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城建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外国城建史复习资料

外国城建史复习资料

第一篇古代的城市1。

古埃及的城市建设成就1)用地选择上因地制宜。

村镇庙宇修筑于尼罗河畔的高地上,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金字塔修筑于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免受水患。

2)最早运用城市分区(不是功能分区),如卡洪城分两区,阿玛纳分三区3)最早运用棋盘式路网,对希伯丹姆规划型式有重要的影响4)出色的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规划中应用对称、序列、对比、主题等构图手法。

2.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及其演变、影响、米利都城规划要点a.希波丹姆规划型式特点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

希波丹姆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希波丹姆最早从理论上予以阐述,在希波战争后大规模用于城市建设中。

1)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2)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街坊。

3)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

b.米利都城规划要点(希波丹姆的规划思想在米利都城的建设工作中得到完整的体现)1)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采用棋盘式路网。

2)两条主要大街垂直从城市中心穿过,中心开敞空间呈“L"型,有多个广场3)城市中心分为四个功能区。

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其北与南为商业区,东南为公共建筑区。

城市用地选择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易要求。

c.演变希波丹姆规划系统,在古希腊长期实践过程中有所发展,这就是从米利都城单纯的棋盘式街道,发展到赛里纳斯城的有显著的城市轴线,更进而到普南城的道路与建筑之有计划的配合3.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的特点1)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大都按照希波丹姆规划形式来建造,布局规整,模式统一2)城市广场整齐划一,从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邻里住区的划分都是按照几何和数的规律进行规划建设。

3)城市中心由广场取代卫城和庙宇4)城市广场普遍设敞廊,讲究气势和透视效果。

5)城市环境卫生条件好4。

罗马营寨城布局特点及典型城市a.布局特点:1)有方整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2)中央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西南北四门3)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b。

外国城建史复习资料.doc

外国城建史复习资料.doc

第一部分古代城市1、古埃及建设重点是金字塔等国王的陵墓。

2、古代美洲的三个文化中心分别在古墨西哥、古玛雅、古印加。

3、西方古典城市规划之父是希波丹姆。

4、古罗马在城市建设中,剧场、浴室、斗兽场等享乐建筑众多,神庙)退居二线。

5、提姆加德为古罗马营褰城的代表,是北非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罗马遗址。

6、维特鲁威于公元1世纪未写了一本建筑论文集《建筑十书》,是全世界遗留至今的第一部最完备的和最有影响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珍贵书籍。

7、罗马帝国广场以奥古斯都广场和图拉真广场为主体。

8、《建筑十书》是古罗马建筑辉煌的历史总结,对城址选择、城市形态、城市布局等方面提出独到见解。

9、乌尔城:2100BC.・2000BC.建城、有城墙城壕的卵形城市、内城为宫殿和僧侣府第、分区明显、以山岳台为核心的公共中心(税收、署衙、作坊、商店、仓库等)、四合院宫殿、小街避日晒10城邦:也叫〃城市国家〃,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

11、建筑群:利用地形灵活构图、以神庙为构图中心、考虑活动时的内外观赏视线变化、公众场所。

12、卫城:政治军事与宗教中心、位于高处的神圣之所、建筑不考虑环境关系、专政时期的产物、以防御为目的。

13、雅典卫城:雅典全盛时期的纪念碑、希波战争后历经40年建造。

叫“卫城〃,实为圣地建筑群和平民公众活动地,用于祭奠守护神——雅典娜女神。

陡峭山地建筑群、按行进路线视线来设计、建筑类型多样。

14、希波丹姆规划型式:遵循古希腊哲学,探求儿何和数的和谐,强调以棋盘式的路网为城市骨架并构筑明确、规整的城市公共中心,以求得城市整体的秩序和美。

城市典型布局: 城市中心通育两条垂直.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占地面积较大,而街坊面积较小;城市分3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划分3种住区: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士、公职人员住区。

15、普南城:希腊化时期的城市,城市面积小,建于4个不同高程的宽阔台地上;按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建设;是希波丹姆模式的一种发展:单纯棋盘式一一注重城市轴线一一道路与建筑与环境的配合与协调。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城市的定义城:“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

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 “城市(城镇)” city: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影响城市建设的因素1、防御的要求对城市建设的影响a:人类早期的居民点都有防御的要求b: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是中国历史上城市建设的高潮期c:欧洲城市的大发展,则是于罗马帝国的兴起2、兵器技术的进步影响到城市建设3、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有明显的反映a: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b:古埃及卡洪城c:罗马帝国时期大量世俗性建筑的建造d:中世纪时期城市格局的变化4:社会政治制度对城市建设有直接影响a:中国的封建社会自秦始皇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直至清王朝大多数朝代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城市规模都很大b:而欧洲长时间封建割据,城市规模较小,直到17世纪形成军权专制的国家。

巴黎、伦敦等城市才得到发展c:中国封建城市的中心是政权中心而欧洲封建城市的中心往往是神权的中心—教堂。

5、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a:中国是地主所有制,城市是它的政治、经济、居住的中心,而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b:中国封建社会“重农轻商”“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占统治地位,而商品交换的模式即“商品经济”占次要地位。

因此城市的发展缓慢。

但一些商路要地往往形成商业都会如:苏州、扬州、成都、广州等c:中国有很长的海岸线但海外贸易不是重点而欧、美等国家则将海外贸易作为发展的重点,海港城市较早发展起来如:威尼斯、马赛、汉堡。

d:中国古代市的变化说明了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6、近代工业革命对城市的影响a:瓦特1784年蒸汽机的发明。

摆脱自然资源,将生产集中于城市。

作坊式—大规模。

b:产生的影响:新的生产方式改变城市格局;新的交通方式改变城市格局;出现新的城市类型;人口和财富的集中引发大量的问题古埃及城市背景:发源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的下游。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宝典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宝典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宝典第一讲古埃及、两河流域和波斯、古印度和古代美洲的城市规划(无)第二讲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与思想1.雅典卫城的设计特征①选址:位于雅典城市中心,孤立的山丘之上,用乱石在四周砌挡土墙,形成大平台。

山势险要.只有一个上下通道,在景观上成为整个雅典的控制点。

②总体布局: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顺应地形地势,山上有一个很好的观赏效果,同时也照顾到山下的观赏。

