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看雪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教案教学材料处理要灵活。

教案不能写成教材的缩写,不能写成教材的提纲,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自搞一套,那么应该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教案,一起来看看吧!《湖心亭看雪》课文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品味写景美句,体会白描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反复诵读,感悟作者之痴。

【教学重点】体会白描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回忆积累的有关西湖的诗句。

教师预设整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等诗句。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读音障碍读中清(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吐字清晰)1.找两个学生读课文,学生起来评价,指出问题再朗读;2.生根据多媒体课文停顿划分,听课文示范录音,注意朗读的语气;3.学生根据录音齐读课文。

《看雪》教案设计

《看雪》教案设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恰当 、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积极性。
课堂氛围与互动
教师是否能够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 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 讨论。
作业与反馈
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否适量、有针对性 ,是否能够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 和指导。
改进措施与建议
针对学生表现,教师可以采取个别辅 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 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展示与雪相关的图片 、图表等视觉资料,帮助 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
实验演示
通过简单的实验或演示, 让学生观察雪的形成、特 点等,加深对知识点的理 解。
讲解与讨论
结合实例详细讲解知识点 ,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 交流,促进知识的消化和 吸收。
04
学生活动安排
小组讨论与交流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 人,围绕《看雪》的主题和情节 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
文。
人物形象分析
深入剖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探讨 人物性格、行为动机及其与主题的 关系。
主题思想阐释
讲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引导 学生思考课文传递的深层含义和价 值观。
难点问题探讨
01
02
03
地域文化差异
讨论南北地域文化差异对 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课 文中人物行为的合理性。
通过描述或展示与雪相关的场景 ,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导 入做铺垫。
问题导入
提出与雪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 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新课导入技巧
衔接导入
回顾之前学过的与雪相关的知识,自 然过渡到新课内容。
悬念导入
通过讲述与雪相关的有趣故事或现象 ,留下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3张PPT)

课文赏析
原文: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
舟子说作者“痴”,虽有世俗之感,却是对作者痴
①及:等到。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②舟,子痴:迷船于夫世。俗之外的
③喃喃:小声嘟囔。
④莫:不要。
⑤相公:旧时闲对情士人雅的致尊的称高。度评价,⑥巧更妙:地还表。现出作者孤高冷寂
主旨探究
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道“舟中人两三 粒”,文章末尾还写到舟子,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 ①作者去湖心亭赏雪,旁若无人,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 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清高 的境界,所以“独”字表现了他的高洁。 ②作者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也进不了他的内心,舟 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 的,“独”字表现了他的孤傲清高。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①喜曰:“湖中焉
得更有此人②!” “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了作者的“喜”。但作者并不
①大:很,非常。
②焉得更有此人:说哪自能己还喜有,这反样写的二人客呢“!见意余思大是想喜不”到,还“会湖有中这焉样得的更人。
焉得,哪能。更,有还此。人!”,这一惊叹虽发自于二客,实为作者的
译文:
心声。运用反客为主的手法,足见其用笔之独到。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在烧酒,酒炉
里的酒正在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说:“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
的人呢!”
课文赏析
原文: 拉余同饮。余强①饮三大白②而③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④此。
湖 心 亭 看 雪
张 岱
文题解读 “看”是欣赏、观赏的意思。“看雪”点明事件。文 题简洁、明了,表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12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精品教学ppt课件(含教材习题答案)

