自己有病后,会很快把注意力由外部世界转向自身的体验和感受,由于感知觉的指向性、选择性、理解性和范围都受到情绪和性格特征的影响。所以患者往往只关心本身的功能状态,对各种症状的敏感度都会增强。
(二)情绪和情感活动
患者的情绪和情感活动常常被负性心理所控制,依其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悲观与孤独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紧紧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但是疾病却从根本上动摇着人们的正常生活,把一些人从社会生活中排斥出去。这种情况的结果,得了疾病的人就只能落后于同事,并且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去了应有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另外,疾病也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不仅使家庭沉闷,甚至使家庭生活陷入破裂的危险。疾病会使人感到在人生道路上受到很大挫折,悲观与孤独感油然而生。

医患关系的心理学探讨

医患关系的心理学探讨

医患关系的心理学探讨【摘要】医患关系是医疗服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心理学在医患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情绪,促进良好的沟通与互动。

医生的态度和患者的期待是影响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治疗效果与医患关系密切相关,而心理卫生教育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疾病。

促进医患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治疗体验,进而提升整体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加强对医患关系的关注和培训,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医患关系、心理学、态度、期待、沟通、互动、治疗效果、心理卫生教育、促进建立、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治疗体验。

1. 引言1.1 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医患关系是医疗服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

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能够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与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医患关系也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心理状态,如果医患之间存在紧张或矛盾,患者将很难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导致治疗失败。

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医疗环境中,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医治关系,更是一种人际关系。

医生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尊重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

而患者也应该理解医生的专业知识和工作压力,积极配合治疗并遵守医嘱。

只有通过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双方才能建立起稳固的医患关系,共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患者治疗体验的改善。

1.2 心理学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心理学在医患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医患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心理学所关注的患者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对于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情绪和态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影响医患关系的心理学视角

影响医患关系的心理学视角
在信任 的前提下 ,患者把 自己的生命托付给 医生 ,才能寄 希 望于康复 ;医生也 只有得 到 了来 自患者的信任才能放 开手 脚 全力 帮助 患者康 复。这样看来 ,实际上 医患关 系是一种 合作 关系、伙 伴 关系 ,因为二者 的 目标是 一致 的,在达成 目标 的过 程 中 需要 二 者 相 互 配合 、充 分 沟通 。
不 均 造 成 的 ,大 型 医院 每 天 接 诊 的病 人 数 量 过 多 ,能 分 配 给 每 位 患 者 的 时 间就 会 很 少。 医 生 的 “冷 漠 便 会 导 致 患者 主动 构 建 自 己的 弱 者 形 象 ,在 加 深 对 医 生群 体 刻 板 印 象 的 同 时 强化 自 己的 弱 者 形 象。 而 医生 群 体 也 会 迫 于 舆 论 压 力 寻 求 可 以 团 结的力量 ,于是在 各种 医 闹事件见报之后 ,全 国各地 的医生群 体都 会集结起 来形成一股力量 与患者群体作 对抗 ,为 维护 自 身权 益而发 声。至此 ,由某一个 患者个体与 某一个医生个体 之 间 所 发 生 的 冲 突 与 对 立 ,就像 滚 雪 球 一样 越 滚 越 大 ,迅 速 上 升 为 两 个群 体 之 间 的对 立 ,刻 板 印 象便 很 难 消 除 了。
l论坛■_
影 响医患 关系 的心理 学视 角
文 /韩施
摘要 :当今社会 ,医患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 的热 点话题 ,各大媒体对 医患纠纷的报道使 得期盼医患和谐相处 的呼声越 来越高 。尽管如此 ,仍有越来越多的医患矛 盾无法缓解 ,由此可见 ,我 国的医患关系仍未 实现 真正 的和谐 ,这其中的原 因是多重 的且复杂 的。因此我们希望从 心理学 的视角来探析 当前影响医患关系的发展 的重要原 因,旨在引导人们加 强 反思 ,理性看待医患关系 ,促进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影 响因素 心理学 和谐发展

心理学视角下的医患关系:解释水平的作用

心理学视角下的医患关系:解释水平的作用

心理学视角下的医患关系:解释水平的作用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使得大众对医疗质量和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目前医疗服务尚不能充分满足群众需求,医患关系和矛盾日趋紧张与激化。

医疗纠纷问题已从单纯的医疗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医患关系的改善亟待我们深入探讨与解决。

在汉斯出版社《心理学进展》期刊中,有论文从解释水平理论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心理距离角度出发,分析解释水平和心理距离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认知、情绪与行为的不同影响,及其在医患沟通与医疗决策等医疗实践领域的研究应用,进而从提高医疗信息的共享水平、改变医生和患者对不对等权利的认知、调整医生和患者对医患关系的归因方式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关系改善的建议。