③创造了良好的视觉效果,绕山一周之后,从西侧进入卫城,可以充分感受卫城。

④创造了良好的室外空间,卫城的重点活动都在室外展开。

2.希波丹姆规划模式、评价.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

希波丹姆模式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在希波战争后大规模用于城市建设中.⑴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⑵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街坊。

⑶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

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工匠住宅区、农民住宅区、城邦卫士和公职人员住宅区评价希波丹姆斯规划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希波战争后城市重建及大规模殖民城市规划建设中迅速、简便化的要求,同时也确立了一种新的城市秩序和城市理想,既符合古希腊数学和美学的原则,也满足了城市中富裕阶层对典雅生活的追求。

然而希波丹姆斯模式也使得古希腊的城市规划从传统上灵活、有机走向形式上的典雅或呆板,甚至为了构图的形式美而全然不顾自然地形的存在.这种模式也给城市生活的活力及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桎梏。

3.古希腊的广场(Agora)的特征及典型案例(图)(1)古希腊的城市广场总体上有着规则和不规则两种空间类型.(2)早期的以雅典为代表的城市明显带有生长城市的特征,广场空间的不规则性并非出自于比例、秩序、及其它空间造型的考虑,应理解为实际需求的结果。

(3)而受希波丹姆影响的殖民城市体现出一种明确的规划特征,广场空间以严格的长方形为基调,形态规则,空间完整。

外国城市建设史重要内容汇总和答案

外国城市建设史重要内容汇总和答案
重要图:
1、卡洪城 P5 2、乌尔城 P11 3、新巴比伦平面 P12
5、普南城 P32
4、米利都城 P29~P30
6、罗马营寨城 P37 7、古罗马广场 P39
城市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心 建筑彼此在形式上与整体不协调,规模更大 广场封闭、轴线对称 有丰富的雕像装饰,从战争中掠夺
第二篇 中古的城市
售赎罪券;不承认教会有解释《圣经》的绝对权威,不承认教士沟通神人的中介作 用,认为《圣经》是信仰的最高原则,因信即可称义,教徒能够与上帝直接相通相 遇;要求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形式,主张教士可以婚娶。
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和天主教教会,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语言文 化的发展,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道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具有深 远的影响。
期露天拜火不设庙宇 7、乌尔城、巴比伦城和新巴比伦城的基本特征 P10~P12 乌尔城
2100BC.~2000BC.建城、有城墙城壕的卵形城市(外城)、方形内城。 内城为宫殿和僧侣府第、分区明显、以山岳台为核心的公共中心(税收、署衙、作坊、 商店、仓库等)、四合院宫殿、小街避日晒。
5、古埃及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P9
巴比伦城与新巴比伦城 双重城墙,九处城门,城市主轴
8、古希腊的文化与历史发展 P22
9、圣地建筑群与卫城的区别 P23 卫城:
国家政治、文化、宗教、军事中心,高处神圣之所、专政时期的产物 。 在建筑上,卫城以防御为主,它与自然环境不相协调。 圣地: 由宗教发展起来的公共活动场地。 圣地因地制宜,构成活泼多姿的建筑空间突破了旧式卫城的格局。 圣地中心的神庙在构图上统率全局,既照顾远处观赏的外部形象,又照顾到内部各个 位置的观赏。 利用地形灵活构图、以神庙为构图中心、考虑活动时的内外观赏视线变化、公众场所。 10、雅典卫城的基本特征 P27 卫城: 原意为奴隶主居住的地方,希波战争以后被视为国家的象征,遇有宗教活动或国家庆 典,公民列队上山祭神。 卫城建在一陡峭的山岗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顶上一天然平 台上。 卫城山门: 卫城山门位于西端陡坡上,是卫城的唯一入口,为了因地制宜,做成不对称式。两翼较 小,山门壮观,从山门就可以看到卫城的中心——雅典娜女神像。主体建筑为多立克 柱式,内部采用爱奥尼克柱式,装饰华丽,外观简朴庄重。 神庙: 卫城主体建筑,为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其型制是希腊神庙中最典型 的,即长方形平面的列柱围廊式。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部分对应页码)古代:重点:1、古埃及城市建设成就P92、阿玛纳城与底比斯城的区别P63、卡洪城的规划特点P5重点:1、古希腊的城邦含义P212、希波丹姆式的主要思想及影响、典型城市P293、图示说明米利都城市的规划特点P294、简述雅典卫城的规划特点P275、希腊化时期城市特点P32重点:1、简述罗马营寨城的特点及典型城市(提姆加德)P372、《建筑十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P463、古罗马不同时期的城市特点P36,37,414、罗马共和和罗马帝国时期广场的异同P37,42中古:重点:1、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建设特征P482、威尼斯及圣马可广场特点P50 ,823、锡耶纳坎波广场特点P514、佛罗伦萨及西格诺利亚广场特点P49重点:1、伊斯兰城市建设特点P642、阿拔斯王朝的巴格达城市建设特点P653、平城京和平安京的规划特点P71重点:1、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菲拉锐特、斯卡莫奇的理想城市的探索P742、巴洛克时期封丹纳的罗马改建的主要内容P793、罗马市政广场的规划特点P814、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典型城市及其格局,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特点P765、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广场特征及典型广场格局P806、巴洛克时期城市建设特征P76重点:1、绝对军权时期法国广场和园林建设特征和典型案例P90~~922、德国的卡尔斯鲁的规划格局P943、凡尔赛的规划特点P88近代:重点:1、奥斯曼的巴黎就成改建的特点及影响P1032、阿姆斯特丹的城市建设特点P1073、纽约曼哈顿规划及华盛顿规划设计特点P1124、以实例说明近代亚非拉殖民城市建设特点P1085、英国英华庭园P101重点:1、空想社会主义的定义及代表人物及实践意义P1142、霍华德“田园城市”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图示P1173、工业城市的主要思想内容P1204、带型城市的主要思想内容及实践P121现代:重点:1、盖迪斯的区域规划理论的内容P1262、沙里宁的有机疏散P1273、格里芬的堪培拉规划特点P1294、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5、大赫尔辛基的规划特点重点:1、勒·柯布西耶的主要思想及明日城市、光辉城市的特点P1292、霍华德、柯布西耶规划思想的比较3、田园城市、卫星城市、新城的建设特点4、恩温的卫星城市的主要内容P1345、雷德伯恩体系P1356、邻里单位理论P1357、赖特的广亩城市P1408、中心地理论P1869、增长极理论P18610、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及其先进性、局限性P13911、马塔提出带型城市的特点及图示P141重点:1、昌迪加尔、巴西利亚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优缺点,规划年代和规划师P170重点:1、英国的三代新城的特点及代表城市P2、哈罗新城、坎波诺尔德、朗科恩、密尔顿·凯恩斯的规划特点及比较P2073、瑞典新城与英国新城的差别P1634、魏林比、哥伦比亚的规划特点P163,2145、多摩新城的规划布局及规划意义P216重点:1、区域中的大城市规划:伦敦、巴黎、华盛顿、东京、莫斯科P2002、意大利古城保护的方法P1783、巴黎谷城的分区保护P2314、伊斯坦布尔的古城保护P231重点:1、50年代和60年代城市中心区的区别P179,2362、新宿副中心、巴黎德方斯、纽约罗斯福岛、巴比坎中心的规划设计特点P218重点:1、工作居住综合区P2582、整体式居住小区P260重点:1、Team10的“人际结合”规划思想及簇群城市P1892、场所的定义、特性及于空间的区别P2653、马丘比丘宪章及雅典宪章的对比 P139,2674、新陈代谢理论P2795、丹下建三的东京2000年规划P2806、现代科学方法论P2727、整体主义P189(思想史纲P163)8、凯文·林奇P264。