12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精品教学ppt课件(含教材习题答案)
那么他又说“独往”,是不是矛盾?这个问题,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要去 其形式,存其精神。这里不能单纯理解为作者目中无人。实际上,这表 现了作者傲岸自恃的情怀,是晚明江南文人独立不羁精神的表现。只 有作者这样的雅士,才会夜赏西湖雪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如舟子, 确实不会有这个雅兴和追求。
疑难探究
3.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第三单元 游目骋怀
12* 湖心亭看雪
课后作业---《少年班》
课后作业
D
课后作业
D
课后作业
B
课后作业
C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B
课后作业
上下一白
雾凇沆砀
湖中人鸟声俱绝
天与云与山与水 大雪三日
第三单元 游目骋怀
12* 湖心亭看雪
课后作业---《少年班》
课后作业
D
课后作业
D
课后作业
B
课后作业
举像目一皆抹白印痕的天湖地堤苍茫 浩大气象
墨点一般大小的亭 如草“芥一和”米字粒把一夜样晚的里小天舟空和、舟中人
云雾、湖水之间浑然莫辩 缩的小壮式阔的、夸朦张胧和而比又喻凝,静和的阔大的雪 景美形景成展对现比出。来写。出了人和物在大自 然中的渺小。
精读细研
独往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 云与山与水,上下一 白。湖上影子,惟长 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 人两三粒而已。
第三单元 寄情山水名胜
12* 湖心亭看雪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字词梳理 5 精读细研 7 主旨归纳 97 疑拓难展探延究伸
2 走近作者 4 整体感知 6 疑难探究 8 写作特色 180 课主后旨作归业纳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

白描手法写人
白描用于写人,只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 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 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 bì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 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 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 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 上,……。
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请用白描手法描写你的一位
同学或者描写某种景物。
拓展延伸
1、阅读下面三副有关湖心亭的对联,说 说你的理解。
【1】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明】胡来朝
赏析:四季不断笙箫歌舞,有谁能想 到,还有穷人见月而悲伤。作者撰写此 联,明是写景,实是抒怀,全联颇有愤 世之感。
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用简练朴实的文字,只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 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作为一种描写的方法。
①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 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②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 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
③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 现,生动形象。
3、痴人之景:
咬文嚼字赏雪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 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 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 粒而已。
比较一下,原句和改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呢?
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改: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原: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改: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 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 个而已
湖 心 亭 看 雪

12胡心亭看雪

12胡心亭看雪

(chóng zhēn) (gēng) (cuì) (sōng) (hàng) (dàng) (zhān) (gèng) (qiǎng) (nán nán)
三、听读课文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chóng zhēn)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 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 挐 (náo)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 雪。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 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dī)一痕、湖
俱绝)
小结第一自然段
叙事: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
不一般的纪年方法(明代纪年,但文 章写于明灭亡以后,使用明代纪年是 因为作者对明朝仍有怀恋之情。)
景:三日、俱绝——肃杀、冷寂
独:突出强调数量,更写出作者 与众不同的心态和情趣。
写湖心夜景
对比得出
其总的印象是(全景
雾凇沆砀, 天与云, 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你 心中 的 雪景 是 什么样 的呢?
dài
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 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 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 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 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 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 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 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一、作者简介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 号蝶庵居士,明朝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 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shàn)溪 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 似相公者!”
问他们的姓氏,(他们回答)是 金陵人,客居此地。等到下船, 船夫不停的小声念叨着:“别说相 公您痴,还有像相公一样痴的人 呢!”

12月看雪的旅游景点

12月看雪的旅游景点

12月看雪的旅游景点
1、哈尔滨:哈尔滨是中国著名的冰雪城市之一,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是哈尔滨冰雪节的时间,此时来哈尔滨可以看到各种冰雪景观,包括冰雕、雪雕、冰灯等。

2、吉林:吉林也是一个适合12月看雪的旅游城市。

长白山是吉林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此时正是长白山雪景最美的季节。

此外,吉林还有雾凇岛等著名景点。

3、漠河:漠河是中国最北的城市之一,每年12月到次年2月是这里雪景最美的季节。

在这里可以体验极寒的气候和壮观的雪景。

4、峨眉山:峨眉山是四川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赏雪胜地之一。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雪景和壮观的云海。

5、九寨沟:九寨沟是四川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虽然主要以水景著称,但冬天的九寨沟也有着别样的美景。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雪景和冰川景观。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阅读练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阅读练习

《湖心亭看雪》真题演练(五套)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虽乘奔.御风奔:_____________ ⑵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属.引凄异忠之属.也B.其.间千二百里其.真无马邪C.哀转久绝.湖中人鸟声俱绝.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宋无罪而.攻之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但采用的写法又有所区别:甲文采用的是_______的手法,写景着“素”“绿”“清”“影”“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乙文写景采用的是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9张PPT)