提高医疗信息的共享水平。

目前,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等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大原因。

因此,院方可以通过共享信息平台,对社会(患者及患者家属)主动提供医疗服务信息,缓解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研究发现,信息共享与解释水平存在相关关系:高信息共享者的解释水平更低,而低信息共享者的解释水平更高。

这是因为低信息共享者所获得的具体信息量少,对事件趋向于抽象表征。

因此,可以鼓励医护人员共享信息时采用低解释水平表征,促进医疗信息共享。

改变医生与患者对不对等权利的认知。

在医患关系中,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地位不对等,医护人员处于优势地位,患者的刚性需求和缺乏医疗技术,使患者处于弱势地位。

因此,医护人员相当于高权力者,而患者及患者家属相当于低权力者。

有学者指出,随着社会距离加大,高权力感个体的利他行为减少。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高权力感个体的解释水平较高,所使用的言辞更为抽象,更为积极,更具有确定性。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解释水平或心理距离来影响个体的权力感,即通过干预医护人员的解释水平或心理距离来降低其权力感,从而影响他们的利他行为以及言语表达,以此来改善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

调整医生和患者对医患关系的归因方式。

医患之间难免产生纠纷,当这种消极事件发生时,无论医护人员还是患者都会对此进行归因。

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技巧与心理学

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技巧与心理学

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技巧与心理学要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医患之间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医患沟通技巧和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医患沟通中常见的技巧,并探讨其中的心理学原则。

第一,倾听与尊重医生应该始终将患者置于第一位,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关切。

在与患者交谈时,医生应该给予足够的时间,不要打断患者的发言。

同时,医生应该保持尊重和耐心,不应对患者的问题和疑虑嗤之以鼻。

尊重也意味着医生应该使用清晰简单的语言与患者交流,避免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医学概念,以确保患者能够理解。

此外,医生还应该注意自己的非语言表达,如面部表情和姿态,以示友好和亲善。

第二,有效的信息传递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应该清楚地传达重要的医学信息。

这包括诊断和治疗计划等方面。

医生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并尽量通过图表或示意图等可视化工具来帮助患者理解。

在传递医学信息时,医生还应注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医生应该坦诚地告诉患者他们的病情和预后,以及治疗的可行性和风险。

对于一些敏感或复杂的问题,医生应该与患者进行充分的讨论,共同制定决策。

第三,情绪支持与共情患者在面对疾病和医疗过程时经常体验到各种情绪,如焦虑、恐惧和沮丧。

医生可以通过情绪支持和共情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

情绪支持包括积极的肢体接触,如握手或拥抱,以示关心和亲切。

此外,医生还可以提供情绪上的安慰和安抚,通过鼓励和肯定来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共情是指医生能够理解和分享患者的情感体验。

医生可以通过倾听和积极回应患者的感受来表达共情。

通过共情,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密切,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

第四,解决冲突和困境在医患沟通中,有时会出现冲突和困境。

医生应该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

首先,医生应该倾听患者的意见和抱怨。

他们应该努力理解患者的立场,并尽可能提供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如果出现纠纷,医生应该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寻求双方的共识。

在解决冲突时,医生还应该尊重患者的自主权。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医患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医患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医患关系当前,各医院都把医德医风作为医院建设的重要任务,但据不少患者的反馈意见表明,患者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评价并没有“水涨船高”,不妨从心理学角度对这种现象作一些探讨。

1、性格特征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往往习惯于给病人劝告与指导,不习惯让病人作为合作者参与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从众型人格、内向性性格并且情绪稳定的病人可以很好地接受。

可是,如果医生碰到的是一位独立型人格、外向性性格而且情绪不稳定的病人,医患双方就容易对对方的行为感到不快,不易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

2、移情与反移情大多数人患病后,心境低落,情绪压抑,在医院的陌生环境中,同生疏的医生接触时,病人对这位医生的印象容易受其以往对类似人物印象的影响,如果他以前对类似人物有好评并有良好关系,那么,他对该医生便可产生移情,易于发展积极的关系。

另一方面,医生也常常基于自己过去与他人的关系,将某些情感投注病人,此为反移情。

3、心理应激对医生来说,不仅需要对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治,而且要帮助病人解决某些心理和社会问题,当医生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满足上述需要时,就会对自己承担的责任感到紧张焦虑。

对护士来说,长期值夜班使生活质量下降,由于工作责任大,常处于心理应激状态。

从病人方面看,生病本身就可以引起心理应激,特别是患急性病时。

此外,病人向陌生的医务人员求助时,对那些不得不做的检查与治疗,对生疏的环境与规章制度等,都可能紧张、焦虑。

如果医患双方心理应激过于强烈,或超过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可能以愤怒、恐惧等情绪形式爆发出来,从而对医患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4、医患间的动机冲突医患的共同目标是战胜疾病,按理说不应当有冲突,但实际上医患间的冲突是十分常见的。