外国城建史考试复习资料

外国城建史考试复习资料
☆普南城:始建于公元前 6 世纪,于公元前 4 世纪亚历山大执政时进行了彻底重建。城市背山面 水,位于向阳的陡岩脚下。结合地形,建起自上而下蜿蜒的城墙。第一层最高为底米特神庙。第 二层是雅典娜波利亚斯神庙。第三层是市场、鱼市场以及会堂。第四层最低,建有竞技场、体育 馆。7 条东西街道,15 条南北台阶式步行街。 希波丹姆规划系统,在古希腊长期实践过程中,有所发展,这就是从米利都城但单纯的棋盘式街 道发展到赛里纳斯城的有显著的城市轴线,更进而到普南城的道路与建筑之间有计划的配合。 第六章 古罗马的历史分为 3 个时期:伊达拉里亚(前 750~前 300);罗马共和时期(前 510~前 30); 罗马帝国时期(前 30~476)从前 395 年开始,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建都在君士 坦丁堡,西罗马建都于罗马城,西罗马于 476 灭亡 东罗马发展成拜占庭帝国(封建制) 罗马营寨城:有方正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中间的十字交叉道路通 向方城的东南西北 4 门 在道路交叉处修建神庙。 ☆共和广场:城市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心.。建筑彼此在形式上与整体不协调,规模更大。 广场开放、轴线对称。 ☆罗马帝国广场:在罗马共和时期,共和广场是城市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帝国广场是 从共和广场的轴线中段向西北延伸约 300 米左右。帝国广场建筑群之间以垂直轴相交。 营寨城:提姆加德、兰培西斯和阿奥斯达:帝国时期所建,规划布局共同特征是按照罗马军队的 严谨的营寨城方式建造的城市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大干道成十字交叉或十字相交,在交叉点处是城 市的中心广场。 ☆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城址选择、城市形态、城市布局。
第七章 封建城市的规划建设特征 一、城市是自发成长的; 三大起源类型:军事要塞型、封建城堡型、商业交通便利型 城市选址与发展 保守的选址、突破城墙发展、逐步专业化的商业街市 二、城市是自发形成的,以环状与放射环状为多; 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教堂常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 四、中世纪城市划分为若干教区; 五、中世纪城市与有美好的城市环境景观; 六、建筑群具有美好的连续性、丰富感与活泼感,给人以良好的美的享受; 七、城市的弯曲街道既可以挡冬季寒风,防夏日暴晒,又具有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 丰富的城市景观:教区划分(小教堂/井亭/喷泉雕塑/商住混合/专业化商业街)、建筑体量/色彩 /建材的巨大反差、自发形成的街道、城市主体色调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题型——填空简答论述1、古埃及典型城市卡洪城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南面,建于第十二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900年。

城市平面为长方形,边长380×260米,有砖砌城墙围着。

城市又用厚厚的死墙划分成东西两部分。

城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南北向大街从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

仅260×108米的地方就挤着250幢用棕榈枝,芦苇和粘土建造的棚屋。

这区仅有一条8~9米宽的南北向道路通向南城门。

厚墙以东又被一条东西长280米的大路将城东分为南北两部分。

这里道路宽阔、整齐并用石条铺筑路面。

东西大路的背面为贵族区,面积与城西奴隶区差不多,仅排着十几个大庄园。

每个大庄园均是深宅大院。

尤其是西端一片用墙围着的建筑群,大概是显贵的住所;占地60×45平方米,拥有六、七十个房间,有几层院落。

路南则是商人、手工业者、小官吏等中产阶层住所。

它的平面成曲尺形,房屋零散地分布者。

城东有市集,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南角有一大型坟墓。

贵族住宅朝向北来凉风的方位,而西部劳动人民居住区,却迎着由沙漠吹来的热风方位,反映了明显的阶级差别。

(书本第5页)2、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空想社会主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

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

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理想的意识形态社会,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

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盛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设想把城市建设和经济制度联系在了一起,这样就从更为广阔的社会改造角度,给整个欧洲的现代运动产生了直接的推动力。

并且这种理论主张城市规模不能够过大了,要接近农村,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城乡的结合。

并且有可能能够的城市中各种矛盾。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设想重视城市居民的公共生活和集体生活,建立了各种公共设施。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始于人们从社会改革角度对解决城市问题所作的种种探索。

《外国城市建设史》考研核知识点

《外国城市建设史》考研核知识点

《外国城市建设史》考研核知识点一、知识概述1. 古代埃及城市建设①基本定义:古埃及城市是古埃及人在尼罗河流域建造的聚居地。

这些城市在宗教、政治、社会等因素影响下建设,有独特布局和功能分区。

比如卡洪城,住房按照等级高低分不同区域,它以太阳神崇拜的神庙为中心展开建设。

②重要程度:在《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地位很高,是研究早期文明城市建设的典型。

