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日本大国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
【中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日本提出了政治大国战略,开始了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的战略转变。其后的几十年间,虽然日本政府的提法变再变,但都没有脱离“政治大国”的实质。几十年来,政治大国一直是日本发展尤其是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日本 政治大国 普通国家 正常国家
20世纪,日本几度成为世界的焦点,先有日本发动的侵略扩张政策、太平洋战争,再到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复兴;80年代上半期提出的“政治大国”战略使之再度吸引了世界的注意。
一、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提出及实施
(一)、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提出
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在向故乡群马县民众发表的讲话中指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强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其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这是日本现职首相首次公开使用“政治大国”一词。随后,中曾根政府又将“政治大国”改称为“国际国家”,并在1985年发表的《外交蓝皮书》中首次确认日本应成为“国际国家”。执政的自民党在《1987年运动方针》中,也将谋求“国际国家”确认为日本”最大的国际目标”。从此以后,日本历届政府都将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列为对外政策的“最大目标”。特别是冷战结束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在不断推进,追求政治大国已成为日本对外战略的中心课题。
(二)、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实施
为了推进“政治大国”战略,日本采取的是一条典型的“以经促政”的发展路线,凭借自身经济大国的优势,向政治大国转变:
第一,扩充军备,企图修改宪法第九条,不断提升军事国防力量。1980年7月大平首相提交的报告书曾建议将1981年的防卫费在上一年度的基础上增加20%,即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9%提高到1.1%。海湾战争期间,日本公开提出“向世界多做贡献”,先是向以美国为首的进攻伊拉克的多国部队提供了130亿美元的援助,接着向海湾地区派遣了扫雷部队,首次突破了日本不得向海外派兵的禁例。1992年日本国防顶算突破4万亿日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军费支出大国。近年来,美日、日韩的联合军事演习也彰显了日本以军事大国保障政治大国的野心。
第二,加强与欧美国家的关系,提高日本在西方阵营中的地位。日本坚持“西力一员”的立场,宣布要建立日美欧“创造性的相互依赖关系”,甚至在外交策略上不惜对美国亦步亦趋。究其本质,日本是想借助美欧力量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使自己的“政治大国”战略得到西方强国的支持。
第三,积极参与国际
事务,努力扩大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从海湾战争中日本派出海外的自卫队,到新千年伊始日本首相的非洲之旅,再到近年来日本日益高涨的“入常”呼声,其通过参与国际事务为“政治大国”之路作铺垫的意图不言自明。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深层诱因
无论是日本的外交动向还是其“政治大国”的战略思想,归根结底都是由国家根本利益决定的。国家的利益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促使日本政府选择“政治大国”的发展路线。
从日本所处的地理和国际环境看,岛国匿乏的资源、恶劣的生存环境、狄小的市场决定了日本经济与生俱来的脆弱性和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性。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政治一体化的冲击,面对日美、日欧之间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一个政治大国所特有的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成为日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日本目前毕竟还不是一个世界政治大国,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都还很有限,在一些重大国际事务上没有发言权。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形成的“经济大国政治小国”的危机感,使日本在冷战之后对于大国地位的诉求更加强烈。
可以说,“政治大国”战略正是在这种国家利益和国家发展需要的深层动因的推动下应运而生。
三、日本政治大国道路的曲折性
“政治大国”战略作为日本新世纪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基于日本的国家利益和发展需要提出的。但从目前日本的表现来看,其政治大国道路无疑会是一条蹒跚之路——
首先,日本作为二战中的“战败国”,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自然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些二战中象征意义的大国是对立的。在短时间内改变世界人民的看法,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同样作为战败国,经常被用来与日本作比较的德国,很显然是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一个标杆。无论是德国对待历史的真诚反省态度,还是德国笃定平和的外交政策,以及实干的德国人的良好口碑,都是日本难以项其顶背的。不能逾越德国,也就很难真正转变“战败国”的既有观念。
其次,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日本的做法与“政治大国”战略是背道内驰、不得人心的。且不说他屡屡否认历史、篡改历史教科书,仍然拿它与德国对比,不难发现二者在历史问题上的差距——在犹太人墓前跪下的德国总理勃兰特和屡屡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首相,谁更高大?虽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其美国之行中首度对慰安妇问题进行了道歉,但是想要摘掉“战败国”的帽子,树立政治大国的威严,不处理好历史问题,不能与历史的错误划清界限,肯定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
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的目标之一是以亚洲地区为立足点,充分拓展政治空间。对待历史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譬如中国、韩国、朝鲜、马来西亚等在二战中饱受日本蹂躏的国家,如果日本政府不能正视历史,一味逃避责任,各国人民的爱国感情再度被激发、反日浪潮再度掀起的话,日本将很难觅得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大国战略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再次,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是从“经济大国”过渡而来,是以经济实力世界第二为依托的。而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日元大幅贬值。日本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晴雨表,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在岛国掀起轩然大波。这种高度的依赖性与敏感性,终将成为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羁绊。因为所谓的政治大国,一定需要先具备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此外,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势必需要美国的支持。作为美国在亚洲最可靠的盟友,日美的经济关系却并非如两者的政治关系那般乐观。一定意义而言,持续的贸易摩擦很可能成为日本获得美国支持的潜在威肋。
四、面对走向政治大国化的日本
综上所述,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在知时期内很难一蹴而就,这将会是一条曲折的蹒跚之路。而作为一名中国人,在客观评价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之时,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日本的发展不会对中国造成威胁,毕竟共赢才是最大的赢家!
面对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我们既要保持一个大国的风度,更要客观审慎的分析当前的形势,增信释疑,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要正确处理崛起中的中国和走向政治大国化的日本的关系,避免威胁论影响双边关系;在台湾问题、慰安妇问题等历史问题上,做到有理有节,不能为了当前的贸易关系置国家主权于不顾;要正确对待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以及国内既有的反日情绪和过激的民族主义浪潮,合理引导人们的爱国主义情绪。
参考文献:
【1】刘江永.跨世纪的日本[M].时事出版社.1995
【2】粟山尚一.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III.外交论坛.1990(5)
【3】刘江永.仿徨中的日本[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