二、品奇景,再悟痴心
天与云与山与 水,上下一白。
雪后西湖全景
突出
“大、白”
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
特写西湖近景
突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
本句写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既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又有一种孤独、落寞之感
手法: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 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 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 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 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
白描用于写人,只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 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 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背影》
用几个凝练的动词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父亲攀 爬月台时的努力,没有过多形容、修饰的语 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细 细品味,却情真意浓。
渲染手法写景
在表达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 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愁绪; 《江雪 》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白描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 使人如身临其境。
例如: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 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就 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 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
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
闲情雅致。同时天涯遇知音的喜悦又化解了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绪 。
冬之痴



张 岱
看 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长堤一 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5篇《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

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

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

接着就记述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

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

然后,作者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

写“两人”“大喜”,即写自己大喜,写“余强饮三大白”,即写两人畅饮,此处使用互文手法,使行文有变化。

作者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为游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1、是日更定是:这。

定:完了,结束2、余拿一小船,用毳衣炉火拿:撑,划。

毳:鸟的细毛3、雾淞沆砀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哪里。

更:还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痛快。

白:指酒杯6、上下一白一白:全白7、客此。

12 湖心亭看雪

12 湖心亭看雪

(3)写亭中会友时,反客为主,以客 之喜表现“余”之喜,以客之叹表现“余” 之心声。最后又将客之“痴”同“相公”之 “痴”进行对比,以舟子之“喃喃”不解与 友人同“余”一见如故进行对比,突出知音 难觅。
3.记叙、议论、抒情融于一体。
全文将记游与描写雪景以及抒发感情有机 结合。如在描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后记“余 拏一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的举动,从而 抒发了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怀,也 有避世的忧愤。
12 湖心亭看雪
新课导入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 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 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 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 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
绿最
杨爱
阴湖
里东

白 居 易
白 沙 堤
行 不 足
走近作者
2.笔法曲折多变,巧妙运用对比。
(1)文章开头描写大雪三日之景时, 运用高度写意手法,不从视觉着笔,却从听 觉入手,更能画出大雪的威严。
(2)描写湖中雪景,先以“上下一白” 之“一”字,状其混茫难辨,使人唯觉其大, 而下文“一痕”“一点”“一芥”之“一” 字,则状其历历可数,使人唯觉其小,大与 小形成一组鲜明的对比。
非常 大
二、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 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 名词作动词,客居。
3.拥毳衣炉火 名词作动词,带着炉火。
4.与余舟一芥 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三、古今异义 1.余住西湖 古义:我。
今义:剩下。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古代罚酒用的酒杯。 今义:白色。
如何理解文中舟子所说“莫说相公痴” 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十八页,共四十二页。
上下 一白 (shàngxià)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色(báisè)
代指酒
见余大惊喜(jīngxǐ)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非常 大
第十九页,共四十二页。
二、词类(cílèi)活 用
1.大雪(dàxuě)三日
名词作动词(dòngcí),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
名词作动词,客居。
第三十页,共四十二页。
(2)“痴”于景:“雾凇沆砀……舟中人 两三粒而已”——混沌一片(yī piàn)的冰雪世界, 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痴迷,又备 感孤寂落寞。
(3)“痴”于情:“湖中焉得更有此 人”——他乡遇知己(zhījǐ),天涯遇知音。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二页。
写法探究
1.描写细致入微,富有(fùyǒu)诗情画意。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二页。
(3)写亭中会友时,反客为主,以客之喜表
现“余”之喜,以客之叹表现“余”之心声 (xīnshēng)。最后又将客之“痴”同“相公”之“痴” 进行对比,以舟子之“喃喃”不解与友人同 “余”一见如故进行对比,突出知音难觅。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二页。
3.记叙、议论、抒情(shūqíng)融于一体。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细读感悟
这篇课文(kèwén)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
独往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偶遇佳客
(jiā kè)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二页。
再读课文(kèwén),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点明(diǎn mínɡ)看雪的年月、地点、环 境。 第二段:①看雪的具体时间,描写所见西湖雪 景(xuě jǐnɡ);②亭中会客经过;③借舟子之口, 抒发感慨。
写作中是一种描写的方法,指抓住事物的特征, 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jǐ bǐ)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 描写方法。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看雪》课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看雪》课件