它为了解古代城市起源、宗教和政治对城市影响等提供了蓝本。

③前置知识:需要知道一点古埃及文明的基本情况,像尼罗河对于埃及人生活的巨大影响,他们的宗教信仰基本内容(如多神崇拜、法老的神性等)。

④应用价值:现代城市布局中也会借鉴古埃及城市功能分区概念,如果一个城市有大型宗教建筑,像寺庙之类的,能以它为中心安排周边活动区域和交通流线。

2. 古希腊城市建设①基本定义:古希腊城市是古希腊人构建的,以城邦为基本形式的城市。

其城市布局注重公共空间,像雅典就有著名的卫城和广场,卫城是宗教崇拜中心,广场是市民集会等公共活动场所。

②重要程度:是西方城市建设源头之一。

对民主社会下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提供了范例,影响后来西方城市公共建筑布局等。

③前置知识:要先对古希腊文明里的民主制度、神话有初步了解,因为城市建设和这些方面息息相关。

例如,城市的很多公共建筑就是为了体现民主,像议会建筑之类的,而很多建筑装饰有神话元素。

④应用价值:在现代城镇规划里,能参考古希腊的公共空间营造方法,打造社区公共客厅之类的空间,方便居民交流互动。

二、知识体系1. 知识图谱这门学科里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城市建设点组成一个庞大体系。

古埃及、古希腊城市建设都是早期部分,它们给后来罗马及欧洲其他城市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就像盖楼的地基一样。

然后再不断发展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到近现代的城市建设内容。

2. 关联知识与历史、地理、文化和宗教等知识关联密切。

像中世纪城市建设,就和当时基督教宗教势力分不开。

城市里有大教堂,还有很多宗教场所。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第一章外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一、起源原始社会---狩猎、采集,有穴居、巢居,以游猎为主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革命(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畜牧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剥离出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品、货币交易、商人三个特点:有秩序、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显示社会等级,辟邪与占卜城市:交通便利、利于交易、防卫需要城市的发源地: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黄河中下游的中国,印度河流域的印度二、古埃及的城市1、古埃及城市特点:1.城市一般沿尼罗河布置,注意因地制宜;2.有统一规划,形制较规整;3.有简单的功能分区;4.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

2、古埃及典型的城市有:孟菲斯城----古埃及第一王朝的都城,反映人与神、死的对立;神与死者的结合底比斯城----十一王朝首都,反映神与人相结合,与死者的对立,生死观念转变卡洪城----古埃及城市典型布局阿玛纳城----新王国时期建造,城市有良好的功能分区,棋盘式道路,把神权向人权转化1)卡洪城特点:a.有简单的功能分区:按阶级分区;b.规划比较方整,有统一的规划2)阿玛纳城特点:a.有一定的分区;b.道路基本为棋盘式;c.中央区的建设;d.城市没有神秘、巫术、昏暗和阴沉的感觉三、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1、比较有名的几个朝代有:a.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b.古巴比伦王国;c.亚述帝国;d.新巴比伦王国。

2.宗教文化:对神权的崇拜很淡,并没有政教合一,文化是交汇融合的,信仰多神教。

3、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特点:a.多建于河边的高地上;b.城市大多不太规则;c.城市内的主要建筑是宗教和宫殿;d.城市有明显的防御作用;e.城市中有铺砌的街道和下水道4、典型城市举例:1)乌尔城特点:a.城市平面呈不规则的卵形;b.城市由中间城寨和外城构成;c.中间城寨宗教、宫殿、星象台占有大面积。

2)新巴比伦城a.城市布局不规整;b.防御作用非常明显;c.市中心布置在主干道和河流之间;d.所有住宅都向院内开门;e.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5、城市建设成就1.地方特色建筑形式和城市布局形式(乌尔城);2.建筑的全方位防御。

重大外城建史考研总复习

重大外城建史考研总复习

三、1918~1945年欧美城市的城市建设及理论
1、新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2、卫星城市理论与田园城市 3、社区运动、邻里单位和划区理论 4、区域规划 5、雅典宪章 6、广亩城市 7、带形与指状城市 8、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城市建设 9、苏联社会主义城市 重点:1、勒.柯布西耶的主要思想及明日城市、光辉城市的特点 2、霍华德、柯比西埃规划思想的比较 3、田园城市、卫星城市、新城的建设特点 4、恩温的卫星城市的主要内容 5、雷德伯恩体系 6、邻里单位理论 7、赖特的广亩城市 8、中心地理论 9、增长极理论 10、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及先进性、局限性。 11、马塔提出带形城市的特点及图示 勒.柯布西耶在20年代提出的两个著名的城市规划方案是什么?表明了他的什么规划思想? 简述4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疏解大都市空间结构的主要规划理论及实例 光明城 带形城市 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中有哪些时代的局限性?
第七讲 二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一)
1、战后的城市重建 2、新城建设 3、 “功能城市”的城市建设实践:印度昌迪加尔、巴西巴西利亚 重点:1、昌迪加尔、巴西利亚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优缺点,规划年代和规划师 昌迪加尔规划 朗科恩新点 在卫星城规划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西方规划师们如何解决城市城市居住环境质量与工作机会这两种要素的矛盾?
重点:1、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建设特征 2、威尼斯及圣马克广场特点 3、锡耶纳坎波广场特点 4、佛罗伦萨及西格诺里亚广场特点 试从选址、城墙、主要建筑、道路、广场等方面简要概括西方中世纪城市布局的特点 欧洲中世纪城镇选择主要考虑哪些因素,由此带来什么样的城市特色? 论述欧洲中世纪以后城市变化的功能化特征 简述中世纪时期欧洲城市的特征
五、美国新建的大城市
华盛顿规划

外国城建史复习资料

外国城建史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3、具有“城市规划之父”之称的是—希波丹姆---,他的代表作品是---米利都城---。

5、17世纪巴黎的改建体现了---古典主义------风格。

6、---盖迪斯----首创了区域规划的综合研究。

9、古代美州形成了3个巨大的文化中心—墨西哥地区---,------古马雅地区-----,----古印加地区--------------。

10、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和阿尔伯蒂的----《论建筑》---,对古代的城市规划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1、圣彼得大教堂广场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作品,由---伯尼尼---建筑师设计。