医务人员期望病人不折不扣地执行医嘱,而病人期望医务人员用高超的技术为自己解除病痛,并能尊重自己。

如果医务人员不能适当满足病人的需求,或者病人不能按照医务人员的要求去做,均会损害医患关系。

5、医务人员的情绪因素调查发现,有32%的医护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而且女性高于男性,护士高于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医患关系当前,各医院都把医德医风作为医院建设的重要任务,但据不少患者的反馈意见表明,患者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评价并没有“水涨船高”,不妨从心理学角度对这种现象作一些探讨。

1、性格特征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往往习惯于给病人劝告与指导,不习惯让病人作为合作者参与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从众型人格、内向性性格并且情绪稳定的病人可以很好地接受。

可是,如果医生碰到的是一位独立型人格、外向性性格而且情绪不稳定的病人,医患双方就容易对对方的行为感到不快,不易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

2、移情与反移情大多数人患病后,心境低落,情绪压抑,在医院的陌生环境中,同生疏的医生接触时,病人对这位医生的印象容易受其以往对类似人物印象的影响,如果他以前对类似人物有好评并有良好关系,那么,他对该医生便可产生移情,易于发展积极的关系。

另一方面,医生也常常基于自己过去与他人的关系,将某些情感投注病人,此为反移情。

3、心理应激对医生来说,不仅需要对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治,而且要帮助病人解决某些心理和社会问题,当医生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满足上述需要时,就会对自己承担的责任感到紧张焦虑。

对护士来说,长期值夜班使生活质量下降,由于工作责任大,常处于心理应激状态。

从病人方面看,生病本身就可以引起心理应激,特别是患急性病时。

此外,病人向陌生的医务人员求助时,对那些不得不做的检查与治疗,对生疏的环境与规章制度等,都可能紧张、焦虑。

如果医患双方心理应激过于强烈,或超过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可能以愤怒、恐惧等情绪形式爆发出来,从而对医患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4、医患间的动机冲突医患的共同目标是战胜疾病,按理说不应当有冲突,但实际上医患间的冲突是十分常见的。

医务人员期望病人不折不扣地执行医嘱,而病人期望医务人员用高超的技术为自己解除病痛,并能尊重自己。

如果医务人员不能适当满足病人的需求,或者病人不能按照医务人员的要求去做,均会损害医患关系。

5、医务人员的情绪因素调查发现,有32%的医护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而且女性高于男性,护士高于医生。

护理人员中易出现焦虑、抑郁状态的人群是:25~34岁、6~15年护龄、情绪不稳定型、A型行为者。

可见,医务人员如果对自己心境低落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就可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投射给患者,使其受到伤害。

6、医务人员的行为因素在医疗过程中,如果医患之间还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患者则根据医务人员的行为,评价他们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

例如:尽管有的医务人员强调自己对患者的服务很到位,但是,患者对他们说话的语气和眼神感到不舒服。

而有些情况下,虽然患者的疾病没有得到期望的疗效,但由于医务人员采取的治疗措施及时稳妥,患者及家属对此反而能理解。

日期:2001-6-16结合归因理论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医患沟通,是医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形成的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思维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服务对象的拥戴。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良性运转。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减轻病人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是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效果的需要。

关键词:医院;医患沟通;医患关系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医患沟通,是医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形成的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思维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服务对象的拥戴。

1 良好医患关系从医患沟通开始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良性运转。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减轻病人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是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效果的需要。

加强医患沟通,是塑造医院形象的需要医院尽管拥有许多先进的医疗设备,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如果缺少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就会影响医院的形象。

在医疗服务中良好的人文关怀要通过医务人员进行,所以加强医患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就是塑造医院的形象。

加强医患沟通是患者及家属的需要我们大都熟悉这样的情景——病人坐下来就诊时,总要把坐椅朝医生的方向挪一挪,向医师靠拢,这当然不会是完全无意识的行为,人际距离也是沟通的手段。

靠拢医师,就是感受疾病痛苦的病人对来自医师方面的关切和爱的期盼。

医师在与病人的接触中,如何建立合理的距离关系,是医患间真诚沟通的重要方面和手段。

患者到医院看病,希望与医务人员进行平等交流,获得尊重,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利——知道病情是起码的要求。

如果对自己的病情不明白,就不容易理解医疗方案,也可能因此而产生矛盾。

医务人员如能告之真实病情,更能赢得患者的配合及家属的支持,使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