热情的话儿说不完。
12 看雪
dià n
chú yí n pù zhnɡ
生字宝宝
台湾省 商店 接着 讲课 雪毯
银装 铺着 橱窗 打雪仗 指了指
过春节的时候,孩子 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 美丽的雪景。那是用洁白 的棉花做成的。
台 湾 省 在 哪 里 ?
冬天,天上飘着 雪花,地上铺着雪毯, 树上披着银装,到处 一片洁白。
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 孩子们: 争着 看看真的雪呢? 老师: 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 深情 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
那里的小朋友 正盼 着你们去 和他们一起 呢!
台湾岛, 隔海峡。 与大陆, 是一家。
欢 迎 台 湾 小 朋 友
一只船,扬白帆, 漂呀漂呀到台湾。
接来台湾小朋友,
到我学校玩一玩, 伸出双手紧紧握,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优秀12篇《看雪》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中国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小朋友们看过雪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2、小朋友们看了课题有没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随老师谈谈吗?二、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三、认记生字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

如:1、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四、巩固练习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猜字游戏:一人被蒙住眼睛,让一个人指一些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让被蒙眼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指着生字向大家发问。

如,问:“是不是橱窗的‘橱’?”答:“不是橱窗的‘橱’!”直到猜对了,全班一起回答:“对对对!就是这个字。

”3、“摘苹果”游戏: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

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五、扩展活动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中国台湾的资料,包括中国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中国台湾的风景名胜,中国台湾回归问题等。

第二课时:一、导入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北京和中国台湾的位置。

再互相交流中国台湾的资料,以你问我答的方式,学生把还不懂的问题或自已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由其他同学根据自已自已掌握的内容来回答。

今天继续学习看雪那一课。

读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学生回忆下雪的情景,并说说自已回忆后的感受。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教案赏析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

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

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

“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

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湖中人鸟声俱绝”,逼人。

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

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

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

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

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

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

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初更时分,晚上八点左右,寒气倍增之时也。

中国12月份看雪的十大地方

中国12月份看雪的十大地方

中国12月份适合看雪的地方有很多,以下是十大推荐地点:
1. **北京**:北京在冬天的时候十分冷,但可以零距离地感受到大雪飘落的浪漫,例如雍和宫、景山公园等景点,都能体验到如诗如画的冬日雪景。

2. **陕西汉中龙头山**:虽然叫龙头山,却是一座“不用爬”的山。

乘索道逐渐攀升,以上帝视角观景,俯瞰冰雪世界,体验穿云破雾见仙岛之景的感受。

3. **陕西鳌山**:宝鸡市太白县一到冬天就会有人中“白色鸦片”的毒,不玩则已,一玩上瘾,那就是滑雪!鳌山滑雪场位于陕西省太白县鳌山,海拔2600米以下区域作为西北最大的滑雪场,拥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及雪场条件。

4. **哈尔滨**:哈尔滨的冬天是银装素裹的世界,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等景点都披上了厚厚的雪衣,美不胜收。

5. **长白山**:长白山的雪景以其纯净、壮观著称,天池在雪的映衬下更显神秘。

6. **九寨沟**:冬天的九寨沟有着别样的风貌,雪后的山水更加迷人。

7. **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冬天的黄山雪景更是美不胜收,云海、奇松、怪石在雪的装扮下更显神奇。