10、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在他的著作--《正在消灭的城市中》城市分散主义思想--提出的广亩城市是他的总结。

11、华盛顿规划由主持----朗方-----,他的规划思想受到---巴黎-----的影响。

12、“工业城”最独特的贡献在于--夏涅是针对具体问题----工业所带来的问题而提出的“工业城市”构想,他对城市功能、城市形象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重视规划的灵活性、给城市的发展留有余地。

---二、名词解释有机疏散理论:把城市的功能活动分为经常性和偶然性的,建议把城市的功能进行有机的分散。

大城市连绵区:它一般成带状,规模很大的城镇集聚区。

以若干个几十万以至几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中心,组成相互依赖,兴衰与共的经济组合体。

反磁力吸引中心:现代城市规划学把这种大城市对人口的吸引,称之为磁力吸引;而把为摆脱这种磁力吸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称之为反磁力吸引体系。

英华庭园: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

以棋盘式路网的规划结构型式为城市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发扬了古希腊时的市民民主文化。

提姆加德城:十八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造园艺术被英国引进,趋向自然风格,由规则过渡到自然风格的园林应运而生,被西方造园界称作“英华庭园”。

之后,这种“英华庭园”通过德国传到匈牙利、沙俄和瑞典,一直延续到19世纪30年代。

外国城建史复习

外国城建史复习
堪培拉规划:
利用地形,把自然风貌桐城市景观融为一 体。
城市分区明显。
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芬兰建筑师沙里宁---对田园城市的 理论延伸。
观点:
1.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其发展过程中有两种趋势 (生长与衰败)
2.从重组城市功能入手,实行城市的有机疏散才能 实现城市的健康、持续增长和保持城市活力。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
(1)概念: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 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 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
(2)田园城市实质: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若干个 田园城市(3万人)围绕中心城市(5.8万人)呈圈 状布局,城市之间是农业用地。
(3)田园城市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 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设,环形林 阴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
亚历山大城
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当时地中海经济贸易和 文化中心。
城市规划特点: 路网:有相互垂直的完整路网,两条宽33米
的大道垂直相交。 王宫:壮丽的庙宇和王宫占全城的三分之一。
不同时期雅典城的发展
古罗马时期的城市
城市建设:
伊达拉里亚时期:
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罗马公社
社会制度为军事民主制
而影响了建筑特色
圣地建筑群:
德尔菲:
由宗教发展起来的公共 活动场地
因地制宜,构成活泼多 姿的建筑空间、突破了 旧式卫城布局
中心的神庙在构图上统 率全局,既照顾远处观 赏外部形象,又照顾到 内部各个位置的观赏。
奥林匹亚:圣火来源地 阿波罗圣地: 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
因火灾、地震破坏
阿波罗神殿:略呈方形, 四周有墙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

(百度)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百度)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11.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4000-3000年)?2、《建筑十书》。

维特鲁维于公元1世纪的建筑论文集,是全世界第一部完整的和最有影响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理论总结.(城市选址、建筑物选址、街道布置与广场设计、关于理想城市的构想)3、古希腊城市格局。

格网状布局;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核心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

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绝对君权时期出现轴线放射的街道、宫殿花园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中世纪欧洲城市的格局。

教堂成为城市的中心;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城市的有机发展;后期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活动中心4、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分期大致可以分为: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早期文艺复兴(15世纪),以罗马为代表的盛期文艺复兴(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威尼斯和仑巴底为代表的晚期文艺复兴(16世纪中期和末期),17世纪以后为巴洛克时期。

5、对欧洲古代城市规划的政治背景的分析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古希腊: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经历了奴隶制的民主政体,形成一系列城邦国家。

古罗马: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

2、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这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中世纪。

社会生活中心转向农村,手工业和商业十分萧条,城市处于衰落状态。

这时欧洲分裂成许多小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据和战争不断,出现了许多具有防御作用的城堡。

同时教会势力十分强大。

3、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17世纪后半叶,新生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强大的国家机器提供保护,资产阶级与国王联盟,反对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了一批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

6、巴黎的城市改建a.雅各宾时期的巴黎改建λ贫民化的改建---道路、绿化、土地整理;公民美德般单纯的建筑;b. 拿破仑帝国时期λ军事独裁、城市建设活动主要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为颂扬皇帝和宣传对外战争胜利服务;代表大资产阶级的政权;城市面貌---灰色屋顶的多层住宅建筑;有连续券廊的里沃利大街;巴黎西部的贵族区建设;建设凯旋门广场之后,由于交通阻塞在它周围开拓圆形的明星广场。

外国城建史(复习整理)

外国城建史(复习整理)

古埃及的城市一、古埃及社会背景古埃及历史分期: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2400年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400年~公元前1580年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80年~公元前1150年晚期——公元前1150年~公元前30年政治体制:政教统一、中央集权、皇帝(法老)专制宗教迷信思想:灵魂是永生的,人生是短暂的,陵墓庙宇史永恒的,城市、住房是短暂的。

二、古埃及城市概况占埃及象形文字“城市” :以圆形或椭圆形内划十字组成。

其圆形或椭圆形代表城墙,十字代表街道。

城市以十字街划分为4个部分。

1、卡洪城:古埃及有名的城市卡洪(Kahun)就是十二王朝时期于公元前2000多年建成的。

城市平面:长方形,边长380X 260米,有砖砌城墙围着。

城市分区:用厚厚的死墙划分成东西两部分。

城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8,9米宽南北向大街从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

厚墙以东又被一条东西长280米的大路将城东分成南北两部分。

东西大路的北为贵族区。

城东有市集,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南角有一大型坟墓。

2、底比斯城:建于中王国时期,以后王朝有很大发展而成为古埃及最宏伟的城市。

城市人口最盛时到达10万人口。

位置:死者之城位尼罗河左岸,城市位尼罗河右岸。

“生者之城”布局:神庙(卡纳克与鲁克索)则是位于城中,与…生者之城‟结合在一起了。

“死者之城”:金字塔的设计构思已不适应;皇帝们在山岩上凿石窟作为陵墓,利用原始拜物教中的巉岩崇拜来神化皇帝。

3、阿玛纳城背景:新王国时期国王自称为神,宫殿和庙宇结合在一起,在大殿里拜谒国王。

开创了新的生活方式。

皇帝阿克亨纳顿于公元前1370年左右在阿玛纳建立首都位置:面临尼罗河,三面山陵环抱,无城墙。

格局:沿尼罗河稍呈弯曲的带形,长达3.7公里,宽约1.4公里,顺着尼罗河流向,规划了灵活的棋盘式道路系统。

街道也有部分绿化。

分区:北部为劳动人民住区,中部为帝皇统治中心,南部为高级官吏们的府邸。

创新:明确的分区,特别是已经有了明显的市中心区。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1.6卡洪城的平面布局特点:城市平面为长方形边长380x260m,有砖砌城墙围着。