医生对在用药、检查、改变治疗方案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有选择的告知,这样既尊重了患者,又拉近了医患关系,更能避免可能发生的矛盾。

病人就诊时,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温馨和体贴,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极为关注、敏感。

如果医护人员稍有疏忽,就会引起误解,甚至诱发医患纠纷。

曾听说在某医院有一位医师总是得到病人好评,当向病人调查时,许多病人都提到“是一种感觉”、“说不出的感觉”。

请病人举具体的例子时,众多的病人、众多的事例中有一项共同的内容,这位医师在与病床上的病人说话、诊治时,“他总是弯下腰来,前倾着身子,让人感到亲切、体贴”〔1〕。

这里医生的身体姿势、行为方式就是沟通的媒介,能让病人感受到医者的关爱和体贴。

可见,医患沟通是多方面的,随时、随处都在发生和进行的。

加强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工作的需要世界卫生组织一位顾问曾做过一项调查:当病人诉说症状时,平均19s就被医生打断了〔2〕。

在医疗服务工作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务,真正做到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既代表了广大患者的利益,又代表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心愿和利益。

医务人员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时体现对患者细心、耐心、关心和爱心,处处体现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是医疗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工作不可缺少的。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知名医院被病人投诉于媒体,说医师对病人不负责、十分冷漠。

院方在处理此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病人在投诉中反复强调:“在整个接诊的过程中,医生都没有抬头看过我一眼,居然把处方开出来了”。

院方查看病历,发现医师记录了病人的主诉要点,用药非常对症,从诊断病情到开出处方都是正确的,这说明医师是认真负责的。

为什么病人要投诉呢?就是因为医师“看都不看我一眼”,难道“看一看”就这么重要吗?在医疗服务中,“看一看”确实是重要的,因为当医师注视着病人时,他的眼神就会向病人传递着同情、温馨和关爱,沟通就这样得以完成。

将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中所有的医患接触都当作真实瞬间来把握,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真实瞬间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服务提供者抓住机遇向顾客提供服务,展示服务质量的时间。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病人主要是通过这些真实瞬间感受医疗质量的好坏。

医院的窗口服务、医生诊察、床前交班、查房等都是医疗服务的真实瞬间〔3〕。

加强医患沟通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医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风险性高的学科。

在生命过程和许多疾病中,还有很多没有被人类完全认识,有的虽已认识但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因此,医患双方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沟通、互相信任显得十分必要。

只有医务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医疗工作,才能使医务工作者有良好的心态从事医学事业,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2 医患沟通中存在的医患矛盾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医患双方的矛盾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它始终贯穿于医疗工作的全过程是不能回避和掩盖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

医学科学的复杂性医学科学领域有很多未知数,有的是尚无办法解决的,同时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有高有低,医疗机构的设备和级别也不一样,即使在医学发达国家也同样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所以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

而病人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在少数医务人员中存在着服务态度生硬冷漠,医疗技术水平不高,职业素质低,在医德医风中存在着一些不正之风,人数虽少但影响极坏。

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医疗体制和机制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卫生改革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旧体制和机制,束缚着改革的进展,也影响着医患关系,形成负面影响。

随着医保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公费劳保制度,实行基本医疗,用药受到限制,病人又要承担一部分经费,当病人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时,往往将不满发泄到医院或医务人员身上。

3 改善医患关系的措施现在许多医院都重视医患沟通在建设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还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规范要求,有的甚至是量化的要求(如:规定住院医师1周内与病人沟通1次等),这些当然是有益的,但是需注意的是,沟通不仅仅是谈话。

以为说了话就完成了沟通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病人对医者有殷切的期盼,有敏锐的观察。

他们对医者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因此,为了发挥医者在建设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医者需要学习和掌握多种沟通手段和运用技巧。

世界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分别是语言、药物、手术刀。

我国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认为,语言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医生一句鼓励的话,可以使病人转忧为喜,精神倍增,病情立见起色;相反,一句泄气的话,也可以使病人抑郁焦虑,卧床不起,甚至不治而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但是,正处于改革中的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医方与患方关系的一些矛盾引起各方关注。

我们应该分析其原因,认识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付之于行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1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医患关系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它是随着医疗事件的发生而形成的,这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

我们不应该回避和掩盖这对矛盾的客观存在。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解决医疗纠纷适用的法律不健全医疗卫生事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针对其特殊性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卫生法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未能真正起效于解决现实中的医患纠纷。

目前对卫生立法的更高要求是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但建立或健全的真空期,造成了有些纠纷在处理上的无法可依、无的放矢。

医学的复杂性医学领域充满着未知和变数,针对复杂的患者个体,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知和医疗技术的运用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即使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一致承认的疾病确诊率仅为70%,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也只在70%~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