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屈原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沫若屈原读后感

前言:欢迎前来!以下是相关的内容范文,更多的请关注.

借着台灯那微弱的白光,用了两个多小时就看完。其实每次静下心来看书,就会把书中所描绘的情节,在自己的脑海中放入一张幻灯片,让它清晰地在眼前放映出来.屈原,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他是一位世界名人,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高大而雄浑,深沉而奔放的屈原形象。

全书以《橘颂》开始,极力地塑造屈原诗意的灵魂,表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从高的德行。他教育弟子宋玉:在大波大澜的时代,生要生得光明,死要死得磊落。他被张仪他们陷害,致使被革职,又被他们称为疯子。在向风,雷,电的呐喊中,使人看了心情也跟他的一样,心潮澎湃,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那是反抗的呐喊,战斗的召唤;那是对黑暗的猛烈攻击,对光明的热切向往;那是高尚情操的独白,是凛然气节的赞颂。最后,屈原与卫士甲一起到汉北去抵御强暴,捍卫祖国。

“最毒妇人心”。也许我不该说这句话,因我是一个女孩。但是看到南后这一形象,我又觉得我说这句话没有错。她是一个心狠手辣的阴谋家,在轻佻,妖艳的躯壳里,藏着放纵和淫荡,身居高贵,荣耀的皇后之位,却阴险,冷酷,

凶残,为巩固宠位,不惜残害无辜,诬陷忠良,与乱臣狼狈为奸,愚弄国王,把楚国和百姓推向覆灭的深渊。

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喜欢里面的婵娟。婵娟是屈原的侍女和弟子,她是一个心地善良,刚强不阿的女孩。当屈原被蒙冤时,她却发誓要跟先生站在一起,她不相信外面的流言,她相信先生是清白的。在与南后见面时,她丝毫没有表现出一点儿畏惧,南后要割她舌头,她没有临阵脱逃,相反,她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被南后关进槛里后,宋玉和子兰来救她出去,但是她没有出去。最后,由于误饮屈原的毒酒而死,她用自己的生命粉碎了敌人企图谋害屈原的阴谋。一个那么善良的女孩,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国家,她是屈原精神的继承者,是真善美的化身。郭沫若曾说婵娟在斗争中“化为永远之光明,永远之日光”。

郭沫若这部《屈原》读了多次,总让人感觉摆不脱“高、全、大”式的人物形象的感觉。屈原可真是堂堂正正、无一点瑕疵的英雄人物,反而像神,没有一丝人间烟火气了。而且中国传统文学风格恰恰是好人好得不能再好、坏人坏得不能再坏了。这样塑造人物的结果是,连孔明,也要被鲁迅评为“孔明多智而近妖”了(见《中国小说史略》),因而郭沫若笔下的屈原便少了孤高梗介、伟岸自傲的性格,反而指天斥地,很有一种自大狂的滑稽。尽管郭沫若使出全身诗才来烘托恢宏的气势,反而没见把屈原立起来给我们看的效果。

这一点止可以说戏剧并不仅仅是戏剧性,而更重在人物内心的丰满发展,以及悲剧的内在性。

我之所以对屈原无法产生一丝感动与同情,恰恰是屈原这个活生生的人,反而硬被作者变成传达他不满于当权政府情绪的传声筒。剧本似乎只有一个主题:卖国与爱国。屈原这位爱国志士似乎像困兽一样在屋里咆哮,一点办法都没有,任人来下毒驱逐。而他内心精神世界只剩下对卖国者的仇恨与怒火,真难想像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写出像天堂一般高华美妙的诗篇。这种只此一点、不及其余的手法只是让人物变成作者手中的木偶、一个空洞的概念了。而只有深人探求屈原丰富与广阔内心世界的艺术方法,才能让笔下的木偶被吹口仙气而变成活人行走。

郭沫若的剧作恰恰无能为力的正是这一点,所以要被人讥为“爱国的宣传品”。郭沫若或许是想西洋化些,又学起席勒、雨果的浪漫派风格,也装上下毒、死人等戏剧性情节,全然不顾屈原是中国人,而且还生活在战国时代。除了说明卖国者卑鄙外,并没对突显爱国者的高尚有何帮助。

所以一部仅仅注重夸张、离奇情节戏剧性而没有内在冲突的展现的剧作,注定了是一部失败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