城市又有厚厚的死墙划成东西两部分。

城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南北向大街从东侧门贯穿这一区,居住密度极大。

厚墙以东又被一条长280米的大路将城东划分为南北两部分。

这里道路宽阔,整齐并用石条铺筑路面。

东西大路的北部为贵族区,面积与城西奴隶区差不多,仅排着十几个大庄园。

路南侧是商人手工业者,小官吏等中产阶级住所。

体现了明显的分区,体现了明显的阶级对立,体现了功能分区。

2.古埃及城市建设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A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

B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C最早运用棋盘式路网 d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王国使其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

E采用中心对称,对比,中轴的建设手法3.山岳台:是一种用土坯砌筑或夯土的高台,一般为7层,自上而下逐层缩小,有坡道或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庙。

是祭天的场所。

4.雅典卫城的建筑成就及其布局:A选址上:卫城位于雅典城市中心,孤立的山丘之上,在乱石四周砌挡土台,东西280m,南北最宽130m,山势险要。

只有一个通道,在景观上成为整个雅典的控制点B在总体布局上:自由活波的布局方式C创造了良好的视觉效果,绕山一周后,从西侧进入卫城,可以充分感受卫城D创造了良好的室外空间,卫城的重点活动都在室外展 E建筑艺术成就:综合了多立克柱和艾奥尼艺术,有不同的建筑形式和艺术,采用材料和颜色使其达到统一F纪念意义的反应,没有世俗建筑5.希波丹姆:公元五世纪的规划师,在历史上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代表项目有米利都城,普南城。

希波丹姆规划:采用一种几何形状,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形式。

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

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街坊。

其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其北与南为商业区,其东南主要为公共建筑区。

(图:米利都城平面)6.罗马营寨城:(图,罗马营寨城有方正的城墙。

外国城市建设史要点资料01

外国城市建设史要点资料01

第一讲古埃及、古西亚、古印度与美洲城市城市的起源原始社会--- 狩猎、采集,有穴居、巢居,以游猎为主旧石器晚期--- 相对定居、土窑滨水定居点的特征:选址显示某种秩序、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建筑物布局显示出社会的等级关系避邪符咒与占卜盛行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革命(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畜牧业)7000BC.-4000BC.---土地耕作者居民点,易碎不宜携带的陶器罐子装物,房子装人---采用容器形状,减少建材用量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剥离出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品、货币交易、商人4000BC.-3000BC.---城市产生---城市革命,文字---城市城市:交通便利、利于交易、防卫需要城市革命与城市的产生第一批城市诞生于公元前3000-4000年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商人和手工业者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产生了固定的交换商品的居民点古埃及的城市社会背景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尼罗河是唯一的水源公元前4000年左右,进入金石并用时期公元前3500年,成立两个王国公元前3200年,统一的美尼斯王朝政教合一的国家体制,宗教很发达法老陵墓和庙宇成为最主要的建筑物城市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社会背景1、历史沿革4000BC. 原始社会过渡奴隶社会---3500BC. 上下埃及---3200BC.第一(MENES)王朝分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晚期四个历史时期2、宗教信仰人生短暂、灵魂永生、千年复活生者之城简单马虎,死者之城神圣永恒,生死分离3、建造水平大量人力物力,多工种的合作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学、几何学、工程机械等发展防御水患孟菲斯古城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最南端白色城墙围绕,白城死者之城:持续了千年之久:死者之城的存在卡洪城中王国时期长方形、砖砌城墙城市用墙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城西为奴隶居住区城东:路北为贵族区、路南为中产阶层城东有市集城市中心有神庙城市东南角有一大型坟墓底比斯城中王朝时期首都分置尼罗河两岸位于峡谷神庙位于城中金字塔改为石窟,凿岩为陵崖墓崇拜神庙与死者之城阿玛纳城新王朝时期都城崇拜太阳,宫殿和庙宇结合没有城墙的带形城市顺(尼罗)河布置灵活的棋盘式道路格局城市分北、中、南三个部分北部有劳动人民住区中部为皇宫、行政中心及庙宇南部为高级官吏们的府邸城市建设的成就及其影响用地选择上注意了因地制宜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城市古西亚文明地理位置发源于幼法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及伊朗高原地区的西亚文明历史沿革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9世纪)埃及帝国和亚述帝国(公元前16世纪初)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7-6世纪)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公元前4世纪)宗教信仰多神教天体(山岳台)崇拜与国王(宫殿)崇拜相结合宗教与社会商业活动一体波斯时期露天拜火不设庙建筑概况山岳台:是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大型建筑一般建造在高大的土台上建筑有大量的浮雕装饰乌尔城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平面为卵形;有城墙和城壕,有两个港口通往水面宫殿及贵族僧侣的府邸位于西北高地宫殿是四合院的,由若干院落组成庙宇平面较为规整,一般是四方形平面厚墙之外是平民和奴隶居住地以山岳台为核心的公共中心(税收、署衙、作坊、商店、仓库等)房屋密集排列,街宽仅三米左右新巴比伦城3000BC.建巴比伦城---650BC.建新巴比伦城城市跨越幼发拉底河两岸,平面为矩形筑有两重城墙,城东加筑一道外城,设9门城市主轴为北偏西,沿主要大道及河岸布置宫殿、山岳台与神庙城中小巷是曲折而狭窄的,1.5-2米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东方贸易中心公元前2世纪,沦为废墟古印度城市古印度文明与城市的兴起印度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公元前3000年左右,出现了许多奴隶制国家2500BC.-1500BC.史前文化---哈拉帕文化的存在1000BC.雅利安文化的冲击住宅与城镇建设的准则罗盘定方位按规定划分地块和街道公元前1000某些定居点出现了护墙街道的形式区分:街道、宽街、环城街(游行用地)城市中心高地—窣屠婆莫亨约-达罗城城周长5公里多,平面为方形3条南北大道、两条东西大道,道路为棋盘网分为东西两群:西为卫城,东为街市西侧的中间高地遗丘:建于洪水位以上,厚墙东侧街坊:大小不一,排水系统完善哈拉巴城与莫亨约-达罗城大致相同西侧高地城堡,设置行政中心北部有仓库和劳动人民居住地技术水平高,计划性相当周密古代美洲的城市历史文化概况:古墨西哥文明约一万年前左右,出现了较高的石器时代文化公元前10世纪末期,出现了最初的奴隶制国家古玛雅文明历史遗迹始于公元初期是美洲文明的摇篮古印加文明大量建筑保存在马丘比丘古代美洲城市现有遗址多数只限于宗教中心或政治中心,尚未发现有居住迹象;或发现居住区却无神庙等宗教遗迹,也无集市遗址选址方面:很少考虑交通方便距离肥沃土地的远近就地取材问题水源问题利用山坡建设特奥蒂瓦坎城位于墨西哥中部高原的河谷城市中心主要建筑是组宗教礼仪的纪念建筑物月亮神庙:在主轴线一端太阳神庙:中美洲建筑遗迹中最高的一处,64.5米羽蛇神庙:古代墨西哥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之一(羽蛇神的名字叫库库尔坎(kukulcan),是玛雅人心目中带来雨季,与播种、收获、五谷丰登有关的神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古代的城市1.古埃及的城市建设成就1)用地选择上因地制宜。