8. **新疆喀纳斯**:喀纳斯的冬天是宁静的,湖面结冰后宛如一片银白的童话世界。

9. **四川峨眉山**:峨眉山的冬景独具特色,尤其是雪后的金顶,壮丽非凡。

10. **西藏纳木错**:冬天的纳木错湖面如镜,倒映着天空和周围的雪山,美得令人窒息。

以上是中国12月份适合看雪的十大地方推荐,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雪景和文化魅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选择合适的地点。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精品课件
第一段:独往湖心亭看雪
第二段:湖心亭偶遇佳客
3.作者夜晚去看雪,他看到了怎样 的雪景,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雪 景的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
这是一幅绝妙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 ”是形容湖面上雪花水气混濛不分,茫宕一 片之态。 这句把大雪盖地的静穆与水气、 云雾的上下混沌融和为一体,做到动静结合 ;然后,作者叠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 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生动地表 现了出来。这是对湖心亭雪景的总体描绘。 (全景——大)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
曲院风荷
“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 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 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
三潭映月
三塔平面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边长六十二米。每逢仲秋时,皓月 当空,水天相映,塔中点燃灯烛,与明月上下争辉。赏月游湖者摇 浆前来,搅动满湖银辉,天月,水月,塔月,心中之月,融为无限 的悠思和寄托,怡然忘归。
雷峰夕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 木葱郁。其册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 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 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
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公园,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 ,占地约二十一公顷。她的 前身,是南宋御花园聚景园,其范围南起杭州旧城清波门外,北至 涌金门下,东倚城垣,西临西湖水面,而且还包括了接近湖岸的若 干洲渚如柳洲,水心寺基(小瀛洲前身)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雪吗?下雪的时候是怎样的情景呢?(出示地图)在我国的东南有一个岛,叫台湾省,(指图)那里气候温暖,很少下雪。住在那里的孩子们从来没有见过下雪的情景。那他们是怎样看雪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板书课题:看雪)
二、初读课文
1、把课文读熟,字音读准。
二、学习第3——11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3——11自然段,看看孩子们向老师提出了哪几个问题。把他们提的问题用“——”画下来。
2、在书上找一找,孩子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
您见过真的雪吗?
您是在哪儿见到的?
北京离这儿远吗?
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去北京看看真的雪呢?
3、老师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的?
(1)北京下雪的时候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边看图,边想象,边听教师描述。(教师朗读第9自然段)
(北京的小朋友也盼望台湾小朋友能到北京来)
老师想到北京去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深情)
你希望台湾的小朋友到北京来吗?两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实现吗?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小结:是啊,台湾省是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小朋友永远是我们祖国大家庭的一员,相信不久的将来,两岸小朋友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三、朗读四个疑问句,要读出问话的语气(结合课后练习4)
天宝中心小学语文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题《12.看雪》,课本第52-54页,参考书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2个字。
2.能力目标:了解台湾儿童的生活,感受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儿童的共同心愿。
3.情感目标:热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2、懂得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儿童的共同心愿。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雪花在空中飞舞;看到了大地铺上了厚厚的白雪;看到了孩子们在堆雪人、打雪仗......)
(3)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美好的雪景,体会北京孩子玩雪的高兴劲,齐读第9自然段。
4、看着北京孩子玩雪的情景,台湾孩子们的心情怎样?读第10自然段。
(羡慕,想到北京去看雪)
5、老师是怎么说的呢?“盼着”是什么意思?
(台湾很难看到雪;台湾的孩子看到的雪是用棉花做的......)
3、请同学们再看看图,你能猜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吗?
(雪景真美啊;要是能亲眼看看真的雪就好了......)
4、你能读出台湾孩子对雪的向往和喜爱吗?先自己练习朗读。
5、抽读、评议。
6、一起朗读。
五、学习第1——2自然段的生字新词
1、说说第1——2自然段中有哪些生字新词需要我们掌握。
1、根据句子的意思自己练读。
2、分角色朗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读)
四、作业
备注
布置作业
板书
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教学时间
年月日
学情分析
问题聚集
1.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雪吗?下雪的时候是怎样的情景呢?
2.分段抽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评议、纠正。
3.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4.请你结合图读一读第1——2自然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5.看着北京孩子玩雪的情景,台湾孩子们的心情怎样?
2、画出生词,读准字音。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分段抽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评议、纠正。
2、用生词卡片(或把生词写在小黑板上)抽读生字、新词的读音。
注意翘舌音:省、商、仗;
注意后鼻音:省、商、景、讲、仗。
四、学习第1——2自然段
1、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在看橱窗里的雪景)
2、请你结合图读一读第1——2自然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台湾省、商店、雪景、洁白)
有不懂的词语吗?请提出来。
2、你会记哪些生字,说给大家听。
3、重点指导:“商”字里边是“八、口”,不是“十、口”;
“洁”字右半部分的上边是“士”,不是“土”。
4、学生书写第1——2自然段的生字。教师巡视辅导。
六、作业
朗读课文
生字新词的读音。
2、通过学习第1——2自然段,你们知道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