村镇庙宇修筑于尼罗河畔的高地上,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金字塔修筑于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免受水患。

2)最早运用城市分区(不是功能分区),如卡洪城分两区,阿玛纳分三区3)最早运用棋盘式路网,对希伯丹姆规划型式有重要的影响4)出色的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规划中应用对称、序列、对比、主题等构图手法。

2.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及其演变、影响、米利都城规划要点a.希波丹姆规划型式特点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

希波丹姆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

希波丹姆最早从理论上予以阐述,在希波战争后大规模用于城市建设中。

1)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2)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街坊。

3)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

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

b.米利都城规划要点(希波丹姆的规划思想在米利都城的建设工作中得到完整的体现)1)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采用棋盘式路网。

2)两条主要大街垂直从城市中心穿过,中心开敞空间呈“L”型,有多个广场3)城市中心分为四个功能区。

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其北与南为商业区,东南为公共建筑区。

城市用地选择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易要求。

c.演变希波丹姆规划系统,在古希腊长期实践过程中有所发展,这就是从米利都城单纯的棋盘式街道,发展到赛里纳斯城的有显著的城市轴线,更进而到普南城的道路与建筑之有计划的配合3.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的特点1)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大都按照希波丹姆规划形式来建造,布局规整,模式统一2)城市广场整齐划一,从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邻里住区的划分都是按照几何和数的规律进行规划建设。

3)城市中心由广场取代卫城和庙宇4)城市广场普遍设敞廊,讲究气势和透视效果。

5)城市环境卫生条件好4.罗马营寨城布局特点及典型城市a.布局特点:1)有方整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2)中央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西南北四门3)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b.典型城市:北非提姆加德(罗马帝国时期)1)平面正方形2)两条垂直干道成十字相交,交点处是城市的中心广场3)城市道路网为方格形4)城市有剧场、浴场等大型公共建筑5)在主要道路起迄点和交叉处,有壮丽的凯旋门,它们之间有列柱街5.罗马共和时期与罗马帝国时期广场建设的异同1)罗马共和时期广场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的中心,罗马帝国时期广场是皇帝树碑立传的纪念地2)共和时期广场建筑连续形成不相协调,帝国时期通过柱廊得到统一3)广场由开敞走向封闭,有自由走向严整,目的在于塑造一个供人观赏的三维空间4)共和时期广场组织较乱,帝国时期通过多个彼此垂直轴线组成一个整体6.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主要内容1)城市选址。

高爽地段,有利避风、浓雾、酷热,接近水源,交通便利2)建筑物选址。

探讨了建筑性质,同城市关系,地段四周现状、道路等。

3)街道布置与广场设计。

4)理想城市方案。

平面八角形,便于防守,放射性路网,广场神庙居中,道路不直接对向城门第二篇中古的城市3.中世纪巴黎的城市建设1)在罗马营寨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位于赛纳河口的一个小岛上,即城岛3)几次扩建城墙和城市4)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4.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理论a.阿尔伯蒂《论建筑》继承了维特鲁威的的思想,主张从城市的环境因素考虑城市的选址选型,结合军事防卫要求布局街道,提出了理想城市的模式:1)城市街道由中心向外辐射,形成有利于防御的多边形星形平面。

2)中心设教堂、宫殿或城堡。

3)城市由几何形体构成。

b.费拉瑞特《理想的城市》(图)完整的按照费拉瑞特的理想城市建造的是威尼斯王国的帕尔曼-诺伐城,设计者是斯卡莫齐为防御而设的边境小城,中心为六角形广场,辐射道路用三组环路联接。

城市中心点设棱堡状的防御性构筑物。

c.斯卡莫齐—理想城市方案(图)1)城市中心为建有宫殿的市民集会市场2)东西两侧为正方形的商业广场,南北为交易所及市场广场,主要广场南侧有运河通过3)城市中心设棱堡状的防御性构筑物4)由于星形城市放射性锐角很难设计房屋,后来出现了有格栅型接道的矩形理想城市d.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对整个欧洲的城市规划思潮都有影响5.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城市的主要特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分期大致可以分为: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早期文艺复兴(15世纪),以罗马为代表的盛期文艺复兴(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威尼斯和仑巴底为代表的晚期文艺复兴(16世纪中期和末期),17世纪以后为巴洛克时期a.城市特点1)突破了宗教束缚,大型世俗性建筑构成了城市主要景象2)地理学、数学等知识有力的影响了城市规划结构3)许多城市因不能满足生产生活而进行改建,但布局上没有大的突破4)设计思路由细节扩大到环境5)巴洛克时期的浮华雕饰及建筑物的轴线构图,极大的丰富了城市景观6)巴洛克时期城市改建强调运动感和景深,有助于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构成整体环境b.典型城市佛罗伦萨(早期)1)建筑主要活动是城市公共建筑和教堂2)修建了联通市中心的乌菲齐大街,两侧为设骑楼的连排式多层房屋3)重视立面设计,不重视体积4)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成为城市标志威尼斯(晚期)1)开拓街道广场,修建教堂府邸2)建造商业集会的敞廊,市政府,钟塔等3)豪绅富商的大府邸多数在大运河两侧,形成屏风式立面4)修建码头和石拱桥5)完善圣马可广场的建设罗马(巴洛克)1)开辟3条笔直的道路通向城门,三条轴线在城门之里的椭圆形广场上相交2)3条道路交叉点安置方尖碑,作为对景3)轴线构图的广泛运用4)强调建筑体积5)多数教堂采用集中式构图,具有纪念碑性质6.文艺复兴时期的广场建设及典型格局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放在广场建设上1)早期:继承中世纪传统,广场周围建筑布局自由,空间多封闭,雕像放在广场一侧。

2)盛期和晚期:广场比较严整,采用柱廊形式,空间开敞,雕像常常放在广场中间代表:圣马可广场1)由3个梯形广场组合成的拐尺形广场,透视效果好2)艺术处理方面,高耸的钟塔成为城市的标志,与广场周围的水平线成美的对比3)广场四周底层全采用外廊式做法4)不同空间互迭和视觉上相似性对比性的运用,达到形体环境的和谐统一的艺术高峰7.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建设a.巴黎改建路易十四时期—为了炫耀君权与国家强大而改建1)改建卢浮宫等大型古典主义建筑2)富裕贵族在巴黎建造城市府邸3)修建路易十四广场和胜利广场歌功颂德4)形成巴黎城市的中轴线,完成香榭丽舍大街和协和广场的建设5)采用区域性、轴线性的方式b.凡尔赛的建设1)位于巴黎西南郊外,由猎庄发展而成2)宫前有3条放射性大道,呈50度角,将景物包容在同一视野中3)凡尔赛花园采用强烈的轴线,对称布局,十字水渠,用列树装饰道路,构成无限深远的透视4)反映了王权至上,体现了唯理主义思想c.广场建设出现了分布在一条轴线上的广场系统规划,纪念性的广场有很大发展,开始将绿化布置,雕像喷泉,建筑小品和周围建筑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以及处理好周围建筑高度的比例,广场周围环境以及广场和广场之间的联系。

典型代表:巴黎的旺道姆广场,协和广场巴黎协和广场:2)位于赛纳河北,横轴与香榭丽舍田园大道重合。

3)主要特征是开敞,广场东南西三面无建筑,向树林,花园和塞纳河完全敞开,平面为长方形4)广场北边有一对古典建筑物,把广场和北面的南北向大街联系起来,构成了同爱丽舍田园大道垂直的次要轴线。

5)协和广场出色地起到了都勒里花园过渡到爱丽舍田园大道的作用,成了从卢佛尔宫至星形广场的巴黎主轴线上的重要枢纽。

第三篇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3.不同时期巴黎改建的特点a.雅各宾时期城市建设的重点是第三等级和贫苦手工业工人的聚居区1)为减轻市中心交通,增辟几条干道2)封闭市内一些墓地,将巴士底狱夷为平地,修建绿化广场,广泛绿化3)建筑形体追求简单,反映“一切建筑都像公民道德那样单纯”的见解b.拿破仑时期1)城市风貌—灰色屋顶的多层建筑2)有连续券廊的里沃大街3)在巴黎西部改建贵族区4)修建明星广场和凯旋门5)以协和广场为枢纽,在规划布局上控制巴黎中心c.拿破仑第三时期奥斯曼改建(99年考题)背景:法国国内国际铁路建成,巴黎成为欧洲最大的交通枢纽目的:功能需要+装点帝都+军事防御措施:1)完成巴黎大十字和两条环路的建设2)连续17年的道路建设(市中心和市区外围)3)为美化城市面貌,对于街道两侧的建筑高度和建筑物顶坡度都有所规定4)改建市中心大型公共建筑5)重视城市绿化,修建大面积的公园6)将巴黎市中心分散到几个区中心,适应了当时由于城市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分区要求7)完善市政设施建设缺点:1)没有解决贫民窟问题2)没有解决因国内国际铁路网的形成而造成的城市交通障碍5.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渊源—空想社会主义(原理三21):1)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是托马斯-摩尔在16世纪时提出的。

乌托邦有50个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最远一天能到达;城市规模受控制,以免城乡脱离,财产公有。

2)康帕内拉“太阳城”财产公有,居民从事畜牧、农业、航海、防卫等,城市空间结构由7个同心圆组成安德累雅“基督教之城”3)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开始暴露种种矛盾,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提出社会改良的设想。

欧文:“新协和村”4)资本主义由巩固到发展,矛盾加深,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种种改革措施,如傅立叶的“法郎吉”,生产于消费结合,有组织的大生产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但他们设想将城市作为社会经济的实体,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相结合,出发点是解决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工作问题,在城市规划思想史上占有一定位置。

也是后来的“田园城市”、“卫星城”等理论的思想渊源。

(解决社会问题的探索+理论渊源)6.田园城市相关内容(图)霍华德1898《明天—-一条通向改革的和平之路》a.社会背景:1)政府获得政治资本2)社会问题:土地,税收,环境,人口3) Howard全面地卷入到1870和80年代的英国激进主义浪潮之中。

他们的口号与方法是民主和合作。

他们要打破土地所有者的权力,然后开始全面的土地改革。

他们反对运用当时两种主要的思潮,即政府干预和劳工运动。

b.田园城市概念:针对大城市拥挤、不卫生等问题提出的为健康、产业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

城市四周有永久农用地包围,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c.空间模式(城乡磁体):1)城市控制在一定规模,对于城市建设用地进行限制2)几个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城市形成一个系统3)用绿带和其他敞地将城市独立的居住区分隔开4)合理布局居住工作及基础设施5)各功能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联系6)可以便捷地同自然景观接触d.社会目标:1)通过土地公共政策规定减轻房客的房息压力2)自主各种形式的合作社3)土地出租利息归公众所有4)提供各种社会公共设施5)创造各种就业岗位e.意义:针对工业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的一种先驱性的城乡结合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